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的变革
行政管理中的变革与创新
行政管理中的变革与创新在现代社会,行政管理作为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行政管理需要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中的变革与创新,并分析其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
一、行政管理的变革1. 技术创新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行政管理领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变革。
比如,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自动化系统,许多繁琐的行政事务可以被智能化地处理,从而减少了人力成本,并且减少了错误和延误的可能性。
2. 数据驱动的决策行政管理的决策往往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支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行政管理也逐渐采用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
通过分析和利用庞大的数据资源,决策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并作出更准确和可行的决策。
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不仅提高了行政管理的决策质量,还加强了组织内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沟通与协作的改进行政管理往往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和协作效果,许多组织开始采用新的沟通工具和平台,例如企业内部社交网络和在线协作工具。
通过这些工具,组织成员可以更快速地分享信息、交换意见,并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改进不仅提高了协作效率,还促进了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创新。
二、行政管理的创新1. 制度与政策创新行政管理的创新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在现代社会,行政管理需要面对各种复杂且快速变化的挑战,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因此,行政管理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这种创新可以包括改革机构设置、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等方面,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创新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对于行政管理的改进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可以激励行政管理人员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也可以对工作表现不佳的人员进行督促和整改。
此外,创新的激励机制也可以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创新潜能和活力,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农业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对策
农业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农业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其科技运行效率状况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农业研究、推广、应用之间客观上需要通过市场建立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科研院所也开始了市场化的改革。
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农业市场化改革遭遇的瓶颈问题一是定位不清,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
既是事业单位,带有传统行政管理的烙印,又是市场主体,带有市场化的改革需求。
内部尚未建立科学决策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有效的人员使用、培养、交流、考核、奖罚和退出机制。
二是我国农业生产还在缓慢发展。
现阶段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仍然是农户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缺乏强大的农业科技企业,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难以把科研成果通过市场进行转让。
三是国家层面配套改革还需深化。
农业科研院所市场划还需要一系列其他的配套制度,比如现有职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还有地处边远一些科研院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剥离、分流人员安置等一系列问题。
四是公益性研究在市场化进程中发展失衡。
近年来国家通过竞争性项目经费大幅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由于太关注短期行为和绩效,缺乏对长期发展战略性规划,国家农业科研立项和科研选题很多同农业农民的技术需求严重脱节,农业科技产品供需存在着结构和数量的双重失衡。
农业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的纠正和发展(一)要正确理解市场化改革的含义,明确农业科研院所公益性定位不能简单地认为市场化就是要把事业单位改成企业。
市场化改革的本意是要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业科研体制。
农业科研成果大多数具有研发周期长、保密性较差、风险较大、需求主体购买力较弱等问题,粮食等大田作物尤其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坚持农业科研院所公益性定位为主,科研成果交给国家成立的机构进行整合和转化。
与此同时,加强对公益性科研院所的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和治理机制。
农业类科研单位改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业类科研单位改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农业类科研单位改制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改制是必然趋势,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分析农业类科研单位改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农业科研单位改制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限制,资源配置往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一些科研单位在改制之初,资源分配不公平,有的人员过剩,有的设备陈旧,导致科研单位整体科研实力不足,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
2.科研机制不灵活一些农业科研单位在改制过程中,机制仍然较为僵化,难以适应新的科研要求。
科研单位在改制之后,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科研流程,导致科研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3.人才队伍不稳定在一些农业科研单位改制之后,人才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改制过程中的人员削减和调整,科研单位的人才队伍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扭曲,既有人才流失,又有新人才不断涌现,对科研单位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科研成果转化难随着农业科研单位改制,科研成果的转化难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科研单位在改制之后,依然固守传统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缺乏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手段,使得科研成果无法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影响了科研单位的绩效评价和经济效益。
二、对策建议针对农业科研单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应当通过调整科研单位的人员结构、设备配置和资金投入,使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到科研项目中,提高科研单位整体的科研实力。
