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论文

合集下载

国际关系论文 (2)

国际关系论文 (2)

国际关系论文引言国际关系是研究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事务的复杂化,国际关系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篇论文将探讨国际关系的一些重要议题,并分析其对世界格局和各国发展的影响。

主体1. 国际关系的定义和演变国际关系作为学科从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最早的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关注国家对抗、战争和平和,如现实主义理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关系的研究逐渐从国家之间的竞争转向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全球性议题,如全球治理、环境问题等。

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涉及经济、文化、安全、环境等多个领域。

2. 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

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通过协商和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种机制。

例如,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的代表,起到促进和调解各国间合作的重要作用。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全球公共卫生、气候变化和贸易等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

3. 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在国际关系中,国际体系的格局经历了从两极到多极的变化。

冷战时期,世界格局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主导,形成了两极格局。

然而,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巴西、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的崛起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4. 国际安全问题的挑战国际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

恐怖主义、核武扩散、网络安全等问题对世界和平和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国际社会亟需加强合作,制定共同的安全政策和措施,以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

同时,各国的发展水平和利益不平衡也可能导致区域冲突和新的安全问题的出现。

5.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

全球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合作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全球经济秩序的不平衡和不公正也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毕业论文文献分析大国竞争下的国际关系演变

毕业论文文献分析大国竞争下的国际关系演变

毕业论文文献分析大国竞争下的国际关系演变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毕业论文文献分析大国竞争下的国际关系演变,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复杂课题。

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的方式,探讨大国竞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国际关系在此背景下的演变趋势。

首先,大国竞争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利益纠葛日益复杂,大国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在政治领域,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军事对抗等现象屡见不鲜;在经济领域,贸易战、科技竞争等问题也频繁出现;在文化领域,软实力的角逐成为大国竞争的新亮点。

这些竞争不仅影响着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对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大国竞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大国之间的竞争加剧了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其次,大国竞争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分裂和对立,使得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再次,大国竞争还可能导致地区冲突的升级和扩大,给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威胁。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大国竞争,维护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一方面,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另一方面,一些新兴大国崛起,对国际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在发生变化。

同时,国际社会对于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在不断加深。

这些变化都在重新塑造着国际关系的格局和规则。

综上所述,大国竞争下的国际关系演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课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应对。

只有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才能实现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

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入探讨大国竞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机制,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秩序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国际关系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李会良回顾中日关系历史,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中日处于对立状态,1972年中日建交,恢复友好邦交关系,但在90年代冷战后,中日关系磨檫不断,逐步丛局部矛盾转化为现实的、多方面的磨檫。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问题,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历史问题,对教科书的修改也让人不能接受,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越走越远;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敢正视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起侵略罪行。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是参拜靖国神社,这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感情;因为那里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

作为代表日本政府的首相,他去靖国神社参拜不同于一般日本民众,他伤害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所以不是一般的内政问题。

三是领土磨檫,主要是钓鱼岛问题,日本右翼不断制造事端,把问题上升到军事、战略层面磨檫;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日本青年社”成员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

97年5月7日日本政府规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逐。

四是防卫磨檫,90年代初期日本制造“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是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并为其扩军找借口,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也在暗中采取行动支持“台独”。

可见,中日自古就有渊源在。

但这次日本地震,进而导致的核泄漏事件给了日本相当大的打击。

而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应该吃什么样的态度看来尤为重要。

而政府和民众的反映却是不太一致。

在日本3·11大地震发生两个月之际,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回顾本次中国对日本的援助称,中国对日本的援助可谓史无前例。

程永华从3个层面回顾了中国对日本的援助:首先从领导人层面,3月18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日本驻华使馆吊唁。

这不但在中日关系史上属首次,在中国外交史上也不多见。

4月12日,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菅直人通电话对灾害表示慰问。

并强调中方支持日方抗震救灾,愿同日方加强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合作。

国际关系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国际关系是指不同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国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它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本文将就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现状以及未来展望进行剖析。

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国际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国际关系的早期阶段,各国间形成了以征服和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关系。

接着便是冷战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发展,这些都对国际关系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前,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国家主义”向“多边主义”转变的过程。

1.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全球经济和政治实力不断分化的背景下,各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逐渐变化。

此外,全球化深入推进,也使得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增强,国际关系的多边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2.多边主义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中,多边主义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随着各国间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多边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保护普遍利益。

