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浇口设计原则
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
![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513011a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c.png)
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注塑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工具,它是生产塑料制品不可或缺的设备。
在注塑模具的制作中,浇口布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浇口的合理布置可以有效地避免塑料制品生产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气泡、烧结等问题,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
1.浇口布置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浇口的大小和位置对注塑制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须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塑料原料的熔点、流动性、挤出力等,以及待生产塑件的形状、尺寸、壁厚等。
在实际生产中,合理的浇口布置可以避免因浇口的位置和大小不当而导致的各种问题,例如产品表面的气泡、烧结、变形等。
同时,良好的浇口布置还可以提高注塑产品的成品率、增加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2.浇口布置的设计原则在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中,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1.浇口位置布置浇口的位置布置要考虑产品的整体设计和塑料塑化的性质。
通常,浇口应该尽量布置在产品的最大截面的厚壁部分。
因为在注塑过程中,厚壁部分的塑料塑化需要更长的时间,且在注射过程中固化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在这里布置浇口可以保证塑料充分塑化和固化,遵循塑料逐层填充原则,最大程度上避免产品表面的气泡、烧结等缺陷。
同时,在产品表面上布置多个小浇口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表面出现气泡的问题。
2.2.浇口大小计算浇口大小的设计也是注塑模具布置中关键的一点。
合适的浇口大小不仅有助于塑料在注射过程中充分填充,而且还可以抑制塑料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从而改善制品的内部质量。
对于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尺寸,浇口大小设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通常,浇口直径的大小可以按注射塑料总体积的0.7-1.2%来计算,以保证足够的塑料流量,避免造成注塑机过负荷的问题。
2.3.浇口数目安排浇口数目的安排也是注塑模具布置中的重要一环。
浇口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模具设计时关于流道的着重点
![注塑模具设计时关于流道的着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25192e31126edb6f1a104c.png)
注塑模具设计时关于流道的着重点
1、进胶口应开设在产品肉厚部分,保证充模顺利和完全;
2、尽量开设在不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处,可在边缘或底部处;
3、在浇口附近之冷料穴,尽端常设置拉料杆,以利于浇道脱模;
4、大型或扁平产品,建议采用多点进浇,可防止产品翘曲变形和缺料;
5、其位置应选在使塑料充模流程最短处,以减少压力损失,有利于模具排气;
6、在细长型芯附近避免开设浇口,以免料流直接冲击型芯,产生变形错位或弯曲;
7、浇口尺寸由产品大小,几何形状,结构和塑料种类决定,可先取小尺寸再根据试模状况进行修正;
8、可通过模流分析或经验,判断产品因浇口位置而产生之结合线处,是否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可加设冷料穴加以解决;
9、一模多穴时,相同的产品采用对称进浇方式,对于不同产品在同一模具中成型时,优先将最大产品放在靠近主流道的位置。
注塑模具设计原则和核心是什么
![注塑模具设计原则和核心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26c6e3e7f1922791788e85b.png)
注塑模具设计原则和核心是什么一、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二、脱模斜度1 、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
