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曲的读后感
《神曲》读书心得体会(通用9篇)
《神曲》读书心得体会(通用9篇)《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
以下是《神曲》读书心得体会(通用9篇),欢迎阅读。
《神曲》读书心得体会篇1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剧》,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
但丁将自己做为主人公,积聚幻想地编译了《神曲》的故事情节。
读过《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悲哀,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活着的悲哀。
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尔斯在《埃涅阿斯记》中关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导游历阴间的描写,中世纪作家达·维隆纳的《耶路撒冷天国颂》、《巴比仑地狱诗》和德拉·利瓦的《三卷书》对罪孽的灵魂在地狱接受惩戒,天堂光明、幸福的叙述,都给但丁提供了借鉴。
但《神曲》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为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
他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为9层,蕴含着深邃的道德涵义。
在描绘不同境界时,他采用不同的色彩。
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
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使人如身临其境。
《神曲》堪称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
作为这部史诗的主人翁,但丁本人苦苦求索的品格和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刻画得最为细微、饱满。
维吉尔和贝娅特丽丝这两位向导,虽然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但仍然各具鲜明的个性。
维吉尔是导师,在对但丁的关怀和教诲中,显示出父亲般和蔼、慈祥的性格。
贝娅特丽丝是恋人,在对诗人的救助和鼓励中,显示出母亲般温柔、庄重的性格。
但丁擅长在戏剧性的场面和行动中,以极其准确、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外形和性格的特征。
神曲读后感300字 [神曲读后感]
神曲读后感300字 [神曲读后感]神曲读后感(一)《神曲》是西方中世纪文学的开山之作,因其年代久远而显得颇有生涩之感。
但是专心读下去,依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神曲》中交织的人神共鸣之曲。
下如此结论之前,我暗暗的把我刚释卷的《神曲》回想一遍,从《地狱》到《净界》再到《天堂》,默然发现者这种分法本身就隐含着一种神学的思想。
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的教的天下,然而不仅是教,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长久的宗教,都总会影射着人的前世今生以及现实报应这种神学思想,这已几乎是全人类思想的共同点。
但丁在《神曲》中,依据《圣经》和《福音书》以及自我的想象,把这种宗教思想细化成这三个局部,并且在每个局部都细心地安排了一些或是古代名人或是当代名人在里面,不无有为教宣扬这种神学思想的目的。
再者,这种按现世作为分类,按人头分类的做法在中世纪宗教盛行的欧洲,其可信度可就大大增加。
因此,不管是宗教的教会亦或是中世纪的普通人民,都不可能有理由去发对甚至批判这部书。
再者,的这种安排实那么上隐含了一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意味。
我们都知道,《地狱》是一个人过大于功的象征,而《净界》那么是一个无功无过的象征,到了《天堂》,就是功大于过的意思了。
本人从《地狱》升到《净界》再升到《天堂》,完成了一个从过到功,从罪到德的过程。
而相同的,普通市民,甚者是整个国家,如假设能有所顿悟,这种上升也是在神的神恩之内的。
所以《神曲》看似批判佛罗伦萨,实那么在内部也隐含了对佛罗伦萨的无限热忱和希望。
然那么,《神曲》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为了影射某些宗教人生的问题,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挽救沉沦中的佛罗伦萨。
在书中的不同局部对此都有隐喻。
比方在《地狱》这折里,精心挑选的灵魂人很大成分上都是佛罗伦萨,从教职人员到普通的骄、贪、色等人员都给予了不同的惩罚。
通过众多灵魂的嘴道出了当世的佛罗伦萨的黑暗,也通过地狱中的魔鬼给出了评判。
而在《净界》和《天堂》里,那么通过对佛罗伦萨的评判上升到一个整体的层面,通过神人之口委婉道出。
《神曲》精彩读后感4篇(每篇800字)
注:总共4篇、每篇字数800+,精彩在最后。
《神曲》读后感一标题:穿越《神曲》的炼狱:对人性与救赎的深度探索但丁的《神曲》是一部史诗级的诗作,它以独特的寓言形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由地狱、炼狱和天堂组成的奇幻旅程。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挣扎、罪恶的重量以及救赎的力量,它引发的思考深入而持久。
首先,但丁的地狱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个层级都对应着不同的罪行,从轻到重,从世俗到道德,展现了人性的阴暗面。
这使我深思,我们的行为是如何塑造自我,又是如何影响他人和社会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也看到了道德的边界,更明白了罪恶并非源自外界,而是源于内心的失衡。
进入炼狱,我看到了罪人的悔过与自我惩罚,这是对人性的救赎和自我提升的象征。
但丁在这里强调了悔过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即使犯下错误,只要愿意承认并改正,就有可能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救赎。
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启示,也是对社会的呼吁,让我们明白,宽容与自我修正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最后,但丁的天堂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状态,那里的纯净与和谐让我对人性的完美有了新的认识。
但丁的天堂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追求,是通过自我净化和道德提升可以达到的境地。
这让我思考,尽管我们生活在充满挑战和困惑的世界,但仍有追求美好、实现和谐的可能。
《神曲》不仅是一部描绘人类灵魂之旅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道德和信仰的哲学诗。
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们有能力和责任去选择自己的道路,去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去追求内心的光明。
