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1)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地势低平,地势平坦开阔,以平原/河谷/山间盆地/河口三角洲为主。
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平原或三角洲,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果业等) 土壤: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黑土、黑钙土、紫色土、水稻土肥沃或黄土深厚;火山灰覆盖等)气候:气候类型:①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气温适宜,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
(可通过所处纬度位置或热量带进行判断)③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或瓜果糖分)的积累/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 。
水源:临近水源地(河流或冰川融水区),灌溉水源充足。
灌溉便利(干旱地区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2)不利自然条件: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等不足;土壤酸碱度偏高;病虫害等问题。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经济发达(工矿业发达)或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需求广阔。
交通:临近河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
连河通海,便于农产品的运输。
政策: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或农业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
农业基础:农业基础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种植传统经验丰富。
工业基础:工业基础好,工业基础雄厚。
为农业提供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重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1.自然因素:土地: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 社会经济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矿产)资源丰富。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能源充足。
临近能源燃料基地(临近火电厂/水电站/核电站等)。
市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市场潜力大。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廉价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一、进行区位选择需坚持以下原则1. 可持续原则这是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
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该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区位因素,以寻求这种布局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它强调经济发展首先要与资源、环境协调,工农业生产布局完成后要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要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2. 主导性原则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要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
如装配工业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基地的主导因素是优良土地和水热条件;花卉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南疆长绒棉种植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把握区域特征。
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如以农业为例: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制约因素是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多发洪涝灾害。
3. 因地制宜原则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法。
如“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是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九省通衢”,对内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无限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均可。
区位因素归纳
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1、位——地理位置2、水——水源3、土地——空间(充足否、地价)社会经济:1、资源条件:原料、燃料2、交通(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3、市场(腹地、毗邻)4、科技5、劳动力(劳动力价格、素质、数量)6、政策7、军事:国防安全需要(军工厂)8、个人:个人偏好情感(归国华侨投资办厂)环境污染(河流下游、盛行风下方向,垂直于风向的郊区)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地形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灌溉水源4、土:肥沃、土层厚度、酸碱度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人口、城市密集否)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机械、良种、化肥、冷藏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温暖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起点、终点、交汇处4、资源条件:丰富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四、交通运输路线.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少占耕地;b起伏大:隧道(背斜);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开发水电;少跨越河流;避开沼泽地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社会经济方面1、经济(主导)2、社会:巩固国防、促进民族团结、促进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3、科技五、交通运输路点.的区位因素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开阔平坦【人文条件】1、人口: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地势高2、地质:有稳定的地质条件3、气候:少云雾【社会经济条件】1、交通条件:位于郊区,与市区有便利的交通联系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陆域/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区位因素分析》课件
区位因素的变化与影响
动态性
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某些因素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化。
时效性
不同发展阶段,同一区位因素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分析 区位因素时,需要充分考虑时效性。
不可预测性
某些突发事件或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区位因素发生重大变化,需 要做好应对措施。
区位因素的综合评价
区位因素的相互关系
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如 土地、水源、气候等,而经济因素则影 响人类活动的规模和方向,如市场、交 通、政策等。
VS
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
直接因素对区位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如资 源、劳动力等,而间接因素则通过影响直 接因素来影响区位选择,如技术、环境政 策等。ຫໍສະໝຸດ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总结词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区位因素分析的重要应 用领域,通过对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条件、资 源禀赋、交通状况等区位因素的深入分析, 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发展策略。
详细描述
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区位因素分析为决 策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确定区域发展的 重点方向、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通过对区 位优势和劣势的识别,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 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指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和制度,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 环保政策等,这些政策法规会影响企 业的经营成本和市场环境。
经营成本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会影响企业的 经营成本,包括税收成本、环保成本 、劳动力成本等,这些成本的变化会 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05
区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与影响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包括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一)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0、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二)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地理视角看区位因素分析
【地理视野】地理视角看区位因素分析2.社会经济因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典型例题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⑵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图形解码【答案】⑴C ⑵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
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
第(2)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解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
题中假定条件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考生明确引起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指挥棒应是市场这一重要因素,由此联想到城郊农业的发展对象主要为花卉、蔬菜、乳肉、果品等。