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 、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三、产品壁厚1 、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 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 、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 、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四、加强筋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 (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五、圆角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 、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六、孔1 、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2 、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3 、当孔的长径比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
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最大实体尺寸)计算。
4 、盲孔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4。
防孔针冲弯5 、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尺寸。
七、注塑模的抽芯、滑块机构及避免1、当塑件按开模方向不能顺利脱模时,应设计抽芯滑块机构。
塑料件注塑模具的浇口及流道设计
![塑料件注塑模具的浇口及流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d20c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1.png)
间接配合
浇口和流道通过其他结构进行间接连 接,这种配合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复 杂模具结构的要求。
配合实例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的配合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塑料熔体的流动顺畅,适用于生产小 型塑料件。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的配合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配合使用,可以满足大型塑料件的充填要求,并减少溢料现 象的发生。
根据塑料件的精度要求选择浇口类型,高精度要求的塑料件应选择潜伏式浇口或直 接浇口。
根据塑料件的成型周期和生产效率要求选择浇口类型,生产效率要求高的应选择侧 浇口或扇形浇口。
浇口的尺寸
浇口的尺寸应根据塑料件的尺 寸、形状、精度要求以及塑料 熔体的流动特性来确定。
浇口的尺寸过大会导致塑料件 产生过大的收缩率,尺寸过小 会导致塑料件充填不足或产生 喷射痕。
SolidWorks
一款广泛使用的CAD软件,也适用于注塑模具设 计,提供了丰富的流道设计和分析工具。
3
Moldflow
专业的注塑模具设计软件,提供了流道设计和分 析功能,可以模拟塑料熔体的流动和冷却过程。
PART 05
浇口与流道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手机壳浇口设计
总结词
手机壳浇口设计需考虑浇口位置、尺寸和数量,以确保塑料能够顺利填充模具并 减少缺陷。
详细描述
根据餐具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浇口位置和尺寸,以实现均匀填充。同时,流道的走向应与餐具的形状相匹 配,以减少流动阻力。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餐具的功能需求,如刀叉的锐利度、碗盘的承重能力等,以确保 设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PART 04
设计优化与改进
优化原则
减小浇口截面积
避免死角和滞留
浇口截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塑料熔体的流 动速度。减小浇口的截面积可以使熔体的 流动速度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注塑模具浇口位置的选择
![注塑模具浇口位置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120d7a2b58fb770bf78a5556.png)
注塑模具浇口位置的选择浇口位置与数目对注塑加工件质盈有极大影响,在选择浇口位景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避免制件上产生喷射等缺陷浇口的尺寸比较小,如果正对着一个宽度和厚度都比较大的充填空间,则高速的塑料熔体通过浇口注人型腔时,将受到很高的剪切应力,会产生喷射和蠕动(蛇形流)等现象,形成塑料制品内部和表面的缺陷。
同时喷射还会使型腔内空气难以排除,造成注塑加工件内有空气泡,甚至在某角落出现焦痕。
避免喷射有两种方法,一是加大浇口截面尺寸,降低熔体流速;二是采用冲击型浇口,改善塑料熔体流动状况。
(2)浇口应开设在注塑加工件截面最厚处当注塑加工件壁厚相差较大时,在避免喷射的前提下,浇口开设在注塑加工件截面最厚处,以利于熔体流动、排气和补料,避免产生缩孔或表面凹陷。
(3)有利于塑料熔体流动当注塑加工件上有加强筋时,可利用加强筋作为改普流动的通道(沿加强筋方向流动),防止注不满。
(4)有利于型腔排气在浇口位置确定后,应在型腔最后充填处或远离浇口的部位,开设排气槽;或利用分型面、推杆间隙等模内的活动部分排气。
图6-19为一盖形注塑加工件,四周壁厚,顶部壁薄,若采用侧浇口,则顶部最后填完,易形成封闭气囊,如图6-19 (a)所示,留下明显的熔接痕或焦痕,改进的办法有增加制品顶部的厚度图6-19 (b),改变浇口的位v图6-19 (c)。
(5)考虑塑件使用时的载荷状况(受力状况)通常浇口位置不能设置在塑件承受弯曲载荷或受冲击力的部位,原因在于塑件浇口附近残余应力大、强度差,一般能承受拉应力,不能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力。
