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关键技术

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关键技术

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关键技术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化建设进程也正在逐渐加速,铁路事业由此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一些挑战也随之而来。

这就对高速铁路铁路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引起了铁路技术部门对此的高度重视。

在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环节当中,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基础支柱的固定,螺栓预埋的坚固程度直接决定着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就位的精准程度以及受力合理性,因此也就为螺栓的预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成为了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关键技术的设计与验标基本要求,旨在能够为铁路部门进一步夯实路基接触网支柱质量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施工;关键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电气化铁路来说,高速铁路因为需要承载较高的列车运行速度,决定了其受力密度与负荷量要大幅度上升,加之电弓上下与左右的强烈振动影响,对于接触线所要承受的抬升量也就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为了确保高速铁路路基的绝对安全,做好路基接触网支柱的基础施工便至关重要。

而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需要预埋为数众多的螺栓,对于螺栓预埋中的垂直度和绝对定位精度等等都具有着相当之高的要求。

传统的施工方式采用单根锚栓逐个定位,不仅耗时耗力,最主要的是由人力进行的固定很难保证精度达标。

有实践证明采用双层模具定位法施工更能够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本文围绕此技术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概述高速铁路施工,核心要务在于能够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性。

一般来讲,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历程主要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即做好施工的设计与准备工作,根据实际施工线路对铁路沿线相关地理位置进行精确的测量定位,定位之后对路基进行钻孔,钻孔之后对每一个孔洞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清理,确保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制作钢筋笼并进行吊装操作,之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对承台钢筋进行牢固的绑扎,对路基的接地端子进行焊接操作。

路基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南钦铁路NQ1标段路基工程编号:010路基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1年2月28日发布2011年3月1日执行路基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

编制目的明确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钦铁路NQ1标工程指挥部管段内路基接触网基础和拉线基础的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接触网基础及拉线施工。

2。

编制依据2.1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2。

2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

3 五象南至大塘区间接触网路基基础平面布置图.2.4 大塘至小董西区间接触网路基基础平面布置图。

2。

5 接触网支柱钻孔基础构造图(广西沿海施网507—Ⅵ)。

3。

适用范围广西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北段扩能改造工程NQ1标管段内路基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桩位测设旋挖钻机就位干法钻孔(人工挖孔)成孔检查钢筋笼安装预埋件安装质量检验安装串筒、立模灌注砼养生4.2施工程序1、场地清理在路基基床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清理平整出施工场地,并尽量减少对路基基床的破坏。

2、测量放样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距线路中线距离为Cx+175+50mm(Cx为支柱侧面界限,具体数值见相关的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定出控制轴线,钉木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并设置护桩。

埋设护桩时必须用水泥砂浆(或砼)包裹并标识明确,钻机就位前认真核对桩位。

3、钻孔(人工挖孔)成孔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采用旋挖钻机钻孔或人工挖孔成孔,在成孔过程中随时检查桩孔轴线位置、桩径和垂直度。

在钻至桩顶以下3。

5m处时,检测基底承载力,以确定桩长.基底承载力不得小于150kpa,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须及时将情况反馈。

钻孔(人工挖孔)时在桩孔四周铺设彩条布,用于钻孔渣土的临时堆放,避免渣土污染路基基床顶面级配碎石,堆放的渣土及时清理,采用自卸车运出施工场地,堆放至合适的位置。

接触网钢柱及拉线基础技术交底书(正式)

接触网钢柱及拉线基础技术交底书(正式)

接触网钢柱及拉线基础施工技术交底一、编制依据1、《接触网支柱钻孔基础图》贰化施参网507-VI;2、《合宁线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配合资料》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4、《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4;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 J259-2003;6、《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 J260-2003;7、《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铁建设[2004]8号);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二、基础适用范围1、合宁线全线采用钢支柱,其中:路基段腕臂柱采用H型钢柱,H型钢柱的选用原则为:(1)中间柱选用GH240A/9.5支柱,附加悬挂下锚柱选用GH240A/9.5支柱;(2)转换柱、中心柱、中心锚结柱、中锚下锚柱选用GH260A/9.5支柱;(3)承导线下锚柱选用GH280A/9.5支柱。

桥墩上采用的钢柱选用原则为:(1)桥墩上转换柱、中间柱、中心柱、中心锚结柱选用Gq200/13支柱;(2)桥墩上中锚下锚柱、承导线下锚选用Gq200-300/13支柱;(3)桥墩上附加悬挂下锚柱选用Gq200-200/13支柱;2、合宁线拉线基础参数及适用范围如下:(1)LZJ----1(II)型:适用于一般条件下下锚张力为58KN力系的接触悬挂下锚;(2)LZJ----1型:适用于一般条件下下锚张力为44KN力系的接触悬挂下锚;(3)LZJ----2(II)型:适用于一般条件下下锚张力为26kN力系的接触悬挂中心锚结下锚;(4)LZJ----3型:适用于一般条件下下锚张力为12kN力系的接触网附加悬挂下锚;三、基础的技术参数(一)钢柱基础技术参数1、钢柱基础施工参数示意图钢柱基础施工完毕后,其各部分参数尺寸请参照钢柱基础俯视构造图(图3.1)。

