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构成与理论基础+++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内涵及其应用合理性分析
社会融资规模内涵及其应用合理性分析作者:程毓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36期内容摘要:保持合理的融资规模,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经济发展平稳。
在我国金融体系目前正开始从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一过程中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与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社会融资规模与M2相比和GDP、CPI等相关性更强,因此,这一金融指标正在取代M2及新增贷款,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理论分析表明,中央银行三大政策工具均能够对社会融资规模进行调控,从而调节经济发展。
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近年来,我国金融总量迅速增加,金融结构日益多元,新的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大量涌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撑作用不断扩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呈现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央行调查统计司表示,传统上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并且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
本文主要围绕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内涵、变化趋势以及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控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深化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及构成“社会融资规模”定义为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融资总额。
通常可以把经济主体分为非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两大类。
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是为了投向实体经济,间接为其融资,实体经济的融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实体经济内部的资金融通;二是实体经济通过金融体系获得融资。
实体经济内部的资金融通一般被称作民间融资,是经济主体获得资金的渠道之一,但统计数据获取比较困难,故民间融资难以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范围。
所以,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将社会融资规模的资金来源界定为实体经济通过金融体系所获取的融资额。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增量概念,是当期发生额扣除当期偿还额的差额,从流量的角度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状况。
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有三部分:一是金融机构向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各类融资,包括本外币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购买非金融企业债券和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实体经济利用金融工具在各类金融市场获得的融资,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债券和股票;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实体经济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获得的贷款,以及实体经济从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获得的融资等。
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_变化与政策调控_尹继志
NO. 1. 2013 投资基金对实体经济进行的投资、金融机构的房地产投资等。
二、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发展变化
1. 信贷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看,近年来我国社会融 资规模增长较快,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2002 ~ 2011 年,我 国 社 会 融 资 规 模 由 1. 96 万 亿 元 扩 大 到 12. 83 万亿元,年均增长 28. 41% ,比贷款年均增速高 7. 65 个 百分点。2011 年,社会融资规模与 GDP 之比为 27. 20% ,比 2002 年提高了 10. 70 个百分点。2002 年,新增人民币贷款 1. 8 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高达 92. 20% ; 2011 年,新增 人民币 贷 款 7. 47 万 亿 元,占 社 会 融 资 规 模 的 比 例 下 降 为 58. 20% ( 如图 1 所示) 。
金融机构作为企业,其自身也需要从外部融资,这种融 资,一是要获得自身所需要的资本金,二是要获得对外进行 融资的资金,以发挥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金融机构从 企业和居民等经济主体所进行的融资通常构成它的负债,是 货币供应量的范畴; 金融机构以各种形式将资金融给企业和 居民,关系到实体经 济 的 发 展, 是 社 会 融 资 规 模 的 范 畴。 为 此,中国人民银行将社会融资规模定义为一定时期内 ( 每月、 每季或每年) 实体经济 ( 即企业和个人) 从金融体系获得的 全部资金总额。这里的金融体系包括所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 市场。从金 融 机 构 来 看,包 括 商 业 银 行、证 券 公 司、保 险 公
融资 金融机构表外贷款
( 1) 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的委托贷款; ( 2) 金融机构向实 体经济发放的信托贷款。
社会融资规模全解析
社会融资规模全解析何谓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即代表一定时期内各项指标的净增量。
社会融资规模从2002年1月开始每月公布一次。
但是,人民银行没有提供社会融资规模的“存量”数据。
实际上,如果简单假设2002年前非银行融资规模接近零(2002年前非银行融资规模较小),即可得出社会融资总量。
基于该假设,2023年1月社会融资总量大约为100万亿元,同比增长21.1%。
银行承兑汇票是公司发行的并由商业银行提供担保的短期债务工具,一般用于商业交易。
银行承兑汇票是表外项目,因而不包含在贷款数据中。
在二级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可以折价交易。
如果银行承兑,则成为短期债务而被计入银行贷款(所谓“票据融资”)。
央行在统计中会将在银行承兑汇票项目中剔除票据融资数据,以避免重复计算。
信托贷款是一种直接的融资方式,即受托人(信托公司)将客户(有富余资金的个人和企业)资金按其指定的对象、用途、期限、金额与利率等进行投资。
包括作为贷款投向实体经济(例如企业、房地产公司或地方某某某府等)或投资金融资产。
社会融资规模中所指的信托贷款是指作为贷款的信托贷款,而不包括金融资产投资。
委托贷款与信托贷款类似,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委托人明确了贷款对象、金额、期限、利率等资金的运用方式。
而在信托贷款中,受托人(信托公司)可根据指定的信托计划决定资金的运用方式。
过去十年,金融业提供的资金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在大部分时间里(2023年除外,为支持大规模刺激某某某策,当年银行的贷款增幅超过了30%),非银行融资增速一直远高于银行贷款。
基于我们的计算,自2023年以来,银行贷款(人民币贷款)增长107%(由2023年底的32.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1月的66.4万亿元),但信托贷款总量增长444%(从5670亿元增长至3.1万亿元),银行承兑票据增长529%(从1.0万亿元增长至6.5万亿元),企业债券(总量)增长459%(从1.3万亿元增长至7.5万亿元)。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十七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及第十八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本部分近年考情:【本部分知识体系】本部分考点串讲:第17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本章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考点:1、货币需求的概念2、货币需求理论3、货币供给层次划分4、社会融资规模5、货币供给机制6、货币均衡7、通货膨胀本章考点串讲:考点一、货币需求的概念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这种需求是经济需求、有效需求、派生需求和客观需求。
