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观及其德育思路_刘长海

合集下载

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探析

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探析

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探析引言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学家之一,他的德育思想方法对现代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和能力。

本文将围绕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进行探析,以期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

一、杜威德育思想方法概述杜威德育思想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成长。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实践,学生需要在实际生活中通过经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杜威提出的“经验主义”和“问题导向”是其德育思想方法的重要特征。

经验主义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而问题导向则强调学生需要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杜威的德育思想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1. 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情感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情感体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进行思考和学习。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游戏,通过游戏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2. 强调实践和问题导向杜威强调学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受社会的需要,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3. 倡导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杜威的德育思想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也需要倡导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生自治组织,开展学生自治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开展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领导能力。

浅谈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最新教育资料

浅谈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最新教育资料

浅谈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最新教育资料浅谈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杜威,实用主义最有影响的人物,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总结和发展了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经验,提出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

代表著作有《民主伦理学》、《教育中的伦理原则》、《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等。

在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他提倡“道德价值论”。

杜威指出:“道德适应环境而产生,某种道德于某种环境为善,对于他种环境又不然。

”在他看来,道德没有绝对的价值标准,也就没有绝对的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戒律,所以道德规范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都会改变。

杜威还从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人的行为的善恶是从“实用”评价出来的,能满足人的愿望、需要和兴趣,就是有道德价值的。

但是杜威指出,按照行为的结果是否有用作为道德准则,并不是“对我有用即是善”那种满足个人的享乐主义,而是对全社会人有用。

道德判断的标准是对公众的结果,人们是在行为的社会背景和公众的效果中发现正确的道德行为。

在学校,应该教给学生那些能促进人类福利的价值观,学生应该学习如何作出难以作出的道德方面的决定,不是依靠严格规定的准则,而是通过决定哪一种明智的行为方针可能在人类限定的约章中产生最好的结果。

但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局限性,他口口声声说要维护人类社会的利益,而他主张维护的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

他的道德价值相对论,否定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显然是错误的。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目的,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

”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格训练,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以适应社会生活。

据此,学校生活就不能脱离社会,道德教育也不能只靠直接传授道德知识,而主要靠间接通过学校生活来进行。

他所强调的是,间接的通过学校生活进行道德教育,也就是把道德教育同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原则联系起来,强调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学校的道德价值只能以社会的利益为标准。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民主主义者。

他对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对当今教育界的影响深远。

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20世纪的美国教育,也对全球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作品有《经验与教育》、《民主与教育》等。

在杜威的理论中,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他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理论,并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中的道德责任和社会参与。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应当是基于实践和经验的。

他认为,人们的道德素养不是通过抽象的道德规范或抽象的思想体系来培养的,而是通过实践和经验来形成的。

在杜威看来,只有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经验,个体才能真正理解道德、感受到道德,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道德教育需要注重实践和经验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还强调了道德教育与民主教育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民主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民主教育又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杜威主张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民主教育中,通过民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精神。

这给我们提供了第三个重要的启示:道德教育需要与民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还强调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

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道德的引导者和榜样。

在杜威看来,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

这给我们提供了第四个重要的启示: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需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

杜威的哲学思想与教育理念

杜威的哲学思想与教育理念

.tw/~society/e-j/54/54-14.htm杜威的哲學思想與教育理念劉芳文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壹、前言近代美國教育思想家,恐怕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杜威對美國及世界教育思想與實施,有其深遠的影響及無比的貢獻。

杜威不僅是廿世紀中的一位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而且在美國國內,也是一位積極推動社會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謂自由主義派人士,同時也是一位致力於民本主義教育思想的實踐者。

他的思想,不僅形成了美國繼實用主義之後而起的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哲學體系,而且也是間接影響到新教育──所謂進步主義教育──實施與理論的一位教育哲學家。

由於他畢生從事著作、教學,受業學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響是他人所不能匹敵的。

故本文將深入探討杜威之哲學思想、道德論、社會哲學、審美觀與教育理念。

貳、杜威的哲學思想一、杜威的知識論杜威以「知識」來指稱一個完全的動作,包括認識的主體,認識的對象,認識的方法,以及認識動作的結果。

其起源是為了「實用」的動機而認識,其功用是「控制實在」,其精神類似今日科學研究的旨趣。

知識自古即有理性與經驗之爭,理性乃為先天的智力,由理性而來的知識,正確而有普遍的性質。

而經驗論者認為理性是無稽的幻想,唯有基於經驗的知識,始有正確知可言,迨康德(Kant)將批評的論點,調和兩派的理論認為理性與經驗在知識中各有相當的地位,均為之事成立時,不可或缺的條件。

