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看中国》(秦晋崤函与河西河东要道争夺)札记(9)
地缘看中国
我一直认为地理影响历史、政治,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
中国的史家太注重人的因素了,也许是将地理当作战略的基本因素,因此,我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从地缘上看世界、地缘看中国,看了后才会明白很多事情。
由于时间限制,我今天先重点讲地缘看中国。
一、海权、陆权思想的形成2000 多年来,汉人作为农耕民族,对能种稻、种麦且平整和大一点的地方都占得差不多了,可以说是达到极限。
汉人对耕地的厚爱,其他民族是没有办法可比的。
与中国的历史不同,西方的历史是大都围绕着海权的争夺而展开的。
受制于航海能力,最初的争夺是围绕着地中海而展开的,罗马和迦太基人的战争就是那时的最强者对话。
其结果就是造就了罗马帝国在欧洲一千多年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国重陆权,西方重海权。
不过通往未知大陆的道路只能是通过海上,因此在近代,西方终于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来,古代的强者雅典、罗马也都变成了三流之地,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开始轮番登场了。
东方国家在被炮舰打开门户后,也开始明白得海洋者得天下,是谁醒得最早呢,是日本。
历史上,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都曾经是强者,有些现在仍是强者。
研究一样他们的共同点就会发现:1.都有很长的海岸线(相对于全部边境线),这样的国家海洋基础好。
2.陆上邻国最多不超过两个,有的甚至没有,象日本。
这样边境纠纷可以最小化。
3.都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温带甚至寒带的民族要更有活力,而历史上这些地区都是文明的中心。
如果总是处在30几度的高温下,生产力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符合上述条件的国家基本的都曾经雄霸一时,而中国虽然符合第一条和第三条,但不符合第二条,14个邻国,应该是最多的吧。
这些陆上国家够中国头疼很长一段时间了。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地缘情况最好的时候,元朝把缓冲地段基本占了,来自北方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二、中国地理版图的形成从古代中国地缘的角度来看,大体可以分成的三类,森林渔猎民族,草原游牧民族,高原农牧民族。
闲扯中国三千年的地缘战略
闲扯中国三千年的地缘战略中国历代各个王朝更替的原因复杂多样,人为因素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但是这些因素都是主观性的,后人往往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简单做对错的评判,很容易给人千人千言无所适从的感觉。
气候和地理因素则是不因当时人力所能改变的更加客观存在,尤其气候剧烈变化时,往往会造成人类社会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彻底的改变。
而气候和地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地缘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和思考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可以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找出更加清晰的脉络。
首先从气候方面来说,公元前11世纪建立的西周直到现今三千年,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温度变化。
图中可以看到,位于温暖期的(平均温度之上)的几个朝代(西周、春秋、唐、宋)都建立了较为强大的兴盛王朝,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盛世,而寒冷期(平均温度之下)的朝代(尤其战国、三国至南北朝)则更加动乱,朝代更迭频发,进入乱世。
究其原因,北方的游牧民族更加依赖于气候的变化,一旦温度降低,适合游牧的草原带便会减少,生存空间被压缩,而游牧民族势必会往南走(南侵),与农耕文明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
早期的西域,中亚, 陕北高原,华北平原还能够接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 那时候的青藏高原, 伊朗高原, 没有现在这么高. 这股气流能让北纬40度左右仍能气候宜人, 降雨充沛。
适宜的气候是早期的古代农业文明能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而西域更是绿洲密布, 诞生了当时多姿多彩的西域诸国.(2020年5月份我前往拜访的位于敦煌附近的汉代驿站悬泉置,在两汉时依然被绿洲覆盖,河流穿过,而今却已经全部变成戈壁荒漠,连暗河都没有了。
)所以,某种意义来说,中国历史也是一部北方游牧民族(文明)与南方农业民族(文明)的生存斗争史.农业文明时代,一个王朝的都城所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都城的选择近乎决定了王朝的命运,涉及政治、财政、军事、交通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通常都会选择当时最好的战略要点。
《从地缘看中国》(秦晋与戎狄战合及白狄之中山国)札记(11)
《从地缘看中国》(秦晋与戎狄战合及白狄之中山国)札记(11)第四十章秦霸西戎及魏绛和戎秦国在经过崤之战之后,虽然在王官之战中战胜晋(在两战之间还打过几次,秦军皆未取胜),但秦国也清楚的认识到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晋国也不会放任秦国染指中原的。
因此秦国从此也断绝了进入中原争霸的念想,转而将重点放在渭河平原及周边高地的地缘整合上了。
实际上无论是从秦国的出身,还是当年所受的王命来看,成为“西戎之主”不失为一个现实的想法,而实际也证明这点。
按照史书的记载,秦穆公的收获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
这个成果不仅让秦人感到满意,也让王室非常开心,并派使者表示祝贺。
不过无论是王室还是秦人,都十分清楚,秦人所打下来的土地只会归属秦国,王室再想重返渭河平原已是不可能的了。
秦人究竟取得了哪些土地的控制权?对于秦人来说,渭河平原肯定是最先要扫平的。
而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取得河西之地后实际全部掌控此。
而那些分布在渭河平原上的戎狄小国,不是被秦人直接吞并,就是成为了秦国的附庸。
王官之战后,秦去征服陇山两侧的戎人。
在西周王室尚且坚挺的时候,陇山两侧的戎人就是渭河平原最大的威胁。
而出生于陇山以西,能够为王室抵御来自陇右高原的戎人部落,也是秦人的祖先当年秦非子受到王室重用的重要原因。
