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6抗日英雄杨靖宇∣西师大版 (共14张PPT)
自主阅读 体会感悟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梗概。 (1)复述抓故事梗概的方法。 (2)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理出本文的六要素——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 结果。 (3)文章的经过部分,通过自主阅读,勾画、交流等 方式按事情发展顺序总结出要点。 (4)自主说故事梗概——组内说——班上说。
布置作业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正确的读音。 匣子枪(hé xiá) 火堆(duī zuī) 暖和(hē huo) 蓖梳(bì pì) 密密匝匝(zā zé) 解剖(pā pōu) 投降( jiànɡ xiánɡ) 浸透(qīn jìn)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杨靖宇果断( ) 地说: “ 情况十分危急。 ” (2)同志们饿着肚子, 在冰天雪地里与敌人周旋( ) 。 (3)杨靖宇沉着( ) 地握着两支短枪。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
1、通过查字典,问同学,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 2、先给自然段标注序号,然后归纳,梳理文章脉络。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
字词乐园
读准字音:
jìng pàn kòu xiá
bì
杨靖宇 叛徒 日寇 匣子枪 篦梳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第四单元 · 第16课
抗日英雄杨靖宇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资料宝袋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在其铁蹄之下, 祖国山河变得支离破碎,哀魂遍野。在敌我力量极度悬殊的情况下,英 雄的中华儿女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积极投入到这场反侵略的战争中。 八年抗战,终于让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距今虽已 久远,但作为中国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国耻,更不能忘怀那些为 保家卫国而英勇捐躯的抗日英雄们。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及时间安排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及时间安排1. 引言1.1 概述本篇长文旨在介绍和探讨西南师范大学版本的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以及时间安排。
通过对该教材的概述、目标设定和教学方法的介绍,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课程规划方案,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引言部分首先进行概述,介绍了文章内容,并给出了整体的文章框架。
随后会详细解释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包括课程内容概述、学习目标设定以及教学方法介绍等方面内容。
接着将依次阐述时间安排及课程设置,包括每周课时安排、活动设计与时间分配以及课堂管理与组织安排等关键点。
然后层层深入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反馈与调整建议、教师备课时间与效率问题处理以及协作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等,并提供相应解决措施。
最后,结论部分总结教学效果及改进之处,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优化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提供一个详细的教学指南,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程、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以及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此次文章撰写,期望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也为今后改进与完善该课时计划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展望其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2.1 课程内容概述: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程主要涵盖了整数、分数、小数、比例与相似、平行四边形、图形的变换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学习目标设定:在完成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程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掌握整数、分数、小数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理解比例与相似的概念,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理解图形的变换及其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变换操作。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比例
城关镇解放小学 贾艳芳
竹竿长( 竹竿长(m) 影子长( 影子长(m)
2 3
6 9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下面的括号内可以填哪些数? 下面的括号内可以填哪些数?你 有什么发现? 有什么发现? 1=2﹕( = ﹕ )=(
1 )﹕ 2
2:3=4:6 1.2:0.9=0.8:0.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8=15:20 3 1 2 4 : : = 4 2 3 9
将上面4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 将上面 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 内项分别相乘,你能发现什么? 内项分别相乘,你能发现什么?