杜威則採取生物學的觀點,是理性與經驗為之事發展歷程中彼此依賴、互相關聯的兩種因素。

杜威採取繼續的觀念,視知識為我們人類在生活歷程中解決疑難問題的工具,說明個人的心與物界無法隔離,知識並非獨立之物,知識的出現必須乃與週遭的環境發生應用的關係,知識必須經過科學實驗的驗證,才能確信其真知(高廣浮,1984)。

杜威工具主義之下的知識論產生了「知行合一」的結果。

依工具主義知識論來說,知識為了實行而起,也因實行而有所得,一個觀念,一個理論需賴行動而證明思想與行動,同是為追求人類直接幸福而存,口到、手到、眼到、心到也同為追求知識而努力著。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作为武器,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从做中学"等观点。

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因此,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因此,杜威还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

"在他看来,所谓的"生长"就是指儿童本能发展的各个阶段,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而且也包括智力和道德方面。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2."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型的社会。

"在他看来,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

在学校里,必须能够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如同他们的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所上所经历的过程。

这样,"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

当学校能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并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我们将有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的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

"3."教育无目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在于这种过程中。

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观及其德育思路_刘长海

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观及其德育思路_刘长海

・教育基本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观及其德育思路刘 长 海①(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观追求至善,注重人伦,强调服从规范,杜威从实用主义关注行动、实利和效用的原则出发,对传统道德概念进行了批评,在此基础上阐发了关注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解决、经验改善的实用主义道德观。

新型道德观强调个体道德发展过程是理性运用的过程,社会智慧、社会行动能力和社会情感与精神是个体道德密不可分的三要素。

杜威的德育思路以新型道德观为基础,主张对学校教育进行道德化改造,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这一思路在实验学校和一些进步主义学校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杜威的道德观和德育思路对我国的德育理论创新、德育实践变革及学校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道德观;德育思路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03(2010)022*******A study on De w ey ’s pragmatist morality conceptand his thoughts on moral educationL IU Chang 2hai(S chool of Education ,H uaz hong Universit y of S cience &Technology ,W 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The morality concept in formal et hics pays attention to t he most 2good ,t he re 2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 he st rictly obedience ,which is considered as unsuitable and misleading from t he angle of p ragmatism.John Dewey ’pragmatist morality concept emp ha 2sizes t he p roblem 2solving in concrete sit uation and t he p rocess of experience improvement.The new concept of morality declares t hat t he moral develop ment process contains t he use of ratio nality ,while social intelligence ,social abilities and social interest s form t he trinity of morality.Dewey ’s t hought s on moral education are based on t he new morality concept ,and it s aim is to rebuild school education morally so as to cultivate moral person by morally 2con 2ducted education.His t hought s were well carried out in experimental schools and some p ro 2gressive schools.The new concept of morality and t he new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can help wit h t he educational reform t 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K ey w ords :Dewey ;p ragmatism ;t he concept of morality ;t he t hought s on moral educa 2tion・91・2010年2月第31卷 第2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Feb.,2010Vol.31 No.2①收稿日期:2009212220作者简介:刘长海(1979-),男,山东东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从事德育原理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反思性审视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反思性审视
会提 供 有 益 的 参 考 。
[ 关 键 词 ]杜 威 ; 实 用主 义 ; 教 育思想 ; 道德教 育 ; 环 境 [中 图分 类 号 ]B 71 2 . 5 1 ; G 4 1 [ 文 献 标 识 码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8—6 2 8 5( 2 0 1 3) 1 0—0 0 9 4—0 4
贵在 打通 学与 道 , 一 个 知识 丰 富 、 满腹 经纶 的人 , 倘 若 同时也 具备 崇高 的道 德 境 界 和 人 格魅 力 , 这 样 的 人是 最被 社 会 所 认 同 和期 待 的 , 即所 谓 的 “ 内 圣 外 王” 。西方 在 杜 威 出 现 之 前 , 主 要 的 教 育 目的论 观 点是 , “ 教 育 即预备 ” 和“ 教 育 即人 的 自然发 展 ” 。前 者是 杜威 所 处时代 最 为流行 的观点 。这 种观 点将 教 育 看成是 “ 填 补 空缺 ” 的活动, 将 童 年 的未 成熟 状 态 看 成空 缺 , 以教育 填 补这个 空 缺 , 因而 把教育 看 做专 属于未 成年 人 的活 动 , 认 为 教 育 就 是 帮助 儿 童 顺 利
发展和 生成 , 强 调 教 育 对 象 的特 殊 性 与 多样 性 。杜 威 把 教 育 的 目的 设 定 为 公 民教 育 , 不仅 要 进 行 知 识 教 育 , 也 要 对
教 育 对 象进 行 公 民道 德教 育 , “ 环境” 是 其 中的 关键 所在 。杜 威 的 实 用 主 义 教 育 思 想 可 为 我 国 高校 人 才培 养 面 向社
过 上成 人生 活 做好 准备 的过 程 。 学 习是 掌 握 知 识 、
境” 教育 理 念 , 呈 现 出鲜 明 的 进 步 主 义 和 民本 主义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1. 引言1.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背景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环境。