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段中所涉及的各种施工条件调查、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临时居住场所修建、材料存放区域、施工机械准备等。

3、技术要求3.1、接触网支柱基础宜在路基基床表层填筑完成后开始施工。

如要在基床表层填筑前开始施工,则基床表层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接触网支柱基础周边的级配碎石压实效果。

3.2、施工前按设计的混凝土等级设计配合比,并进行室内试验,将试验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监理审批。

3.3、在多工点开始同时施工前,根据初选的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选取不小于2个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试验性施工,检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并报监理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试验性施工→工艺确定→测量放样→钻孔→清孔→成孔检查→钢筋笼安装→下锚螺栓预埋与固定→接地端子焊接→立模→下锚螺栓位置复核→浇筑混凝土→养护。

4.2、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具体见下图1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对设计要求进行明确,接触网基础的位置、标高、结构形式、预埋件位置及数量、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等关键参数必须清楚明了,所使用的预埋件要有检验合格证书方可使用,试验室应对现场的钢筋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试验性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接触网支柱基础分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

为了保证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便利,初步选定按照地下部分先定位、先浇筑,地上部分后立模、后浇筑的施工工艺进行,以期达到预埋螺栓组定位准确,基础外露部分整齐、美观的效果。

5.2、施工工艺5.2.1、测量放样技术人员应对施工段落内的所有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的设计里程位置进行统计,建立台账,然后书面交底于测量人员。

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施工控制

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施工控制

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施工控制摘要:本论文从测量放样、基坑开挖、钢模板安装校核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总结了石武客运专线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的施工过程。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施工范围为邢台东站场路基工程,起讫桩号为dk385+571.21-dk389+177.9,施工内容包括接触网腕臂柱及下锚拉线基础的施工。

在施工阶段,项目部负责设备及材料的采购、钢筋笼的制作和地脚螺栓的安装等。

基础类型分别适用于支柱容量为140kn·m、160 kn·m的h型钢柱及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基础。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垫层混凝土为c15;钢筋采用hpb235、hrb335。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以控制好测量及钻孔两大块为前提,基础浇注直接关系到基础外观形状及强度,所以严格控制基础浇注这道工序尤为重要。

二、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1.接触网腕臂柱及下锚拉线基础施工方法1.1 工艺流程为保证基础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工艺进行质量控制,其施工流程控制图如图所示。

在按照上述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时,要以控制好测量及钻孔两大块为前提,控制好后阶段的基础浇注施工,基础浇注直接关系到基础外观形状及强度,所以严格控制基础浇注这道工序尤为重要。

1.2 工序施工(1)测量放样为保证施工的准确性,施工单位应结合支柱平面布置图、线路平纵横断面设计图对桩基在垂直线路及顺线路方向准确测量,同时报监理工程师对控制要点进行全面复核。

复核无误后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①下锚拉线基础:用全站仪确定下锚拉线基础坑中心点和中心线,并在下锚拉线基础中心线上做好基准标志。

②腕臂柱基础:用丁字尺和钢卷尺测量基坑限界和确定坑口尺寸,并在基础中心线上做好基准标志供基础浇制时复核。

门型支架基础中线用全站仪测量且垂直线路中心;同一组门型支架的基础顶面标高应相等。

铁道工程中接触网桥梁支柱基础的施工

铁道工程中接触网桥梁支柱基础的施工

铁道工程中接触网的桥梁支柱基础施工摘要:我国铁路近年来,发展较快,自改革开放发展迅猛,技术领域也逐步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高铁,已成为中国的标志。

截至目前12.7万公里时我国铁路营业的总里程数,铁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2.5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数,高速铁路居世界第一。

接触网的架设比较困难的是桥梁上接触网的架设,主要因为桥梁上支柱的安装和支柱基础的浇筑比较困难,各项工序比较复杂。

因此,开发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的关键工序工艺工法尤为重要,为加快的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系统化提供保证。

关键词:接触网;高速铁路;支柱基础一、接触网基础施工内容和要求(一)接触网基础施工要求学习并掌握和熟悉供电系统的规章制度是从事铁路接触网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和实施这些相关的规章制度,铁路网工除了必须遵守这些相关规章之外,还应遵守相应的细则。

(二)接触网基础施工内容这里的基础主要针对钢柱而言,由于钢支柱不需要埋入地下,而是由下面的刚筋混凝土加螺栓来固定,全部负荷传给下面的基础来承受。

施工主要依据作业指导书的设计原则、要求、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重点工程的位置、工程量、工期、施工方案及措施。

