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现代建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了解身边的事物建筑的一个窗口。一个建筑存在了,能延续几十上百年,它蕴含的美和思想将一直潜移默化观望它的人。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成天在建筑里面出入,去了解、认知、审视它是必需的,那么本课就成为美术学业的必要性存在。本课在编排上,篇首两个知名建筑,即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和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校舍,标明现代建筑源点和成熟。其次编排了阿联酋迪拜阿拉伯塔酒店、中国上海浦东超高建筑群和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这些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建筑鼎盛的显著标志。教材中的朗香教堂和中国国家馆则体现了现代建筑在设计上的象征意味与文化意味,英国滑铁卢国际火车站和中国香港赤邋角机场体现了现代建筑功能扣形式的有机结合。教材最后编排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不仅仅是功能与形式的融合,更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所以精美的建筑才会如此优美、富有诗意,让学生对现代建筑有最直观的视觉美感享受。
本课在学习上,要注意把握现代建筑的源起、成熟到发展多样化的整体脉络。学习过程中利用现代化媒体教学,综合运用图像等方式展示经典的建筑图片,让学生对现代建筑有初步了解与认识,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思考现代建筑的特征,然后在欣赏评述中反思身边熟知的建筑。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相对七、八年级学生更为理性,更加关注自身和身边的联系,对诸多事物有自身的见解,并能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对于息息相关的建筑,每天出入其中,或许很多时候熟视无睹,但是在课堂上作为一个深度思考点,启发得当,就能让他们侃侃而谈。一是身边满眼都是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生活中积淀了原始感性认知二是在七、八年级的课业学习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建筑的知识点,比如七年级下册的《北京故宫》《巴黎罗浮宫》等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现代建筑相关知识,并表达个人见解。
2.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欣赏多样化的现代建筑。
3.感受现代建筑的独特艺术魅力,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
难点:理解现代建筑背后的设计灵感、文化意义。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现代建筑的图片、教学课件。
2.学具:利用移动终端和网络等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文字资料及图片或者拍摄身边的现代建筑。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播放课件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播放图片1,提问:“原始人居住的山洞算不算建筑?”
播放图片2,提问:“现在他们造的茅草屋算不算建筑?”
提问:“那么,你认为什么是建筑?”
2.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3.教师活动:播放课件,解说:“建筑是人为的构造。从古至今,祖先们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建筑,从心理上分割巨大的宇宙空间使内心具有安全感,从身体上使肌体获得舒适的享受。所谓“宅者,人之本”,人与宅,相互依存。上千年来的建筑营造形成一门高深、广博的学问,从美术的角度来审视,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当你身处建筑之中,每天进进出出,你的感受是什么?”
4.学生活动:说一说自己对身边建筑(学校、社区、市民广场、商场等建筑)的感受。
5.教师活动:揭示主题:“我们住的建筑与原始人、古代的人住的建筑有了巨大的不同,被称为现代建筑。”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从人赖以栖身的房屋建筑出发,从远古人类的“宅”之思,到现在自己身边的建筑原始的认知,做到有阶梯、有层次的认知,为接下来的深入探究做铺垫。
(二)初步了解(预计用时6分钟)
1.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图片,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现代建筑?现代建筑何时起源?以你所知分析现代建筑出现的原因。”
2.学生活动:查阅自己事先收集的资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3.教师活动:小结本环节知识点。
【设计意图】对课前收集的资料,在本环节开始归纳整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关于现代建筑的出现时间、发展、原因等的基础知识点。
(三)比较欣赏(预计用时6分钟)
1.教师活动:播放课件中关于现代建筑不同派别的建筑图片。
教师提问:“科技发达,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但人口的暴涨和有限的土地资源矛盾需要调和,面临这些问题,人类的创造力再次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设计师们以不同的观念进行设计,使得现代建筑出现众多流派,建筑形式也丰富多样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几个流派的建筑,对造型、材料、风格进行比较分析,说一说它们呈现的显著特点。”
2.学生活动: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归纳不同建筑流派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建筑风格,拓展视野。了解建筑的丰富多样性,为下一环节中需要的创意思考做铺垫。
(四)交流、思考、探究(预计用时15分钟)
1.教师活动:抛出学生交流思考的素材——《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上海世博会主设计师马丁·罗班的一段对话。
《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国城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马丁·罗班:有一点是我觉得很遗憾的,当下中国城市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以至于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城市风貌“千城一”。
“你怎么来理解马丁·罗班的话?又如何去解决?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就近与同学交流意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学生活动:思考,相互交流,归纳整理思路并回答问题。
3.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中华艺术宫和悉尼歌剧院图片,提出探究问题:“请你从建筑的造型、色彩、设计灵感、细节等角度分析这两个建筑为何能让人过目不忘,它鲜明的特色在哪里?”
4.学生活动:交流、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具有典型代表的两个建筑的深入探究分析,从美术的角度认知现代建筑,同时揣摩设计思维,为下一环节反思自己身边的建筑做铺垫。
(五)反思和拓展(预计用时10分钟)
1.教师活动:提供拍摄的本地城市的建筑物图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问:“说一说你身边喜欢和不喜欢的建筑,请陈述理由。有何改进意见,可说可写可画。”
2.学生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用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使用画图方式的同学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要的解说。
3.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回顾和延伸。
总结归纳性问题:比较思考,现代建筑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延伸思考性问题:思考评说,现代超高层建筑的利弊有哪些?
4.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问题,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延伸思考。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现代建筑之后反思身边的建筑,能够在欣赏之后进行有自我主见的评述活动,活动的方式可以宽泛些,可以用语言表述,可以用文字书写或者用绘制设计图的方法阐述自己的意见。
九、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