当时,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带来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劳工问题和社会不公平现象逐渐浮现。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杜威开始关注道德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人们才能具备面对现代社会挑战的能力和勇气。

杜威深刻地意识到,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社会将无法实现和谐与进步。

杜威在探讨道德教育思想时,主张将道德观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培养人的道德感知和价值判断能力。

他提倡培养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和社会责任感,强调道德教育不只是灌输知识和价值观,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应当是一种全面发展人的身心灵的过程,而非简单的规范化和束缚。

通过对道德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杜威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1.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通过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观,从而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他强调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鼓励学生去思考和探索道德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接受规则和约束。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也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实践和体验道德价值观。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道德原则并付诸行动。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全面的道德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促进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公民。

这一理念对于培养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与理论

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与理论
部分 , 社会 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必然要求学校教 育进 行改革 , 而学
之, 就是: ① 疑难 的情境或 者成 为问题境况 ; ②疑难 的所 在和定 义( 这①—②合称为疑难阶段 ) ; ③提 出解决疑难 的各种假设 ; ④
校教育的改革 又必然是促进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强大动力 。
在杜威 的视野里 ,赫尔 巴特 的教育思想 已经退化到 了明显
从怀疑到信念 的探 索过程 , 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五个步骤 , 简而言
标到课程 内容 和教学方法 ) , 这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使命 ,
也是实用 主义教育思想受 到美 国社会普遍承认 的根本原 因 , 所
以, 罗素在《 西方哲学史》 中指 出: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 思想 , “ 同 工业主义和集体企业 的时代是协调的” 。 教 育是社会 的重要组成
学的 目的和盘托出。按照威廉 ・ 博伊德和埃德蒙 ・ 金在《 杜威和他
用或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有用就是真理 , 它们并无 真假之分 , 只有 有效和无 效、 适 当或不适当、 经济或浪费之别。 从某 种意义上来说 , 杜威作为实用 主义哲 学家 , 最大 的成就
在于他创立了实用 主义教育理论 。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顺应 了
阻碍现代 教育发展 的对立面 , 被 冠之 以“ 传统教育” 而受 到清算 。
在清算这些 “ 传 统教育 ” 的陈规 陋习过程 中 , 杜威大 力倡 导实用 主义教育思想 ,试 图为美 国学校教育清扫出一条符合现代社会
对学校教育要求 的新路来 ,通过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 面的努 力, 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 目的杰 出成就 。特别 是他 1 9 1 6年 出版
想理论等是客观对象 的反映 , 认 为它们不具有 客观 真理 的意义 , 而只能作 为有用 的假设 , 他强调 , 思想 、 概念 、 理论等不过是人们

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探析

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探析

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探析引言一、杜威的德育思想方法概述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其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

他提出了“经验主义”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和参与来学习和成长。

在德育方面,杜威主张通过创设一种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经验中获得道德观念和品格修养,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1. 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和参与来学习和成长。

在德育工作中,辅导员可以借鉴这一思想,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创设各种体验式的教育活动和参与式的德育训练,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实践来感悟道德素养和品格修养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

2. 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杜威主张创设一种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在德育工作中,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互动性强、自主性强的德育活动,如德育讲座、道德建设研讨会、德育社团等,创设一种自由的德育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实践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道德选择在杜威的德育思想方法中,他强调了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在德育工作中,辅导员可以通过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感悟道德原则,体验道德选择,提高道德决策的能力。

