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设计-杨艳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锻炼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提高体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体育锻炼的原则3. 运动营养与健康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原则,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
2. 教学难点: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体育锻炼的原则,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锻炼的心得,分享运动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基本概念: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4. 运动营养与健康:讲解运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饮食来提高身体素质。
5.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6. 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讲解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关注运动营养与健康。
10.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了解彼此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中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运动实践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3. 运动营养与健康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运动损伤案例,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兴趣。
2. 基本理论知识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分析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5. 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讨论运动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运动心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的运动损伤处理视频,直观地展示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ppt课件
体育课部
完善人格、增进社会适应性
体育运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
活动。 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外在的身体活动形 式,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 形态和行为规范。 在这个界定的标准上,体育运动具有 文化的各种特征,因此体育运动是一 种文化。
体育课部
完善人格、增进社会适应性
体育运动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运动心理学
杨 艳 体育课部
体育课部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会形成一个令人兴奋的、 充满挑战的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参与者的自 尊和动力都可以得到加强。 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却有着一 些共同点,即参与体育运动会有一些益处,这些 益处包括娱乐、学习新的运动技巧、提高现有的 运动技巧、变得更健康和强壮、体验运动和竞争 带来的兴奋以及享受团队气氛和结交新朋友等等。
体育课部
一、相关概念与有关研究
体育
运动
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度量
体育课部
体育
身体教育(狭义)
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 身体活动。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 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育运动(广义) 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以 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来锻炼身体、促进 健康,增强体质。
扩展自己
生活经验; 诚实而平静的检讨自己的得失; 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水准。
体育课部
体育运动对人的影响
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课部
二、体育运动与生理健康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 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的健康。 表现在:
对于心脏: 减少身体休息时的心率; 减少规范化运动中的心率; 加速规范化运动后心率的恢复; 增加每次心搏所排出的血量; 增大心肌; 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对于血管和血液 减轻高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减少血脂; 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 增加血容量; 促进肌肉中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室内活动教案
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室内活动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体育与健康的概念,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1.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小组活动。
第二章:运动生理基础知识2.1 学习目标: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掌握运动生理基础知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讲解运动生理的基本原理。
2.3 教学活动: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
第三章: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3.1 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运动效果。
3.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体育锻炼方法,讲解运动技巧。
3.3 教学活动:示范、练习、小组讨论。
第四章:室内活动与体育游戏4.1 学习目标:了解室内活动的种类,学会组织体育游戏。
4.2 教学内容:介绍适合室内进行的体育活动,讲解体育游戏的组织方法。
4.3 教学活动:示范、小组活动、游戏实践。
第五章: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5.2 教学内容:讲解健康饮食的原则,介绍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
5.3 教学活动: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第六章:运动损伤与预防6.1 学习目标: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成因,学会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6.2 教学内容: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和成因,介绍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6.3 教学活动: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第七章:运动与心理健康7.1 学习目标: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学会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
7.2 教学内容:讲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介绍调整心理状态的技巧。
7.3 教学活动: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心理游戏。
第八章:体育竞赛与团队协作8.1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竞赛的规则,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8.2 教学内容:讲解体育竞赛的基本规则,介绍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8.3 教学活动:讲解、小组讨论、竞赛实践、团队游戏。
第九章:体育欣赏与评价9.1 学习目标:培养体育欣赏能力,学会对体育比赛进行评价。
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室内活动教案
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室内活动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1.1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健康意识。
1.2 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学生们喜欢的运动和健康的意义。
讲解:教师讲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
第二章:运动的基本技能2.1 学习目标:学习运动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们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2 教学内容:运动基本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
跑步、跳绳、投掷和接球等基本技能的练习方法。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运动的基本技能及其重要性。
讲解:教师讲解运动基本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示范跑步、跳绳、投掷和接球等基本技能的练习方法。
练习: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并强调练习的重要性。
第三章:身体协调与灵活性3.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与灵活性。
让学生掌握一些提高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运动。
3.2 教学内容: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舞蹈、瑜伽、太极等运动对提高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帮助。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讲解:教师讲解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概念,示范舞蹈、瑜伽、太极等运动的基本动作。
练习:学生们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锻炼。
第四章:室内活动与游戏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室内活动与游戏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参与室内活动与游戏的兴趣和能力。
4.2 教学内容:室内活动与游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各种室内游戏和活动的介绍。
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室内活动与游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解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3.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运动营养与饮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饮食。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饮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饮食。
2. 演示法:展示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饮食。
3. 演示:展示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 实践: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损伤预防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含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
3. 视频:体育锻炼方法与技巧、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示范视频。
4. 实物:运动器材,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2. 第3-4周: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3. 第5-6周:运动营养与饮食,运动锻炼的规律与原则。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及预防5. 运动营养与健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损伤及预防、运动营养与健康等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体育锻炼的体会、运动损伤的案例等进行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亲身体验体育锻炼的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4. 知识拓展:讲解运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营养。
