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作业

合集下载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

课程编号:03119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桑代克C皮亚杰D加涅2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是()的基本特点。

A调查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千()。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在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中,乐群、自信、活跃、积极情绪、热心属千()的人格特质。

A. 外向性B. 随和性C.尽责性6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的理论,()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

A场依存型B具体型C场独立型D抽象型7提出“学习即联结”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 斯金纳D皮亚杰8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以及“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 皮亚杰9提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等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布鲁纳B班杜拉c斯金纳D奥苏贝尔10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是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B. 皮亚杰C布鲁纳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心理咨询B. 心理治疗C. 教学心理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超常规发展原则13. 下列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属千质的研究方法的是()。

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其中打*者为必做作业,其余为选做作业作业一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什么?*2、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各有什么特点?*4、结合你的教育实践,考虑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作业二1、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这对教育有何启示?*2、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3、如何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4、了解学生在认知风格方面的差异对教育工作者有何意义?5、对比说明场独立和场依存者的区别。

*6、简述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作业三1、简要说明桑代克的联结说观点及其主要的学习规律。

2、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说来分析学生学校恐怖症的形成。

*3、某学生经常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请说明怎样用行为塑造的方法对其行为进行矫正。

*4、什么是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它们的应用价值怎样?5、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解释有哪些主要的新倾向?怎样评价?*7、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8、观察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怎样使儿童避免不健康的电视内容的影响。

作业四1、谈谈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诱因之间的关系。

2、试分析考试焦虑和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

3、如何利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4、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她进行正确的归因?*作业五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何联系与区别?2、试用同化和顺应机制来解释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3、假如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会随练习和锻炼而增长的,请你结合关于错误观念转变的原理来对其进行劝说,你的思路是怎样的?*4、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5、理解的生成过程是怎样的?作业六1、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是哪些?其形成的标志是怎样的?2、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有哪些?各阶段具有怎样的特点?*3、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是怎样学习某种运动技能的?作业七1、什么是品德?它的心理结构是怎样的?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品德内化过程大致经历那几个环节?4、什么是移情?它对品德发展有什么意义?*5、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道德行为的获得。

教育心理学课后作业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作业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作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教育评价D. 学生发展2.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哪一方面?A. 记忆能力B. 理解能力C. 计算能力D. 观察能力3. 下列哪项不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抽象运算阶段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5. 以下哪个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理论?A. 认知冲突B. 社会文化理论C. 学习风格D. 元认知策略6.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A. 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区域B. 学生即将掌握的知识区域C. 学生永远无法掌握的知识区域D.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掌握的知识区域7. 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的三个主要类型是什么?A.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成就动机B.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社会动机C.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学习动机D.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自我效能动机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信息遗忘的速度是怎样的?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匀速遗忘D. 不遗忘9.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C. 个体对自己情感的调节D. 个体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认知10. 教育心理学中,哪种学习策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A. 重复学习B. 深度加工C. 机械记忆D. 间隔重复答案:1-5 D B D D B6-10 D A A A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它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其中涉及的教育心理学概念。

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数学考试中表现不佳。

教育心理学 作业

教育心理学 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作业11.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4.00分)A. 词B. 组块C. 字节D. 比特2.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

(4.00分)A. 大班教学B. 小班教学C. 分组教学D. 个别教学3.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

(4.00分)A. 价值体系B. 策略框架C. 认知结构D. 观念系统4.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4.00分)A. 教学手段B. 教师C. 学生D. 教学环境5. “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4.00分)A. 群体认同感B. 群体归属感C. 群体动力倾向D. 群体压力6.下列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是( )。

(4.00分)A. 学习任务B. 自我效能感C. 归因D. 兴趣7.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4.00分)A. 联结反应B. 操作条件反射C. 经典条件反射D. 习惯成自然8.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4.00分)A. 加强与规范B. 指引与导向)。

C. 准则与控制D. 约束与规范9.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做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4.00分)A. 6-7岁B. 7-8岁C. 8-9岁D. 5-6岁10.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4.00分)A. 分析性和概括性B. 间接性和概括性C. 整合性和概括性D. 分析性和整合性11.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4.00分)A. 道德意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认识D. 道德行为12.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4.00分)A. 总结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准备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13.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