这部作品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引发了我对生活、道德和信仰的深度思考,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神曲》读后感二《神曲》是但丁创造的文学奇迹,作为中世纪晚期的史诗巨作,它以罗马诗人维吉尔为引导,穿梭于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构建了一个宏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揭开了人类命运深处的迷雾。
在阅读《神曲》时,我被书中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富的哲学思考以及精妙的想象力所震撼。
神曲的读后感
神曲的读后感神曲的读后感(通用12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神曲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神曲的读后感篇1《神曲》从头至尾都充满象征的意义。
一般认为:开头的黑森林象征着中世纪政局的黑暗。
狮子象征残暴的封建统治者,豹指逸乐好财的政治野心家,母狼指贪婪的教会,也是罗马教皇的象征。
维吉尔对但丁说:“你应当另寻一条出路;因为那只母狼决不让一个人经过那里,除非把它杀掉。
它的性质非常残酷,肚子从来没有饱足的时候,愈加吃得多,反而愈加饥饿。
”这和但丁一贯反教皇的思想是一致的。
同时母狼是罗马城徽的标志(相传罗马城始祖罗姆鲁斯是母狼乳大的),加上教皇住在罗马,但丁用母狼暗指罗马不无道理。
维吉尔是人智(理性)的代表,贝亚德为神智(信仰)的化身。
“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净界”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
幽明三界的旅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之境的发展过程。
至于作品中具体人物象征更多。
如《净界》第一篇中看守大海的伽东是“意志”的象征,因为他生前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愿失去自由。
第29篇中半鹰半狮的怪物象征耶稣,言其“人而神”也;他拉的“车子”象征教堂。
在车子右边起舞的三位贵妇象征神学上的三种美德:白色为信仰,绿色为希望,红色为慈爱。
在车子左边起舞的四个贵妇象征行为的四种美德:谨慎、正义、勇敢、节制。
其中一女子有三只眼睛在前面作引导,代表过去、现在、未来。
诗中幽明三界色彩和情调截然不同,象征着人处于不同的精神境界。
《地狱》黑暗阴森,精神痛苦;《净界》柔和平静,心情舒坦;《天堂》绚烂明丽,使人赏心悦目。
谁能想到这样一部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的写作初衷竟然是为了一位心仪的女子,还是单相思。
一开始会被他那份感情打动,可是又不禁会想,但丁一生都在爱慕着思念着那位叫贝雅特丽齐的女子,颂扬她的文学作品那么的多,对他那位从未在作品中提到过的妻子来说,她又是否知晓,又是否会觉得难过。
但丁《神曲》读书感悟(通用5篇)
但丁《神曲》读书感悟(通用5篇)但丁《神曲》读书感悟篇1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古代新纪元的开始,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记的。
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巨大的作品,但丁毕生的教训包含恋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应其中。
《神曲》的外壳固然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事实为题材。
诗人与亡灵念叨的是国度的兴衰,听他们倾诉本人的悲苦哀怨,揭穿他们的丑行劣俗。
《神曲》共分三篇:地狱、净界、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组成,加上最前面的序章,全书共100章。
基础情节架构看似简略:一天,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其略受贝亚德之拜托,率领但丁穿过地狱、净界。
这段旅程中,但丁看到了有些功臣在地狱因生前不同之罪过而遭遇不同的处分,另一些罪人则在净界里尽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来贝亚德呈现,接替维其略的向导位置,在迫使但丁对自己的差错作一番告白后,亲身领导但丁游历天国,但丁最后终于见到上帝。
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情形的映射,天堂是人类幻想到达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必需阅历的苦难。
但丁盼望人能意识本身的罪行,改过自新,去达到感性天堂的净界。
和很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神曲》除了字面的意思外,还有寓言的意。
“从字面说,《神曲》的主题是逝世后灵魂的状态;从寓言上说,主题就是人凭自在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当受到公平的赏罚。
”然而但丁自己也提到“全诗和其中各局部不是为思辨而设的,而是为可能的行动而设的;假如某些章节的探讨方式是思维的方法,目标不在思辨,而在实际行为”这里断定了他写《神曲》是为了影响人的实际举动,就由于如斯因此存在强烈的政治偏向。
在〈地狱〉、〈净界〉、〈天堂〉三篇中,诗人在作品中普遍地、深入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他一方面感慨意大利的决裂和局面凌乱,悲叹“意大利是奴隶”、“是苦难的旅舍”、“不再是各省的女主,而是一个倡寮”、“意大利各城市充斥了暴君”;他也严格谴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道夫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只愿在德国裁减权势,竟不来意大利行使天子的权力,“放任帝国的花园荒凉”;尤其对教会的揭露跟批评尤其尖利。
《神曲》读后感1000字五篇范文
《神曲》读后感1000字五篇范文第一篇:《神曲》读后感1000字《神曲》读后感1000字但丁的《神曲》表现西方中世纪的文化特征。
阿利盖利·但丁,1265年生于佛罗伦萨,年轻时爱上了美丽的贝娅特丽丝,在恋人死后,写了《新生》来抒发自己对她纯洁的精神之爱。
贝娅特丽丝在《神曲》中是带领但丁去天堂的向导,她是一位圣洁的圣女,毫无疑问,这也是对恋人的另一种怀念。
但丁在35岁时迷失于黑森林,并遇到了豹、狮、母狼,这三种动物分别代表人性中的淫欲、强暴和贪婪。
在绝望时,遇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他告诉但丁,他会引导他去地狱与炼狱,然后交给另一个人,让她带他到天堂,他说道:我将把你交给她照顾,因为那位统治一切的主宰,不允许我进入他的城市。
在但丁笔下,地狱与天堂是相对立的,维吉尔生于耶稣诞生之前,没有信仰上帝,所以不能进入天堂。
同样的表现,在地狱的第一圈林勃,那些没有罪的人也要呆在地狱里,原因也是他们生活在你所信奉的宗教之前,即他们这些异教徒都是生在耶稣诞生之前,还没来得及信仰上帝,没有希望却生活在希望中,与维吉尔的遭遇如出一辙。
在这里,但丁表现了教会对异教徒残酷的迫害,由于他们并没有犯任何罪,所以只将他们放在地狱的第一圈。
在第七圈第一环,那里有许多用暴力伤害他人的人,如暴君、雇佣兵、谋杀者,都在沸腾的血河里煮着。
这是但丁认为的暴戾者最终要接受的惩罚。
第三环中,但丁从导师那里了解到一位面对罗马伫立的巨大的老人,他的头用黄金铸就,手臂和胸膛用白银做成,腹部用青铜,下身用铁,除了右脚用陶土做成。
