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CAD/CAM》课程标准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初中毕业(同等学力)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学生二、课程性质《机械CAD/CAM》课程是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相关专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从简单零件到复杂零件的造型方法,并结合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正确分析工艺,选择合适轨迹生成方法、生成加工程序并操作数控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
再配合专业教学体系中相关课程的全面培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完整,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机械加工、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中职学生教育的要求与特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
三、参考课时120学时四、学分6学分五、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课程培养主要就业岗位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人员,其核心能力为利用计算机对复杂零件造型并自动生成数控程序、数控机床加工操作与调整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学会机械制图的看图能力和CAD/CAM的零件造型能力,继而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对该零件从工艺分析入手,选择合适的轨迹生成方法,进行数控仿真加工,生成数控程序并最终操作数控机床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再配合专业教学体系中相关课程的全面培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完整,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机械加工、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学学生达到:1.学会基本体的线框造型能力;2.学会较复杂零件的曲面和实体造型能力。
3.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4.学会利用CAD/CAM软件根据零件的造型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方法;5.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职业道德与情感方面,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细致稳妥的工作作风。
六、设计思路CAD/CAM的教学改革遵循以项目教学为指导,以各个造型习题为任务驱动的理念,将本课程所有知识点纳入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学完相关知识点后,即可独立完成该项目和任务。
机械CADCAM课程大纲
《机械CAD/CAM》教学大纲制定人: 制定时间: 2013年5月所在单位:德州科技学院一、课程基本信息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机械CAD/CAM技术概述目的要求:了解CAD、CAPP、CAM等相关概念,CAD/CAM系统的主要功能,CAD/CAM系统硬件,CAD/CAM系统软件,CAD/CAM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CAD/CAM相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节 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CAD/CAM系统的功能第三节 CAD/CAM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第四节 CAD/CA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2章 CAD/CAM的支撑技术目的要求:掌握CAD/CAM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及其特点;掌握CAD/CAM中常用的几种数据管理模式及特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拓扑结构、协议及基于网络的CAD/CAM系统模式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技术的相关原理;难点是数据的物理结构及链表。
教学内容:第一节 CAD/CAM系统常用的数据结构第二节数据管理技术第三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3章设计/制造数据的处理技术目的要求:掌握数表和线图的计算机处理技术;掌握数表的公式化处理技术;了解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数表程序化,线图的处理,函数插值;难点是线图的处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表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第二节线图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第三节数据库在CAD/CAM作业中的应用第4章机械CAD/CAM建模技术目的要求:掌握机械CAD/CAM几何建模中的基本知识;了解线框建模、表(曲)面建模、实体建模方法及特点;掌握特征建模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三维建模方法,特征建模;难点是特征建模。
教学内容:第一节几何建模概述第二节三维几何建模技术第三节特征建模技术第四节装配建模技术第5章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目的要求:了解CAPP系统的结构;了解零件信息描述的要求、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派生法CAPP、创成法CAPP的工作原理。
CADCAM技术课程标准
《CAD/CAM技术》课程标准编写人:审核人: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代码:Z01251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理论课学分:4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4 实验(上机)学时:20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后续课程: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二、课程性质《CAD/CAM技术》是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本书一共包括CAD/CAM技术基础、CAD技术应用、CAM技术应用和CAD/CAM技术综合应用四个部分的内容。
