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呼衰肺心病心衰并酸碱失衡及水和电解质紊乱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衰时酸碱平衡及水_电解质紊乱的诊治
严重碱血症是此型酸碱紊乱的主要特点 ,由于 严重碱血症 ,氧合解离曲线左移 ,组织缺氧 ,可发生 严重心律紊乱并引起死亡 。纠正引起呼碱并代碱的 原因是治疗的关键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亦不必给 予补充酸性药物 。严重碱血症 pH 升高明显者 ,可 适当使用盐酸精氨酸和醋氨酰胺 。 6 三重酸碱失衡 ( TABD)
呼吸性酸中毒是 COPD 呼衰时最常见的酸碱失 衡 ,发生率约为 60. 3 %。COPD 通气功能障碍引起 的 Ⅱ型呼衰 、缺氧和 CO2 潴留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 的主要原因 。当 COPD 急性加重 ,发生急性呼吸性 酸中毒时 ,动脉血气特点为 : PaCO2 > 45 mmHg ,pH < 7. 35 , HCO3- > SB ( 标 准 碳 酸 盐) , SB 正 常 , 碱 过 剩 (BE) 正常 ,多有低氧血症 。在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 血液缓冲系统代偿程度有限 ,血液最大缓冲能力为 HCO3- 30 mmolΠL ,因此 HCO3- 多小于 30 mmolΠL 。
COPD 合并呼衰 ,主要出现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其 动脉血氧特点为 : PaCO2 > 45 mmHg ,pH 7. 35~7. 45或 稍低于 7. 35 ,HCO3- > SB > 正常 ,BE 为正值 。存在低 氧血症。此时细胞内、外皆充分代偿。HCO3- 必须符 合预 计 的 HCO3- (mmolΠL) = 24 + 0. 35 × △PaCO2 ± 5. 58范围内。代偿限可达 42~45 mmolΠL 。
COPD呼衰肺心病心衰并酸碱失衡及水和电解质紊乱分析
and heart failure apt to occur acid—base disorder and water·electrolyte imbalan ce.In the basis of treatment primary disease,detecting the
condition of acid-base an d water—electrolyte and keeping the balance has importan 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eatment.
lyte imbalance with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 d heart failure.M ethods 68 eases with
COPD com b 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heart failure were selected,statistic analysis to chemical examination on admission an d process
易发生 酸碱平衡紊乱 及水 、电解质紊乱 。据 国内综合报道 ,其 发生率 达 78.6% ~95.45% [1]。本文 就 COPD呼衰肺 心病心
衰发生酸碱失衡及水 、电解 质紊乱情 况进行 分析 以指导临床 治疗 。
患者 出现 血 白细 胞 计 数 增 高 ,不 足 的 细 胞 数 目影 响 血 清 TREM.1的浓度 ,但实 验结 果也 能显示 出其 浓度 与病 情严 重 程度同步变化的趋势 。
临床 肺科 杂志 2010年 6月 第 15卷第 6期
肺心病急性期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诊疗分析
肺心病急性期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诊疗分析作者:沈国隽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15期摘要: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由于感染、缺氧、应用利尿剂和激素等原因,常导致复杂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因缺乏特异性表现,或受其他并发症等因素掩盖可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抢救时机,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1]。
我院2009~2014年以来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病人40例血清电解质情况总结分析。
关键词:肺心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分析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5岁,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平均慢性肺部疾病史16年,多因呼吸道感染诱发肺心病失代偿入院。
1.1 ;临床表现除有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外,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尿量减少、水肿、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
1.2 ;实验室检查全部患者入院后给予血气分析检查和电解质检查。
26例病人入院时已有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12例入院后出现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
低氯34例,低钾12例,高钾15例,低钠28例,低氯且低钠13例,低氯、低钾且低钠10例。