【考点透析】农业部门的布局原则1.一般农业部门的布局原则:⑴依据农业部门的生产特点布局①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区;②林业——山地、丘陵区;③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⑵根据农作物的生活习性布局①渔业——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等;②水稻——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③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平原地区;④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⑤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区;⑥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区;⑦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区;⑧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区。
2.市场型农业部门的布局原则(1)花卉、蔬菜、园艺:布局在交通便利、靠近水源、邻近城市的近郊。
农业、工业、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各种区位因素分析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頹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什么什么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是什么什么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高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劳动力:人中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因素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2、经济因素市场:人中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型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计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游区;自来水厂布置在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河流:临近水源,充足丰富2、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交通: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等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其他因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因素分析一、基础知识回顾区位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
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区位选择:就是寻找一个结合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三效统一。
不同区位选择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农业区位选择(1)宏观角度分析原则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
(2)微观角度分析原则(针对城市郊区农业生产)地价的高低—距城镇越近,低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高,适合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花卉、乳牛、家禽等);单位面积产值—距城镇距离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或蔬菜、果园、粮棉等;需水量—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对运输的迫切性—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乳牛。
农业的主要地域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于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起发展与热带的气候条件,平坦的地形有密切关系,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内部设施配套完整,自成系统,除个别私营农场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外国垄断公司惊醒的农场。
从反展历史来看,非洲的许多种植园经历了从殖民控制到国有化的过程,并成为本国商品性农业基地,在本国经济反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地中海型农业:在地中海沿岸各国因长期受地中海气候和地形影响,除种植麦类、玉米外,园艺业发达,主要种植葡萄、柑橘、无花果、橄榄、椰枣、蔬菜、花卉,同时还发展乳肉畜牧业。
干燥粗放游牧业:主要包括蒙古高原、中亚西亚、沙特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等,在广阔的草原基础上发展,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落后,随季节变化更换牧场,载畜量少。
工业区位因素经济因素: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社会因素:个人偏好、国家政策、工业惯性。
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
例1:(1)C处正在兴建核电站,其布局的主要依据是:(2)C处西南方向建有著名的金山卫石油化工厂,试说明其选址考虑哪些区位因素。
地理区位因素
地理区位因素地理区位因素(⼀)地理区位因素1.⾃然因素。
地形(地貌)、⽓候、⽔⽂、⼟壤⽣物。
2.⼈⽂因素。
市场、政策、交通、⼯业、农业、科技动⼒、发展(开发)历史。
⼟、地、⽔、⽣、⽓温馨提⽰⾃然因素:⼟、地、⽔、⽣、资、源(原)、⽓,市、政、⼯、交农、科、⼒(历)②温馨提⽰⾃然因素+⼈⽂因素(⼆)地理区位因素解读⼀般⽽⾔,⼝诀中各字词涵义如下:地:地形类型和地势(地貌);地质基础条件;⼟地利⽤类型【平原⼴阔、⾕地开阔(多根据等⾼线疏密)】。
⽔:⽔⽂,多指河流、湖泊;⽔资源(河流⽔、淡⽔湖泊⽔及浅层地下⽔)。
⽣:⽣物资源(含动植物);⽣长期和⽣长周期长短;地带性植被和⾃然带。
资:资⾦。
资源:资源。
原:原料⽓:⽓候【光热⽔温风压差(⽓温年较差、⽇较差)⼲湿阴⾬(云雾露霾霜冻)晴与⽣(长期)】。
温馨提⽰光照、热量、降⽔及其组合状况;昼夜长短与⽇照时间长短、⽓温⽇较差关系;⽣长期长短。
市:市场(含商业)及市场距离【常⽤词接近x×市场或距离xX市场较远】;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政:狭义指政策,⼴义指政策、政治、军事、宗教等。
⼯:⼯业基础、⼯业产业结构、⼯业协作条件。
交:交通、邮电【邮政和电信,主要指信息通信⽹络通达度(性)】及电⼒等⾮物质运输;点线⾯⽹(⽴)体农:农业基础;农业产业结构;耕作制度,熟制(年⼀熟、两年三熟、⼀年三熟)。
科:科技⽔平⼒:劳动⼒,包括劳动⼒数量、素质及价格(⾼低)历:发展(或开发);历史(历史与经验,技术和⼯艺⽔平,市场或商品意识)。
⼆、地理事物评价分析原理区域位置⾃然因素+⼈⽂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有利+不利市场=国内+国际总论+分论论点+论据解题三部曲找出题⼲中的关键词,挖掘题⼲中的隐藏信息,对于题⼲中较长篇幅的材料,必须认真阅读,了解⼤意,标出关键词。
地理试题中的1.中⼼词。
地理概念。
内涵往往包括多个⽅⾯,回答时要做到“要点全⾯”与“重点突出”。
确定重点主要依据试题情境信息以及地理事物本⾝的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首先,地理位置是城市区位因素的关键因素。
地理位置包括了城市所处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
地理位置将影响城市的气候条件、交通便利度以及资源条件。
例如,位于温带地区的城市,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适宜发展冬季运动业和夏季旅游业。
而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海洋交通,有利于发展港口经济和海洋旅游。
其次,交通条件也是城市区位因素的重要一环。
交通条件包括陆地交通、水路交通以及航空交通的便利程度。
交通便利度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例如,交通枢纽城市通常具有较为发达的陆路、水路和航空交通网络,便于物流运输和人员流动,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
而交通条件较差的城市则可能因为交通成本较高,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第三,资源条件也是城市区位因素的重要考虑因素。
资源条件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人力资源等。
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的城市,往往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例如,具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城市可以发展农业和工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拥有丰富人力资源的城市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城市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稳定的能源供应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能源丰富的城市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第四,环境条件也是城市区位因素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质、空气质量等。
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人文环境包括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条件。
优质的人文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促进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政策环境也是城市区位因素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政策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城市规划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等。
政府对城市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将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例如,一些城市为了吸引外资和企业,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综上所述,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高中地理---如何进行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高中地理---如何进行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一、进行区位选择需坚持以下原则1. 可持续原则这是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
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该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区位因素,以寻求这种布局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它强调经济发展首先要与资源、环境协调,工农业生产布局完成后要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要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2. 主导性原则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要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
如装配工业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基地的主导因素是优良土地和水热条件;花卉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南疆长绒棉种植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把握区域特征。
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如以农业为例: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制约因素是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多发洪涝灾害。
3. 因地制宜原则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法。
