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 地球上的水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人教版)

高三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人教版)

高三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人教版)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水体:●存有形态:固态、液态、气态●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1)海水是主体 (2)冰川是最丰富的淡水资源。

但利用不多●人类主要利用的水体:陆地水中的淡水●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则湖泊补给给河流。

反之。

2.水循环:●三大水循环类型:海陆间的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其中海陆间的循环是最重要最完整的。

其循环过程:●水循环的意义:(1)促动各种水体更新,维持世界水平衡(2)调节各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3)改造地表形态(4)促动地球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洋流●形成:盛行风是主要动力●类型:(1)按成因:风海流(主要)、密度流、补偿流(2)按性质:暖流和寒流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刚好相反。

●分布规律:(1)冬季洋流的分布:图3.25;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

(2)西风漂流:在南半球高纬度海区,是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3)北大西洋暖流:的暖流。

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洋流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促动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平衡世界热量。

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如,四大渔场的形成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北海道以及北海渔场。

受离岸风影响: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附近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动,引起秘鲁沿岸水温升高。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量的丰歉: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衡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亚洲。

人教版高三地理知识点必修一:地球上的水

人教版高三地理知识点必修一: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中的水迴圈:1.水體:●存在形態:固態、液態、氣態●水體類型: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1)海水是主體(2)冰川是最豐富的淡水資源。

但利用不多●人類主要利用的水體:陸地水中的淡水●河流與湖泊的補給關係:如果湖泊水位高於河流,則湖泊補給給河流。

反之。

2.水迴圈:●三大水迴圈類型:海陸間的迴圈、陸地內迴圈、海上內迴圈。

其中海陸間的迴圈是最重要最完整的。

其迴圈過程:●水迴圈的意義:(1)促進各種水體更新,維持全球水準衡(2)調節各圈層之間的熱量傳輸(3)改造地表形態(4)促進地球表層化學元素的遷移二、大規模的海水運動1.洋流●形成:盛行風是主要動力●類型:(1)按成因:風海流(主要)、密度流、補償流(2)按性質:暖流和寒流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的洋流;一般也是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

寒流剛好相反。

●分佈規律:(1)冬季洋流的分佈:圖 3.25;北半球中低緯度是順時針的大洋環流,中高緯度是逆時針的大洋環流;南半球中低緯度是逆時針。

(2)西風漂流:在南半球高緯度海區,是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風,所以是順時針的大洋環流;冬季盛行東北風,是逆時針的大洋環流。

(3)北大西洋暖流:的暖流。

使北極圈內出現不凍港。

●洋流的影響:(1)對氣候的影響:促進高低緯度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平衡全球熱量。

暖流具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溫減濕的作用。

(2)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漁場分佈的影響:如,四大漁場的形成寒暖流交匯形成:紐芬蘭、北海道以及北海漁場。

受離岸風影響:秘魯漁場。

(3)對海洋航行的影響(4)對海洋污染物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來自秘魯附近的海區,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動,引起秘魯沿岸水溫升高。

引起秘魯、厄瓜多爾形成洪澇災害;澳大利亞、印尼旱災。

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1.水量的豐歉:以多年平均徑流量衡量。

徑流量=降水量—蒸發量。

2.水資源的分佈:●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亞洲。

水資源最少的大洲:大洋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 资 源 的 合 理 利 用 水资源 的 水 水的 水资源 源 水 水 水 水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 均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 在南北半球中、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洋流性质:东寒西暖(以大洋为参照系) 洋流性质:东寒西暖(以大洋为参照系)
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 在北半球中、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逆时针方向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圈的构成
大气水

海洋水(96.5%) 海洋水
陆地水
二、相互联系的水体
河流水与湖泊水相互补给
三、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 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 降水⑧ 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资源不断更新。 、水资源不断更新。 动态平衡。 2、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3、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地表形态。 4、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日本暖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增温增湿, 1、对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对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 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 扩散, 3、对海洋污染:利于污染物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 对海洋污染:利于污染物扩散 4、对航海事业: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反之则慢 对航海事业: 洋流航行速度快
洋流性质:东暖西寒(以大洋为参照系) 洋流性质:东暖西寒(以大洋为参照系)