40.1秦人四个地标地点一个就是位于陇右高原南端,现在甘肃天水市西南部的“西犬丘”(又称“西垂”,现行政归属礼县)。
在秦非子成为周王朝附庸之前,秦人的祖先就是生活在此。
因此这里也可以被称之为秦人第一祖地。
而在秦非子因牧马有功,被赐给附庸的地位后,秦人被获准东迁到陇山西麓的“秦邑”(现为甘肃张家川县所辖)。
它的位置正处在“关陇古道”(也称“陇关古道”)的西侧。
之所以将秦人部署在此,很明显是为王室拱卫西大门。
而在王室为来自陇东高原的“犬戎”所侵,不得以东迁之后,秦人被获准正式进入渭河平原。
他们在渭河平原的起点,就是在当年为王室养马的“汧渭之会”(汧河,也就是现在的千河,与渭河相交的三角洲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宝鸡市一带)。
地缘看中国(DOC)
我一直认为地理影响历史、政治,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
中国的史家太注重人的因素了,也许是将地理当作战略的基本因素,因此,我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从地缘上看世界、地缘看中国,看了后才会明白很多事情。
由于时间限制,我今天先重点讲地缘看中国。
一、海权、陆权思想的形成2000 多年来,汉人作为农耕民族,对能种稻、种麦且平整和大一点的地方都占得差不多了,可以说是达到极限。
汉人对耕地的厚爱,其他民族是没有办法可比的。
与中国的历史不同,西方的历史是大都围绕着海权的争夺而展开的。
受制于航海能力,最初的争夺是围绕着地中海而展开的,罗马和迦太基人的战争就是那时的最强者对话。
其结果就是造就了罗马帝国在欧洲一千多年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国重陆权,西方重海权。
不过通往未知大陆的道路只能是通过海上,因此在近代,西方终于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来,古代的强者雅典、罗马也都变成了三流之地,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开始轮番登场了。
东方国家在被炮舰打开门户后,也开始明白得海洋者得天下,是谁醒得最早呢,是日本。
历史上,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都曾经是强者,有些现在仍是强者。
研究一样他们的共同点就会发现:1.都有很长的海岸线(相对于全部边境线),这样的国家海洋基础好。
2.陆上邻国最多不超过两个,有的甚至没有,象日本。
这样边境纠纷可以最小化。
3.都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温带甚至寒带的民族要更有活力,而历史上这些地区都是文明的中心。
如果总是处在30几度的高温下,生产力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符合上述条件的国家基本的都曾经雄霸一时,而中国虽然符合第一条和第三条,但不符合第二条,14个邻国,应该是最多的吧。
这些陆上国家够中国头疼很长一段时间了。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地缘情况最好的时候,元朝把缓冲地段基本占了,来自北方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二、中国地理版图的形成从古代中国地缘的角度来看,大体可以分成的三类,森林渔猎民族,草原游牧民族,高原农牧民族。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前言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国家,也可以从历史的兴衰,探究出国际政治的规律,以利于我们更清楚的睁眼看世界。
当然,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也许这部分可以成为读史的助手,里面的内容或许能够帮助解读心里埋藏已久的疑惑。
这里从地缘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现今版图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西方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放在中国也是一样的。
中国之所以能够形成今天的版图,是经历过5000年的历史磨合,其间的地缘轨迹异常清晰。
只需按照历史的脉络,随着中华民族扩张的路线解读下去就行了。
当然,尽管每一个王朝的循环看似都有些类似,但其实都有各自的地缘重点。
如果把握住这一点,才是了解中国历史的关键。
不过对于华夏民族的最初起源,始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还是要从炎黄时代谈起。
这一部分一直到商代,之前都被西方认为是神话时代。
当然甲古文的发现让这部分历史变得有了可信度,因此中国古代对于这一部分的记载也可以部分采信了。
下面是一张“中国地缘结构图”,可以从全景的角度先审视一下中国目前版图的地缘结构。
这里将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直至海洋的中国疆土称之为“古中国核心区”,换而言之也就是汉人主要居住开发的区域。
而其余的东北地区、蒙古高原、西域盆地区、青藏高原都被列为曾经的边缘地区。
当然这种分类方法都只是相对的,这些所谓的边缘地区,现在都已经明白无误的成为中国主权完整的一部分了。
之所以要这样划分是想让大家清楚,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就是这几块边缘地区与核心区的反复博弈过程。
而今天之中国能够拥有这这些地区,是有无数先人流血牺牲而造就的。
当然正如在历史上,这些所谓的“边缘地区”需要时间成为中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一样。
所谓的“核心区”也不是一天造就的。
在这张地缘结构图上,可以看到如果按照各自的地缘特点,古中国的核心区可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大致被划为6个区域:即黄土高原区、华北平原—山东丘陵区、四川盆地区、长江中下流平原—丘陵区、云贵高原区(包括横断山脉)、东南沿海丘陵区。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四目《秦》总第四十七回大泽浪烟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四目《秦》  总第四十七回  大泽浪烟第四十七回大泽浪烟不少人对客家的情况比较陌生,的确也是这样的。
其实就整个中央之国的地缘结构来说,古典时期的岭南一直都不是重点地区。
只是现在海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带,如果要等到两千年之后才去具体解读,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借着始皇帝南征“南越”的机会延伸一下罢了。
就秦帝国的历史来说,应该算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统一王朝了。
不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北却匈奴,南征南越的地缘扩张,已是非常难得了。
