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结构之框架实例
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内容提要〕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因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关注的则是如何通过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老庄思想去进一步理解海德格尔。
从海德格尔关于“真理”与“非真理”或“解蔽”与“掩藏”的论述中,我们能够倾听到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共鸣”。
不恰当地讲,海德格尔类似西方哲学与老庄思想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前者试图通过理性抽象达到最高的普遍性以揭示真理,后者要求回归本源,持守原始的混沌,海德格尔则追求的是通过揭示或解蔽去接近遮蔽或掩藏。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将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解释为“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包括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次翻译老庄的高潮。
老子与庄子的影响最初发生在文学家和艺术家圈内,逐渐扩展到了哲学领域。
[1]海德格尔通过译本熟悉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能够引用老庄,可以作为旁证。
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之间的“因缘”,与他的思想转向有一定的关联。
人们公认1930年海德格尔所作的讲演《论真理的本质》是其思想转向的标志,在这篇讲演的初稿中,海德格尔曾经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第28章:“知其白,守其黑”,后来因故删去了。
[2]然而,或许海德格尔对老子这句话太过钟情,以至于他念念不忘,20多年后终于还是让这句话“脱口而出”了:“我们冷静地承认:思想的基本原则的源泉、确立这个原则的思想场所(Ort)、这个场所和它的场所性的本质,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讲都还裹藏在黑暗(Dunkel)之中。
这种黑暗或许在任何时代都参与到所有的思想中去。
人无法摆脱掉它。
相反,人必须认识到这种黑暗的必然性而且努力去消除这样一种偏见,即认为这种黑暗的主宰应该被摧毁掉。
其实这种黑暗不同于昏暗(Finsternis)。
昏暗是一种赤裸裸的和完全的光明(Licht)缺失。
此黑暗却是光明的隐藏之处(Geheimnis,隐秘),它保存住了这光明。
框架结构案例
框架结构案例框架结构是指在设计和开发软件、网站或应用程序时所使用的一种组织结构。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也能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框架结构案例,以便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框架结构。
1. MVC框架。
MVC(Model-View-Controller)是一种常见的框架结构,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模型负责处理数据和业务逻辑,视图负责展示数据和与用户交互,控制器负责接收用户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进行处理。
这种结构使得应用程序的各个部分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开发和维护,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2. RESTful框架。
RESTful(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框架结构,它将资源抽象为资源,并通过HTTP方法对资源进行操作。
它的设计原则包括,统一接口、无状态、可缓存、分层系统、按需编码。
RESTful框架结构简单、灵活,适合构建分布式系统和互联网应用。
3. 微服务框架。
微服务框架是一种将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小型服务的框架结构,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和运行,并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进行通信。
微服务框架结构使得应用程序变得更加灵活和可扩展,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和可维护性。
4. 事件驱动框架。
事件驱动框架是一种基于事件和消息的框架结构,它将应用程序分解为多个独立的组件,这些组件通过事件和消息进行通信和协作。
事件驱动框架结构适合构建实时和异步的应用程序,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业务逻辑和高并发的场景。
总结。
框架结构在软件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也能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在选择框架结构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技术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结构构件设计之梁常见问题分析
老庄结构院结构设计系列培训教材之《结构构件设计之梁常见问题分析》 2. 案例三:
图五.案例三梁配筋图
