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经典工程案例
大跨度框架梁高支模施工实例
大跨度框架梁高支模施工实例模板工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较易出现安全事故的薄弱环节,当混凝土荷载较大,跨度大,支模高时,易发生支模变形和失稳倒塌事故,现以综合楼大跨度支模工程为例介绍其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江门**移动通信综合楼高10层,框架结构,标高46.2M。
在8层和9层(层高5M)布置有会议室、活动室等,因此设有大跨度的横梁和纵梁,一般跨度14.4M,最大跨度22M,最大净跨21.4M,梁截面尺寸为300×1200。
另外在底层营业大厅门前设有大雨蓬,大梁标高7M(未回填前实际高度为8M),跨度13.8M,梁截面尺寸300×1200,板厚皆为120MM。
由于梁跨度大,配筋多且又属高支模,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制订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落实执行,才能确保生产安全,工程质量可靠。
2、设计计算、验算为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体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作如下设计计算、验算。
(1)梁和板模板采用18MM厚建筑胶合板,60×80MM木枋。
梁底模沿梁纵向设置60×80MM木枋,横向间距为350MM,侧模板立档间矩350MM。
梁侧模再加Φ14对拉螺杆,高向间距400MM,长向间距500MM。
模板支撑系统采用MF1219标准门式架支设,在梁下间距0.75M ,板下间距0.9M 。
门式架顶端立杆加Φ35可调插芯上托,上托架60×80MM 松木枋大楞以支架小楞。
门式架间纵、横向水平拉结和斜撑用Φ48钢管,拉结钢管与门式架用连结扣件扣紧。
纵、横水平拉结的布置间距为距楼(地)面200MM 处设第一道(扫地杆),往上在每一榀门式架的横杆上加一道。
整个支撑系统按满堂脚手架搭设,门式架立杆下垫胶合板,梁底模按3‰起拱。
侧向稳定再加钢管剪刀撑。
搭设方案见图1、图2所示。
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分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充分利用混凝土、钢筋和其他材料,在工厂预制生产,然后在现场组装完成的建筑结构。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以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设计理念、施工工艺和结构特点,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设计实例介绍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为一座多层商业办公综合楼,总高度为45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
该建筑采用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柱、梁和楼板组成,整体结构稳定可靠,承载能力强,符合当地建筑要求。
设计理念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是结合建筑功能需求、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筋的优势,实现结构的高效、经济和安全。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结构体系,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其他计算手段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其在承载能力、变形控制和抗震能力等方面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工艺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预制和现场组装两个阶段。
在预制阶段,首先在工厂进行混凝土搅拌、钢筋加工和模板制作等工序,然后将预制件运至现场进行组装。
在现场组装阶段,预制件按图纸要求组装成框架结构,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节点,最终形成整体结构。
结构特点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结构稳定可靠:框架结构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具有较强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能够有效承担垂直和水平荷载。
2. 施工速度快:预制件在工厂生产,现场组装只需简单的连接和现浇混凝土,施工速度快,可以提高工程进度。
3. 施工质量高:预制件在工厂受控环境下生产,质量可控,避免了现场施工中的一些质量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
4. 成本低:预制件在工厂利用标准化生产,可以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了建筑的经济性。
总结通过对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商业办公综合楼等建筑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框架结构经典工程案例
蓬皮社艺术文化中心设计者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
……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
平面分析建筑表面面积:约90,000平方米;体积:430,000立方米;楼层高度:共8层,其中6层为地上建筑;共166米长,42米高,60米宽;室内面积:每层7,500平方米的巨大平台;2000年1月1日维修后重新开放,增加了8,000平方米的空间;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
顶层平面图总平面图整座建筑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现代艺术博物馆,约18000平方米;工业美术设计中心,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个长166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
