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程序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一、生产计划编制与发布1. 生产计划编制:根据市场需求、销售订单及库存情况,生产管理部门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任务和生产周期。
2. 生产计划发布:将生产计划发布给相关部门,包括生产车间、采购部门和物流部门等,确保各部门了解生产计划,做好准备。
二、原材料采购与供应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部门根据工厂的原材料需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定期进行供应商的评估,以确保原材料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
2. 订单下达与跟踪:采购部门向供应商下达订单,并及时跟踪订单进展,确保按时供货,以避免原材料短缺导致生产延误或停产。
三、生产执行与监控1. 车间生产安排: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情况,合理安排车间生产任务,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生产进度监控:生产管理部门监控车间生产进度,及时排查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3. 生产质量控制:质量管理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减少不良品率。
4. 及时反馈与协调:各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反馈和协调工作,确保生产进程顺利进行。
四、生产物流与仓储管理1. 物流计划与安排:物流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情况,制定物流计划,包括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等,确保产品在正确的时间送达目的地。
2. 仓储管理:仓储部门负责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妥善的仓储管理,包括货物分类、存储条件控制及库存管理等,确保产品安全、便捷地储存和交付。
3. 物流信息管理:物流部门及时更新物流信息系统,跟踪货物运输状态,确保及时了解物流动态,提供准确的物流信息。
五、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1.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2. 安全培训与教育: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六、生产绩效考核与改进1. 绩效指标设定:制定适合工厂的生产绩效指标,包括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
生产管理流程范文
生产管理流程范文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规划、组织、调度、控制和改进的过程。
它涵盖了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生产控制和生产改进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生产管理流程可以帮助企业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个生产管理流程的范文,供参考:第一步:原材料采购1.确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
2.与供应商协商价格和交货时间。
3.下订单并跟踪原材料的采购情况。
第二步:生产计划1.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
2.根据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调整生产计划。
3.将生产计划分解为每个生产阶段的具体任务。
第三步:生产组织1.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线和生产人员。
2.分配生产任务和工作岗位。
3.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第四步:生产调度1.根据生产进度和生产能力进行生产调度。
2.确定每个生产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调度生产线和人员,保障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第五步:生产控制1.监控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
2.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调整生产进度和资源分配,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
第六步:生产改进1.对生产流程和工艺进行分析和评估。
2.找出问题和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3.实施改进措施并跟踪效果,不断优化生产流程。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生产管理流程范文,实际的生产管理流程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
在制定和执行生产管理流程时,企业应该充分考虑生产需求、资源情况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保障信息的畅通和流转,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生产运作管理之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案例二:某机械制造企业的设备管理实践
总结词
强化设备管理,保障生产安全
详细描述
某机械制造企业重视设备管理,通过制定严格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该企业还采用了状 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有效降低了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案例三:某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设计
总结词
注重安全与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产运作管理之生产运作系统的 设计
目录
•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概述 • 产品开发与设计 • 生产流程设计 • 设备与设施管理 • 生产运作系统的安全与环保设计 •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的实践案例
01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和资源条件,对生产运作系 统的整体架构、设施布局、设备配置、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目标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计原则与流程
整体性原则
将生产运作系统视为一个整体, 综合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 现整体最优。
适应性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和资源 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运作 系统的设计。
设计原则与流程