试卷名称:0093_作业_1单选题(10.0 分)1.评价和( )过程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A) A:归因B) B:反思C) C:游戏D) D:学习纠错(10.0 分)2.( )提出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A) A:冯特B) B:桑代克C) C:费斯汀格D) D:斯金纳纠错(10.0 分)3.( )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理论。

A) A:奥尔波特B) B:斯金纳C) C:班杜拉D) D:奥苏贝尔纠错 (10.0 分)4. 教学环境包括( )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A) A:物质环境B) B:心理环境C) C:居住环境D) D:地理环境纠错 论述题(10.0 分)5.1.简述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2.简述学习风格的社会性因素。

3.个体如何预防职业倦怠?1.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2.答:(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3.答:(1)观念的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试卷名称:0093_作业_2单选题(10.0 分)1.1903年美国( )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A:科勒B) B:桑代克C) C:柏拉图D) D:斯金纳纠错(10.0 分)2.格瑞因德认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思想起源应该追溯至( )。

A) A:桑代克B) B:柏拉图C) C:冯特D) D:斯金纳纠错(10.0 分)3.社会认知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 )。

A) A:替代性学习B) B:模仿性学习C) C:观察性学习D) D:交互性学习纠错(10.0 分)4.)四个子过程。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A) A:努力B) B:动机C) C:效仿D) D:参照纠错 论述题(10.0 分)5.1.罗杰斯认为经验学习应具备哪些基本的性质?2.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有哪些区别?3.观察者的模仿动机有哪些来源?1.答:(1)学习是个人的全部投入,是情感和认知的完全投入。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3〔第7—9章〕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什么是产生式?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题要点:产生式指的是条件与动作的联结,即在某一条件下会产生某一动作的规那么,它由条件项"如果"〔if〕与动作项"那么"〔then〕构成.多个命题会构成命题网络,多个产生式会构成产生式系统.产生式迁移理论那么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简称ACT>发展而来.根据ACT理论,技能的学习分两个阶段:首先,规那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进入学习者的命题网络,然后经过变式练习转化为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当两项任务之间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产生式的重叠时,迁移就会发生.也就是说,产生式的相似是迁移产生的条件.2、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答题要点: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学习迁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既受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智力、年龄、认知结构、认知技能与策略、学习态度与心向、情绪与精神状态等主观条件的制约.归结起来学习迁移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结构4.认知技能与策略5.心理定势6.学习态度与方法7.智力与年龄8.教师的指导方法3、简述尝试——错误说和顿悟说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解的不同之处?答题要点: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猫走出谜笼的实验,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尝试——错误说.该学说认为,问题解决是刺激情景与反应形成适当联结的过程,而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逐步形成的.问题解决过程首先要通过一系列的盲目操作,不断地尝试错误,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即形成刺激情景与反应的联结,然后再不断重复巩固这种联结,直到最终问题解决.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根据黑猩猩摘取香蕉的实验,提出了顿悟说.顿悟说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是突然产生的,是一个领悟的过程.问题解决是由于突然对问题情境中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有了理解和顿悟而实现的.顿悟说也是由动物实验得来,但对于解释人类问题解决仍具有合理性.面对问题,人们会重组当前的问题情景,改组问题情景的结构,突然领悟问题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顿悟是非常关键的.顿悟说与尝试——错误说也不是对立的.人们面对问题,有时候需要尝试错误,也需要顿悟.4、什么是问题解决?简要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题要点: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如果说某种情境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存在障碍构成问题,问题解决就是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三个特点: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认知操作性.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心理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归纳起来包括:问题情境、问题表征、知识经验、认知策略、心理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5、根据强化理论的原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答题要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激发动机的必要条件,行为受到强化后,有机体会产生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从而以获得强化为个体的行为目标.强化具有依随性,即行为依随于外部强化而变化,而人体会到的大部分是人为依随行性,家长教师与各类人都是通过人为依随性来控制他人及学生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取得成果应该及时予以强化,正强化或负强化,但心理学家更强调正强化的作用,即对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及时予以表扬、肯定,那么学生将对这一强化产生进一步期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当然,在运用外部强化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一定要注意使你所控制的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学生准确认知到,使学生意识到的主观依随性与客观依随性一致.否那么,所运用的强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6、简述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答题要点: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维纳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归因的功能在于:第一,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待发生变化;第二,归因还会使人出现情感反应.7、什么是习的性无力感?如何消除学生的习的性无力感?答题要点:习得性无力感简称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在学校中,存在着无力感的现象,对那些因多次失败而变得自暴自弃,产生无力感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去防治或消除学生的无力感.〔1〕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2〕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3〕培养意志,增强免疫力.8、如何增强自我效能感?答题要点:自我效能感与成就行为是相互促进的,在学校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3〕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4〕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二、案例分析题〔10分〕案例:李小辉怎么了?李小辉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以上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利用所学过的教学心理学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做法.