考点二、货币需求理论(一)传统货币数量说(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三)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例题1:多选题】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有()A.传统货币数量说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物价水平和货币量成反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正比B.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利率决定并与利率为减函数关系的货币需求动机是预防动机C.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决定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资动机D.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成正比E.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成正比【答案】ABCE【解析】传统货币数量说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物价水平和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A选项错误;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利率决定并与利率为减函数关系的货币需求动机是投机动机,B选项错误;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决定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C选项错误;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E选项错误。
(1)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属于M2而不属于M1的有()A单位活期存款B单位定期存款C财政存款D个人存款E股票【答案】BD【解析】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流动性较弱,称为准货币与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一起构成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考点四、社会融资规模1.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人民币贷款与我国社会融资总规模的结构相关性实证研究
一
人 民 币贷款 作 为主 要 的直 接融资 方 式之
,
进 行 公 布 ,构 成 了我 国社 会 融 资 总规
模 的 较 大 权 重 。在 我 国 货 币政 策 由宽
松 向 稳 健 转 变 的金 融 市 场 环 境 下 ,研
与社会 融 资总规 模 保持 步调 较 为一
求来 源偏 好及 利 用效率 特 征 , 以供 货 币 政策宏观 调控选取 有价值性 的指导意 见。
币值 ) 以及 企业债 券 1 : 3 径 来看 , 我 国社会 融 资规模在 2 0 0 8 — 2 0 0 9 年度 达到 峰值 水 平 ,同期企 业债融 资水平 发展较 为缓慢 ,
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 , 企 业债
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则统一归属于证券融资。 2 0 0 2 — 2 0 1 1 年, 我国社会融资总规模
由2 0 1 1 2亿元跃升到 1 2 8 2 8 6亿元 ,平 均
势, 金融 产 品和工具 创新较 多 , 社会 融资 结 构发 生 较大 变化 ,以银 行为 主体 的金
值 ,之 后 呈现 出贷款 总额持 续缓 慢 下降 的发展趋 势 ( 见图 1) 。
究 二 者 之 间 的 结 构 相 关 性 联 系对 于 划 分 社 会 融 资 规 模 构 成 及 总 量 宏 观 调 控 都 具 有 较 强 的现 实意 义 。 关 键 词 :人 民 币贷 款 融资 货 币流 通
融 机构 对 实体 经济 逐渐 起 到补 充资 金血
液的作 用 , 表 外业务 发展迅速 , 在 替代贷 款 和 发展 间 接融 资手段 的过程 中占据份 额 也 日益 扩 大 ,一 个 明显 的趋 势是 人 民 币贷款 占据社 会融 资 总规 模 的比例 呈现 出稳 中有 降 的局面 ,新增 人 民币贷 款对
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日期:•引言•社会融资规模概述•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因素•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分析•社会融资规模的优化建议目录CONTENTS01引言社会融资规模是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指标,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融资规模是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分析金融政策的效果和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金融政策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对于研究金融市场的波动和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金融市场发展研究背景与意义本文将探讨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构成、影响因素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对现有研究的总结,深入探讨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内容02社会融资规模概述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
社会融资规模是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的指标。
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能够反映金融市场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包括外币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
由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计划发放的贷款。
人民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包括人民币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等。
委托银行发放的贷款,包括信托贷款等。
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等。
03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因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与社会融资规模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通货膨胀率越高,社会融资规模越低。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对社会融资规模有重要影响,利率上升会导致社会融资规模下降,而利率下降则会导致社会融资规模上升。
经济周期社会融资规模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扩张时期,社会融资规模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时期,社会融资规模减少。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间关系比较研究
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 型最优滞后阶数定义为3。
发电量、GDP序列这两组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 表3 VAR模型最佳滞后期筛选表含有LNTAFRE的VAR来自型LagLogL
LR
FPE
AIC
SC
HQ
0
322.8047
NA
2.98e-14
-11.27874
-11.02557
-11.18058
图7 2002年以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增加额
经过季节调整和标准化处理后的上述指标 分别记做LNTAFRE、LNTM2、LNTGDP、 LNTINVEST、LNTCONSUME、LNTPOWER、 LNTCPI、LNTINEX。
三、模型统计检验