他从每一处裂开,泪水沿着裂缝流下,形成冥河。
或许这条河象征人类历史长河,也许体现了中世纪充满错误和阶级矛盾的混乱历史,宗教竟然掌控了政治,妄图干涉世俗权力。
之后到了炼狱,但丁提到:炼狱是灵魂们洗罪的地点。
被逐出教会的人和疏忽者在山脚下,在一段漫长的等待后,才能有资格进入。
犯下七种罪状骄横、嫉妒、愤怒、懒惰、奢靡、贪食和贪色的灵魂分别在炼狱山的相应山层上接受惩罚。
神曲读书心得范文5篇【汇总】
神曲读书心得范文5篇【汇总】《神曲》是但丁最巨大的作品,但丁毕生的教训包含恋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应其中。
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神曲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借阅学习,一起来看看吧!神曲读书心得1《神曲》是西方中世纪文学的开山之作,因其年代久远而显得颇有生涩之感。
但是专心读下去,依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神曲》中交织的人神共鸣之曲。
下如此结论之前,我暗暗的把我刚释卷的《神曲》回想一遍,从《地狱》到《净界》再到《天堂》,默然发现者这种分法本身就隐含着一种神学的思想。
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的基督教的天下,然而不仅是基督教,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长久的宗教,都总会影射着人的前世今生以及现实报应这种神学思想,这已几乎是全人类思想的共同点。
但丁在《神曲》中,依据《圣经》和《福音书》以及自我的想象,把这种宗教思想细化成这三个部分,并且在每个部分都细心地安排了一些或是古代名人或是“当代”名人在里面,不无有为基督教宣扬这种神学思想的目的。
再者,这种按现世作为分类,按人头分类的做法在中世纪宗教盛行的欧洲,其可信度可就大大增加。
因此,不管是宗教的教会亦或是中世纪的普通人民,都不可能有理由去发对甚至批判这部书。
再者,作者的这种安排实则上隐含了一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意味。
我们都知道,《地狱》是一个人过大于功的象征,而《净界》则是一个无功无过的象征,到了《天堂》,就是功大于过的意思了。
作者本人从《地狱》升到《净界》再升到《天堂》,完成了一个从过到功,从罪到德的过程。
而相同的,普通市民,甚者是整个国家,如若能有所顿悟,这种上升也是在神的神恩之内的。
所以《神曲》看似批判佛罗伦萨,实则在内部也隐含了作者对佛罗伦萨的无限热忱和希望。
然则,《神曲》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为了影射某些宗教人生的问题,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挽救沉沦中的佛罗伦萨。
作者在书中的不同部分对此都有隐喻。
比如在《地狱》这折里,作者精心挑选的灵魂代言人很大成分上都是来自佛罗伦萨,从教职人员到普通的骄、贪、色等人员都给予了不同的惩罚。
《神曲》读后感_《神曲》读书笔记五篇
《神曲》读后感_《神曲》读书笔记五篇《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
关于《神曲》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神曲》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神曲》是西方中世纪文学的开山之作,因其年代久远而显得颇有生涩之感。
但是专心读下去,依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神曲》中交织的人神共鸣之曲。
下如此结论之前,我暗暗的把我刚释卷的《神曲》回想一遍,从《地狱》到《净界》再到《天堂》,默然发现者这种分法本身就隐含着一种神学的思想。
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的的天下,然而不仅是,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长久的宗教,都总会影射着人的前世今生以及现实报应这种神学思想,这已几乎是全人类思想的共同点。
但丁在《神曲》中,依据《圣经》和《福音书》以及自我的想象,把这种宗教思想细化成这三个部分,并且在每个部分都细心地安排了一些或是古代名人或是“当代”名人在里面,不无有为宣扬这种神学思想的目的。
再者,这种按现世作为分类,按人头分类的做法在中世纪宗教盛行的欧洲,其可信度可就大大增加。
因此,不管是宗教的教会亦或是中世纪的普通人民,都不可能有理由去发对甚至批判这部书。
再者,作者的这种安排实则上隐含了一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意味。
我们都知道,《地狱》是一个人过大于功的象征,而《净界》则是一个无功无过的象征,到了《天堂》,就是功大于过的意思了。
作者本人从《地狱》升到《净界》再升到《天堂》,完成了一个从过到功,从罪到德的过程。
而相同的,普通市民,甚者是整个国家,如若能有所顿悟,这种上升也是在神的神恩之内的。
所以《神曲》看似批判佛罗伦萨,实则在内部也隐含了作者对佛罗伦萨的无限热忱和希望。
然则,《神曲》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为了影射某些宗教人生的问题,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挽救沉沦中的佛罗伦萨。
作者在书中的不同部分对此都有隐喻。
比如在《地狱》这折里,作者精心挑选的灵魂代言人很大成分上都是来自佛罗伦萨,从教职人员到普通的骄、贪、色等人员都给予了不同的惩罚。
《神曲》读后感范文精选
《神曲》读后感范文精选走过那么多路,看过那么多书,一定有很多感慨和见解。
为您提供“《神曲》读后感范文精选”作为参考,希望这篇读后感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神曲》读后感范文精选(一)《神曲》,原著:[意]但丁,插图:[法]杜雷,编译:黄晓宏。
杜雷插图典藏名著,哈尔滨出版社。
介绍中说这本书是:"史上最伟大的文图绝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歌巨著,历代画家创作的灵感来源。
但丁的不朽巨著,世界文学史的光辉篇章。
"这自然是一部名著,可惜,应该是翻译的问题,读来并不觉得特别好。
它本是一部长篇诗歌,翻译过来之后却成了记叙文,一个人讲了一段神话故事而已。
不过更值得欣赏的,是书中的众多插图,画得真美!地狱中,除了诗人与他的老师,灵魂们都是赤裸裸的。
画家几笔将他们勾画出来,那身体、那表情,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亲切感。
天堂之上,到处光彩夺目,每个天使都是美的化身。
既然不能把这本书当诗歌来欣赏,而当成小说实在没有多少情节,因此我只好把它当作哲学来读。
特别是"地狱篇",总让人想起《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同样是讲地狱里的人生活得多么悲惨,不过中西方理解的角度略有不同。
相比较而言,"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中讲到的人物,我更喜欢"地狱篇"中的灵魂。
因为炼狱中的灵魂所求太明显,而天堂中的灵魂已失去人性,只有困在地狱中的灵魂,与世上的人有更多相似之处。
在"天堂篇"中,诗人见了每一位天使都要仰视,甚至频频下跪,将人性在神性面前压得非常渺小。
说真的,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因为我毕竟还生活在人间。
其实地狱中的感受更适合于人类,而作者在地狱中表现出来的优越感也让人看了不舒服。
我理解的天堂和地狱,其实都是人类的内心世界。
内心快乐,就是身在天堂,内心痛苦,无异困居地狱。
看了这本书,我认为作者也是以这种心态来写的,他所说的天堂与地狱与我理解的相差不远。