为了解决科研机制不灵活的问题,应当建立起灵活的科研管理机制,引进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提高科研单位的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
针对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应当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激励力度,使科研人员能够在科研单位内部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实现科研单位人才队伍的稳定和良性发展。
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的综合职能
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的综合职能潘枭(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00)[摘要]办公室综合职能的变革使农业科研院所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变得更加宽泛,除了应对日常工作外,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基于此,分析农业科研院所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做好农业科研院所办公室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办公室工作又好又快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研院所;职能;服务;优化[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24-20-11科研院所办公室的职能科研院所的办公室工作可大致分为3个等级,其中综合政务是比较重要的工作;然后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办公室工作的决策智囊团;而后勤服务是办公室行使职能维护全院所正常生活运作的部分。
1.1综合政务办公室综合政务职能是其基本职能之一,其内容包括文件处理、收发文、督察督办、信息综合等。
科研院所受到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影响,办公室综合政务职能主要包括科研立项(结项)备案、政务管理备案、单位基建档案归档、科研档案留存、公章管理及使用和文书管理等。
由于科研院所工作内容的技术性比较强、周期长,造成综合政务工作内容较为复杂。
1.2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和综合政务的工作内容有重叠之处,如会务、综合协调、档案、保密等。
由于涉及到科研项目或经费及科研成果或专利,科研院所的档案管理和保密职能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一环。
科研院所的科研档案是有异于其他单位档案内容的种类,其不仅仅能见证行业技术发展的历程,更能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其价值不可估量。
而科研相关的数据和人员等的保密工作,为科研发展提供着安全的空间和环境。
1.3后勤服务保证科研事业平稳发展离不开好的后勤工作保障。
三个工作层级人员分布应改成两头小中间大的队形结构,这样能让机构的主体突出,职能以优良的状态面向工作挑战。
这样相互配合、相互督促,才能让办公室工作状态调节到最佳。
1.4服务科研科研课题跟踪式审批流程设想,办公室行政管理对科研人员的研究和科研工作具有推动力。
农业科研院所办公室综合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117·只有合作,才会成功。
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习近平总书记在《秘书工作的风范》中明确指出,办公室工作总结起来四个字“重”、“苦”、“杂”、“难”。
这就决定了“办公室是核心要害部门,既是参谋部、联络部、执行部,又是总开关、总枢纽、总调度”,办公室要发挥好抓落实的作用,要通过督促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办公室综合管理水平,使各级工作部署能真正落到实处。
1办公室综合管理的现状分析1.1分工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由于农业科研院所办公室事务繁多且杂,工作人员往往分不清主要工作和次要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科学分工管理,这样的结果就是工作越干越多,职工越干越累。
要让办公室工作向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做到以制度管理,按流程办事,在工作中避免一事一议,要做到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1.2部门管理缺乏规范性办公室对一些工作规范没有切实落实,目标性不强,职能权限不清,这就导致了分配不合理、工作处理不当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规范完整的管理体系。
规范化是办公室综合管理的重要基础,应根据具体任务、具体人员制定相应工作规范,使工作目标责任到人,管理体系才会有实施力度。
1.3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缺乏专业性办公室工作非常繁琐,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而大多科研院所办公室人员都不是文秘专业出身,缺乏专业知识背景,要把杂乱无章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需要加强学习,理解并做到“四能”,即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任、言能达其意、书能成其文。
从这四个方面不断锻炼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把职责履行好、任务完成好。
2办公室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办公室工作要紧紧围绕上级主管部门和院所领导部署的各项决策和中心工作,紧跟领导思路,抓好智力服务,让决策“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五个部”。
2.1办公室是司令部有的人认为办公室的工作仅是办文、办会、办事,但其实办公室办的都是作决策的文、下命令的会、提要求的事,是枢纽亦是核心所在,其他职能机构部门都无法替代。
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与途径
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与途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与途径,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一)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需要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这就要求农业行政管理体制能够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和管理。
(二)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然而,现行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三)应对国际农业竞争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农业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农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这需要创新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对农业产业的规划和引导,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当前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一)管理职能分散农业行政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重复管理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例如,在农业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方面,多个部门都有一定的权力,容易出现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的情况。
(二)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仍主要依赖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在农业资源配置、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行政干预过多,市场调节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农业科研院所行政后勤管理创新与发展探讨
第3 0卷 第 3期
2 1 年 01 6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农 业 科 技 管 理
Ma a e n o n g me t f A c l r l ce e n T c n l g u t a S inc a d e h oo y u
v 13 No 3 o . 0, .