其中33例病人伴有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7例病人伴有肺性脑病,14例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
1.3 ;治疗除积极控制感染、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治疗等以外,根据血清电解质水平给以相应的纠正。
以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为主时给予口服或静脉补充氯化钾。
当低钠、低钾同时存在时,优先补钾,否则在补充氯化钠后,细胞外钠增高,钠-钾交换增多,细胞内缺钾更进一步加重,会导致严重心律失常[2]。
当以低钠血症为主时,避免过度限盐,给予含盐饮食,并静脉补充生理盐水,必要时给予3%高渗盐水。
对心功能不全严重、稀释性低钠血症者限制补液量,边利尿边补钠,必要时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对肾血管的收缩效应,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使水排出量大于钠排出量,利于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纠正[3]。
三重型酸碱平衡紊乱-肺心病、呼吸衰竭--病例分析
三重型酸碱平衡紊乱-肺心病、呼吸衰竭--病例
分析
病例摘要:
某肺心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用利尿剂、激素等治疗,血气及电解质检查为:pH7.43,PaCO261mmHg,[HCO3-]38mmol/L,血[Na+]140mmol/L,[CL-]74mmol/L[K+]3.5mmol/L。
分析题:
此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
参考答案:
分析:该患者PaCO2原发性升高,为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计算代偿预计值为:
Δ[HCO3-]↑=0.35ΔPaCO2±3=0.35(61-40)±3=7.45±3 代偿预计值为:正常[HCO3-]+Δ[HCO3-]=24+(7.45±3)=31.45±3,而实际测得的[HCO3-]为38mmol/L,大于代偿预计值,因此肯定有另外的一种碱中毒,即代谢性碱中毒的存在。
那么有没有代谢性酸中毒呢?用AG值可以分析:AG=[Na+]-[CL-]-[HCO3-]=140-38-74=28,明显升高,因此可
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存在。
最后得知此患者发生了:呼酸、代酸、代碱三重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治疗
COPD 加重期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
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等。绿脓杆菌感染:住院 COPD患者多见。(S:敏感;P:部分敏感:R:耐药)
• 1963年,WHO 将肺心病定义为“肺心病 是指继发于影响肺部结构和功能的疾病而 出现的右心室肥厚,但应除外由原发影响 左心室疾病而引起的肺部异常改变所致者, 如先天性心脏病。”
• 该定义是一个病理学的定义,而不是功 能的定义,因诊断右心室肥厚难以确切, 只有尸检才能确诊,故临床价值有限。
• 1970年,又将“右心室肥厚”改为“右 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但仍不确切, 因为包含了轻度右心室功能障碍到严重右 心室衰竭。
• 绿脓杆菌肺炎治疗: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一 种绿脓杆菌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菌素( 凯复 定、头孢吡肟、碳青酶烯类(泰能、美洛配能)或 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如环丙沙星等)也有效。
• 2.慢性气流阻塞的治疗
• (1)扩张支气管:
• 3种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兴奋剂、抗胆碱能 药、茶碱类。
• (一)气道炎症:COPD 患者 ARF 最常见诱因。 致病原为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卡那摩耶菌和 肺炎衣原体等。
• (二)肺栓塞:COPD 合并肺心病时常伴右室壁 栓子形成,血小板功能异常,低氧血症导致继发 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COPD患者心肺 功能差,体力活动受限,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增加。
• 心律失常:原因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感染,酸中 毒。呼碱,支气管解痉剂,洋地黄等均可能为诱发因素。
老年肺心病单纯呼吸衰竭与并发肾衰、肺性脑病的血气、电解质分析
老年肺心病单纯呼吸衰竭与并发肾衰、肺性脑病的血气、电解质分析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单纯呼衰与并发肾衰、肺性脑病的电解质及血气变化特点及治疗转归。
方法:选取对老年肺心病单纯呼衰50例,合并肾衰30例,肺性脑病12例,入院时测电解质(K+、Na+、Cl-)及血气指标(pH、PaCO2、PaO2、HCO-3),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追踪疗效及转归。
结果:老年肺心病单纯呼衰与合并肾衰,肺性脑病在K+、Na+、Cl-、pH、PaCO2、PaO2间有差异(P<0.05),且三组的pH、PaO2均低于正常,PaCO2高于正常;pH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92例患者入院时采用美国IL—1400型血气电解质仪同步测K+、Na+、Cl-、pH、PaCO2、PaO2、HCO-3,操作严格按规范操作要求执行。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炎、止咳、化痰、扩张支气管、吸氧、调节水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适量强心剂与利尿剂等治疗原发病与并发症。