在一个比例中,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 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 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
综合练习
1 、把下面的数组成比例。 把下面的数组成比例。 3 5 6 10
2、猜猜我是谁? 、猜猜我是谁? 2﹕3=1.2﹕? ﹕ = ﹕ 1 2
:
1 3
=
? :
1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收获? 收获?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圆柱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圆锥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反比例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四 扇形统计图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扇形统计图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统计综合应用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三 正比例和反比例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比例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正比例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数与代数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你知道吗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五 总复习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9页 0097页 0204页 0255页 0292页 0317页 0728页 0770页 0861页
一 百分数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圆柱 三 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 四 扇形统计图 统计综合应用 五 总复习 你知道吗 鸡兔同笼 统计与概率
一 百பைடு நூலகம்数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百分数的意义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二 圆柱和圆锥
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学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学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单元:百鸟朝凤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百鸟朝凤”这一单元以鸟为主题,通过对鸟的赞美,感受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
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自然界的看护者。
人与鸟,与一切动物都是朋友。
人类要关爱大自然,关爱生命,要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谋求生命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和谐发展。
这一单元共设计了两个二级标题:1 鸟语花香;2 在蓝天里歌唱。
通过从不同侧面。
来表现大自然中美丽精灵——鸟婉转悦耳的声音与自由矫健的身影,表达人们对鸟儿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崇尚。
同时通过音乐欣赏、演唱,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二)内容结构百鸟朝凤鸟语花香欣赏《晨鸟之歌》(纯自然音)欣赏《空山鸟语》(二胡独奏)欣赏《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歌曲《小鸟小鸟》在蓝天里歌唱歌曲《白兰鸽》欣赏《云雀》(排箫独奏)欣赏《飞驰的鹰》(笛子独奏)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女声独唱)(三)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感受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人类要关爱大自然,关爱生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2 通过乐曲欣赏,感受并了解二胡、唢呐、笛子、排箫等乐器不同的音色特点,同时感受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 通过歌曲演唱,进一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音准,培养合谐、均衡、统一的合唱能力。
二、教材分析、介绍(一)欣赏《晨鸟之歌》(纯自然音)这是模拟自然中各种鸟鸣声,一种纯自然音响。
作者通过对清晨鸟儿鸣叫声的模似,营造一种清新、美好、空灵的情景,使人们对大自然充满无限遐想。
(二)欣赏《空山鸟语》(二胡独奏)《空山鸟语》为刘天华作曲,初稿成于1918年,10年后才定稿。
标题采唐代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之意。
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
作者通过音乐记述外界现象时,并非采用自然主义态度,而是深深渗透了自己的感情。
结构上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圆柱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圆锥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三 正比例和反比例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比例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正比例
一 百分数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百分数的意义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二 圆柱和圆锥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41页 0092页 0148页 0278页 0325页 0357页 0384页 0441页 0474页
一 百分数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圆柱 三 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 四 扇形统计图 统计综合应用 五 总复习 你知道吗 鸡兔同笼 统计与概率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反比例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课件