在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在进行通过施工现场的调查勘测,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原则性问题应及时上报和排除。

二、新建线铁路接触网桥梁支柱基础施工(一)新建线铁路接触网桥梁施工技术要求50m左右一般是新建线的接触网跨距,可将梁跨分为四部分,在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处进行标志,实际设置要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执行。

假如要将接触网支柱基础安装在桥梁上,在进行梁体的预制时,需要将接触网的下锚线用螺栓和加强钢筋在相应的位置进行固定,同时需要将支柱基础和电缆槽进行浇筑。

在进行梁体施工需要提前预埋相应的螺栓、钢板和绑扎梁体的钢筋。

接触网下锚拉线比较特殊,锚栓外露地面长度为100mm,套丝长度为100mm,支柱基础的加强钢筋,规格、型号、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要求。

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技术交底

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施工交底组织单位项目部交底负责人刘楚辉接收负责人张冬、朱茂内容及说明:一、编制依据1、《桃村北至西陌堂线路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青荣城际施网-224);2、《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构造安装图》(图号:叁化(2010)1176);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4、《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实施方案》。

二、工程概况接触网基础施工是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性能直接影响客运专线电气化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防护要求。

由于接触网基础是为了下一步四电施工接触网立柱所作的预埋件,而立柱又是钢构件,所以预埋地脚螺栓的精度要求也比较高。

同时路基上要在ZQ120、ZQ140接触网立柱基础旁将施工永久性沉降观测标,为下步CPIII测量做准备。

所以整个接触网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我部管段内有路基9.2Km,路基段接触网支柱基础为352个(线路两侧),其中ZQ120型101个,ZQ140型75个;下锚拉线基础ZM35型20个,ZM35型,72个。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路基接触网支柱跨距一般为50m左右,拉线基础距下锚支柱基础纵向位置为7.0m,基础中心与支柱基础中心纵向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支柱及拉线基础直径均为700mm,埋深分别为3.3m~4.0m(根据支柱类型选择不同埋深深度),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为3275mm (详见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在施工过程中,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的预留要与信号、电力的电缆槽设置综合考虑。

接触网立柱基础旁将施工永久性沉降观测标。

1、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验标准如下。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主筋间距±102钢筋笼长度±1003钢筋材料检验按设计要求4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5钢筋笼直径±10(3)模板接触网支柱基础模板采用装配式钢模,均由专业厂家进行加工,ZQ120和ZQ140共加工20套,ZM35和ZM55拉线基础模板共加工8套。

高铁接触网施工新技术

高铁接触网施工新技术

第八节高铁接触网施工新技术一、接触网施工进场条件1.路基支柱安装:基础浇注完成,轨道板底座施工完成后。

2.桥梁段支柱安装:桥梁架设完成,桥面系(防水层、防撞墙、电缆槽、接触网基础、遮板及轨道板底座等)施工完成。

3.接触线架设:轨道铺设完成。

二、接触网基坑定位接触网测量应将CP2测量成果资料及桩橛作为接触网基坑和接触线高度测量的依据,采用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测量具有精度高的优点,且在站场未成型,根据站场资料即可进行基坑测量、定位及施工。

三、接触网支柱安装1.汽车吊安装(25吨),此方式的优点是不受站前单位,特别是轨道的影响,缺点是在下面无路通行的地段,无法采用此方式,需采用安装列车进行安装。

2.高铁小型轮式起重机安装。

3.安装列车安装支柱方式,优点是可以进行全线的支柱安装,且效率高,但要在轨道铺设完成后进行。

四、接触网支柱整正支柱整正要严格控制支柱的斜率,重点是锚柱、转换柱、曲线区段(分区内区外)等情况,整正完成后,地脚螺栓螺母要配齐,支柱底板下的六个螺栓要求在同一平面,支柱斜率调整后,应重新调整底板下的螺母,使其全部受力,按照规定的紧固力矩紧固底板上部螺母,否则容易出现损坏底板下部螺母或支柱反倾。

支柱满负载后,在支柱底板下锚填充非收缩性砂浆。

支柱整正也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五、支柱装配腕臂底座在支柱吊装前安装到支柱上,这样不仅便于支柱吊装,且减少高空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附加线底座、拉线及设备安装底座一般是支柱安装完成后,在支柱上安装。

六、支柱测量1.限界测量:宜在轨道铺设完成后,采用丁字尺直接测量方式。

在接触网基础二次浇注前,禁止安装支柱并进行斜率测量、预配及安装;轨道板铺设后且钢轨铺设前,提倡使用模拟轨进行接触网测量。

2.支柱斜率测量:斜率测量采用经纬仪进行测量。

七、计算腕臂吊弦计算采用研发软件进行计算,计算软件计算结果不但能显示预配数据,而且能显示整个锚段图形及单个支柱的工点图。

八、腕臂预配腕臂、吊弦的预配在物流预配中心进行。

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检修作业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