教学重点应放在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一种计算机技术与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CAD/CAM,为以后从事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具备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造型能力,使得学生的读图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2.在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具备简单机械装置和机械制造工装的设计能力;3.运用CAD/CAM软件绘制设计零件工程图、机械装置和工装装配工程图;4.在懂得机械零件制造工艺的基础上能够进行CAM的NC加工仿真和后置处理。
(二)知识目标1.正确绘制草图,利用草图生成三维数模;2.能进行三维数模文件格式转换,生成二维工程图;3.正确制定零件加工工艺;4.熟练掌握CAD/CAM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5.了解CAD/CAM相关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发展。
(三)素质目标1.通过了解实际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及装配过程,逐步养成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大胆的创新思路、肯奉献的企业精神等综合人文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项目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学时:6)基本要求:正确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环节、CAD、CAPP、CAE、CAM;CAD/CAM的运行环境、CAD/CAM系统的硬、软件环境;正确理解CAXA制造工程师2006基本功能概述、主要功能、安装与运行、用户界面简介。
机械CADCAM说课
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 • 复习 教学 授课 总结 手段
提问
分组讨论
演示
四.课程考核、资格证书与前景
•
• 课程结束后按照《机械CAD/CAM》实训指导书进行一周机 房实训,针对课程知识点进行综合题目的练习,强化学生对零件 的造型方法和数控编程方法等重点的掌握。
考试时采用机房操作的方法,单人单机进行测试。课程内 容与“数控工艺员”考证软件操作部分相吻合,为学生考取认证
平面区域加工
曲面区域加工
等高线加工
参数线加工
刀具设置
刀具轨迹仿真
后置设置
程序生成
• 2.重点、难点与解决措施
序号 1 2 重点 零件造型方法 零件刀具轨迹生成 数控加工后置处理 难点 实体造型 等高线加工 知识加工 G代码生成 工序单生成 解决措施
任务引领法+举例讨论 +练习 项目驱动法+仿真演示 +练习
2
零件造型方法
20
线架造型、曲面造型、实体 造型 平面轮廓、区域加工,曲面 轮廓、区域加工、等高粗、 精加工等
3
零件数控铣加工刀 具轨迹生成 数控加工后置处理 方法
18
4
4
刀具选择、机床设置、切削 数控加工后置处 用量选择、刀具轨迹仿真、 理方法(CAM) G代码与工序单生成等
线架造型
曲面造型
实体造型
二.课程内容说明
• 1.课程项目与学时安排 • 2.课程重点、难点与解决措施
• 1.教学项目与学时安排
序号 1 教学项目 机械CAD/CAM基 本概论 学时 2 知识点 机械CAD/CAM基本原理、 组成与软件产生和发展 培养能力 了解机械 CAD/CAM软件 基本原理与常用 软件 零件造型 (CAD) 零件数控加工刀 具轨迹生成 (CAM)
《CADCAM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CAD/CAM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CAD/CAM技术应用》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职业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理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应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学会处理和解决工程图中不规范的一般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使学生系统和全面地掌握软件绘图方面的知识与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等科目结合运用并生成工程图的能力,掌握典型零件测量与建模的基本方法, 能够根据不同的零件类型选择合理的工程图表达,能在规定时间完成部件的拆装,学会处理和解决工程图中不规范的一般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具体目标四、参考学时与学分参考学时:72学时参考学分:4学分五、课程结构六、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在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把CAD/CAM三维软件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的实际应用。
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文字表达要深入浅出,图文展现应图文并茂。
(3)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处理现代机械设计技术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
(二)教学建议(1)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型案例或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了解CAD/CAM技术工作过程。
(2)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选用典型案例应用项目,由教师进行操作性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案例应用项目教学活动中明确学习领域的知识点,并掌握本课程的核心专业技能。
机械CADCAM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CAD/CAM》课程教学大纲一、适用范围:本教学大纲适用于高职三年制机电类专业。
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这门学科的重点是为“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方面奠定基础,并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使用技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教学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知道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2. 理解MasterCAM软件的基本结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掌握MasterCAM软件中的CAD建模方法,具有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实体建模等各种建模方法并完成设计操作的能力。