同时,多边主义体现了国际公正和多元的精神,符合人类社会前进的整体趋势。

3.联盟体制向合作体制转变在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联盟体制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相反,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合作,而非使用军事同盟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联盟体制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危机的升级。

国际关系的现状国际关系的实际发展情况中,各国间的同步性和异步性都较为明显。

各国之间的利益交错和矛盾冲突不断,导致很难统一意见。

同时,各个国家对于本国的利益都不会有任何妥协,因此国际问题的解决十分困难。

1.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变化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和贸易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为例,由于两国之间的利益和战略差异,不断出现贸易争端和摩擦,这种贸易摩擦正在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2.地区冲突除了经济和贸易冲突外,地区冲突也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各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一些地区逐渐成为冲突的热点。

例如,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就是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论文第一篇: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以及对人类文明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

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

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

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

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

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

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

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

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

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

欧元危机21世纪国际关系与热点问题论文(5篇)

欧元危机21世纪国际关系与热点问题论文(5篇)

欧元危机21世纪国际关系与热点问题论文(5篇)第一篇:欧元危机 21世纪国际关系与热点问题论文欧元危机——欧洲再分裂之状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之时,凯恩斯曾经提出了创设跨主权货币的大胆设想,不过这一方案很快因为美国的政治强势而胎死腹中。

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

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欧元很快成为除了美元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冰岛由于国家债务严重超负荷陷入国家破产状态,之后欧元区成员国由于各自负债比例过高,相继成为继冰岛国家破产之后的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相继陷入国债危急中。

2009年10月20日浮出水面的希腊债务危机为欧元危机正式拉开了序幕。

2010年5月10日,欧盟27国财长被迫决定设立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危机继续蔓延。

就其现状而言,欧元区16个成员中,无一个国家的政府赤字目前在GDP的3%以内;它们的平均赤字在GDP的7%以上。

除希腊以外,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赤字和债务问题都很突出。

根据欧盟统计局1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1月份欧元区通胀率同比上升2.4%,不仅高于2010年12月份的2.2%,且通胀依然在增加,增幅更是创下27个月的新高。

该数据已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通胀警戒目标,进一步加大了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的调控压力。

欧盟统计局并未披露更详细的信息。

此前在召开1月份货币政策会议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曾警告,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欧元区通胀短期上升的风险有所加剧。

他表示将“密切监视”通胀数据,同时表示希望到今年底欧元区通胀率仅出现“温和上升”。

而从1月底到2月3日,全球与能源紧密关联的石油在伦敦市场三月份的原油期货价上升至每桶103.22美元,纽约三月份期货价为每桶91.51美元,创三年来新高。

国际关系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国际关系论文摘要:随着国际变化风起云涌,国际关系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重要课题。

而作为国际关系研究边缘地位的北欧,就安全、和平、福利、区域认同等各个研究领域,已经发展出了鲜明特色的研究方法和视觉,在国际上的影响快速扩张,为国际关系多元化研究做出了贡献。

但是从现状来看,北欧的国际关系研究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

本文分析了北欧的国际关系特征,阐述了北欧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

一、前言一直以来,丹麦、瑞典、芬兰以及挪威等国家共同组成的北欧,其发展特征以及议题都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

时至今日,北欧国际关系研究仍然处于世界国际关系落后地位,但是各种专家学者对北欧各国安全、和平以及区域认同等已具备独特的研究方法与视角,并且以开放式姿态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二、北欧的国际关系特征虽然北欧的国际关系学者将美国主流学合作看的比较重,但是他们也并不甘愿成为其附属,努力的保持当地地区个性,通过自身特色发展给国际关系研究带来多元化。

因此,北欧的国际关系具有其独特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权利不对称与多边主义对于北欧的国际关系研究,大都是将次国的行为体当做了研究对象,然而美国的国际关系研究且不同,它主要是强调权力与双边的对称关系,其研究的对象还是国家。

北欧一些研究者甚至还研究地方政府的政党制度化、微观外交以及政党外交。

让国际关系研究更具有广泛性。

(二)研究主体不同美国研究国际关系的是国际关系专家,但是北欧的国际关键研究主体却是政治学家。

其根源就在于北欧研究国际关系局限于政治学科框架之中,虽然有一些国家构建了国际政治研究,但是大学之中却没有建立国际政治体系,必将导致研究者项目、数量及硕士生、本科数量均在稳步提升。