它的每一层面积都有7500平方米,整座建筑上下均衡,占地l公顷,由13根立柱和84根长48米、重72吨的钢梁构成桁架,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
交通流线分析外部交通流线图蓬皮杜中心前院,占据了总建筑面积的一半,这座被誉为意大利复兴时期,理想城市回想的广场,今天已经成为了巴黎人享受午后阳光的理想场所之一。
在广场上人们没有任何的限制,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免费空间。
他和意大利西耶那的康波大广场异曲同工,有一个平缓的坡度,吸引着路人慢慢走到入口。
建筑师认为“把面积全都用上是错误的,真正的城市空间是前院,正是前院使蓬皮杜中心的成功成为可能。
有了前院,人们才有城市归属感。
入口是城市的延续,而前院则展示了城市的生活,正是前院把人们引向了蓬皮杜。
建筑是把通常设在内部的功能部分全部设在建筑外面,每一层面向前院的方位,都设有宽阔的人行走廊,外层有大型电梯,通过半透明的大管道,参观者能够上到顶楼,就像是在骑游乐场的木马。
世界优秀建筑结构案例
世界优秀建筑结构案例在世界各地,有许多令人赞叹的建筑结构案例,它们以其独特的设计、创新的建造技术和卓越的结构表现而闻名。
这些优秀的建筑结构案例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代表了人类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个世界上最著名的优秀建筑结构案例,并探讨它们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特点。
一、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由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并于1889年完工。
埃菲尔铁塔高324米,由三个铁制框架结构组成。
该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学说,即通过框架结构来实现更大的高度和开放的空间。
埃菲尔铁塔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具有三个不同高度和尺寸的框架结构,每个框架由许多铁条和螺栓连接而成。
这种设计不仅确保了建筑的支撑稳固,还为游客提供了欣赏巴黎美景的绝佳视角。
二、帝国大厦帝国大厦是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它由建筑师威廉·兰道夫设计,于1931年竣工。
帝国大厦高381米,内部采用钢框架结构。
该建筑的设计注重空间利用和结构稳定性。
兰道夫在设计中采用了多层台阶状的形式,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建筑能够更好地承受风力和地震等外部力量。
同时,帝国大厦的外部也采用了玻璃幕墙,为建筑增添了现代感和透明度。
三、长城长城是中国的传世之作,也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长城的建造始于公元前7世纪,历经数个朝代的修建,总长度达到万里之巨。
长城是由石头、砖和土块等材料建造而成,其结构以城墙、角楼、烽火台等构筑物为主。
长城的设计和建造技术融合了中国古代工程学和军事学的智慧,充分考虑到地形和防御功能。
长城的精妙设计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并提供有效的防御系统,可谓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
四、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悉尼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现代建筑中的杰作之一。
它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于1973年完成。
悉尼歌剧院采用了独特的“贝壳状”外观,由数个白色混凝土组成。
国内外新型建筑结构案例
国内外新型建筑结构案例那我就开始讲啦。
一、国内新型建筑结构案例。
1. 上海中心大厦。
这上海中心大厦可不得了啊。
它的结构很独特呢。
它采用了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
简单来说,就像一个强壮的骨架支撑着整个大厦。
核心筒就像大厦的脊柱,承担着很大一部分重量,然后那些巨型框架和伸臂桁架就像手臂一样,紧紧抱住核心筒,让大厦稳稳地站在那里。
而且啊,这种结构还能抗风呢。
上海那风可不小,特别是台风天,但是这个结构就像一个武林高手,轻松应对各种风力的挑战。
2. 广州歌剧院。
广州歌剧院那造型就像两块大石头,可酷了。
它的结构设计是很有创意的。
采用了不规则的空间折板结构。
就像是把好多块形状奇怪的板子拼接在一起,但是又很牢固。
这种结构的设计难点可不少,毕竟不是常规的方方正正的结构。
设计师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这些奇奇怪怪的结构组合起来,还让它们既美观又安全。
据说当时为了这个结构的实现,工程师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要考虑到各种力学原理,就像在解一道超级复杂的谜题一样。
3. 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
这个建筑可大了,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盒子。
它是一个大跨度的结构,有巨大的穹顶。
它的结构能够承受这么大面积的覆盖,主要靠的是先进的钢结构体系。
就像是用很多很结实的钢铁搭建的一个大架子。
而且在建造过程中,要保证这个大架子的稳定性和强度可不容易。
就好比你要搭一个超级大的积木城堡,但是这个城堡不能倒,要经得起各种折腾。
这里面的结构设计就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部件都有它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二、国外新型建筑结构案例。
1. 哈利法塔(迪拜塔)哇塞,哈利法塔那可是世界第一高的建筑呢。
它的结构是那种超高层结构的典范。
它有一个非常强壮的混凝土核心筒,就像一个坚实的中心柱。
然后周围是由很多钢柱和钢梁组成的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就像是一群小伙伴齐心协力把这个超级高的大楼举起来一样。