1.3 疗效判定标准各参数指标以《诊断学》(第7版)临床检验参考值为标准[2],超出各指标上下线值均为异常。
有效:指经治疗后,电解质、血气值恢复正常,反之则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项指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系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总死亡18例(19.56%);单纯组50例有效,有效率为100%;肾衰组30例,有效16例(53.3%),无效4例(13.3%),死亡10例(本组33.3%,总数的10.87%);肺脑组12例,有效1例(8.3%),无效3例(25%),死亡8例(本组66.67%,总数的8.70%);同时合并肾脑衰竭有8例,全部死亡。
92例中,高钠4例(4.31%),低钠57例(62.1%);高钾11例(12.07%)、低钾26例(28.21%);高氯4例(4.31%)、低氯58例(62.9%)。
临床血气分析诊断呼吸衰竭诊断标准、酸碱失衡分析及治疗分析
临床血气分析诊断呼吸衰竭诊断标准、酸碱失衡分析及治疗分析血气分析是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pH 值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评估机体是否存在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是抢救危重病人和术中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
住院诊断标准判断呼吸衰竭(一)氧合指标: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90~100 mmHg。
Note:但是需要注意的是PaO2 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根据年龄的计算公式为PaO2 = 100 mmHg -(年龄* 0.33)+/- 5 mmHg。
换句话说,80 岁的老年人正常氧分压可低至69 mmHg。
血氧饱和度(SaO2):表示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
正常人动脉SaO2 为95% ~ 98%,如低于90% 可确定有低氧血症存在。
Note:但是需要注意的是SaO2 作为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并不敏感,原因是由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呈S 形(如下图)的特性,当PaO2 已有明显下降(60 mmHg)时,SaO2 仅呈现较轻度的缺氧(90%)。
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二)二氧化碳指标(PaC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可作为肺泡通气量的指标。
正常值为35 ~ 45 mmHg,平均值为40 mmHg。
Note:通常静脉血PaCO2 较动脉血高5 ~ 7 mmHg,可用来判断动脉血气分析是不是错采了静脉血。
根据PaO2、SaO2 和PaCO2 水平判断有无呼吸衰竭PaO2 低于60 mmHg 定义为呼吸衰竭,SaO2 低于94% 则提示缺氧。
若同时PaCO2 正常或下降,表明肺换气功能障碍,为Ⅰ型呼吸衰竭;◆若PaCO2 大于50 mmHg 即存在二氧化碳潴留,表明肺通气功能障碍,Ⅱ型呼吸衰竭。
判断酸碱失衡(一)酸碱度(pH 值)pH 值:正常pH 在7.35 ~ 7.45 之间,可反映体液总酸碱度,能判断机体处于酸中毒还是碱中毒。
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防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肺心病560例, 其中合并MOF者126例。
结果 126例肺心病合并MOF者中,死亡86例,总死亡率68%;并发2个器官衰竭者死亡率52%(30/ 58) ; 并发3个器官衰竭者死亡率65%(22/34) ;并发4 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死亡率100%(34/ 34) 。
结论肺心病合并MOF,受累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
减少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预防发生脑、肾、胃肠、肝、DIC等并发症。
【关键词】肺心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呼衰心衰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是影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预后的主要因素。
为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的状况、发病机理与预后的关系及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现将126例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慢性肺心病560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年全国制定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其中合并MOF者126例, 共死亡86例, 总病死率68%, 其中男76例, 女50例。
