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考试必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化:文治教化
西汉刘向最早将“文化”作为一个专有名词。
最早从科学角度将“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文学之父”泰勒。

二、文化的传承
1.文化进化论
早期文化人类学家摩尔根、泰勒等,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文化研究领域,认为人类社会永远沿着一定的进化阶梯前进。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持续的、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既是过去阶段的产物,又在未来阶段其一定作用,文化的发展除了具有累积的性质外还包含着进步的性质,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服咱的循序渐进过程。人类文化演进的原则a.心里一致说,b.独立发明说,c.逐渐进步说。
2.文化传播论
文化传播论可分为德国派和英国派。
a.德传播论学者格雷布内尔,他认为,各民族文化的相似大半可以由历史上的接触而发生的传播或“借用”来解释。传播或借用在文化传承演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b.英传播学派以里弗斯,代表人物有斯密斯、佩里。在文化源头上,德主多元,英主一元。里弗斯强调两种文化相对程度上“借用”的重要、少数移民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不过,他的论证方法主观推断的色彩太浓,以至到斯密斯和佩里便流于纯粹的幻想。斯密斯全用非批判的方法泛论全世界的文化复原,提出“泛埃及主义”,认为世界文明的唯一中心在埃及,其他一切文明都由埃及传播而来。
3.进化论强调文化传承演变的时间序列,传播论强调文化传承演变的空间位移。前者主张对文化进行历时性分析,注重文化系统间相似的一面,却忽略了人类文化曲折差异的一面,结果将文化的传承演变看作单纯的线性进化过程;后者注意到文化的多样性,提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却否认文化传承的规律性,结果又使文化的演变发展成为单向的辐射过程。

三、中国文化的生存空间:中国。
“中国”:狭义指方形的城,意思是王的都城、京城,城外有诸侯、土地和百姓。广义指地理空间的范围,主要指黄河中下游流域,也就是古代所谓“中原之地”。据考证,以“中国”之中原之地,起源于周武王时期。中原以外的地方视为蛮夷之地,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四、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
“中华”: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人民就自称“诸华”或“诸夏”,有时单称“华”或“夏”。“华夏”就是汉族的先祖。华夏族因居于四方之中,故又称“中华”。

五、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天人合一 物我相通
2.自强不息 兼容并包
3.以人为本 崇尚道德
4.和而不同 中行不咎

六、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
1.延续性
中国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延续性,

它独自创发,慢慢形成,历久弥坚,从未中断,至今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延续性,表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伦理性
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其伦理性特点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在中国文化里,以血亲为基础的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
3.政治性
中国文化是与封建统治的需要紧密结合,即依从于政治,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政治型文化。中国文化实质上是文官和朝臣的文化。
4.世俗性
伦理观点、入世思想构成中国人的社会主导心理,乐天精神、世间情怀成为中国人的生活基本支柱,因而中国文化绝少宗教色彩,是一种世俗型的文化。

七、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三个时期。
1.以伦理亲情为纽带的先秦儒学;
2.已阴阳五行为框架的两汉经学;
3.以心性本体为核心的宋明理学。

八、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九、五行相生相克规律
相克规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十、《春秋》在史学的意义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国史编撰的一部史书。
首先,它创立了一种史学体制——编年体,对后世史书的编撰影响深远。
其次,它形成了一种写史法则——事、文、义结合,使《春秋》成为我国历史记载走向新阶段的标志。
第三,它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寓褒贬,别善恶”,这种《春秋》笔法也为后世史家所继承。
总之,《春秋》是我国史学的开山之作,是历史意识和历史作品逐渐融合的产物,标志着史学已经萌芽。

十一、有代表特色的史书:《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开创了中国史学纪传体体制。《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新体例。《资治通鉴》史编年体通史。
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十二、中国古代史学的特点:
1.秉笔直书;
秉笔直书就是据实书写。有两层意思,一是史家修史要保持独立性,摆脱权贵的干扰,在“直道”和“气节”的指导下,以独立的人格保证去修史。二是史家修史应具有客观性,摆脱个人情绪的干扰,根据里的的真实情况进行书写。中国古代史家主张秉笔直书,以直笔为荣,曲笔为耻。
2.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特点是从史学的借鉴思想中引申出来的,它强调史家的笔端要贴近时代的脉搏,关注国计民生,讲求富国强兵之术,为民族振兴服务,还表现在重视典章制度的意义,通过制度、法则、措施的

