一亩棉花的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亩棉花的成本

(2008-01-25 00:25:45)

转载▼

种一亩棉花一年能有多少收益?一个农民如果希望每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需要种多少棉花?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村家庭,究竟要种多少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记者从2007年4月28日起到5月17日,在江苏常熟、山东莘县和山东利津做了有关棉农和小的棉花流通企业的调查。

这三个地区中,江苏常熟、山东莘县在1949年建国初期都曾经是棉花种植的重点地区之一,可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地区近十年来已经逐渐不种棉花了。江苏常熟是有名的中国服装之都,这里近十年来建立了许多的服装加工厂,许多本地的年轻人放下了锄头到工厂里去上班,导致了农业人口中青年人的萎缩。而随着外来工人的到来,常熟地区对粮食、蔬菜的需要量大增,而种粮食的收入和种蔬菜的收入都比种棉花要强,许多本地农民逐渐转向了粮食和蔬菜种植。

山东莘县是平原中的落后地区,原来供销合作社主导棉花收购的时候棉花种植达到顶峰,而当国家取消了棉花的战略储备资格后,供销社不再代表国家收购棉花,棉花种植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棉花市场的不稳定性就造成了棉农种植棉花的减少。许多村庄的年轻人和妇女都逐渐外出打工,赚取自己生活的费用,家里就只有男人或者孩子留守。

只有退海之地山东利津县一带还在生产棉花,并不是因为棉花的经济价值多高,是该地多数是盐碱地,无法种植庄稼,只有种植棉花,并形成了东营地区棉花种植的兴盛。

利津县境西南部在周秦时代是古陆地,属齐国。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东汉以后,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隋代建永利镇(在今利津城河东岸),属浦台县。因此,今天的利津一直处于盐碱滩中。

利津县土地资源广阔,可利用土地190多万亩,耕地面积80多万亩,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40多万亩,近百万亩土地有待于开发利用。黄河水是利津县主要水源,历年平均入境流量423.1亿立方米。根据利津县政府网公布的信息,利津县棉花播种面积30704公顷,总产量34545吨,单产皮棉1149公斤/公顷;2005年县种子公司引进了夏播早熟棉546系3号、4号两个品种,在试验地上试种成功。准备2008年在全县推广。

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49-2000中国棉花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利津县1949年到2000年棉花种植面积累计647.48万亩,占耕地的17.71%,棉花平均亩产55.2斤,产量累计357.41万担,收购245.06万担,商品率平均为68.57%人均交售棉花20.53斤。利津县棉花生产在1979年陷入低谷,而在1989年创造了历史新高,收购也同样如此。而在其他年份里,棉花生产相对来说较为平稳。

记者在利津县一共走访了5个乡镇的5户以上的棉农,走访了一个农资供应站,还走访了一个技术员,走访了4个棉花收购站。5个乡镇。记者在这里听到、看到的全部是棉花,除了当地人种植棉花以外,还有来自江苏、河南、山东其他地方的人到利津来包地种棉花。

在利津县陈庄镇的一条公路上,记者碰到一个收购棉花的老板,他叫崔吉军,本地人,前几年花了20万元购买了棉花市场的一家门面,专门从事收购棉花的生意。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许多别的棉花收购站都关门闭户的情况下,只有他的收购站还在敞开收购,他每天的收购量是2万斤。所收购的棉花在他的仓库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而他把不同品质的棉花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地方,再盖上薄膜防雨。

记者在他的棉花堆里选出了一些样本,他参照国家的棉花分级标准,自己定了一个级别,分别是二级、三级、五级、六级、七级和等外棉,并告诉了记者这些棉花的价格。分别如下:

其中,五级棉和六级棉是所收购的棉花当中数量最多,许多江苏来的老板喜欢要七级棉和等外棉。崔吉军老板的收入在于每斤赚取0.1元左右的差价,再去除3分钱的打包整理费用,再去除场地的租用费用,扣除给国家缴纳的税收,能够留在手上的利润每斤有3分钱左右。