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4人。

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器具:个人工具、皮尺、丁字尺、水平尺、铁锹、钢丝刷、25mm毛刷等(其它工具根据需要确定)。

4.材料:绑扎线、UT线夹、黄油、红漆、破布。

5.资料:支柱检修记录、接触网平面图布置图。

四、质量标准1.支柱位置(1)支柱的侧面限界应符合规定,允许误差+100mm、-60mm,不得小于《技规》规定的限值。

(2)每组软横跨两支柱中心的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偏角不大于3°;每组硬横跨两支柱中心的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偏角不大于2°。

(3)支柱应尽量设在侧沟限界以外,若客观条件限制必须设在侧沟中,则应留有排水通道,支柱根部应用砂浆砌石加固。

支柱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00mm。

2.钢筋混凝支柱本体(1)横腹杆式钢筋混凝土支柱表面应光洁、平整。

横腹板破损应及时修补,翼缘破损和露筋(不超过两根且长度不大于400mm者)应及时修补;露筋达两根以上但不超过4根且长度不超过400mm者可以修补后降级使用;露筋超过4根或者露筋长度超过400mm者,均应及时更换。

(2)支柱翼缘不得有横向、斜向和纵向裂纹。

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c.当线间距加宽值∆不满足上表备注要求时; (2)24、32m 双线墩接触网下锚柱
a.当采用通桥(2012)2201 时,线间距加宽值∆满足下表备注中要求时,按下 表施工;
b.当采用通桥(2012)2209 时,线间距加宽值∆满足下表备注中要求时,按下 表施工;
4
c.当线间距加宽值∆不满足上表备注要求时; 10、L=24、32m 站场多线墩硬横跨锚柱预埋件规格型号:
2、双线桥梁左右两侧进行布置,两侧中心连线垂直于正线,锚栓相应配螺 母、垫圈。上部定位钢板顶面应与基础顶面平齐。
3、锚栓之间必须准确定位,螺栓预埋顶部向下 300mm 应采用二级热浸镀 锌,即: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 70μm。预埋好的基础螺栓外露部分均要求涂 油防腐并用塑料套包裹并绑扎。
4、接触网基础应按“通号(2009)9301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设接地钢筋与综 合接地系统连接。
8、L=24、32m 双线墩接触网下锚柱牛腿预埋件规格型号:
2
9、接触网牛腿参数
3
(1)24、32m 双线墩接触网中间柱: a.当采用通桥(2012)2201 时,线间距加宽值∆满足下表备注中要求时,按下
表施工;
b.当采用通桥(2012)2209 时,线间距加宽值∆满足下表备注中要求时,按下 表施工;
9
四.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位置的确定
根据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选择基础类型
柱脚钢板法兰盘、基础地脚螺栓的确定
根据基础类型选用所用基础内部所用钢筋数量
基础距线路中心距离的确定
基础螺栓、法兰盘的固定(并复核基础位置)
基础螺栓外露部分的确定
基础螺栓外露部分对螺纹的保护
基础预埋钢板的检查(与基础顶面齐平)
基础螺栓的检查(预埋螺栓应与基础水平面垂直)

施工方案-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方案

新建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客运专线SG-7标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哈牡客专工程七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六月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新建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客运专线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本项目区间段路基工程位于牡丹江市海林市海林镇境内,区间路基DK272+396-- DK273+367.05、DK273+764.86-DK274+450.89段全长1657.06m。

根据施工图纸统计,此段落接触网支柱类型分为ZQ120、ZQ140 、ZM55三种,有接触网支柱基础84个。

ZQ140型接触网支柱基础深度4.3m,其中地下4.1m外露0.2m;ZQ120型接触网支柱基础深度4.1m,其中地下3.9m外露0.2m;三种类型均为直径0.7m圆柱形。

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配置钢筋,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级,箍筋采用HPB300级,为便于施工及保证纵向筋分布,我工区增加与主筋同类型钢筋做为加强箍圈,每个接触网基础钢筋笼增设三道。

2、编制依据①《接触网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柱(350)》[通化(2006)1201-Ⅰ];②《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安装图》叁化(2010)1176;③《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哈牡客专施网-191);④《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⑤《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3、施工要求及工艺3.1施工要求施工前应对设计要求进行明确,接触网基础的位置、标高、结构形式、预埋件位置及数量、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等关键参数必须清楚明了,所使用的预埋件要有检验合格证书方可使用,试验室应对现场的钢筋、地脚螺栓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为了保证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便利,选定按照地下部分定位、成孔浇筑,地上部分立模浇筑的施工工艺进行,以期达到预埋螺栓组定位准确,基础外露部分整齐、美观的效果。