如“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是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九省通衢”,对内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无限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均可。
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区位因素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不同的区位因素会对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本文将从区位因素的概念入手,探讨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
一、区位因素的概念所谓区位因素,指的是一个地区位于特定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交通、通讯、能源等条件的综合的环境因素。
它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不同的区域因不同的区位条件而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从纯粹的地理位置来说,区位因素具有固定性和不可变性。
但从综合的条件来看,区位因素的优点和缺点则与时俱进,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地理位置是区位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离海洋较近的地区,其对外贸易的便利度较高,有利于经济发展;而处在内陆的地区,其交通条件较差,对外贸易的便利度不高,对经济的发展不利。
2.资源分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资源的分布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发展重点就可以放在能源领域;而盛产水果的地区,其发展重点就可以放在农业领域。
3.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综合交通网络发达的地区具有更大的市场容量和经济活力,更易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4.通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兴起,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5.能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能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能源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例如,沿海地区可以通过利用海洋能源发展蓝色经济,而内陆地区则可以通过开发风能和太阳能促进经济发展。
地理区位因素答题万能技巧归纳
地理区位因素答题万能技巧归纳高中教材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区位因素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人文地理局部的主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内容之一,在高考地理试卷中占分量较大。
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存有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要点的书写丢三拉四,语言不够科学、精练等问题。
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归纳出一些答题思路共性规律供大家参考。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一)、自然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1.地形:由题目地图判读出:①该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地势低平或地势平坦开阔,宜发展耕作业;②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立体农业等。
2.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某种气候类型,结合该气候类型特点作答。
如华北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
新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宜种棉花和葡萄等。
3.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雪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4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如东北的黑土、黑钙土。
5.土地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耕作;土地租金低。
(二)、人文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1.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2.交通运输:①临近河或湖,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水陆交通便利;②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③距海港近;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3.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
4.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5.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廉价而丰富。
6.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
(三)、对农业不利的区位因素1.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
2.热量、光照、水源、地形、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缺乏,土壤酸碱度偏高等。
3.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4。
虫灾,鼠害等生物灾害。
5.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区位因素分析范文
区位因素分析范文
人文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
人口
因素是指地区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等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比如,人口众
多的地区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经
济因素是指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等因素对区位的影响。
比如,
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地区由于能够提供更多的配套服务和供应,对
相关产业具有吸引力。
社会文化因素是指地区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因
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比如,当地存在创新活跃的创业文化,有利于市场
创新和企业发展。
区位因素分析对于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吸引投资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
意义。
首先,通过了解区位因素,可以评估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其次,区位因素分析可以帮助地方政府了解各
种产业对区位条件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发展。
同时,区位因
素分析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他们投资的地区。
最后,区位因素分析还可以为地区的规划和规范提供依据,促进可持续发
展和资源合理利用。
总之,区位因素分析是一种综合评价地区优势和劣势的方法,可以帮
助制定发展战略、吸引投资和决策制定。
通过对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区位
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地区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高中地理: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一、进行区位选择需坚持以下原则1. 可持续原则这是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
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该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区位因素,以寻求这种布局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它强调经济发展首先要与资源、环境协调,工农业生产布局完成后要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要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2. 主导性原则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要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
如装配工业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基地的主导因素是优良土地和水热条件;花卉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南疆长绒棉种植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把握区域特征。
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如以农业为例: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制约因素是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多发洪涝灾害。
3. 因地制宜原则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法。
如“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是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九省通衢”,对内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无限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均可。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一)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0、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二)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区位因素分析详解
区位因素分析【总揽全局】【第一讲】城市(七)城市区位:1.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和政治、军事、宗教。
(1)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考点一: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城市空间结构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②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a。
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b.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
c。
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1)从风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的工矿企业(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如果当地为一个主导风向,应布局在下风向;如果当地为季风区,则应布局在与冬夏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区.(2)从河流流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