图六.案例三梁弯矩图 案例三中封口梁常有人将之编为两跨,实际上由于两侧挑梁刚度较大而中间挑梁刚度较小, 中间挑梁对封口梁支承效应有限,从弯矩图来看,梁 C 应按一跨处理。
3. 梁编号错误易引发的问题 以案例三为例,若封口梁梁 C 编为两跨处理,因底筋相同,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及节省钢 筋,一般会将底筋直接贯通处理,即实际上按一跨施工,此时问题不大。但有时施工单位为了节 约成本,用钢筋余料按图纸分两跨配筋,两侧底筋各锚入中间挑梁内 12d,此时由于钢筋在梁底 处存在较大拉力,12d 显然不能满足一次搭接的要求,实际使用时该封口梁可能失效破坏,引发 结构安全问题。 因此,应重视梁跨数的编号问题,当支承关系不直观时,应查看内力图来判断并准确编号。
6. 框架梁箍筋肢距不满足《砼规》11.3.8 要求:
对于一根梁宽为 300mm 的框架梁,箍筋直径采用 10@100/200(2),按保护层厚度 25mm 考虑,此时箍筋间距为 260mm,当该梁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显然不满足要求,而当该梁抗震等级 为二级时也需打擦边球才能满足规范要求(此时箍筋净距正好为 250mm) 对于 300mm 宽的框架梁,箍筋建议采用三肢箍形式,此时,应避免前面图七中的错误现象。
3. 框架梁梁端纵筋配筋率超过 2.5% 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梁端纵筋配筋率超过 2.5%,不符合《砼规》11.3.1(强条)的规定,当 出现塑性铰时转动能力不足,不利于耗能,延性不足。 SATWE 梁端配筋率超过 2.5%时表现为超筋,所以图纸上梁端配筋率超过 2.5%都是人为放 大造成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随意放大梁支座上部钢筋。
三.梁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
孔孟与老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他老人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学习已经达到人天合一的境界,行事做人已和自然法则(道)高度统一以至通过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智慧对自然以及人世间的万事万物的观察角度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度。
这个境界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是:知亦难行则更难。
虽然后人对他的描述已经达到神话的地步,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领悟到《道德经》中的一词半句也是终身受用无穷的!而庄子的思想是在老子的基础上对世间事物的更进一步阐述。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 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
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
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
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1.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
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老庄为成为结构工程师三个阶段推荐的结构书
一、新手入门阶段(一)必读书1、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2、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3、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4、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编5、PKPM2010,PMCAD s-1,结构软件,用户手册6、PKPM2010,SATWE s-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墙元模型)用户手册(二)选读书1、手把手教你建筑结构设计,孙海林编2、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杨星编3、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庄伟编4、跨进设计院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2版),刘铮编二、成长提高阶段(一)必读书1、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李国胜编2、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编3、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第二版),朱炳寅编4、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龚思礼主编5、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傅学怡著6、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方鄂华著7、地基与基础(第三版),顾晓鲁主编8、JCCAD s-5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设计软件用户手册9、SLABCAD复杂楼板分析与设计软件用户手册10、12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12G901-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2、12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3、08G101-11 