四 扇形统计图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扇形统计图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统计综合应用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西xī 师shī 大dà 版bǎn 六liù 年nián 级jí 下xià 册cè 教jiào 学xué计jì 划h uà教jiào 材cái 分fēn 析xī西xī 师shī 大dà 版bǎn 六liù 年nián 级jí 下xià 册cè 教jiào 材cái 共gòng 分fēn 六liù 单dān 元yuán, 分fēn 别bié是shì:第dì 一yī单dān 元yuán 重chóng 温wēn 历lì 史shǐ , 走zǒu 向xiàng 未wèi 来lái第dì 二èr 单dān 元yuán 家jiā 乡xiāng 的de 变biàn 化huà第dì 三sān 单dān 元yuán 万wàn 物wù 生shēng 长zhǎng 与yǔ 繁fán 殖zhí第dì 四sì 单dān 元yuán 力lì 的de 变biàn 化huà第dì 五wǔ 单dān 元yuán 能néng 源yuán 的de 利lì 用yòng第dì 六liù 单dān 元yuán 健jiàn 康kāng , 成chéng 长zhǎng 的de 关guān 键jiàn教jiào 材cái 注zhù 重zhòng 培péi 养yǎng 学xué 生sheng 的de 综zōng 合hé 能néng 力lì , 包bāo 括kuò知zhī 识shí 与yǔ 技jì 能néng 、 过guò 程chéng 与yǔ 方fāng 法fǎ 、 情qíng 感gǎn 态tài 度dù 与yǔ 价jià 值zhí 观guān。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51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一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6)★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22)二圆柱和圆锥 (23)圆柱及圆柱的侧面积 (24)圆锥及其体积 (31)★古老的几何 (38)三正比例和反比例 (39)比例 (40)正比例 (43)反比例 (48)四扇形统计图 (55)★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63)★农田收入测算 (64)五总复习 (65)数与代数 (65)★鸡兔同笼 (89)图形与几何 (90)统计与概率 (102)★王老师买新房 (107)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备课教案(2009年修订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备课教案(2009年修订版)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第2课时解决问题(二)圆柱圆锥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扇形统计图综合:统计活动综合应用:设计“六一”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百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1~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2.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具:小黑板。
学具: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2)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喜欢用百分数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
(揭示课题)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1)出示麻辣烫火锅配料成分,根据百分数信息分析麻辣原因。
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
教师:知道火锅为什么这么麻?这么辣吗?(2)分析:辣椒占45%表示的意义。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下册下【第3单元】
2 ( ) ꎮ三正比例和反比例阅读教材 P40 ~ 41ꎬ理解比例的意义及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ꎬ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ꎬ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ꎮ1.比例教材 P40 例1比例的意义问题观察上表ꎬ你发现了什么?解答 (1) 分别计算竹竿长与影子长的比值ꎬ3 ∶2 = ( ) ꎬ9 ∶6 = ( ) ꎬ发现竹竿长与影子长的比值是( ) 的ꎬ因此两个比可以写成 3 ∶2 = 9 ∶6ꎮ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 ) 在一个比例中ꎬ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ꎬ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ꎮ3 ∶2 = 9 ∶6也可以写成(新教材 P41 例2 比例的基本性质2 ) =(6) ꎮ问题 2 ∶3 = 4 ∶6 1.2 ∶0.9= 0.8 ∶0.6 3 ∶ 1 = 2 ∶ 4 6 = 15 课4 2 3 98 20将上面4 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相乘ꎬ你能发现什么? 解答 按要求计算ꎬ2×6 = () ꎬ3×4 = () ꎬ2×63×4ꎻ1.2×0.6 = ( ) ꎬ0.9×0.8 = ( ) ꎬ1.2×0.6 0.9×0.8ꎻ 3 × 4 = ( ) ꎬ1 × 2= ( ) ꎬ 3 × 41 × 2 ꎻ 知4 9 2 34 92 3 6×20 = () ꎬ8×15 = ( ) ꎬ6×208×15ꎮ发现:在一个比例中ꎬ两个外项的积( ) 两个内项的积ꎬ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ꎮ教材 P41 例3 解比例问题 解比例ꎮ 3 ∶ 1 = x ∶ 44 2 9解答 解:1 x= 3 × 42 4 9x= 1 ÷ 1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ꎬ先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的形 x = (3 2 )式ꎬ再解方程ꎮ先竹竿长( m)3 9 影子长( m)26181( 时间:10~15分钟) 优秀良好合格4.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请写1比例的意义出相应的比例ꎮ11111.一组4名同学编织了12个柳条筐ꎬ二组6名同学编织了18个柳条筐ꎮ一组编织柳条筐的数量与人数的比是( )ꎬ二组编织柳条筐的数量与人数的比是( )ꎬ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ꎮ2.把下面左、右两边相等的比用线连起来ꎮ(1)7∶14和5∶10(2)3∶4和6∶8(3)3.5∶7和6∶15(4)0.4∶1.6和3∶123解比例5.解比例ꎮ1112比例的基本性质x∶3=6∶52∶5=6∶ x3.填一填ꎮ(1)请你根据3∶4=6∶8写出两个乘法算式相等的形式:( ) ꎮ(2) 如果5a=7bꎬ那么( ) ∶( )=5∶7ꎮ(3) 如果a=bꎬ那么b∶a=( ) ∶6.模型厂按2∶65的比生产了汽车模型ꎬ汽车模型长42cmꎬ汽车的实际长度是多少?65( ) ꎮ(4)18∶ 6=24∶ ( ) =( ) ÷3(5) 在一个比例中ꎬ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ꎬ一个外项是1ꎬ另一个外项是( ) ꎮ(6) 一个比例里ꎬ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ꎬ其中一个内项是3ꎬ另一个内项47.