J n。 2 1 u 0l
文 章 编 号 :0 1 8 1 (0 10 — 0 0 0 10 ~ 6 12 1)3 0 3 — 3
农 业 科 研 院所 行 政 后 勤 管理 创 新 与 发 展 探 讨
李树林 詹 丽香 黄普 乐
(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杭 州 3 0 2 ) 浙 10 1
摘
要: 文章 以浙 江省农 业科 学 院为例 , 概述 了 20 0 0年 以来科 研院 所行 政后 勤在 为科 研提供 保 障服务 进程 中, 在转 变运行机 制 、
ci r fmo ai , b l y dl e c n c o l h n , n c iig a s u d i s r c n e s n s s m,s u r n e t e r e i o r l y a i t ,i g n e a d a c mp i me t a d a h vn o n n u a e a d p n i y t t a t i i s n o e o a t g a a te i s s o s
浅谈农业科研单位行政管理的加强与创新
是提高科研院所 自身 综合 竞争 力 的重要 环节 。笔 者结合
工作实际 , 就 如何创 新办 公室 行政 管理 , 提 高 工 作 效 率 以 及 建 设 节 约 能 源 型 院 所 进 行 了探 讨 。
一
通 能 力 和 良好 的协 调 能 力 , 除 了 科 研 人 员 必 须 提 高 自身 素
只是跑跑腿 , 动动嘴而已 , 其 实不然 , 做好 行政管理 工作也
效、 快速地完 成 。前人 的研 究表 明 : 薪酬 制度 能让 员工 发
挥2 0 %~ 3 0 % 的能力 , 而 良 好 的 工 作 氛 围 能 让 员 工 发 挥
8 0 % 一 9 0 % 的 能 力 J 。 这 就 需 要 行 政 人 员 具 有 一 定 的 沟
科研单位 的行政部 门办 公室在传 达领导 的指示 、 完成
领 导 交 办 的任 务 的 同时 , 更 要 主 动 做 好 各 个 方 面 的 沟 通 和 协调T作 , 起 着承上启下 、 联 系 内外 的枢 纽 作 用 。
9 4
向市场 提供 服 务 , 也 可 以根 据 自身 的需 要 向市 场购 买服 务, 成立 自己的物业 管理 中心。基地 、 食堂一 体化管 理 , 为
管 理 研 究
浅谈 农 业 科 研 单 位 行 政 管 理 的加 强 与 创新
徐志远 , 徐浩然
(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9 )
摘要 : 研 究主 要 分 析 了农 业 科 研 单 位 办公 室的 职 能 , 并结合 实际工作 , 就如何推 进行政 管理 工作创新 , 建 设 节 约 能 源
新时代农业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农业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农业科研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科研管理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因此科研管理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推动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农业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科研机构体制不完善在农业科研机构中,存在着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一方面,各级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科研机构内部管理混乱,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农业科研管理中存在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
现有的科研人员大多数学历不高,科研水平有限,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与此年轻科研人员缺乏培养和引导,无法有效发挥其潜力,影响了农业科研的发展。
3. 项目管理不规范农业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
一些科研项目管理不严格,存在着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重复利用,而且项目执行周期长,效率低下,导致科研成果无法及时应用于实际生产。
4. 技术转化不畅农业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存在不畅的问题。
科研成果往往难以有效推广和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推广机制和途径,同时也与科研人员缺乏实际生产经验有关。
二、对策1. 完善科研机构体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并引导科研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应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科研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
也要加强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3. 规范项目管理政府应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也要加强科研项目的评估和审查工作,避免项目的重复和低效。
4. 促进技术转化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研成果技术转化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推广工作。
地方国有农业科研院所改革路在何方?
