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总结
古诗鉴赏总结(必备21篇)
古诗鉴赏总结第1篇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咏省壁画鹤》注释仙鹤: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
它与生长在高山xxx的松树毫无缘份。
但是由于丹顶鹤寿命长达50~60年,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
鶱:(xiān):(鸟)向上飞的样子。
《咏省壁画鹤》赏析初xxxxxx画鹤,他曾在秘书省壁上画了一幅仙鹤图。
xxx玄《xxx画录》载:“(稷)画踪如阎立本,今秘书省有画鹤,时号一绝。
”xxx的xxx,详见本书xxx《观xxx少保书画壁》“评说”。
xxx问诗,即是题咏秘书省壁上的xxx画鹤。
大历时代钱起的《画鹤篇》,题下有注:“省中作”,所咏的也是xxx这幅图。
题诗先写画面鹤的形象,雪白的粉墙上画着仙鹤,它气势雄伟、气宇轩昂,“真气多”三字,将画鹤的气韵表现得很生动。
第三句,诗意一转,写画鹤有高飞之势,但又不曾离去,这样,完全切合绘画艺术表现静态事物的特征。
结句拍合上句意,说明仙鹤不忍飞离的原因,是眷恋皇家的xxx,构思巧妙,既有歌颂皇恩之意,又与省中壁画仙鹤的取意相吻合,充分体现出宫廷诗人的风范。
这与钱起《画鹤篇》“主人顾盼千金重,谁肯裴回五里飞?”句一样,表达了相同的题旨。
古诗鉴赏总结第2篇【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并能正确默写80篇(段)文言诗文,但推荐的只有50篇。
2、其余30篇在不同的考区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必须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以便及时进行复习。
【中考说明】【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一、题型归纳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中考题型](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赏析古诗的好方法
赏析古诗的好方法
1、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
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2、修辞手法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
3、深化理解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
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第 1 页共1 页。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导语】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于宋代。
在中华⽂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诗词是阐述⼼灵的⽂学艺术,⽽且诗词在语⽂教材中也是很重要的⼀门课程。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的错觉。
⼀个独处他乡的⼈,⽩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到夜深⼈静的时候,⼼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明之夜,更何况是⽉⾊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动地表达了诗⼈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光误作铺在地⾯的浓霜。
⽽“霜”字⽤得更妙,既形容了⽉光的皎洁,⼜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凝望着⽉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的照耀下。
于是⾃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动作描画出诗⼈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草⼀⽊,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不在思念之中。
⼀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华美的辞藻;它只是⽤叙述的语⽓,写远客思乡之情,然⽽它却意味深长,耐⼈寻味,千百年来,如此⼴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钱塘湖春⾏》 《钱塘湖春⾏》 唐代:⽩居易 孤⼭寺北贾亭西,⽔⾯初平云脚低。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总结赏析
初中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总结赏析1.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唯落晖。
牧⼈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歌⼤意: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纵⽬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
⼣阳余晖晕染下,每⼀棵树,每⼀座⼭,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放牧的⼈赶着⽜返回,猎⼈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我看到这些⼈⼜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1、试分析⾸联在全诗中的作⽤。
(1)第⼀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写景。
(2)第⼆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3)写出了诗⼈内⼼的苦闷和⽭盾,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孤独、落寞的情怀。
3、颔联和颈联运⽤了何种⼿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
(举⽬四望,到处是⼀⽚秋⾊,在⼣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驱犊回家,猎⼈满载⽽归,似乎兴致盎然。
)(可换成上⾯颔联和颈联的诗歌⼤意)牧⼈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园⽓氛,使整个画⾯活跃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幅⼭家晚秋图,光与⾊,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尾联通过运⽤伯夷和叔齐的典故有何表达作⽤?诗⼈在现实中孤独⽆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和伯夷、叔齐那样的⼈做朋友。
诗⼈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知⾳难觅、孤独⽆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5、诗⼈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这⾸诗通过描写萧瑟静谧的秋景和⽆⼈相识的情景,表现了诗⼈孤独苦闷、彷徨清冷⼼情和在现实中孤独⽆依、只好追怀古⼈的落寞⼼绪。
2.黄鹤楼崔颢(hào)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名句赏析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运用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2、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表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舍身利人、为民济世的伟大品质;4、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至此,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蕴涵哲理:登高才能望远;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之侧千帆竞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诗人以物喻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钟”字将大自然写的有情;“割”字突出了山高大;用字“奇险”,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8、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这两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长安、晚上与妻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9、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即使有千丝万缕的离愁,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是离别愁情,这离愁别恨的另一种滋味,不是常人所体验到的;这几句话直抒离愁之苦,抒发了作者一腔怀旧之情;10、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1、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说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作者向我们倾诉的是他感到生活的空虚、无聊、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概叹;1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通过拟物,化虚为实,以夸张手法表现浓重的哀愁;13、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表现诗人甘愿奉献,牺牲自己的情怀;14、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15、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含蓄委婉而感情炽热,以崭新的形象语言来表达海枯石烂而矢志不变的爱情;同时,也用来讴歌无私奉精神;17、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1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突发奇想,借月传情;表面上描绘明月清风飞越万水千山,直抵夜郎龙标,实际上烘托诗人心飞神驰,追念友人的殷殷深情;20、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和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1.品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2.