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框架说课比赛稿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框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城关镇十三旗小学的严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科学《做框架》(出示课件).

一、教材分析(出示课件)

本节课的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科学》教材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做框架》。

本节课是在前面几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把操作和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让学生像科学家研究科学那样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并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出示课件)

1、认知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框架结构,了解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能力目标: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发展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出示课件)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于六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对比试验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出示课件)

三、说学法

师:有效的科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

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获取证据法。让他们在看一看、做一做、按一按、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三角形的特点。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出示课件)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首先课件出示几组类似的框架结构的建筑和大型机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观察估计学生会说出像骨架一样,我就告诉学生(在建筑学上把像鸟巢这样骨架式的结构就叫做框架结构),进而引入新课。(板书:做框架)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的利用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的特点,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并且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做简单框架

①制作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师:探索是科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理念,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五个层次:看一看、做一做、按一按、说一说、想一想。在每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来发现框架结构的特征。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师:首先我出示三角形框架结构和长方形框架结构,让学生观察。

师: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长方形框架。

师:做完以后,再观察、指导学生并用手按在它们的顶端,看看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发现学生知道三角形不会变形,而长方形会变形,我叫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进行展示,并说一说。如果有学生能说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通过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归纳出并板书:

三角形稳定

长方形不稳定

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的框架要牢固些?

在这个层次上涉及到框架受力分析及结构力学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这里既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难点,首先让学生先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利用实物边演示边讲解力是如何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力的作用过程课件,通过实物演示讲解和课件的观看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形象、具体,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动手做、动脑想,充分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的兴趣。

②加固长方形框架。

再接下来让学生思考:怎么办才能让不稳定的长方形框架变得更加稳定?学生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加斜杆。然后小组合作给长方形加斜杆,在加固之前,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加固方法,并画出草图,让学生按照草图进行加固,加固后让学生进行体验,展示。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加固后的长方形变稳定了。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归纳出并板书:长方形不稳定斜杠稳定

紧接着让学生思考:增加的斜杠有什么作用?(视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汇报。为了让学生看清楚斜杆的效果,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大的长方形框架,让学生用两个手臂当斜杆,让变形的长方形形框架变稳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一个“推、拉”的动作,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观察到斜杆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推力和拉力,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归纳出并板书:长方形不稳定斜杠(推、拉)稳定

通过师生互动,进而引导学生找出了长方形框架变稳定的原因。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们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达到了做与思的完美结合。

(2)研究正方体框架

有了对简单框架的认识,对拉力和推力的理解,在这基础上就可以更好的来研究立体的框架结构了。

(1) 首先我出示准备好的正方体结构,验证这个正方体框架是否牢固?老师放书测试(2)让学生仔细观察正方体框架并想办法加固正方体框架。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图纸。

(4、比赛加固立方体框架,课件出示要求:

(1)选用材料:立方体框架1个、筷子若干,皮筋若干

(2)我们的设计:加几根筷子?加在哪里?怎么加?

(3)检测承重本领:在上面压重物

(4)时间限定:8分钟

(5)获胜要求:加固的框架承重多的小组获胜。如果承重一样多,那么筷子少的小组获胜。(最佳创意奖)

提示:加书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在这一环节中,教材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正方体框架,但是要制作一个正方体的框架是比较复杂的,课堂剩下的时间可能不够学生做一个完整的框架。课文还提出了要求:先画草图,计算材料,有目的、有步骤地做。要把画草图,算材料等有思维价值的活动做到位的话,必须把做框架的时间节省下来。因此我在课前先指导学生把整体的正方体框架做好,课堂上只进行框架的加固。这样既没有打乱课堂教学内容,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这节课实现一个小升华。这样课堂才会显得更加深入一些。最后要学生测试一下做的框架能承重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