4. 熟悉MasterCAM软件的各种刀具路径的编制方法,在具备金属切削基本理论、机械制造工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根据工件材料、加工要求等各种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刀具,确定切削用量等各种工艺参数。
5. 了解MasterCAM软件在生产使用中与机床的联系,具备独立完成该软件的操作使用的能力。
6. 了解先进的产品设计思路,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模式以拓宽视野。
五、课程内容:课题一绪论及MasterCAM的基础知识CAD/CAM的基本概念;CAD/CAM技术的发展回顾;CAD/CAM技术的应用;CAD/CAM技术的新发展;常用CAD/CAM软件介绍。
MasterCAM简介;MasterCAM文件管理;MasterCAM系统设置;MasterCAM几何对象属性及显示设置。
课题二 MasterCAM二维图形绘制二维图形的绘制命令;文件的插入;二维图形的编辑(对象的选取、删除、转换、修整);二维图形的标注(尺寸标注、图形注释、图案填充、标注样式设置、编辑标注、创建尺寸界线和指引线等)。
实验一二维实体绘制、编辑及标注绘制从简单到比较复杂的2~3个二维平面图形。
绘制中等复杂的零件图形的主视图及俯视剖视图并标注尺寸。
《机械CADCAM》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CAD/CAM》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械CAD/CAM开课部门航空工程学院适用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课程代码02039总学时48总学分3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后续课程机械CAD/CAM实验专用周、毕业设计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机械CAD/CAM课程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必修课程,本课程针对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岗位需求提供软件操作和应用的职业能力,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2.课程任务机械CAD/CAM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三维零件设计、曲面造型、装配设计、工程图的生成、数控加工等,使学生理解三维零件的造型方法、装配图的装配方法、工程图的生成和编辑方法,掌握草图设计及基准特征的建立方法、三维零件的造型技术、装配技术、工程图的生成和编辑、加工仿真方法。
能够使用软件绘制出三维实体零件、装配图和工程图,并能进行数控加工仿真和代码生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操作CAD/CAM软件的能力和素质,并能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A1.理解CAD/CAM的基本概念,熟悉Pro/E软件的环境界面,掌握系统启动、输入操作及文件操作的方法;A2.熟练掌握基本、高级几何图元的绘制方法;A3.熟练掌握基准特征的建立方法;A4.熟练掌握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基本实体建模方法;A5.熟练掌握孔、壳、肋、圆角、倒角、拔模、螺旋扫描等放置型实体特征建模方法;A6.熟练掌握镜像、复制、阵列、组、重定义等特征操作方法;A7.熟练掌握拉伸、旋转、扫描、混合、合并、修剪、延伸等曲面造型方法;A8.熟练掌握装配组件、装配体的编辑等操作方法;A9.熟练掌握主、俯、左、立体图、辅助视图、细节视图及各种剖视图的生成方法;A10.掌握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的标注方法;A11.掌握零件数控加工仿真及后置处理的方法。
2.能力目标B1.具备Pro/E软件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B2.具备草图设计及基准特征的建立能力;B3.具备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造型能力;B4.具备复杂曲面零件的建模能力;B5.具备简单机械装置和机械制造工装的设计能力;B6.能够运用CAD/CAM软件绘制设计零件的工程图、机械装置和工装装配工程图;B7.在懂得机械零件制造工艺的基础上能够进行CAM的NC加工仿真和后置处理。
《机械CADCAM》教学大纲
《机械CAD/CAM》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335038总学时:48学时(讲课40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模块选修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预修要求:在学习本科程前须预修“C程序设计语言”、“线性代数”、“工程图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工程学”等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机械CAD/CAM》是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所形成的新兴学科,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模块课。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随着CAD/CAM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学习和掌握CAD/CAM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结合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明显。
本课程通过对典型CAD/CAM 系统的剖析,讲授CAD/CAM基本原理与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建立完整的CAD/CAM概念,掌握CAD、CAPP、CAM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初步掌握与CAD/CAM集成相关的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并通过实验,熟悉并掌握典型机械CAD/CAM软件的基本功能及使用。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
习题课和习题的要求: 由于课时紧张不单独安排习题课,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及时予以解决。
每次课后布置1-3题作业,以书中习题为主。
三、教学大纲的使用说明此大纲适用于专业模块课(总学时48学时)的课堂教学,专选课因总学时为36学时(讲课32学时,实验4学时),把第二章,第八章改成学生自学,第六章由原来的6学时讲课内容压缩至4学时。
大纲正文第一章概述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1)掌握CAD、CAM、CAD/CAM集成的概念。
(2)了解CAD/CAM的功能和任务。
(3)了解CAD/CAM的组成。
(4)了解CAD/CAM集成的方法。
(5)了解CAD/CAM的发展历史。