• 可持续性原则: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环境友好和 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安全与环保因素。通过采用先进的工 艺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污染。同时,该企业还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 体系,确保废弃物的妥善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
升。
THANK YOU
人机工程学原理
16949程序文件---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
1 目的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 范围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交付和适用的交付后的活动、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的控制。
3 职责3.1 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技术标准。
3.2生产部门负责编制生产计划及负责设备的管理。
3.3各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计划的执行以及产品标识。
3.5采购部门负责按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和实施采购计划。
3.6质量部门负责产品的验证和状态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
3.7销售门负责产品的交付、顾客财产的控制及售后服务工作。
4 程序4.1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4.1.1根据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的输出和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出等获得必要的生产服务信息,分别执行相应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控制程序》、《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1.2 根据顾客的要求应编制完整的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技术标准,对关键和特殊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其他情况下如必要时也应编制作业指导书。
4.1.3生产计划的实施a) 销售部根据销售计划,确定原材料库存,编制“任务单”,报总经理批准。
b) 根据“任务单”采购部制定“采购计划”,总经理批准后执行“采购计划”。
c) 生产部执行生产计划,编制《生产流程卡》,将生产计划下达给生产车间和库房,库房按生产计划配料。
d) 生产车间给操作者下达生产任务,同时安排人员将原材料从库房转运到生产现场。
e) 车间检查相关设施,车间主任、操作者确认生产工艺、操作要求,操作者按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开始进行生产,操作者应对加工的产品进行自检和确认。
f) 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对产品进行监控并做好质量记录,生产过程中的首检、巡检操作过程以及合格品、不合格品(包括:返工/返修品、让步接收品、报废品)的控制过程执行《过程和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g) 库房根据“自制件检验报告单”的合格或让步接收结论,办理入库手续。
生管工作流程
生管工作流程生产管理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期。
因此,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工作流程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下生产管理工作流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计划生产。
生产管理的第一步是计划生产。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这包括确定生产数量、生产周期、原材料采购计划等。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人力资源的配置等因素,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确定生产工艺。
确定生产工艺是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确定生产工艺路线,包括生产流程、工艺参数、设备配置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生产作业指导书,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3. 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情况进行生产排程,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计划的及时完成。
同时,还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进度,应对突发情况,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4. 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料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入库管理、库存管理、领料发料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关键物料的供应商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
5.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生产管理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点的设立、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不良品处理流程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 生产执行。
生产执行是生产管理的最后一环。
在这个阶段,需要严格执行生产计划和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和协调,确保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
以上就是生产管理工作流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工作流程,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生产运作与管理完整版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①提高生产率:生产率=产出量/投入量产出量:销售量、主营业务收入投入量:劳动力、材料、能源、设备等②降低成本: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③确保产品品质: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服务:功能性、经济性、及时性、舒适性④确保准时交货:准时采购、准时生产、准时交货⑤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快速响应、灵敏应变⑥安全清洁文明生产:人员、设备安全,产品安全、排放达标2、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投入要素: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生产设备,原材料,资金3、企业战略框架结构:公司战略(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收缩型战略)竞争战略(经营战略、事业部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市场领先战略、市场聚焦战略,差异化战略)职能策略(生产运作策略,市场策略,财务策略,技术策略,研发策略)4、作业相关图法的步骤:①列出关系密切程度②编制主联系簇③考虑其他有关系的部门④画出X关系图⑤再用实验法进行布置5、ERP的发展过程:(1)MRP阶段,是开环结构。