1.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社会融资规 模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出 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发电量、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都在 0.9左右,且这些相关系数均大于货币供应量M2与 这些经济指标间相关系数0.1左右。
1.37 -4.14 -3.50 -3.18 不平稳
-2.16 -4.12 -3.49 -3.17 不平稳
-1.22 -3.56 -2.92 -2.60 不平稳
-11.69 -4.12 -3.49 -3.17 平稳
-3.92 -4.13 -3.49 -3.17 平稳
-7.75 -3.55 -2.91 -2.60 平稳
-13.69 -4.12 -3.49 -3.17 平稳
-4.59 -4.12 -3.49 -3.17 平稳
-5.84 -4.14 -3.50 -3.18 平稳
-4.46 -4.12 -3.49 -3.17 平稳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一、引言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政策传导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包括信贷、债券、股票等各种形式的融资。
货币政策传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体系进行调控和影响的过程。
本文将从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政策传导的定义、关系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与影响2.1 定义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综合性的宏观经济指标,它包括经济主体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获得的贷款,以及其他非银行渠道获得的信贷、股票、债券等。
社会融资规模反映了整个经济体系融资活动的总量和水平。
2.2 影响因素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发展、产业结构和政府政策等。
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很大。
当货币政策趋向宽松时,银行的贷款门槛降低,融资需求增加,社会融资规模扩大;当货币政策趋向紧缩时,银行的贷款门槛提高,融资需求减少,社会融资规模收缩。
另外,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规模也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通常会带动融资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大。
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也会对社会融资规模产生影响。
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融资工具,促进融资活动的发展,从而扩大社会融资规模。
产业结构和政府政策也会对社会融资规模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同产业的资金需求不同,不同政府政策对融资活动的支持程度也不同,这些都会对社会融资规模产生影响。
三、货币政策传导的定义与路径3.1 定义货币政策传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体系进行调控和影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会对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条件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社会融资规模等。
3.2 传导路径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调整→信贷条件调整→金融市场调整→实体经济调整→社会融资规模调整。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引言货币政策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而社会融资规模则是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决定了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
一、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与构成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全社会从各种渠道融资所形成的规模总量。
其主要构成包括:1)银行贷款,2)信托贷款,3)企业债券,4)国家债券,5)股票融资等。
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小反映了经济中各种融资渠道的活跃程度,也代表了经济运行的活力。
二、货币政策与社会融资规模的关系1. 货币政策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对社会融资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宽松政策下,货币供应量增加,贷款利率降低,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需求增加,从而推动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大。
相反,在紧缩政策下,货币供应量减少,贷款利率上升,银行对贷款需求降低,导致社会融资规模的收缩。
2. 货币政策传导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决定了货币政策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力和传导效应。
传导过程可以分为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
直接传导是指货币政策直接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如利率变动对企业和个人借贷行为的直接影响。
间接传导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复杂多样,包括利率传导、预期管理、资产价格传导等。
其中,利率传导是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利率变动影响企业借贷行为,间接影响社会融资规模。
三、因果关系的分析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
一方面,货币政策对社会融资规模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直接导致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
另一方面,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当社会融资规模过大时,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可能受到一定制约,因为金融机构可能会选择将资金流入资产市场,而不是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和创新。
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推进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的发 展,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 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 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加强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融合
01
推动产融结合
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推动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大,通过大数 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效 率和质量,降低融资成本,满足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有望为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通过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等特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 融资效率,促进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可以提升居 民消费和企业出口,进一步拉动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
要点一
经济增长带动信贷需求
要点二
经济增长提升金融市场活跃度
经济增长会带动企业和居民的信贷需求,进而推动社会融 资规模的增长。