请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略作赏析;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归隐离京,仍然要像落花变春泥一样对社会、对国家尽心尽力;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炽热的爱国热情;3.品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思想意义及其所表达的中心;这四句诗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决心和永不停息的壮志;4.你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诗人面对彷徨歧路的困扰,仍作不懈的探索;“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是诗人坚信未来、奋发进取的乐观精神的体现,也是本诗产生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的根源;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1表达了诗人宁愿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2言之成理即可;如归隐遁世是他消极逃避现实的表现或当时社会黑暗,他无力抗争,只好逃避等;6.请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和“撼”两个动词好在哪里“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8.你是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作者的欣喜之情;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9.请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略作赏评;“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中;10.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请加以赏析;两句诗中,诗人将映入江水之中的明月喻为一面明亮的飞来之镜,将辉照大地的云霞幻化成瑰丽的海市蜃楼,向我们展示了荆门外雄阔壮丽,气势磅礴的奇特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倾情赞美12.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作一点赏析;诗句以梨花喻冬雪,新颖奇特,“千树万树梨花开”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13.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到达新境界;14.“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主要特点,请就“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作点品析;这两句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勾画了汉江之水滔滔而去,两岸青山若隐若现,迷迷蒙蒙的画面;15.请对“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略作赏析;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自然景物,前句展示了小溪曲折多姿,环绕农田的情景;后句既写出了山色青翠欲滴,又写出了山势若奔,争相扑向庭院的动感;1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写出长江滚滚远去的情景,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17.请说说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思念家乡的感情;18.说说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理解;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19.说说你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理解;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作者是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21.说说你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理解;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人对它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要回来寻旧巢;作者运用“来”和“去”的对比,用燕子的“来”反衬时光的“去”,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渔家傲⑴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⑵;仿佛梦魂归帝所⑶;闻天语⑷,殷勤问我归何处⑸;我报路长嗟日暮⑹,学诗谩有惊人句⑺;九万里风鹏正举⑻;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⑼白话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6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蛾眉一作: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翻译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古诗词鉴赏技巧总结
古诗词鉴赏技巧总结一、古诗词的形象1.人物形象主要指主人公形象(诗人自我形象、诗人塑造的诗中人物形象等)。
2.景物形象主要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山川、河流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3.事物形象主要指诗词中描写的事物、事物的特征等。
二、古诗词的语言1.语言风格淡雅闲适、朴素自然、豪迈雄奇、婉约细腻、清幽委婉、直率洗练、旷达奔放、悲壮慷慨、沉郁顿挫等。
2.语言内容(1)意象语言意象,即诗中的形象,指诗词中蕴含诗人情感、思想、观点等的景物,是(物)象与(情)意的结合。
常见的景物(事物)在古诗中往往表达着某种固定的情感,如白发多表达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浮萍、柳絮等多表现漂泊的孤寂等。
(2)情感语言指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
例如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孤、苦、悲、伤、怨、恨、乐等词语。
(3)象征语言托物言志诗中使用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而这些物象体现的特征、品格就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品格。
例如蝉多表达诗人清高的品格:松柏表达孤直的性格:飞鸟表达居无定所等。
(4)特定语言指诗词使用的一些用典、用事特征的语言。
例如"秋水"多指眼睛;"尺素"指书信;"杨花"指性格多变:"登临"表达对家国的思念、昔盛今衰的悲凉等。
3.语言特色指古诗词在使用语言时体现出的词句变化特征等。
例如词类活用、语序颠倒、叠词(又叫"叠字")、炼字、诗眼等。
三、古诗词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这里重点讲述描写、抒情。
(1)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的一种写作手法。
1)描写手法2)景与景的关系常见的景物关系有动静、虚实、乐哀、抑扬、古今等,以及远近、色彩的明暗、浓淡等。
(2)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移情于景、借景生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美丽之处,无不出现出诗的光环来。
因此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我在此整理了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
战斗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成功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
关怀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怀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有名诗篇。
2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好像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有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忱欣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理想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21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10篇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10篇经典古诗词及赏析(10篇)古诗词信任大家读过不少,古诗词文字精致,朗朗上口,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很简单被吸引,古诗词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练习背诵的必备方法。
以下是我整理的经典古诗词及赏析,盼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篇1)梅花王安石〔宋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寒冷,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暗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行名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亦是以梅花的顽强和高洁品行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困难环境中依旧能坚持操守、主见正义的人。
全诗语言朴实,写得则特别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写墙角梅花不惧寒冷,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照旧坚持自己的主见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势,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旧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