在迪拜那个地方,有时候会有沙尘暴之类的恶劣天气,这个结构就像一个坚强的卫士,保护着大楼里面的人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世界优秀建筑结构案例
世界优秀建筑结构案例No.10 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也是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也是巴黎最高建筑物,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于19年建成,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法国巴黎的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该塔为,空心,能有效的减少风的影响.它是框架结构,具有稳定性,而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非常稳定。
No.9 纽约帝国大厦帝国大厦是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的一栋著名摩天大楼,名称源于纽约州的昵称──帝国州,故其英文名称原意为纽约州大厦或者帝国州大厦,惟帝国大厦的翻译已经约定俗世,及沿用至今。
帝国大厦为纽约市以至美国最著名的地标和旅游景点之一,为美国及美洲第4高,世界上第25高的摩天大楼,也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楼(1931-1972年)。
楼高31米、103层,于1951年增添的天线高62米,提高其总高度至443米,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为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大楼于1930年动工,于1931年落成,建造过程仅410日,是世界上罕见的建造速度纪录。
帝国大厦所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该结构使得大厦的抗侧刚度增大,故即使在每小时130公里的风速下,大楼顶部的最大位移也仅为25.65厘米。
No. 旧金山金门大桥金门桥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
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历时4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桥梁工程师夫·施特劳斯设计。
因其历史价值,于2007年由英、美两国合拍成同名纪录片。
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有着橘色桥梁经典之美誉。
No.7 东京电视塔东京电视塔195年12月建成。
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占地面积:800平方米
用途:底层为花店,上层为办公室和居住空间
设计方案:
该建筑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
建筑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其中底层为花店,上层为办公室和居住空间。
地下一层主要是储藏室和后勤设施空间,需要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和排水设施。
因此地下一层采用了独立基础,地板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
地上三层采用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便于快速建造和施工。
执行混凝土柱、梁和板的标准,柱采用40*40的混凝土柱,梁采用20*40的混凝土梁,板采用150m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
该建筑的外墙采用了玻璃幕墙设计,整个建筑显得非常现代和高端。
同时,玻璃幕墙还可以提供良好的采光效果,使室内更加明亮。
室内设计方面,底层为花店,需要考虑到花卉展示和销售的需求。
因此底层的设计采用了较为简洁明亮的装饰风格,以突出花卉展示效果。
上层为办公室和居住空间,需要考虑到工作和居住的需求。
因此设计师采用了非常舒适的装修风格,让办公室和居住空间更加舒适和温馨。
总体来说,该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和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既满足了建筑的实用性,又兼顾了建筑的美观和舒适性。
框架结构应用实例
框架结构的应用实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某城市的商业大楼:这座商业大楼采用了框架结构,其优点在于建筑的整体性和刚度都非常好,能够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
大楼的框架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某住宅小区:这个住宅小区的房屋也采用了框架结构,其优点在于房屋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都非常好。
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地震和风力对房屋的作用力,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某桥梁:这座桥梁采用了框架结构,其优点在于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都非常高。
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车辆和行人等对桥梁的作用力,保证桥梁的长期使用和安全性。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框架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它们证明了框架结构在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案例1-5 某框架工程无粘结预应力大梁开裂
案例1-5 某框架工程无粘结预应力大梁开裂
(事故简介)
2007年5~8月某框架工程浇筑C50无粘结预应力大梁及框架柱,每层设5榻600mm×1600mm x16000mm 预应力大梁,使用P.042.5水泥,大梁上下均配置受拉和受压筋,但中部水平腰筋极少。