(6)减少或避免塑件的熔接痕,增加熔接牢度塑料熔体流动前沿的汇合处常会形成熔接痕,导致该处强度降低。
浇口位置和数量决定着熔接痕的数量及位置,一般说来,浇口数增多,熔接痕增多。
当流程不长时,不必开设多个浇口。
将轮辐式浇口改为盘形浇口,可以消除熔接痕。
此外.还应重视熔接痕的方位,图6-20(a)中,熔接线与小孔在一个方位,大大降低了制品的强度,相比之下,图6-20 (b)浇口位置较为合理。
怎样选择浇口的位置
![怎样选择浇口的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568f8d08844769eae009ed64.png)
怎样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的位置对制品质量有直接影响,在确定浇口位置时需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浇口应尽量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这样,浇口处冷却较慢,有利于熔料通过浇口往型腔中补料,故不易出现凹陷等缺陷。
2、浇口的位置应使熔料的流程最短、流向变化最小,能量损失最小,一般浇口处于塑件中心处效果较好。
3、浇口的位置应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
若进入型腔的熔料过早地封闭了排气系统,会使型腔中的气体难以排出,以至影响制品质量,这时,应在熔料到达型腔的最后位置开设排气槽,以利排气。
4、浇口位置应开设在正对型腔壁或粗大型芯的位置,使高速熔料流直接冲击在型腔或型芯壁上,从而改变流向、降低流速,平稳地充满型腔,可消除塑件上明显的熔接痕,避免熔体出现破裂。
5、浇口的数量切忌过多,若从几个浇口进入型腔,产生熔接痕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如无特殊需要,不要设置两个以上浇口。
6、浇口位置应使熔料流从主流道到型腔各处的流程相同或相近,以减少熔接痕的产生。
7、对于有型芯或嵌件的塑件,特别是有细长型芯的筒形塑件,应避免偏心进料,以防型芯弯曲或嵌件移位。
8、浇口的位置应避免引起熔体断裂的现象,当小浇口正对着宽度和厚度很大的型腔时,高速熔料流通过浇口会受到很高的剪切应力,由此产生喷射和蠕动等熔体断裂现象。
而喷射的熔体易造成折叠,使制品上产生波纹痕迹。
9、塑料熔体在通过浇口高速射入型腔时,会产生定向作用,浇口位置应尽量避免高分子的定向作用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应利用这种定向作用对塑件产生有利影响。
10、在确定一种模具的浇口位置和数量时,须校核流动比,以保证熔体能充满型腔,流动比是由总流动通道长度与总流动通道厚度之比来确定。
其充许值随熔体的性质、温度、注射压力等不同而变化。
11、对于平板类塑件,由于它易于产生翘曲,变形,这是因为它在各方向上的收缩率不一致而引起,若采用多点浇口,效果要好得多。
12、对于框架式塑件,可按对角设置浇口,可改善因收缩引起的塑件变形。
浇口位置选择原则
![浇口位置选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8d42e6baf1ffc4ffe47ace9.png)
4 分型面的确定
(1). 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分型 面,在一些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 计中要由模具设计人员来确定.一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 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 特别注意.(如附件三) 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 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 , ; (2). 有利於保证制品的精度; (3). 有利於模具加工,别是型腔的加工; (4). 有利於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5). 有利於制品的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於动模 一侧; (6). 便於金属嵌件的安装.
9. 顶出系统的设计
制品的顶出形式,归纳起来右分为机械顶出,液压顶出,气动顶出三大类. 在机械顶出中有顶针顶出,顶板顶出,斜销顶出,顶块顶出及复合顶出. 制品顶出是注射成型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顶出质量的好坏将最后决定制品 的质量,因此,制品的顶出是不可忽视的.在设计顶出系统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1). 为使制品不致因顶出产生变形,推力点应尽量靠近形芯或难於脱模的部 位,如制品上细长中空圆柱-多采用顶管顶出.推力点布置应尽量均匀. (2). 推力点应作用在制品能承受力最大的部位,即刚性好的部位,如筋部,突缘, 壳体形制品的壁缘等处. (3). 尽量避免推力点作用在制品薄平面上,防止制品破裂,穿孔等.如壳体形 制品及筒形制品多采用推板顶出. (4). 为避免顶出痕迹影响制品外观,顶出装置应设在制品的隐蔽面或非装 饰表面.对於透明制品尤其要注意顶出位置及顶出形式的选择. (5). 为使制品在顶出时受力均匀,同明避免央真空吸附而使制品产生变形, 往往采用复 出,或者采用进气式推杆,推块等顶出装置,必要时还应设置进气阀.
2.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 的大小及生产批量.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 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 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间距),容 模量,顶出形式及项出长度.