但是相比而言,美国的国际关系研究者往往没看中国内的政治,而是将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分离开,研究政治体系的学者也不会关注外交政策,研究国际关系学者就不了解外交政治。

对于政治学科广泛及多样性形成的综合影响,北欧走在美国前。

国际关系论文(范文精选6篇)

国际关系论文(范文精选6篇)

国际关系论文(范文精选6篇)范文一论文题目:国际关系史视角探析战争的原因关键词: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战争原因斯蒂芬-范-埃弗拉在《战争的原因》一书中提出:"包括但丁、威廉-潘恩、圣皮埃尔神父、伊曼纽尔-康德、杰里米-边沁以及詹姆斯-密尔都曾在这方面(研究为什么出现战争)做过尝试不过令人悲哀的是,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寥寥。

";斯蒂芬认为,这是由于前人们提出的种种假设和方法都不具备可操作性而导致的结果。

于是他写下了《战争的原因》一书,目的是提出具有指导性的假设,并由这些假设推导出相应的对策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

在该书中,他提出了"错误的乐观主义";"抢先行动的利益";"积累性的资源";等原因来解释为何发生战争。

他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发生了战争①,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说清楚为何一个国家会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战争。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他的理论"可以治标,但不能治本";.如果日本正确地估计了中国的抵抗能力,日本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如果日本意识到轰炸珍珠港并不能为日本带来抢跑利益,日本就会放弃对美国作战?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在纷繁复杂的各种因素中,到底什么才是导致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正如斯蒂芬所言,诸多先贤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回顾。

一、现实主义对战争原因的解释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几乎所有的流派都有自己的对战争的解释。

但是追根溯源,从政治哲学的源头来看,现实主义者都或明或暗地指出人性使得战争成为必然。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所以在人类的天性中我们便发现,有三种造成争斗的主要原因存在。

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

第一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利,第二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安全,第三种原因则使人为了求名誉而进行侵犯根据这一切,我们就可以显然看出,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时候,人们便处在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下。

国关史论文

国关史论文
维也纳体系之影响中,我们还要注重的积极影响是通过召开维也纳会议,欧洲获得了和平。当然,这种和平不能是永远的,这肯定也是暂时且相对的,但是它调整了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结束了欧洲十几年的战乱。 正如有学者所总结的:“历史实践证明,它毕竟给欧洲带来了约一个世纪的相对稳定和发展,欧洲大踏步地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建立
虽然维也纳会议确立了新的政治体系,也对法国进行了制裁,但如何贯彻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原则和内容,是此时欧洲大国所要面临的迫切的问题,而《神圣同盟条约》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神圣同盟“是模糊不清且不健全的,是响亮空洞的东西。
《四国同盟条约》是一个与《神圣同盟条约》大不相同的条约,它是一个军事同盟,而不是空谈基督教教义的同盟。此条约的签订,说明在维也纳体系创立之初所提倡的,防止法国重新出现且推翻维也纳秩序的主张,仍然是列强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一。这一条约的目的是具体的、实际的。可以说“四国同盟”补充并完善了 “神圣同盟”。
反法联盟形成之后,法国革命开始演变为一场国际战争。后来法国有了一个新时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拿破仑时代,然而拿破仑的上台并没有给法国和欧洲带来和平,相反则是绵绵不断的战争,法国以一国之力与欧洲列强相抗衡。
“由于拿破仑沉迷于绝对的战争和绝对的征服,耗尽了法国的国力,加上他对大陆各国的奴役统治,促使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人民的普遍反抗,所以拿破仑帝国的根基非常脆弱,一旦战场上遭到失败,靠武力征服拼凑起来的帝国就要分崩离析”
如何看待维也纳体系
消极作用及影响
就维也纳体系本身和它的两个原则来看,不容置喙,它的确是历史的倒退。在正统主义原则之下,欧洲各国的封建王朝纷纷复辟。进入19世纪之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封建主义的日趋衰弱,已是当时的趋势,而维也纳体系明显违反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主义革命的历史潮流。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1648—1918欧洲军事的形成与发展摘要:“均势”思想是统领近代欧洲史的灵魂支柱。

它欧洲史上的大国所推崇和坚守,它曾带给欧洲百年的和平,留给欧洲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兴起的稳定的空间。