通过实践性的道德选择,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培养其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

4. 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其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

在德育工作中,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思辨性强、创造性强的德育训练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探索道德问题和解决道德困境,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5. 倡导合作共建的德育工作模式杜威提倡合作共建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师生共同合作建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杜威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杜威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杜威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苏楠(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东莞 523808)摘要: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新文化运动传入中国以后,就对当时及以后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虽然其理论自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其“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等精辟思想依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对今天我们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实用主义;德育思想;重要启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创立和倡导,并通过长期卓越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构筑了一个丰富、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阐述了其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被视为人类教育思想史上难得的佳作。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以来,褒贬不一,但无法否认的是,它在美国甚至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借鉴。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等短语集中表达了他的教育思想精髓。

“作为整个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一个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理论,处处渗透着实用主义强调经验、重视行动、追求实用、尊重儿童个性等基本特征。

”杜威于1919年“五四”运动时曾到中国讲学,传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引起很大的反响。

胡适认为,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

杜威一生著述丰富,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哲学的改造》等多部作品中均涉及到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的过程。

一、实用主义德育思想的产生及其理论精髓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美国社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杜威的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

杜威的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

摘要: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

“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

杜威在其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建树,尤其是在学校德育方面有重要影响,对我国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杜威德育思想中国德育启示正文: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着美国的教育界,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

杜威于“五四”运动前夕来我国,在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传播实用主义哲学。

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着美国的教育界,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德育教育。

在题为《教育哲学》的讲演中,杜威又论及了“道德”的构成。

他指出:“须知道德有三个部分:(一)知识;(二)感情;(三)能力。

先有了知识,知道因果利害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然后可以见诸行为。

不过单有知识,而没有感情以鼓舞之,还是不行,所以又要感情,引起他的欲望,使他爱做,不得不如此做,对于社会有一种同情和忠心。

但是单有知识感情还没有用,所以还必须有实行的能力,对于知道了要做,和爱做不得不做的事情,用实行能力去对付它。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

“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

在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杜威转而以新的道德观和教育观为基础,建构一种宽广的、切合实际的、正常的道德教育思路。

具体而言,这种思路表现在对道德、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等问题的全新诠释。

他认为道德是个体的社会智慧、社会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合金,培养学生的社会智慧、社会能力和社会情感是学校教育的道德目的,教育的道德目的应该贯穿一切教学,通过“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

评杜威道德教育思想

评杜威道德教育思想

杜威是弟国著名的教育家理论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他是继皮尔士之后,把实用主义哲学加以深化,结合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践和运用,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教育家。

杜威的教育活动与他的政治主张相联系,适应了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被美国统治阶级所尊崇。

杜威一生著述宏富,其著述大都直接或间接地论及道德或道德教育。

杜威最主要的伦理学和道德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l897)、《教育中的伦理原则》(1897)、《教育上的道德原理》(1909)、《我们怎样思维》(1933)、《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1913)、《明日之学校》(与伊夫林·杜威合著,19巧)、《民主主义与教有》(一916)等。

《我的教育信条》是杜威早期的一个纲领性教育著作。

该著作从美国“工业制度”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的根变化,以及教育应当怎样适应这种变化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教育上的各种问题,尖锐抨击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应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到儿童生括上来,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肴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自身的社会活动;教育是经验的继续改造,也是社会改造的唯一的真正的方法等等‘在书中,杜威把教师称为“真正上帝的代言人,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学校与社会》是杜威所有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一本。

杜威首先从美国“工业制度”发展过程中引起的社会生活的根本变化,以及教育应当怎样适应社会的这种变化,来论述教育的一切问题。

提出学校在教材和教法上进行根本变革,主张把各种类型的作业、自然研究、科学常识、艺术、历史等引进学校,使学校成为他所设想的“雏形的社会”,儿童在其中受到种种熏陶和感染。

杜威把新学校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上来的行为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哲学的“最完全而最详细的”阐明,既对以前进步教育实验进扮了总结和发展,也是对当时进步教育运动所作的最明确而详尽的阐述。

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探析

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探析

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探析引言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提出了很多富有启迪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杜威的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的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启示,可以指导辅导员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本文将对杜威德育思想方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进行探析,旨在为辅导员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一、杜威德育思想方法概述杜威的德育思想是基于“经验主义”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当围绕学生的体验展开。