经济增长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和投资者信心,促 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鼓励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 融合,实现产业与金融的良性互 动。
02
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引导企业合理利用直接融资和间 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 资结构。
03
强化实体经济的风 险管理能力
提高实体经济的风险意识和管理 水平,降低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 的冲击。
完善政府政策与监管体系
强化政策协调
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 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2019年之后社融统计的基本构成
1. 2019年之后社融统计的基本构成自2019年以来,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
在这个过程中,社融统计的基本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新增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方面的变化。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分析2019年之后社融统计的基本构成。
2. 新增信贷新增信贷是社会融资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9年以来,我国的新增信贷规模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超过16万亿元,2020年更是达到了19万亿元。
这显示了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3. 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表征社会融资总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2019年以来,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达到了25万亿元,2020年更是突破30万亿元。
这表明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为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4. 债券融资债券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
2019年以来,我国的债券融资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从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债券发行规模超过了20万亿元,2020年更是达到了25万亿元。
这表明我国债券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助力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5. 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
2019年以来,我国的股权融资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股权融资规模超过了5万亿元,2020年更是达到了6万亿元。
股权融资规模的扩大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6. 结语总的来看,2019年之后社融统计的基本构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包括新增信贷规模增长迅速、社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债券融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股权融资规模稳步增长等。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THANKS FOR W供应 量的概念与内涵
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与内涵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 资金总额,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等。
社会融资规模反映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是 评估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指标。
货币供应量的概念与内涵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 货币总量,包括现金、银行存款、货 币市场基金等。
协整检验
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 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 期均衡关系,即两者的发 展趋势是一致的。
误差修正模型
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 的短期波动对货币供应量 有正向影响,而货币供应 量的短期波动对社融的影 响较小。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结果表明,当给定一个标 准单位的正向冲击后,社 会融资规模对货币供应量 的影响逐渐增大,并在第6 期达到最大值;而货币供 应量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 响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的概念与内涵 • 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 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手段 •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 政策建议与展望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 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
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 对货币供应量的方差贡献 度要高于货币供应量对社 会融资规模的方差贡献度 ,说明社会融资规模对货 币供应量的影响更为重要 。
06 政策建议与展望
基于实证结果的政策建议
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建立健全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体 系,完善数据采集和发布机制, 提高数据质量和透明度,为政策 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研究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研究牛嵩【摘要】本文选取2002-2016年的月度数据,分析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间关系密切,其中人民币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债券融资可以在不虚增货币的同时达到融资需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期刊名称】《金融发展研究》【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5页(P78-82)【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融资结构;货币供应量;VAR模型【作者】牛嵩【作者单位】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辽宁沈阳1108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随着金融创新加快,我国金融业规模持续增长,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层出不穷,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大力注资实体经济,信托市场和民间资本迅速崛起,融资渠道和手段多样化,跨市场、跨部门大一统的金融格局逐渐形成,以往依赖于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早已被打破,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充分体现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市场上所有流动性范畴,其政策导向性地位正在逐步降低。
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贷款作为传统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无法很好地解释经济与金融背离现象。