一、二层梁板柱浇筑后2d,拆模发现大梁两侧有对称或不对称的竖向裂纹,裂纹中间较宽,两头较窄,呈枣核形,梁底也有部分裂纹,有的与两侧裂纹连通,经超声波探测,裂缝宽度为0.2mm左右。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怀疑混凝土质量有问题,于是自行更换了两家混凝土公司,分别浇筑三、四层混凝土,拆模后仍然发现类似裂纹。
(原因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非荷载裂纹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也是当前工程界的一项前沿课题,涉及环境、设计、材料、施工等诸多因素。
编者后来又发现多个工程有类似预应力大梁开裂的情况。
1.材料方面
混凝土公司为了确保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钢筋按时张拉,C50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大多都比较高,一般P.042.5水泥用量为420~450kg/m3,混凝土早期会有很高的发热量。
根据国外同类工程大梁中部的水化热温升实测值推测,该工程中部水化热温升可能达到80℃,预计内外温差可达40℃,混凝土早期会有很大的温度收缩和水分蒸发带来的收缩。
该工程地处繁华商业区,施工场地狭窄,只能采用地泵施工,混凝土输送管道弯道多,大梁配筋密集,因此混凝土。
工程案例范例
案例一:某医院项目科技创新应用案例本项目为某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工程,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建设单位为通州区政府下属的该医院,设计单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北京市某一建设工程监理服务中心,质量监督部门为北京市通州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70800㎡,地上10层,建筑高度41.20m,地下3层,最深-18.86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梁式筏板基础。
该建筑公共区域和病房等大部分区域的地面采用环氧自流平和PVC两种形式。
屋面采用4+3SBS防水卷材。
本工程是集门诊、急诊、医技和病房为一体的综合医疗建筑。
你是否可以提出以上案例中的创新思路?你认为哪些创新思路可以有效实施?案例二:某项目工程概况工程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分为A-08地块、A-02地块,由华润置地弘景(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
本工程占地面积60088.7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3231平方米。
A-08地块工程包含5栋住宅楼和一个连体车库,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结构类型:高层住宅楼——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
多层公共建筑(配套楼)——框架结构;基础形式:独立基础+防水板。
地下车库——板柱结构;基础形式:独立基础+防水板。
A-02地块包括一个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和两个商业办公楼,地下室连成整体。
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楼盖为现浇梁板结构。
地下一~二层,埋深6.6~10.2m;购物中心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1.9~27.6米,由防震缝分为三个结构单元;商业办公楼地上七层,建筑高度28.4m,1号商业办公楼为独立结构单元,2号商业办公楼由防震缝分为两个结构单元。
你能从中识别出哪些创新点?哪些创新点可以评定为工程可实施?。
框架结构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框架结构工程事故案例分析1.引言由于衡宇倒塌事故在建筑工程中时有发生,不仅带来人员的伤亡,给工程本身也带来庞大的经济损失。
虽然建设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办法,但衡宇倒塌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而且事故的性质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主要表此刻:从局部倒塌发展成整体倒塌;施工中倒塌演变成利用中倒塌;从农房、乡镇倒塌扩展到城市衡宇倒塌;倒塌的面积不断扩大,伤亡人员大幅度增加。
由于现今衡宇多为现浇框架结构,在此通过一个实例以揭露现浇框架倒塌的常见原因和预防办法。
2.案例分析广西藤县某信用综合楼为7层现浇框架结构工程,建筑面积2400m 。
1995年8月动工,1996年5月完成主题结构,1996年6月28日7时发现底层一根中柱出现裂痕,位置在设计高层0.2~0.5m,15时左右该柱钢筋已外露,并向柱边弯曲。
虽然采取了用杉圆木、槽钢等临时支撑加固。
可是没能阻止衡宇的倒塌,当天21时整楼分两次倒塌,所幸人员及时撤离而无伤亡。
事后通过度析和调查,该综合楼倒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结构布置不合理,见图1。
这是框架破坏首先出此刻③~⑩两轴线相交的柱的重要原因。
(2)设计计算错误。
主要有:没有考虑风荷载,有些荷载值取得偏小;底层框架柱的计算高度取值偏小;柱截面尺寸过小,如底层柱高8m,柱截面仅为350mm~600mm;框架配筋不足,例如③轴线上的3根柱,实际配筋比计算值少24.1%~54.9%,③轴线的框架梁配筋少52%~67%。
(3)钢筋大部份为不合格品。
倒塌后取样检查钢筋实际直径比钢印直径小,差值较大,力学性能实验有64%不合格。
钢筋既无出厂合格证,又无送检实验报告。
(4)混凝土质量低劣。
水泥无合格证,混凝土不做配合比实验,施工现场不留试块,无法控制混凝土质量。
从倒塌现场看,混凝土内石多砂少,砂细且含泥量高,个别处还发现混凝土内有大片石260mmx250mm,混凝土中有的碎石与水泥没粘结。
混凝土与钢筋无粘结力。
为检查混凝土的实际强度,钻芯取样时,承台混凝土取不出芯样,在柱、梁取芯17个,龄期超过45d,实际强度6.1~10.2N/mm(设计为C20),底层为6.6N/mm2。
3-框架结构建筑的流水施工案例
80 K 扎柱钢=Q 扎柱钢/(每班劳动量×施工段数)
=
10 2 4 = 1(天)
安装柱、梁、板模板(含楼梯模板)的劳动量为 960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20 人,采用一 班制,则流水节拍为:
K 支模=Q 支模/(每班劳动量*施工段数)
= 960 = 6(天) 20 2 4
浇柱混凝土的劳动量为 320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20 人,采用二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720
13
拆模
160
14
砌墙(含门窗框)
720
三
屋面工程
15
屋面防水层
56
16
屋面隔热层
36
四
装修工程
17
楼地面及楼梯水泥砂
480
18
天棚墙面中级抹灰
640
19
天棚墙面 106 涂料
46
20
铝合金窗
80
21
胶合板门
48
22
外墙面砖
450
23
油漆
45
五
室外工程
六
水电工程
24
卫生设备安装
25
电气设备安装
= 160 = 2(天) 10 2 4
砌空心砖墙的劳动量为 720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30 人,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如下:
K 砌砖墙=Q 砌砖墙/(每班劳动量*施工段数) = 720 = 3(天)
[施工组织过程分析]本工程是由基础分部、主体分部、屋面分部、装修分部、水电分 部组成,因各分部的各分项工程的劳动量差异较大,无法按等节奏流水施工方式组织流水,
故可采取一般异节奏方式组织流水,保证各分部工程的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节奏相
建筑工程 案例
建筑工程案例案例一:项目背景: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地块位于城市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由办公楼、商场、室内体育馆等多个功能区组成。
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都严格遵循国家建筑规范和相关标准,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
工程描述:1. 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用于商务办公和商业活动。
建筑高度为50米,共有30层。
完成了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外墙装饰和室内装修等工程。
2. 商场: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采用框架结构和悬挑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共分为地上5层和地下3层。
商场内设有各种特色商铺、餐饮、娱乐和休闲设施。
完成了地基处理、结构施工、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等工程。
3. 室内体育馆: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采用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具备良好的观赛视线和各项体育设施。
完成了地基处理、钢结构施工、屋面防水和场地硬装等工程。
施工过程:1. 前期准备:根据项目需求,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了充分的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
同时,协调解决了地质条件复杂、交通拥堵等问题,保障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2. 地基处理:对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勘察和分析,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地基处理,包括土方开挖、地基加固和地基沉降控制等工作。
3. 主体结构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严格按照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外墙装饰: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外墙保温和装饰,采用了高品质的外墙材料和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了建筑外观的美观和保温效果的优良。
5. 室内装修:根据功能需求,进行了办公楼、商场和体育馆的室内装修工程,包括地板铺设、墙面装饰、天花吊顶和卫生间设施等。
6. 设备安装:按照项目要求,安装了电气设备、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等,并进行了相关的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7. 竣工验收:完成了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合格,并顺利交付使用。
2024一建建筑工程实务案例
2024一建建筑工程实务案例案例一:商业大楼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难题与解决。
在一个繁华都市的中心,正在建造一座宏伟的商业大楼。
这个大楼的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一、基础施工时的意外情况。
1. 问题描述。
在进行基础的筏板基础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需要在特定区域设置大量的钢筋锚固。
但是施工团队在绑扎钢筋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钢筋的长度和弯曲角度稍有偏差,有部分钢筋无法准确地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锚固。
这就好比是搭积木,你有一块积木形状不太对,就很难和其他积木完美组合起来。
2. 解决方案。
施工技术人员对偏差的钢筋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统计。
然后,他们决定对偏差较小的钢筋采用机械矫正的方法。
就像是给不听话的钢筋来一场“小手术”,用专门的钢筋弯曲机把它们矫正到合适的角度。
对于那些偏差较大无法矫正的钢筋,果断进行了替换。
同时,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在后续的钢筋进场验收环节,增加了更为严格的抽检比例,并且对操作工人进行了再次培训,让他们像对待宝贝一样小心地处理每一根钢筋。