“独自”,语意刚毅,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照旧矗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擅长发觉。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雪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非常纯洁雪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行名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偏僻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寒冷悄悄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暗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篇2)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好像没有什么浅显、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季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名句赏析古诗词名句赏析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很多好的古诗词便也流传了下来。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圆田居》陶渊明赏析: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但他并不抱怨.(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赏析: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赏析: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4).晴川历历汉阳数,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赏析: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赏析:“乡愁” 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赏析:诗人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诗句借用自然风光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李煜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李煜赏析: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赏析: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 “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赏析:这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第二字练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赏析: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1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王湾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了.(15).造华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赏析: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赏析:此二句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1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此而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赏析: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组成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此二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把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1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潜赏析:此二句妙在自己无心见山,然悠悠远望,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2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寄张丞相》孟浩然赏析:意思是蒸腾的水气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此二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此两句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慰问及祝愿,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赏析: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于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让人们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24).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赏析: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25).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百苹洲. ——《梦江南》温庭筠赏析: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赏析:此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2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赏析: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赏析:此两句运用比喻说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能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2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赏析:此两句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很高的艺术技巧,是颇有盛誉的名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赏析
诗词鉴赏知识归纳2、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3、哲理句归纳(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王湾《次北固山下》(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杜甫《望岳》(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陆游《游山西村》(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木兰诗》(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杜牧《赤壁》(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苏轼《水调歌头》(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站得高看得远。
王安石《登飞来峰》4、典故归纳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1.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这首诗就是李白出蜀远游时写的。
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切留恋之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两句是在说诗人这次远离养育自己多年的故乡,乘船渡过千里之外的荆门,来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属地漫游。
这两句是总写,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是作品的总起。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四句是回过头来写的,作品采用了倒叙的写法,写诗人乘船去楚国属地荆门时一路上的所见所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写的是诗人坐在船上延长江顺流东下时一路上眼前景色的变化。
这两句诗容量特别大,诗人乘船从峰峦叠嶂的故乡蜀地出发,穿过崇山峻岭,一直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随着船的前行,高山峻岭逐渐消失了,奔腾咆哮的长江也渐渐地平静下来,在无边的旷野上蔓延开去,平缓东流。
这两句诗时间持续长,立体空间大,在读者的头脑中构建了一种具有行进感的动感画面。
有时间的变化,也有行进过程中地理位置的变化。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写的是夜空景观。
诗人坐在船上,遥看长空皓月,犹如天上飞旋而下的一团明镜,那升腾飘荡着的缭绕的云雾,仿佛即刻幻化成了绮丽壮观的海市蜃楼。
比喻的形象既虚幻,又鲜明,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
仅仅四句,诗人从高山写到平川,从地下写到天上,从白昼写到黑夜,跨越了时间,也跨越了空间,容量大,内涵丰富。
最后两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紧扣“送别”的作品主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却反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遥远的故乡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含蓄蕴藉,别有一番情趣。
2.渡湘江(唐)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古诗词大全加赏析如下:1、《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
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
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
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
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
同时还异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
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
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
”(《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
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