杜威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基于实践和体验的,通过自主的探索和发现,学生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杜威主张教育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思考。

在德育方面,杜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情操,他认为德育应当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而不是仅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点进行。

二、杜威德育思想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1. 以学生为中心杜威的德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辅导员的德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辅导员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应当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

辅导员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样的做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

2. 注重情感教育杜威认为,德育应当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其中情感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

辅导员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应当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促进,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辅导员应当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使其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增强心理韧性,健康成长。

3. 实践教育杜威的德育思想主张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德育工作,这对于辅导员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辅导员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之我见——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之我见——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他 否定了传统 的二 元论 观点 , 推崇 知行 合一 的教 育 方法 ,
认 为学校道德教育要连接 社会 生活 , 学 生 应 该 在 共 同 的 活 动中获得道 德 知 识 , 而 道 德 知 识 就 是 启 迪 社 会 价 值 的 工
各种广泛 的关 系 中 去衡 量 , 道 德 准 则 是 和 社 会 生 活 相 通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观点鲜明独到适应我国当代的国情我们应科学借鉴杜威的教育观点让学生在贴近社会生活的活动中自主体验形成深刻的道德素养再辐射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我们的社会道德体系不断完善
第1 4卷 第 1期
2 0 1 5年 2月
淮 北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HUAI B EI PROF ES S I ONAL AND TE CHNI CAL COLLE 应 是 与 社 会 相 通 的 。学 校 生 活 不 能 与
社会发展脱轨 。 二、 我 国 学 校 道 德 教 育 存 在 的 问 题 纵 观 我 国学 校 道 德 教 育 , 不 难 发 现 在 我 国 的 学 校 中 大 多 数 还 是 以 教 授 品 德 课 程 为 主 要 方 式 。 反 思 我 国 校 园 德
德知识 , 是把各 种 道德 观念 强行 地灌 输 给学 生 ; 但 杜 威 所
阐述 的 教 育 目的 是 培 养 民 主 主 义 社 会 的 公 民 , 他 所 谓 的 道
育的现状 , 我 国 学校 道德 教 育 存 在 三 大 问 题 。 首先 , 道德 教 育 与 社 会 生 活 相 脱 离 。有 人 把 校 园 比喻
效地连接起来 , 学 校里 的知识应 该适 应 于社会 生 活 , 并 有 益于社会品德的培养 。 杜威说过 : “ 所谓道 德 , 潜 在 的包 括 我 们 的 一 切 行 为 。 ” 关于道德 , 我们应 该在 一个 大 的社会 背 景 中, 和 人 与 人 的

杜威实用主义道德观对当下德育教育的启示

杜威实用主义道德观对当下德育教育的启示

作者: 徐海生
作者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页码: 39-4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杜威德育思想;道德教育;道德的人;责任教育;启示
摘要:道德源于生活,归于人性,这是德育研究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背离生活,无视人的现实需要,故作深沉,哗众取宠;背离人性,不按人的世俗生活规律办事,闭门造车,谈玄说妙,是陷德育于发展绝境的两大推手,因此历来为真正懂得德育精髓的教育者所不取。

杜威实用主义德育观从'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出发,主张对学校德育进行改造,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这对我国当下的学校德育改革和德育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刘长海
【期刊名称】《教育学报》
【年(卷),期】2007(003)004
【摘要】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一,"道德的教育一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一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一,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总页数】8页(P69-76)
【作者】刘长海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0
【相关文献】
1.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J], 刘长海
2.我国医学类高等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浅析——基于杜威的德育思想 [J], 王丽娟;孙贵平
3.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J], 马子龙
4.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德育的启示 [J], 秦雪娇;徐东
5.杜威的德育思想对我国青少年德育的启示 [J], 马梓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

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

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一、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一)探究式讨论提高法杜威认为,用灌输“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不成功的。

那么,究竟应采取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呢?杜威提出的方法之一是主张以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

他认为教师可以将现实中的道德疑难问题提供给学生,或者设计出一些道德两难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好奇心和思考,引起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式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促进其智慧和道德的发展。

探究式讨论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知道“去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如何决定去做什么”。

这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的强制性,而培养学生的“民主”、“合作”精神,并激发其内在动因。

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难得超出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要“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从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讨论中教师既不能把道德原则直接提供给学生,也不能保持沉默,要作为一个学习者参与其中,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学生的观念和兴趣,促进其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

