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PPT课件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
其基本特点:
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 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 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要原因); 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连接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一旦决定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况、是否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 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
根据暴露级别及暴露原的病毒载量,选用预防方案。
暴露于HIV
HIV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
经破损皮肤暴露:0.33%(0.2%~0.5%) 经污染针头剌伤:0.33% 经粘膜暴露:0.09%(0.006%~0.5%)
认识(Reconnition)——认清你该做什么,有备无患 重复(Repetition)——正确、熟练、反复地操练 强化(Reinforcement)——在例行操作中反复强 化,使习惯成自然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防护ppt课件完整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防护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5
25
医务人员权益保障
2024/1/25
获得职业防护的权利
医务人员有权获得必要的职业防护,医院应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 和设施。
获得健康检查的权利
医务人员有权获得定期的健康检查,医院应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和 管理制度。
获得工伤保险的权利
医务人员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患职业病时,有权获得相应的工伤 保险待遇。
其他锐器伤害。
12
额外预防措施
2024/1/25
加强患者筛查和隔离
对于可能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进行筛查和隔离,减少医务 人员暴露的风险。
实施环境清洁和消毒
定期对医疗环境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和防护的认识,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提 高防护意识和技能。
29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建议
2024/1/25
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危 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完善职业防护设施
医疗机构应加大投入,完善职业防护设施,如提供充足的 防护用品、建立安全的医疗废物处理系统等。
加强职业防护监管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职业防护工作的监管,确 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024/1/25
22
06
CATALOGUE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政策与法规
2024/1/25
23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2024/1/25
02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PPT课件

.职业防护级别
.1、防护对象:进行有创造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 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
.2、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密合型防护 面罩。
职业防护原则
职业防护原则
.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采 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 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 污染的医疗物品与环境以及安全注射等。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主要内容
.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的类型及级别 .职业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的概念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 动过程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 的对人体健康或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情况。
职业暴露的类型
物理损害;锐器伤、热力、辐射(紫外线) 化学损伤;腐蚀性消剂、细胞消毒性药物 生物损伤;蚊虫叮咬 被血液、液体喷溅
护目镜及面罩等,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阻断病原体的传 播。
防护污染措施
.1、接触病人前或者处理污染物前戴手套或使用避污纸纸等: .2、戴帽子、口罩、穿工作服等 .3、不用污手接触身体的清洁部位,尤其是揉眼、抠鼻等: .4、及时摘除污染的手套、洗手或者手消毒,不戴污染手套接触清洁物品、门把手、楼 梯扶手、各种开关等。 .5、污物及时处理,或封锁污染严重区域,使之局限不扩大污染,清洁工具消毒,定点 放置。
.2、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①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②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 .③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④手套:医、护、技术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液体、血液可能感受到污染时: .⑤面罩: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 .⑥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