在此背景下,社会融资规模应运而生。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观点理论和货币观点理论在中国实践的具体体现,研究二者间关系丰富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研究框架,为我国日后货币政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社会融资规模基本涵盖了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是反映金融发展程度的总体量化指标,弥补了我国长久以来缺乏金融总量指标的缺憾,有助于衡量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运转情况,有助于分析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传导效应,有助于测算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程度,有助于我国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改善企业融资结构,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020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刘艳霞-强化班-第18章-2
【考点二】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层次1.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流通中货币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个人、机关团体、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硬币和现钞总和(即通常所指的现金)+单位活期存款(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广义货币供应量)【提示】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称为“准货币”【例题•多选】根据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属而不属的有()。
A.单位活期存款B.单位定期存款C.财政存款D.个人存款E.有价证券【答案】BD【解析】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流动性较弱,称为准货币与狭义货币供应一起构成了广义货币供应。
二、社会融资规模1.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它既包括实体经济从银行业获得的融资,也包括实体经济从证券业和保险业获得的融资,所以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2.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的构成(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债券筹资;保险公司赔偿、贷款公司贷款、投资性房地产)【例题•多选】纳入到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范畴的有()。
A.保险公司赔款B.金融企业境内债券筹资C.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D.政府发行一般债券E.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答案】AC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构成。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债券筹资纳入社会融资统计指标。
金融企业境内债券筹资不属于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B 项不选;政府不属于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住户),其债券筹资不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
D项不选。
三、货币供给的机制(一)货币供给的机制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①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②要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讨论货币的产生、流通、使用以及货币市场的运作等问题。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货币金融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货币的管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货币金融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货币的定义和演进货币是一种可流通的商品,通常用于购买、销售和存储物品和服务。
货币的演进经历了物物交换、使用金属货币、发行纸币和使用电子货币等不同的阶段。
货币的本质就是信任,它依赖于人们对货币发行机构的信任来得到承认和使用。
2.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流通的货币总量,它与物价、产出和利率等经济指标密切相关。
货币供应量包括M0、M1、M2和M3等不同的货币种类,它们的构成和定义不同,反映出了不同的货币经济现象。
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旨在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利率、控制货币供应、实施货币政策规定等手段来实现。
4.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一种短期融资市场,它涉及到银行、政府和企业的短期资金流动。
货币市场上常见的金融产品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和货币市场基金等,它们对于市场利率和短期资金的供应和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
5. 货币创造、多重存款和货币乘数货币创造是银行将客户存款重新借出以形成新的存款和贷款的过程。
多重存款是指因为借贷而产生的多次存款,它扩大了货币供应量的规模。
货币乘数则是指货币创造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的系数,它表示了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
6.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指的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通货紧缩则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的购买力上升的现象。
政府和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
总之,货币金融学知识点非常多,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拥有货币金融学知识可以在管理金融资产、分析政策以及开展经济研究等诸多方面产生应用。
202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解析-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本章考情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20年3题3分1题2分5分2019年4题4分1题2分6分2018年4题4分3题6分10分本章重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供给和货币供应量的概念,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乘数原理。
3.货币均衡的含义和特征,货币失衡的类型,货币均衡水平决定。
4.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治理。
知识点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一)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2.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3.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二)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多选题】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共同决定。
A.货币需求能力B.货币价值C.货币需求愿望D.货币供应数量E.货币供应能力『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当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货币需求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有一定的客观性,并不是主观决定的。
选项A说法有误。