注塑模具设计之浇口与流道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之浇口与流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ffbe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4.png)
注塑模具设计之浇口与流道设计
1.浇口设计:
浇口是塑料进入模具腔体的通道,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浇口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1浇口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产品的无重要表面或结构上,以减少产品上的痕迹和缺陷。
1.2浇口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以便于注塑成型时的塑料流动,避免气泡和短流等缺陷。
1.3浇口的大小应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过大会导致浇注时间过长,过小会导致注塑过程压力过高。
1.4浇口与产品的交界处应尽量平滑,以减少痕迹和切除时的损耗。
1.5浇口的数量应尽量减少,多个浇口可能导致注塑不平衡,造成产品尺寸不一致。
2.流道设计:
流道是浇口与模具腔体之间的连接通道,它将塑料从浇口引导到模具腔体中。
流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2.1流道的形状应尽量简单,避免过多的转弯或急角,以减少流动阻力和塑料流动不均匀导致的缺陷。
2.2流道的长度应尽量短,以减少注塑周期和塑料的凝结时间。
2.3流道的截面积应逐渐减小,以确保塑料在流道中均匀流动,避免气泡的产生。
2.4流道与模具腔体的接头处应尽量平滑,避免塑料流动时的冲击和挤压,以减少产品上的痕迹和缺陷。
总结起来,注塑模具设计中的浇口与流道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注塑工艺的要求等多个因素,以使得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改进和提高设计水平。
浇口的设计和塑件的尺寸
![浇口的设计和塑件的尺寸](https://img.taocdn.com/s3/m/aa41fbb6de80d4d8d15a4fc0.png)
浇口的设计和塑件的尺寸、形状模具结构一、浇口位置的要求1.外观要求(浇口痕迹,熔接线)2.产品功能要求3.模具加工要求4.产品的翘曲变形5.浇口容不容易去除二、对生产和功能的影响1.流长(FlowLength)决定射出压力,锁模力,以及产品填不填的满流长缩短可降低射出压力及锁模力。
2.浇口位置会影响保压压力,保压压力大小,保压压力是否平衡,将浇口远离产品未来受力位置(如轴承处)以避免残留应力,浇口位置必须考虑排气,以避免积风发生不要将浇口放在产品较弱处或嵌入处,以避免偏位(CoreShaft)。
三、选择浇口位置的技巧1.将浇口放置于产品最厚处,从最厚处进浇可提供较佳的充填及保压效果。
如果保压不足,较薄的区域会比较厚的区域更快凝固,避免将浇口放在厚度突然变化处,以避免迟滞现象或是短射的发生。
2.可能的话,从产品中央进浇,将浇口放置于产品中央可提供等长的流长,流长的大小会影响所需的射出压力,中央进浇使得各个方向的保压压力均匀,可避免不均匀的体积收缩。
3.浇口(Gate):浇口是一条横切面面积细小的短槽,用以连接流道与模穴.横切面面积所以要小,目的是要获得以下效果:1)模穴注不久,浇口即冷结2)除水口简易3)除水口完毕,仅留下少许痕迹4)使多个模穴的填料较易控制5)减少填料过多现象设计浇口的方法并无硬性规定,大都是根据经验而行,但有两个基本要素须加以折衷考虑:1.浇口的横切面面积愈大愈好,而槽道之长度则愈短愈佳,以减少塑料通过时的压力损失. 模具达人微信:mujudaren2.浇口须细窄,以便容易冷结及防止过量塑料倒流.故此浇口在流道中央,而它的横切面应尽可能成圆形.不过,浇口的开关通常是由模件的开关来决定的.3.浇口尺寸:浇口的尺寸可由横切面积和浇口长度定出,下列因素可决定浇口最佳尺寸: 1)胶料流动特性2)模件之厚薄3)注入模腔的胶料量4)熔解温度5)工模温度决定浇口位置时,应紧守下列原则:1.注入模穴各部份的胶料应尽量平均.2.注入工模的胶料,在注料过程的各阶段,都应保持统一而稳定的流动前线.3.应考虑可能出现焊痕,气泡,凹穴,虚位,射胶不足及喷胶等情况.4.应尽量使除水口操作容易进行,最好是自动操作.5.浇口的位置应与各方面配合。
浇口设计原则
![浇口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95d777633687e21af45a941.png)
2、产品体积
通常,较大的产品体积将需要更多浇口。 我们应该如何决定产品浇口数量?
