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
庄子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及标准答案)
屠龙之技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让王》[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
人们看了,都嘲笑他。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
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译文]: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
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这只鸟是被他吓死的。
[寓意]: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
老汉粘蝉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庄子》寓言故事16则(含注释)
《庄子》寓言故事16则(含注释)1、望洋兴叹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改变自己的脸色),望洋向若(海神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
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二人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
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庄子·秋水》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2、屠龙之技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他花光了千金的家产),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3、随珠弹雀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
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4、庄周梦蝶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寓意: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包含了浪漫的思想和丰富的哲学思考。
5、庖丁解牛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顶,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音节)。
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庄子寓言故事1庄子家贫,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
监河侯说:“好。
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有点生气,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儿的时候,听到路上有个声音在叫我。
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轮碾过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
”我问:‘鲋鱼啊,你在这儿干什么呢?’鲋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被困在这儿了。
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吗?’我说:‘好。
我去游说吴越之王,请他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救你,可以吗?’鲋鱼生气地说:‘现在我被困在这儿,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水就能活命。
如果象你这么说,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好了!’”鲋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而如果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鲋鱼早就渴死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言过其实、形式主义岂不是比比皆是!形式主义的危害真是害死人啊!唐朝元稹所著《莺莺传》中,张生对红娘说:“自从我见了你家小姐一面,日思夜想,茶饭无味。
希望你从中撮合。
”红娘问:“你为什么不通过媒人提亲,正式把小姐娶过门呢?”张生说:“我现在心情十分迫切,如果通过纳采问名等一整套繁琐的婚娶仪式,至少需要大半年,那时候我早进了枯鱼之肆了。
”红娘看到张生确实是心急火燎的,就答应从中牵线,促成张生与崔莺莺的姻缘。
后来,元朝的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不朽的名篇《西厢记》,一直流传到今日。
庄子寓言故事2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额而集栗林。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步,执弹而留之。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子·山木》【译文】一天,庄周在雕陵栗园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鹊鸟自南方飞来。
这只鹊鸟翼长七尺,目大径寸,从庄周面前飞过,触到他的额头,也不理会,最后落在栗树林中。
庄周奇怪地说:“这是什么鸟啊,翅膀如此大,却飞不远;眼睛这样大,却看不清?”于是撩起衣裳,起步走上前去,手拿弹弓,寻找机会弹射它。
庄子《触蛮之战与蜗角之争》原文、译文及寓意
庄子《触蛮之战与蜗角之争》原文、译文及寓意原文: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
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忄尚然若有亡也。
庄子《庄子·则阳》译文: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您知道有一种名叫蜗牛的小动物吗?”梁惠王回答:“知道。
”晋人又说:“蜗牛的角上有两个国家,左角上的叫触国,右角上的叫蛮国。
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
每次战争后,总是尸横遍野,死亡好几万人;取胜的国家追赶败军,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来。
”惠王说:“呀!这都是您瞎编的吧!”晋人说:“请允许我来为您证明。
您的想象在无广阔的宇宙中有边界吗?”惠王说:“没有。
”晋人说:“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驰聘,而一回到现实中,您能够到达的地方却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内。
拿现实的有限与想象的无穷相比,岂不是若有若无,微不足道吗?”惠王说:“你说的对。
”晋人说:“在我们所能够到达的领域里有一个魏国,魏国迁都大梁后才有梁国,有梁国才有梁王。
梁王与蛮氏,有什么不同吗?”惠王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
”魏晋人走了以后,梁惠王情绪低落,好像丢失了什么。
寓意:在大千世界中,我们都是很渺小的。