特殊检查
针对医务人员可能接触的 特殊病原体,进行相应的 特殊检查,如病毒抗体检 测、细菌培养等。
健康档案管理
建立完善的医务人员健康 档案,记录个人健康状况、 疫苗接种情况、职业暴露 史等信息。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
风险评估
对医务人员可能面临的职业危害进行 风险评估,确定危害类型、来源、传 播途径和危害程度。
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医疗技术和操作方法,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
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交流学习等活动,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的医疗技术和操作规 范。
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 操作技能水平。
05
环境治理与消毒灭菌技术应用
医院环境治理措施
01
建立完善的医院环境卫 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 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对于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 染,应采用更为严格的消毒措
施。
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尽 量降低对环境和人员的损害。
消毒灭菌技术应用实例
空气消毒
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臭氧消毒等方法对医院空气进 行消毒。
医疗器械消毒
对于耐高温、耐湿的医疗器械,可采用高压蒸汽灭 菌法进行消毒;对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的医疗器械, 可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或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进 行消毒。
02
03
04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 洁、消毒,保持环境整 洁卫生。
加强医院内空气流通, 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空 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
对医院内的水源、食品 等进行严格管理,确保 安全卫生。
消毒灭菌技术选择原则
01
02
03
04
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要 求,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技术。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23
标准预防
根据预期的可能暴露选用手套、隔离 衣、口罩、护目镜及安全注射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 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 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24
标准预防
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非完整性皮肤粘膜
25
配置洗手和洗眼设施;
26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一级防护 (基本防护)
适用对象:普通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隔离服、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
27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二级防护 (加强防护)
适用对象:直接接触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等传染病患者的所有人员 防护配备:手套、口罩(N95)、护目镜 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验的人员
7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 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 针刺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医疗废物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8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回套
用手去除针头
9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远离针翼部位拔 除静脉输液针头
拔出针头时
5
职业暴露人群
1%
4%
3%
6%
15% 30.3次
/100人.年
41.3次 /100人.年
55.7次 /100人.年
43%
28%
NaSH 2008年监测数据
护士 医生 技术员 保洁人员 学生 牙科 其他
6
引起锐器伤的器具
2%
3%
10%
6%
4%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48)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48)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48)
目录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概述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与教育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法规与标准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实践案例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挑战与对策
0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等职业活 动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因素 对自身健康的损害。
减少人员染风险。
医疗设备与器械防护措施
使用合格产品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的医疗 设备和器械,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定期维护保养
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正确操作使用
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医疗设备和器械 的操作方法,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 。
THANKS
感谢观看
重要性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是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维护医务人员职业 尊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
生物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
心理性危害
包括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消化道传 播的疾病等。医务人员可能接 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 物等,从而面临感染风险。
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1 2 3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职业防护培训 ,提高其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保障防护用品的供应和质量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防护用品采购、储存和使 用管理制度,确保防护用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需 求。
强化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
医务人员应自觉遵守职业防护规定,正确使用防 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VS
环境保护要求
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需遵循环境保护要 求,如减少废弃物产生、节约资源、防止 二次污染等,确保废弃物处理不对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健康监测与异常情况处 理
定期体检制度和健康档案管理
定期体检制度
01
针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制定全面、细致的体检计划,包括
医务人员面临风险
生物性风险
化学性风险
物理性风险
心理社会性风险
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感染,传染病传播等。
如消毒剂、化疗药物等 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如辐射、噪音、锐器伤 等。
如工作压力、暴力伤医 事件等。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 管理办法》等明确了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权益和责任。
正确佩戴和脱卸流程示范
佩戴口罩
应确保口罩紧贴面部、无缝隙,注意 调整鼻夹和系带,避免触摸口罩外侧 。
穿戴手套
脱卸流程
应在指定区域按照正确顺序脱卸个人 防护用品,避免污染环境和自身。同 时,应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工作。
应先戴手套再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注 意手套应套在袖口外面。
REPORT
CATALOG
DATE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概述
职业防护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防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为预防 和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身心健 康和生命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重要性
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职业暴露和感 染,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 维护医务人员健康权益,提高工作满 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1.病原体的种类
2.如何接触
3.接触体液的量
4.病原体的含量
★针刺伤后是否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还 与针头种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 一直径的静脉穿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更多的血 液,针头越粗、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 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SARS 禽流感 MERS 埃博拉
穿防护用品一般顺序
步骤1:戴口罩,捏紧鼻夹,气密性检 查。 步骤2:戴帽子。 步骤3:脱鞋,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 袖口外面。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脱防护用品一般顺序(1-4)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 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 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 入黄色塑料袋中中。
医疗操作中应使用一次性手套,接触病人无菌部位 时使用无菌手套,接触黏膜(除非是另有说明)或 不需无菌手套的护理或诊断性操作时只需要戴一般 性的检查手套。
戴着手套从同一个病人身上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 位时要更换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 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
39
手套的使用
护理病人后要脱下手套,护理不同的病人时 要更换手套。
防护用品的种类
口罩:保护口/鼻 护目镜(眼罩):保护双眼 手套:保护双手 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保护皮肤和/或
衣服鞋套 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 帽子、胶鞋、鞋套
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 在有效期内使用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2024)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2024)

2024/1/29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 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提高工 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职业健康监测与干预
建立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监测体系,及 时发现和处理职业健康问题,降低职 业暴露风险。
21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安全防护
多元化安全防护手段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 化安全防护,提高安全防护效率和准确性 。
05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挑战与 对策
2024/1/29
19
当前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04
传染病风险
医务人员面临各种传染病,如 新冠病毒、艾滋病、结核病等 ,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暴力伤医事件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发, 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
威胁。
长时间工作负荷
医务人员常常需要长时间连续 工作,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影
9
环境与设备改善
优化诊疗环境
合理布局诊疗区域,保持环境清 洁、通风良好。
2024/1/29
设备更新与维护
定期更新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 安全、有效运行。
配备安全设施
完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消毒设备 等,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10
03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
2024/1/29
1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心理问题。
职业安全防护的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工作 流程、提高操作技能等措施,
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
2024/1/29
综合治理原则
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个人 防护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治 理职业危害。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ppt幻灯片课件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ppt幻灯片课件
如血液等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或清
水反复长时间冲洗。禁止用氯霉素等眼药水冲洗。
如发生皮肤针刺等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 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
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在冲洗伤口后,
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过氧乙 酸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整个过程中应
洗手、带手套 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
将输液导管与无
张,可寻求帮助
针系统连接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 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2
50
使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2)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2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 作时,应穿隔离衣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
2
37
2.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
患者应隔离治疗
负压病房
悬挂隔离标识
严格空气消毒
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
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 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
2
39
三、锐器伤的预防
➢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 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 护士占80%
2
40
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感染性疾 病的传播几率
HBV
6.0-30.0%
HCV
0.4- 6.0%
HIV
0.25-0.4%
2
41
据估计:

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姚源, 穆丽焕, 肇颖新 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对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影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年第19 卷第23 期
18
HBV暴露后的后果
如果医务人员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 双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发生临床型乙 肝的危险性为22%~31%,发生乙肝病 毒感染(包括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的危险性 为37%~62%;
构成比 45. 73 27. 24 8. 33 4. 98 2. 97 1. 91 1. 85 1. 79 1. 71 1. 55 1. 39 0. 55 100. 00
14
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构成比( %)
医疗器具
构成比
输液头皮针4447
33. 91
注射器针头3552
27. 09
手术缝针2592
2、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并能根 据情况,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额外预防措施。 医疗机构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和充足防护用品,以备需要时使用。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有登记、报告、追踪制度及处理流程与措 施等。
6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配套的技术性规范文件
《内窥镜消毒技术规范》 《口腔科器械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处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 《医院感染监测指南》 《医疗机构空气消毒净化技术指南》 《医疗机构隔离技术指南》 《消毒供应室(中心)管理规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和对策
1
2003年的春天
2
职业暴露教育的层面
学校教育 医院始业教育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科室教育 个人学习
3
职业暴露的责任
政府:制定政策 医院:制定实施方案 科室:落实实施方案 个人: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挤、二冲、三消毒
职业暴露的处理------紧急局部处理
皮肤黏膜暴露的处理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 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职业暴露的处理------报告、登记
护士向护士长报告、医生向主任报告 科室向医院感染办公室报告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
针尖带有链接的保护套
预防锐器伤
11. 拔除静脉输液穿刺针时,手持针翼部位,不能 远离该部位。如果太远,在拔出针尖时,针尖 就会随玻璃丝原来的韧性卷曲,突然转变方向 而刺伤手。
12. 手术过程中传递刀、剪时应手背在上,刀柄、 刀刃在下。
13. 传递缝针:右手向左递时要手背在下或侧面, 左手向右手送时,始终保持针尖向上。
医院感染办公室立即对职业暴露情况 进行评估 疫苗接种或预防用药 随访
二、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 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 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者必须采取隔 离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
根据预期的可能暴露选用手套、隔离 衣、口罩、护目镜及安全注射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 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 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标准预防
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非完整性皮肤粘膜
配置洗手和洗眼设施;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一级防护 (基本防护)
适用对象:普通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隔离服、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病毒等传染病患者的所有人员 防护配备:手套、口罩(N95)、护目镜 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的危害
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 死亡人数每年达几百人!
几乎每天死亡一人
一名护士的职业生涯中发生 针刺伤平均为4.3次/年
在1985-1999年统计有55名 医务人员感染HIV
职业暴露场所
9% 5%
8%
39%
5%
1%
25%
8%
美国卫生保健人员国立监测网
住院病房 门诊 手术室 废物处置 实验室 急诊 操作间 其他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 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 针刺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医疗废物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拔出针头时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将血标本注入 试管中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戴手套是否能预防医疗锐器伤
不能 戴一层可减少 50%以上的接触 血量 戴二层会减低 70%的接触血量
戴口罩

××
×
×
×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如图 A. 1。
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 上紧贴面部,如图 A. 2 。
3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 双耳下,如图 A.3。
职业暴露人群
1%
4%
3%
6%
15% 30.3次
/100人.年
41.3次 /100人.年
55.7次 /100人.年
43%
28%
NaSH 2008年监测数据
护士 医生 技术员 保洁人员 学生 牙科 其他
10% 5%
8% 12%
引起锐器伤的器具
2%
3%
6%
4%
30%
20%
注射器 缝合针 蝶翼针 手术刀 静脉导管针 其它实心针 其它空心针 玻璃 放血针 未知
14. 器械护士:注意尽量不要直接在空中接医生用 过的器械,防止刺伤。
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锐器伤的处理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 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 动水进行冲洗。 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碘伏或安尔碘 消毒,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NS冲洗干净; 立即报告相关管理部门,根据暴 露源及伤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加强防护,增加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要求:
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与训练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洗手和手消毒 利器的安全使用 废物的管理
手卫生
六部洗手法(不少于十五秒)
内外夹弓大力完
手套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双层手套 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中;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使用后,应立即 丢入利器盒内
预防锐器伤
7. 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 8. 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 9. 锐器盒不能装满且无针头突出;
使用弯盘传递器械
预防锐器伤
10. 建议使用安全注射工具,如无针系统和回缩 针用于静脉连接、自动毁形的注射器、预充 药物的注射器、具有可包裹针头的滑动套的 注射器、针尖连接有保护套的注射器等;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验的人员 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 转运患者(尸体)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要求:
标准预防原则 随时洗手或手消毒 隔离病房门保持关闭 利器的安全使用 废物管理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三级防护 (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
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
手术中传递剪刀 及刀片
缝合中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收拾手术污物
患者或其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
预防锐器伤
1. 尽量避免使用锐器; 2. 杜绝回套针尖; 3. 如需回套应借助镊子或单手操作;
预防锐器伤
4. 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针头; 5. 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或已开封的针头; 6. 使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
4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如图 A. 4。 5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2016年11月03
一、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 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 血液 、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 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 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分类:①感染性职业暴露(主要指血源性病原体引起的暴 露)②放射性职业暴露,③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 药品)职业暴露,④其他职业暴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