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二)选读书1、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朱炳寅编2、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第二版),李国胜著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鄂华、钱稼茹叶列编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徐培福主编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JGJ3-2010,朱炳寅著6、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高立人、方鄂华、钱稼茹编7、建筑桩基设计规范应用手册,刘金砺、高文生邱明兵编著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禁忌)及实例,刘金波李文平刘民易赵兵编著9、PKPM基础设计软件功能详解10、PKPM多高层结构计算软件应用指南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1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1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混凝土结构)14、BLAD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最重要的还是六大结构设计规范三、融会贯通阶段1、混凝土结构设计(第12版),A.H.尼尔逊著2、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原理,莱昂哈特著3、结构概念和体系(第二版),林同炎4、结构设计笔记(第二版),周献祥著5、岩土工程50讲——岩坛漫话(第二版),李广信著6、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新西兰] T.鲍雷7、地震工程学(第二版),胡聿贤著8、抗震工程学9、结构动力学第二版(修订版),[美] R.克拉夫10、风对结构的作用——风工程导论1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最重要的还是三大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教材。
第2主题 老庄哲学与人生境界
庄子拒绝出仕的理由是充分的,态度是鲜明的,楚 国的使者只好空手而返。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庄 子》书中。
一、老庄的生平和他们的人生追求
总之,庄子一生以学术研究为职业,也一生过着 贫困的生活,但他又十分蔑视名利富贵,表现出一种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性格。如他对曹商的讽刺:
宋国有一个出身贫寒、名叫曹商的人,他为宋王出使到秦国 去。他去的时候,只有几辆车子。秦王见了他十分赏识,就又赏 赐给他一百辆车。曹商回到宋国以后,便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百辆 车队去见庄子,不无炫耀地说:“ 住在偏僻狭窄的小巷子里,穷 困得靠织草鞋糊口,饿得脖细脸黄,那是我曹商的短处;一旦说 服了大国君主,出门时身后就能跟随着浩浩荡荡的百辆车队,这 是我曹商的长处。” 庄子听了以后说:“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治疗,能够为他 排除痈疮痛苦的人,可以得到一辆车的赏赐;能够为他用舌头舔 一舔痔疮的人,可以得到五辆车的赏赐;用来治疗的方法越低贱, 得到的车辆就越多。你莫不是为他舔了痔疮吧!不然你怎么能够 得到这么多的车辆呢?你还是走开吧!”(后来形成了“舐痔” 一词)
二、老庄思想及其人生观
4、“权”思想 关于“权”的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老 子》一书虽然没有提到“权”的思想,但据《文 子·道德》记载,老子已经谈论过“权”的问题:
老子曰:“上言者,下用也。下言者,上用也。上言者,常 用也,下言者,权用也。唯圣人为能知权。言而必信,期而必当, 天下之高行。直而证父,信而死女,孰能贵之?故圣人论事之曲 直,与之曲伸,无常仪表,祝则名君,溺则捽父,势使然也。夫 权者,圣人所以独见。夫先迕而后合者之谓权,先合而后迕者不 知权。不知权者,善反丑矣。”
二、老庄思想及其人生观
3、仁义礼制观 老庄都反对儒家的仁义,但他们反对的不是真正的仁 义,而是假仁假义和带功利目的的仁义。庄子反对礼,主 要是因为他认为讲“礼”正好是人与人关系疏远的标志。 (踩脚、夫妻相敬如宾) 影响禅宗: 王远凑从念禅师:“上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 下禅床接;末等人来,三门外接。”
框架结构的各种形式
框架结构的各种形式标题:我和框架结构的邂逅一、那个特别的日子某天的午后,我来到了一家书店。
推开门,一阵书香扑面而来。
我走进店内,看着琳琅满目的书籍,不知道该选哪一本。
突然,一本书的封面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框架结构的艺术》。
我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我决定将它带回家。
二、框架结构的定义打开书的第一页,我看到了框架结构的定义:“框架结构是一种将复杂事物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并将这些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的方法。
”这个定义让我想起了古代建筑中的木结构,以及现代科技中的软件框架。