整 体 进 入 企 业 方式 。 指 农业 科 研 院 所 整 体 进 入 企业 或 企 业 集 团 ,成 为企 业 的技 术 开 发 机构 、 公 司 、 公 司 或其 它 子 分 分 支 机 构 ,其事 业 性 质 彻 底 转 为企 业 性 质 。若 原 行 政 主管 部 门或 国 有 资产 管 理 部 门将 资 产作 为对 企 业 的 投 资 , 可 以股 东 的 身 份 进 入 企 业 董 事 会 参 予 经 营 决 策 。 理 体 制 由隶 属 政府 ( 政府 职 能 部 管 或 门 ) 为隶 属 企 业 , T 由 事业 编 制 变 为 变 职 企 业 员 工 ,事 业 保 障 制 争 项 目研
究 , 其 自费 研 究 的社 会 经 济 效益 显 著 、 对 知 识 产 权保 护 困 难 、产业 化 作 用 大 的 农 业 科技 成 果 , 实行 政 府 收 购 的办 法 。 可 农 业技 术 推 广服 务 类 。 区 、 、 独 市 县 立 的全 民所 有 制 农科 院所 应 当转 为 从 事
要 》 农 业科 技 机 构 类 型划 分 为 : 有 面 把 具
向 市场 能 力 、 务 、 础 性 和 公 益性 三大 服 基
技 术推 广 、 技 咨 询 服 务 、 技 成 果产 业 科 科 化 与商 品化 的 服 务机 构 , 为企 业 法 人 , 转
自收 自支 ,其 示 范推 广 中社 会 公 益部 分 可 由财 政 以项 目形式 支 持 ,对 其 科技 产 业 经 营 进 行 减 免税 收 、贷 款 贴 息 等 多种 方式资助 。 根 据 政 府 的划 分 类 别 和 定位 ,地 方
制 度。 这种 转 制 形 式 , 研 院 所 因 体制 概 科 底 变 革 , 行 机 制 也 将 彻 底 改变 , 运 不存 在
农业行政管理体制
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 批流程,降低制度性交 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力度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 质量和消费安全。
优化服务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和服 务水平,促进农业产业 升级和农民增收。
农业行政管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数字化农业管理
执法队伍
建立专业、高效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 水平。
3
执法协作机制
加强与其他部门、地区的执法协作,形成合力。
农业行政执法程序
执法检查
01
定期对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农业资源等进行执法检查,确
保法律法规得到贯彻执行。
案件调查
02
对涉嫌违法的行为进行调查取证,查明事实真相。
行政处罚
03
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
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确保农产 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监测
开展农产品质量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 和处理农产品质量问题。
农产品认证与追溯
推进农产品认证和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产 品品牌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贯彻执行上级农业政策,推广农业科技,指导农 业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
市、县级林业局
负责本市、县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林 业产业发展等。
市、县级水利局
负责本市、县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农田 水利等。
03
农业行政管理职能与权 限
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
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浅析行政管理学在科研院所转制中的运用
2改 革 调 整 措 施
第一 , 优化 区域布局 。以国家 目标 为导向 ,
结合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实现 资源 的优化配 大经济效益 的干部要优先提拔 ,对有重大贡献 置。热作院应调整所 属科研 院所 的区域 布局和 的可 以采取特殊奖励的形式 ,用优厚的薪酬来 经营人 才。坚持“ 公 功能作用 ,把儋州院区作 为天然橡胶 、能源作 吸引 和稳定高水平的管理、 物、 热带畜牧为主的科研试验、 范及其 相关 产 开 、 示 民主 、 竞争 、 优” 择 的原则 , 把德才兼 备的优 品中试孵化和生产基地 ;海 口院区作 为热带农 秀的年轻专家和各类优秀人才选拔充实到管理 把学术水平高 、 责任心强的优秀 业产业高新 技术产 品展 示 、 交易基 地 ; 昌、 文 兴 干部 队伍 中来 , 隆作为木本油料作物和香辛饮料作物的科 研试 专家 安排承担科技体系建设管理工作。二是深 验 、示范及其相关产品开发中试孵化和生产基 化 职称制度改革 。制定与科研人员任职条件相 地; 湛江作为热带果树和热带农产品加工、 机械 应 的科技开发专业职称评定标准 ,对在科研成 研发科研试验 、示范及其相关产品中试 孵化和 果物 化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开发人员 同等条 生产基地 。 件下可优 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对于科 第二 , 改革人事制度 。 一是精简机构 。 以服 技 人员获 得的发 明专 利 、实 用新 型专利 授权, 务“ 三农 ” 目标 , 将科研 院所 的机构分 为科 可视同发表论文或科技奖励。 为职称评聘 的 为 作 研、 管理 、 后勤服务 、 营开发 四个类别 , 内部 条件和依据。 经 对 三是完 善分配制度 。 鼓励科 技人员 从事 相同或 相近研究室要进行 重组或者 合并 。 以科研成果、 利、 专 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作 为投 可将热科 院转企所 和非营利所剥离 的产业组建 资股本, 兴办科技型企业, 获取合法收入。 若干科技 型企业 , 组合后勤 中心 、 试验场建立后 参 考 文 献 勤服务体 系 , 将行政办 公室 、 党委办公 室 、 工会 【 曾健 民. 1 1 农业科研 院所管理 体制创 新 问题 思 办公 室、团委办公室 、人事 劳资等合并为 办公 考叨. 肃农 业, 0 ( . 甘 2 1) 0 4 室 , 高 行 政效 率 。 提 『 王延锋 . 2 1 强化科研 管理促进 农业科技 成 果转 二 是推进 岗位设置 管理 。建 立 以按需设 化田. 丹江师 范学院学报 ( 牡 自然科 学版 ) o 6 , o 2 1. 岗、 竞聘 上岗 、 岗定酬 、 按 契约管理 为主要特 征 ( ) 的岗位 管理制度 , 逐步打破专业技术职务 “ 身 【 周汝琴 . 时期 地市级农 业科研 院所科研 管 终 3 】 新 制”促 进人 才合理流动。 , 对确有真才实学、 成绩 理 工作 再 探 讨 们. 业 科 技 管 理 ,o 7 5 . 农 20( ) 显著、 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 , 可以根据岗位 【】 4 王祖 瑛. 影响 农业科技人 员作 用发 挥 的因素 科技 1 9 (1. 需要进行低职高聘 ; 对取得任职资格 , 绩较 分析与对策叨. 管理 与成就,9 41) 但业 差、 不胜任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 人员 , 据有 可根 关规定进行高职低聘 ; 专业技术人员 实行分 对 类分级聘用 。 三是实行岗位责任制。 机关部门实行管理 人员岗位责任制 ,科研机构和后 勤服务中心要 实行所长 ( 主任 、 站长 ) 负责制 、 班子成员岗位责 任制 , 试验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场长负责制、 班子成员 岗位责任制。对 由院统~管理的人员 包括院机关科级及 以下工作人员 ,院属单位科 级人员 、 财务 、 事和资产主要 管理人员 、 人 高级 专业技术人员 、 博士 、 高级会计师 、 会计师 、 高级 技师人员等实行人员分类管理 。加强院属单位 人事 、 财务 、 资产 、 基建 、 条件建设和采 购( 大宗 销售 ) 管理责任体 系建设 , 建立工作责任制 。将 该院开发处作为管理部 门, 负责业务指导 、 宏观 管 理和资源调控 , 负责完善 规划 、 建章 立制等 。 院兴办 的经 营实体 、院属科研机构及其兴办 的 经济实体作 为执行部 门,负责提高院开发实体 的市场竞争力和创 收能力 。 财务处 、 审计 与监察 处机关 、 党委作 为监督部 门, 分别负责院属单位 及其兴办经营实体 的财务进行监管 、 监察监督 、 纪律监督 和违纪事 件的查处 。 第三 ,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 一是推行 “ 标 目 管理 、 量化考核 、 效益奖罚 ” 的机制 。对 全院处 级、 科级干部和有关责任专家实行聘任制 , 同时 依据绩效考核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对取得重