关于神曲的读后感(通用8篇)
神曲的读后感关于神曲的读后感(通用8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神曲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神曲的读后感篇1有一种说法是,一本书的序几乎就提炼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写读后感最好就是先看序。
抱着这样的想法于是我翻开了《神曲·地狱篇》译本序,却发现其实这篇长达27页的序更着重于刻画一个立体形象的但丁。
现在脑海中的但丁,应该是一个眼神坚定,有硬朗的脸部轮廓,却又有因当骑士而留下的伤疤的迷人意大利男子吧。
他有政治理想,对黑暗现实不满,对理性的初识,肯定意大利俗语的作用,用文学作品来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等等,这种形容怎么好像很熟悉,让人怎么能不想起我们更为熟悉的鲁迅先生。
他们同样处于黑暗混乱的时代背景之下,他们同样探讨民族的命运,探讨时代的发展,两个人在时空上虽相差了好几百年,但思想上却有出奇的一致性。
鲁迅先生应该是多少有受到但丁的影响吧,虽然他曾说:“在年轻时候,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陀斯妥耶夫斯基,还有一个,就是但丁。
”在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下,他一定也想起了《神曲》中所提到的地狱。
传说中的“地狱”、“净界”、“天堂”是个什么形状?住着什么样子的灵魂?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谁也不明白,但丁则通过自己的想象作出了回答。
诗中的“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内分九圈,罪恶的灵魂便分布在九圈中受苦,越向下,罪孽越深。
在但丁想象中地狱入口处在北半球,以耶路撒冷为顶点,直插入地心。
在地狱最深处住着反叛上帝的魔鬼——撒旦。
那儿有一条狭窄小路,可通往南半球。
故但丁从北半球进入地狱,而从南半球出来。
“净界”在但丁想象中是在南半球的海中,那儿人是不能去的。
净界是一座可分七层的平顶山。
这是灵魂洗涤罪孽的地方,只有在净界洗涤了人类七种罪恶:骄、妒、怒、惰、贪财、贪食、贪色之后,才是纯洁的灵魂,才可进入天堂。
但丁《神曲》读后感
但丁《神曲》读后感但丁《神曲》读后感但丁《神曲》读后感1迷失在了黑暗森林里的但丁,在诗人维吉尔灵魂的救护下,穿越了地狱与炼狱。
在地狱里的灵魂,带着沉重的罪孽接受严重的惩罚,在魔鬼的鞭笞之下,承受着无尽的折磨。
形形色色的灵魂与鬼怪,地狱的世界是黑暗而没有希望的。
然而,但丁所描写的却并非是地狱的绝望与痛苦,而是更接近于现实的描写。
在地狱里饱受煎熬的灵魂,未必十恶不赦,违背了中世纪禁欲主义与道德礼教的约束,如保罗和佛兰切丝卡这对痴情恋人,但丁的言语中没有丝毫隐藏对其同情与感动。
虽然有所矛盾,然而,对爱情的肯定,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本性的肯定。
而另一方面,对于颠倒善恶,破坏国家安定的教会,干着买卖圣职,敲诈勒索、荒淫无度、迫害教徒等丑恶的行为的教皇、主教、教士,尽数落入了地狱之中。
这无疑表达了但丁对于这些“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的人,强烈的批判与痛斥。
《神曲天堂篇》是神曲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亦是灵魂经过了地狱与炼狱,洗涤罪孽后得到救赎的最后一重境界。
如同噩梦之后的美好,但丁化身为那幻游的灵魂,在迷失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天堂所在。
贝阿特丽切出现,带着耀眼而慈爱的光芒,她曾经是一位修女,却为“惯于为恶甚于为善的人”从修道院抢走,这其中的苦痛只剩下“上帝”知晓。
然而,自她出现开始,始终环绕着希望与神圣的光芒,一度让他无法睁开眼睛。
中世纪的世界,带有特定时期的宗教性与蒙昧性。
然而,《神曲》之中,但丁即使挣脱了地狱与炼狱,到达了天堂,描绘着极乐世界,仍旧并未摆脱其现实性——而从他们的对话之中,虽然没有鲜明直白的披露,却对可清晰感受到但丁对于教会腐败的批判,为恶的人们披上了教士的长袍,虚与委蛇;新兴市民阶级的贪图私利,对金钱的追逐,使资本主义关系渐渐滋生罪恶。
在这样的现实之中,该如何唤醒渐渐为黑暗与罪恶所蒙蔽的人心?“如果受强迫者对强迫他的暴行毫不妥协时,才是受暴力强迫,那么,这些灵魂就不能因此得到原谅;因为,意志如不愿意,就未熄灭……世上独一无二的真理,若不照耀我们的心智,我们的`心智就永远不能满足……”但丁将真理比喻作神圣的溪流,清晰地表达出了当自己心中疑虑得到解答后的豁然——而贝阿特丽切就像是一盏明灯,瞬间将周遭混沌的黑暗打破,为但丁指引了方向,也揭示出关于真理的探讨,更是强调了人类应具有的“绝对意志”,不应为恶,更不应屈服于任何暴力或其他因素。
神曲的读后感8篇
神曲的读后感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神曲的读后感8篇读后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书籍中情感和情节的魅力,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中情感和情节的内化和融入自身生活的过程,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神曲的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神曲读后感(精选14篇)
神曲〔精选14篇〕神曲〔精选14篇〕神曲篇1《神曲》是但丁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的曙光。
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神曲》的意大利文原意是《神圣的喜剧》。
但丁原来只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词。
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衰的地狱开场,到光明的天堂完毕,由于当时的人们习惯把叙事诗称为“喜剧”和“悲剧”,而这个故事有一个比拟完美的结局,所以称为“喜剧”,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被译为:“神曲”。
它是欧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全诗为三局部:《地狱》〔Inferno, Hell〕、《炼狱》〔Purgatorial , Purgatory〕和《天堂》〔Paradise, Paradise〕,谴责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
全诗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诗,一共100篇。
诗句是三行一段,连锁押韵,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每部也根本相等。
〔地狱4720行;炼狱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一词完毕。
《神曲》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但丁·阿利基埃里以第一人称记述自己35岁时〔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恶〕,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贪欲〕,一只狮子〔象征野心〕,一只豹〔象征逸乐〕,又一种说法是说它们分别象征教皇、国王和人。