不禁让我对框架结构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框架结构的种类书中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框架结构。
首先是层次结构,它将事物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划分,使得整体结构更加清晰。
然后是网状结构,它以多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形成网络,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
还有树状结构,它以一个根节点为起点,不断分支扩展,形成一棵树的形状。
每种框架结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四、框架结构的应用领域框架结构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建筑领域,框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例如高楼大厦、桥梁等。
在软件开发领域,框架结构被用于构建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和系统,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
在管理学中,框架结构也被用于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管理,使得组织更加高效。
五、我的思考与感悟读完这本书,我对框架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框架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同时,框架结构也让我认识到,一个良好的结构是事物成功的基石,只有将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而强大的整体。
六、继续探索对框架结构的学习让我充满了好奇心,我决定继续深入研究。
我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框架结构,发现更多的规律和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框架结构的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结束语通过这本书,我与框架结构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是什么
5
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 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 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 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 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 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 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 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 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 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中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 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 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 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 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 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 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 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
4
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 《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 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 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 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 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 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 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 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 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结构设计经典名著老庄过眼录之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系列
转自:/forum.php?mod =viewthread&tid=3407954&page=1&a uthorid=9129985在结构设计界,有一个人人都知道但又都不敢承认的潜规则是:世界上最难画的是别墅,比别墅还难画的是楼梯;世界上最容易画的高层,比高层还容易画的是有很多很多层的超高层。