(2)闭环MRP阶段,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并编辑能力计划.(3)MRPⅡ,把财务活动与生产活动联系起来,是企业级的集成系统。
(4)ERP面向供应链管理:MRP:资源协调管理FM:财务管理HRM:人力资源管理CRM:顾客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6、市场预测:按主客观因素起的作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按预测时间长短:长期预测(三年以上)、中期预测(一个季度至三年)、短期预测(一个季度以下)定性预测方法:①销售人员意见汇总法②部门主管人员意见法③用户调查法④德尔菲法:步骤:1、确定调查目的,拟定调查提纲;2、选择专家15人左右;3、秘书通信方式征询专家意见和建议;4、秘书归纳分析意见;5、专家根据归纳的意见,来修改自己的意见;6、反复进行,直到达到基本一致。
特点和优点: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避免了集体讨论中屈从于权威或者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
7、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生产过程的比例性、连续性、平行性、均衡性、柔性、准时性。
生产计划运作管理流程
生产计划运作管理流程1.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编制是生产计划运作管理的第一步。
在这个环节中,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生产计划编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市场需求信息:企业需要了解市场的需求情况,包括产品种类、数量、交货时间等。
(2)资源评估: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人力资源等。
(3)制定生产方案: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评估的结果,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生产方案,包括生产的产品种类、生产的数量、生产的时间等。
(4)制定生产计划:在制定生产方案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包括每个产品的生产量、每个生产周期的安排等。
2.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生产计划运作管理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和控制生产过程,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生产调度:根据生产计划,企业需要进行生产调度,包括安排生产的时间、生产所需的资源和人力等。
(2)生产监控: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质量控制:企业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4)生产记录和报告:企业需要记录和报告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以供后续分析和改进。
3.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计划执行是生产计划运作管理的最后一步。
在这个环节中,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实际的生产,以完成生产任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生产准备:在开始生产前,企业需要进行生产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生产所需的设备、原材料和人力等。
(2)生产执行:根据生产计划,企业需要按照时间和数量要求进行生产。
(3)生产监控: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4)生产记录和分析:企业需要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以便后续的改进和优化。
总结起来,生产计划运作管理流程包括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生产计划执行三个环节。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运营活动进行系统性、计划性和协调性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其主要任务是有效组织、计划和控制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和顾客需求,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产运作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计划管理: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及生产能力,制定
合理的生产计划,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生产流程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避免浪费和损失。
3.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水平,最
大程度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压力。
4.质量管理:重视产品质量控制,采取有效的检验和质量管理
方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生产设备管理:合理规划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
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人员管理:合理配置生产人员,规范员工纪律,提升员工素质,以确保生产运作的稳定进行。
通过科学有效的生产运作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
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与运作管理(运营管理)
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为生产和运作提供方向。
2
设计与开发
开发生产流程和制定操作方法,确保高效和质量。
3
供应与采购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管理供应链以确保原材料和资源的及时供应。
4
生产与执行
执行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过程,确保生产工序的顺利进行。
5
质量控制
监督产品质量,排除品质问题,提供高品质产品。
生产运作管理的影响因素
生产运作管理的挑战和前景
生产运作管理面临着复杂的供应链、市场动态和技术变革等挑战。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生产和运作将变得更加智能和灵活。
资产管理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目标是最大化资产价 值、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能力并确保质量。