答题要点:分析: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对策: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论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那么.答题要点: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那么有:1.科学精选教材.要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对教学的内容需要进行科学地选择.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2.合理编排教材内容.依据学习迁移规律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编排教材要做到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确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是学习评价的依据.在每个新的单元教学之前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难点、重点,结合本班学生的智力特点、知识程序,来把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放在首位.把那些概括性高、派生性强的主干内容突出出来,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能顺利地进行迁移.5.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要尽量突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要素.6.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在教材的选择和组织上,应把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并作为教学的重点,突出教材重点内容之间的逻辑.7.教学中多应用比较的方法.在教学上应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地分析不同学习材料的异同.8.灵活地运用变式进行教学.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通过变式,使学生学会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9.重视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教学.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为了促进学习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习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突出出来.2、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积极的学习迁移,克服消极的学习迁移.答题要点: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学习迁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既受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智力、年龄、认知结构、认知技能与策略、学习态度与心向、情绪与精神状态等主观条件的制约.归结起来学习迁移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结构4.认知技能与策略5.心理定势6.学习态度与方法7.智力与年龄8.教师的指导方法.〔这是基本点,根据这些因素对症下药,就以上8点,选取一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展开论述即可.如: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这是指原有的知识经验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也越大,效果也就越好.反之,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X围就越小效果也就越差.例如学生概括地掌握了哺乳类的三个基本属性以后,就不会误认为哺乳类动物都是陆地上用四条腿走路的动物〕3、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答题要点: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如果说某种情境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存在障碍构成问题,问题解决就是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要促使学生尽快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每一门学科教学中,都需要认真研究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核心知识,然后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在知识传授中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程序性和条件性知识的学习.2.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有利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通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会有效提高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识别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以达到深刻地识别问题的目的.4.掌握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掌握启发式策略,能有效地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因为一般的启发式策略能适用于较广的X围和领域,并可以转化为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5.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习惯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动机情绪、知识经验、问题情境等对学生问题解决有什么影响,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等.4、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答题要点: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创造意识的培养与创造性教育.创造意识是培养创造性的第一关注点,创造意识是可以通过培养不断地得到强化的.开展创造性教育,即在创造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性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是培养创造性意识的重要途径.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倡竞争.信任学生,鼓励性的评判,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等等都是创造意识产生的良好环境.2.创造人格的培养.创造人格,是个体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创造人格的训练,即在于培养让个体形成有利于创造的各种人格品质,包括强烈的创造动机、浓厚的创造兴趣、积极的创造情绪和坚强的创造意志,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创造性的人.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训练等.较有代表性的训练方法有:〔1〕头脑风暴法又叫智力激励法.〔2〕直觉思维训练与头脑体操法.4.创造方法的培养.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类比模拟法、聚焦发明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求索法等.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答题要点: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根据学习活动的目标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来动机.内在动机指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即学习活动自身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外来动机指由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即学习的目标由学习的结果和意义,学习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结合实际请参见教材P251 专栏9——1。

教育学心理作业答案

教育学心理作业答案

教育学⼼理作业答案教育⼼理学第⼀章教育⼼理学及其研究1、教育⼼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教育⼼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理规律的科学。

是⼼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

2、简述当今教育⼼理学研究的新趋势?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

第⼆章学⽣⼼理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理论有何不同?对教学有何启⽰?答:加德纳声称多元智⼒理论有两项基本主张:多元智⼒理论是对⼈类认知丰富性的说明,我们每个⼈都具有这些智⼒的潜能,我们可以依照各⾃的倾向或⽂化的偏好去动员和开发这些智⼒;我们每⼀个⼈都有各⾃独特的智⼒组合,因此当我们⾯对如何开发⼈⼒资源的挑战时,应当考虑如何利⽤每个⼈的天赋独特性。