5. 总结:强调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制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尝试运用所学的运动生理学知识。
3. 关注自己的饮食营养,尝试调整饮食习惯。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帮助学生掌握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内容1. 运动心理学基本概念2.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 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4. 运动心理调适方法5. 运动与自我认知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心理学基本概念、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运动心理调适方法、运动与自我认知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心理学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运动心理体验。
九、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 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及其关系2. 体育锻炼的作用3. 运动生理学基本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运动营养与健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作用,运动生理学基本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健康。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学基本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基本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运动损伤案例,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营养与健康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 体育锻炼的作用:分析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4. 运动生理学基本知识: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生理机制。
5.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学生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的能力,学生运动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
2.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小学体育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
3.增强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技能和安全意识,以及健康生活习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强调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运动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生容易忽视热身运动,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较弱,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并通过实际案例教育。
-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难以坚持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计划,并督促执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核心知识,突破难点。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透彻。
4.描述如何正确进行热身运动,并说明热身运动的重要性。
答案示例:正确进行热身运动包括轻松跑步、关节活动、拉伸等,逐渐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环,预防运动损伤。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在于降低运动风险,提高运动表现。
5.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人制定一份健康饮食计划,并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健康饮食计划包括早餐:牛奶、鸡蛋、全麦面包;午餐:瘦肉、蔬菜、粗粮;晚餐:鱼、豆腐、水果。合理安排饮食有助于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相关书籍,加深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理解。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观看视频资源,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和健康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掌握与体育与健康相关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积极态度,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体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3.健康生活的基本要素和生活习惯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使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有初步认识。
2.知识讲解(30分钟)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展示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体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等。
3.小组合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体育项目,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该项目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相关知识进行讨论,并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展示。
4.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健康问题的案例,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教师在最后给出指导和总结。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作业,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解答来评价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问答或选择题的测试,对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通过实际体验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2.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定期锻炼等。
六、教学资源:1.PP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2.相关案例分析;3.相关体育项目资料。
以上是一份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到您。
如有其他需要,请及时告知。
坐位体前屈评课、教学反思
根据现代教育的根本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本节课的基本部分进行坐位体前屈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坐位体前屈的正确测试方法,激发学生探求一些提高体前屈成绩的训练方法。
教
学
反
思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而且模仿力极强,学生在以前的课中都接触过坐位体前屈,而坐位体前屈一项动作简单,但较为枯燥。因此,在教学手段上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的柔韧素质还存在个体差异性,尤其是部分女生、男生柔韧性比较差,在教学中我要注重个别指导与分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练习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柔韧素质。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掌握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与训练方法。课中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才的理念。在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体现。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分组游戏竞赛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练习强度。教师在每组游戏间隙,及时进行点评与相应技术动作的讲解。同时通过竞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题
坐位体前屈学科体育授课教师李宗儒
授课
班级
94班
评课
教师
叶文宾曾梦云杨艳
教学内容简介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坐位体前屈一个让学生感受体育活动中如何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寻找技巧的教学内容。坐位体前屈是水平四学生测试项目的其中之一,动作简单,但较为枯燥,因此,在教学手段上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
学
评
价
优点
1、教学重难点突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体育《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些体育比赛的精彩片段,或者展示一些运动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 新课呈现(20 分钟)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体育与健康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体育是指通过身体活动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
健康则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良好状态。
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等多个方面。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各项机能,如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和耐力等,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2)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如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等。
(3)体育对社会适应的影响: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人们可以结交新朋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总之,体育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介绍不同类型的运动及其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1)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控制体重,改善睡眠质量。
(2)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深蹲等。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
(3)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等。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格式A3双面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
展开部分1迎面接力跑的学习(5分钟)
接棒人站在起跑线,虎口张开左右臂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右手用“立棒式”传给接棒人。
2学习短距离接力跑(20分钟)
1、首先讲解接力跑的技术要领和简单规则
2、学习原地传、接棒技术
3、学习接力区内、传接棒技术
4、介绍各棒队员的站位
2学习原地传、接棒技术
1、排成两列横队并保持1.5M距离在走步和慢跑中做传接棒练习
2、通过摆臂发信号的传接棒练习,体会传接棒技术
3、学习接力区内、传接棒技术
先用中速跑,体会传接棒时机,再用快速跑在接力区内反复练习传接棒技术,调整好标志线距
离,掌握好起跑时机。
4、介绍各棒队员的站位
第一、三棒在跑道靠内侧,第二、四棒站在跑道外侧
第二、三、四棒根据自己的实力站好位置并找好自己的标志线
1接力跑的技术要领和简单规则
传接棒方法
上挑式
下压
式。