运作管理的分类和权责
运作管理可以分为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计划和控制等不 同领域。它涉及到制定策略、制定目标、分配资源、制定计划和监督执行。
运作管理的五大过程
1
需求分析
生产与运作管理(运营管 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有效规划、组织和控制企业的生产与运作活动,以满足 客户需求并实现持续增长。
什么是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涵盖物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质 量保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卓越的产品和 服务。
资产管理的角色和目标
技术发展
新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人力资源
拥有合适的员工和团队对生产和运作至关重要。
市场需求
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能够灵活调整生产策略 和运作方式。
环境与法律
环境法规和合规要求对生产运作管理有重要影响。
成品运作与管理流程
成品运作与管理流程前言成品运作与管理流程是一个组织内部、生产、物流及质量控制部门之间协调的一套标准操作流程,是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以及优化利润的重要手段。
准确、高效的执行该流程将帮助企业确保产品供应能力的可靠性,保证成品仓库可用的库存水平,营造良好的客户体验。
流程概述成品运作与管理流程主要包含下列步骤:1.成品产出:生产部门根据订单需求,生产成品。
2.成品检测:从生产线送至质检部门检测成品质量,确保符合标准。
3.入库:符合标准的成品送至成品仓库入库,附带标签、存货编号、物流信息等相应信息。
4.出库:销售部门根据需求从成品仓库中领取成品,送至销售渠道或客户。
5.配送:物流部门根据销售渠道需要,出库并配送至指定门店或客户地址。
6.客户反馈:客户收到成品后提供对于商品的反馈,可以记录到管理系统中。
7.售后服务:如果出现售后问题,销售售后服务部门应及时处理,并记录该问题的处理过程。
流程细节成品产出生产部门将根据订单需求生产成品,按照下列标准操作执行:•确保生产线运行状态良好,没有异常。
•生产的成品必须经过质检人员的检查才能合格。
•生产部门中需要设置产品过程管控和生产监督的职位人员。
•生产部门按照品种、存货信息和单据要求,进行成品生产和成品库存。
•客户标签充分、准确、清晰。
生产部门需要准确交付正确产品的数量和日期。
•若取出不符颜色、寸头、材料的情况,按要求停止加工,错误原因是要长效分析的。
成品检测质量控制部门对于生产的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判断成品是否符合规格准则,符合情况:•符合的成品全部打ID标记,并附上相应的标签。
•打包成品,并标记存货编号、物流信息、产品信息等信息。
不符合情况:•如果成品质量不合格,生产部门会调整生产流程重新生产。
•少数不符合情况需要及时记录原因和分析。
入库质检合格的成品将被送至成品仓库入库., 公司应该:•合并符合的成品,并确保物流表明附上所有必要的信息。
•确保每个产品都有明确的存货编号,并标明位置和状态,以方便随时查询。
生产工艺运作流程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运作流程控制程序概述生产工艺运作流程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企业生产流程的软件程序。
它帮助企业确保生产工艺的顺利运行。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生产工艺运作流程控制程序的设计和功能。
设计目标生产工艺运作流程控制程序的设计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控制生产流程,减少人工操作和人为错误。
2.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精确的控制参数,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品和能耗。
4.提高生产安全性:通过自动监测和报警系统,降低事故风险。
功能和流程生产工艺运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核心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参数设置:通过界面设置生产工艺的各项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2.运行控制:根据设定的参数,控制相应的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例如打开关闭阀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等。
3.数据监控: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将数据显示在界面上,以便操作员随时了解生产情况。
4.报警系统:当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触发报警系统,提醒操作员及时处理。
5.数据记录和分析: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统计,以便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
6.故障检测和处理: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以保证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人机交互界面:提供友好的界面,方便操作员进行参数设定、监控和控制操作。
技术实现生产工艺运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技术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参数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自动控制技术:根据传感器数据,通过控制算法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与控制。
3.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对监测到的参数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分析与查询。
4.报警系统技术:通过设置报警阈值,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比对,触发报警系统。
5.可视化界面技术:通过界面设计和开发,提供直观美观、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部分运营流程与案例
JIT的基本思想
▪ 后一道工序到前道工序提取零部件 ▪ 小批量生产,小批量传送 ▪ 用最后的装配工序调节整个生产过程 ▪ 消除浪费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部分运营流程 与案例
JIT认为浪费的七种形式
▪ 过量生产造成的浪费 ▪ 等待时间造成的浪费 ▪ 搬运造成的浪费 ▪ 工艺流程造成的浪费 ▪ 库存造成的浪费 ▪ 动作造成的浪费 ▪ 产品缺陷造成的浪费
原料I 每件$20
原料II 每件$20
原料III 每件$20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部分运营流程 与案例
P&Q练习
一周最多赚多少钱?
Q的有效产出=50件*(100-20-20)=3000 P的有效产出=100件*(90-5-20-20)=4500
总的有效产出
7500
- 营运费用
6000
净利
1500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部分运营流程 与案例
如果您…
能够将所有 订单的准时 交货率提升 至95%
能够将生产 所需时间缩 短一半
能够减少 一半库存
能够避免 频繁改变 生产计划
公司的营业 额因此可以 增加多少?