杜威强调,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念和某种道德原则强加给学生。

他认为,“外部强制的禁止和通过个人本身的反省和判断的禁止是互不相容的”。

以一种“主动作业”活动的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这种从作业活动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是学生品德形成也是其各方面得到发展的载体。

杜威认为作业活动的方式很多,“除了无数种游戏和竞技以外,还有户外短途旅行、园艺、烹饪、缝纫、印刷、书籍装订、纺织、油漆、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具有社会目的的主动作业。

”杜威认为,设置这些活动课程应着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在这种精心设计的情景中认识和体会社会生活、获得经验、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基本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观及其德育思路刘 长 海①(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观追求至善,注重人伦,强调服从规范,杜威从实用主义关注行动、实利和效用的原则出发,对传统道德概念进行了批评,在此基础上阐发了关注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解决、经验改善的实用主义道德观。

新型道德观强调个体道德发展过程是理性运用的过程,社会智慧、社会行动能力和社会情感与精神是个体道德密不可分的三要素。

杜威的德育思路以新型道德观为基础,主张对学校教育进行道德化改造,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这一思路在实验学校和一些进步主义学校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杜威的道德观和德育思路对我国的德育理论创新、德育实践变革及学校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道德观;德育思路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03(2010)022*******A study on De w ey ’s pragmatist morality conceptand his thoughts on moral educationL IU Chang 2hai(S chool of Education ,H uaz hong Universit y of S cience &Technology ,W 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The morality concept in formal et hics pays attention to t he most 2good ,t he re 2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 he st rictly obedience ,which is considered as unsuitable and misleading from t he angle of p ragmatism.John Dewey ’pragmatist morality concept emp ha 2sizes t he p roblem 2solving in concrete sit uation and t he p rocess of experience improvement.The new concept of morality declares t hat t he moral develop ment process contains t he use of ratio nality ,while social intelligence ,social abilities and social interest s form t he trinity of morality.Dewey ’s t hought s on moral education are based on t he new morality concept ,and it s aim is to rebuild school education morally so as to cultivate moral person by morally 2con 2ducted education.His t hought s were well carried out in experimental schools and some p ro 2gressive schools.The new concept of morality and t he new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can help wit h t he educational reform t 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K ey w ords :Dewey ;p ragmatism ;t he concept of morality ;t he t hought s on moral educa 2tion・91・2010年2月第31卷 第2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Feb.,2010Vol.31 No.2①收稿日期:2009212220作者简介:刘长海(1979-),男,山东东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从事德育原理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作为实用主义伦理学家,杜威秉持关注行动、实利和效用的原则,对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概念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评,并且在此基础上阐发了实用主义视野中的新型道德观。

这种新型的道德观,成为杜威分析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基础,对于理解杜威德育思想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一、实用主义道德观的内涵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观,是在批判亚里士多德开创、康德等继承的传统(或正统)伦理学中的道德概念的基础上加以阐发和建构的,因而,要把握实用主义道德观的内涵,有必要沿着杜威的思想线索,进行逐步的解析。

(一)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观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开创了西方伦理学,确立了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框架。

其后的宗教伦理学、康德伦理学,基本上都遵循着亚里士多德开创的思路。

由于亚里士多德开创的西方伦理学此后成为伦理学的主导形态,对社会生活和教育有着巨大影响,故一般谓之传统伦理学。

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规定:1.追求至善,认为道德的根本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的一切自觉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都追求一定的价值,即“善”。

而人的实践是多样的,目的是多样的,“善”因而也是多样的。

在不同的实践目的之中,有的是为其自身的,有的则是因为另外的目的而被追求的,那么,为其自身的原因而被追求的善地位更高。

放眼人的全部实践,则“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1]。

这种至善,亚里士多德把它看作是幸福,而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基督教伦理学和康德伦理学都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追求至善的思路。

他们把善区分为目的善与手段善,将至善放在善的最高级(尽管他们对至善的理解各有不同)。

基督教伦理学将至善理解为天国中的幸福、上帝的恩宠;康德将至善理解为对“绝对命令”的遵从,即不考虑行为对行动者会带来何种后果,只要是“应该”做的就要去做。

2.注重人伦,认为道德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德性。

在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善的等级中,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善高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生产活动,因为物质生产是为了求得低级的物欲的满足,而物质欲望的满足只是人从事更高级的社会交往的手段。