60岁-70岁26例, 死亡8例, 病死率31%, 71岁-80岁78例, 死亡56例,病死率72%, >80岁22例, 死亡22例, 病死率100%。
1.2 诊断标准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在具有呼衰或心衰的基础上, 合并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者诊断为肺心病并MOF:(1) 肺性脑病: 有意识障碍、昏迷或抽搐等, 排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严重电解质紊乱等。
(2) 肝功能衰竭: 血清胆红素>34.2μmo1/L,和/或GPT超过正常2倍以上。
(3)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或尿素氮>17.9mmo1/L,或血肌酐>177umol/L。
(4)胃肠道功能衰竭:严重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
肺心病及呼吸衰竭伴电解质紊乱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
有 利弊 , 床上应 以本 单位 和患者的条件权衡选用 。 , I 盏 【 关键词 】 精氨酸 ; 纳洛酮 ; 无创呼吸机 ; 肺源性心脏病 : 呼吸衰竭
1 资 料 与 方 法
停综合征 1 , 消化道 出血 2 。拒绝 呼吸机 治疗 3 为 2例 上 例 0例
药物治疗组 , 中男 2 其 0例 , l ; 均 年 龄 6 岁 。给 予 精 氨 女 0例 平 7
酸 、 洛酮静脉滴 注治疗 。3 纳 0例均 有意识 障碍 及 呼吸 困难 , 心
选择 20 03年 1 月至 20 1 07年 3月 呼吸科住 院 肺功能不全 Ⅱ级 以上 ; 肿 3 水 0例 ; 心律 失常 2 8例 ; 眠呼吸暂 睡 停 1例; 5 上消化道 出血 2例。2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中期的预测指标 , 具有 显 著 的临床 意义 。总之 , F F N作 为 一项
子痫前期患者 的血清 、 羊水 中 F N升高 , F 而在脐 血却无 改变 , 其 机理有待研究 。F N与子痫 前期 患者 异常 胎盘 功 能之 间 的确 F 切关系亦有待探讨 。在 H C D P的发 展过程 中 , 孕妇血 浆及羊水 中 F N值升 高 早 于 临床 症 状 的 出 现。对 孕 妇 血浆 及 羊 水 中 F
【 要】 目的 用精氨 酸、 摘 纳洛 酮静脉 滴注与无创 呼吸机 治疗肺 心病 、 衰竭伴 电解质 紊乱 患者 5 呼吸 8
例 , 察 对 比 2 疗效 康 无 创 呼 吸 机 治 疗 ; 8 用 药物 治 疗 组 3 0例 , 精 氨 酸 1 用 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内科 蔡柏蔷
• COPD 急性加重期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可使肺小动脉 痉挛及重组,而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 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增高从而使右心室 扩大增厚,最终发生右心衰竭。既往诊断 为肺原性心脏病( cor pulmonale) 合并 急性呼吸衰竭。
• *氟喹诺酮能很好地进入呼吸道的分泌物,为对 绿脓杆菌治疗有效。
• (2)绿脓杆菌肺炎: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时易 感染绿脓杆菌。应用机械通气或其他呼吸治疗设 备者、COPD患者常伴发绿脓杆菌感染。
• *患绿脓杆菌肺炎时有显著发热、寒战、严重的 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严重者有紫绀和休克。 胸相为弥漫性双侧支气管肺炎伴结节状浸润和小 的透亮区域。胸腔积液常见,但脓胸不多见。
• 吸烟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关系: • * 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
偶尔吸烟也能刺激流感嗜血杆菌生长。
• * 流感嗜血杆菌的危害: • a.抑制呼吸道粘膜上皮纤毛的运动; • b.降低纤毛的清除率; • c.促进组织胺的生成,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
阻碍下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 COPD患者加重前多有上感史,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急性发病者有发热、咳嗽和咳痰。
• 首选抗胆碱能药中的异丙托品,因为 COPD气流 阻塞的可逆成分是由副交感神经介导的。β2受体兴奋剂和抗胆碱能药可单独或联合使用。
• * β2-受体兴奋剂及异丙托品:以吸入用药为 佳,急性加重期呼吸困难严重、运动失调或感觉 迟钝,以压力喷雾器 (CGNs)较适易。机械通气 治疗时,可通过带有特殊接合器进行吸入治疗。
• COPD 合并ARF 的血气:PaO2小于 55 mm Hg 和/ 或 PaCO2大于 50 mm Hg。
并发症
内科常见病并发症一、COPD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慢性呼吸衰竭:常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时发生,其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2、自发性气胸:如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考虑并发自发性气胸,X线可确诊。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阻肺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收缩、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发生右心功能不全。