小学三年级体育跳绳教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跳绳教案小学三年级体育跳绳教案篇一:小学体育三年级跳绳教学设计水平二(三年级)跳绳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杨艳授课时间:2015年12月3日三年级体育《跳绳》教学方案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跳绳为主教材,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通过教师和优生的演示,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和相关知识。
不但让学生学会多种的跳绳方法,而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跳法进行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师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学情分析跳绳是三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教学中应着重解决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的创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小学生十分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为了能使本课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将主要教学内容用以“森林运动会”的方式贯穿,安排“抓尾巴”的游戏来进行热身练习,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各项练习中,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情境教学变换进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动脑筋,积极参与。
三、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
这里的“练” 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1、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本课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玩耍一样,设置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除了采用指令性集体练习外,也采用了非指令性的结伴练习形式,同时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能力的广阔空间。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2.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3. 科学锻炼的方法4. 运动营养与健康5.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科学锻炼的方法。
难点: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实例,提高学生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引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科学锻炼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实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5.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纠正锻炼过程中的错误动作。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个月的锻炼计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运动营养与健康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4. 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材。
2. 课件: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PPT。
3. 视频:体育锻炼方法示例、运动营养与健康知识讲解。
4. 实物:运动器材、锻炼工具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2. 第二周:科学锻炼的方法、运动营养与健康。
3. 第三周: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制定锻炼计划。
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锻炼计划的执行情况。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的概念与分类2.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3. 运动生理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基础知识,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案例,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实践,掌握运动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体育的概念与分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损伤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
六、教学内容1. 运动营养与健康2. 运动心理与健康3. 体育保健学基础知识4.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5.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关系,体育保健学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与应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评价。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实证分析法:分析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实践,掌握运动训练方法。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设计1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的构思与设计:
本次课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次课,它意味着同学们已经从童年步入了少年时代,这是人一生中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
本节课,我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抓住初一新生对事物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巧妙地运用flash多媒体技术,根据教材内容制作了动画效果的课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运动生理常识,提高运动兴趣。
具体设计如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和青春期的保健与运动卫生知识,培养健康意识,树立现代健康观。
2.初步掌握身体形态的测试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观。
3.要求学生熟悉并认真履行课堂常规,自觉遵守纪律,培养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内容:1、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2、学习简单的身体形态测定方法。
3、介绍本学期《体育与健康》课的内容及课堂常规。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及其关系2. 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 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5. 运动卫生与保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作用、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与保健。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体育锻炼的作用、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与保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和运动卫生与保健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4. 知识传授:讲解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和运动卫生与保健的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和运动卫生与保健的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坚持执行。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列举出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并能够解释其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3. 学生能够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并能够在实际运动中应用。
4. 学生能够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技能。
4. 帮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心理知识,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及关系2. 体育锻炼的好处3. 运动生理、心理知识4. 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5.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心理知识的运用,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课堂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运动生理、心理知识,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体育锻炼,教师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案例分析: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让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2. 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明确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采用示范法:展示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运动损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的风险,提高预防意识。
4. 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准备1. 场地准备:确保教学场地安全、宽敞,满足体育锻炼的需要。
2. 器材准备:准备相应的体育器材,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与展示。
4. 教学视频:准备一些体育锻炼的示范视频,便于学生学习。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有关体育与健康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发育迅速,逐渐成熟起来。由于骨骼和肌肉发育较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青春期男孩身高平均每年可增长7-9厘米;女孩身高可增长5-7厘米。从身高、体重等发育曲线上可以看到各项指标随着年龄上升而逐渐增高。但是男女呈不同发育状况。男孩从18岁起其身高、体重、肩宽的绝对值超过女孩,其他形态指标也有不同的差异。最后形成男性身体高大,体格粗壮,肌肉发达,肩宽盆窄;女性则身材矮小,肩窄盆宽,身体丰满。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
王余家洁学校杨艳
授课时间
2015、3
授课教师
杨艳
班级
七年级(3)
人数
61
教学内容
青春期卫生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和发育情况,知道处于青春期的自身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帮助他们建立青春期的良好心理,摆脱心理障碍的阴影。
教学重点
如何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教学
部分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
3、积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5、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我的调控能力
6、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青春12):“发泄”
“倾诉”;
“转移”;
“自我暗示”。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青春13):
“厌学”
“怯场(特别是考试)”
男性表现为阴部和腋下生毛,长出胡须,喉结突出,变声,声音浑厚而低沉。
女性表现为乳房发育丰满而隆起呈半球状,出现腋毛和阴毛,臀部、骨盆变圆变宽,胸、肩部的皮下脂肪增多,显示了女性特有的体态。声调高亢而细。
4、神经和内脏功能的增强(青春7)
脑的调节功能得到加强,易接受新事物,但遇事好冲动。心脏博动有力,接近成人水平。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法,多媒体教学
导
入
部分
3
min
“我们在学校聚会中发现初二同学比我们初一同学要普遍个子高些,身体壮实些,而初三同学相对的又比初二同学要高、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彼此间的差异呢?”