首先,在产品的中间位置设置单一浇口,检查所有流程是否在同 一时刻填充完成。
如果使用单一浇口不能满足平衡流动的要求,我们将尝试采用多浇 口。假定将产品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放置一个浇口,浇口设置在每 一部分的中心或者某一边的中间。流道系统尺寸也应该优化使得每一部 分在同一时刻填充完成。
浇口设计原则
材料
ABS HNJ
PP Hifax SP98/F
模具温度
/℃
50
产品肉厚
/mm
2.0
2.5
3.0
3.5 2.0
产品冷凝时间
/s
7~10 S
10~13 S
14~17 S
17~20 S 7~9 S
浇口厚度
/mm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浇口冷凝时间
/s
8~10 S 9~11 S 10~12 S 11~13 S
10、浇口位置与尺寸的设计也应该要避免喷射流现象,加大浇口或 者改善浇口位置使熔胶冲击模壁,可以改善喷射流现象。
10、高强度熔接线和熔接线位置合适。浇口置不影响产品 功能、外部载荷或者表面质量,我们将浇口设置在那个位置。
11、多浇口缩短流程。增加浇口使得流程在特定材料、特定产品 厚度的熔体流动长度以及工艺参数范围之内。每一个浇口应 具有相同的流率和填充体积。
5、将浇口设置在较厚区域以获得良好填充和保压。浇口设置在 较厚的区域,但不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这能使材料从较 厚区域填充到较薄位置,从而保持流动和保压通道。从较薄
位置填充能将导致滞流、缩痕或者真空泡。
注塑模具浇口型式及选择
![注塑模具浇口型式及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cc0c3ab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f.png)
注塑模具浇口型式及选择塑料模具的浇口是指连接分流道和性强之间的一段细短流道,是树脂注入型腔的入口。
在模具中浇口的形状、数量和尺寸和位置等会对塑料件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所以浇口的选择是塑料模具设计的关键点之一,下面通过几个方面对于浇口进行介绍。
一、浇口的主要作用有:1、型腔充满后,熔体在浇口处首先凝结,防止其倒流。
2、易于切除浇口尾料。
3、对于多腔模具,用以控制熔接痕的位置。
二、浇口的型式浇口一般分为非限制性浇口和限制性浇口两种型式。
限制性浇口又分为侧浇口、点浇口和盘环形浇口等3个系列。
2.1非限制性浇口。
非限制性浇口又叫直浇口(如图1所示)。
其特点是塑料熔体直接流入型腔,压力损失小进料速度快成型较容易,对各种塑料都适用。
具有传递压力好,保压补缩作用强,模具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等优点。
但去除浇口困难,浇口痕迹明显;浇口附近热量集中冷凝迟缓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也易于产生缩坑或表面凹缩。
适用于大型塑件、厚壁塑件等。
2.2限制浇口。
型腔与分流道之间采用一端距离很短、截面很小的通道相连接,此通道称为限制性浇口,它对浇口的厚度及快速凝固等可以进行限制。
限制浇口的主要类型有:2.2.1 点浇口。
点浇口是一种截面尺寸特小的圆形浇口(如图2所示)。
点浇口的特点有:1、浇口位置限制小;2、去除浇口后残留痕迹小,不影响塑件外观;3、开模时浇口可自动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4、浇口附件补料造成的应力小。
缺点是:1、压力损失大,模具必须采用三板模结构,模具结构复杂,并且要有顺序分模机构,也可应用于无流道的两板模具结构。
图2 点浇口的型式2.2.2潜伏式浇口。
潜伏式浇口是由点浇口演变而来,其分流道开设在分型面上,浇口潜入分型面下面,沿斜向进入型腔,潜伏式浇口除了具有点浇口的特点外,其进料浇口一般都在塑件的内表面或侧面隐蔽处,因此不影响塑件外观,塑件和流道分别设置推出机构,开模时浇口即被自动切断,流道凝料自动脱落。
图3 外侧潜伏式浇口图4 内侧潜伏式浇口2.2.3侧浇口侧浇口又叫边缘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从型腔(塑件)外侧面进料(如 图5所示)。
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与注意事项
![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8b5b21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0.png)