新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水

新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水

新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水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之源。

地理学中,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水循环、水文地理等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地理必修一中与水相关的知识点,深入探讨水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概念和现象。

一、水的重要性水对于地球和生命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水是维持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生物体的组成主要由水构成,水参与到生物体的各种生化反应中,是维持生物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其次,水是调节地球气候的重要因素。

由于地球表面72%都被水覆盖,水的温度和蒸发、凝结等过程会影响到气候的变化。

此外,水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的利用与分配对于各行各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二、水资源1.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循环转化的过程。

简言之,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河流、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流动等过程。

水循环的不断进行,使得地球上的水资源能够得以持续利用。

这一过程也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2.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趋势。

全球最大的水体是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0%。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极地、高山地区和在地表地下水中。

三、水文地理1. 水体的特性和水文循环水体的特性包括凝聚力强、表面张力大、比热容大、湿度变化等。

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循环流动的过程,也包括水的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蓄水和沉淀等现象。

水文循环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地理学中,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包括水利工程、水资源评价和保护等。

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四、水污染与治理水污染是指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导致水质下降,不符合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需要的现象。

水污染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严重威胁。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水圈1.定义:水圈是指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读“水循环示意图”分析:1.概念:自然界中的水在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通过各种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大循环 内陆循环 海上内循环注意分析各种水循环的具体组成环节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2)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洋流1.定义2.性质分类: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 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地表径流下渗降水3.全球洋流形成了几个中心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2.对气候的影响:例: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

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0N 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④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等 3.影响海洋生物识记四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的位置,并掌握各与哪些洋流有关。

4.影响航海: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5.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污染范围扩大)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概念:广义——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即通常所指)目前人类比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三种。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中低纬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N —顺时针流动 S —逆时针流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绕南极大陆流动 季风环流促进高低纬之间热量和水汽的交换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寒流经过——降温减湿1)丰歉指标: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资料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资料
更新最快———— 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水体名称
更新周期/年
大气水 河水(外流)
湖泊淡水 地下水 海洋水 冰川
0.025~0.03 0.03~0.05
10~100 100~1000 约5 000 约10 000
更新最快——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
资料: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
1. 生物失去水途径有哪些?
动物:呼吸、排汗、排尿、排便
植物:表面蒸发、蒸腾
2. 生物不断补充水份的途径有哪些?
动物:喝水、摄食 植物:利用根吸收水
总结: 1、人类较易利用且利用较多是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和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2、一个地区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 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 损失的水量之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
请珍惜每一滴水,如果不珍惜水,最 后一滴是将是人类的眼泪。



④④ ②



1.写出各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2.从图中看出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分为__循环 ___内循环和__内循环。 3.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通过____的途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 一般都在 60 % 以上。
成年人体含水达65%至70%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 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 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为极度缺水地 区。
缺水的草原和荒漠
干旱使庄稼无收,使湖泊枯竭!
很多地区因干旱而缺少生活用水
海洋
冰川
地下暗河
Hale Waihona Puke 河流 湖泊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主要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3.类型:❶海陆间循环❷陆地内循环❸海上内循环项目甲乙丙类型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范围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组成环节A、C A、C、B、D、E、F A、C各环节名称A蒸发(蒸腾)、B水汽输送、C降水、D下渗、E地表径流、F地下径流、G植物蒸腾特点对内陆地区影响大对人类影响最为深刻水量最大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过量的使用和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2)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程❶塑造着地表形态:降水和地表径流❷联系海陆间的纽带:地表径流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❸吸收、转化和传输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影响全球自然环境2.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1)江河水的更新周期最短,约为16天。

(2)湖泊水更新周期较短,约为17年。

(3)深层地下水、海洋水、高山冰川、极地冰川等更新周期相当慢,其中极地冰川更新周期可达2500年。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不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其中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为深刻。

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资源)