这些连续不断的战争,和那些浩大的工程之所以能够实施,所依靠的其实是诸侯国们数百年来所积累的资源。
以胜利者姿态成为中央之国之主的秦人,当然有权力这样做。
只是相比于六国各自都有的,数百年的历史来说,新生的帝国毕竟太过于年轻了。
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来说,真正的安全期是在大部分的人民和精英阶层主体,都出生在这个国家。
换名话说,只有当那些前朝的遗老遗少们,被自然淘汰掉,换代的民众都有了新的国家认同感后,王朝的稳定期才会真正到来,这和所谓的“三代培养贵族”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从这个角度看,秦人在学习统治中央之国的政治技巧上,反倒没有周人做的好。
经历过那么多年残酷战争才得到天下的秦人,当然也是会想办法防止那些前朝遗民危害新生的帝国。
他们所做的一项重大决定,就是把六国的贵族,都集中到咸阳居住,以便于监督管理。
问题是,真正感受到压力的,并不只是这些贵族。
那些底层的百姓,同样无法适应秦人那种以法家理论武装起来的,准军事化的生活方式。
对于中国这个农业社会来说,一个新生的王朝通常只要整合好了上层建筑,就不会遇到问题;但如果你不去试图大幅度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那么你的麻烦就来了。
秦人过于集中的管理方式,就让他们的帝国很快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附:秦末楚地主要义军示意图最先给帝国制度麻烦的,是两个对我们这些接受过基本教育的人来说,非常熟悉的人。
从地缘看中国》(秦楚之争——楚国第二战场云贵高原的建立与失败)札记(20)
从地缘看中国》(秦楚之争——楚国第二战场云贵高原的建立与失败)札记(20)从地缘看中国》(秦楚之争——楚国第二战场云贵高原的建立与失败)札记(20)第七十章秦楚博弈的新战场——武陵山区相比于短命的秦武王,继承秦国大统的新君(武王的弟弟)——秦昭襄王可是一个长寿的君王,足足在秦王的位子上呆了57年(前306年——前251年)。
而秦国一统天下的局面,就是由他所创立的。
秦昭襄王的命实在是在长了,继位成为“秦孝文王”后不到一年也随他而去了。
再接下来就是秦庄襄王“异人”,仅3年多秦王,因此,秦国统一天下的“精华”部分,并不是在秦始皇时代,而是秦昭王时代。
70.1三国攻楚“垂沙”之战与地缘影响在秦昭王制定策略之前,发生一次战争。
为了不让楚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消化新得到的“东楚”,魏、韩、齐三国联军选择了南阳盆地作为攻击的对象。
在攻入方城夏道之后,双方在宛邑(南阳市)东南方向的“垂沙”展开了决战(唐河县西南)。
垂沙之战最终以楚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战国这种群雄并立的格局之下,灭掉一个二流国家,取得一块有潜质的地缘板块也意味着打破了旧有的平衡,随之受到其他诸侯的联合攻击。
如秦国并吞巴蜀,之后齐国吃掉宋国后,都碰到类似的情况。
而楚国无论是在出于稳定新占土地的内部结构,还是防线长度的问题上。
在开放的平原地区作这种兼并,其维护成本都要高于吞并个封闭的地理单元。
楚国在垂沙之战的失败,其实根源也正在于此,要消化那么大块“东楚”地区,必定牵扯掉楚国很大一部分兵力。
楚国在垂沙的失败,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1、先是楚国的内部爆发了“农民起义”,“盗匪”庄硚造反。
而庄硚最后也被楚国招安了,并在我们随后的章节中,发挥的新的作用。
但楚国暂时性的陷入了内部分裂的状态。
其实楚国本身的管理架构就是比较松散的,对于很多被征服地区,还是采用“因其俗”的方法让他们自治。
加上如此广阔的疆土,和复杂的民族成分,阶段性的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
2、在魏、韩、齐三国联军和庄硚的内外夹攻之下,秦国随后在公元前300年、298年对楚国展开了两次攻击。
风自陇西起——从地缘看秦的崛起与统一
风自陇西起——从地缘看秦的崛起与统一地缘之利“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秦始,中国的朝代更迭大抵以合为始,以分为终,中间则多是人命贱如草芥的乱世。
而其间的统一更被视为“征服”的产物,是“打”出来的。
依此将中国至唐朝以前的历史做简单梳理,不难看出:得关陇者得天下,周灭商,秦灭六国,刘邦灭项羽,李唐统一天下……这些力量的崛起,几乎都是以居于西北的关陇地区作为根据地最终夺取天下的。
何以至此?借战国时代范雎游说秦昭王时说过的一段话便可高度概括:“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陂,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列传)关陇地区在地理上是一种半封闭式的结构,一系列山脉和环绕的黄河构成了这一地区的天然屏障,而函谷关等关隘则提供了穿越山脉的战略通道。
在屏障之内有肥沃的土地、完善的水利设施以及充足的人力资源,那里的经济基础在当时足以支撑起一支在乱世中可一统天下的武装力量。
如果取得这块土地,只要守好几处关隘,在大乱时便可一边静观其变,一边安然积蓄力量。
一旦时机成熟,可挥师东进,等待你的是连接南北富庶的中原地区,以此为前进基地,可轻松向四面进兵,如果不走运打了败仗,只要逃回来,凭地形之险仍可度过危险期,然后择机再次打出去……如果居于中原或江南地区,由于交通便利水土环境俱佳,那里的确会比关中更加富庶,但在军事上交通便利也意味着缺乏地理屏障,在交战中难免四面受敌。
因此,这些地区的富庶只能算是肥大,而难称强大。
譬如南京,水陆交通虽然便利,经济亦发达,但抗冲击的能力并不强,从军事防御上论,只能说相对于江淮其他城市条件要好一些,但与西北地区相较仍是易攻难守,明代建文帝被燕王朱棣夺了江山便是一个实例。
抗战时期,淞沪会战一败,南京顺势就丢了,除了国民党政府自身问题外,缺乏地理屏障也是一个要因。
如果四周地形过于险要,同样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譬如现在的四川。
《从地缘看中国》札记
如果说是否将辽西地区定位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尚属于一个争论话题的话。那么将辽西地区定位为东亚地区的几个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却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如果将古中国核心区定位为一个单独的地理单元,将古人天下的概念完全扩张到几个边缘地区。我们会发生,辽西地区完全可以称到上是一个枢纽地区。
当原始东夷在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带边缘形成稳定的文明之后,很自然的选择是向华北平原拓展生存空间。尽管这一地区有大片土地被水浸泡而被沼泽、湖泊所覆盖。但在那个扇形冲击面的西部,靠近黄土高原的的地区,还是很适合人类生存的。
不过,“原始东夷”们并不是唯一有这种想法的族群。在黄土高原的“原始西羌”们也正有意走下高原,争夺这片同样被黄土覆盖的土地。只在此之前,他们必须先完成内部的整合。
附图:辽西战略位置示意图
辽西地区虽然较早的诞生的原始文明,但却在距今约5000年的时候让出了文明中心的位置。在随后的原始文明史中,山东半岛的那片丘陵地区,成为了东部族群的中心地。
第二章 黄河与最初的地缘单元
2.1黄河改道的影响