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与注意事项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与注意事项引导语: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与注意事项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哦!一.浇注系统的组成普通的流道系统(RunnerSystem),也称作浇道系统,或是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机射嘴(Nozzle)到模穴的必经通道。
流道系统包括主流道(PrimaryRunner)、分流道(Sub-Runner)以及浇口(Gate)等。
1.主流道也称作主浇道、注道(Sprue)或竖浇道,是指自射出机射嘴与模具主流道衬套接触的部分起算,至分流道为止的流道。
此部分是熔融塑料进入模具后最先流经的部分。
2.分流道也称作分浇道或次浇道。
随模具设计,可再区分为第一分流道(FirstRunner)以及第二分流道(SecondaryRunner)。
分流道是主流道至浇口间的过渡区域,能使熔融塑料的流向获得平缓转换;对于多模穴模具,同时具有均匀分配塑料到各模穴的功能。
3.浇口也称为进料口,是分流道和模穴间的狭小通口,也是最为短小肉薄的部分。
其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塑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塑料流动性良好(由于塑料的切变致稀特性);黏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黏度的作用。
在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塑料回流,以及避免模穴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
成型后,则方便剪除,以分离流道系统及塑件。
4.冷料井也称作冷料穴。
目的在于储存补集充填初始阶段较冷的塑料波前,防止冷料直接进入模穴,影响充填品质或堵塞浇口。
冷料井通常设置在主流道末端,当分流道长度较长时,在末端也应开设冷料井。
二.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模穴布置(CavityLayout)的考虑1)尽量采用平衡式布置(BalancesLayout);2)模穴布置与浇口开设力求对称,以防止模具受力不均产生偏载,而发生撑模溢料的问题;3)模穴布置尽可能紧凑,以缩小模具尺寸。
注塑模具设计浇口
![注塑模具设计浇口](https://img.taocdn.com/s3/m/36ff8355561252d380eb6e50.png)
30
浇口位置选择
31
浇口位置选择
32
浇口位置选择
一个好的浇口可以使塑料快速﹑均匀及更好的单方向性流 动﹐并且有着合适的浇口凝固时间。
⑴防止浇口处产生喷射现象而在 充填过程中产生波纹状痕迹。 防止办法:加大浇口尺寸或采用 冲击型浇口。
21
§4.3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4.浇口的设计原则
⑵对称的浇口可以防止翘曲
⑶浇口的位置要有利于熔体的流动和补缩。
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25至1.27mm。
7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
环状浇口
使用环状浇口﹐熔料自由地沿 著环状浇口中心部分流动﹐然 后熔料向下流动充填模具。 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25至1.6mm。
8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
典型的浇口尺寸为:厚度为0.4至 6.4mm,宽度为1.6至12.7mm。
4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
重叠浇口 重叠浇口与侧浇口类似﹐浇口与 成品侧壁或成品表面有重叠。 典型的浇口尺寸为:厚度0.4至 6.4mm﹐宽度为1.6至12.7mm。
5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不推荐
推荐
22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4.浇口的设计原则
⑷防止熔体直接冲击细长型芯或嵌件。
23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4.浇口的设计原则
⑸浇口位置要有利于排气以避免包风。
注塑进浇口类型
![注塑进浇口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986cd782f60ddccdb38a036.png)
1、盘形浇口: 沿产品外圆周而扩展进料,其进料点对称,充模均匀,能消除结合线.有利于排气.水口常用冲切方式去除,设计时注意冲切工艺.