二、支气管哮喘并发症:严重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作或感染可治慢性并发症如COPD、支气管扩张和肺源性心脏病三、支气管扩张:范围局限者,积极治疗可改善生命质量、延长寿命,支扩范围广泛易损害肺功能、甚至发展致呼吸衰竭而引起死亡,大咯血可出现休克、血块凝集致窒息、死亡。
四、肺炎并发症:近年少见,严重脓毒血症、毒血症患者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表现为血压降低、四肢厥冷、多汗、发绀、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高热、胸痛、咳嗽等症状不突出)其它有胸膜炎、脓胸、心包炎、脑膜炎、关节炎等。
五、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DIC、深静脉血栓形成。
1、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神经精神障碍综合征,继发于慢阻肺2、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常合并各种类型的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呼酸纠正缺氧、戒除二氧化碳潴留为主,呼酸并代酸需要补碱治疗,PH<7.23、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以紊乱性房速具有特征4、休克,一般不多见,发生原因有严重感染、失血(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5、消化道出血由于感染、呼衰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心衰致胃肠道淤血以及应用GC常并发消化道出血6、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可预防。
六、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胆石症、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或海绵样变、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1、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消化性溃疡和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2、胆石症:发生约30%随肝功能失代偿程度增加,胆石症发生率升高3、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肺部、肠道及尿路感染4、门静脉血栓形成或海绵样变:指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部分或完全慢性阻塞后,在门静脉周围形成细小迂曲的血管5、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6、肝肾综合征:严重的门静脉高压,内脏高动力循环使体循环血流量明显减少,出现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及氮质血症等7、肝肺综合征:在排除原发心肺疾病后具有基础肝病、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血氧河功能障碍,肝硬化伴呼吸困难、发绀和杵状指,预后较差。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伴电解质紊乱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
为 有 效 ,死 亡 及 放 弃 为 无 效 。治 疗 前 、24 h及 72 h抽 动 脉 血 做 血 气 分 析 。
例 ;心 律 失 常 18例 ;睡 眠 呼 吸 暂 停 综 合 征 12例 ,上 消 化 道
1.4 统 计 学 处 理 :计 量 资料 以 ±5表 示 ,采 用 t检 验 ,计 数
2.1 临床 疗 效 比 较 :无 创 组 好 转 率 86 (24/28);病 死 率 14 (4/28)。 药 物 治 疗 组 好 转 76.7 (23/30);病 死 率 占 2O%(6/30),中途 放 弃 治 疗 1例 。
(P>0.05),具 有 可 比性 。
无 创 组 临 床 改 善 意 识 障 碍 (24/28,86 )、水 肿 (17/20,
稳 定 期水 平 ,动 脉 血 氧 分 压 (Pa0z)> 60 mm Hg;③ 电 解 质
创 组 和 药 物 治 疗 组 ,接 受 无 创 呼 吸 机 辅 助 通 气 治 疗 28例 为
紊 乱 纠 正 ;④ 尿 量 增 加 ,全 身 高度 水 肿 明 显 减 轻 。 治疗 好 转
无 创 组 ,其 中 男 性 18例 ,女 性 1o例 ;平 均 年 龄 67.43岁 ;均 有 意 识 障 碍 及 呼 吸 困 难 ,心 肺 功 能 不 全 Ⅱ级 以 上 ;水 肿 2O
1.2 方 法 :无 创 组 无 创 呼 吸 机 是 美 国 产 伟 康 Bipapvision,
85 )、睡 眠 呼 吸 暂 停 (10/12,83 )方 面 优 于 药 物 治 疗 组
模 式 为 S/T模 式 ,吸 气 压 力 (IPAP)8~ 22 cm HzO,呼 气 压
(23/30,77 ;22/30,73 ;10/15,67 )(Pd 0.05)
呼吸衰竭时的酸碱失衡及其临床意义
呼吸衰竭时的酸碱失衡及其临床意义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功能受损,无法维持合适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进而引起全身酸碱平衡的紊乱。
酸碱失衡在呼吸衰竭时起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以下将详细阐述酸碱失衡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酸碱平衡是指人体内液体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