他在呼救时出现了诗人维吉尔的灵魂,对他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途径”。
带着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当年但丁·阿利基埃里单相思暗恋的情人贝阿特丽切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在他描绘的世界,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卢齐菲罗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
《神曲》读后感
《神曲》读后感《《神曲》读后感》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神曲》读后感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在《但丁传》中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称谓。
后来的版本便以《神圣的喜剧》作书名。
中译本通称《神曲》。
全诗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诗,一共100篇。
诗句是三行一段,连锁押韵(aba,bcb,cdc,……),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
(地狱4720行;炼狱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词结束。
在诗中,但丁以第一人称记述自己35岁时(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恶),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贪欲/教皇),一只狮子(象征野心/法国国王),一只豹(象征逸乐/佛罗伦萨),他在呼救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对他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路径”。
于是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当年但丁单相思暗恋的情人贝雅特丽齐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在他描述的世界,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
炼狱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灵魂在这里忏悔洗罪,山分七层象征着七大罪,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
天堂分为九层,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灵魂所在,经圣母允许,就能一窥三位一体的上帝。
在经过地狱、炼狱、天堂的一路上,诗人充分发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了种种形形色色,奇形怪状的神奇的景象和场景。
例如《地狱》篇中,为读者展现了阴森、凄惨、恐怖的地狱氛围和对各种犯罪灵魂惩罚手段的描写:贪色者,狂风要不停的吹着他们撞击石崖;贪食者,要忍受冰冷的瓢泼大雨的洗礼;对于吝啬和挥霍无度者,则抱着大石头相互撞击;愤怒者要被淹在一条乌黑发臭的河里;而对于那些不信基督的邪教徒则不得不忍受烈火焚身的痛苦。
关于《神曲》的读后感大全
关于《神曲》的读后感大全【篇一:神曲读后感】每次看完一本书之后,没有什么语言文字的整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所以打算从现在开始,每次看完一本书都写点读后感神马的,好歹给自己个念想吧。
花了断断续续两三个月的时间看完了但丁的名作《神曲》。
这本书大概在小学还是初中就知道了,但只是知道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产物,具体讲什么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老实说,看完之后,依然十分迷茫的……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终于知道原来欧洲的中世纪,宗教是王道啊……神曲分为三局部:地狱、炼狱、天堂,一听就像是要讲点跟上帝有关的事情。
里面讲了很多种罪,类似七宗罪那种。
但丁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他所知道的已故名人或同时代的人安排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代表着他们犯着不同的罪,接受不同的惩罚。
领导他走过前两局部的那么是古罗马的一位叫维吉尔的诗人,也是但丁很钦佩的一位人物。
所以说,里面人物的安排多少也是但丁个人喜恶的表现,也是他所在党派的表现〔佛罗伦萨当时分为两大党派,叫什么记不清了,反正相互之间有竞争跟迫害神马的……〕看完《神曲》的另一大感触即是——但丁看的书真多。
东西方文化差距真大!他每首诗根本都要用到大量的隐喻、类比什么的,引用的都是意大利本国文化或者是其他西方古代文化,像我这种肚子里没多少货色的人根本是看啥啥不明白。
比方说他会经常引用希腊神话的典故,但是他的诗句里不会具体指名道姓,而是把那件事或者那个人描述一下,然后引申一下神马的。
如果没有下面长篇长篇的注释,估计我那些精彩的段落引用都会直接被我忽略……没文化,真可怕……最后总结下,虽然整本书看下来没有那么理解透彻,好歹我也看过一回了,就当开开眼,知道个大概。
等以后有时机有兴趣了再回来好好钻研钻研。
起码我知道了欧洲中世纪跟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之后再看到些相关文章,也大概有个底。
嗯,就是这样了。
【篇二:神曲读后感】《神曲》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
他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
《神曲》读后感
《神曲》读后感《神曲》读后感1《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作,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
他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
但丁将自己作为主人公,极具幻想地编写了《神曲》的故事情节。
读过《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悲哀,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活着的悲哀。
我开始矛盾,如果有地狱就会有天堂,既然要人在死掉之后去阴间为活着所做的错事受罚,为什么天使神仙们不在他活着的时候给予明示呢?错,应该是女娲的错,她在造人的时候就不应该让人类有思维,不应该让人类有“痛觉”跟七情六欲。
错的应该是宙斯,他应该在人类知道善、恶、美、丑的时候就将人类灭绝,这样也省得他在后来的日子里生气。
我不明白为什么但丁要以《神曲》来为此书命名,名字和内容的差别太大了。
但丁将自己描写成迷路在昏暗森林中,想前往天堂的人。
他要经历《地狱》的每一层,而《地狱》的每一层都像一个刑场,正在“受刑”的人的灵魂在为活在世间时犯的错受刑。
精神上的、肉体上的人活在世上怎么能没做错过事呢!如果神灵们的职责就是对死去的人施刑,那神灵也是有罪的,为什么对人类不能宽恕些呢?然后是《炼狱》,这里的灵魂们也有错,只是程度较轻或是已经悔悟,然后在这里忏悔、洗过。
当洗过罪刑之后,上升到天堂。
在天堂里有上帝,有天使和善良的人的灵魂。