(3)从环境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居民区的合理布局:居民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如电子装配厂、家具制造厂等)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有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
分析区位选择的因素
分析区位选择的因素
1. 市场需求: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选择区位,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2. 交通便利性:交通是影响区位选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优越的交通位置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效益。
3. 人口密度和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结构是判断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4. 土地成本和用途:不同区域土地的适用性和成本不同。
企业应该按照其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选择区位。
5. 税收和政策支持:政府是否会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是否会在技术、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等,都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6. 竞争和产业集聚效应:对于有相同或类似业务的企业而言,在同一个区域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也是区位选择的考量因素。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区位因素是指影响房地产项目选择地点的各种因素。
选择合适的区位对于房地产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交通便利性、市场发展前景、政策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
首先,交通便利性是影响房地产项目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好的交通网络可以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流和交通流量进入该地区,从而提高房地产项目的价值和吸引力。
例如,位于交通枢纽、地铁站附近、高速公路出入口等交通便利的地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增加项目的人气和销售额。
其次,市场发展前景也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市场发展前景涉及到市场容量、消费群体、消费能力等因素。
选择一个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稳定的购房需求的地区,可以提高房地产项目的销售额和投资回报率。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还需要考虑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趋势,选择与当地经济特点相适应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再次,政策环境也是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对于房地产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政府对于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和规划要求。
选择政策支持力度大、政策稳定、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将有助于提高房地产项目的发展速度和盈利能力。
最后,自然环境也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
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空气质量高的地区,可以提高居住质量,提升房地产项目的市场价值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区位因素包括交通便利性、市场发展前景、政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方面。
在选择区位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具体的房地产项目类型和发展目标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通过对区位因素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可以提高房地产项目的成功率和投资回报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位因素分析
【总揽全局】
【第一讲】城市
(七)城市区位:
1.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和政治、军事、宗教。
(1)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考点一: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城市空间结构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
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②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
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
a.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b.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
c.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
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1)从风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的工矿企业(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
等),如果当地为一个主导风向,应布局在下风向;如果当地为季风区,则应布局在与冬夏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区。
(2)从河流流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对水体污
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
(3)从环境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居民区的合理布局:居民
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如电子装配厂、家具制造厂等)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有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
【第二讲】农业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农业区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做到因时、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综合考虑自然区位因素,对自然区位因素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的最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
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以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区。
如水稻属喜湿热的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季风地区。
最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要以变化发展的观点来判断,最终确定较为合理的农业区位。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如:①地价的高低,一般而言,距市场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所以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
从单位面积产值看,常见的农业类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粮棉等。
②对灌溉水源的需要,如需水量大的花卉应布局在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③对运输要求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因此,花卉、乳牛等农业类型应布局在市场周边及交通便利的地方。
2.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模板
考点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2.我国主要农业区分布和区位条件:
【第三讲】工业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一般要先调用头脑中储备的基础知识,然后到材料问题和区域微观图中寻找区位信息,分析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是主导因素还是次要因素,最终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1)自然因素:①土地: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建筑的用地。
②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分布。
③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等。
④水源:有较近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
⑤环境:气候宜人、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2)经济因素:①农业经济基础:好坏(如上海工业的发展就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
②距离问题: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或消费市场 (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③交通条件:沿海,沿河(运河),沿江,沿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线等。
④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和素质(知识和技术)。
⑤科学技术:接近高等教育区。
⑥信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等。
(3)社会因素:①政策:支持、鼓励(如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
②国防需要:巩固国防(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三线”工程建设)。
③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方。
④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
⑤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由于搬迁费用、政府干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因素仍然留在那里。
⑥社会协作条件:包括社会服务条件(共用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条件(工业集棸、群体效益)等。
(4)环保因素:①大气污染:要结合当地气候考虑当地风向,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布局要使居民区不受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隔开。
②水体污染:要结合区域图中等高线信息确定河流流向,相对于居民区的位置合理布局自来水厂和易造成水污染的企业。
③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第四讲】交通
商业网点的分布
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