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技术交底

路基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施工交底组织单位项目部交底负责人刘楚辉接收负责人张冬、朱茂内容及说明:一、编制依据1、《桃村北至西陌堂线路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青荣城际施网-224);2、《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构造安装图》(图号:叁化(2010)1176);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4、《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实施方案》。

二、工程概况接触网基础施工是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性能直接影响客运专线电气化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防护要求。

由于接触网基础是为了下一步四电施工接触网立柱所作的预埋件,而立柱又是钢构件,所以预埋地脚螺栓的精度要求也比较高。

同时路基上要在ZQ120、ZQ140接触网立柱基础旁将施工永久性沉降观测标,为下步CPIII测量做准备。

所以整个接触网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我部管段内有路基9.2Km,路基段接触网支柱基础为352个(线路两侧),其中ZQ120型101个,ZQ140型75个;下锚拉线基础ZM35型20个,ZM35型,72个。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路基接触网支柱跨距一般为50m左右,拉线基础距下锚支柱基础纵向位置为7.0m,基础中心与支柱基础中心纵向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支柱及拉线基础直径均为700mm,埋深分别为3.3m~4.0m(根据支柱类型选择不同埋深深度),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为3275mm (详见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在施工过程中,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的预留要与信号、电力的电缆槽设置综合考虑。

接触网立柱基础旁将施工永久性沉降观测标。

1、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验标准如下。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主筋间距±102钢筋笼长度±1003钢筋材料检验按设计要求4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5钢筋笼直径±10(3)模板接触网支柱基础模板采用装配式钢模,均由专业厂家进行加工,ZQ120和ZQ140共加工20套,ZM35和ZM55拉线基础模板共加工8套。

铁路桥梁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技术

铁路桥梁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技术

铁路桥梁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技术铁路桥梁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技术摘要以南三龙铁路南平北特大桥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工程为实例,描述了铁路桥梁桥面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后置增设处理施工技术,阐述了接触网基础螺栓后置、箱梁翼缘板加强等施工工艺,提出了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对比了方案优缺点,总结了适用范围,综合形成了铁路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后置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桥梁桥面;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后置;施工技术1 引言南平北特大桥为合福铁路客运专线引入南平北站通道,因后期新建南三龙铁路并入该桥引入南平北站,在该桥建设期间对并线段落桥梁设计为一体并代建完成,重新设计后需要在其右线增设接触网支柱基础8处及拉线基础8处。

增设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位于该桥10号墩~18号墩跨右幅连续梁上(福州方向右侧翼缘板上),基础中心线距南三龙左线线路中心线3.25m,距已运行的合福铁路正线右线中心9.75m。

因临近合福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后期耐久性要求,施工及技术要求较高。

2 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方案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采用穿透箱梁翼缘板植入锚栓,支柱基础在箱梁翼缘板底部增设钢板锚固并植筋浇筑C50混凝土局部加厚,拉线基础在箱梁翼缘板底部增设钢板锚固并对桥面板上局部加厚,箱梁凿孔处采用梁体同强度无收缩灌浆料填实,基础采用C50钢筋混凝土浇筑。

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设计为B型基础,其梁部基础1.7*2.0m范围加厚0.15m,翼缘板底部加厚0.266m;接触网拉线基础梁部1.5m范围加厚0.15m,锚固钢板与箱梁翼缘板之间塞填0.02m厚无收缩高强度灌浆料。

3 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技术3.1 测量放样对接触网基础中心位置进行准确放样,在基础的大小里程及线路中心方向各放置一个辅助定位点,记录辅助定位点的里程、距离、标高,所有定位点必须用红漆作出显著标示,然后根据测量点位按照设计要求放出各预埋螺栓的中心位置及外植钢筋点,并采用红色油漆精确标注。

高铁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方案

高铁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况 (1)4、主要工程量 (2)5、总体施工安排 (2)5.1 方案简述 (2)5.2 人员安排 (3)5.3 材料、机具配置 (3)5.4 施工进度计划 (4)6、施工方法 (4)6.1 施工准备 (4)6.2 测量放样 (5)6.3 钻孔 (5)6.4 验孔、清孔 (5)6.5 吊装钢筋笼 (6)6.6 安装地脚螺栓 (7)6.7 接地端子焊接 (7)6.8 安装钢模板 (8)6.9 浇注混凝土 (8)6.10 拆模、养护 (8)6.11 注意要点 (8)7、质量保证体系 (9)7.1 质量目标 (9)7.2 质量保证体系 (9)7.3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 (10)8、安全保证体系 (12)8.1 安全目标 (12)8.2 安全应急体系 (12)8.3 安全保证体系 (12)8.4 安全保障措施 (13)8.5 环境保障措施 (14)9、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14)9.1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14)9.2 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15)9.3 应急处理的分工 (15)9.4 通信联络 (16)9.5 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 (16)9.6 项目施工人员工作要求 (19)9.7 事故报告 (20)1、编制依据(1)《红岛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济青施网-120-10(2)《高速区段接触网硬横跨钻孔桩基础及拉线底座构造图》济青施网-401(3)《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构造安装图》叁化(2010)1176(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2-2015);(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2、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建股份济青高铁11标项目部五分部施工范围内红岛站场(JDK20+400-JDK24+005.11)及改青连区间路基(改DK19+563.62-改DK20+400、右改DK19+594.72-右改DK20+400)范围内路基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的施工。