在正常的酸碱平衡下,动脉血液pH值为7.35-7.45,而氧合的静脉血pH值为7.37-7.43、当呼吸功能失常导致氧合不足和二氧化碳排放不畅时,将引起酸碱平衡紊乱,主要表现为酸血症和碱血症。
酸血症是指动脉血pH值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小于7.35、在呼吸衰竭时,呼吸功能减退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形成呼吸性酸血症。
此外,还可能因为肺功能障碍引起氧气摄入不足,导致缺氧性酸血症。
酸血症可能会引发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如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异常、免疫功能紊乱等。
碱血症是指动脉血pH值高于正常范围,通常大于7.45、在呼吸衰竭时,由于呼吸功能受损,导致二氧化碳排放不畅,引起呼吸性碱血症。
此外,在一些特定的呼吸衰竭情况下,如慢性肺部疾病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抑制药物,也可能引起代谢性碱血症。
碱血症会影响身体的多个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电解质平衡等。
当严重的酸碱失衡发生时,除了酸血症和碱血症外,还会出现其他一系列临床意义重大的问题。
例如,酸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如乏力、倦怠、昏迷等。
碱中毒则可能引起肌肉痉挛、手指的麻痹、心动过速等。
此外,酸碱失衡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如心率改变、血压变化、心律失常等。
呼吸衰竭及其伴随的酸碱失衡还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进而引起肾功能衰竭。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防治酸碱平衡失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积极处理呼吸衰竭的原因,如治疗肺部感染、拔除气道梗阻物等。
其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改善氧合、促进二氧化碳排出等。
同时,对于酸血症和碱血症的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调整酸碱平衡的药物等。
呼吸衰竭时的酸碱失衡及其临床意义
ppt课件
4
下面就各型酸碱失衡特点分别作一介绍:
(一)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酸中毒:
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因缺氧和CO2潴留 同时存在,常可表现为严重缺氧伴有呼 吸性酸中毒。
ppt课件
5
1、机体代偿作用: 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可通过缓冲对系统、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肾脏代偿等机制,使 HCO3-代偿性升高。即使机体发挥最大代偿能 力,但HCO3-升高始终不能超过原发PaCO2升 高,即HCO3- /PaCO2比值肯定要下降(即 <0.6),PH值肯定要<7.40。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HCO3-最大代偿程度为升高 3~4mmol/L,即HCO3-代偿极限30mmol/L。
ppt课件
8
2、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变化特点:
(1)PaCO2原发性升高; (2)HCO3-代偿性升高,但慢性呼吸性酸 中毒必须符合预计
HCO3-=24+0.35×△PaCO2±5.58范围内;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HCO3-<30mmol /L;
ppt课件
2
而机械通气不当, CO2排出过快,亦可引起 CO2排出后碱中毒(Posthypercapnic akalosis)。 严重的缺氧和酸碱失衡有时可成为病人致死的 直接原因。
及时、正确地识别和处理呼吸衰竭病人的 异常动脉血气变化和酸碱失衡,对于提高呼吸 衰竭病人的救治率意义甚大。
ppt课件
呼吸衰竭时的酸碱失衡 及其临床意义
ppt课件
1
可 毒。并发呼酸吸碱衰失竭衡时。常C因O缺2潴氧留和可(引或起)呼C吸O性2潴酸留中,
严重缺氧除可致CO2排出过多,致呼吸性 碱中毒外,尚可致代谢功能障碍,加上随之而 来的肾功能障碍或多脏器功能损害而引起的一 系列代谢障碍,不适当使用碱性药物、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排钾利尿剂等医源性因素、长期 低钠饮食、呕吐、纳差均可引起代谢性酸碱失 衡。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衰、呼衰、酸碱紊乱的血气变化1832例分析
心律 失常对诊 断治疗的重要性 , 已将对 酸
碱 紊 乱 的认 识 , 定 性 或 半 定 量 的 阶 段 引 认 向精 确 的 定 量 阶 段 。 血 气 分 析 监 测 还 对
休克 、 昏迷 、 因不 明的休 克具 有诊 断与 原 鉴别诊 断的价值 。如 对慢 性呼 吸道 疾病
由肺 通 气 功 能 障 碍 造 成 的 二 氧 化 碳 潴 留
极有用 , 存在 电解质 紊乱 时可提 供依 据 , 有严重酸碱紊乱时 , 血气分析还可反映酸
84 0 4 0 0新疆喀什地 区第一人 民医院 摘 要 目的 : 统计观察血 气分析 对肺 心
血气资料 : 标本资 料均以呼吸系统心
血 管 系 统 疾 病 为 主 , 19 在 9 7年 1月 ~
析 对 呼 吸 疾 患 及休 克 、 血 管 疾 患 的 临床 心
诊断、 治疗均 可起重要 的作 用。对评价 疗 效、 示病情发 展 变化 、 后 的判 断有 着 提 预
重要 的 临床 意 义 。
3 王 曾礼. 更新对 慢性 阻塞 性疾 病认识 的 观 念.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 杂志,07,( ) 20 6 6 .
