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

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肘期。
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
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
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
”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
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我党我军的最低领导人,却居住的就是普通的窑洞,用的就是部队印制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下了《论持久战》等大量存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阐明了恰当的道路,使中国人民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也就是在这延安窑洞里,问世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了不起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
“骆驼精神”是我党对任弼时同志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极为漫长的路,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向前。
任弼时是我党的优秀代表,他体现着延安时期人民特有的品质和美德,是延安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延安路则是“骆驼”踩出来的。
延安精神具体指什么四年级

延安精神具体指什么四年级
延安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形成的。
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传统,集其大成。
1延安精神介绍
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
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
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详细介绍

延安精神,详细介绍
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败而被迫转移至陕北延安地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通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形成的一整套理论和实践经验。
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中国共产最黑暗和危险的时期,然而,正是由于这段历史,中国共产才从容面对未来,走向胜利。
这个时期的主要精神内容可以归纳为:
1. 革命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在这个时期,通过理论创新,发展出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战略地位。
同时,还提出了依靠农民、武装夺取政权、群众路线等理念,为后来的革命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
2. 特别的组织方式
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实行“校化”、“军队化”、“民主化”,并组建了抗日根据地政府,“三三制”小组等特别的组织形式。
这些组织形式在后来的革命运动中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3. 崇尚实践,注重群众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践与思想相结合。
同时,还注重群众的力量,提倡发扬民主,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而形成了“群众路线”这一极其重要的指导原则。
4. 志存高远,不忘初心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面对一系列重大挫折和困难,但无论何时,都以“救亡图存”“革命自强”为宗旨,坚持原则和理想信念。
延安精神中,不忘初心的理念蕴含了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等多种内涵,成为中国共产的精神支柱。
总体来说,延安精神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指导思想,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了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革命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简述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简述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延安这一革命根据地形成和培育的一种精神风貌和思想理论体系。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实事求是:延安精神强调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脱离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和决策。
2. 独立自主:延安精神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反对教条主义和盲目从众,鼓励个性发展和集体智慧。
3. 群众路线:延安精神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坚持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 自力更生:延安精神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反对依赖外部力量,推崇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精神。
5. 统一战线:延安精神强调团结和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行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全国人民抗日统一战线。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扬的一种革命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概括延安精神的内涵

概括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央领导集体在陕北延安所形成的一系列思想、精神和工作方法的总称。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延安精神强调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革命信仰,坚定对人民解放事业的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坚持奋斗。
二、群众路线。
延安精神提倡把人民群众作为革命的主体,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之中。
强调要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延安精神强调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品德,努力克服困难,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
四、实事求是。
延安精神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实际问题,客观分析实际情况,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方法。
五、独立自主、团结协作。
延安精神强调要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协作的方针,提倡在团结的基础上进行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培养正确的团队精神。
六、思想解放、实事求是。
延安精神强调要深入推进思想解放,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思想上来,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历史的前进。
以上是对延安精神内涵的简要概括,延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及其主要内容

延安精神及其主要内容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思想观念,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延安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物质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共产党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强调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自力更生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上,也体现在政治和文化建设上,它要求人们发扬创造精神,探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道路,不断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
二、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根据地人民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艰苦奋斗要求人们始终保持革命热情和革命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往直前,不断奋斗。
三、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根据地人民始终保持着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强调团结一心,共同对敌,协同作战,共同完成革命和建设任务。
团结协作要求人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互相支持,协作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四、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根据地人民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
为人民服务要求人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关心人民,尊重人民,服务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
综上所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重要精神支柱,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人民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是什么意思

延安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精神,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陕北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
在延安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他们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勇于开拓的创业实践。
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并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培育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奋进之魂,即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近代史纲要延安精神

近代史纲要延安精神
近代史纲要是指近代史上重要事件的概括和总结,其中“延安
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延安
建立的一种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
延安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革命意志坚定: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困难环境下坚持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一种精神状态。
这种精神状态在党员干部中树立了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严守党的纪律,坚持群众路线。
2. 自力更生精神:延安精神强调自力更生,坚持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工作,不依赖外部力量。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积极开展农业、工业、军事等各项建设,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3. 实事求是精神:延安精神强调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具体体现在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精神。
延安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它对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转折和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
安
精
神
学
习
心
得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学号: 20151658
姓名:张利全
延安精神学习心得
记得初中时学习红军长征时历史老师讲到,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那个时候理解水平有限,只是对延安有种朦胧的向往。
看过延安时代纪录片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正如片中所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温暖的家,是延安的小米哺育共产党人长大。
延安,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精神圣地。
学习了延安精神,我深深地领悟到,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是适应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弘扬延安精神对于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规划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
下面我将通过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的理解以及延安精神给我的启示予以阐述。
首先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延安精神有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若以延安时期十三年为考察对象,这一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延安精神的孕育期。
从1935年10月到1938年9月是延安精神的孕育期,主要标志是我们党倡导的抗大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以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任务。
延安精神的形成期。
从1938年9月到1945年6月是延安精神的形成期,主要标志是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
毛泽东称这是中国革命链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环节,抓住这两个环节,就抓住了中国革命的全局。
延安精神的成熟期。
从1945年6月到1948年3月是延安精神的成熟期,主要标志是党的七大胜利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毛泽东在七大上总结的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论概括,标志着延安精神的成熟。
此后,延安精神始终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当注意思想道德的修养,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加强政治修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新一辈应当对其有新的自我的解读,把延安精神的火种用行动传递下去。
结合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谈,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绝不是简单的穿草鞋,吃忆苦饭,更不是停留在心理的激动,而是要在工作中见诸行动。
我们应该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宣传延安精神。
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继承优良革命传统,用以指导工作、生活和学习,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作为的优秀青年人才。
同时我们也应该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让延安精神贴近时代,使延安精神这一无数先烈和前辈用鲜血、生命和智慧铸就的民族精神之花,在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不断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生不断解放思想,不断的思考辨别正确的和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这些想法。
正如一位名人所说: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
我们应当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未来的支柱,只有培养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中国的未来才会有真的希望。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方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以便报效祖国和人民,另一方面应当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真正把为人民服务实践出来。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深刻把握“艰苦奋斗”思想的科学内涵,艰苦奋斗不仅有“艰苦”的含义,更有“奋斗”的要求,也就是说艰苦奋斗不仅仅有物质生活消费领域的勤俭朴素,更有精神生活领域的价值观念的理想追求,即精神上要振奋,思想上要刻苦。
弘扬延安精神还要求我们以延安精神所辐射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建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传承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核心作用。
近几年来,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入党”也和“考研”“留学”等词并同成为热门词汇。
高素质,高学历的学生快速大量的补充到党员队伍里。
总体来说,根据择优培养选拔的原则,学生党员在同学们中各方面都是佼佼者,是学生工作的骨干。
所以目前学生党员可总结为“数量多”“质量高”,正因为有了学生党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保证,使得学习和传承延安精神活动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
在校园里,学生从周围人身上得到的启发是最直接的,因此通过学生党员对延安精神的学习和体现不仅可以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也借此到达最有效影响非党员学生的思想,从而使得延安精神在最大范围同学中得以传承。
延安精神需要当代大学生的继承和发展,当代大学生更需要延安精神来净化心灵,
武装思想。
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
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自觉学习和忠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
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
奋斗。
学习“延安精神”,更重要的在于实践,在于用“延安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让“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中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