公司的营运 费用因此可 以节省多少?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部分运营流程 与案例
拉动-推动录像
HP公司的游戏
资料来源:R.Chase “Operations Managemen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2001)
9:00am-12:00am 1:30pm-3:50pm 3:50pm-4:00pm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部分运营流程 与案例
案例分析
2 草籽娃娃
草籽娃娃通过一个混合批量流水线生产。6个填充机操作员同时工作,制 成基本的球形体,并放入装载盒里,每盒25只。在另一个工作地,一个 操作工人用带有塑料外衣的电线制成草籽娃娃的眼镜。接下来的作业过 程是一个流水线。三个塑型工从盒子中取出球形体,塑造鼻子和耳朵。 在塑型工的旁边有两个工人在球形体上制造眼睛,并把先前做好的眼镜 带在鼻子上,并且转交给一个工人进行涂染,然后放在凉干架上,经过5 小时后,两个包装工人进行包装。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1、生产与运作的过程为:投入→变换→产出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对象:第一对象:生产运作过程——劳动、价值增值过程;第二对象:生产运作系统——实现的手段。
3、服务的本质特点:服务的无形性,不可触性(不可触性越强,生产和消费会同时发生)(在工厂中生产的是化妆品,在商店里出售的是希望);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性;不可储存性;顾客在服务过程中的参与。
4、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产出要素管理、资源要素管理、环境要素管理5、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新特征:1.生产运作管理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2.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多变化、个性化——生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3.信息技术已成为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手段;4.全球化——“全球生产运作管理”;5.跨行业的集成管理——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战略联盟;6.绿色生产成为重要的新课题。
6、产出要素管理包括:质量(Quality)—保证和提高质量;时间(Delivery time)—适时适量生产成本(Cost)—使产品价格既为顾客接受,又为企业带来一定利润服务(Service)—提供附加和周边服务7、资源要素管理:设施设备管理:保持足够、完好和灵活的生产运作能力物料管理:以最经济的方法保证及时充足的物料供应人力资源管理:有效、高效地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和处理必要的信息第二章1、生产运作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市场需求与变化;技术进步;供应市场;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与各部门职能战略;其他,过剩生产能力的利用,专利保护等问题。
2、产品组合决策:指根据产品投产后其成本、赢利、市场占有率、竞争能力等的变化,对一个企业的生产品种、生产量所做的组合和调整,其中包括新产品的引进、现有产品的改良以及对不同品种的产量的调整的问题。
3、简述企业竞争重点企业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提供产品、生产运作组织方式等自身条件的特点,可以将竞争重点放在不同方面,常见的竞争重点有成本——低成本;质量——高设计质量、恒定的质量;时间——快速交货、按时交货、产品开发速度;柔性——顾客化产品与服务、产量柔性。
生产运作管理 高教出版社 第二版 整理
1、设计方面:由于可以采用标准图纸生产,大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节省设计阶段所需时间且保证了设计质量,也节省了设计人员。
2、工艺方面:由于设计图纸变化小,产品结构相对稳定,可以编制标准制造工艺,其经过反复生产验证,其质量不但提高。由于减少以至消除了重复编制工艺的工作,大大减少了工艺编制的工作量,减短了工艺准备周期,且节省了工艺人员。由于产量大,生产重复度高,可设计专用、高效的工艺装备,便于且宜于精确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减少原材料消耗。
另一种形式的加权移动平均。加权移动平均法只考虑最近的n个实际数据,指数平滑法则考虑所有的历史数据,只不过近期实际数据的权重大,远期实际数据的权重小。
一次指数平滑平均值:SAt=αAt+(1-α)SAt-1
若用一次指数平滑平均值SAt作为t+1期的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值SFt+1,则一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公式为:SFt+1=αAt+(1-α)SFt
2、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
3、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