二、主体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挑战。
1. 问题描述。
在浇筑大楼的核心筒混凝土时,由于核心筒的高度较高,而且内部钢筋和模板的布置比较复杂,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了离析现象。
混凝土离析就像做水果沙拉时,水果和沙拉酱没有搅拌均匀,有的地方全是水果,有的地方全是沙拉酱,这样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同时,因为核心筒的混凝土浇筑需要连续进行,在浇筑过程中还出现了混凝土供应不及时的情况,导致浇筑中断了一小会儿,这就好比是接力赛跑时,交接棒的环节出了问题。
2. 解决方案。
针对混凝土离析问题,施工团队调整了混凝土的配合比。
减少了粗骨料的粒径,增加了细骨料的比例,并且调整了外加剂的用量,就像调整沙拉的配方一样,让混凝土更加“均匀可口”。
在浇筑方式上,采用了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的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使用了振捣棒进行充分振捣,确保混凝土在复杂的钢筋和模板环境中也能均匀分布。
关于现浇框架结构的工程实例文献
关于现浇框架结构的工程实例文献
现浇框架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造技术。
这种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建筑现场直接搭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未硬化前,对结构的形状和位置进行调整。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够减少工程造价。
这里介绍一个应用现浇框架结构的典型工程实例——上海东方体育中心。
该项目是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而建设的一座现代化综合体育场馆。
该项目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44,000平方米,总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
该体育馆的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现浇框架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稳固,施工效率更高。
该项目是在2003年开始设计的,经过几轮的优化和修改,最终确定了体育馆的主体结构为660个混凝土框架和48个混凝土梁。
这些框架和梁的加固钢筋是在现场进行预制的,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进行调整和加固。
该项目还使用了大量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如楼梯、吊顶、外墙等,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由于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面积较大,建筑高度也较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设备和模板。
针对这些复杂问题,施工团队采用了现代化的BIM技术,可视化地设计和管理整个施工过程,更加精准地控制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在经过艰苦的施工过程之后,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顺利地在2007年建成并开放。
这座现代化的综合体育馆已成为上海市的一张名片,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该项目的成功建设证明了现浇框架结构技术在大型建筑工程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也为今后的相关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框架结构模板设计施工方案实例
框架结构模板施工设计(实例)一、工程概况5、基础类型桩承台基础,各承台之间有承台梁相连。
基础垫层顶面标高—3.00m,厚度10cm,基础连梁顶面标高—2.00m。
本工程模板设计原则:适应施工要求,能保证强度、刚度,实用性较强,拆装简便,易于吊装、搬运、操作快。
本工程模板主要采用12厚双面覆塑竹胶板、50×100及100×100木方、脚手钢管龙骨,楼梯踏步将制作专用定型模板;竖向支撑主要采用碗扣式钢管。
为防止模板变形,所有柱、高度超过600的大梁均设有Φ16对拉螺栓,数量控制在0.25m2/根以内。
模板、支架方案1、模板的竖向组合模板竖向排列时,应充分利用长短模板的错缝组合,以提高其整体刚度。
2、模板的配制柱、梁、板模板满配三层,周转使用,以节约模板、木材。
3、早拆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早拆支撑系统,支撑上部设可调支撑头,下部设可调底座。
楼板模板早拆原理:设置养护支撑,使板的跨度≤2m,按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当楼板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时,即可拆除养护支撑以外的大部分支撑系统和模板,达到早拆,加速模板、支撑的周转。
水平模板配3层,其中2层同混凝土接触,1层周转(1层安装、拆除)。
支撑系统配3.5层,其中1层同混凝土接触,2层周转,半层数量养护。
4、模板设计模板施工过程中,应遵循技术先进、工艺成熟、质量可靠、操作简便的原则进行。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支架选用碗扣式脚手架;模板选用10㎜厚的竹胶板,定型钢筋板,砖胎膜。
但各种形式的模板施工均要遵循以下工艺流程。
(1)、框架柱模板设计○1模板采用10㎜厚竹胶板,50×100㎜木龙骨和Φ48×3.5㎜钢管作背楞,根据柱子截面尺寸、高度和竹胶板的规格预制定形模板,分四块制作组拼。
○2木方必须平直,木节超过载面1/3的不能用。
○3模板接触处粘贴2㎜厚、15㎜宽的防水胶带,防止漏浆。
○4模板采用Φ48×3.5㎜钢管、Φ12对拉螺杆、山形扣件作柱箍围合紧固。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典型案例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典型案例