我们在珍惜生命,珍惜我们这个世界。
蜗角之争的故事及寓意
蜗角之争的故事及寓意
蜗角之争是中国古代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两只蜗牛因为争夺谁能够爬得更高而发生争执的故事。
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寓意是劝人谦虚谨慎、不要自高自大,否则将会招致失败和挫折。
据说,在古代中国,有两只蜗牛住在同一个花园里。
它们都喜欢往一株高大的葡萄藤上爬,以获取那里的美味葡萄。
一天,它们同时爬到了藤架的顶端,然后开始互相争辩谁爬得更高。
它们互相竞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位置,直到它们想要下来时才发现,自己爬得太高,无法下来,而被困在藤上。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蜗角之争的故事寓意深远。
首先,它告诉我们要珍惜现有的成就,不要贪心,否则会因为自己的无谓竞争而失去原有的成功。
其次,它提醒我们要谦虚,不要过于自信,否则会导致犯错、失败,最终无法从
高处下来。
另外,蜗角之争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相互竞争不仅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失败和挫折,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相互合作,以实现更大的目标。
总之,蜗角之争的故事及寓意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谨慎、谦虚、合作,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经典寓言《触蛮之争》原文及赏析
经典寓言《触蛮之争》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经典寓言《触蛮之争》原文及赏析【导语】:有国于蜗之左角者, 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 曰蛮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二鹏之徙于南冥
二、鹏之徙于南冥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的《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成为道家经典之一。
美字体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赏美文真正的逍遥我始终觉得庄子是孤独的,是一个寂寞的游吟诗人,他笔下的那些生物也是孤独的。
无敌最是寂寞,亦最痛苦。
试想一下,在遥远的北海之湾,有条叫鲲的大鱼,鲲体形之大,足足有几千里,恐怕寰宇之内都难以找到匹配的对手。
然而,在那个漆黑而深邃的洞里,鲲却是不快乐的,面对黑暗,它的心早就被挖空了。
于是,为寻找更好的风景,它化身为鹏。
鲲的骤变,无论是因为被迫还是自省,都是伟大的,而这只不过是它的第一次解脱。
接着,鹏飞往南海,激起千层浪,这便是第二次解脱了。
鹏在高空飞行,乘风借云,俯视苍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没有人听到它笑,没人看到它哭,它在沉默中越飞越高,离我们越来越远。
你有没有试过一个别忘了,在我们坚强的小宇宙里,住着惊艳的凤凰,她在孤独的烈火中骤然泯灭,却又迅速逍遥重生。
【课内挖掘】课内素材逍遥之鹏,物化之蝶“逍遥”二宇,代表着庄子追求的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逍遥游》作为《庄子》内篇第一,提出了庄子所推崇的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庄子首先以若干事例论证了小大之辩。
鲲化鹏而南飞,扶摇直上九万里,蜩与学鸠决起而飞,抢榆枋则落地。
然而鹏的壮举在它们看来却是可笑的,只因为它们无法达到鹏的境界,而满足于自己的狭小天地,对于无法理解的伟大境界也不会产生崇高感。
而这种至高的境界要如何才能达到呢?《逍遥游》开篇就讲述了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可概括为“沉潜飞动”,鲲变化了形体为鹏,这是一种物化,使鹏得以展翅腾飞。
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在物化中升华而来的,它脱胎于平凡,又回归于平凡,但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平凡,而是在至高的天地境界中保持生命的本然状态,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成语故事】蜗角之争
【成语故事】蜗角之争从前, 在一个古老的城市里有两个非常有才华的士人, 他们分别是赵贤和钱郎。
赵贤是城里闻名的文学家, 他有着雄厚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擅长诗词文章, 才华横溢。
而钱郎则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他以擅长山水画而著称, 他的作品被誉为城中之宝, 每一幅画作都令人惊艳不已。
赵贤与钱郎本是志同道合, 能够在文学和艺术上互相切磋, 互相交流, 相互学习。
但是, 由于一些误会和矛盾, 两人之间开始了蜗角之争。
有一天, 赵贤刚刚完成了一首优美的诗篇, 他兴致勃勃地和钱郎分享, 希望得到对方的赞赏。
然而, 钱郎却因为刚刚遭遇了一些困难, 失望之余并没有心情欣赏赵贤的诗作,甚至有点不屑地说: “你的诗句很好, 可是它们只是文字而已, 不如我的画作能够更好地表现出自然万物的美丽。
”赵贤听了钱郎的话, 感到受到了冒犯, 他心想: “只懂得画画的人, 怎么可能懂得我的诗篇的美。
我的诗词才是至高无上的艺术。
这钱郎,总是觉得他的画作胜过我,妄自尊大!” 于是, 两人之间便开始了为了各自的艺术而互相较劲。
日子一天天过去, 赵贤每当写完一首佳作, 就会专门找到钱郎, 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现他的诗歌之美。
而钱郎每次画完一幅山水画, 也会主动找到赵贤, 想让他欣赏他的画作。
可是每一次, 两人总是在对方的作品上找出各种各样的缺点, 以此来显示自己艺术的高明。
渐渐地, 他们的友情也变得淡薄, 渐行渐远。
城里的人们, 对于这两个曾经如此友好的艺术家们之间的蜗角之争感到非常遗憾。
不久之后, 一场盛大的文艺大赛在城市中举行, 这是一个让文学家和画家能够展示各自才能的机会。
赵贤和钱郎当然也听说了这个消息, 两人决定向全城展示自己的才华, 赵贤想通过自己的诗词来震撼人心, 而钱郎则想以自己的画作来打动人们。
大赛的日子终于到来, 当赵贤展示了自己的诗作的时候, 台下的观众纷纷为之惊叹,富有诗意的文字、深切的感情、凝练的意境都让人心驰神往。
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
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1.屠龙之技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译文]:[寓意]:2.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庄子〃让王》[译文]:[寓意]:3.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译文]:[寓意]:4.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译文]:1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寓意]:5.畏影恶迹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庄子〃渔文》[译文]:[寓意]:6.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译文]:[寓意]:1.触蛮之战蜗角之争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2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庄子〃则阳》[译文]:[寓意]:2.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鸡已乎曰未也方虚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外篇〃达生》[译文]:[寓意]:3.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3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庄周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