知识点二:传统货币数量说(一)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公式MV=PT 整理后: P=MV/TM代表货币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结论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例题·单选题】(2020年)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P代表物价水平,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代表货币量,T代表()。
“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辨析
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辨析(兼谈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及其变迁简史)2014-10-30 21:28:04| 分类:山人呓语|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关于货币供给量的理解所谓货币供应量,又称货币存量,指的是一国或一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总和。
具体表现为社会各界在金融机构里的存款、流通中现金等金融资产。
这里的金融机构指的是存款货币性金融机构,亦即可以用支票转帐并以此实现支付功能的金融机构,也就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接受活期存款作为负债的金融机构。
1994年,我国正式开始公布货币供应量。
根据199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按层次统计。
亦即根据国际通用原则,以货币流动性的差别作为划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标准。
并拟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M3。
具体规定如下:M0:流通中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M1:M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但中国人民银行实际对外公布的是M0、M1和M2。
并且M2里所实际包含的内容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的说法也不完全一致,例如并不包含外币存款等。
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修订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口径,将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纳入M2。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次修订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口径,将境内外资合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修订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案的研究报告(征询意见稿)》,主要是在原有的M0、M1 、M2 三个口径的统计办法之上,又添加了M3的统计口径,将外汇存款、保险公司存款以及基金存款等纳入其中。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货币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层次的划分标准对于货币的运行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的层次划分主要是为了便于货币的管理和监管,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需求。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货币的层次划分主要包括中央银行货币、商业银行货币和广义货币三个层次。
首先,中央银行货币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也称为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货币是整个货币体系的基础,它包括纸币、硬币和银行准备金。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和质量,以维持货币的稳定价值和经济的稳定运行。
中央银行货币的发行和管理对整个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货币的创造和广义货币的流通。
其次,商业银行货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信用创造的货币。
商业银行货币是在中央银行货币的基础上,通过银行信贷活动创造出来的。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成了巨大的货币创造能力。
商业银行货币的创造是以存款的形式存在的,它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等。
商业银行货币的创造和管理对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广义货币的数量和速度。
最后,广义货币是指整个社会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广义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各种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产。
广义货币是衡量货币总量和货币供给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状况和经济活动的规模。
广义货币的数量和速度对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的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在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中,中央银行货币、商业银行货币和广义货币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中货币的运行和监管框架。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商业银行货币的创造和广义货币的流通。
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活动创造货币,形成了广义货币的主要来源。
广义货币则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货币总量和货币供给,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的控制。
因此,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对于货币的管理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维护货币的稳定价值和经济的稳定运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我国的货币特征—M2的结构(%)
流通中货 单位活期存 单位定期 个人存 其它存 币M0 款 存款.0
流通中货币M0 单位活期存款 单位定期存款 个人存款 其它存款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7.2 6.3 6.1 6.0 5.6 5.3
3.3 国际比较——M2/GDP
M2/GDP国际比较
2
1.6
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 M2/GDP提高幅度不大。 2008年-2013年,我国 M2/GDP年均提高4.2%,美 国为3.6%,日本为4.1%。
美国
欧元区 日本
1.2
0.8
中国
0.4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M0 % 36.4 35.3 24.3 8.2 11.6 15.6 10.1 20.1 8.9 7.1 10.1 14.3 8.7 11.9 12.7 12.2 12.7 11.8 16.7 13.8 7.7 7.1
储蓄存款 % 27.2 29.3 41.5 37.8 29.9 20.1 15.4 11.6 7.9 14.7 17.8 19.2 15.4 18 14.6 6.8 26.3 19.7 16.3 13.8 16.3 12.0
19
5 我国M2增速将趋势性放缓
M2的增长速度可以分解为:名义GDP增长速度与M2/GDP的 变动率之和。
未来我国经济将进入7%左右的中速增长期,名义GDP增长 速度在10%左右。
要正确预测未来的M2增长速度,主要是准确预测M2/GDP 的发展趋势。
2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货币的构成与理论基础
盛松成
2014年6月
1
内容提要
一、货币定义 二、我国的货币特征 三、国际比较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五、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历史变迁
2
1.1 关于货币定义的争论
经济学家关于货币定义的争论非常激烈。这 些争论主要围绕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展开。
货币的基本特征(什么是货币?)