请你用6ꎬ12ꎬ15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ꎮ是( ) ꎮ(7)在比例3∶ 12=6∶ 24中ꎬ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上6ꎬ第二个比的前项应减去( ) ꎬ比例才能成立ꎮ182三正比例和反比例阅读教材P43~ 44ꎬ理解正比例的意义ꎬ认识正比例图像ꎬ会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ꎮ2.正比例新课先知教材P43正比例的意义在水费和用水量这两种量中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 ) 是一定的ꎻ在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中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 ) 也是一定的ꎮ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ꎬ叫做( ) ꎬ它们的关系叫做( ) ꎮ教材P44例2正比例图像阅读教材P44例2ꎬ从表中数据可知出粉率=面粉质量=70=140=210=280==70%ꎮ小麦质量100200300400面粉的质量和小麦的质量的比值一定ꎬ两个量成( ) ꎬ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来表示ꎮ把表中的小麦质量和面粉质量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ꎬ再顺次连接起来ꎮ( 可以在课本上完成ꎮ)(1) 观察图像ꎬ发现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 ) ꎮ(2)王大爷家有500kg小麦ꎬ如果全部加工ꎬ要求能磨出多少千克面粉ꎬ可先在横轴上找到表示500kg小麦的直线ꎬ再在纵轴上找到所画图像与这条直线相交的点ꎬ可知500kg小麦可磨出( ) kg面粉ꎮ(3)要磨出300kg面粉ꎬ求需要多少千克小麦ꎬ可先在纵轴上找到表示300kg面粉的直线ꎬ再在横轴上找到所画图像与这条直线相交的点ꎬ可知要磨出300kg面粉大约需要( ) kg小麦ꎮ教材 P44 例3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 王老师班订了5 份« 中国少年报» ꎬ一共195 元ꎮ 李老师班订了 8 份« 中国少年报» ꎮ 李老师应该付给邮局多少元?解答 每份«中国少年报»的单价一定ꎬ也就是订报的钱数与份数的比值( )ꎮ所以订报的钱数与份数成( )比例ꎮ解:设李老师应该付给邮局 x 元ꎮ 195 = x 5 8 5x = 195×8 x = ()答:李老师应该付给邮局() 元ꎮ 1831.2546.123.( 时间:10~15分钟) 优秀良好合格1正比例的意义1判断题ꎮ( ) 一个人的身高与他的年龄成正比例ꎮ( ) ( ) 分数的分子一定ꎬ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ꎮ( ) ( 3) 如果7x=8y( xꎬy均不为0) ꎬ那么y与x成正比例( ) 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ꎮ( ) ( ) 圆锥的高一定ꎬ圆锥的体积和底面半径成正比例ꎮ( ) ( ) 除数一定ꎬ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ꎮ( )2一个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的情况如下表ꎮ铺地面积( m2) 12345用砖块数255075100125( ) 表中( ) 和( )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ꎬ() 随着( ) 的变化而变化ꎮ( ) 表中第三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 ) ꎬ比值是( ) ꎻ第五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 ) ꎬ比值是( ) ꎮ( ) 上面所求出的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是() ꎬ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的( ) 是一定的ꎬ所以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成( ) 比例ꎮ2正比例图像3小海用计算机打字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情况如下表ꎮ时间(分)2468101214数量(个)100200300400500600700184ꎮ( )(1) 小海打字的数量和所用时间成正比例吗?(2) 根据表中的数据ꎬ在图中描出打字的数量和所用时间所对应的点ꎬ再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ꎮ3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一种芝麻ꎬ20kg可以榨芝麻油10.8kgꎮ照这样计算ꎬ榨81kg芝麻油ꎬ需要多少千克芝麻?5.一张光盘上刻有180兆的文件(黑色部分ꎬ单位:cm) ꎬ如果每平方厘米的储存量一样大ꎬ灰色部分还可以刻上多少兆的文件? (用比例解ꎮ)三正比例和反比例阅读教材P48~ 49ꎬ理解反比例的意义ꎬ并会用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ꎮ3.反比例新课先知教材P48反比例的意义在每组人数和组数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分打字个数和打字时间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的ꎮ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ꎬ叫做( )ꎬ它们的关系叫做()是一定的ꎻ在每)也是一定)ꎮ教材P49例2用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青年突击队”参加泥石流抢险ꎬ原计划每时行6kmꎬ要4时才能到达目的地ꎮ出发时接到紧急通知要求3时到达ꎬ他们平均每时需要行多少千米?解答原计划每时行6kmꎬ要4时到达ꎬ现在3时到达ꎬ要求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ꎬ需要先求出总路程是多少千米ꎮ速度×时间=( )( 一定)ꎬ所以速度和时间成( ) 比例ꎮ因此可以用反比例知识解答ꎮ解:设他们平均每时需要行xkmꎮ3x=6×4x=()答:他们平均每时需要行( ) kmꎮ1.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变化如下表ꎮ长( m) 3618129宽( m) 1234185( 时间:10~15分钟) 优秀良好合格1反比例的意义1.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ꎮ平均每时行驶的路程与所需时间如下表ꎮ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ꎮ(1) 轮船平均每时行驶的路程与所需要的时间成什么比例?(2)如果平均每时行驶30kmꎬ则只需要几时就能到达?2.填空题ꎮ(1) a÷b=c( aꎬbꎬc均不为0) ꎬ当a一定时ꎬb和c成( ) 比例ꎮ(2) 如果2x=yꎬ那么x和y成( )比例ꎮ(3) 汽车每千米的耗油量一定ꎬ汽车总耗油量与行驶的路程成( ) 比例ꎮ(4) 出售小麦的单价一定ꎬ出售小麦的总量与总钱数成( ) 比例ꎮ(5) 体操比赛的总人数一定ꎬ每排人数与排数成( ) 比例ꎮ3.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ꎬ成什么比例? 说明理由ꎮ(1) 一条水渠的长度一定ꎬ每天修的长度和需要的天数ꎮ(2) 一条水渠的长度一定ꎬ已修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ꎮ(3) 铺地面积一定ꎬ每块砖的边长和所需砖的块数ꎮ2用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读一本书ꎬ每天读18页ꎬ16天可以读完ꎬ如果每天多读6页ꎬ多少天可以读完?5.一间房子ꎬ用面积是16dm2的方砖铺地ꎬ需要54块ꎮ如果改用面积是36dm2的方砖ꎬ需要多少块?6.生产一批课桌椅ꎬ每天加工20套ꎬ44天可以完成ꎬ如果工作效率提高10%ꎬ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186( ) ꎮ( ) ꎮ . 