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资源)
意义:
流量(立方米/秒) A
900
B
600
C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1)图中ABC分别代表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 A__地_下__水________ B__冰_川__补__给______ C__降__水__补__给___ (2)图中河流一年中形成_2___个汛期,此河位于我国_北__方_ 地区。 (3)图中的三种补给来源中,可靠而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___地__下__水______。
主要补 给类 型
简易图 示
雨水、湖泊水
积雪和冰 川融水
积雪融水、 雨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B A
CD F
GE
上图是水在陆地、海洋、地下、大气中的运动过程。讨论 1)图中各箭头表示什么含义? 2)请试着描述水分别在海洋上,陆上及海洋与陆地之间
的运动过程。 3)古诗“百川归海”指的是图中哪个环节?
1、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 类型
内陆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 领域
海洋与陆地 之间
内陆
海洋上
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 蒸发、降水 蒸发、降
环节 降水、径流

特点
最重要,补充 水量 少,但对 参与水量最
水,更新水资 干旱地区非常 大的水循环

重要
示意图
设问:1)我们珠江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 2)如果水不循环,珠江三角洲还能不 能形成? 3)如果水不循环,池塘里的水会怎么样?
东北地区最 典型,其次 是西北、华 北地区
青藏高原、 西北地区
全国
全国
图中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
河水

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PPT课件

C
200
B A
1 4 7 10 12(月)
量相 对6 流5
4 3 2 1 0
雨量(mm)
50
100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1、这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雨水 ), 理由是: 流量的变化和雨量的多少大体一致 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 修筑大坝后测到的,为什么? ①,受水库调节,流量均匀
第十一讲 地球上的水
• • • • • 一、水体的分类 二、水循环 三、陆地上的水 四、海洋水 五、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水循环——水的更新与转化 1.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 动的过程 2.类型: 3.环节: 4.水循环的意义;气候,地形等 5.人类的影响
三、陆地水
1.陆地水的概念: 分布在陆地的各种水体的总称
主要补给类型 汛期所在季节
莱茵河 下游 伏尔加河 下游
恒河下游 底格里 斯河上游
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 隔水层之间 补给区的潜水补 给 埋藏较深,受气 候影响小,流量 稳定,不易受污 染,水质较好
5、冰川水
(1)类型:大陆冰川与山岳冰川
(2)分布及影响因素
(3)雪线及影响因素
5、冰川水
类型 分布 影响其分 布因素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
(2)雪线及影响因素
6、湖泊水
• • • • • • • • • (1)按性质分: 淡水湖(外流湖): 咸水湖(内流湖): (2)按成因为 冰川湖 构造湖 火山湖 堰塞湖 人工湖
7、河流水 ——人类使用量最大的淡水资源
(1)河流水的补给 P45 (2)河流流量图的判读P46
湖沼水Leabharlann 枯 水 期降雨1、河流水与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体和河流专题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1•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2•固态水:分布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存在。

3•液态水: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二)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汽水,其中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的水量的96.53%。

(三)陆地上的水体: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

冰川水为主体。

(四)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其它水体与河流的关系)(一)冰川水补给是单向的,冰川水可以补给任何水体,但是其他水体不能直接补给冰川(二)其他水体可以相互补给(三)河流和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1.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2/3,人类利用的还不多。

1•大陆冰川分布:两极地区(南极和格陵兰岛)2•山岳冰川分布:高大山脉的山顶(五)地下水1.地下水的2•地下水的类型: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3)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潜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③污染造成地下水水质变坏。