关于原始东夷的三个主要聚落区,我们已经认定有“辽河流域”“山东丘陵”及长江以南的“环太湖平原地区”了。将这三个文明区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在它们三者之间,也就是广义上的黄河下流地区,一直没有存在稳定的文明区。也就是说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继续的。这固然与海水的侵入有一定联系,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黄河下游的频繁决口与改道而造成的。
就我们今天所在说的“原始东夷”的三个主要聚落区来说,按照现世考古学家的命名,我们可以分别找出三个有代表性的文明符号来。即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红山文明”;以山东丘陵地带为中心的“龙山ຫໍສະໝຸດ 明”;以及太湖以南的“良渚文明”。
春秋战国时的秦晋河西之争
作者: 蔡锋 出版物刊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9-47页 主题词: 春秋战国;秦晋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地区;春秋时期;河南灵宝;历史时期;史学界; 先秦战争;黄河
摘要: <正> 春秋战国时期,秦晋(战园时主要是魏)间曾对位于黄河之滨的河西地区(今陕西 泪南、河南灵宝、陕县一带)进行过激烈的争夺。从晋惠公六年的韩原之战(前64 5年)起,到秦尽 得河西地的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4 年),河西之争持续了三百余年,经历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 期,大小战役数百次。其时间之长、战争之激烈、战争地区之广,都在先秦战争史上是罕见的。我 们认为,河西之争是秦晋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期乃至于战国初、中期,秦晋两国历史上的重 要事件几乎都与河西之争有关,它也成为了两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但对此点,史学界没有给予 应有的重视。故此,对河西之争进行探讨,将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一目《上古》总第二回炎黄蚩尤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一目《上古》总第二回炎黄蚩尤第二回炎黄蚩尤依照传说及历史的记载,黄帝族已经取得“崤函通道”以及两侧的渭河平原、河洛地区的控制权,在他们眼前将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了。
也许刚走下高原的黄帝族,并不一定就想当然的认为低海拔的华北平原就一定是他们的新家。
但那被黄河水从黄土高原上来下来的黄土,仍然能够让他们找到熟悉的感觉。
在这里黄帝族只是一个符号,也许会有“历史学家”们考据出,在5000年前走下黄土高原的族群有另一个名称。
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任何人想从渭河平原进入华北平原,崤函通道都是不二的选择,这一点在随后的历史中无数次被验证了。
第五节山西高原与涿鹿就在黄帝族走下黄土高原的同时,以山东丘陵为中心的“原始东夷”们也开始向西渗透。
实际上这种渗透应该早就在进行了,因为从地理的角度看,生活在山东丘陵周边平原上的“原始东夷”们进入华北平原的难度,显然要比它们高原上的对手要低的多,而且也更容易适应。
不过由于黄河下游的不稳定性,山东丘陵实际上是处在那个不稳定的扇面区包围之中。
换句话说就是原始东夷如果想走入华北平原,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一片经常被河水覆盖的“黄泛区”。
当然任何事务都不是绝对的,由于黄河水是擦过太行山脉的南端以后才开始频繁的改道的,因此在这个改道点以西还是相对安全的。
这个地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对于这个地区,从距离上来看,渭河平原向之渗透的优势显然是更为明显的,而且从地形上来说也更利于防守。
不过从黄土高原到山东丘陵的这一地带,注定会成为东西两大族群争斗的焦点。
这一地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范围。
附图13:中原地形图现在我们要回过头来说说进入汾河平原的炎帝族了。
尽管炎帝族已经丧失了通过“崤函通道”——河洛平原进入华北平原的机会,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可能开辟出另一条道路来。
地球是圆的,只要有恒心有条件,哪怕就此向西走围绕地球做一个环球旅行,也可以从渤海湾登陆进入华北平原。
浅谈河东与河西为何是战略要地黄河秦国河东
浅谈河东与河西为何是战略要地黄河秦国河东展开全文我国有句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河东,最初之意为“大河之东”,最早是魏国早期的核心区,包括今天的山西西南运城地区,秦统一后设立河东郡;河西也指“大河之西”,最早并非指甘肃一带的河西四郡,而是指秦朝时期靠近河东地区的区域,大体上包括陕北地区,北洛河,黄河之间的三角洲地带,后来单指河西走廊。
那么河东和河西地区为何是战略要地?魏晋时期的河东,即以今天的运城盆地为主体,西、南有黄河环绕,南有中条山横亘,北面有汾水和浍水交汇后自东向西汇入黄河,汾水以南有峨眉台地,自东向西分布着绛山、稷王山等山脉,迤逦而至黄河之畔。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明代朱元璋是以南方为基础统一的,其余的王朝基本上都是以北方为基础统一。
而北方的争雄,又往往表现为关中势力和河北的对抗,如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秦末、南北朝时期北朝的西魏和东魏等等。
在这些关中势力与河北势力的对抗中,山西就像一个钉子一样扎在两者之间,又因为山西外围的险要,因而使得山西非常重要。
而河东地区,有时候就是两方对抗的前沿。
河东地区是山西地势最低、无霜期最长和耕地最为密集的地区,涑水横贯运城盆地汇入黄河,流域两岸获得灌溉之利,又多有支流汇入其中,水源较为充足。
春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河东地区还以出产牛马而闻名。
河东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史记》记载“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盐池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河东地区物产丰富,有很强的战略地位。
河东相对的地理名词:河西,这里所说的河西,并非是西汉在甘肃一带设立的河西四郡,而是先秦时期紧邻河东地区的区域,大体上在陕北高原、北洛河、黄河之间的三角地带。
对于关中势力来说,丢失河西,则关中不稳,随时有被侵入的危险,无法和河东平分黄河之险。
春秋时期秦国就致力于拿下河西,几度帮助晋国,但晋国始终未能履行约定,交付河西,最终秦国自己动手夺下河西。
战国初期,魏国尽夺秦河西之地,再加上秦国内乱、函关易手,秦国几乎被魏国压制的喘不过气来。
秦魏争夺60年的“河西之地”是现在那一块地方?