但它同时也被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均势”到底为何物?它如何在欧洲得以萌芽、发展并统领几个世纪?1648—1918年间它又是在欧洲如何发展?本文将就如下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正文:中世纪的欧洲一统的美梦幻灭后,遗留下一群实力相去不远的国家。

当这一群国家不得不互相打交道时,仅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是有一国变得异常强大,得益控制其它国家,最后形成帝国;要么是没有一国有足够的国力能够一统天下。

在后一种情形下,最具侵略性成员的言行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取得一种权力的均衡。

1618至1648年,在欧洲进行的30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倦了进去,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又抛开宗教了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

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就开始和谈,直到1648年10月才签订了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第二,实践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第三,它创立并确认了国际法中缔约国对条约必须遵守、违约国应被视为和平的破坏者、其他缔约国对违约国可以进行集体制裁的原则,;第四,它通过承认德意志各诸侯国的主权以几进一步确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使世俗的王权国家的统治体制得到加强;第五,它确立了国家之间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即外交使团的制度,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使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多极均势的状态。

法国、瑞典、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英国、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主体,各国的实力虽有差异,但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经过多次局部战争,欧洲各国的实力发生着消长变化。

国际关系学论文

国际关系学论文

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4 何文华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稳步前进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在当前形势下抓住经济发展的良好时期,并积极应对国际局势的挑战。

当前国际局势具有国际秩序加速变革过程中鲜明的阶段性和过渡性特征。

国际力量格局的多极化、均衡化势头不减,但总体上仍属于美国一超之下的三元(美国、欧盟、新兴大国)基本格局。

国际体系的深度变革以及全球治理需求加大与国际治理机制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仍是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

在上述基本格局和主要矛盾的推动下,当前国际局势呈现特有的复杂、多变、胶着的态势,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矛盾凸显,反映了国际体系大变革时代的众多格局性和趋势性重要变化。

中国外交因此而面临着空前机遇和空前挑战并存的局面,两者互动、转化的频率和可能性增强,从而对我们的战略规划、环境塑造以及机遇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当前经济形势也呈现复杂变化,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给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至于对中国的影响来说,它包括以下几点:(一)全球经济放缓,特别是美、欧、日经济减速,可能对我国的外需产生较大的影响虽然外需减弱有利于我国缩小贸易顺差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但势必会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特别是在出口退税降低、人民币加快升值、节能减排力度增大、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外贸出口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

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在稳定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二)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慢可能会加大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近年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加大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频繁采用反倾销、特殊保障、技术、卫生、环保和质量标准等措施阻击我国出口。

在经济减速和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势必会进一步强化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对我国出口的大量质优价廉的各类产品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三)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继续走高会加大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能源资源性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如大豆等)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上升,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势必加大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最终传递到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推高消费物价水平,给我国控制消费价格水平上升造成较大的困难。

国际关系论文-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含五篇)

国际关系论文-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含五篇)

国际关系论文-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含五篇)第一篇:国际关系论文-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论述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经济的军事大国。

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对外战略目标和战略构想,总是以美国为中心,妄图独霸世界。

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依据其自身实力地位的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后到60年代末期,实行的是进攻性的全球战略。

第二阶段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期,实行的是收缩和防守战略。

第三阶段是整个80年代,实行的是“以示力求和平”的战略。

第四阶段是进入90年代后的新战略,即实行“世界新秩序”和“三个支柱”。

一、战后到60年代末美国的全球战略这一阶段,美国依仗它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实施了“四面出击,全球扩张”的基本战略,即采取一切手段,实现美国的霸权地位。

虽然这一基本战略经历了几届政府,具体战略及其实施方法虽有差异。

杜鲁门时期实施了“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时期实施了“解放战略”,肯尼迪时期实施了“和平战略”,但遏制苏联,争当全球霸主的基本战略却是贯穿始终的。

二、七十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这一阶段,美国的全球战略可以概括为“维持均势,确保霸权”,即在力量不定的情况下,缓和对苏关系,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

“均势缓和”这一战略经历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届政府。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随着其经济实力的衰退,其霸业也出现了全面的衰退。

首先,在争夺霸权的斗争中,美苏争霸的格局出现了递转,出现了美守苏攻的局面。

其次,与盟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美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盟主,而仅仅是平等伙伴。

再次,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开展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也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三、八十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推行了“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