(6)了解CAD/CAM的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CAD、CAM、CAD/CAM集成的概念。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精品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学时数:6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机械CAD/CAM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数控技术已由过去的数字编程,变为一种CAM图形辅助编程和数字编程结合的技术革新。
用CAM技术不仅可以完成各种简单图形的加工程序编程,同时在复杂几何形状编程加工中其效率,精确度都比普通数字编程优越很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所学过的数控技术用于复杂几何形状编程中,并完成数控加工前的程序检验校对和加工实时监控。
整个教学过程将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该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数控编程、程序检测、程序修改、自动编程、生产管理等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目标,以平面造型、曲面造型,实体造型,平面编程,曲面编程,实体编程为主体,各类机械产品编程等项目为载体,并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典型的塑料产品设计学习以及引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UG的基本操作及UG 在注塑模生产中的应用、原理,设计思路以及模具生产管理,既包括理论又有实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从实践上能够理解模具成型设备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为学生在专业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在理论知识方面:1.MasterCAM的工作界面及基本操作2.MasterCAM造型命令3.MasterCAM路径设置命令4.MasterCAM加工仿真命令(2)在职业技能方面:1.能熟练编写、检验一般数控程序。
2.掌握利用MasterCAM编程的方法,并具有编写一般难度下的三维几何体的数控程序(3)在职业素质方面:(1)能够将理论知识和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了解,尤其使学生对模具生产及维修实际技能有明显的提高。
01-4-1《CAXA》课程标准
《CAD/CAM》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定位和任务课程性质:专业主干核心课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实践方式、采取演示与指导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CAD/CAM的基本方法,以及在机械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认识推广CAD/CAM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为从事CAD/CAM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后续的课程学习、设计训练和毕业后的工作奠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二维、三维零件的设计和造型,并采取相关工艺步骤生成加工程序,能够真实应用于机床加工。
二、课程教学目标a)了解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b)熟练掌握使用CAXA制造工程师2008进行曲线绘制与线架造型。
c)熟练掌握使用软件进行实体和曲面造型。
d)熟悉数控铣削及自动编程基础知识。
e)熟练掌握二轴及三轴数控铣削自动编程方法。
f)熟悉四轴及五轴加工方法。
g)能够独立根据图纸要求使用软件进行造型及生成数控加工程序。
三、项目内容和基本要求机械CAD/CAM》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程讲授方面,应将识图与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与实施等要素融入课程学习全过程,实现教、学、做一体。
在项目选择方面,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挑选一些具有典型结构,并且具有实用性的零部件,提供给学生进行绘图及仿真加工实训,使学生在掌握了机械CAD/CAM 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及编程的基本技能。
项目一、认识CAXA制造工程师2008该项目的内容是学习CAXA制造工程师2008软件的入门知识,主要目的是使用户了解CAXA制造工程师2008的主要功能,认识软件界面,学会对软件的基本操作。
(一)、软件的主要功能了解:特征实体造型、曲面造型、线架造型、数控加工、仿真加工(二)、用户界面理解:绘图区、主菜单、立即菜单、对话框、工具条、树管理器(三)、管理文件掌握: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四)、控制显示了解:显示重画、显示全部、显示窗口、显示缩放、显示旋转、显示平移、显示效果(五)、常用键了解:回车键、数值键、空格键、功能热键的作用掌握:鼠标键的作用项目二、绘制支架平面图支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
《机械CAD CAM》课程标准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执笔人:闫波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审核):年月日系主任(批准):年月日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适合专业(面向对象):三年制高职二年级同学总学时:52总学分:3修课方式:必修考核方式:上机考核先修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技术》等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数控设备与编程》等教材与参考书:校本教材《机械CAD/CAM》闫波主编 2006年第一版《机械CAD/CAM》闫波主编 2008年第二版林清安编著系列教材(14本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1.《Pro/ENGINEER野火4.0综合教程》2.《Pro/ENGINEER野火4.0基础零件设计》3.《Pro/ENGINEER野火4.0工程图制作》4.《Pro/ENGINEER野火3.0基础零件设计(上)》5.《Pro/ENGINEER野火3.0基础零件设计(下)》6.《Pro/ENGINEER野火3.0高级零件设计(上)》7.《Pro/ENGINEER野火3.0高级零件设计(下)》8.《Pro/ENGINEER野火3.0零件设计应用实例》9.《Pro/ENGINEER野火3.0动态机构设计与仿真》10.《Pro/ENGINEER野火4.0基础入门与范例》11.《Pro/ENGINEER野火4.0零件装配与产品设计》12.《Pro/ENGINEER野火4.0模具设计》13.《Pro/ENGINEER野火4.0钣金设计》14.《Pro/ENGINEER野火4.0造型曲面设计》二代龙震系列教材(9本 电子工业出版社)1.《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础设计》2.《Pro/ENGINEER wildfire 4.0进阶提高》3.《Pro/ENGINEER wildfire 4.0高级设计》4.《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图设计》5.《Pro/ENGINEER ISDX wildfire 3.0/4.0造型设计》6.《Pro/Mechanism wildfire 3.0/4.0机构运动分析》7.《Pro/MECHANICA wildfire 3.0/4.0结构热力分析》8.《Pro/MOLDESIGN wildfire3.0/ 4.0模具设计》9.《Pro/NC wildfire 3.0/4.0&CIMATRON 数控加工》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机械CADCAM》课程大纲设计