铁路桥梁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桥梁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桥梁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桥梁工程桥面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2、作业准备2.1 技术准备1防护墙已经浇注完成,并且遮盖板安装已经完成。

2线路中心线和螺栓组红心间距复测复测架设完成的预制箱梁以及连续梁和现浇梁的线路中心线,并复测螺栓组中心到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3混凝土及原材料试验混凝土采用与梁体相同的C50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和钢筋已经进场,并且经过试验和报验合格。

4机械设备基本配备主要机械设备:8m3混凝土运输车1台,混凝土输送泵1台,混凝土布料机1台、200KW发电机1台。

辅助设备:混凝土插入式振捣棒3个、3t叉车1台、水准仪1台、电焊机1台、空压机1台。

5人员基本配备现场调度1名、司机3名、起重信号指挥1名、电工1名、技术员2名、质检员1名、试验员2名、专职安全员1名、电焊工1名、施工作业人员30~50名。

3、技术要求桥面附属设施接触网支柱基础为C50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前混凝土配合比经过审批,并根据理论配合比确定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必须全部在搅拌站几种搅拌,适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到施工现场。

螺栓组中心距与线路中心的距离符合不小于3.15m。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桥面附属设施接触网支柱基础为与梁体相同的C5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过程为模板工序和混凝土工序。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4。

1模板工序安装模板前应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平整度是否合格、有无弯曲变形,检查合格后,进行打磨和刷油处理。

每段模板两端底部的混凝土应为标准标高(否则应进行切割打磨或打砂浆垫层),保证模板顶面即为混凝土标高面,易于混凝土顶面压实、收光、抹平。

模板中间部位空缺处用干沙子或木板条填塞严实,保证混凝土浆不流出。

两侧模板用上拉条和穿墙丝(Φ20㎜塑料管包裹)连接,通过调整上拉条和穿墙丝保证模板上下宽度。

模板底部用水平横向撑杆进行顶压保证底模的位置准确。

模板的稳定采用斜拉杆进行调节,保证模板的垂直、坚固、稳定。

铁路线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技术交底

铁路线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技术交底

一、设置位置: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应满足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3150mm 。

高度:基础顶面至路肩面200mm 。

类型:路基填土深度2.7m ≤h ≤4.2m ,采用《高速路基阀板区段特殊接触网腕臂柱基础图》;路基填土深度≤1.4m ,采用《路基浅埋段支柱基础图》;路基t 填土深度>4.2m,采用人孔挖孔成孔基础。

基础施工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小里程侧面预制2个桥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尾部焊接的Ø16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结构钢筋可靠焊接,接地钢筋和基础地脚螺栓在基础内不连接。

基础下部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端栓接。

二、施工工艺放样边桩ZH140型,清理CPIII 基础 ZH160型,清理小承台及CPIII 基础 开挖基础 基础清理,并夯实 模板及钢筋运输接地端子及连接钢筋CPIII 钢筋及连接筋施 工 准 备 测 量 放 点材料准备 绑扎钢筋及架立模板 安装预埋螺杆,焊接接三、接触网基础立柱施工(1)施工准备:各管段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必须复核该点位的里程、标高、基础型号、预埋件型号及埋深。

按照复核后的测量资料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钉木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并设置护桩方便施工中对桩位的检查。

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就位。

管段技术负责人必须当面向施工人员宣读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中应注意事项,以防不规范施工。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验收合格后,进行现场放样。

为保证路基完整性采用干取土钻机或旋挖钻掏土,并用人工清除孔内松散浮土。

(2)开挖基础挖孔前,以放好的桩位中心点向桩的四周按轴线方向,引出桩心控制点,开始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基础的开挖。

