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与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

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

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

中的分布规律等。(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

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

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

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

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

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

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

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产业的涵义有哪些?1.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

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六)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1.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管理文化与产业运行的同步性;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性;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动力性;管理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创造性。

2.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作用的方式:

从广义上看,管理文化一般通过价值观念、技术形态、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物化等几个方

面,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产业经济活动和实践的主体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作用。其作用方

式,归纳起来有四个:渗透式、导向式、桥梁式、转化式等。这些方式相互交叉、辐射和

促进,使管理文化体现出产业经济功能。

3.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影响范围:管理文化对产业组织的影响;管理文化对产业结构

的影响;管理文化对产业政策的影响;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理论演变

(一)试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所考察的组织与其他经济理论中组织概念的区别。

组织这一概念通常包括三种含义:第一,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编制,

如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某项工程建设或某项活动的组织等。在这里,组织通常

是作动词用。第二,指形成的形式。如各种党派、团体、企业、学校、医院、家庭、军队

和国家政权等。第三,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市场专业化和分工组织等。

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通常是指上述组织概念中的第三种含义,

即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

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

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二)如何理解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

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竞争机制被西方古典经济

学认为是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给出最优解的组织形式,它能使有限的资源得

到合理的配置。因此,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

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三)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

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

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

扼杀自由竞争。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退”

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

(四)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尽管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论述,但最

初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马歇尔在与其夫人共著

的《产业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把产业内部的结构定义为产业组织。其后,在他的名著

《经济学原理》中论及生产要素问题时,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基础

上,提出了“组织”这一第四生产要素,并专门设章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产业向特定区域

集中的利益、大规模生产的利益、经营管理专业化的利益、马歇尔意义上的“内部经济”

与“外部经济”、收益递减与收益递增等现代产业组织的主要概念与内容。

1932年,贝利和米恩斯发表了《近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详尽分析了20年代

到30年代美国垄断产业和寡头垄断产业的实际情况,并对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使资金集中

到大企业手中,从而造成经济力集中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以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

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样一种极端和互相对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