那咱就来说说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典型案例。
就说上海的金茂大厦吧。
这大楼啊,老有名气了。
它就是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
你想啊,在上海那种寸土寸金,风还挺大的地方,这大楼得又结实又能合理利用空间。
框架就像大楼的骨架,把整体的形状给撑起来,就好比一个人的骨骼架子一样,让楼能有个大概的模样。
但是光有框架还不行啊,风一吹,楼晃得太厉害可咋整?这时候剪力墙就发挥作用了。
剪力墙就像是大楼里的肌肉,让楼有力量去抵抗风的力量和地震啥的侧向力。
金茂大厦靠着这种结构,既能盖得高高的,又能稳稳地站在那,简直就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秀“代言人”。
还有北京的CCTV总部大楼呢。
这大楼造型独特得很,像个扭曲的大裤衩。
这独特的造型要是没有靠谱的结构支撑,那就是个空想。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这就大显身手了。
框架负责搭建起这个奇奇怪怪的造型框架,让设计师那些脑洞大开的想法有实现的基础。
剪力墙呢,在保证大楼稳定性方面立下汗马功劳。
毕竟这大楼这么大、这么独特,各种力的作用都很复杂,没有剪力墙在那平衡着、抵抗着,说不定哪天就变形得不成样子了。
再看看广州的西塔。
这也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典范之作。
在广州那种经常有台风光顾的地方,大楼得像个坚强的卫士一样。
框架让西塔有了向上生长的架构,一层一层地把楼盖起来。
而剪力墙就像是大楼的安全卫士,紧紧地守护着大楼的稳定。
不管台风怎么呼啸,西塔都能稳稳当当的,就因为有这种结构在背后撑腰呢。
某三层框架结构工程综合实例讲解1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一、建筑层数:三层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建设总高度:12.45m 安全等级:二级室内外高差:450mm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设计抗震烈度:8度二、1.尺寸单位:图中尺寸单位除注明者外,柱高以米计,其他均以毫米计。
2.室内±0.0001高出室外0.45m,±0.000相应的绝对标高放线时由甲方与施工单位现场确定。
3.墙体材料:250厚混凝土砌块。
4.地面排水:a.各有水房间找1%坡,坡向地漏。
b.入口处平台向室外找坡1%,找坡后完成面高处低于室内完成面20mm。
5.门窗:a.外门窗坐樘中。
b.内门坐樘开启方向为平开。
c.所有开启扇处均加以设纱扇、纱窗。
6.油漆维护:所有外露铁件均刷银粉漆,做法图集。
7.构造柱做法详见图16。
8.防潮层做法:在墙体0.060处铺设20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粉。
三、建筑构造用料做法:1.地面:地16#陶瓷地砖地面用于卫生间外地面见详细做法地26#陶瓷地砖卫生间地面用于卫生间见详细做法2.楼面:楼16#陶瓷地砖楼面用于除卫生间外楼面楼26#陶瓷地砖卫生间楼面用于卫生间楼36#PVC塑胶卷材楼面(做详见说明)用于净化区部分楼面3.踢脚:踢脚16#.面砖踢脚用于除卫生间外楼地面部分4.墙裙:裙16#釉面砖墙裙用于卫生间部分5.室内墙面:内墙16#水泥砂浆墙面用于除踢脚墙裙以外部分6.天棚:顶16#.彩钢板吊顶吊顶采用50厚彩钢复合析,内填不燃材料顶26#.水泥砂浆顶棚要求耐火等级不低于1.0小时,用于净化区,吊顶高2.2m。
7.外墙面:外墙16#涂料外墙面见立面图涂料16#乳胶漆8.屋面:屋16#.高聚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面9.台阶:台16#.地砖面层台阶10.散水:散16#.混凝土散水该工程为一制药厂生产车间及办公大数,共三层,请根据以上说明及所附图纸,按甲方提供清单工程量,乙方核对工程量组清单单价的方法,对该工程工程量及所需建筑安装工程费进行计算汇总,得出定额单价汇总表、清单单价分析表及清单单价汇总表等工作。
框架结构侧移过大的工程案例
框架结构侧移过大的工程案例我给你讲个框架结构侧移过大的事儿啊。
就有这么一个商场建筑,当初设计的时候呢,大家都觉得挺美的,框架结构嘛,理论上稳稳当当。
这商场盖起来之后啊,问题就来了。
这个商场有好几层,每一层都有不少的店面。
开业之后,人流量那叫一个大。
人在里面走的时候,就感觉有点晃悠,就像在船上似的。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呢。
后来啊,经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是框架结构侧移过大了。
为啥会这样呢?原来是在设计的时候啊,对风荷载的考虑有点不足。
那地方风有时候还挺大的,风一吹,这框架就有点顶不住了,开始往一边侧移。
你再看商场里那些大的玻璃幕墙,因为框架侧移,有些地方都开始有点变形了,和框架连接的地方都有点错位了。
这可把商场的老板急坏了,一方面担心安全问题,这要是哪天真出个什么事,那可就惨了;另一方面,这顾客在里面晃悠着也不舒服啊,好多人都说在这商场里逛久了头晕。
还有一个写字楼也是这样。
这写字楼在一个城市的新区,周围的楼都挺高的。
它的框架结构在建设的时候呢,施工质量有点参差不齐。
有些柱子啊,混凝土浇筑得不是很密实,强度就没达到设计要求。
等这写字楼投入使用后,人多了,设备也多了,重量就增加了不少。
再加上偶尔发生个小地震,虽然震级不大,但是这框架结构就开始出问题了。
侧移变得越来越大,在里面办公的人可遭罪了。
桌子上的东西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移动一点位置,门也不好关了,因为门框都跟着框架有点变形了。
这写字楼的名声一下子就不好了,好多租户都想搬走,说在这办公整天提心吊胆的,感觉楼随时会倒似的。
这两个例子啊,就说明框架结构侧移过大可不是小事儿,从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都得严格把关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蓬皮社艺术文化中心
设计者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
……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
平面分析
建筑表面面积:约90,000平方米;体积:430,000立方米;
楼层高度:共8层,其中6层为地上建筑;共166米长,42米高,60米宽;室内面积:每层7,500平方米的巨大平台;2000年1月1日维修后重新开放,增加了8,000平方米的空间;
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