《机械CAD、CAM》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路
课程内容大纲设计思路以任务为引领,理论部分精讲,重点在实践操作,总结提炼,结合习题复习巩固。
在教学方法方面综合讲授、实践技能操作,翻转课堂,案例,情景导入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课程设计流程
1.任务引领:提出学习任务和目标;(PPT或情景录像)
2.理论精讲:围绕学习重点、难点开展精讲;(PPT)
3.实践操作: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实践操作;
4.课堂总结:对重点进行回顾,对实践开展提炼,强调化点、难点;
5.习题巩固:以几个习题开展对应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三、课程内容设计
1.时间节点:6月底完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模块或任务录制,7月底完成全部的录制工作。
8月15号前完成汽车第一批课程建设。
2.流程控制:课程标准、课程设计(邓)、课件提交(徐),资料评审,课件优化,课程录制
3.场地要求:
4.拍摄要求:。
8.《cadcam》课程教学标准
《CAD/CAM》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CAD/CAM课程代码:0205G327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总学时数:84学时其中:课内实训40学时。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
后续课程:顶岗实习二、课程定位《机械CAD/CAM》课程是机电专业的职业支撑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机械制造工装设计和工艺实施等技术岗位的CAD/CAM软件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机械制造工装设计与实施,机械制造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等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机械CAD/CAM》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CAD/CAM软件的应用,使学生理解机械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零件的三维造型方法、模拟装配和运动仿真方法、工程图的设计方法、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CAD/CAM 软件设计零件、设计机械加工工装、模拟数控加工并自动编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取得《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四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设计思路《机械CAD/CAM》课程依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及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
CAD/CAM软件是是由各个功能模块组成的集成系统,根据软件特点,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确定课程的模块顺序,从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教确定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现项目化教学,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
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融合,在教学中,实现以能力为终极目标,以任务为载体,突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
机械CADCAM-UG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机械CAD/CAM-UG》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本课程适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专业的应用。
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也是现代机械设计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学会使用UG软件进行机械三维模型的建立、三维装配、运动仿真与有限元分析、工程图制作等机械相关专业常用的功能,为今后在工作中使用现代设计软件进行实际工作应用打好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机械零件的三维造型,能做出较为复杂的机械零件模型。
2.掌握三维装配和设计装配,尤其是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了解运动分析、运动仿真、有限元分析等知识。
3.能熟练将三维模型及三维装配转换成零件工程图及装配工程图。
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UG NX 12.0简介3学时1.1 认识UG1.2 UG界面调整(二维码:UG界面调整) 11.3 UG的操作特征(二维码:UG的操作特征) 11.3.1 常用操作1.3.2 概念与操作特征 1第2章建模基础13学时2.1 实体造型方法简介2.1.1 叠加法(二维码:叠加法)2.1.2 缝合法(二维码:缝合法)2.1.3 综合法2.2 重要概念与工具 12.2.1 坐标系概念(二维码:坐标系)2.2.2 常用概念2.2.3 图层(二维码:图层操作) 12.3 草图2.3.1 草图基本作图命令 22.3.2 草图约束(二维码:草图约束) 32.4 铁钩草图制作(二维码:铁钩草图制作) 22.5 不用草图建模 1实例1 制作纸杯(二维码:制作纸杯) 1实例2 制作骰子(二维码:制作骰子) 2第3章一般实体三维建模实例14学时3.1 套筒扳手套筒头的制作(二维码:套筒扳手头的制作) 23.2 支架零件制作(二维码:支架零件制作) 23.3 话筒制作(二维码:话筒制作) 23.4 电吹风外壳的制作(二维码:电吹风外壳制作) 23.5 蜗轮蜗杆箱体制作(二维码:蜗轮蜗杆箱体制作) 23.6 塑料杯的制作(二维码:塑料杯制作) 13.7 轴的制作(二维码:轴的制作) 13.8 通气塞制作(二维码:通气塞制作) 23.9 公章的制作(二维码:公章制作) 13.10 弹簧制作(二维码:弹簧制作) 13.11 参数化造型实例——标准螺母的制作(二维码:标准螺母制作)(自学)第4章复杂三维模型构建12学时4.1 复杂三维模型建模基础4.1.1 