棉花的价格主要是随行就市,每天一个价格。价钱好的时候,可以多赚一些钱,价钱不好的时候要赔钱,所以一年能够最终留下几万元钱,已经算是不错了,有时候这些钱还要亏出去,但为了市场还是需要做下去。

在利津县盐窝镇的一个农资商店。一位小伙子告诉记者,该店距离盐窝镇和陈庄镇之间,顾客主要来自这两个镇和附近的北岭乡,而利津人均有2亩地左右,但土地非常不平衡,有的镇人均有10亩地,有的镇人均仅有半亩地,而小农资店所在的附近,陈庄镇就人均有5亩地左右,而盐窝镇人均仅2亩多地。当地种棉花的农业人口占大多数,棉花是当地的主要产业。

化肥农药主要的销售季节就是种棉花的季节,如果没有抓住这个季节,那一年的生意就没法做了,好在他已经赚了20多万元钱,把一年的钱都挣回来了。以后就是漫长的消耗期,消耗期内,基本上不赚钱,很多时候是赔钱。

种一亩棉花需要多少钱?小伙子对记者说,种一亩地的成本大约是400元,如果再算上包地费用,每亩地的种棉花成本会上升到500到600元。种一亩棉花需要花费的成本如下:

这样算下来,每亩地种棉花的毛收入,大约在1200元到1500元左右,扣除支出,一般每亩能够挣500元左右,最多可以挣到800元左右。因此,本地人种地20亩以上,每年可以有1万元以上的净收益,就可以维持比较一般的生活。

小伙子介绍包地一般都要包50亩以上才能够有所收益,否则不值得。在包地种植棉花的外地人中,江苏人占了一半,河南人占了20%到30%,再下来是山东菏泽、聊城、临沂等地的人。一般外来包地人包地的原则是先缴三分之一的包地费,三分之一的种子、肥料、地膜、农药费,待秋收卖棉花以后再一次还清,而雇人种植则全部当场付费。

外来的包地人一般没有太大的经济实力,都是到当地银行或者信用社贷款,一次贷款就是几十万,秋收卖棉花以后再行归还。但棉花很娇贵,怕风怕雨怕雹,包地种棉花形同赌博,风调雨顺还好,包地人就能够大赚一笔,相反,如果在棉花的开花期间碰到风雨雹,所有的投入全都泡汤了,包地人就会大亏。

小伙子告诉记者,一旦遇到了天灾,包地者一般的选择就是逃跑。有的人把棉花转包给第二个人采摘,自己拿了转包费全家逃之夭夭,外出逃跑的包地者占到所有包地者的十分之一。同样也有一些不幸者,他们看到天灾来了全部生意砸锅了,但自己无法逃跑,巨额债务又压得喘不过气来,一下子喝了农药,一家四口魂归天国。据称,因为包地种棉花失策而全家喝农药自杀的有两家,具体在何处,也没能进一步核实。

当地人有责任田,还可以从村委会以100元的价钱承包土地来种植粮食或者棉花,经济压力比较小,遇到自然灾害承受力也相对比较强,因而较少出现意外。本地人除了自己种植棉花和粮食外,男人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当地跑车和搞建筑,女孩则外出打工,打工的地域一般是山东省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或者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环渤海地区。

56岁的利津棉农李春芝一家五口人,有老伴、儿子、儿媳,还有一个三岁的孙子,他们一共种20亩棉花,一年的投入大约在6000元左右,年底如果风调雨顺,可以挣到4万元——扣除成本6000元,就相当于一家四口付出了劳动,每个人每个月有708元的工资。但是过去的两年遭遇了大风和冰雹,棉花大减产,他就一年少收一万元——相当于每人每个月挣500元。

种棉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选种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一过程。怎样选种呢?李春芝的原则是选一部分新品种试种植,用大部分的地种植稳定的高产的品种,因此他的二十亩地里,2007年一共种了4种棉花。分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