顶层平面图
总平面图
整座建筑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现代艺术博物馆,约18000平方米;工业美术设计中心,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个长166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
它的每一
层面积都有7500平方米,整座建筑上下均衡,占地l公顷,由13根立柱和84根长48米、重72吨的钢梁构成桁架,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
交通流线分析
外部交通流线图
蓬皮杜中心前院,占据了总建筑面积的一半,这座被誉为意大利复兴时期,理想城市回想的广场,今天已经成为了巴黎人享受午后阳光的理想场所之一。
在广场上人们没有任何的限制,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免费空间。
他和意大利西耶那的康波大广场异曲同工,有一个平缓的坡度,吸引着路人慢慢走到入口。
建筑师认为“把面积全都用上是错误的,真正的城市空间是前院,正是前院使蓬皮杜中心的成功成为可能。
有了前院,人们才有城市归属感。
入口是城市的延续,而前院则展示了城市的生活,正是前院把人们引向了蓬皮杜。
建筑是把通常设在内部的功能部分全部设在建筑外面,每一层面向前院的方位,都设有宽阔的人行走廊,外层有大型电梯,通过半透明的大管道,参观者能够上到顶楼,就像是在骑游乐场的木马。
剖面分析
建
筑
物
的
底
层
是
一
个
大通间,天花上也同样布满了蓝色和黄色的管道,空间上部的各色指示牌,已暗示着时代的转型,给人一种新颖与激动的印象。
3层以上是现代艺术展览馆部分,进入展厅后,迎面就是一幅巨大的黑白画面,这种大大小小的黑色圆盘组合画象征着机器时代的特征,在白色塑料板的背后还打着灯光,使得画面对比更加强烈,而且具有立体感。
转向右面的对景是一幅红绿相间对比强烈的抽象图案,它似乎在说明当代社会和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家的
心态是热烈的。
在几层的展厅中,各种现代艺术派别都有代表作品展示。
由于3-6层内部已
构成一个通用空
间,所以除了外
门,各层内部没有
任何内门,交叉的
隔板墙使内部组
成了复杂的流动
空间。
在第6层的西面有
一个屋顶平台,中间是长方形的浅水池,周围构架与人物倒映池中,十分生动。
池面中间还浮现一块石板,上面放着两个人物雕像,那是英国著名艺术家亨利?摩尔的作品,圆浑浑的体形,只有行家才能解读它的内涵。
不过,它点缀在水池中间倒也能在开阔的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第4层的平台上也有一个独立的抽象雕刻,那是美国著名艺术家亚历山大?卡德尔的作品,外面涂上黑漆,和美国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内的蓝色雕刻很相像,只是颜色不同。
这位艺术
家素以钢雕刻称著,
他还经常做动态雕
刻,是艺术界颇有影
响的一位创新者。
现代艺术博物
馆的天花并不象底
层那样管道毕露,在
长条格子间点缀着
圆形的出风口和管
道,也显得非常自
然,并不惹人讨厌。
建筑物西立面的前面是一个下沉式的小广场,边上的台阶形成了天然看台,这样既可以避免车辆的干扰,还可以供人坐观广场上露天的艺术表演。
建筑外观分析
蓬皮杜中心外貌奇特。
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甚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
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管道,黄色的是电器设施和管线。
人们从大街上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琅满目。
在面对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透明圆管,里面安装有自动扶梯,作为上下楼层的主要交通工具。
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
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
.0
设计者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
……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
”又说:“建筑物应设计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
”
蓝色代表水,绿
色代表空气,黄色代
表电力,电梯的动力
系统,装在这些红色
大箱子里。
来自空调
系统的水,则由这些
蘑菇形白色管道来复
原,看上去的确很像
是一座工业大工厂。
西面面向广场
的立面,是几条有机
玻璃的巨龙,一条由底层蜿蜒而上的是自动楼梯,几条水平向的是各层的外走廊。
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
因为通道和功能设施都在外面,
这台庞大的蓬皮杜机器制造出超级宽
敞的内部空间,每一层都有两个足球场
那么大,没有柱子,没有管道,没有楼
梯也没有墙,除了法律规定的防火帘,
必要时可以从天花板降下,唯一有墙环
绕的地方,只是卫生间和办公室,而他
们都是可以移动的。
在里边我们可以不
受架构的限制,自由活动。
设计师赋予
了人们最大的自由度。
在这里所有的空
间都是参观者的,所有设施都对参观者开放,没有任何传统文化中心
的禁忌规条。
所有人都能能够
各取所需。
把内部设施搬到
外面,空出大量的空间,设计
师也许正想通过这样的设计,
去实现蓬皮杜的理想:打破传
统,敞开大门。
不仅不同形式
的艺术品可以在这里和平共
处,参观者也能自由自在的享
受现代艺术。
许多法国民众也
许始终无法理解:他们多才多
艺的总统,为什么会让这样一个严重破坏巴黎老城风韵的钢铁怪物,悄悄进驻静
谧流淌的塞纳河边;为什么那些丑陋的钢
柱和管子,一定要赤裸裸的袒露在巴黎的
苍穹之下。
但可能有一点他们没有发觉,
蓬皮杜不是安静肃穆的传统文化殿堂,那
种怡然自得,愉快喧哗的集市,是蓬皮杜
所营造的氛围。
走过宽敞的走廊,就像在
街头散步一样的轻松,通透的玻璃,送来
了充足的阳光,稀奇古怪的现代艺术品和
四周满布的室内植物也把它装点得生气十
足。
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
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便于内部使用。
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工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