4、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四、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的途径
(一)减少零件变化(推行三化、推行成组技术、推行变化减少方法)
1、推行产品三化(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1)产品系列化:可以减少产品的品种数,用户的多种要求可以通过产品系列得到满足。
(四)以组织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保证任务的完成
十三、工作测量(时间研究):是各种事件测定技术的总称,用以制定各项工作或作业的时间标准、确定劳动份额,并通过某种研究方法评价显示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以及人员工作效率。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标准测定的条件下,确定人们作业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制定出时间标准或定额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生产部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
生产部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
一. 组织架构
生产部门由生产经理、生产主管、生产员工等组成。
其中生产经理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和监督,生产主管负责生产现场的具体管理,生产员工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操作。
二. 生产流程
1. 订单确认:生产部门收到订单后确认生产计划,并下达生产任务单。
2. 材料采购:生产主管根据生产计划安排材料采购。
3. 生产准备:生产主管检查设备和材料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4. 生产开始:生产员工根据生产任务单进行生产操作。
5. 生产检测:生产主管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6. 成品入库:生产主管对生产的成品进行清点和入库。
三. 管理制度
1. 安全生产: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安全要求执行,如有安全事故必须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2. 生产计划:生产部门要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
3. 设备维护:生产主管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 质量控制:生产主管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产
品符合质量要求。
5. 成本控制:生产部门要合理控制成本,保证生产的经济效益。
6. 环保要求:生产过程中要遵守环保要求,防止污染。
生产部门要坚持科学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管理制度,
确保生产工作的高效有序,并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生产运作管理第4讲 流程
生
产
与
运
作
管 理
18/59
1、影响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
产品/服务的特征与需求性质 自制/外购决策 生产柔性:从品种柔性和产量柔性 产品/服务质量水平 接触顾客的程度 技术、人力资源、可靠性…
对决策影响最大的是品种数的多少和每种产品产量的大小。
生
产
与
运
作
管 理
19/59
产品/服务的特征与需求性质(最主要因素):需求数量、品种、季节 波动性等
少品种、大批量
高设备利用率 (70%-90%) 专用设备
MC——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的结合
生
产
与
运
作
管 理
14/59
产品导向型流程与MC流程的比较
比较内容
大批量生产
MC
核心
通过稳定性和控制取得效率 通过柔性和快速反应实现产 品变型和客户化
目标
以几乎每个客户都能承受的 低成本和低价格开发、生产 、销售、运送商品和提供服 务
➢ 产品生命周期短
三类不同生产流程特征比较
特征标记
对象专业化
订货类型
批量较大
产品 产品流程
流水型
产品变化速度 低
市场类型
大批量
产量
高
劳动 技能要求
低
者 任务类型
重复性
工资
低
投资
高
资本
库存 设备
低 专用设备
柔性
低
目标
成本 质量
低 均匀一致
生
按期交货程度 高
产 与
计划 生产控制
容易
运 控制 质量控制
容易
作 管 理
库存控制
生产运作控制程序
生产运作控制程序1目的1.1对生产运作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力车胎、摩托车胎、载重轮胎、乘用轮胎、农用轮胎系列产品生产运作的全过程。
包括:计划、生产、防护、贮存、搬运与交付过程。