秦魏争夺60年的“河西之地”是现在那一块地方?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秦国逐步强大,训练锐士精兵,一举击败魏武卒,收复河西之地,一血前耻,威震关东六国。
写到这里,先说三个术语。
第一“秦国”,在人们普遍认识中,秦人起源于甘肃天水,战国七雄之一,建都于咸阳,地盘就是今天的陕西。
第二:“河西”,在人们普遍认识中,河西就是甘肃的“河西走廊”。
第三“关东”,在人们普遍认识中,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地域。
要是结合前面河西之战的这段历史,得出的结论就是。
秦国收复自己的老根据地甘肃河西走廊这块地方,一雪前耻。
山海关以东的诸侯胆颤心惊。
这句话,听起来总是有些怪怪的,归根结底原因就是此“河西”非彼“河西”,此“关东”非彼“关东”。
对于战国七雄,大家都有基本的地理概念。
齐国就是山东省这一块,楚国就是湖南湖北这一片,燕国就是北京靠近东三省这一块,韩国就是河南山西靠近陕西这一块,赵国就是河北山西内蒙古交界这一块,魏国就是山西河南、韩国外围这一圈这一块,秦国就是陕西和甘肃天水这一片。
(丰镐遗子/书文;头条号“睁眼看西安”首发)首先来说关东六国。
这里的关东,是指函谷关以东,而不是山海关以东。
秦国的函谷关,地处今天陕西河南山西三交界这个地方,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离现在的潼关不远,具体位置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关东六国指的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六个国家。
关东六国又叫山东六国。
这里的山东指的也不是今天的太行山,而是河南省的崤山。
崤山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在河南省西部,洛宁县西北。
古代将崤山与函谷关并称为'崤函'之塞。
所以“山东六国”指的就是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
现在在说一说秦魏大战的河西之地。
河西之地并非今天的甘肃河西走廊,而是今陕西省关中东部黄河以西地区,大致包括今大荔县,合阳县,韩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渭南市。
说到这里大家有些蒙圈。
《从地缘看中国》(周分封地缘与江汉平原及陇右地缘)札记(2)
《从地缘看中国》(周分封地缘与江汉平原及陇右地缘)札记(2)第八章牧野之战与箕子朝鲜8.1商人退回黄河北岸被灭国如果说周以前的夏、商两代的管理形式,更多的只是满足于做名义上的共主,而对地缘文化本身并不会刻意去改变的话(各族群仍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保有文化上的独立性)。
周人显然认为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并不利于保持王朝的稳定。
在寻找新的管理方式时,周人“祖先崇拜”的观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尽管在东亚大陆,由于各地区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封闭性。
各地区都或多或少存在祖先崇拜的概念。
但周人对于祖先的态度,以及对于传承血嗣的态度却是无出其右的。
这突出表现在周人“多妻”的态度,以及将宗亲“封建”至各地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周人开始从上而下开始改变以往为东部族群所占据地区的文化属性。
尽管最终所形成的华夏文明带有东西两大族群共同的文化烙印,但从黄土高原上走下来的“周人”却为这一共有文化打上了西部的标签。
商朝在建立以后的“迁都”有5次,前期大部分都在黄河以南,洛阳——郑州一线。
最后一次则迁回黄河以北,也就是现在发现甲古文的地方(安阳)。
关于商族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迁都”,史学界众说纷芸。
有说是天灾,有说是人祸。
不过从结果看,商人越过黄河,进入了中原核心区,但却更适应贡河以北的生活。
但在最后一次将都城迁入安阳境内后(黄河北岸),商人的都城就此方稳定下来。
在此后200多年后,商人就是以此为政治中心,向四周邦国施实影响。
尽管位于目前河南境内的“安阳”也被划入中原的范畴。
但事实上,黄河以南洛阳至开封一线才算得上是“中原核心区”。
这一地区最大的地缘价值在于可以封锁渭河平原东出华北平原的主要出路。
而商族的这一次迁都尽管回到了自己的祖地,稳定了政治局面,但也为以后的覆灭留下了隐患。
200多年以,周人正是因为商人在这一地区的力量薄弱,才得以轻可易举的进入河洛地区,然后经“孟津”(津即为渡口,孟津之名三千年未变)渡过黄河,然后与商族决战于牧野。
战国列国实力消涨与地缘格局逐渐失衡及秦国的统一
战国列国实力消涨与地缘格局逐渐失衡及秦国的统一战国列国实力消涨与地缘格局逐渐失衡及秦国的统一序言:战国是继春秋而来,是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战争的烈度、广度和持续的时间长度都远远超过了春秋时代。
同时,战国的秩序和格局也比春秋时代更为复杂。
自进入战国后,天下诸侯的实力是此消彼长,瞬息万变,而实力变化也使得地缘实力和格局逐渐产生了新的变化。
由混乱逐渐走向均势平衡,同时又因为各国都进行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引发了实力的变化,地缘实力又逐渐开始失衡。
最后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原本诸侯卑之的西陲秦国得以力压关东诸侯进而统一了天下。
春秋末期的地缘局势及三家分晋的严重影响自周平王迁都洛邑到三家分晋的完成,这段时间被称为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尊王攘夷”。
先后崛起的诸侯国虽然许多方面上已经背离了西周时代的秩序,最典型突出的表现就是礼乐征伐不是自天子出,而是自诸侯出。
但是这些诸侯国又没有完全的摒弃原有的秩序,无论是最早崛起的霸主齐桓公、还是日后晋文公,以及后来的晋悼公,都没有完全背离原有的秩序。
同时春秋时代,虽然势力强大的诸侯不断掀起了灭国之战,但所灭之国普遍都是些虽然占据地势险要但影响有限的小国,真正的主要诸侯之间的灭国之战是极少发生的。
同时,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最大不同点就是战争的目的追求不一样。
春秋时代追求的是把对手打的臣服即可,而战国则是要彻底消灭。
从总的趋向来说,春秋争霸战争,强调霸主的礼乐文明程度,在绝大部分时候,尤其是中原大国不以杀伤对方人员、灭国为目的,只要交战一方认输就可以了;而蛮夷国家即要视情况而定,或有礼乐君子的劝说,或急于为了得到中原诸侯的认同,或者是蛮夷霸主中中原文化程度较深者,否则就可能相反。
这里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是楚国。
楚国长期在南方,沾染上了南蛮习气,它自己也多次说自己是蛮夷,学者们都说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灭国最多的国家。
总体来讲,春秋时期的战争,持续时间短,杀戮并不太多,战争也不以杀伤为事,也不以灭国为目的,只求维持势力的均衡。
《地缘三国》[第8节]:秦直道
《地缘三国》[第8节]:秦直道温骏轩大河之北——冀州.并州.幽州(6)在赵人代表中央之国进入河套平原之时,他们为这片土地打上的标签是颇具浪漫色彩的“云中”二字。