即以实力为后盾,力争恢复美国的军事优势,立足于同苏联的全面对抗,同时不放弃“联系”与对话。

国际关系论文范文

国际关系论文范文

国际关系论文范文近年来,国际关系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愈加密切。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及国际事务管理等方面,探讨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和挑战。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

国际贸易的兴起、跨国公司的崛起以及资本流动的加剧,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例如,全球各国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

此外,国家间的政治互动也日益增加,通过国际会议和多边合作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联合国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之一,通过积极介入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组织也在促进全球经济合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国际组织的协调和规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得到缓解,有利于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

第三部分:国际事务管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事务变得愈发复杂,需要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

国际事务管理涉及到国际组织的运作、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以及国际法的适用等方面。

例如,国家间的外交关系需要通过外交部门和外交官员的协调,以维持国家间的友好合作。

此外,国际法的适用也管束着国际事务的发展,避免了一国对他国的不当侵犯。

总结:综上所述,国际关系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全球的稳定至关重要。

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及国际事务管理都是促进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然而,国际关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文化差异等。

因此,各国需要通过加强合作、平等对话,共同应对这些挑战,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国际关系做出努力。

以上是国际关系论文的范文,请师者参考。

国际关系史论文

国际关系史论文

题目: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12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十班赵莉雯摘要:现当代国际关系复杂多变,造成各国关系的缓和跟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源还是国家利益决定的。

国家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行为体,因此每个国家都会从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总是千方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

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国家关系的变化等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同盟一、国家利益直接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

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

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的和舰只的损失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并没有参战,而是进行军工经济,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之后的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德国的潜艇战侵犯了美国的安全利益,从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2003年,美国伊拉克发动战争。

当时美国政府提出了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消除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减少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促进伊拉克和周围地区的民主。

其实国际上都清楚美国更主要的动机在于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

伊拉克蕴藏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美国首先想通过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然后控制伊拉克甚至中东的石油,促进美国军工的发展。

以此获得经济利益。

再次通过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起到威慑作用,达到其政治利益。

二、国家利益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方针与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即“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其中“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因为当时中国依附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

而当时的国际关系是两极对峙,美国与苏联的对抗。

因此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中国,并在经济上鼓励、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中国。

但是20世纪70 年代,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对华关系方面采取了一次额放宽措施。

当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史——浅谈我国与日本关系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的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

纵观种种国际关系,从一开始形成的自由理想主义,到新现实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的统治地位,再到新自由主义,然后就是二战后形成的两级分化,直到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形成了单极化的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现在仍然是这样的局面,而今又有人提出了霸权稳定论,我个人认为这个也是从极化衍生的概念。

目前世界上的国家越来越互相依赖,彼此都对其他国家有所责任和依赖。

各国之间由对抗走向合作,加强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就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但还存在一些国家在破坏这个主流,所以说国际关系正处于深度的调整期,美国外交向强化单边主义调整,这是对国际关系最大的冲击,而其他大国积极的调整,总体趋于改善和稳定,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多极化趋势将逐渐胜出。

在国际关系中,我国的地位和影响在日益显现,这都是建立在经济、军事的增强的情况下,所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变化的阶段。

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和日本之间的关系,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在我国犯下滔天罪行,这给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蒙上了阴影,但是我们要正视两国之间的关系。

在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后,两国建立了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经济等各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与合作。

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在上海召开,众多日本企业参展,这些企业有关水循环利用、大气污染报警、土壤净化、废弃物处理、节能、新能源技术以及众多环保新材料的展示,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及其他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两国在在当前局势下不会发生重大冲突。

从经济角度来讲,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

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

国际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国际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国际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各国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涌现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文献。

本文将对近期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首先,近年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对于全球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许多学者关注全球化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探讨全球化如何重新塑造国际政治格局。

在这方面,一些研究指出,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矛盾。

例如,全球化加剧了一些国家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地缘政治的复杂化。

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全球化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对于国际安全与冲突解决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不断演变,学者们对于如何有效维护国际安全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建议。

一些研究聚焦于恐怖主义、核扩散、地区冲突等热点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有效解决这些安全挑战。

同时,一些研究也关注国际冲突的根源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和方法。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安全与冲突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此外,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还对于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随着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日益重要地位,学者们对于国际组织的功能、效力和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一些研究关注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探讨了国际组织如何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