度低氧血症 占多数 。血气 分析 检查 者各 类低氧血症 与高碳酸血症 分析 以代酸 、 中
度低 氧血 症 、 ~ 6岁年 龄段男 性 为 多 5 5
见
和呼酸有诊断价值 , 存在 电解质 紊乱时 可
提供参考依据 , 严重 酸碱 紊乱 时, 气 有 血
分析还可反映酸碱 失调的代偿 变化情 况。 对 于成人呼吸 窘迫综 合征 血 气分析表 现 为进 行 性 低 氧 血 症 , 碱 可 为 临 床 对 呼
症物质 的分泌 , 修复气道 , 缓解 喘憋现 象 , 是最有效 的抗 炎 药物 。布 地奈德 混 悬液
肺心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肺心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作者:何钰珠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究肺心病患者酸碱失街、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按照其有无合并心律失常而将其分入未合并心律失常的对照组与合并心律失常的研究组。
为两组进行酸喊度与水电解质险查。
对比两组的酸碱失衡例数、电解质紊乱例数以及二者兼有例数。
分析酸喊失衡、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研究组有22例患者酸碱失衡。
16例患者电解质紊乱。
8例患者二者兼有:对照组有12例患者酸喊失衡。
6例患者电解质紊乱。
2例患者二者兼有。
研究组均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心病合并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失衡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临床应加强观察。
确保患者安全。
[关键词]肺心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关系[中图分类号]R541.5;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2096-5249(2019)14-275-01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通常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而来,作为该病的严重并发症存在。
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发现,部分肺心病患者合并有心律失常,而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大多存在酸碱失衡或电解质紊乱问题。
目前,关于肺心病患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之间相关性的研究非常少。
本文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试探究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之间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其有无合并心律失常而将其分入未合并心律失常的对照组(40例患者)与合并心律失常的研究组(40例患者)。
具体资料为: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4岁-76岁,平均(65.1±12.31)岁;病程3年-11年,平均(7.2±2.37)年。
肺心病并发电解质紊乱临床分析
肺心病并发电解质紊乱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04-07T15:17:17.8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于小云[导读]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妇幼保健院内科 637005 从而形成电解质紊乱,通常肺心病合并电解质紊乱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能被原发病情掩盖,从而造成一定的隐患。
于小云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妇幼保健院内科 637005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电解质紊乱。
方法:抽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54例肺心病并发电解质紊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结果:肺心病伴低钠血症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低,与未伴低钠血症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肺心病伴低钾血症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低,与未伴低钾血症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和治疗,有利于提高救治肺心病心衰和呼衰的成功率。
关键词:肺心病;电解质;紊乱;临床分析[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electrolyte disorder.Methods:selected from 2012 May to 2014 June period,in 54 cases of cor pulmonale secondary electrolyte disorder in our hospital admissions of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carries on the clinical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its comprehensive.Results: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hyponatremia in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 rate is low,and not with hyponatremia patients with contras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hypokalemia in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 rate is low,and not associated with hypokalemia patients with contras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through the correction and treatment of electrolyte disorders,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heart failur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success rate.[Keywords]cor pulmonale;electrolyte disorder;clinical analysis肺心病合并电解质紊乱主要是在肺心病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缺氧、饮食、医源性、非医源性等,从而形成电解质紊乱,通常肺心病合并电解质紊乱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能被原发病情掩盖,从而造成一定的隐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衰时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衰时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治赵鸣武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4(027)009
【总页数】2页(P7-8)
【作者】赵鸣武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COPD呼衰肺心病心衰并酸碱失衡及水和电解质紊乱分析 [J], 乌日娜;杨敬平
2.老年重症肺炎并血清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临床分析 [J], 金鑫
3.胃肠梗阻所致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治 [J], 刘德成;李炎