如果你是一个从事结构设计多年的老人,但又一直在坚持画多层结构,甚至是多层的别墅,而且还经常画多层别墅的楼梯,那我不得不对你的执着表示钦佩,但同时对你的处境和遭遇表示十分的同情。
我知道你一直觉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十分玄妙,甚至可能觉得那都是专家或者高手才能做的。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我想对你说“我看行”,你应该对你自己说“我能”。
本系列将给大家介绍高层结构设计方面的经典著作。
踩在牛人的肩膀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项目能够设计得更高。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三巨头编著网友上传的课件/content/2110_3 411604_1.html电子版书/content/2110_3 428578_1.html推荐给大家的第一本专著是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手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它就是由清华大学三巨头方鄂华教授、钱稼茹教授、叶列平教授齐力编著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显然这本高层结构教材是属于经典中经典。
该书于2003年09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加印印刷4次,成为一本结构教材中的一个奇迹。
本书是在中国第一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材即1992年出版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高层建筑结构概述;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布置;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及设计概念;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件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空间计算及设计概念等。
《庄子》思想的三大本原及其自然之义
《庄子》思想的三大本原及其自然之义一、引言与问题的提出《庄子》是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的基本经典,近百年来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研究,论著众多,数量庞大。
尽管大部分论著缺乏学术研究上的“递进”意义,属于所谓的陈词滥调,但其中仍不乏真知灼见,值得重视。
本文所谓“庄子思想”,泛指庄子及其学派的思想,《庄子》其书在较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一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思想整体。
庄子其人与《庄子》其书的关系,特别是内篇、外杂篇与庄子本人的著作关系,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相关学术考证工作的重点,但从总体上来看,成绩并不理想,其相关研究工作早已陷入了困境。
(1)对于此一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大体说来,《庄子》内七篇出自庄子手笔,但不尽为其所自著,个别章段,如《逍遥游》《德充符》篇末的庄惠对话就很可能出自庄子弟子的附益;外杂篇不尽出自庄子后学的手笔,它们在总体上体现了庄子学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过从现有资料来看,其中仍应有不少篇章由庄子自著。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考察和分析构成庄子思想的本原(源头)问题。
“本原”“始源”和“本根”,这三个词语的含义很相近,可以换用。
“源”即“原”的派生字,字本作“原”。
对“本原”的理解,中国古人大体上有本体论和宇宙论(宇宙生成论)两种模式,而且这两种理解模式所导致的概念内涵在中国古代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本根”作为哲学上的“始源”概念,首见于《庄子·大宗师》篇和同书《知北游》篇,庄子学派用它来喻指“道”。
本文所说“始源”,首先是从构成《庄子》思想之理论框架来说的;其次是从其所关涉到的世界本源来说的。
目前,关于衍生庄子思想的本原是一个、两个还是三个的问题,学者的意见很笼统,有待于阐明。
而且,从始源的角度看,学者要么对“天”的概念重视不够,要么弱化了它在构造庄子思想中的重要意义。
通常,学者们习惯于沿用所谓“老庄一贯”论。
在此前提下,学者或认为《庄子》的思想就像《老子》一样以“道”为其唯一源头。
由此,学者或认为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实有形态,而庄子的“道”则属于主观境界形态,或认为主观境界形态和客观实有形态兼而有之。
柱梁板截面尺寸确定
【题2】某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其截面为b ×h=250×650,同时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纵向钢筋HRB335,箍筋HPB235,通过计算配筋结果如下:(7.6.11 7.6.12)抗弯纵向钢筋抗剪箍筋(总量)(7.5.4)抗扭纵向筋(总量)(7.6.4)抗扭箍筋(单肢)(7.6.4)请根据上述结果,设计该梁的截面配筋布置,并绘制剖面图(示意钢筋布置)。