同时,一些研究也关注国际组织的内部机制和运作方式,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还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进行了深入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学者们对于国际经济体系的演变和未来走向进行了广泛讨论。

一些研究关注全球价值链、贸易保护主义、数字经济等新兴议题,探讨了国际经济体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国际关系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被美国独占。

由于战争关系,本来美国是准备往死了整日本的,毕竟敢在美国本土发动军事行动的国家是屈指可数的。

小小日本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和人家谈着谈着就派人偷袭了珍珠港,实在太不地道,也让美国太伤自尊了。

二战后的日本面临着非常危险的局面,二战后的日本没准儿就被美国整残了。

但是,日本人的命似乎好得出奇。

本来要做好了被人往死里整的准备,但是美国的表现却让日本人普遍认为:美国人的脑残了!因为,本来气势汹汹,咋咋呼呼向世人标榜要严惩战败国日本的“山姆大叔”却对日本温柔得要命,让日本朋友都觉得“美国人咋这么好呢”的感叹!实际上日本人不是命好而是机遇好。

美国人的脑子没有残,也没有让驴踢,他们之所以对日本如此温柔,是因为美国想利用日本!道理就这么简单。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战友变成了对手。

昔日共同对敌,血战法西斯的战友,于战争结束后在全球范围内,处处对着干,到处飞扬跋扈,此所谓两极格局!正是出于美苏全球对抗的战略需要考虑,美国才改变了对日政策,由压制变成扶植。

其目的就是把日本变成反苏、反华的前线。

这样日本就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但不用被清算战争罪责,美国还想着法的帮日本发展经济,其目的就是让这个反华、反苏的亚洲基地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美国的扶植成为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再加上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又给日本送来了大把的战争军需订单,日本的经济迅速从战争的废墟中站了起来。

看来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日本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国而言,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牢牢把握目前有利的张略机遇期十分重要。

我们都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散布“中国威胁论”,到处给中国添堵。

有的国家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试探中国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底线(比如1999年炸我住前南使馆),其目的就是想搅浑这潭水,使中国的发展环境有所变化,朝着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变。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海洋力量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摘要:蔚蓝的深海激流澎湃,里面隐藏着诸多帝国发展的兴衰史。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海洋霸权的争夺从未消停过,海洋不仅是我们资源的丰富来源还是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战略资源。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仍然围绕着海洋进行着无尽的争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海洋国家围绕着海权的争端态势进一步加剧。

而我国是个濒海大国,海洋与国家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连。

所以,我国也要意识到海洋对于国家命运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海洋力量成为我国当下发展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海洋国家命运发展正文:19世纪末,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权战略家阿尔弗雷德·马汉指出:“未来的任何一场战争······完全取决与海上力量的平衡,取决于那些没有归属权的海域上的海洋大国。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谁占据了海上的优势,谁就掌握了战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由历史也可以看出,向海而兴,背海而衰,大国的兴衰,玄机就隐藏在那波涛汹涌之中。

当一国的兴衰与海权紧密相连,那谁会让自己的命运被随波逐流?由此,制海权对于一个国家的命运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已经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人类是从海洋走向陆地的,而当其自身文明进化至一定阶段时,又选择了重回海洋的怀抱。

这是人类对利益追逐的天性使然,海洋也变成了一个军事竞逐场所。

海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的军事组织,发展到如今,海军的意义已经达至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不少国家的海军用途已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以自古以来,每一次大规模的海战之后都是世界霸权的更迭。

西方文明自古以来就是海洋文明,无论是爱琴海文明、地中海文明,还是大西洋文明,都是随着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经济商贸的快速繁荣而产生发展并壮大舰队的。

据记载,公元前2600多年前,腓尼基人便凭借其发达的航海技术得到埃及法老的赏识并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支舰队。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转向论文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转向论文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转向论文国际关系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转向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文章汲取历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得出国际关系理论收益与国际关系历史的资料分析和经验总结。

而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看,利用历史诠释、历史比较等史学研究方法,丰富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手段。

近年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论争持续在用什么和怎样来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之间。

回顾历史、探究传统以及回味经典以及成为探讨研究的重要方向,向中国传统思想寻找资源成为当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明显趋势和特点。

笔者认为“向历史学习”已经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学者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课题。