诗中说,天堂有九层,也就是西文神话中的九重天吧!我很想知道上帝在干什么!在看人类在地球上与病魔斗争吗?还是在戏日:人类之间的战争是场电动游戏?但丁出身贵族家庭,我想这种悲观的想法是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的发展造成的吧!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将人们区分出等级和阶级,而资本的积累过程又将人们划分等级的过程变得更加赤裸、更加恶毒。
也许但丁当初想借用《神曲》中被用作赎罪的地狱来告诫人们应多行善事吧!可惜的是他没有改变当时的人的心,也没有感动上帝。
人类的剥削在继续,社会的堕落在继续。
因果报应依然改变不了人本性中的欲望与贪婪《神曲》读后感2由于中世纪战争的肆虐、疾病的流行,中世纪时期的庄园经济渐渐衰落,地主对雇佣者的限制逐渐减弱。
但丁《神曲》读后感精选
但丁《神曲》读后感精选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数篇但丁《神曲》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但丁《神曲》的读后感篇一:神曲读后感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现代新纪元的开端,是以大人物为标志的.人物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是但丁最的作品,但丁的经验包括爱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映.《神曲》的外壳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现实为题材.诗人与亡灵谈论的兴衰,听倾诉自己的悲苦哀怨,揭露的丑行劣俗.《神曲》共分三篇:地狱、净界、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组成,加上最的序章,全书共100章.基本情节架构看似简单:,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其略受贝亚德之托付,带领但丁穿过地狱、净界.这段旅程中,但丁看有些罪人在地狱因生前不同之罪过而遭受不同的惩罚,另罪人则在净界里努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来贝亚德出现,接替维其略的向导地位,在迫使但丁对自己的过失作一番告白后,引导但丁游历天国,但丁最后终于见到上帝.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的映射,天堂是人类梦想达到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的苦难.但丁希望人能熟悉自身的罪恶,改过自新,去达到理性天堂的净界.和中古文学作品,《神曲》除了字面的意义外,寓言的意.“从字面说,《神曲》的主题是死后的状况;从寓言上说,主题人凭自由意志去。
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道的奖惩.”但丁自己也提到“全诗和各部分不是为思辨而设的,而是为可能的行为而设的;假如章节的讨论是思维的,目的思辨,而在行动” 这里确定了他写《神曲》是影响人的行动,就因而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 在〈地狱〉、〈净界〉、〈天堂〉三篇中,诗人在作品中广泛地、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他一感叹意大利的分裂和局势混乱,哀叹“意大利是奴隶”、“是苦难的旅舍”、“不再是各省的女主,而是妓院”、“意大利各城市布满了暴君”;他也严厉谴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道夫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只愿在德国扩充势力,竟不来意大利行使皇帝的权利,“听任帝国的花园荒凉”;尤其对教会的揭露和批判尤其尖锐.他盛怒地斥责教皇贩卖圣职的罪行,“你们的贪婪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把好人踩在脚下,把坏人提拔.”其人物庞尼菲斯八世,因此但丁多处揭露他的罪行,并借犯贩卖圣帜罪的教皇尼古拉三世的之口,当庞尼菲斯八世还在世时,就公布他要入地狱.至于《神曲》现实的揭露,一般是透过人物形象进行的.揭露者和被揭露者的对象大透过历史上或当代的闻名人物.如用号称代教皇的圣彼得揭露教廷的腐/败;用法国卡佩王朝的始祖休·卡佩揭发腓力四世和其它后裔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发他自己和他的后继者庞尼菲斯八世和克力门特五世的罪行.但丁,只有通过闻名物和事件,打动人心,促使改革早日实现.也因此《神曲》所塑造的各类型人物,大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一座丰富多姿物画廊,这在中古文学中是无与伦比的.关于《神曲》的成就评论部分.有人认为《神曲》的两大因素爱情与政治,但丁的最大动机亦在歌颂贝亚德而作的.我们透过《神曲》的细节所的高度技巧来看,它的主要成就还在于高度概括和综合性.但丁看到祖国壮丽的河山,接触社会各国阶层,加深了爱国思想,丰富了生活经验,视野从佛罗伦斯扩大到意大利全国乃至基督教世界.他看到意大利和欧洲处于纷争、混乱的状态,探索了祸乱的根源和拨乱反正的途径,意识到自己担负着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给意大利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的历史使命.认为自己诗人,就要通过创作一部有巨大感染力的作品,此一使命.因此这部作品把诗人内在的生活经验、宗教热情、爱国思想和政治文化的重大;把历史的和现实的、古典的和基督教的因素融合为和谐的整体,一点上,《神曲》确实是非常的.难怪艾略特在他的〈但丁论〉中宣称“但丁与莎士比亚平分了现代的世界,再没有者存在.”“莎士比亚出人类情感的最大宽度,而但丁出最大的高度和深度.”但丁《神曲》的读后感篇二:读神曲有感读但丁《神曲》有感《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品,也是一本值得去读的名著。
神曲读后感三篇
神曲读后感三篇篇一:读神曲有感读但丁《神曲》有感《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品,也是一本值得去读的名著。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国》三部分。
但丁曾说创作《神曲》的目的是“要使得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
”在《神曲》中,但丁通过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国的经过,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意大利社会生活,揭露了教会的卑鄙行为,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专横,普通市民的贪婪自私,*党派斗争、破坏意大利统一,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真理的追求。
这部作品还采用了梦幻、寓言、象征等表现手法,被称为“中世纪史诗”。
《神曲》写于中世纪,所以,从内容到结构都有宗教文学的影子。
但丁认为,人类必须要节欲和经过刻苦的修炼,才能摆脱苦难,到达天国。
因此,诗中不少地方含有宗教的相关内容。
作品采用象征手法和梦幻故事的形式,有些象征还很难懂。
总的来说,《神曲》是一部新旧思想并存的作品。
《神曲》揭露意大利当时的社会黑暗,他反对政教合,尤其是对教会的批评。
在《炼狱》表明了对政教合一的厌恶:“罗马,他从前教给地上以幸福,一向有两个太阳,照明两种路径:一个是尘世的,一个是上帝的。
现在呢,一个太阳遮没其他的一个了;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