欧元区
6.3 5.7 3.7 1.0 5.3 4.7 2.7
日本
2.5 3.3 2.9 -1.2 3.7 4.5 4.1
中国
11.6 14.1 18.3 13.5 -1.7 0.5 4.2
从货币增速看,我国M0、M1、 M2增速均快于美欧日。
相对GDP,我国M0、M1增 速不高。 1、2008年-2013年,中国 M0/GDP值年均减少1.7%, 而同期美国年均提高 5.1%,日本年均提高 3.7%,欧元区年均提高 5.3%。 2、我国M1/GDP在0.6左右 波动,2008年-2013年我 国的M1/GDP年均提高 0.5%,低于美国的8.4%, 日本的4.5%和欧元区的 14 4.7%。
21
5.1我国M2/GDP将趋势性下降
货币的价值储藏需求减弱。1、 2008-2012年,我国国民 储蓄率从53%降至50.1%。2、直接融资发展,企业和居民储 存财富,更多以非货币金融产品体现,这会减少社会对货 币的依赖。
金融创新发展,一些非货币金融资产流动性增强。 2013 年,我国M2/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负债为72.6%,比2006年低 5.7个百分点。
亚洲国家M2/GDP普遍高于 欧美国家。2013年末,日 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的M2/GDP分别为1.8、 4.7、2.4,处于国际较高 水平。
15
3.4 M2/GDP高的原因—高储蓄率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储蓄率较 高。我国国民储蓄率从1992年的37.9%上升 至2012年的59%,20年上升了21.1个百分 点。我国国民储蓄率长期高于美国、日本、 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也使我国的M2较 高。
27.8 30.0 30.6 28.1 26.1 25.2
17.3 18.6 19.7 19.6 20.1 21.0
45.8 42.6 41.8 41.4 42.2 42.2
1.9 2.5 1.8 5.0 6.0 6.3
•2013年末,我国流通中货币为5.9万亿元,计9604亿美元。同期,欧元区为 1.2万亿美元、美国为1.2万亿美元、日本为8373亿美元。 •2013年,在中国M2中,央行印的钞票M0只占5.3%,低于美国(11.1%)、欧元 区(10.0%)和日本(9.9%)。我国M2中,主要是公众的银行存款,反映为社 会财富。近年来,我国M2增长较快,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财富的较快增长。
11
3.1 国际比较—统计口径
按美国口径统计,我国M2余额和增速均较低
1200000 亿元 14%
1000000
800000
M2 余额(左轴) M2 增速
14% 13%
13% 12%
12% 11%
600000
400000 200000 0 按美国口径 按我国现行口径
11% 10%
与美国比,我国M2的 统计范围较广。我国 的M2包含非居民存款, 社保基金、部队、住 房公积金等政府存款, 而这些不在美国的M2 统计范围内。另外, 中国的M2包含所有金 额的定期存款,而美 国M2不包括单笔10万 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
如果按照美国的统计口径,2013年我国的M2余额 仅为68.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5%,M2/GDP仅 为1.2。
12
3.1 国际比较—统计口径
250
2011年IMF口径下部分经济体M2/GDP
200
150
100
50
0
巴西 英国 南非 印度 美国 法国 德国 中国 日本 台湾地区 俄罗斯 意大利 西班牙
16
3.4 M2/GDP高的原因—间接融资为主
在间接融资模式下,客户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同时,增 加了其在银行的存款,增加广义货币量M2。而在直接融 资模式下,购买债券、股票等行为只会在不同经济单位 之间重新分配现有存款,不会影响广义货币量的总体规 模。