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业科研院所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其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和国家农业发展。
然而,当前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科研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比较复杂,存在着重复管理和职责不清的情况,相互之间也往往存在着竞争关系而非合作共赢。
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共享和转化。
其次是科研人员培养和选拔机制不够完善。
年轻科研人员的进入门槛较高,同时科研成果量化标准的制定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导致了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流动性较低,新人进入的速度较慢,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也较为老龄化,搭配不当。
再次,科研院所与行业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渠道不畅。
农业科技的应用主要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科研院所应及时与行业和市场取得联系,根据实际需求引导科研方向,及时转化研究成果。
但目前的情况是,农业科研院所大部分的人员缺乏行业和市场经验,科研成果往往滞后于实践需求,造成了双方之间的脱节。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采取适当的对策,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
首先,应当重新规划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加强院所之间的协作和联动,避免资源的浪费。
其次,应当修订和完善科研人员的培养机制,调整评估标准,游泳打破现有传统,让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年轻人进入农业科研。
最后,则需要加强科研院所与市场、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让农业科技与实践相得益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山东农科院改革的方案
目录1.前言2.山东农科院的历史和现状3.改革的动机和目标4.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4.1 理念和原则 4.2 组织结构调整 4.3 人员调整和激励机制 4.4 研究重点和方向的调整 4.5 与外部合作的拓展5.改革的成果和效益6.我对山东农科院改革的个人观点和理解7.总结1. 前言作为山东省独具特色的农业科研机构,山东农科院在农业发展和创新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山东农科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山东农科院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革。
本文将重点讨论山东农科院改革的方案,并分享我对这个改革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2. 山东农科院的历史和现状山东农科院成立于1960年,是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多年来,山东农科院致力于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山东农科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科研团队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
3. 改革的动机和目标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山东农科院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革。
改革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为了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山东农科院意识到需要调整研究重点和方向,加强与现代农业的对接。
为了提高科研团队的专业化程度和创新能力,山东农科院决定进行组织结构和人员调整,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投入科研工作。
为了加强与外部合作,山东农科院决定拓展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改革的目标是使山东农科院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领先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 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为了实现改革目标,山东农科院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和措施,并逐步实施。
以下是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4.1 理念和原则在改革方案中,山东农科院明确提出了改革的理念和原则。
要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农业发展需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农科所改革实施方案
农科所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农科所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实施方案,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本方案旨在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一、加强科研力量建设。
农科所将加大对科研力量的投入,招聘高水平科研人员,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同时,加强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和完善,提高科研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二、优化科研项目管理。
农科所将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规范管理和监督,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
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农科所将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与企业和农户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研成果的转让和推广,实现科研成果的最大化价值。
四、加强科技培训与推广。
农科所将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的培训与推广,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帮助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五、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农科所将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农业科技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六、完善激励机制。
农科所将建立健全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和激励,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
同时,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考核,建立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七、加强农业科技政策支持。