2.扇形浇口: 从分流道到模腔方向逐渐放大呈扇形,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之产品,可减少流纹和定向应力.扇形角度由产品形状决定,浇口横面积不可大于流道断面积.
3.环形浇口: 沿产品整个外圆周扩展进胶,它能使塑料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良好,减少结合线.但浇口切除困难,它适用于薄壁长管状产品.
4.点浇口: 是一种截面积小如针状之浇口,一般用于流动较好之塑料,其浇口长度一般不超过其直径,所以脱模后浇口自动切断,不须再修正.而浇口残痕不明显.在箱罩,盒壳体及大面积产品中应用相当广泛,它可以使模具增加一个分模面,便于水口脱模.其缺点是因进浇口较小易造成压力损耗,成型时产生一些不良(流痕,烧焦,黑点)其形状有菱形,单点形,双点形,多点形等.
5.侧浇口: 一般开设在模具一边,分模面上由内侧或外侧进胶,截面多为矩形,适用于一模多穴.
6.直接浇口: 直接由主流道进入模腔,适用于单穴深腔壳形,箱形模具.其流道流程短,压力损失少,有利于排气,但浇口去除不便,会留明显痕迹7.潜伏浇口: 其浇口呈倾斜状潜伏在分模面一方,在产品侧面或里面进胶脱模时可自动切断针点浇口,适用自动化生产.。
注塑模具的流道与浇口设计
![注塑模具的流道与浇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27e560941ea76e59fa0473.png)
注塑模具的流道与浇口设计
塑料熔体从注射成型机的喷嘴经主流道、流道、浇口进人模腔。
模腔的人口被称为浇口。
为了防止喷嘴末端的固化冷料进人模腔,在流道的末端应该设计冷料井。
01流道
流道是从主流道到浇口间的重要通道,是注塑机喷嘴射出的熔融塑料的流动通道。
流道应被设计成低阻力和防止冷却。
通常,流道被设计成梯形或圆形。
常见流道的形状
对于多腔模具,为了得到好的尺寸精度,流道的设计十分重要,下图典型的多腔模具的流道设计。
多腔模具流道
02浇口
浇口系统设计,如位置、数目、几何形状和尺寸对生产效率和尺寸精度是十分重要的,浇口的作用总结如下:
1.控制流入模腔的塑料熔体的体积和方向
2.固化前,在模腔内封闭熔料并阻止熔体回流到流道
3.由于黏性耗散引起的热而生成
4.易于切下流道,简化制品的后处理
分类:
非限制性浇口称为直浇口,如下图所示,这种浇口形式的模具设计简单,操作容易,成型容易并减小收缩。
但这种浇口成型周期变长,并易出现如裂纹、翘曲和残余应力等成型缺陷。
直浇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模具浇口设计原则
注塑模具的浇口设计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合理的浇口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品的缺陷,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此,以下是注塑模具浇口设计的原则。
1. 浇口位置
浇口的位置应该尽可能地靠近产品的重心位置,这样可以将塑料熔融物体尽快地注入到模腔中,从而保证产品成型的一致性。
此外,浇口的位置还要考虑到模具的结构,尽可能减少模具加工和装配的难度。
2. 浇口形状
浇口的形状应该尽可能简单,以免产品出现不均匀的缺陷。
同时,为了避免往返注射和多次换料造成的气泡和均匀性问题,浇口的截面积应该尽可能小。
3. 浇口数量
在设计时,应该根据产品尺寸和形状确定浇口数量,以便在生产中保证注塑的均匀性和高效率。
如果使用多个浇口,则应该注意它们的位置和大小,以避免浇口之间发生干涉和影响产品的成型。
4. 浇口尺寸
浇口的尺寸应该根据产品的厚度和形状而定,以确保足够的流量和压力来填充模腔。
如果浇口太小,则可能出现填充缺陷;如果浇口太大,则可能出现气泡和毛边。
5. 浇口设计要考虑塑料材料的物理性质,如黏度和流动性等,以确保塑料的流动和填充速度。
此外,还要考虑注塑设备的能力,以确保浇口的大小和尺寸与设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