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2、《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创作,这首《子夜吴歌》就是诗人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例证。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初中古诗词曲常见赏析角度归纳(附答题思路)
初中古诗词曲常见赏析角度归纳(附答题思路)一、修辞1、对偶表达效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示例:《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运用对偶的修辞,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2、比喻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语言生动、形象。
示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3、拟人表达效果: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示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通过想象,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
4、夸张表达效果: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示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赏析:运用夸张的修辞,通过人物的视觉表现雪中酷寒,勾勒出瑰奇壮丽的沙漠雪景,写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
5、设问表达效果:引起人们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示例:《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赏析:运用设问的修辞,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次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回答了“而无车马喧”的原因,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6、反复表达效果: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
示例:《行路难(其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赏析:句式由七言转为三言,节奏短促、跳跃,运用反复的修辞,表现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7、互文表达效果:内容丰富、相互补充、行文简洁。
示例:《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赏析:运用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答题思路】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诗(词曲)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第二步,结合诗(词曲)句内容解释这种修辞方法是怎样运用的;第三步,结合所用修辞方法的特点及语境,分析表达的艺术效果(或作者的情感)。
古诗词哲理赏析
古诗词哲理赏析一、唯物论部分1.题木居士(唐韩愈)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此诗中“火透波穿”是指这块木头经过水与火的洗礼,“不计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春秋,是一块老木头。
接下来这句讲,它的根像佛头佛面,躯干呢像佛身,讲他是佛的化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偶然题作是佛的化身,便引来无数求福的人。
这首诗包含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原理。
世上本无鬼神,上帝、鬼神观念只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反映而已。
2.竹枝词 (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3.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两首诗说明,世界如此之大,风雨阴晴,花开花落,因时因地而已,因此,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谒山(唐李商隐)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5.日出入行(唐李白)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两首诗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时光的流逝,事物的变化,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事物的运动都有自身的规律,而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6.泛舟(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此诗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亦含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读书功夫到家,则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7.龟虽寿(魏曹操)神鬼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此诗气势恢宏,说明人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部分8.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古诗词赏析怎么赏析
古诗词赏析怎么赏析
1、把握诗文的主旨。
一篇诗文是作者情感产物,所以要深入赏析古诗文的内涵,必须要把握其情感的主旨,这就需要我们多读多思考,认真的去体会那些含义丰富的语句,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多读多思考,认真体会才是赏析古诗文的关键,把握了诗文的主旨,就做到了赏析的第一步。
2、注意诗文的意象。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些常见意象的代表意义,这就需要大家下去花功夫多多去了解了,只要把了诗文的意象,就可以很容易的体会诗文情感,比如诗文里常见的”子规”这个意象,就是代表思念或者是国破家亡的伤感等悲伤的感情,要赏析古诗文就离不开对古诗文意象的赏析。
3、注意诗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切人类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在繁华盛世,诗文的情感大多积极昂扬,抒发诗人内心的愉悦情感,但倘若是在兵荒马乱的乱世,这个时候,诗文的情感就大多对苦难的社会现状有一种悲哀,所以说,在赏析古诗文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了诗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4、注意诗文里特殊的修辞手法。
这里需要大家多多去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等,因为这些修辞手法使得诗文的赏析难度和高度都有所增加,也正是这些修辞手法,让诗文本身更加的生动,更有利于诗人情感的表达,所以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对赏析古诗文十分重要。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古诗词代表了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并对其进行赏析。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构思简洁而富有诗意。
诗人以卓尔不群之姿,登上高楼之巅,展望远方的山河壮丽景色。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壮志豪情,表达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诗中以黄河入海流的景象,映照出人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在他乡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静夜思绪的方式,将明月光和故乡情结相融合,表达了对故乡的乡愁和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寂静夜晚中的明月光,以及诗人对明月光的凝望,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让读者在默寻中感受到无尽的乡愁。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通过描绘辅佐三秦的责任和远行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以望见风烟笼罩的五津,寄托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人们在宦海漂泊中互相支持和依靠的情感。
整首诗以别人入仕的同时,也表述了自己心中纷乱复杂的离别情感。
四、《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杨万里的作品,以其描绘江南春景的生动形象闻名。
诗人以千里莺啼的绿意和江南水乡的美景,形容了江南春色的丰富多彩。
描绘了烟雨中的楼台和山村的酒馆,为读者勾勒出了江南地区特有的山水之美。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读者沉浸在独特的江南春景中,感受大自然的恢弘魅力。
五、《青青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高中课外古诗词赏析20首
高中课外古诗词赏析20首1鹿柴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八阵图 [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
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凉州词 [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
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5闺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的常见词语意思及典故1、“晕”指日月周围光环,此处以“晕”代月,属于以特征代本体,可联系“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2、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3、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4、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5、“桃花浪”,典出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鲍氏安国、安行、安世兄弟,三科连中,故程文昌伯禹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