60 ( )ꎮ.4. A. B. C. 2.012.5. ..() ꎮ. 4 8 5 6 ꎬ ꎬ ꎬ a第三单元复习卡一、填空题ꎮ1. 15 的因数有( ) ꎬ用 15 的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2. 4 ∶5 = 24÷( )= ( ) ∶153.半径为3 cm 的圆的周长是( ) cmꎬ半径为6 cm 的圆的周长是( ) cmꎬ圆的周长与半径成 比例4.8 妈妈用 元钱买大米ꎬ大米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ꎮ ( ) 三、选择题ꎮ1.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 ∶ 7ꎬ则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A.2 ∶7 B.6 ∶21 C.4 ∶49 2.与1 ∶ 1 能组成比例的是() ꎮ 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5 和2ꎬ其中 5 6一个内项是8ꎬ另一个内项是( )ꎬA. 1 ∶ 1B. 1 ∶5 C.12 ∶10 这个比例可以写成( )ꎮ6 5 6 5.若3a = 5b( aꎬb 均不为 0) ꎬ那么 a ∶ b= ( ) ∶( ) ꎻ若 x = bꎬ且 ab= 3 圆柱的体积一定ꎬ( ) 和高成反比例ꎮ6.2ꎬ那么 a4x = ( ) ꎮ底面半径 底面积 表面积梯形的面积一定时ꎬ上底和下底的和与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ꎬ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与加工的时间成( ) 比例ꎻ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成( ) 比例ꎻ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ꎬ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 比例ꎮ7.如果x÷y =712×2ꎬ那么x 和y 成( )比例ꎻ如果 x ∶ 4 = 5 ∶ yꎬ那么 x 和 y 成比例 二、判断题ꎮ1一个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ꎬ差一定是 ꎮ ( )一堆煤的总量不变ꎬ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ꎮ ()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ꎬ花生的质量与榨出花生油的质量成正比例ꎮ ( ) 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ꎬ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ꎮ()5.如果8A = 9B 那么 B ∶A = 8 ∶9ꎮ ( )如果 四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ꎬ那么 a 不可能是 ꎮ ( )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成正比例ꎮ().高( ) 比例ꎮ A.成正B.成反C.不成a 和b 是互为倒数的两个数ꎬ那么a 和 b () ꎮ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C.没有关系四、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ꎬ成什么比例? 并说明理由ꎮ1.三角形的面积一定ꎬ它的底和高ꎮ2.比的前项一定ꎬ比的后项和比值ꎮ3 每捆练习本的本数一定ꎬ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ꎮ1875.五、解比例ꎮ优秀良好3合格∶ x=15∶51∶1=x∶215∶ 7=45∶x5.4∶ 1.8=x∶1.546245六、解决问题ꎮ1.下面是订阅« 小作文» 的份数与总钱数的情况ꎮ份数( 份)1234总钱数( 元)7.51522.530(1) 表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 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2)订阅«小作文»的份数与总钱数是否成正比例? 为什么?2.汽车配件加工厂加工汽车配件ꎮ3天加工汽车配件450件ꎮ照这样计算ꎬ要加工600件ꎬ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ꎮ)3.一艘轮船ꎬ从甲港开往乙港ꎬ每时航行25kmꎬ8时可以到达目的地ꎮ从乙港返188回甲港ꎬ每时航行20kmꎬ几时可以到达? ( 用比例解ꎮ)4.使用一台空调取暖ꎬ使用的时间与耗电量情况如下表ꎮ(1)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描点ꎬ并连接各点ꎮ(2) 空调使用时间与耗电量成( ) 比例ꎮ(3)使用13时ꎬ需要耗电多少千瓦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翻越大雪山∣西师大版
第四单元·第14课
翻越大雪山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创设情境 导入质疑
资料宝袋 长征(1934—1936年),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 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 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 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中央红军主力 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 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之后,通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 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 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 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学习目标
14 翻越大雪山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字词乐园-读准字音
bāng
邦(硬邦邦)
chuō 戳(戳穿)
duō 哆
suō 嗦
chān 搀(搀扶)
páo 刨(刨坑)
liàng 踉
qiàng 跄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创设情境 导入质疑
资料宝袋
红 军 翻 越 雪 山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创设情境 导入质疑
资料宝袋
红 军 翻 越 雪 山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创设情境 导入质疑
14 翻越大雪山
2024年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
2. 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4. 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尺的计算与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学校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探讨比例尺的应用。
2. 新课导入(1)讲解比例与比例尺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比例尺的计算。