建模方法4.1.2 重要曲面命令简介4.2 曲面塑型 14.2.1 饮料罐的制作(二维码:饮料罐的制作) 24.2.2 铁钩的制作(二维码:铁钩的制作) 24.2.3 汤匙的制作(二维码:汤匙的制作) 24.2.4 自行车坐垫的制作(二维码:自行车坐垫的制作) 24.2.5 风扇叶片的制作(二维码:风扇叶片的制作) 14.2.6 化妆品瓶盖的制作(二维码:化妆器瓶盖的制作)(自学)4.2.7 洗发水瓶的制作(二维码:洗发水瓶的制作)(自学)4.3 创意塑型4.3.1 创意塑型的基本命令(二维码:创意塑型基本命令) 24.3.2 创意塑型实例(自学)第5章产品设计与装配12学时5.1 设计装配介绍(二维码:设计装配)5.1.1 超级链接5.1.2 装配约束(二维码:装配约束)5.2 设计装配实例(二维码:设计装配实例)5.2.1 设计过程简述5.2.2 传动系统总装配的建立5.2.3 电动机部件建立5.2.4 链传动机构的建立5.2.5 减速机的设计装配5.2.6 带传送机构的设计装配5.2.7 总装配5.3 爆炸图与视图截面(二维码:爆炸图与视图截面)5.3.1 爆炸图5.3.2 视图截面5.4 运动仿真5.4.1 运动仿真函数5.4.2 运动仿真实例 45.5 有限元分析5.5.1 基本知识5.5.2 有限元分析实例 25.6 普通装配 25.6.1 曲柄滑块机构的装配 25.6.2 差速器的装配 2第6章工程图8学时6.1制图的基本设置6.1.1 用户默认设置(二维码:用户默认设置)6.1.2 UG工程图图框模板的修改6.1.3 在导航栏中加“制图模板”面板(二维码:制图模板及使用) 16.2制图实例6.2.1 零件工程图实例 56.2.2 装配工程图实例 2合计64学时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UG学习,应在掌握UG的基本环境及命令特点的情况下,熟练掌握UG草图的基本操作,草图制作的熟练程度决定了学习UG软件的高度,虽然教学中只安排了7学时,但一定要让学生完成第二章所有作业题,并熟练到能在5分钟内完成每个草图的程度,这将大大提高后续学习效率,为学好本课程打下基础。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CAD/CAM(CAXA)》是各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以CAXA为平台,绘制二维图形及三维图形,即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将专业设计需求与CAXA软件功能有机结合的能力,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掌握用CAXA工具表达、传递、交流工程信息的方法。
进而为数控方面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也是培养现代中级技术工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程。
三、课程课时和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学分为4.5学分。
四、课程目标1、知道CAXA的界面及系统基本设置。
2、具备较为熟练的运用CAXA的绘图及其编辑命令的能力。
3、具备运用线架造型进行绘图的能力。
4、具备运用曲面造型进行绘图的能力。
5、具备运用曲面造型进行绘图的能力。
6、具备较熟练的对曲面进行编辑的能力。
7、具备运用实体造型进行绘图的能力。
6、初步掌握运用CAXA进行数控铣加工的能力。
8、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新技术意识和不断更新的专业精神,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五、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进行设计。
本课程由行业专家对CAD/CAM 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按基本要求,以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依据培养目标和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数控加工基本技能。
本课程采用的CAXA是最优秀的面向工业设计及制造的CAD/CAM软件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了全新的模块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在内容上对合前面所学的数控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有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式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基础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加强上机操作练习与综合实验,做到直观感性化,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
机械CADCAM教学大纲
《机械CAD/CAM》教学大纲制定人: 制定时间: 2017年5月所在单位:德州科技学院一、课程基本信息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机械CAD/CAM技术概述目的要求:了解CAD、CAPP、CAM等相关概念,CAD/CAM系统的主要功能,CAD/CAM系统硬件,CAD/CAM系统软件,CAD/CAM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CAD/CAM相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节 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CAD/CAM系统的功能第三节 CAD/CAM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第四节 CAD/CA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2章 CAD/CAM的支撑技术目的要求:掌握CAD/CAM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及其特点;掌握CAD/CAM中常用的几种数据管理模式及特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拓扑结构、协议及基于网络的CAD/CAM系统模式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技术的相关原理;难点是数据的物理结构及链表。
教学内容:第一节 CAD/CAM系统常用的数据结构第二节数据管理技术第三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3章设计/制造数据的处理技术目的要求:掌握数表和线图的计算机处理技术;掌握数表的公式化处理技术;了解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数表程序化,线图的处理,函数插值;难点是线图的处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表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第二节线图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第三节数据库在CAD/CAM作业中的应用第4章机械CAD/CAM建模技术目的要求:掌握机械CAD/CAM几何建模中的基本知识;了解线框建模、表(曲)面建模、实体建模方法及特点;掌握特征建模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三维建模方法,特征建模;难点是特征建模。