加德纳的多元智⼒理论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挑战。

我们每个教师和⽗母都知道“⾏⾏出状元”这句⽼话,但当我们教育和评论学⽣的时候却只重视智育,⽤⼀个模⼦去要求所有的⼉童⽽忽略了⼉童其他⽅⾯的才能。

多元智⼒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天⽣我才必有⽤”的道理,只要我们肯⽤⼼去发掘,每个⼉童都有某些杰出的能⼒,教师和家长应该从这⽅⾯去肯定⼉童,并给他发展这些能⼒的机会,这样我们的⼉童也会⽣活得快乐些。

多元智能理论带来的教育新内涵,对我们树⽴正确的学⽣观和教育观,实施因材施教,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的发展有重要的启⽰。

2、简述常见的学⽣学习风格差异,这对教师的教学⽅法与策略有何影响?答:1.感觉通道。

(1)视觉型学习者。

(2)听觉型学习者。

(3)动觉型学习者。

2.认知风格。

(1)场依存性和场独⽴性。

(2)反思性和冲动型。

(3)整体性和系列性。

(4)深层加⼯和表层加⼯。

选择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扬长补短从关注学⽣学习风格的⾓度看,素质教育就是“扬长补短”教学策略的实施。

教育心理学电大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电大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要紧研究方式
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考试法、观观点、深切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体会总结法、文件分析法。

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式,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式。

2.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进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答:强调遗传在心理进展中的作用,以为个体的进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进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3.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进展划分为哪几个时期?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进展划分为四个时期:感知运动时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时期、形式运算时期。

4.学优生与学差生、制造型与非制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不同?
答:学优生与学差生不同:动机不同,主体性不同,人格适应性不同
具有制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制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点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5.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进程中取得个体行为体会,并由体会引发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转变的进程。

内涵:学习是凭体会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转变;学习既有行为的转变,也有思维的转变;学习进程能够是成心的,也能够是无心的;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转变;学习的结果既有踊跃的,也有消极的。

6.班杜拉关于学习进程的大体观点有哪些?
答:班杜拉以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看学习,因为人类具有认知能力,能够更多地得益于体会,因此,大部份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表率的观看而习得的。

班杜拉超级重视观看学习,将其分为四个进程:注意进程、维持进程、复制进程、动机进程。

教育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心理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马杰的行为目标的三要素理论。

1.可观察的行为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

在目标表述时要使用行为动词,如“背诵”、“解释”、“选择”、“写出”等。

使用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

2.行为发生的条件行为目标中的条件要素说明了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在什么条件下评价。

行为发生的条件通常包括下列因素:(1)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静或噪音等。

(2)人的因素:独立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等。

(3)设备因素:工具、仪器、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

(4)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

(5)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

(6)问题明确性因素:指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发生。

3.可接受的行为标准行为标准是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

通过对行为标准作出具体描述使行为目标具有可测量的特点。

标准的表述一般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2、简述能倾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1.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2.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倾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3.对于能倾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倾水平。

3、提问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二、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1、专家与新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2、外部强化能提高动机水平,所以是万能的,应在实践中极力推崇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奥苏伯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那些方面?2、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AS1010133 谢子杰
教育心理学作业
要求:分别用生活中或自身的例子说明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例如小时候,家人教我认识小狗时这样同我说:像这样的头,四条腿,有尾巴的就是小狗。

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狼和狐狸也是狗。

(我认为一类物体的组织、结构而形成我一定思维方式及认知结构,所以该例子可以说明图式)
同化:这里我举一个数学上的例子,中学时学习数学常用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比如在初中学习多边形内角和时,老师让我们根据小学时学过的三角形内角和去解决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

(PS:能否理解同化也是以当前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匹配新的经验?)
顺应:同样根据上面的例子,在我们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了多边形内角和后,老师就会给出多边形内角和求法公式规律。

在认识到多边形内角和求法公式规律后,得到一个新的认知。

平衡:(同上一例)同样,在我们还没有接触过多边形内角和求法公式规律前,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解为若干个三角形后,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其内角和关系,这时我们得到了暂时的平衡。