3职责3.1销售部负责组织评审、确认和转达顾客需求3.2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负责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生产现场的管理3.3供应部负责原材料的供应3.4技术部负责生产流程、施工标准、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的制定与发放3.5质检部负责生产过程的检测及检验和测试状态的整制3.6设备动力部负责提供和管理适宜的设备3.7仓库负责产品出入库及贮存期间产品的标识的状态标识的控制和产品防护3.8生产车间负责产品生产的实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工作环境的保持3.9企管办负责总厂力车胎工艺的检查和出货的检验4生产运作控制流程图5工作程序5.1顾客需求及本公司需求的确认5.1.1销售部应对顾客需求进行收集与预测,按《合同评审程序》的规定组织合同评审确认顾客的需求,填写“生产计划变更通知单”、“出口合同评审会签表”作为生产计划的依据,其内容包含产品的规格要求、交货数量、交货时间及包装要求等。
5.1.2技术部应根据产品技术和开发实际进度的需要负责本公司需求的确认,下达新产品试产和批量生产的任务书,作为生产计划的依据5.2生产计划的制定顾客需求及本公司需求确认后,生产部根据需求制定“月、日生产计划”报主管经审批后发放至有关部门5.3生产准备公司定期由生产部召集召开生产例会(或调度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生产部负责生产的运作与有关部门协调组织好以下生产准备工作:5.3.1原材料控制a供应部根据月、日生产计划的产品用料、现有库存调查进行原材料需求分析后编制“原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按时、按质、按量满足生产需求:b采购作业依《采购和采购产品验证控制程序》进行。
5.3.2工艺控制a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受控,技术部负责编制或组织编制和下达常规产品的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施工表、配方表、检验规程及标准,该技术文件由总工程师审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运作管理程序
1.目的
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实施管理,确保高产、优质、低耗、安全、及时地完成生产任务,满足顾客的需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从集团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到产品检验、入库、出库的全过程。
3.职责
营销中心根据市场和合同的要求,制订年度、季度、月度等《销售计划》。
生产管理部
3.2.1 根据《销售计划》制订相应的年度、季度、月
度等《生产计划》,协调供、产、销关系。
3.2.2 监控生产进度,并向生产副总裁报告生产运作状况。
各工厂
3.3.1 生产科依照集团年度、季度、月度等《生产计划》,
进行产能与负荷分析,制订各产品的《生产实
施计划》。
3.3.2 生产科将《生产实施计划》传递给相关科室、车
间,并协助生产副厂长组织、指挥、协调生产。
3.3.3 各工厂按《生产实施计划》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
确保人员、进度、工艺、物料、设备、工作环
境等符合要求,并向生产科报告生产情况。
3.3.4 品管科进行检验、不合格品控制及追溯。
3.3.5 生产科监控生产全过程和生产进度,向生产管理
部报告生产运作状况。
4.工作过程和方法
生产计划编制
4.1.1 各工厂的生产科与车间一起对各产品进行产能与
负荷分析,填写《产能与负荷分析表》,经生产
副厂长审核、厂长批准后,送生产管理部备案。
4.1.2 营销中心根据市场和合同的要求,制订年度、季度、
月度等的《销售计划》,经营销副总裁审核、总
裁批准后送生产管理部。
4.1.3 生产管理部根据《销售计划》和《产能与负荷分析
表》,制订相应的《生产计划》,经生产副总裁审
核,总裁批准后送相关单位。
4.1.4 《生产计划》要尽量满足《销售计划》,《供应计划》
要尽量满足《生产计划》,当可能发生不良的影响
时,生产管理部或生产科应在供应、生产、销售
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4.1.5 根据生产管理部下达的《生产计划》,在确保销售
实现并充分考虑本厂设备、人员、仓储等因素后,
各车间制订各产品的《生产实施计划》,交生产科
审核汇总,生产副厂长审核、厂长批准后上报生
产管理部,并下发各生产车间实施。
生产计划实施
4.2.1 技术研发部组织编制集团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图》、《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工序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表》,《设备安全
操作规程》、《抽样作业指导书》、《检验作业指
导书》等技术标准,明确控制点、控制项目、
控制参数、责任人、检查频次、操作方法等,
并报送生产管理部和各工厂。
4.2.2 生产副厂长依据《采购管理程序》组织采购生产
所需原辅材料,并组织指挥生产,生产科配合。
4.2.3 品管科准备检测设备和人员,实施检测并报告检
验结果。
4.2.4 生产车间组织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人
员、设备、工艺、物料、环境等,然后实施生
产,确保按量、按质、按时、安全地完成生产
任务。
生产计划监控
4.3.1 生产科监控各车间生产进度,要求各生产车间每
天填写《生产日报》,经车间主任审核后送生产
科。
4.3.2 生产管理部监控各工厂的生产进度,要求各工厂
生产科每天填写《生产日报》,经主管副厂长审
批后送生产管理部。
4.3.3 生产管理部汇总各工厂的《生产日报》,经生产
副总裁审核后报送相关人员。
4.3.4 当生产进度与计划有较大差距时,生产管理部和
生产科应要求责任单位作出合理解释,并采取