基坑开挖到设计位置并夯实后,钢筋笼的安装采用小吊车起吊安装,模板现场拼装。

螺栓定位板与模板用螺丝连接成整体后,再将螺栓穿入定位板中,其中地脚螺栓和纵向钢筋底部的弯钩应指向底部基础,此时再用水平尺在横向纵向上浇注混凝土收平顶面及安装CPIII 标 拆除模板、养护及螺杆涂油调整模板水平及螺杆将定位板调平,而后安照标高调整出螺杆顶高度,再调整钢筋笼高度位置,将钢筋笼提升使其悬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桥梁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技术
摘要以南三龙铁路南平北特大桥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工程为实例,描述了铁路桥梁桥面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后置增设处理施工技术,阐
述了接触网基础螺栓后置、箱梁翼缘板加强等施工工艺,提出了其施工质量控制
要点、对比了方案优缺点,总结了适用范围,综合形成了铁路桥梁接触网支柱基
础后置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桥梁桥面;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后置;施工技术
1 引言
南平北特大桥为合福铁路客运专线引入南平北站通道,因后期新建南三龙铁
路并入该桥引入南平北站,在该桥建设期间对并线段落桥梁设计为一体并代建完成,重新设计后需要在其右线增设接触网支柱基础8处及拉线基础8处。

增设接
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位于该桥10号墩~18号墩跨右幅连续梁上(福州方向
右侧翼缘板上),基础中心线距南三龙左线线路中心线3.25m,距已运行的合福
铁路正线右线中心9.75m。

因临近合福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后期耐久性要求,施工
及技术要求较高。

2 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方案
桥面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采用穿透箱梁翼缘板植入锚栓,支柱基
础在箱梁翼缘板底部增设钢板锚固并植筋浇筑C50混凝土局部加厚,拉线基础在
箱梁翼缘板底部增设钢板锚固并对桥面板上局部加厚,箱梁凿孔处采用梁体同强
度无收缩灌浆料填实,基础采用C50钢筋混凝土浇筑。

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设计
为B型基础,其梁部基础1.7*2.0m范围加厚0.15m,翼缘板底部加厚0.266m;
接触网拉线基础梁部1.5m范围加厚0.15m,锚固钢板与箱梁翼缘板之间塞填
0.02m厚无收缩高强度灌浆料。

3 后置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技术
3.1 测量放样
对接触网基础中心位置进行准确放样,在基础的大小里程及线路中心方向各
放置一个辅助定位点,记录辅助定位点的里程、距离、标高,所有定位点必须用
红漆作出显著标示,然后根据测量点位按照设计要求放出各预埋螺栓的中心位置
及外植钢筋点,并采用红色油漆精确标注。

植筋孔位标注尽可能准确,标注前先采用钢筋探测仪对植筋处梁体钢筋进行
探测,同时考虑施工误差影响,避开梁体钢筋及预埋钢板,以免钻孔植筋过程中
损伤梁体结构。

基础标高根据每处桥面标高进行计算,浇筑前确认桥面标高并定
位尺寸后方可施工。

3.2 钻孔
预埋螺栓钻孔采用专用取芯钻孔设备(湿钻)、植筋钻孔采用手持式电动钻
机(干钻)进行钻孔作业。

预埋螺栓及植筋钻孔严格按已放好的定位点精确定位
钻机并固定牢固,严禁偏孔,确保螺栓预埋孔位准确。

钻孔过程中控制好钻孔深度,植筋孔严禁超钻或将翼缘板钻穿,钻孔中若未达到设计孔深而碰到结构钢筋,不可打断或破坏,应另行确定钻孔位置,原孔位采用梁体同强度的无收缩灌浆料
填实。

QJ-B型基础预埋螺栓采用M39螺栓8根、QLXJC型拉线基础预埋螺栓采用
M24螺栓4根、基础及加厚段钻孔植入钢筋446根,根据螺栓及钢筋直径要求,
钻孔前合理选取钻头直径,M39螺栓孔采用50mm孔径、M24螺栓孔采用35mm
孔径、ф12钢筋植入钻孔采用16mm孔径、ф16钢筋植入钻孔采用20mm孔径、ф18钢筋植入钻孔采用22mm孔径、ф25钢筋植入钻孔采用30mm孔径。

具体钻孔数量、孔径及深度详见表1。

表1 钻孔数量、孔径及深度一览表
3.3 清孔
每处钻孔完成后,逐个清除孔内灰尘,预埋螺栓孔采用水洗清理,植筋孔利用压缩空气及毛刷清理,清理不少于三遍,严禁采用水洗。

3.4 植筋
将专用锚固胶正确安装在手动胶枪上面,将搅拌头旋到胶的头部,扣动胶枪直至胶体流出,第一次打出的胶弃之不用,待胶体充分混合,打出的胶体颜色均匀后方可使用。

注胶时,将搅拌头插入孔底,将胶均匀注入孔中,边注胶边向外缓慢抽出胶枪。

在钢筋上标出植入深度标志线,根据钢筋上面的标志线将钢筋用手旋转压入孔中至顶,使胶与钢筋全面粘接。

按照植筋固化时间表的规定时间进行操作,使得植筋胶均匀附着在钢筋表面及缝隙中,插好固定后的钢筋不可再扰动,待植筋胶养生期结束后再进行钢筋焊接、绑扎及其各项工作。

3.5 预埋件及钢筋安装
将加工好的螺栓及钢板按设计尺寸要求安装并固定好。

预埋螺栓应从下至上穿过预埋孔,精确调正到位后与翼缘板下外植钢筋通过焊接进行临时固定。

钢筋笼采用集中加工,加工完成并检查合格后运往工点,在设计位置绑扎好钢筋笼,然后将钢筋笼与外植钢筋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钢筋安装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接地构件,并按要求设置接地端子。