(4)保护措施①保护补给区的自然环境,防止水污染;②适量开采,防止过度,避免形成漏斗区;③及时人工回灌,填补地下漏斗区;④有灌有排,科学灌溉。

三•河流(一)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大气降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时间集中不连续 氷童發it 丸(二)河流流量影响因素1•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读流经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是地形的迎风坡还是背风坡;2•内流河主要看降雪量和温度决定下的冰雪融化量; 3•流域(集水)面积大小,面积越大,流量越大;4•根据水系是否庞大,判读支流的多少,支流多汇集水量大;(三)河流径流的变化变化特点:1•雨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水旱灾害也比较频繁;2•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t9时间性 潼续性 水里稳走本阳需肘 气谧震化职雪冰川諸星气温高祗识雪显多少地晩锐较稳定—股与河氓有互朴作用 时间性明显箜苛妙XI 多少 眸水率节分鲨 陽加年歸吏化邸决于湘汨与河流的狛对位逼和水检湖右水里丸小 IQjW 75IKJ补誥区弾秋里地下水位弓河凉水位关峯晉医、尢以 东部率凤区 巖與型大,冬季流量小,甚至断流,但流量的年际变化小3•湖泊水地下水补给型:径流量稳定而可靠,且与河流互补,即湖泊对河水流量有调蓄作用。

新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新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类型4.过程: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5.水循环类型的判定(1)一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二看发生的领域: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

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3)三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

(4)四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时间)分配不均,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不均,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水量的全球动态平衡。

小提醒: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2.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1)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地球上的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它在维持生态平衡、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球上的水的知识点,包括水的循环、水资源的分布、水的利用与保护等内容。

一、水的循环水的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间不断流动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

当水受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后冷却凝结成云,再通过凝结核形成气溶胶,最终结成小水滴从云中落下形成降水(如雨、雪、雾等)。

这个过程能使水资源得以更新,维持水的数量和质量。

二、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约有97%的水是咸水,只有3%是淡水。

其中,大部分淡水是冰川和冰盖中的冰,只有极少部分是地下水和表面水。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地下含水层中,而表面水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水资源丰富,有的地方则很缺乏。

三、水的利用与保护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我们需要水来饮用、洗涤、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

然而,在过度利用和污染的情况下,水资源面临枯竭和水质恶化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

这可以通过减少污染、加强水资源管理、发展节水技术等方式实现。

减少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应该避免向水源中排放废水和垃圾,减少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的使用,注重农业、工业和生活中的环境监管。

此外,加强水资源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需要建设和完善水资源调配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合理的配水计划,确保人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同时,发展节水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使用节水型设备、鼓励居民改变用水习惯、提倡合理用水等。

总之,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主要包括水的循环、水资源的分布、水的利用与保护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保护地球。

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70%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着。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了解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一学生应该知道的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一、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和地下水等形式。

其中,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占据了地球表面水资源的97%。

湖泊和河流是地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饮用水和灌溉水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冰川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是重要的淡水来源之一。

地下水是地下岩石裂隙和土壤孔隙中储存的水,是人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水的循环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转化和流动的过程。

这个循环包括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过程。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和植物蒸腾进入大气中的过程,凝结是指水蒸气冷却后形成水滴的过程,降水是指水滴从大气中下降到地表的过程,径流是指降水过剩部分通过河流或地下水流入海洋的过程。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地球生命运转的必要条件。

三、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其他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必需品。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进程,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污染威胁。

因此,保护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来保护水资源。

个人可以通过减少用水量、节约用水、优化用水方式等来保护水资源;社会可以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改善水环境、推动环境教育等来保护水资源。

四、地球上的水问题尽管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但仍然存在一些水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有些地区缺水严重,而另一些地区则水资源丰富。

其次是水污染问题,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水体受到了各种有害物质的污染,影响了人类和生物的健康。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剧了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地理高二必修一知识:地球上的水

地理高二必修一知识:地球上的水

地理高二必修一知识:地球上的水3)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之间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2.水平衡原理。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各区域的水平衡方程式:外流区域:P0 =E0 +R0 内流区域:P0 =E0 海洋:P0 =E0 -R0 全球:P0 =E0 (用P0 代表多年平均降水量、E0 代表蒸发量,R0 代表径流量)3.海洋水。

(1)海水的盐度。

1)海水的盐度。

1千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叫海水的盐度。

2)海洋表层盐度分布的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40,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在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0。

3)影响海洋表层盐度分布的因素。

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层盐度最高;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②洋流。