由此,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注重人伦,强调公正、节制、慷慨等伦理德性,自然科学的技巧、知识则不在其德性探讨之列。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西方伦理学基本上坚持把道德看作各种人际交往中的德性,如基督教伦理学中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十诫(孝敬父母、不偷盗等),康德伦理学中的爱、尊重、诚实等。

由此,自然科学与伦理知识构成人类知识体系中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

3.强调规范与服从,认为遵守规范就是善。

亚里士多德分析了人伦领域存在的各种德性,如慷慨、勇敢、节制、大方、友好等,尤其是从“过犹不及”的观念出发,详细解释了怎样才能在各种德性上保持适宜,如友好怎样才能不变为附和或走向孤傲。

这些规范界定清晰之后,伦理学家的期望是人们依据这些规范的要求行动,从而具备相应的德性。

这实际上提供了伦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应该”,整理出各种法则、规范,要求人们去遵守,遵守规范就是善、好,就是道德的。

基督教伦理学和康德伦理学都是严格的规范伦理学。

基督教伦理学通过神学论证,将“摩西十诫”等伦理规条定为教徒行动的指南,并且将严格遵守的教徒奉为圣徒。

康德则从“绝对命令”出发,要求人们无条件地遵守规范,为道德而道德,不必或不应考虑行为的客观后果。

(二)杜威对传统道德观的批评杜威从其实用主义哲学和民主社会观出发,对西方社会沿袭两千年的伦理学传统发起猛烈的攻击,指出了传统道德观在思维方式上的若干误区。

1.追求至善是强调静止的思想方式所导致的。

杜威指出,传统伦理学之所以认可至善或终极价值,关键在于理论出发点是如何维持社会的现实秩序。

古希腊城邦实行长老制,长老对城邦事务行使管理权利,同时,对城邦居民进行道德训诫,以确保城邦的社会秩序。

但在各个城邦,盛行着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准则;并且,随着城邦的发展、繁荣,市民会不断地超出常规,奉行一些更奢华、自由、开放或糜烂的生活。

道德理论家的任务就是提出“某种终极至上的法则”,对来自习俗的生活行为规则进行批判,尽管不同理论对这种终极法则有不同的见解,但“他们有一个共同前提”,即承认至善的存在。

[2]2.追求至善导致伦理学与现实生活的脱离。

由于热衷于对至善的探索,伦理学在很大程度・2・上疏远了现实生活,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因为“固定目标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将思想引入无法解决的争论的泥潭”。

一方面,如果有一个至善,一个最高目的,它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人类两千年前争论不休,今天仍然无法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即使我们放弃对至善的拷问,但我们认同多种目的(健康、财富、荣誉或名誉、友谊、审美、鉴赏、学问这样自然的善和正义、节制、仁爱等道德的善),当这些目的在现实条件下发生冲突时,我们又如何取舍?是诉诸偏爱,还是被迫将它们从最高的善到最无价值的善逐一排序?这种争论也会把人类带入困局。

[3]并且,追求至善的伦理学将目的善视为更高级的、本身真正有价值的善,但它们是脱离日常生活利益的;手段善被视为只有在作为目的善的工具时才有意义,勤劳、科学、功利都属此列。

理论家们讨论“高级”目的,而拒绝关注民生日用,这在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变得单薄而贫乏或者闲散而奢侈。

3.追求至善体现了传统伦理学的贵族化倾向。

传统伦理学区别了目的善和手段善、道德善与自然善,这两种区分的社会根源是贵族社会。

贵族社会确立了贵族与农奴之间的阶级对立,农奴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与自然打交道,为社会提供物质和财富;贵族则过着受人供养的生活,他们无需从事劳动,可以尽享多彩的社交生活。

由此,一种畸形的价值观得以形成:手工劳动以及一切与手工劳动相关的东西都是低下的,理智讨论以及一切与理智相关的东西则是高尚的。

健康、经济保障、艺术、科学等东西与自然关系密切,往往是下等人的劳动,因而被视为低下的手段,被驱逐到正统伦理学的探讨范围之外。

民主制度的确立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在客观上打破了传统道德观的现实基础。

在民主条件下,贵族特权被打破,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得以凸现,即生产劳动是社会发展中极具价值的活动,在不带等级偏见的前提下,它们可以成为具体情境中的至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