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

合集下载

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方法与技巧

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方法与技巧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则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类型之一。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c,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要找到使得该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基本方法来求解。

1. 移项当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和已知数的项时,我们可以通过移项的方法将未知数的项移到一个侧,以便进行下一步计算。

对于方程2x+3=7,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将3移到等号的右侧,得到2x=7-3。

2. 消元如果方程中包含多个未知数的项,我们可以通过消元的方法化简方程。

消元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将未知数的系数相消,从而得到一个简化的方程。

对于方程3x-2y=5和2x+y=7,我们可以通过消元的方法将y的系数相消,从而仅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方程。

3. 求解通过移项和消元的方法,我们最终可以得到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简单方程,然后可以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的方法包括凑平方、分式法、代入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得出未知数的值,从而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应用题解题技巧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进行建模和求解。

以下是一些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常用技巧。

1. 建立方程在解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

这就需要我们理解问题,将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建立起方程模型。

2. 明确未知数在建立方程时,我们需要明确未知数代表的是什么,只有明确了未知数,才能建立准确的方程模型。

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方法和技巧应用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方法和技巧应用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技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如下:方法:(1)和差倍分问题:①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公率......”来体现。

②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③基本数量关系: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2)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①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②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③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技巧:1、注意语言与解析式的互化:如,“多”、“少”、“增加了”、“增加为(到)”、“同时”、“扩大为(到)”、“扩大了”等。

2、注意从语言叙述中写出相等关系:如,x比y大3,则x-y=3或x=y+3或x-3=y。

3、注意单位换算:如,“小时”、“分钟”的换算;s、v、t单位的一致等。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

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时期。

公元820年左右,数学家花拉子米在《对消与还原》一书中提出了“合并同类项”、“移项”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

16世纪,数学家韦达创立符号代数之后,提出了方程的移项与同除命题。

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正式将这类等式译为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一次方程是中学数学中最基础、最常见的方程类型之一。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本文将介绍几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帮助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一、等式两边加减法等式两边加减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可以改变方程的形式,使得方程的解更容易得到。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等式两边同时减3,得到2x = 4。

然后再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得到x = 2。

这样,我们就成功地解出了方程的解为x = 2。

二、等式两边乘除法等式两边乘除法也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可以改变方程的形式,从而得到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3x - 2 = 7,我们可以通过等式两边同时加2,得到3x = 9。

然后再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得到x = 3。

这样,我们就成功地解出了方程的解为x = 3。

三、移项法移项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移动方程中的项,使得方程的形式更加简单,从而得到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将等式中的3移动到方程的另一边,得到2x = 7 - 3。

然后再进行运算,即可得到2x = 4,进而得到x = 2。

这样,我们就成功地解出了方程的解为x = 2。

四、图像法图像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种直观方法,它通过绘制方程的图像,找到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1,我们可以将方程转化为y = 2x - 3的形式,并绘制出直线y = 2x - 3的图像。

然后我们可以观察这条直线与x轴的交点,即可得到方程的解。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条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x = 2,因此方程的解为x = 2。

五、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不仅仅是数学学习的一部分,它还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初一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初一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初一在初一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这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方程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之前,需要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方程中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为一次。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方法步骤一:审题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第一步是仔细审题,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在审题的过程中,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式,明确问题中的未知数及其关系。

步骤二:建立方程根据问题的描述,建立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

根据题目所涉及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列出方程式。

步骤三:解方程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

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方式简化方程式,最终得出未知数的解。

步骤四:检验解出方程后,需要将得到的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确保方程解的可靠性。

如果代入后等式成立,则说明解是正确的;如果不成立,则需要重新检查求解过程。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技巧降低复杂度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分解为较小的部分,简化问题的复杂度。

通过逐步解决子问题,再将结果综合起来解决总问题。

引入变量有些问题可能需要引入一个新的变量来表示某个未知数,使问题更加清晰明了。

通过引入变量可以简化方程式的建立过程。

解题步骤可视化将解题步骤可视化,例如使用流程图或表格记录解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结语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初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和能力。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初一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两边加减同一个数:对于方程ax + b = c,可以将b的相反
数加到两边,得到ax = c - b。

2. 两边乘除同一个数:对于方程ax = c,可以将方程两边同时
除以a,得到x = c/a。

要注意a不能为零。

3. 移项:对于方程ax + b = c,可以将b移动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ax = c - b。

再根据上述方法继续求解x。

4. 合并同类项:对于方程ax + bx + c = d,可以将同类项ax和bx相加,得到(a + b)x + c = d。

再根据上述方法继续求解x。

5. 解方程应用逆运算:对于方程3x - 5 = 4,可以通过逆运算
来求解。

首先将-5移动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3x = 4 + 5。


后再除以3,得到x = 9/3。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3。

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些常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方程。