(学生回答问题)
我们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青春1),它是由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在一般情况下,女孩12-18(青春2)岁,男孩的青春期比女孩要晚开始、晚结束2~3年。也就是14-20岁。无论男女,偏早或偏晚2~3年,都属于正常现象。
1、反抗(逆反):这是因为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思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
2、自我显示:虚荣心强,爱攀比,易做出哗众取宠的举动,目的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3、关心异性: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对异性关心,而且以异性为中心的话题增多。有的试图建立一对一的男女交际。
而月经来潮是女子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开始在10-18岁之间。初潮年龄可早可晚,刚开始月经周期还无一定的规律。初潮后1-3年内无排卵均属正常。
无论男女出现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由于个体的不同而产生时间有早晚现象。
(二)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青春9),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活体验的加深,产生既带有童年的痕迹,又出现成年心理特征的荫芽,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相互交织的心理特点。在这时期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织,心理极不稳定,常常表现为(青春10)“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在短片中处于青春期的人们有什么心理特点?”
4、理想与现实的困惑:视野开阔,观察力加强,感受力提高,他们用好奇的目光审视面前的新世界,如果发现与书本上所学的有很大差异,就会产生困惑。
5、劣等感(自卑):由于自我意识的出现,他们变得经常注视自己,有时只因相貌上的小小缺陷和学习上的小小失败,就自认低人一等,而把他人看得过高,产生劣等感。
(三)、那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呢?(青春11)
“自卑”
“逆反”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呢?(青春14)
1.文稿演示
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
2.教师做具体的讲解,分析,说明
青春期心理特点
文稿演示,
教师讲解说明
如何保持良
好的心理
结
束
部
分
4
min
总结: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多种生理发育的特点,心理上也日趋成熟,但还具有很大的幼稚性;相对独立,但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个时期的孩子,除了生活上给予关心、理解和支持外,在社会交往方面也应提供一些可自由发展的空间,以便使孩子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
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在形态、生理、内分泌、智力以及行为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春期的卫生知识”
多媒体文稿演示,理论分析
展
开
部
分
33
min
进入课题
(一)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
青春期是以性发育、性成熟为特征表现的身、心全面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身体、形态机能、生理生化、内分泌等,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在这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发育,这时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第二性征形成,女孩开始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
心率和呼吸频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肺活量则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强。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5、男孩出现遗精,女孩月经来潮(青春8)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男子的睾丸增大,雄性激素的增加,开始发生遗精。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首次出现大致在14-16岁。初次遗精大多发生在夏季,精液中没有成熟的精子。
2、生殖器官的发育明显
性腺发育与性激素分泌的逐渐增加,使生殖器官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是第一性征(青春5)。
男性阴茎增长、增粗,并开始产生精子。
女性外生殖器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大阴唇变肥厚,小阴唇变大且有色素沉着;阴道的长度和宽度增加,阴道黏膜变厚,出现皱壁,子宫明显增大,输卵管变粗,卵巢增大。
3、由于性腺活动增强,性激素分泌增多,逐渐出现第二性征(青春6)。
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更多知识。
教具
多媒体教室青春期卫生知识教案(演示文稿)
课后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布置课后思考题
课后练习
1、青春期有哪些体态变化?
2、面对挫折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
3、当出现心理障碍时,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