而在汉朝重新进入河套地区之后,“朔方”开始取代“云中”,成为整个河套地区最引人注目的行政标签。
狭义的“朔方”,指的是在汉武帝夺取河套之地后,在后套平原所设立的“朔方郡”;广义的“朔方”,则是汉武帝在20年后(公元前106年),创建“十三刺史部”时,扩张成为的“朔方刺史部”。
西汉河套四郡地缘结构图(公元前126年)“朔方”意指“朔气覆盖的北方”。
“朔气”在古汉语中指的是北方的寒气。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气候是帝国在这片土地的最大障碍,这一标签的出现,表明当时的汉王朝对这一点已经有了深刻感受,而整个河套地区在气候上的纠结,又与“季风”有关。
所谓“季风”指的是: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的冬夏季风向相反现象。
受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每年夏季,东亚大陆每年夏季都会从东南方向迎来夹杂着大量降水及热量的“夏季风”;而到了夏季风消退的冬天,控制东亚大陆的则是由大陆冷高压吹出的“冬季风”。
这种受季风现象影响明显的地区被称之为“季风区”。
在地球上,东亚、东南亚,以及南亚三个板块都属于季风区。
其中东亚季风区是唯一处在温带的季风区。
如果不考虑东北地区的话,无论是用长城还是“十五英寸等雨线”来划定中央之国核心区,或者说农耕区的边界,都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与东亚季风线相合的。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是东亚季风区的最显著特点。
这一特点带来的一个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效应,那就是“雨热同期”。
作物的生长即需要降水也需要热量。
如果这两项条件能够同期出现,自然是极好的。
与这一特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亚大陆西端的情况。
在欧洲,气候最宜人的区域是地中海周边。
然而“地中海气候”的一大问题就是“雨热不同期”,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这也造成了地中海周边虽然是欧洲气候最好的区域,并且催生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但从人口潜力来说,却始终无法与处在季风气候区的东亚、东南亚、南亚相比。
春秋秦晋河西之争中的崤函古道战事
春秋秦晋河西之争中的崤函古道战事李久昌【摘要】Jin formed the strategic advantage of"west to control Qin and east to seek hegemony"after destroying Guo and Yu, and occupying Xiaohan during the mid period of Chunqiu, which made Qin that considered seeking hegemony in Zhongyuan as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y difficult to bear and wanted to take over. Therefore, The two sides fiercely fought for Hexi area located along the Yellow River (now referring to the area of Shaanxi and Weinan in Shanxi, Lingbao and Shanxian in Henan), focusing to control Taolin and Xiaoshan,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places, which was not valued by the historian circle. The Hexi Fighting betweenQin and Jin was caused by Jin's destroying Guo-Yu and occupying Xiaohan, while The Xiaohan War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far-reaching battle in the Hexi Fighting. It was worth researching the functions of the natural Xiaohan barrier and the ancient Xiaohan Road in the Hexi Fighting between Qin and Jin.%春秋中期,晋国灭虢吞虞,占领崤函后,形成了“西向足以制秦,东向足以争霸”的战略优势,这使得以东进图霸中原为基本国策的秦国犹骨鲠在喉,必欲取之。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十九回秦晋争霸(上)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十九回秦晋争霸(上)第十九回秦晋争霸(上)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原及东方诸大国的情况。
最先称霸的齐桓公(公子小白)在晋文公登上君位之前就死了,齐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君位之争,并因此而陷入了周期性的衰弱,已经不具备争霸的条件了。
而昔日的河北大国——卫国,在戎狄的压迫下,在齐桓公时代就已迁入河济平原,成为了一个二流国家。
至于先知先觉的郑国,已经耗心了它的先发优势。
这个小霸之国此时正在遭受来自江汉平原的楚人的压力。
以至不得不选择依附于楚国,让楚国派军队驻扎于国都之中。
也许鲁国有机会出来重新显示一下自己的影响力,不过有齐国这个“天敌”在后面,鲁国人的注意力依旧无法从泰沂山脉和泗水流域转移出来。
(郑国当初能够小霸,是因为它的后方是衰弱的王室)。
如此看来,那个被周人所不齿的南方蛮夷——楚国倒是最有机会入主中原的了。
事实也正是这样,在姬姓诸侯们已经不能同心同德的时候,楚人开始了他们的强势扩张。
南阳盆地的汉阳诸姬,淮河流域的蔡、陈、息等国,甚至之前的小霸郑国,都为楚国所控制。
楚人现在正在东北向的向济水渗透,如果不出意外,下一个霸主就应该是楚国了。
依楚国的地缘条件,在春秋乱世中称霸一时几乎是必然的。
只是在这样一个权力真空时,有这种想法的并非只有楚国。
那个虽非姬姓诸侯,却也有着高贵出身的“宋国”,也同样有意竞争霸之位。
宋国在中原诸强中的地理位置居于东南向。
国都所在地是在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这里也是当年商王朝诸多都城中的一个。
与其他诸侯国相比,宋国的地理特点就是“平”,无论从向哪个方向拓展,宋人基本都不会遇到山脉的阻隔。
如果城市建设和耕种的角度看,这无疑是非常适合居住的一片土地。
但问题是,当你处在乱世之中时,这种没有天然山脉保护的大平原地区,事实上会让你四面受敌,成为所谓的“四战之地”。
依托纯粹的平原,并成为一方霸主的例子并非没有,后期发迹于太湖平原的吴国就是典型的例子。
吴国经营江东地区成功的经验在于,提升了河流的战略作用,在平原地区依靠人工修筑引导,构筑出一套河网系统。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三目《战国》总第三十回魏立中原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三目《战国》总第三十回魏立中原第三十回魏立中原在正式进入战国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秦国以一敌六,最终成为新的天下共主的阶段之前,我们还需要对“中原”这个概念,做一个相对明确的划定,以了解秦人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在每个方向所对手究竟是谁。