但是如果是n边形,我们将不容易将其分解为三角形了,这时心理上感到失衡了,但是当老师给出多边形内角和求法公式规律后,经过调整和吸收,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奥鹏教育心理学作业

奥鹏教育心理学作业

第一次答案1 、D 2、A 3、B 4、A 5、B 6、A 7、B 8、B 9、D 10、A 11、ABCD 12、ABC第二次答案13.B 12.B 11.ABCD 10.ABCD 9.D 8.B 7.B 6.D 5.B 4.D 3.A 2.D 1.A第三次答案12. ABC 11.ABD 10.A 9.C 8.A 7.B 6.B 5.A 4.错3.对2.错 1.对第四次答案1A 2D 3 B 4C 5B 6C 7D 8C 9C 10D 11A B 12BC第五次1.B2.D3.A4.B5.C6. C7.C8.B9.A 10. A 11.ABD 12.ABD第六次答案1 C2 B3 B4 D5 B6 A7 C8 D9 B 10 C 11 A D E 12 BC注意的特征:答:1,注意的选择性2,注意的集中性错觉的定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列子》一书中就载有小儿辨日的故事,所谓"日初出大如车盖,日中则如盘盂”,就是错觉的一例.想象的种类有:1、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

2、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还有(1)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想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三元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的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可以回答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

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其响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用语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和知识获得成分(指获得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作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

教育心理学教学实践作业

教育心理学教学实践作业

一、作业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

为了提高教育心理学教学效果,我们开展了本次教学实践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二、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作业内容本次教学实践作业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教育心理学理论复习首先,学生需要复习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2. 实际案例分析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案例可以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

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案设计学生需要根据所选案例,设计一个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通过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实践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展示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反思学生在教学实践结束后,需要撰写教学反思。

反思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通过反思,使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四、作业评价1.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考察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能力:考察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案设计:考察学生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合理性。

4. 教学实践效果:考察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教学效果等。

5. 教学反思:考察学生总结经验、改进措施的能力。

超完整——浙大远程教育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

超完整——浙大远程教育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三、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是 1 。

(1)学习心理学(2)人格心理学(3)不同心理学(4)发展心理学2、贯穿本书学习分论部分的理论是 3 。

(1)同化论(2)信息加工理论(3)知识分类理论(4)解决问题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4 。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20世纪50年代(3)20世纪60年代末(4)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4、教学实验过程与教学设计的共同点是 4 。

(1)调查研究(2)发展规律(3)验证假设(4)解决问题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2 4 。

(1)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2)望梅止渴;(3)蜘蛛织网;(4)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2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3 。

(1)言语信息(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7、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

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1 。

(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8、婴幼儿在与承认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2 。

(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9、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4 。

(1)认知复杂程度(2)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4)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10、桑代克的准备率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1 相一致。

(1)动机原理(2)强化原理(3)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4)成熟概念11、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中,能解决此类问题的动物是 4 。

(1)人工饲养的黑猩猩(2)所有野生的黑猩猩(3)所有灵长类(4)个别野生黑猩猩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是根据 1 实验结果得出的。

(1)系列学习(2)联想学习(3)自由回忆学习(4)S-R学习13、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属于 2 。

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1(第1-3章)一、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P14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

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2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P42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3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P48-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 - 运动阶段( 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 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 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4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P58-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5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P65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二、案例分析题P74某小学三(1)班李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学生,作业总是潦草脏乱.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李老师专门雕刻了2枚印章和一些好孩子的小卡通画奖品,每当这几个同学一次作业工整干净,她就在练习本上加盖一个小红花印章,连续得到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得到2次”一级棒”,就奖励一个好孩子的小卡通画,连续获得3张好孩子的小卡通画,就把该学生的作业放在光荣榜上展览……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李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024秋国开《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4(第十至十一章)答案4

2024秋国开《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4(第十至十一章)答案4

1. 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D )的培养。

A. 道德认识B. 道德行为C. 道德情感D. 道德意志2. “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是心理学家(A )的代表性观点。

A. 皮亚杰B. 科尔伯格C. 维果斯基D. 班杜拉3. 科尔伯格研究品德的发展主要是采用(B )。

A. 深入谈话法B. 两难故事法C. 调查法D. 文件分析法4.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观点,儿童仅把成年人的要求当作道德判断的标准,他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A )。