2013年末我国各项贷款/GDP为115%,高于美国的 60.3%。2012年,我国债券市场余额/GDP为51.4%,美国 债券市场余额/GDP为218.3%,法国债券市场余额/GDP为 190%,德国债券市场余额/GDP为129.3%。
18
4. 货币政策效果—高增长和低通胀
近十年来,对M2的货币定义和以M2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合 理有效。
从货币政策调控结果看,我国近年来的CPI涨幅不高。 2000年到2012年,我国CPI年均上涨2.3%,不仅低于多数 新兴市场国家,也低于美国2.5%的水平,处于合理区 间。期间,我国虽然经过了几次物价快速上涨,但最高 的时候仅为5.9%,低于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而同期,我 国经济年均增长10%,远远快于发达国家和多数新兴市场 国家。总的看,近十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 时,较好地实现了物价的基本稳定。
9
2.3 我国的货币特征—近五年各层次货币总量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亿元 M2 M1 M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4 月
2014年4月,中国M0、M1、M2余额分别为5.9、32.4、116.9 万亿元。 2008-2013年,M0、M1、M2年均增速分别为11.6%、14.1%、 10 18.3%。
IMF口径下中国M2/GDP低于台湾地区和日本。按照IMF统计 口径,我国2012年新增M2约占全球的37%。另外,我们测 算,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5%。
13
3.2 国际比较—货币增速
2008-2013年美欧日中货币增长情况
美国
M0增速 M1增速 M2增速 现价GDP 增速 M0/GDP增 速 M1/GDP增 速 M2/GDP增 速 8.3 11.7 6.8 3.0 5.1 8.4 3.6
M2 % 31.3 37.3 34.5 29.5 25.3 17.3 14.8 14.7 12.3 14.4 16.8 19.6 14.7 17.6 17 16.7 17.8 27.7 19.7 13.6 13.8 13.6
M1 % 35.9 38.8 26.2 16.8 18.9 22.1 11.9 17.7 16 12.7 16.8 18.7 13.6 11.8 17.5 21 9.1 32.4 21.2 7.9 6.5 9.3
5
1.2 什么是货币? 举一个例子
为什么比特币本质上不是货币:自身不具 有价值、不具备国家信用担保、不能作为 计价和流通手段。货币政策是现代国家宏 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就像警察、司法、 税务不能独立于国家一样,货币发行也不 可能私有化。最近的两篇拙作《比特币本 质上不是货币》和《货币非国家化理念与 比特币的乌托邦》。哈耶克的《货币的非 国家化》。
货币的构成(货币是什么?)
3
1.2 什么是货币(两种货币本质观)? 交换媒介的货币本质观和价值贮藏的货币本质观 交换媒介—狭义的最基本的货币定义 只有货币才具有交易媒介功能。这是货币区别 于其它事物的鲜明标志。它是现代最狭义又为 人们广泛接受的货币定义。20世纪60年代之前, 大多数经济学家接受交换媒介的货币本质观。 马克思将货币定义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 统一”。M0、M1的理论基础就是交换媒介的货 币定义。
6
1.3 货币是什么(流动性标准)?
目前国际上通常以流动性(Liquidity)标准来定 义货币的构成。 流动性—投资者以较低成本将一种资产转变为现 金的能力,即转变为交易媒介的能力。常见的M0、 M1、M2,就是根据这一标准来定义的。现在世界 各国多同时采用M1、M2等指标来测算货币供应量。 M1是现实的购买力,它将引起市场供求和物价变 化。而M2、M3只有转化为M1后,才会产生这种影 响。一般而言,现金、银行存款是流动性较强的 金融资产,它也是各层次货币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