3.6 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前应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打磨和涂油处理。

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模板两端底部的混凝土应为标准标高(否则应进行切割打磨或打砂浆垫层),保证模板顶面即为混凝土标高面,易于混凝土顶面压实、收光、抹平。

模板底部中间部位空缺处用干沙子或木板条填塞严实,保证混凝土浆不流出。

模板底部用水平横向撑杆进行顶压保证底模的位置准确。

模板的稳定采用斜拉杆进行调节,保证模板的垂直、坚固、稳定。

3.7 混凝土浇筑及模板拆除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上应斜置(约45°)2块2㎜厚的钢板(滑槽),钢板豁口卡在竖向槽钢上,另一侧用钢筋架托起,减小混凝土垂直落下的冲击力,并防止混凝土撒落在模板上。

混凝土灌筑采用分两层连续灌注,每层灌筑厚度不得大于30cm。

第一层可灌至台阶下约10cm处,将底角混凝土气泡充分排出。

混凝土灌筑应慢速均匀,防止振动过大,破坏模板外形尺寸。

混凝土振捣采用Φ30mm插入式振捣棒。

操作振动棒时宜快插慢拔,垂直点振,不得平拉,不得漏振,谨防过振;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每点振动时间约10~20s,振动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

振捣过程中应派专人检查模版的宽度和垂直度,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模板工并进行调整。

混凝土顶面应收光抹平至少两次,保证顶面光洁平整。

浇注完后应及时清理撒落、剩余的混凝土。

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拆除模板,接触网支柱基础底部加厚段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拆模。

拆模过程中要力度适中,防止出现磕损和掉角,凿出接地端子,并及时喷涂养护剂(临近既有线,为确保行车安全,严禁覆盖塑料
薄膜养护)。

拆除模板后,立即对根部进行整修,凿除多余的混凝土,对磕损严重的地方用专门的修补砂浆进行修补。

3.8 质量要求
3.8.1 质量控制要点
(1)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原梁体混凝土接触面部位凿毛并清理干净,且均匀铺设一层砂浆,确保新旧混凝土接缝紧密。

(2)基础混凝土浇筑要振捣密实、表面平整,螺栓严格按设计尺寸要求定位且固定牢固,混凝土浇筑中严禁振动棒等碰触螺栓组。

(3)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严格按要求进行养护,提高混凝土质量。

(4)为提高其耐久性,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可在其表层粘贴一层碳纤维布,对新旧混凝土接缝处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涂刷密封。

3.8.2 尺寸偏差要求及检验方法
尺寸偏差要求及检验方法见表2。

表2 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组预埋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4 施工技术方案对比
以往高速铁路桥面接触网支柱基础后置采用将桥梁局部翼缘板混凝土彻底凿除,通过将螺栓组、基础钢筋与梁体翼缘板钢筋连接固定后再进行翼缘板混凝土浇筑恢复。

该方案虽然做到了将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螺栓、钢筋与梁体钢筋连接为一体,但对梁体混凝土造成了严重破坏,对其耐久性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该方案对既有营业线施工极为不利,接触网支柱基础位于铁路电缆槽部位,电缆槽内放置营业线必备的各种强弱电电缆线,且电缆放线平直不好移动,若采用该方案进行大面积凿除,很容易对其电缆线造成损坏,影响既有营业性行车安全。

通过采用在梁体翼缘板上钻孔预埋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螺栓及钢筋的后置技术,对比以往的破坏式后置方法,不仅保护了梁体混凝土的完整性,且通过上下部加厚段的固定,很好的解决了其基础的牢固性,经计算与实践,采用该技术后置施工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可以很好的满足其实用性和安全性。

施工简单、破坏性小,尤其对既有营业线施工比较适合。

5 结束语
通过南平北特大桥桥面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后置增设的施工实践,桥面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后置增设施工技术得到成功应用,可为后期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借鉴,但后置施工毕竟无法与一体施工在耐久性上完全相同,铁路桥梁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预留需要在设计阶段及施工前反复核对,消除错误与遗漏,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浩.铁路桥梁接触网基础后置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2015(15):176-177.
[2] 蒋渊博.桥上接触网钢柱基础预留不合格解决方案探讨[J].高速铁路技术,2014(3):41-44.
作者简介:
姓名:刘泽军;出生年月:1983年5月;性别:男;职称:助理工程
师;第一学历:专科毕业院校: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筑工程;第二学历:本科毕业学校:西北工业大学专业:土木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