A. 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自律水平5.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观点,当儿童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去做家务时,这名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在(B )。

A. 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自律水平6. 让学生通过学习榜样并提供适当的奖励性反馈的方式建立道德行为,这体现了心理学家(C )的核心观点。

A. 科尔伯特B. 皮亚杰C. 班杜拉D. 维果斯基7. 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个类别,是心理学家(D )的代表性观点。

A. 皮亚杰B. 布卢姆C. 桑代克D. 加涅8. 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

这种教学方法是(D )。

A. 掌握学习B. 程序教学C. 合作学习D. 发现学习9. 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是(A )。

A. 掌握学习B. 发现学习C. 探究学习D. 程序教学10. 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这种教学方法指的是(C )。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

3. 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客现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4.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5. 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再认和回忆。

6.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7. 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生存期间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有规律的身心变化。

8. 主导性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9.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0. 学习: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

表现为持久的行为或潜能变化。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11. 知识迁移:知识技能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

1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为提高学习效率,而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与调控的方略。

二、填空题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3.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4. 情绪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四种。

5.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等于(效价)乘期望值。

6.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7. 心理学是一门界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

8. 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或依从变量。

9.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动)的内部动力。

10. 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两种。

(9031)《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31)《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31)《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多选题]下面哪些属于发现学习的特点A:材料无定论B:有学习的心向C:以学生为主D:坚持人本思想参考答案:AC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2:[多选题]下面哪些属于解释学习迁移的理论A:相同要素论B:强化论C:顿悟论D:共同原理论E:关系转换论参考答案:ADE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3:[多选题]归因理论认为人们一般将成败归因为A:能力B:运气C:努力D:环境E:老师参考答案:ABCD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4:[多选题]属于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有A:桑代克B:华生C:马斯洛D:布鲁纳E:罗杰斯参考答案:CE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5:[多选题]科尔别格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有A:前习俗阶段B:习俗阶段C:中习俗阶段D:后习俗阶段参考答案:ABD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6:[多选题]华来士问题解决的过程有A:准备期B:酝酿期C:豁然期D:验证期E:实践期参考答案:ABCD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7:[多选题]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A:学习材料本身的逻辑意义B:学习者有学习的心向C: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D:心向经验与思维风格E:学习材料有潜在意义参考答案:ABCE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8:[多选题]联结派心理学家有A:桑代克B:布鲁纳C:斯金纳D:巴甫洛夫E:华生参考答案:ACDE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一总共30题共100分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1.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4分)2.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3. 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 (4分)4. 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 ) (4分)5. 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

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

(4分)6.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4分)7.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4分)8. 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9.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分)2. 教育心理学家古柏史密斯在其所著《自尊心的养成》一书中,提出培养学生自尊3. 奈欣斯把学习风格描述为()这三者的结合。

(4分)5. 青少年个体面临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之间的冲突和选择时,会产生()几种可能的情况。

(4分)6. 远程学习或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已成为远程学习的主要特色。

(4分)7. 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下面哪些属于加涅的学习?()。

(4分)8. 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呈现9. 在当代,改变教师传统的单一角色,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扮演()角色。

(4分)三. 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2.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马勒诗于1974年首次提出,也有人译为“职业枯3. 多元文化教育并非是尊重差异并经常从各种文化群体的视角进行考虑的教育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过程中,收获很多,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

教育心理学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它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通过学习,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并且能够成为自己的未来的设计师。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

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

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懂得这些理论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行为,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学的灵感。

《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
在假期中,我通过校视通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
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

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

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

他们提出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

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

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

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

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

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

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我认为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智力和创造力是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智力的测量。

对于如此抽象的智力,心理学家
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量表进行量化,对神奇的智力进行测量,这让我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所在。

教育心理学把心理和教育融为一体,把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中来,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

对于创造力的培养也让我有很深的感触。

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似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很高,而成年人的创造力水平则比较低。

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知识的迁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也同样让我获益匪浅。

例如:知识迁移的学习定势说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可以知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善于运用已有的学习定势,因势利导,促进新的学习和问题解决,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学习定势对问题解决带来的干扰。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假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

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如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

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

因此,教师必须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