21127mmA s =2489.0/mm s A sv =2483mm A stl =21207.0/mm s A st =③由抗冲切公式确定:(规范7.7.1)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冲切)(剪切)07.0hu f F m t h l ηβ≤07.0bh f V t h β≤抗剪与抗冲切的区别(对象、荷载、破坏面形态)1、对细长杆件:如梁、柱、桩等,考虑抗剪,荷载为横向;对板类构件:如楼板、基础承台等,既考虑抗剪(面载)又考虑冲切(局部荷载或集中荷载);2、冲切破坏在荷载四周成45度斜面拉裂的冲切锥体(4个剪切面),剪切破坏面有2个(悬臂构件1个),45度斜剪切面上拉裂;3、破坏机理类似:破坏面混凝土主拉应力超限。
【题4】某带地下室的高层建筑拟采用整板基础,柱网6×6(m);其中中柱截面900×900(mm),轴力设计值F=8000kN;底板地基反力均布,板厚1m,砼C30,问底板厚度能否满足冲切要求? (底板中仅配受拉筋) (规范7.7.1)2板受弯的配筋计算类似于受弯梁,折合每m宽板带计算配筋。
注意:钢筋置于受拉面,板梁同时现浇时不宜将板底平梁底。
(雨篷)2 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①轴心受压规范7.3.1 7.3.2②偏心受压规范7.3.4③柱的计算长度规范7.3.11一、结构单位面积重力荷载剪力墙结构12层:40m以下;13~14kN/㎡,筏板厚600~700mm,标准层含钢量30~40,整体55左右。
第四讲老庄与道家思想PPT课件
“天人合一”思想演化的过程
1、《易传·文言》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 德” 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
2、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 我为一”。
3、儒学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天人相 副”“天人感应”的神学理论。
4、北宋的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 合一”的命题。
(2)得意忘言:
①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 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忘言。
——庄子
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陶渊明
赠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 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 笑,不足以为道。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熟知 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五十七章)
•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对立的双方,即对立统一。
•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老子认为转化是循
环的,不懂得对立转化有条件。
庄子1的、追主求要“观自点然”:、“本真”的存在状态。
2、“齐物论”
“齐万物”、“同是非”、“一死生”
(1)肯定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2)人和自然都遵循统一的规律。 (3)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所追求的 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天人 协调。
(二)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基 本形态,古代中国人思考社会人生 问题都以中和之美为最高理想。
中和之美的哲学基础是儒家的 中庸之道。
1、中
“中”者,正也,中正、适度、准确、得当。
五、天人合一与中和之美
天人合一与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两大特质,它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
庖丁解牛的结构框架
《庖丁解牛》是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创作的寓言故事,原意是用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借此揭示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
文章的结构非常严密,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描绘了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第二段紧接着写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第三段是庖丁对文惠君的解答,庖丁主要讲述了自己达于“道”境的三个阶段;第四段写文惠君听后领悟了养生的道理。
此外,这篇文章在写作上采用了多种手法,语言生动简练,充分体现了庄子文章汪洋恣肆的特点。
具体来说,全文分两大部分,先讲述故事(第一、二段),再点明寓意(第三段)。
就故事说,又分两层,即由写“技”到说“道”。
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再由庖丁阐述他的解牛之道。
对道的阐述又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从纵的方面介绍掌握道的三个阶段,突出掌握道以后的特点;其次,从横的方面将庖丁与良庖、族庖进行比较,以说明得道与否的异同;第三,说明成功地解决了难以处理的“族”的问题。
老庄诀要: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对外扩张,而是停止自我消耗易说莲花发布时间:04-2512:36