相应对策,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
生产计划更改
4.4.1 因市场或合同变化需要更改《销售计划》时,由
销售部门填写《销售计划更改单》,经营销副总
裁审批,总裁批准后,送生产管理部。
生产管
理部据此填写《生产计划更改单》,经生产副总
裁审核,总裁批准后送相关工厂。
4.4.2 因生产条件或其他因素等预计会造成《生产实施
计划》无法实现时,由生产科填写《生产计划
更改单》,经生产副厂长审核、厂长批准后送生
产管理部,由生产管理部通知销售部门与客户
协商,生产管理部根据协商结果调整《生产计
划》。
生产关键工序管理
4.5.1 生产关键工序指:
(a)对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
序。
(b)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员工技艺
要求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4.5.2 各工厂的品管科应将关键工序的技术标准和规
范等指导文件,放置在相关的工作场所,并方
便员工查阅。
4.5.3 品管科根据相关标准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
进行抽检,填写《原辅材料检验报告》、《制程
检验报告》、《成品检验报告》,作出“合格”或
“不合格”的判定,送相关单位。
4.5.4 操作员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生产作业指
导书》进行生产。
4.5.5 车间技术员根据《质量控制表》和《岗位作业指
导书》等,随时巡检现场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要
求,并督导执行。
4.5.6 生产值班长根据《质量控制表》和《日常点检规
范》,巡检督导人员、进度、工艺、物料、设备、
工作环境等生产要素,并填写《日常点检表》、
《交接班记录》。
4.5.7 生产科每周不定期督导各生产车间关键工序的
管理状况。
4.5.8 生产管理部每月不定期抽查各工厂的关键工序
的管理状况,并进行督导、考核。
4.5.9 技术研发部每月不定期抽查各工厂的关键工序
的技术标准落实状况,并进行督导、考核。
生产员工管理
4.6.1 关键工序人员和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
后方可上岗。
4.6.2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需要对员工进行合理调配、
督导。
生产设备管理
按《生产设备管理程序》、《测量与监控装置管理程序》要求执行。
不合格品控制
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要求执行
物料的控制
按《仓储管理程序》要求执行。
生产环境控制
按《生产现场管理程序》要求执行。
生产异常管理
4.11.1 时机
(1)人员、工艺、物料、设备、工作环境等
生产要素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质量、
进度、成本等出现不良影响。
(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外协加工物料的交期
和质量等出现异常时。
4.11.2 生产异常处理方法
(1)当生产异常是自身原因造成时,责任者
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当异常
现象连续产生或问题较严重时,应向上级
报告。
(2)若生产异常现象不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应逐级向上报告,由上级采取纠正措施。
(3)当向上级报告生产异常时,应尽量保留
不良证据,并报告如下问题:
①品名、日期;
②异常事项、异常原因;
③异常程度,如:不良数、不良率等。
(4)当生产异常现象比较严重,可能对质量、
进度、成本造成较严重影响时,各生产车
间或外协加工厂应填写《生产异常报告
单》通知生产科处理,如遇紧急情况,可
先口头通知,然后补单。
(5)生产科接到《生产异常报告单》后,应
立即对不良项目进行分析,必要时与品管
科、生产副厂长共同研究,半小时内在《生
产异常报告单》上回复处理方法及对策,
并通知或送达车间或外协加工厂。
(6)各生产车间或外协加工厂执行生产科的
处理方法,在《生产异常报告单》上填写
处理结果,生产科跟踪执行情况。
(7)本厂生产出来的不合格品由品管科按《不
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8)外协加工厂的不合格品由外协加工厂自行
处理,品管科要加强对本次供应品的检
验。
(9)若为严重生产异常,工厂暂时无改善
对策或需要外部协助时,生产科填写
《生产异常报告单》经生产副厂长批准
后,送生产管理部,由生产管理部组织
相关人员协商,在《生产异常报告单》
上回复解决方案送各工厂,并验证解决
效果。
5.相关文件
《采购管理程序》
《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测量与监测装置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仓储管理程序》
《生产现场管理程序》
《质量控制表》
《公司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使用记录
《销售计划》
《产能与负荷分析表》
《生产计划》
《生产实施计划》
《销售计划更改单》
《生产计划更改单》
《生产日报》
《原辅材料检验报告》
《制程检验报告》
《成品检验报告》
《日常点检表》
《交接班记录》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生产异常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