第二件东西在一起就弄得糟糕了”,在《天国》中也指出,政教合一是“灾难的起源”。
由于教皇的罪恶太大,但丁在他死前就把他写进地狱,倒插在火坑里,以此来表示对这个干涉内政、破坏意大利统一的罪魁祸首的愤怒。
但丁天主*,但他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揭露教会的罪行和对其进行批判,这和人民群众反教会的情绪是一致的。
但丁渴望意大利的和平与统一,反对*,并在诗中讽刺两派的领袖为了自己党派的利益而不顾祖国的统一,因此也把他们都放在地狱里。
在《炼狱》中,但丁还写下了“粗心大意的人啊!你来看一看蒙泰基奥和卡佩莱托两大家族,再来看一看莫纳尔多和菲利佩斯基奥两大派系,前者已经灰心丧气,后者也是满腹疑虑。
《神曲》读后感范文
《神曲》读后感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神曲》读后感范文【一】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剧》,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
《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
但丁将自己做为主人公,积聚幻想地编译了《神曲》的故事情节。
读过《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悲哀,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活着的悲哀。
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尔斯在《埃涅阿斯记》中关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导游历阴间的描写,中世纪作家达·维隆纳的《耶路撒冷天国颂》、《巴比仑地狱诗》和德拉·利瓦的《三卷书》对罪孽的灵魂在地狱接受惩戒,天堂光明、幸福的叙述,都给但丁提供了借鉴。
但《神曲》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为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
他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为9层,蕴含着深邃的道德涵义。
在描绘不同境界时,他采用不同的色彩。
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
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使人如身临其境。
《神曲》堪称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
作为这部史诗的主人翁,但丁本人苦苦求索的品格和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刻画得最为细微、饱满。
维吉尔和贝娅特丽丝这两位向导,虽然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但仍然各具鲜明的个性。
维吉尔是导师,在对但丁的关怀和教诲中,显示出父亲般和蔼、慈祥的性格。
贝娅特丽丝是恋人,在对诗人的救助和鼓励中,显示出母亲般温柔、庄重的性格。
但丁擅长在戏剧性的场面和行动中,以极其准确、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外形和性格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神曲的读后感
神曲的读后感(一) 《神曲》从头至尾都充满象征的意义。
一样以为:开头的黑丛林象征着中世纪政局的黑暗。
狮子象征残暴的封建统治者,豹指逸乐好财的政治野心家,母狼指贪婪的教会,也是罗马教皇的象征。
维吉尔对但丁说:“你应当另寻一条前途;因为那只母狼决不让一个人通过那里,除非把它杀掉。
它的性质超级残酷,肚子从来没有饱足的时候,越发吃得多,反而越发饥饿。
”这和但丁一贯反教皇的思想是一致的。
同时母狼是罗马城徽的标志(相传罗马城始祖罗姆鲁斯是母狼乳大的),加上教皇住在罗马,但丁用母狼暗指罗马不无道理。
维吉尔是人智(理性)的代表,贝亚德为神智(信仰)的化身。
“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遇,“净界”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楚历程。
幽明三界的旅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之境的进展进程。
至于作品中具体人物象征更多。
如《净界》第一篇中看管大海的伽东是“意志”的象征,因为他生前宁可捐躯生命,也不肯失去自由。
第29篇中半鹰半狮的怪物象征耶稣,言其“人而神”也;他拉的“车子”象征教堂。
在车子右边起舞的三位贵妇象征神学上的三种美德:白色为信仰,绿色为希望,红色为慈爱。
在车子左侧起舞的四个贵妇象征行为的
四种美德:谨慎、正义、勇敢、控制。
其中一女子有三只眼睛在前面作引导,代表过去、此刻、以后。
诗中幽明三界色彩和情调截然不同,象征着人处于不同的精神境遇。
《地狱》黑暗阴森,精神痛楚;《净界》柔和安静,心情舒坦;《天堂》绚烂明丽,令人赏心悦目。
谁能想到如此一部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的写作初衷竟然是为了一名心仪的女子,仍是单相思。
一开始会被他那份情感感动,可是又不由会想,但丁一生都在倾心着想念着那位叫贝雅特丽齐的女子,颂扬她的文学作品那么的多,对他那位从未在作品中提到过的妻子来讲,她又是不是知晓,又是不是会感觉难过。
若是那时他能够和心爱的贝雅特丽齐在一路,是不是还会有这种浓重的爱意敬意,是不是还会有这部旷世之作。
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或许也确实是这种浪漫、这种矛盾的因子才能使得他写出如此的作品吧。
《神曲地狱篇》是好读的,一是因为田德望先生的译本是更通俗易懂的散文体,二是因为每一曲(章)的篇幅其实不长,而且容易随着但丁的描述来想象他笔下的那个地狱,想象所有的情景和人物。
但《神曲》又是不行读的,毕竟但丁有着丰硕的地理、历史、宗教知识,每曲(章)虽短,却要求你有充分的知识储蓄,还有乃至比正文还大篇幅的注释,看着看着真的会忍不住停下来喘口气,乃至要打开百度在隔壁
以便随时长知识,也是让人醉了。
神曲的读后感(二) 《神曲》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
他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述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
但丁将自己做为主人公,积聚空想地编译了《神曲》的故情形节。
读过《神曲》以后,我的第一感觉确实是悲伤,人类的悲伤、社会的悲伤、活着的悲伤。
我开始矛盾,若是有地狱就会有天堂,即然要人在死掉以后去阴间为活着所做的错事受罚,什么缘故天使神仙们不在他活着的时候给予明示呢?错,应该是女娲的错,她在造人的时候就不该该让人类有思维,不该该让人类有“痛觉”跟七情六欲。
错的应该是宙斯,他应该在人类明白善、恶、美、丑的时候就将人类灭绝,如此也省着他在后来的日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里动气。
我不明白什么缘故但丁要以《神曲》来为此书命名,名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和内容的不同太大了。
但丁将自己描述成迷路在昏暗丛林中,想前去天堂的人。
他要经历〈地狱〉的每一层,而〈地狱〉的每一层都像一个法场,正在“受刑”的人的灵魂在为活活着间时犯的错受刑。
精神上的、肉体上的……人活活着上怎么能没做错过事呢!若是神灵们的职责确实是对死去的人施刑,那神灵也是有罪的,什么缘故对人类不能宽恕些呢???