(2)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学习分数乘法与除法,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运算规则。
3. 例题讲解(1)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比例尺的应用。
(2)通过图形放大与缩小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3)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例与比例尺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3. 分数乘法与除法4. 典型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实际距离。
(2)将一个正方形图形按比例放大2倍,求放大后的面积。
(3)分数乘法与除法练习题。
2. 答案:(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放大后的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倍数的平方。
(3)根据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计算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比例、图形放大与缩小、分数乘除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探讨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应用,如设计美丽的校园。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带总复习)
全册备课教学内容:一、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解决问题二、圆柱和圆锥1、圆柱2、圆锥三、正比例和反比例1、比例2、正比例3、反比例四、统计1、扇形统计图2、综合统计活动五、总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1、全面经历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统计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2、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3、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正确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它们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了解正比例图像,能在带方格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正比例的图像,会用正比例图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
5、认识扇形统计图,会用扇形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一些稍复杂的统计活动。
6、全面整理和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整理复习中进一步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
7、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全面经历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统计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
3、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4、认识扇形统计图,会用扇形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第十二册《美丽的地球》教学设计
美丽的地球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美丽的地球》是小学语文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这是根据中央电视台《美丽的地球》解说词改写而成。
本课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使人们加深对地球的了解,阐明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人们对地球的热爱,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篇文章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从时间上讲,地球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如同沧海一粟。
从空间上讲,地球相对于茫茫宇宙是很小的。
但是据现有科学研究表明,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目前在人类已经发现的千万颗星球中,没有任何一颗行星有地球这样得天独厚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拥有丰富的情感,能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学习。
但由于本课的知识性较强,涉及到了专业术语和地球的自转、公转,为了消除空间感、陌生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引导与辅助。
(三)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唯一。
2.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本课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1.以读为主,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做旁批。
2.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体会地球的美丽,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掌握本课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二)难点: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法与学法(一)教学方法1.朗读品悟法阅读教学中以朗读为主线,通过引读、配乐朗读、品读、悟读等多种方式,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深入文本,发现、理解、感悟、升华。