农科所将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和落实,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推动农业科技政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农科所将按照以上方案,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改革,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科研院所内部管理“去行政化”问题探究
中图分 类号 : G3 1 1
文献标 识码 : A
2 0 1 0年 颁 布 的 《 国家 中 长期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2 0 1 0~ 2 0 2 0年 ) 》 指出, 要克 服人才 管理 中 的“ 行政 化” 、 “ 官本位 ” 倾向, 建 立与现代科研 院所 制度 、 现代
体制 下农 业科研 院所 内部 管理“ 去行 政化 ” 改 革应树 立 “ 以人 为本 ” 的管理 理念 , 充 分发挥 学 术权 力的 重要作 用 , 同 时加 强对行 政
权力 的监督 制 约。
关键 词 : 农 业科研 院所 ; 内部 管理 ; “ 行政化 ” ; “ 去行政 化” ; 建议
1 . 1 阻碍 科 技 创 新 科 技 创 新 是 一 项 既 具 有创 造 性 又具有挑 战性 的工作 , 科研人员只有 自觉 自愿地从事 科研 工作 , 才 会 被 激 发 出 巨大 的创 造 潜 力 _ 2 _ 。农 业 科
Ex p l o r a t i o n o n t he I s s u e o f” De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i z a t i o n” i n I n t e r na l Ma na g e me nt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Re s e a r c h I n s it t u t e s Z h o n g J u a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a n d t h e r e a l i s t i c b a c k g r o u n d . I t w a s p r o p o s e d t h a t u n d e r c u r r e n t s y s t e m.r e f o r m o f” d e -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i z a t i o n ”i n t h e i n t e r n l a ma n a g e m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s h o u l d s e t u p a c o n c e p t o f p e o p l e o ie r n t e d ,g i v e f u l l p l a y o f a c a d e mi c a u t h o r i t y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s u p e r v i s e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a u ho t i r t y a t he t s a me t i me .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8.08•【字号】榆政发〔2016〕30号•【施行日期】2016.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榆政发〔2016〕3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精神,着力破解农业科研单位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体制和机制性难题,现就推进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破除一切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强化农业科技同经济对接、科技成果同农业生产对接、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以科技进步促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性地位不变。
进一步强化农林牧等产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坚持政府扶持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巩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公益性地位,确保提供公益服务的能力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坚持服务“三农”。
以全市农业产业全面持续发展为主题,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着力研究自然环境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产业的影响,不断突破产业各链条和环节上的技术问题;坚持面向广大农户等传统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服务,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支撑。
——坚持人才为先。
把人才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农业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讨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讨摘要根据当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从发展现状、分类改革必要性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要发展,突破“三农”问题之瓶颈,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乃至中国梦,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实行全面改革,从而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的创新动力和科研成效。
关键词农业科研;改革创新;分类改革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二、三、四、五中全会和十八大会议精神,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国公益类事业稳步向前发展,中央已于2011年3月发布了(2011)5号文件《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改革时间表和改革内容,即全国所有事业单位必须在2015年底以前完成分类改革,2020年基本建立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事业服务体系平台。
笔者现就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如何应对此次全面分类改革,以便更好地发挥出本系统科研条件和科研人才优势作用,早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好“三农”进行探讨如下。
1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现状1.1 社会服务化功能不明确,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涉及到分类改革事业单位超过126万个,人员达到4 000余万人。
所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服务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管理、从事公益服务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3个类型。
这3个类型的事业单位功能均不十分明确,比如: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职能主要是行政管理,附有服务收费权,且服务收费不列入财政拨款,而作为弥补单位提高福利待遇之用。
行政管理权力大,则收费多,单位干部职工福利就好。
同样是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职能多的单位,不具备管理收费权力,事业运作主要靠财政拨款,少部分事业单位兼有技术和新产品市场运作而创收,一旦市场进入低迷而用来弥补事业经费不够部分的创收很难保证,则单位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会随之降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