然后是《炬狱》,那个地址的灵魂们也有错,只是程度较劲或是已经悔晤,然后在那个地址忏悔、洗过。
当洗过罪刑以后,上升到天堂。
在天堂里有上帝,有天使和仁慈的人的灵魂。
诗中说,天堂天九层,也确实是西文神话中的九重天吧!我很想明白上帝在干什么!在看人类在地球上与病魔斗争吗?!仍是在戏曰:人类之间的战争是场电动游戏!
但丁身世贵族家庭,我想这种悲观的方式是那时的社会和历史的进展造成的吧!那是一个变革的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将人们区分出品级和阶级,而资本的积叠进程又将人们划分品级的进程变得加倍赤裸加倍恶毒。
或许但丁当初想借用《神曲》中赎罪的地狱来告戒人们应多行善事吧!可惜的是它没有改变那时的人的心,也没有感动上帝。
人类的剥削在继续,社会的堕落在继续。
因果报应仍然改变不了人本性中的欲望与贪婪……
神曲的读后感(三) 但丁,欧洲中世纪最后一名诗人,也是文艺振兴时期的第一名诗人。
关于这位意大利诗人的好奇,我在寒假有幸阅读了他的《神曲》这部关于地狱的作品。
《神曲》全诗共有一万四千多行,包括《地狱》、《净界》、《天堂》三部。
但丁以诗人自己为主人公,描述他三十五岁
那年迷途于一个黑暗的丛林,三只野兽向他扑来,就在这危急时刻,他青年时期暗恋的少女贝娅特丽丝,委托古罗马诗人维其略前来营救,并带着他游历了地狱、净界,又在贝娅特丽丝引导下游历天堂的经历。
《神曲》的构思充满宗教色彩,但诗中所写见闻多数取材于现实。
诗人与亡灵们谈论国家的兴亡盛衰,听他们倾诉自己的悲苦哀怨,揭露他们的丑陋行径,从而表达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
《神曲》不单单是写人类在地狱中为自己所犯的过错罪行如何受处处惩,而且还悲忿揭露教会的罪恶,痛斥干与世俗政权的教皇。
当他来到深渊边际,看到教皇尼古拉三世时,严厉地说道,“你的贪婪使世界变得凄惨,把仁慈的踏在脚下,把凶恶的捧在头上。
你把金银看成上帝,试问你和那些崇拜偶像的有什么区别?只只是他们崇拜一个偶像,你崇拜一百个算了。
你安心在那个地址吧,你应该受处处惩。
”他把埋藏在心中许久的愤慨化为有力的文字抨击着世俗的丑陋与罪恶。
他用文字试图唤醒这愚昧的社会与人们的思想。
但他同情真诚相爱的男女;他崇拜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大师和拉斯、荷马;他赞扬勇于冒险、不断追求知识的航海家与英雄。
那时的意大利,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
但丁通过《神曲》从政治、宗教、道德上探讨着意大利民族的前途。
若是说但
丁是保护民族和平统一的武士,那么诗中的维其略和贝娅特丽丝确实是他手中的双刃剑,他们别离代表了理性和信仰。
唯有在这二者的指引下摆脱迷惘和错误,通过道德净化的途径,最终达到理想境遇,犹如读此书从“地狱”到“净界”最后升华至“天堂”的进程。
“……人性因人的缘故成为如此高贵,造物主再也不鄙视此乃彼之造物。
此刻有一个人,他从世界最深的洞窟明白那个地址,曾经一一看过各类灵魂的生活。
他恳求你,赐给他一点恩惠,叫他有足够的能力,举起他的眼睛再高些……”这不仅是贝拉的祈祷,也是但丁对上帝的默默祈祷。
当但丁在一霎时间看到三位一体的上帝的景象时,他的梦醒了,但他感到超级欢乐,他体会到“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
”诗中充满着作者乐观的信念,通过象征、寓意等浪漫主义手法与现代主义手法融为一体,使我在现实与梦境中体会到在但丁笔下人类灵魂的善与恶,美与丑彼此矛盾所激发的感触永生。
老舍如此评判过《神曲》,“天才与尽力的极峰即是这部《神曲》,它使我明白了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也使我明白了文艺的真正的深度。
”灵魂的永生在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