”6、“折桂”一词源于《晋书诜传》“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借喻高中状元。
7、“折腰”代替“做官”,它很自然地引发人们联想到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归隐的典故。
8、馀花:残花9、楚国隐士接舆曾唱歌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走,《论语》因称接舆为“楚狂”。
10、《楚辞·渔父》中说,屈原被放逐,“游于江潭”,“形容枯槁”,渔父问他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讨其苦。
屈原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也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渔父听后,一边摇船而去,一边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意思是劝屈原要善于审时度势,采取从时随俗的处世态度。
词人化用此典,意在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志节情操。
11、据《世说新语·任诞》载,西晋张翰(字季鹰),为人“纵任不拘”,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他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据《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后来被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12、据《列子·黄帝篇》载,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没云水间的隐居生活。
13、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14、“生意”即生机的意思。
15、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16、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17、“别路”的意思是戎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18、“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9、同唱第:在金榜题名前,进士们在皇宫正殿内集合,按名次点卯,进士应声报道。
20、“朱紫”指服色。
唐代规定:三品以上为紫色官服,四品、五品穿绯(红)色官服,六、七品为绿色官服,八、九品着青色官服。
21、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
石崇《金谷诗序》里说,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他曾金谷涧为其饯行。
所以后来南朝江淹的《别赋》中就有“送客金谷”之说,成了典故。
22、长亭,亦称十里长亭。
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
23、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
“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古诗中常见的字眼及作用1、下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
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
2、“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3、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平静,极不安分的。
4、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
5、“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6、整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抓住富有特征的景物来描写孤独凄凉的身世之慨,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以月色铺设情境,则无一处不孤寂愁苦。
7、冷晕: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引出下句情感表达,一明白如话,一含蓄蕴藉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8、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渲染,更是对他自己精神状态的描写。
9、写到宦游的多表现宦海沉浮的无奈;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受重用的苦闷。
10、绿净春深“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11、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12、玉笛声一般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
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
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13、作者在“梨花”前冠之以“落落”,更显雨中梨花之孤寂了。
中国古代诗人似总喜以雨与黄昏为背景来寄托其愁绪,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那么雨中梨花亦可作为寄托愁绪之意象了。
14、将两个节日名列出,一般写飘零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15、辛弃疾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16、“长恨”而“短歌”,不仅造成形式上的对应美,更主要的是显示出那种恨不得尽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
17、用“何人”呼起,以反诘语气出之,大大增强了词句的感人力量;18、首句由物候点明季节,景物氛围渲染出离别的悲凉气氛19、“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多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20、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21、“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在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22、从色彩方面赏析,“半山碧”与“一枝黄”色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
画面优美,寄意幽远。
23、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24、“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25、“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26、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
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27、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28、隔,隔断、阻隔之意。
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
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
一语双关,增强了对江东留恋之情。
29、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情感阻隔。
30、本诗的上片中的望之不见是写实,思之入梦是写虚;下片中的灯下写信,无人传寄是写实,想雁帮忙而时已晚是写虚。
均是以虚衬实,突出孤寂之感,思念之情。
31、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32、悠悠: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阔,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33、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
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空回形成鲜明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出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
34、列锦的好处:全句由若干个纯名词构成若干个意象,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创造意境。
35、咏史诗多表现怀古伤今,通过写昔日繁华强盛的帝国今日的荒凉衰败来表现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多用山水等永恒的自然景物作对比);对自己身处的朝代衰败式微的感慨;讽刺统治者沉溺享乐而不思进取等。
同时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过去的时代里,这是诗歌中常用的写法,借此来表明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使诗歌具有一种“高古”的气象。
36、从意境上看: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吹笛之人,营造了一幅凄清的画面,烘托出内心的悲凉之情。
从手法上看:①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残星几点”“雁横塞”“人倚楼”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
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残星”“人倚楼”是静态。
37、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
38、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
39、“上尽层楼”含有中国古代的“登高怀远”“登高而愁”的文化密码。
从南北朝时期的王粲写《登楼赋》开始,这个动作就被赋予了思念故国之情。
40、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
41、以“梨花风雨”象征了作者的命运处境;将许多愁都凝聚在风雨中的梨花之上,貌似超脱,实则沉痛;以景作结,耐人寻味。
42、“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
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赋予了明月以活泼的生命,还写出了苍茫的青山、喧闹的滔滔江流,构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曲曲反衬出诗人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撩乱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