如今,关于中国传统国际关系的研究已经发展出多个不同体系,比较研究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这就要求国际关系学者能够理清并且处理好对历史认识客观性以及其构建过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关系研究;历史学研究;向历史学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参与国际事务频率的增加,国内对于国际关系的研究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从具有相关专业的大学、从事该专业的教员及研究人员、出版的相关专业的期刊和专著、论文等各项例子表明,其研究数量都在快速的增长。

国际关系的研究已然日趋多元化发展。

笔者认为,对于如今国际关系研究的现状来看,应该推进“历史学转向”的研究,获得诸多历史学相关的理论、方法、手段的支持,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研究学科竞争力。

如今中国国际关系的研究过分倚重传统研究方法,排斥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国际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和国际新闻的评论。

如今国际关系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研究方法单一、对国际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评论或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低水平的国际关系研究现象严重。

研究的方法单一在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里,学者们过于重视对国际问题的描述性分析解释,而轻视了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而根据历史数据表明,中国学者们采用例如历史分析的方法居多,而采用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却显得十分有限。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8篇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8篇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8篇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地方性本科院校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于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从业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1)掌握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3)熟悉WTO规则、国际经济法与国际惯例、国际贸易发展的动态。

应具备的实践技能知识包括:(1)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实际工作需要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2)能通过计算机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3)能在外贸企业独立完成国际贸易中实际的业务。

这就决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是适应国际贸易和我国经贸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知识并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企业外贸业务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要求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直接从事相关外贸业务,因此,实践能力对从事外贸的人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在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是课堂理论教学应用和巩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加入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往往照搬重点或一类本科院校的模式,比如: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能应对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服务的具有全球眼光,能与时俱进,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应用性或实用型对外经贸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2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十班赵莉雯
摘要:现当代国际关系复杂多变,造成各国关系的缓和跟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源还是国家利益决定的。

国家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行为体,因此每个国家都会从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总是千方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

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国家关系的变化等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同盟
一、国家利益直接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

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

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的和舰只的损失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并没有参战,而是进行军工经济,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之后的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德国的潜艇战侵犯了美国的安全利益,从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2003年,美国伊拉克发动战争。

当时美国政府提出了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消除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减少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促进伊拉克和周围地区的民主。

其实国际上都清楚美国更主要的动机在于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

伊拉克蕴藏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美国首先想通过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然后控制伊拉克甚至中东的石油,促进美国军工的发展。

以此获得经济利益。

再次通过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起到威慑作用,达到其政治利益。

二、国家利益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方针与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即“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其中“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因为当时中国依附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

而当时的国际关系是两极对峙,美国与苏联的对抗。

因此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中国,并在经济上鼓励、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中国。

但是20世纪70 年代,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对华关系方面采取了一次额放宽措施。

如: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行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20年的禁制美中贸易的法令等。

这些措施所包含的信息,加上在这之前尼克松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赛斯库的渠道向中国传递的谋求美中接近的信息,得到了中国方面的积极响应。

3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防和外交上取的了突出的成就。

与亚非拉等地区的二十多个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中国的顾忌地位。

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综合国力不断增、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国家,在当时两极格局下,和谁关系和好,都会打破两极格局的实力平衡的倾向。

这样,在美苏争霸中出于守势的美国为了牵制苏联,开始向中国伸出橄榄枝,来改善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缓和可以牵制和对付苏联。

苏联陈兵中苏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而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和保守倾向很明显,已经不是中国主要威胁,可见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和对付苏联的威胁都是有利的。

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这是促使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

三、相同国家利益与同盟的确立
战后以来,由于战略利益的驱使,美国选择日本作为远东的核心盟国。

冷战后,助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加强了美日同盟关系。

4在二战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

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么恩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名族的事业一样。

”5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

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

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也因内部不和而走向分裂,并在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替代。

6国家利益的变化决定了国家之间的联盟和紧张。

四、小结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由于各国都以本国利益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因而形成了国家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

即国家之间既存在共同的利益,又存在对立的利益。

4高兰《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与中美日关系的互动发展——从战略思想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上海
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5W. S.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Grand Alliance (Houghton Mifflin 出版社,1950),p.373
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对本国国家利益的追求不仅不会损害另一个国家对其国家利益的追求,反而有利于另一个国家对其国家利益的追求,因而,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在利益对立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对本国利益的追求必然损害另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因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如领土纠纷、资源分配、贸易争端。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的利益,处理国家间的矛盾,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