看过前面内容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韩、魏两国在黄河以南的控制区究竟是如何划分的,我们还没有具体交待过。
那么在解读“中原”这个地缘概念之后,韩、魏两国在中原控制区的地缘结构,以及与周边诸侯的地缘关系,都会得到解答。
“中原”二字,相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个地缘概念了。
不过著名归著名,对于“中原”这个概念,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地区,一直以来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比较偷懒的办法,是用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界定这个“天下之中”的地区,也就是说认定河南省所包含的区域,可以等同于“中原”。
这种看法倒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就中国的行政区划而言,由于经过漫长的历史磨合,大部分行政规划的形成,还是符合地缘规律的。
或者说拥有类似地缘文化的区域,大多数时候还是能在一个行政范围内的。
一般而言,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更容易成为一个特点鲜明的地缘文化区,比如四川盆地,虽然内部还可以细分,但在外面的人看来,其地缘文化的整体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
而从地理条件而言,“中原”地区是处于华北平原腹地的,过于平坦的地形地貌并不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地缘特点。
不过长期成为地缘中心的经历,弥补了地理结构上的不足。
最终还是让中原地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地缘文化区。
而由于地形的原因,让我们为中原这个地缘概念,划分一条比较明确的地缘分割线,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附:中原地缘概念示意图如果以河南省现有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分析中原地区所涉及的地理单元的话,我们会发现,它的边缘区在历史上最少涉及到五个地缘概念,即:河洛、南阳、淮上、河济、河间。
而在“中原”的东侧,还有一个未被划入河南省范围的缘地缘概念“泗上”。
这六个地缘板块共同的构成了“中原外围地区”,它们所围就的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原腹地”,也就是真正的“天下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地缘看中国》(秦晋崤函与河西河东要道争夺)札记(9)第三十七章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秦、晋之间的地缘关系与东周之初“平王东迁”有关,在王室被迫由“镐京”东迁至“洛邑”时(也就是由“渭河平原”迁至“洛阳盆地”),一共有四个诸侯国出了大力,也就是秦、晋、郑、卫四国(勤王四国)。
这四个国家也因此取得了渭河平原——山西高原——河北平原——中原,四大地理单元的地缘优势。
如果要横向比较这四个诸侯国当时的实力,最强的应该是晋国,最弱的则是秦国。
晋国的优势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另一方面则是地缘上的。
当年周公在重新分封诸侯国时,之所以将成王的弟弟叔虞分封在与渭河平原隔黄河相望的汾河谷地,目的就是为了拱卫王室的安全。
因此晋国不仅获得了一块位置绝佳的封地(详见“曲沃代翼”),还得以在春秋之时,在山西高原诸盆地中开疆扩土,并吞其他诸侯国。
而在秦国护驾获得歧山以西的土地,赶走戎人收复渭河平原上的土地。
37.1晋人的势力扩展——河西之地的占据晋人在春秋初年通过“曲沃代翼”完成内部整合后,一方面加大了对山西高原南部“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诸侯国的并吞力度。
另一方面又通过“假途伐虢”之计,将势力范围向南越过黄河,控制了“渭河平原”至“洛阳盆地”的必经之路——“崤函通道”。
控制这个战略要点的目的,是为晋国稍后进入中原争霸作准备,更多的是从军事的角度考虑的。
而与之相比,晋人对于渭河平原的兴趣显然要更大些,因为这块丰腴之地才真正能够为晋人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因此在秦人经过数代努力,好不容易收复丰镐之地,并迫近黄河时,却发现晋人已经在黄河西岸等着他们了。
从表面上看来,王室虽然授权秦人对戎作战,但却并没有将渭河平原所有的土地都分封给秦国。
所以晋国越过双方的地理分割线——黄河(这段由北向南的黄河,古称“西河”)并没有什么不妥。
此外,渭河平原中,渭水之北,除却泾水外,东面还有一条水量最大的支流——洛水(北),注入了渭水。
只是洛水与渭水相交之后,很快就流入了黄河。
整个渭河平原,或称关中地区的水系,主要是由两纵一横的泾、洛、渭三河组成。
而秦晋两国最初达成的地缘平衡线就是洛水。
从此之后,洛水与黄河之间的这片土地,就成为了秦人的心病。
整部秦晋关系史,可以说都是围绕着这块土的归属问题而展开的。
由于这块土地位于陕北高原以南,黄河以西,因此也被称之为“河西之地”。
对于晋国来说,外有黄河、吕梁山|、太行山拱卫,为之提供的安全保障;内有以临汾盆地为中心的那些如珍珠链般的盆地群,为晋人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大片平整、松软,易于耕种的黄土。
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结构,使得晋国在统一山西高原内部各地理单元时,能够较少的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涉;统一之后,又容易保的住胜利果实。
当然,内部条件好,并不一定能够成就霸业,如果远离地缘中心,偏安一隅往往更容易成为选项(比如以后将要分析到的成都平原)。
不过山西高原这个地理单元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无论周王室的政治中心是在渭河平原,还是洛阳盆地,与之都只有一河之隔。
而如果晋人愿意,向东走出山西高原,就是群雄逐鹿的中原地带。
坐拥如此优越的地理单元,晋人的地缘优势是很明显的。
与山西高原内部的平原,被分割为相对独立的几个盆地不同的是,渭河平原本身并没有天然的山脉将这切割为数块,渭河平原更有条件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单元,而现在的问题是,晋人由于先发优势,不仅取得了秦人进出中原直接通道——崤函通道的控制权,还直接进入渭河平原,将秦人的势力阻挡于洛水——华山以西地区。
这实际上让秦国不得不与晋国分享渭河平原,并且在面对晋国时,需要长期保持一种低姿态。
更何况晋人在占据了河西之地后,等于直接侵入了秦人的核心利益区。
因此秦人始终是在处心积虑的向黄河渗透,“夺回”河西之地。
37.2晋国夷吾借秦之力返国,割让河西与违约。