暖流的海水盐度较高,寒流的海水盐度较低;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

(2)海水的温度。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和变化规律:1)太阳辐射的影响,同一海区的水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海区水温随纬度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2)受洋流的影响,暖流流经的海区较同纬度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较同纬度的海区水温偏低。

3)受深度的影响,同一海区水温因深度的改变而变化。

一般1 000米以上变化幅度较大,1 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很小。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总结的2019年地理高二必修一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洋流的分类 暖流 水温高
按性质分 寒流 水温低
水温低 (从低纬流向高纬)
水温高 (从高纬流向低纬)
如何根据等温线判断洋流的性质?
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运动方向(凸向即流向)。 暖流: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寒流: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将归纳出的洋流分布画成简单的模式图。
(提示:注意纬度位置确定,0度、30度、60度纬线)
北半球:“8”字 型
南半球:“0”字 型
60° 30° 0° 30° 60°
阿拉斯加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西
西风漂 流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特别提示] 1.北印度洋海区冬、夏环流系统的区别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 化。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 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 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 动(如图甲)。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 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 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 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乙)。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 蒸发 B
水C 汽输送D
E 降水 F
地表G径流

说出下图渗中甲、乙、丙所代表的水循环蒸类腾型名称:
甲、
乙、


海陆间大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
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这种 循环又称为大循环。(跨领域最大)
水汽输送
3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 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海水的运动 波浪拍岸
波浪
潮汐 洋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 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钱塘江潮
是什么原因促使大规模的海水常年 稳定地流动?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 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 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1)经济活动规模 (2)效益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3、关于这条河流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BD ) A与地中海一致 B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致 C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 D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
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 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
〈1〉 海陆间循环 〈2〉 陆地内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 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从存在形式上看
液态
固态
气态
水圈的特点:连续性、不规则性
分布于(大气 )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凝结
气态
气化
液态 分布于( 海洋河湖 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固态
凝固 )
分布于( 冰川 )

海上内循环:就是海洋面上的水蒸发 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 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携带水量 最大) 发生领域:海洋及其上空。




海洋
三、水循环的意义
1 水循环运动使自然界的水连续不断地运动、转 化,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怎么判断寒暖流呢?(凸向即流向)
①判断南北半球。因为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所以 越往北水温越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寒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球向北, 南半球向南),水温比同纬度海区高,为暖流。
暖流:水温高流向水温低的为暖流 寒流:水温低流向水温高的为寒流
北半球暖流
南半球寒流
16
10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风带
三圈环流中气压带与风带
西风漂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洋流分布模 式图
(2)北半球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逆时针环流 东暖西寒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 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3)南半球高纬度海区: 西风漂流(向东流) 南极环流(向西流)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现状: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________、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分布
(1)河流水 (2)水循环活跃 亚洲 大洋洲 巴西 中国 东多西少 冬春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____________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________。 (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 影响程度不同。
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 下才能存在。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
全球 水
液态淡水
人类可利用
河流的补给 降雨 冰川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湖泊
雨水 冰川 湖泊
地下水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简表
补给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补给类型 季节
地区
雨水补给 冰川补给 季节性融雪
夏秋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径流量越大

气温
气温越高径主
西北和青藏高 原地区
东北地区
地下水、湖 全年 取决于与河流
泊补给
相对位置
普遍
径流量稳定
1、这条河流的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说 明其补给水源主要是( 大气降水 ) 2、这条河流的丰水期出现在( 夏 )季节,原因是 ( 降水量大)
14
12
12
14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运动方向受哪些因 的影响?
二、洋流的形成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向前漂流。
2、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会影响洋流方向
三、洋流分布规律
极地高气压带
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降 水
下 渗
大陆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水汽
蒸 发 海洋
陆地内循环:降落到大陆上的水, 其中一部分或全部(指内流区域) 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 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 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陆上,这 就是内陆循环。
发生的领域:
陆地及其上空。

蒸蒸 发腾
蒸 腾
蒸蒸 腾腾
蒸 腾
蒸 腾
蒸 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