2.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84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一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6)★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22)二圆柱和圆锥 (23)圆柱及圆柱的侧面积 (24)圆锥及其体积 (31)★古老的几何 (38)三正比例和反比例 (39)比例 (40)正比例 (43)反比例 (48)四扇形统计图 (55)★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63)★农田收入测算 (64)五总复习 (65)数与代数 (65)★鸡兔同笼 (89)图形与几何 (90)统计与概率 (102)★王老师买新房 (107)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备课教案第一单元:百分数(一)教学目标123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二)教科书说明本单元包括单元主题图,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及整理与复习等内容,同时在本单元的后面还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编排顺序是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然后是“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最后安排“百分数的应用”(即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科书在编写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分数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编写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因为百分数本身就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出勤率、税率、利率等)。
二是由于学生有了学习百分数意义、分数和小数互化及解决有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有了分数的相关知识。
虽然分数和百分数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有很多的联系,这就给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新知提供了可能,如教科书第3页例1、例2,第7页的准备题等都利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为探究新知的桥梁。
三是这样编排有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四是有利于对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第3页例1,第11页例1,第12页例2,第19页例4,第20页例5等。
这些都是极具现实性的内容,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计算方法又需要学生探索,从而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及时间安排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及时间安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课时计划及时间安排篇1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正比例【省一等奖】
《正比例》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本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正比例与反比例、第二节正比例。
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教学设计依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为指导,结合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要求和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过程。
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探究新知的基础,有效的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因此,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具有比和比例的知识,刚学习完“变化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科书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系列情境,引导学生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变化中看到“不变”,经历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正比例的过程。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正比例的特征,判断一些变量关系是否成正比例,体会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路程、时间与速度”等情境,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感受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3)、经历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在一系列数学活动中,激发主动探究欲望,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3、教学重点与难点: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是本节课的重点;正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小学生来说正比例的意义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三、教学准备:课件PPT,学生探究学习学单。
四、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会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生:会。
师:上课前老师就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来玩这个游戏,同桌一起玩,一边玩,一边记录下你赢的分数,大家记住赢一次得5分,现在开始、、、、、、师:看来同学们玩的真高兴,老师这里也记录下了同学们玩游戏的得分情况,看看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出示课件)生:得分与赢的次数的比值一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24
:
=
:
4 2 39
将上面4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 内项分别相乘,你能发现什么?
整理ppt
5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 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 基本性质。
整理ppt
6
综合练习
1 、把下面的数组成比例。
3 5 6 10
2、猜猜我是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1.2﹕?
11
1
:
= ?:
23
2
整理ppt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比例
整理ppt
城关镇解放小学 贾艳芳
1
竹竿长(m)
2
6
影子长(m)
3
9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整理ppt
2
整理ppt
3
下面的括号内可以填哪些数?你 有什么发现?
1=2﹕( )=( )﹕ 1
2
整理ppt
4
2:3=4:6 1.2:0.9=0.8:0.6
6:8=15:20
7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整理ppt
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