当秦国处在他们最强大的君主(春秋)——秦穆公当政的时期时,晋国内部又一次出现了君位之争。
这使得秦国第一次有机会“收复”河西之地。
这个机会出现在公元前651年,距王室东迁(前770年),秦人受命征战渭河平原已经过去快120年了;而距晋国内乱67年之久的,大小宗之争结束之年(曲沃代翼,前678年)仅仅27年。
由于晋国“骊姬之乱”(宫廷内乱争太子之位)让那些将受其害的公子必须逃离晋国,因此作为与晋国地缘关系最为紧密的大国——“秦国”,最先帮助“夷吾”的公子。
而留在国内的君位继承人在动乱中都已经被谋杀了。
因此需要从这些外逃的公子中选择一个人回来继承君位。
这颇类似齐国争位,不过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生死时速般的归国竞赛有所不同,这一次外逃的几位公子却没人敢回去。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当时被扶上君位的两位公子(都是骊姬的儿子),都马上被大臣谋杀。
如果加上之前已经被害的太子,等于先后已经有三位公子死在这场君位之争了。
因此外逃的几位公子都不敢贸然回国。
——而“夷吾”遂决定借秦之力返国冒险。
(其实他之前避难的国家并不是秦国,而是在渭河平原东北角的梁国,河西之地的北端。
对于梁国这类小诸侯国的存在,并不应该感到奇怪。
虽然河西之地现在是晋国的势力范围,但在春秋时期,特别是早期,基于人力资源的匮乏,和兼并行为尚未白热化的原因,诸侯们对一个地区的控制方式是很多样化的,除却自己在战略要地建立城邑之外,让一些居于其间的小诸侯国甚至边缘民族依附于自己,更是一种低成本的管理模式。
就梁国来说,收留晋国的公子算是一种政治投资,但从实力上来说,这个小国并没有能力帮助“夷吾”摆平国内的动乱,因此夷吾转而向已具大国气象的秦国求助。
)夷吾向秦穆公所提出的条件是割让河西八城(也有说五城的)给秦国。
这些城邑并非是晋国在河西土地的主要部分。
不过让秦人更感兴趣的是,这些城邑并非只在河西之地中,亦包含有崤函通道中的战略要点(史载东尽虢略)。
崤函通道由于位于黄河以南,秦岭以北,又被称之为“河南”地,是秦人直接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
能够同时向河西、河南两地渗透,无疑能够极大的扭转秦国在地缘格局上的被动局面。
最终在秦人的帮助下,公子“夷吾”回到了晋国,并坐稳了君位,史称晋惠公。
只不过当他坐稳君位之后,却并没有履行诺言,将河西(河南)八城割让给秦国。
37.3秦晋之战(秦穆,晋惠)——秦国渡河地缘(从蒲津渡渡过黄河到韩原决战)现在对于秦穆公来说,一是如何处理与最大的竞争对手——晋国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取得最应该夺取的土地——河西之地。
这两件事情其实是一件事情,即如何能够让晋国退出河西之地。
对于晋国违约,只能报以战争手段。
最终在公元前645年爆发了,引发战争的导火索是因为秦国也遭灾了,而晋国却拒绝救援(在备战之前,秦国曾救援晋国饥荒)。
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自然让秦国发动战争的理由更具正义性(以晋惠公在继位之前答应割让河西之地为借口,虽然也说的过去。
但当时多少有乘人之危的嫌疑)。
秦国的进攻路线了,对于秦国与晋国决战的地点——“韩原”一地,目前比较认同的观点是韩原其实是在河东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左传》,在那里面明确记载了,秦穆公所带领的秦军最终是渡过黄河,然后与晋惠公带领的晋军主力决战的。
而在此之前,秦军军已经取得了三次接触战的胜利。
如果从地缘和逻辑上来看,秦军渡河而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因为如果不是秦军已经进入晋国的核心区,晋惠公新率大军迎击的必要性不大。
不管是谁渡河与对方展开决战,如何渡过黄河都是一个问题。
如果将崤函通道也考虑进去,会发现,秦晋之间所争夺的这几个地理单元,是由一段L形的黄河作为切割线的。
而这段河面上最为著名的渡口有三:一是中条山西北侧的蒲津渡;二位于中条山西南侧,黄河拐角处的风陵渡;三是陕地(现属河南三门峡市)对岸的茅津渡。
当然,黄河之上还有一些其他的渡口,如太阳渡、大禹渡、夏阳渡、龙门渡,在历史上也都曾经在不同的阶段发挥过重要作用。
应该说蒲津渡、风陵渡、茅津渡三个渡口,在历史上对于陕、晋、豫三省的地缘关系最为重要。
当关中(渭河平原)的政治力量想进入运城——临汾盆地时,他们会首选从蒲津渡渡过黄河,直接进入运城盆地,进而向北,进入临汾盆地;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经由风陵渡渡河,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即可以北上进入运城盆地。
也可以顺着中条山南麓东行,到达茅津渡,然后南渡黄河,入陕地,至洛阳盆地。
对于秦人来说,如果能够渡过风陵渡,占据中条山与黄河之间的这条狭长通道,就可以切断晋人与崤函通道的联系。
这样做不仅能够保障自己与洛阳盆地乃至中原地区的交通线,也可以切断晋人与中原联系的主要路径(晋人跨越太行山脉进入华北平原的难度要大的多),进而在秦晋争霸中占据地缘优势。
无论是秦晋之好,还是秦晋争霸时,秦人都曾经多次经由风陵渡,渡过黄河。
在秦穆公时期,他这还到茅津渡东侧的山地上去与戎人作战。
这种作法虽然看似是为了整个周王朝的利益,并得到了王室的授权,但实际的目的是什么,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王室其实只是让秦人把渭河平原上的戎人扫清就行了)。
37.4秦晋之战(秦穆,晋惠)——河东河西地缘由于黄河刚从晋陕大峡谷出来之时,水流还很湍急(象龙门渡只有在3月冰融之后,6月雨季之前才能渡河),因此在古典时期,水流已渐平缓的蒲津渡一直是进出晋陕的主要渡口。
由于这一段黄河在二千年来一直在小范围变迁(总体向西移动),蒲津古渡遗址已经离黄河有几千米了。
(划分河东、河西的黄河(西河)不断的变迁,还造就了一句俗语,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意思即由于河道经常会变化,河东的村庄,几十年后也许就跑到河西去了。
其实这句话用来形成秦晋之间的关系是最为恰当的。
因为所谓秦晋之争,本质上也就是河东、河西之争。
当晋人能够占据河西之地时,他们则占据了主动;而当秦人能够在河东立足时,晋人(包括后来的三晋),晋人的衰弱也就不可避免了。
)河西之地主要指的是陕北高原以南,洛河与黄河之间的这片三角地,也就是渭河平原的最东端(亦包括渭水以南至华山一线的土地,因为不堵上这个口子,晋国就无法占据整个崤函通道)。
河东之地的范围。
从地缘结构来看,运城盆地是河东之地的主体。
当秦人渡过蒲津渡或风陵渡之后,他们首先要占据运城盆地之后,再向晋国国都——翼地所在的临汾盆地渗透。
因此秦晋之间发生在河东的主要战争,大部分都集中在运城盆地一带。
韩原之战算是秦国正式攻入晋国本土的第一战,最终那个无信的晋惠公接战的地点,据考证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汾河南侧,临汾盆地的入口处(山西河津东南)。
对于晋国来说,这场战役的失败,意味着秦国已经打开了晋国核心区的门户,形势是极为不利的。
不过秦人也十分清楚,一场战役的胜利,并不代表秦国的整体实力就超越了晋国。
虽然这次战役是发生在河东;虽然晋惠公本人也在战役中被俘。
就秦人来说,他们的战略目的还是拿到河西的土地。
最终,晋惠公还是交出了河西之地,秦国算是正式成为整个渭河平原的主人,双方所签订盟约的地点是很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地点就是洛、渭、河三者相汇处,与蒲津渡隔河遥望,时称“王城”(现陕西大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