注意要进行合理的运算步骤,并在求解过程中保持等式的平衡。

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技巧计算题+应用题方法总结和练习

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技巧计算题+应用题方法总结和练习

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技巧计算题类【解方程基本步骤】⒈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⒉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

可根据乘法分配律。

⒊移项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其余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时别忘记了要变号。

⒋合并同类项将原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⒌系数化一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⒍得出方程的解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方程的同解原理: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应用题类【应用题基本步骤】⑴审题。

理解题意。

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元(未知数)。

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

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

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检验。

⑹答题。

【11大类型及对应破题法】(1)和、差、倍、分问题此问题中常用“多、少、大、小、几分之几”或“增加、减少、缩小”等等词语体现等量关系。

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确定标准量与比校量,并注意每个词的细微差别。

(2)等积变形问题此类问题的关键在“等积”上,是等量关系的所在,必须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

“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

常用等量关系为: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3)调配问题从调配后的数量关系中找等量关系,常见是“和、差、倍、分”关系,要注意调配对象流动的方向和数量。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①既有调入又有调出;②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③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口诀?

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口诀?

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口诀?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
注意:如果有分母,去分母时,要加括号,可以避免符号错误问题。

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算律的正确使用,多思考总结易错类型,每一个步骤使用了哪种运算律,背口诀学数学不是好办法。

常见错误列举:
1、移项没有变号;
2、去分母漏乘常数项;
3、去括号时漏乘某项或符号不注意;
4、系数化1时,分子与分母颠倒。

1元一次方程求解题技巧

1元一次方程求解题技巧

1元一次方程求解题技巧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我们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

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技巧。

一、理解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例如,2x + 3 = 7就是一个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其次,我们需要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含义。

解即使满足方程式,即将未知数代入方程式后两端相等。

例如,若x = 2,则2x + 3 = 7方程式成立。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整理方程: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可以将3移到等号右边,得到2x = 7 - 3。

2.化简方程:将方程进一步简化。

例如,将2x = 7 - 3化简为2x = 4。

3.求解方程:将化简后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得到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2x = 4,我们将方程两边都除以2得到x = 2。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2。

三、常见问题的解法1.常见问题一:解方程式3x - 5 = 1。

解法:首先将-5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得到3x = 1 + 5 = 6。

然后将方程两边都除以3,得到x = 2。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2。

2.常见问题二:解方程式2(x + 1) = 5。

解法:首先将2(x + 1)展开,得到2x + 2 = 5。

然后将2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得到2x = 5 - 2 = 3。

最后将方程两边都除以2,得到x = 3/2。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3/2。

3.常见问题三:解方程式3x + 4 = 10 - 2x。

解法:首先将10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得到3x + 2x = 10 - 4。

然后将方程两边合并同类项,得到5x = 6。

最后将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到x = 6/5。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6/5。

四、注意事项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方程两边的运算要保持等式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
解一元一次方程时,一般按五个步骤进行,但有些方程按常规的解法却十分烦琐,假设能抓住方程的特殊结构,灵活运用性质,就能使解方程的过程变得简洁明快.下面就介绍几种,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 技巧一 用等式的性质2或分配律解含多重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多重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规解法是从里到外去括号,即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等.对于特殊的含多重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求解:(1)用等式的性质2从外到内逐层去括号;(2)用分配律从外到内逐层去括号.
1.解方程:13⎣⎢⎡⎦⎥⎤34⎝ ⎛⎭⎪⎫x -32+4+6=5. 2.解方程:43[34(15x -2)-6]=1.(用分配律去括号) 3.解方程:17[15(x +23+4)+6]=1.(用等式的性质2去括号)
► 技巧二 用〝整体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4.在解方程3(x +1)-13(x -1)=2(x -1)-12(x +1)时,我们可以将(x +1),(x -1)各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到72(x +1)=73(x -1),
再去分母,得3(x +1)=2(x -1),进而求得方程的解为x =-5,这种方法叫整体求解法.
请用这种方法解方程:
5(2x +3)-34(x -2)=2(x -2)-12(2x +3). 5.对于方程43(x -1)-1=13(x -1)+4,提供以下解法:①去括号,②去
分母,③把(x -1)当作一个整体并进行移项.其中最正确的解法是________.(填序号)
6.解方程:3{2x -1-[3(2x -1)+3]}=5.
7.解方程:5(2x +1)-3(22x +11)=120+4(6x +3).
► 技巧三 用〝拆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规解法是去分母,但也可以根据〝b +c a =b a +c a 〞将分子是和的形式的分数拆成两部分,然后求解.因为这种解法的第
一步是拆项,所以称此法为〝拆项法〞.
8.用〝拆项法〞解以下方程: (1)4x -23+5-2x 6=2x +17; (2)y 5-y -12=1-y +25.
► 技巧四 先通分,后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9.解方程:8-6x 15-1-x 6=-2x -15+2x +118. 10.解方程:12x -1021-8x -914=2-x 15-7x -9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