老庄诀要: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对外扩张,而是停止自我消耗易说莲花发布时间:04-2512:36世俗认为,能控制外界和统治他人,才是强大,所以推崇权力游戏,人和人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成为人际关系的心理较量。
然而,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却是持反向的观点: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对外扩张,而是停止自我消耗。
1、安静下来,平息思想和情绪的冲突,才能停止自我消耗。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静”。
无论是打坐、站桩、念经,还是练习太极功夫,意在让自己安静下来,从而建立与宇宙自然的连接。
人在成年以后,思绪的起起落落,情绪的喜怒哀乐,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自身的能量,所以成年人的世界,总是感觉到不容易。
因为自身活得太沉重,想得太多,欲望难止。
庄子曰:“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一个人常常保持平易恬淡,那么忧患的念头不入心,邪气也无法侵袭人身,故而德全而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这一切的关键,是4个字:平易恬淡。
可以理解为:平衡,简易,恬静,淡泊。
我自己在平凡生活中实践,发现不容易坚持。
但是,只要通过内省,自我发现,自我暗示,可以时时拉着思绪走偏的自己回到正道。
道家吕纯阳说:“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这句话很管用。
有时候感觉到自己身心沉重,那是因为入世太深,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太重,把某些事看得太重,从而消耗了自身能量。
当我把意识返回到自身,保持“平常心,简易,恬静,淡泊”,又能重新安静下来,感到心旷神怡。
2、人的强大,体现在定力,不因外界和他人的干扰而动摇。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容易被周围的人干扰。
当这种干扰是负能量时,自己的心情很容易受影响。
心理学家说,人要用2倍的正能量,才能抵消1倍的负能量。
所以,我们更要锻炼自己的定力,不让外界干扰自己。
我体会尤为深刻。
在自媒体写作,每一天,你都会面临不同人的负面干扰。
随便一个什么人,都可以来讥讽你几句。
这就是网络负能量。
张远山《老庄之道》书摘4:庄学四境·道术九阶
张远山《老庄之道》书摘4:庄学四境·道术九阶庄学四境·道术九阶——《老庄之道》书摘4张远山庄子《大宗师》认为,求道或学道,分为四大阶段:闻道,悟道,行道,成道。
简称“闻悟行成”。
比如说,没听说过庄学三义,是没有闻道。
听说以后,执迷不悟,是没有悟道。
闻道而且悟道以后,就要行道,成道。
如何闻、悟、行、成?这就要讲到庄学四境。
庄子提出个体生命的四种境界,既承老,又异老、超老。
刚才已经提过《老子》君人南面之术的四种境界,我们再看一下。
1、《老子》君术四境《老子》君术四境——太上,不知有之。
(圣君)其次,亲而誉之。
(贤君)其次,畏之。
(暴君)其下,侮之。
(昏君)民众“不知有之”的,是圣君。
民众“亲而誉之”的,是贤君。
民众“畏之”的,是暴君。
民众“侮之”的,是昏君。
暴君、昏君,总是比圣君、贤君有为,比如秦始皇造了万里长城,隋炀帝修了大运河。
从小年人道的政治角度来看,这些暴君很有功德。
但从大年天道的自然角度来看,这些暴君、昏君都违背了天道。
连贤君也违背了天道,因为强迫鱼呆在陆地上,不许它们逍遥江湖。
除了老子的君术四境,道家另有一种四境说,就是杨朱的弟子子华子提出的养生四境。
可能就是杨朱的思想。
2、《子华子》养生四境《子华子》养生四境——全生为上,(自适其适者)亏生次之,(适人之适者)死次之,迫生为下。
(役人之役者)最高的第一境界是“全生”,次高的第二境界是“亏生”,最低的第四境界是“迫生”,比死还不如。
死是第三境界,高于“迫生”。
所以宁死不愿“迫生”,就是后世所谓“不自由,毋宁死”。
这一认识已经达于极致,后世无法超越。
杨朱和子华子是庄子的道家前辈,庄子的思想先驱。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提出君主的四种境界,希望君主达到第一境界。
但是到了杨朱和他的弟子子华子的战国初期,他们已经认识到,不能再像老子那样奢望君主遵循泰道,人必须超越庙堂的黑暗政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杨朱、子华子提出了老子没有想到、没有回答的时代性命题:既然君王都达不到第一境界,民众应该怎么办呢?杨朱、子华子认为,即使君王违背泰道而不柔,但是民众不能违背泰道而不刚。
庄子奥义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
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弁言微观奥义,宏观结构庄子撰写“内七篇”,首先总体构思囊括宇宙、通天彻地的庄学全图,最终拆成支离其言、晦藏其旨的庄学拼板。
读者理解“内七篇”,必须逐一拼合支离其言、晦藏其旨的庄学拼板,最终拼成各正其位、严丝合缝的庄学全图。
抉发单篇奥义,是对庄学奥义的局部论证。
如同北溟之鲲遨游庄学迷宫,穷尽逻辑分岔,叩开紧闭门户,深入七幢无何有建筑的微观角落。
探索总体结构,是对庄学奥义的总体论证。
如同南溟之鹏俯瞰庄学迷宫,总览恍惚大道,找到万能钥匙,显影整座藐姑射仙岛的宏观全貌。
一支离拼板,晦藏全图庄子撰毕“内七篇”,终其天年而化蝶仙逝。
庄门弟子蔺且、詹何、魏牟等人中的一位,为“内七篇”撰序一篇,是为《杂篇·寓言》;又为“内七篇”撰跋一篇,是为《杂篇·天下》。
《寓言》指点迷津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天均者,天倪也。
”《天下》重言开示曰:“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蔓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这是“内七篇”的终极概括,揭示了庄子拆散庄学全图的终极原因和终极方法,以及读者拼合庄学全图的终极提示和终极证据。