教学内容:第一节几何建模概述第二节三维几何建模技术第三节特征建模技术第四节装配建模技术第5章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目的要求:了解CAPP系统的结构;了解零件信息描述的要求、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派生法CAPP、创成法CAPP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初中毕业(同等学力)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
《机械CAD/CAM》课程是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习时
有一定的相关专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从简单零件到复杂零件的造型
方法,并结合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正确分析工艺,选择合适轨迹生成方法、生成加工程序
并操作数控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
再配合专业教学体系中相关课程的全面培养,使学生的
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完整,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机械加工、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机
床维修与维护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中职学生教育的要求与特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
三、参考课时
120学时
四、学分
6学分
五、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课程培养主要就业岗位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人员,其核心能力为利用计算机对复杂零件造型并自动生成数控程序、数控机床加工操作与调整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学会机械制图的看图能力和CAD/CAM的零件造型能力,继而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对该零件从工艺分析入手,选择合适的轨迹生成方法,进行数控仿真加工,生成数控程序并最终操作数控机床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再配合专业教学体系中相关课程的全面培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完整,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机械加工、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学学生达到:
1.学会基本体的线框造型能力;
2.学会较复杂零件的曲面和实体造型能力。
3.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4.学会利用CAD/CAM软件根据零件的造型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方法;
5.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职业道德与情感方面,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细致稳妥的工作作风。
六、设计思路
CAD/CAM的教学改革遵循以项目教学为指导,以各个造型习题为任务驱动的理念,将本课程所有知识点纳入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学完相关知识点后,即可独立完成该项目
和任务。
教学过程中,先对照各个项目任务或案例,分析解决该项目所要学的知识点,然后讲授知识点,再有学生完成该任务,教师最后进行讲评、分析并总结。
内容安排祥见内容标准部分。
CAD/CAM的课程考试,可全部在计算机机房,用一些联系实际的案例进行,真正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内容纲要
项目一二维图形绘制
1、参考学时
48课时(36+12*)
2、学习目标
职业技能学习目标:学会较复杂二维图形零件的绘制。
职业知识目标:学会点、直线、圆弧、矩形、多边形、文字、曲线等绘制,学会二维图形的修剪、转换。
3、工作任务
系统的启动和退出、软件基本操作
模块二二维图形的绘制
项目二三维造型
1、参考学时
70课时(58+12*)
2、学习目标
职业技能学习目标:要求提高基本体的线框造型能力;要求提高较复杂零件的曲面和实体造型能力。
职业知识目标:
3、工作任务
三维线框造型
曲面造型
三维实体建模
模块一三维线框造型和曲面造型
项目三数控加工
1、参考学时
42课时(38+4*)
2、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刀具和工件设置、学会材料设置和操作管理、学会车、铣削加工刀具路径基本操作
3、工作任务
MastercamX数控加工基础
铣削(或车削)加工
模块二数控铣削、车削加工
说明:带“*”课时为拓展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期的实际课时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八、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对二维图形绘制、三维曲面造型、三维实体造型、铣削、车削加工等项目的考核基本达到CAD/CAM中级工资格。
九、实施建议
1.教师可依据企业数控车\铣加工零件的设计加工要求设置工作任务。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或操作)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3.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4.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5.本课程要求学生预修的相关课程有:机械制图与AUTOCAD,机械制造基础,机械
设计基础,金工实训与金属工艺学,数控机床概论,数控编程等。
十、教学条件
应具备的教学设施设备:CAD/CAM专用机房.配备完善的CAD/CAM较新版本应用软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
基本要求:由于CAD/CAM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在多媒体计算机机房学、练结合,所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保证有一台较高配置的计算机,教师机配置要求更好,以便控制学生机并联网讲课,收、发学生练习和作业。
较高要求:数控铣、加工中心一体化教学车间、数控加工企业实训基地。
十一、学习评价
建议从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等方面提出要求,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阐述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应突出学生专业技
十二、说明
本课程标准为课程改革试点待讨论稿,可作制定授课计划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