4.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的结果分析 [J], 黄开泉;周虹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衰时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治 [J], 赵鸣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D呼衰肺心病心衰并酸碱失衡及水和电解质紊乱分析
COPD肺心病心衰是常见病,电解质检测仪呼吸衰竭(呼衰)是COPD肺心病心衰晚期的主要合并症,当出现慢性呼吸衰竭心衰时,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
据国内综合报道,其发生率达7816% ~95145%。
本文就COPD呼衰肺心病心衰发生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COPD呼衰肺心病心衰住院病人68例,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42~85岁。
都有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肺气肿病史,其中有长期吸烟史42例,全部病例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6,肺心病符合诊断标准。
二、方法对68例肺心病患者,在本院实验室检查的数据及诊治过程收集资料进行了统计处理。
44例病人入院时已有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 24例入院后出现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
低氯28例,低钾17例,低钠33例,低氯且低钠21例,低氯、低钾且低钠12例。
其中42例病人伴有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7例病人伴有肺性脑病, 14例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
三、结果经过对68例病人综合分析统计,结果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9712%,另外低氯占91%,低钾占26%,高钾1311% ,低钠98%。
酸碱失衡其中呼吸性酸中毒62%,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占34% ,呼吸性碱中毒占1315%,呼吸性酸中毒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占1316%。
讨论
COPD肺心病呼衰心衰并酸碱失衡及水和电解质紊乱,影响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有时危及生命[2]。
根据本组临床资料,COPD肺心病呼衰心衰合并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9712%。
COPD通气功能障碍引起的ò型呼衰、缺氧和CO2潴留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原因。
呼吸衰竭、单纯呼吸性酸中毒常伴有血电解质改变。
由于血氢离子浓度增加,细胞内外K+、Na+离子交换,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或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急性发作时,血K+浓度升高; Cl-因转移至细胞内,血Cl-相应下降;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由于进食差,利尿剂应用可使血K+正常或降低,并常出现低钠、低镁血症。
此时由于HCO-3重吸收增多, Cl-相应从肾排出,因而产生低氯血症,且vCl-等于vHCO-3。
此外,酸中毒时血清游离钙增加,血磷也转移性增加。
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气促、咳嗽、下肢浮肿及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视力模糊、烦躁不安,严重时
出现昏迷,眼底乳头水肿,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升高。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增加通气量才能有效排出CO2,纠正呼吸性酸中毒。
去除诱发COPD急性加重的因素(如呼吸道感染),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是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治疗措施。
通常首选经面罩机械通气,严重者可给予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肾功能障碍、失水等也会引起血钾升高,甚至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
对重度肺心病心衰病人、PaCO2骤然上升,应提高警惕,除特殊情况外,NaHCO3一般不宜使用,待改善通气,纠正酸中毒后,血钾可恢复正常。
由于心力衰竭使乳酸上升,或肾功能不全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在治疗肺心病心衰过程中因长时间限制钠的摄入和应用利尿剂,加上肺心病本身的多汗,均可使Cl-、K+、和Na+不断丢失。
因而在呼吸性酸中毒
的基础上,又发生了代谢性碱中毒。
其发生的机制主要有:心衰病人由于肺淤血及体循环淤血,组织低氧,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强,导致过度换气,CO2随呼吸排出增加,使PaCO2下降;心力衰竭病人往往进食减少,恶心呕吐,加上强利尿剂的应用,易发生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全心衰竭者较右心衰竭者更易发生酸碱失衡,其可能原因:左心衰竭时,左室舒张末压升高,肺静脉压升高引起肺泡及间质水肿,肺内残气增多,肺容量及肺顺应性下降,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发生低氧血症;右心衰竭伴右室舒张末压升高,右房压力升高,导致周围静脉压升高,血液淤积于大循环,组织缺血低氧,酸性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增多,导致酸碱平衡紊乱。
低钠及低氯血症发生率较高,与长期限盐和利尿剂应用等因素有关,其中利尿剂是导致低钠血症的一个主要原因。
氯是体内主要阴离子,按照离子平衡学说,血Cl-降低的数值恰等于HCO-3高出的数值,因此常发生低Cl-性碱中毒。
临床处理一般是在纠正缺氧、心力衰竭、营养不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因素外,可每日给予适量的氯化钾(如每日3 g左右)有一定作用,同时要对血气分析及血生化进行监测。
COPD严重ò型呼吸衰竭患者伴有休克、肾功能衰竭时可发生呼酸合并代酸;严重缺氧、组织无氧代谢增加亦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发生。
呼酸并代酸患者血电解质改变:血K+升高,血Cl-下降,亦可正常或升高;血钠正常或下降。
阴离子隙(AG)升高。
对呼酸并代酸患者,同样应积极治疗原发病,COPD急性加重往往是其主要原因,要积极控制细菌感染。
改善通气,减轻CO2潴留是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措施。
对于pH 明显降低(pH<7120)、酸中毒明显者,为避免严重酸血症对机体的损害,在解除CO2潴留、纠正缺氧的同时,可考虑适当补充碱性药物, 5%碳酸氢钠用量宜控制80~200 ml。
对已并发代谢性碱中毒的处理:补充钾和纠正低氯血症。
口服氯化钾1~ 2 g,每日3次,如每日尿量>500ml 把氯化钾加入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每小时不超过1g,总量为4~6 g,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口服氯化铵补充氯离子而降低HCO-3。
轻度的低钠无临床症状,可不需补钠。
应指出先行补钠,则会使低钾血症加重,甚至发生心律紊乱。
还有少数病人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由于在治疗肺心病心衰的过程中,通气量使PaCO2下降至正常以下,即可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加重碳酸血症,使组织细胞缺氧,抑制肾小管排酸功能H+分泌减少,促使大量阳离子K+、Na+、Ca2+、Mg2+等由尿排出,这时游离钙降低,可发生手足抽搐等,可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
综上所述,COPD肺心病心衰合并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是临床常见病症,根据本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率9712%,所以在治疗COPD肺心病心衰的过程中,除首先要控制肺部感染,纠正缺氧,减轻心脏负担外,要保持酸碱和水电解质的平衡,对治疗COPD肺心病心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