庄子拆散庄学全图的终极原因是:“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庄子认为,在君主专制的特殊语境中,为了逃刑免患,必须支离其言;在君主专制的历史困境中,为了传道后世,必须晦藏其旨。
庄子拆散庄学全图的终极方法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内七篇”全部文字分为两种:形象的寓言占十分之九,抽象的卮言占十分之一。
为何不说“卮言十一”而说“卮言日出”?因为寓言的大部分文字也是抽象的卮言,尽管置于寓言的形象框架之中,却有超越寓言的普遍意义,是同类外境的案例示范。
“内七篇”全部文字均属支离其言、晦藏其旨的卮言,都是支离拆散的语言拼板,每块拼板无不包含庄学全图的全息密码。
占十分之七的重言拼板并非第三种拼板,而是寓言拼板、卮言拼板中的特殊拼板。
《庄子》各篇要旨
《庄子》各篇要旨逍遥游第一要旨:本篇庄子三度描写大鹏寓言,意在肯定:人可以凭借修行而成其大。
由此上承老子所说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
人若成其大,则有望成为至人、神人、圣人,抵达无待之境而自在逍遥,也化解了世俗所在意的有用无用之争。
齐物论第二要旨:感官让人迷惑于现象,理性使人执著于自我。
“形如槁木”与“心如死灰”是修行过程,由此摆脱相对的知见与价值,回归“道通为一”的整体。
此时的体验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而可以领悟至高智慧:未始有物。
在道之中,万物平等,而人依然有所不同,有其悟道的可能性。
养生主第三要旨:养生的原理是什么?以“庖丁解牛”为例,人在世间行走,犹如以利刃解牛,要做到依乎“天理”(自然的条理)与因其“固然”(本来的结构),然后才可以游刃有余,令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而毫无损伤。
因此,培养自己具备透视整体的眼光,再以“安时而处顺”的心态去面对挑战,就可以安其天年。
人间世第四要旨:人间多患难,而化解之道在于改变国君的心态。
如何改变呢?任何方法都有所不足,唯有靠学习者修养自己,抵达虚而待物的“心斋”之境。
具体表现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人间,不能不分辨有用与无用,但结果却是:有用往往自陷困境,而无用却能长保平安。
德充符第五要旨:学习道家的关键,在于明辨“道”与“德”。
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亦即万物的“本性与禀赋”。
人若保持本性与禀赋,就不会在意身体方面的缺陷(如老、残、弱)与世俗方面的不足(如贫、贱、无用)。
能够顺其自然而保持和谐,即是“德充”,而其“符”,则是验证,可由本篇观之。
大宗师第六要旨:大宗师就是“道”。
悟道者为真人,真人的表现无异于神人与至人,是庄子笔下的完美典型。
本篇对“道”的描述,得自老子真传,尤其“自本自根”一词可谓画龙点睛。
中间论及悟道七关,由“外天下”到“不死不生”,值得省思。
悟道者相忘乎道术,彼此为友,则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实例的问题汇总
一、结构布置时框架柱两侧需有框架梁拉结
特别是边跨开洞、有楼电梯间等情况,更需要控制扭转变形框架刚度需要均衡分布
单跨框架
框架布置局部砖混
二、结构计算时的偶然偏心
1、《高规》
2、对于《抗规》中的建筑结构,《抗规》没有明确规定在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时是否应该计算偶然偏心的影响,抗规文中根本没有“偶然偏心”一词,仅5.2.3条文说明中出现:
SATWE软件尚不具备将边榀框架乘以增大系数来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扭转影响的功能,故这种增大系数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
抗规条文说明3.4.2:
李国胜在《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3.13条明确指出:高层建筑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应在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计算,并应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三、梁柱偏心和柱与节点的偏心
四、框架梁贯通面钢筋的选择
而次梁和楼板是共同承担竖向荷载的不承担地震水平力,无需粗钢筋贯通,架立箍筋即可
梁截面高度:1、窗户;2、连续梁1/15~1/18;3、配筋率2%以下;4、配筋不超过2排;
次梁4米以下跨度用200,6米以下跨度用250,8米左右跨度用250或300(注意面积配箍率);框架梁6米左右跨度可用250,8米左右跨度可用300或350(400)(四肢箍)。
五、纵筋配筋率
非框架梁
最小配筋率用h,最大配筋率
六、箍筋
框架梁
注意纵筋直径的8倍;
Psv=肢数x单肢面积/(截面宽x箍筋间距) 七、梁架立钢筋
八、柱
1、刚度需要;
2、轴压比
加密区与纵筋直径有联系
肢距,箍筋无肢长度
九、悬臂构件
全长加密和板厚,纵筋放大
十、屋面板厚
屋面未双向贯通,贯通钢筋用细钢筋,另加钢筋用粗钢筋
十一、平面布置
十二、屋面层的次梁可减少
十三、截面抗扭为何上部少,侧面大
角筋基本不受力
梁中受力钢筋相差不要超过两级,握裹力要协调;构造钢筋可与受力钢筋级别相差超过两级。
十四、地上结构中需要严格控制裂缝的情况
1、雨棚,悬挑还有根部裂缝开展、钢筋锈蚀的问题
2、浴池、游泳池、产生蒸汽房间
3、正负零以下、卫生间的砂浆均为水泥砂浆
十五、混凝土等级
1、独立基础等地下构件,雨棚等室外构件,水池等构件按照冻融与否要区分为二a和二b
类;按照砼规范3.4.2条采用;
2、框架结构中水平构件采用C25、C30;竖向构件采用C25~C40;
十六、计算书内容
1、封面
软件编号,不能用盗版
2、恒载取值计算
3、总信息
主要包括:总体信息、周期、有效质量系数、剪重比、位移比、扭转位移比(楼层最大位移和平均位移之比);
4、截面
5、荷载
6、配筋结果(梁柱、楼板)
7、柱底内力(包括恒、活)
8、构件计算层面---独立基础计算
9、楼梯、雨棚等
10、大跨度梁、板提供挠度、裂缝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