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既不能全额享受国家对事业单位所给的优惠政策待遇,又不能放开手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积极创收,单位干部职工的待遇大多不如前2类事业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的变革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大数据时代我国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详细阐述大数据的应用以及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有用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变革;大数据时代;具体措施
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被世界上各个国家重视。
为了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深入发展和挖掘大数据的巨大潜能,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的行政管理效率,就需要深入探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1大数据时代我国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下,农业科研院所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有着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观念过于陈旧,使用的方式方法也没有及时更新,往往是"拍脑袋";制定各种学科的规划,没有充分的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在引进人才方面也没有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不能及时补充紧缺的相关人才,并且日常行政事务管理上仍然是"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不仅时效性差,还缺乏有效的协调。
这就导致岗位权责不清晰,极大的影响了行政效率。
并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没有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十分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1]。
2大数据的应用以及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
2.1变革科技推广方式,瞄准需求精准发力
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将这些信息资源更加高效的进行利用,这就为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推广部门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从而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为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而且,推广部门不仅可以从提供的数据之中获取最新的科研动态,明确了解有哪些技术的研究的已经非常成熟,可以推广到市场之中,并且还能明白有哪些研究已经快要成功,可以提前做好推广的准备。
与此同时,还可以充分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可以知道有哪些推广到市场上的新技术受欢迎,使用效果又如何,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完善科研成果,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科研的实用性[2]。
2.2变革人事管理方式,全方位管理提效能
农业科研院所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人事管理工作之中,可以使相关工作更加系统性、规范化的进行。
这是因为通过应用大数据能够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全部工作人员档案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理,极大地提升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战略规划。
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在职工作人员的成立,还可以采用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效能。
这样既可以有针对性的引进农业科研院所需要的专业化人才,还可以优化不同学科与年龄的人员结构,更好制定培养人才梯队的策略,提升人力资源的配置。
同时,还可以充分挖掘在职员工的亲历,并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有效的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保证人尽其用[3]。
2.3变革科研管理方式,加强监管促合作
由于农业科研院所有着大量的科研项目,每年都需要实施、申报以及解题的项目高达数千,这样就会经年累月之下就会产生十分庞大的数据量。
目前农业科研院所在科研管理中能够通常应用的都是MIS系统,对各种科研数据信息通过这种基础化的管理手段进行修改、查询、录入以及报表。
但是,这种简单的处理累加数据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行政管理工作对各种科研项目精细化以及标准化的管理要求。
所以,就要积极的引入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更加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获取各种国内外的科研动态,还能够更好的监管各种科研项目的全过程,从而能够很好的解决在传统科研管理中出现的"轻结题,重申请";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强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应用大数据,可以将农业科研院所的全部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并将各种累计数据进行再利用,这样就可以很好的统计分析各种新产生的数据。
同时,还可以在对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开展趋势性预测,还可以有效的将数据背后隐藏的深度信息进行挖掘,这样既可以将数据的价值最大限度的进行发挥,还可以提升科研管理能力[4]。
3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农业科研院所有必要综合应用大数据技术,积极的开展行政管理变革工作,抓住目前的发展机遇,摆脱传统理念对思想的桎梏,做到"与时俱进";,将不再符合时代需求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变革,就可以更好的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掌握主动权,更好开展相关工作,提升各种科研项目的质量,顺应时代潮流,获得更大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连彦乐.大数据时代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的变革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7(2):10-14.
[2]赵伟.大数据时代下农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契机及路径选择[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4):18-22.
[3]喜超,谭淑娟,白莹,等.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探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1(4):110-114.
[4]肖江苏.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探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