设立或变革,达到致用的要求。
3.注重修养。
中国史学十分重视史家的修养,“四长”:史德、史才、史学、史识。

十三、中国古代史学的文化意义
1.激发爱国热情;
首先,中国古代史学贯穿着维护统一的“大一统”思想;其次,中国古代史学记人记事都以传统道德为标准,具有爱恨分明的精神;再次,中国古代史学全面详细地记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2.提供资鉴思想;
首先,历史的借鉴是必要的。其次,历史的借鉴也是可能的
3.启迪思维方法。
中国古代史学洋溢着整体通变精神,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最高思想。中国古代史学在创新与守成、叙事与论理的结合与统一上,给我们提供了借鉴参照的素材。

十四、《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国风”是其精华。

十五、《楚辞》形式上,楚辞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而代之以从三言到七八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创作方法上,楚辞大胆挹取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内容上,楚辞大量采用民间的素材,具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屈原,《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十六、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王粲,“七子之冠冕”,《七哀诗》。

十七、唐宋文学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王维(诗佛)、孟浩然山水田园派。高适、岑参边塞诗派。李白(诗仙)、杜甫(诗圣)。
中唐:白居易、元稹。韩愈、孟郊、贾岛、李贺。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十八、中国古代文字
文字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仓颉造字说。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草书、楷书、行书。

十九、汉字的特点
1.表意性;
最大的特点。首先,所谓“表意”,是就造字的主观动机而言的,而并不是就字形与词或词素发生联系后的客观结果而言的;其次,汉字的表意特性,是从体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并不意味着每个汉字的字形都一定要有表达词意的功能;再次,所谓“表意”,是说字形对于它所表示的意义常有程度不同的相符性
2.方块形。
汉字构形上的最大特征。是先民方形嗜尚的表征。


十、中国古代文字与文化的关系
1.中国古代文字的人本精神;
汉字的建构,体现了一种以人为立足点的人本精神,最直观的表现在汉字所描述的事物的类别上。汉字的人本精神也典型反映在字的部首上,如保护的“保”。汉字构形的人本精神还表现在汉字结构所体现的人文观念上。
2.中国古代文字的审美特质;
汉字的象形性、表意性、结构特点、字体风格等铸就了汉字的审美特质——形美、意美、力美和韵味美。
3.中国古代文字与文学;
汉字形音义的独立统一与文学语言和体裁视听的形式的工整倾向;字义蕴涵的丰富与文学创作、欣赏的“蕴藉”“曲奥”标准。
4.中国古代文字与思维。
汉字的象形性与传统思维的具象性是互涵互动的;汉字的句法也反映出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特征。

二十一、礼的沿革 “五礼”:吉、凶、宾、军、嘉。

二十一、礼学经典:《周礼》《义利》《礼记》

二十二、隋唐以前选举制度的沿革:吏户礼兵刑工

二十三、宋科举 状元、榜眼、探花。

二十四、隋 尚书省下置吏、礼、兵、都官(后改为刑部)、度支(后改为民部)、工六部,分理庶政。

二十五、春秋战国时期学校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出现了齐国的稷下学宫,它是一所兼备官、私两种性质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它成为中国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二十六、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学校的繁荣。

二十七、宋代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特色是书院的出现和兴盛。“书院”之名,始于唐代。
“天下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睢阳)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北宋六大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

二十八、书院的主持人程“山长”或“洞主”
书院的特点:
一是日常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二是道德修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
三是学生的自修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四是守一派学者与学术派学者间学术交流相结合;
五是优美的自然环境(校园建设)与和谐的人文环境(师生关系)相结合。

二十九、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三十、中国古代学校的文化功能
1.培养统治人才;
与“政教一体”“育用结合”的特点紧密相连,中国古代学校以培养统治人才为主要目标,学校都“学而优则仕”,以满足庞大的国家机器的人才需要。
2.发展古代学术;
中国古代的学校的又一重要文化功能是承担了

发展古代学术的任务
3.传播儒家思想;
与“儒学为本”的特点紧密相连,中国古代学校在传播儒家思想方面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4.服务社会政治。
与“政教一体”的特点紧密相连,中国古代学校在服务社会政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十一、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三十二、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1.传统科学思维的局限;
中国古代科技是经验型、实用型的,它重实际应用而轻理论探讨、重整体综合而轻个案分析,这种科技思维方式及其研究方法,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变,最终导致了中国近代科技的迟滞。
2.传统观念的影响;
古代中国是一个文化政治化倾向强烈的国家,形成了“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观念。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也有重道轻器的传统。中国传统论理观念对科技的限制和束缚也是不言而喻的。
3.封建制度的扼制。
首先,古代社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社会地位地下。同时,从事科技事业的人员在政府机构中不仅占的比例极小,而且地位十分低微。其次,封建专制制度在政治经济上重本抑末,科学技术很难凭商品经济的力量获得长足发展。再次,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