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
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
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
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
”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⑤。
尧、舜,人之所誉也。
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注] ①莹,魏惠王名。
田侯牟,齐威王名。
②犀首:武官名。
③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
④胥靡:服役的人。
⑤管,一种乐器。
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
嗃(xiāo),洪亮而悠长的声音。
吷(xuè),细微的声音。
1.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魏莹与田侯牟约约:结盟B. 善言伐齐者,乱人也伐:攻打C. 王与蛮氏有辩乎辩:辩论,争辩D. 臣请为君实之实:证实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3 东海之大乐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东海之大乐(45分钟,55分)一、基础应用(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时:常常B.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轻:看不起、轻视C.河伯始旋.其面目旋:转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解析】选A。
A项,时:按时。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D。
A项,①听说,②知识、见闻;B项,①同“墟”,处所,所居之地,②空虚;C项,①不多,②轻视;D项,都是“穷尽”的意思。
3.下列“之”字,按其用法分三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泾流之大②两涘渚崖之间③野语有之曰④我之谓也⑤少仲尼之闻⑥轻伯夷之义⑦睹子之难穷⑧非至于子之门⑨大方之家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解析】选D。
①③: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宾语前置;②⑤⑥⑦⑧⑨结构助词“的”。
4.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秦王坐章台见相如C.若属皆且为所虏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解析】选B。
A、C、D三项都是被动句,与例句句式一样。
5.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一句从侧面表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水流之大。
B.河伯起先“欣然自喜”,为的是与后文河伯“望洋而叹”进行对比,并且突出后者。
C.庄子引用野语,用来表现河伯深深的自责之情。
D.庄子告诉人们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因而事物是不能认识清楚的。
否则,将被修养很高的人耻笑。
【解析】选D。
“因而事物……耻笑”解说不当。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5分)译文:(2)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
(5分)译文:参考答案:(1)无数的河流归向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的水却没有变满;尾闾向外排泄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的水却没有减少。
高中语文必修5第6课《逍遥游》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6课《逍遥游》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抟.弄(tuán)坳.堂(ào)北冥.(míng)B.夭阏.(què) 星宿.(xiù)C.数.落(shù) 蓬蒿.(hāo) 沮.丧(jǔ)D.恶.心(ě) 决.起(jué) 蜩.蝉(tiá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水击三千里,抟扶摇..(旋风)而上者九万里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是这样)C.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蟪蛄不知春秋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规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③此小大之辩也④之二虫又何知⑤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⑥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⑦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⑧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A.①③④⑥⑧B.②③⑤⑥⑦C.①③⑤⑥⑧D.①④⑤⑦⑧4.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B.①③⑥∣②④⑤∣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二、名句名篇默写6. 补写出下面各句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寓言故事——蜗角之战
庄子寓言故事——蜗角之战战国时,魏国和齐国多次交战,两国关系十分紧张。
后来,魏惠王主动与齐威王修好,约誓立盟商定两国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可没过多久,齐威王就背叛盟约,又攻打魏国。
魏惠王十分生气,于是决定派人去暗杀齐威王。
大臣公孙衍听说后,急忙去见魏王,劝阻魏王说:大王的办法不妥当。
您身为大国之君,却用老百姓的办法来报仇,这会被别人嘲笑的。
请您给我20万军队,让我去进攻齐国,我一定会攻占齐国,俘虏齐威王。
到那时,您可以鞭打齐王的后背,折断他的脊梁骨,怎么报仇都行啊!季子听说后,也去劝魏惠王,他说:大王可不要听信公孙衍的话啊!现在我国已经七年不打仗了,老百姓都因此很拥护您,如果您擅自发兵,那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
华子听说了,也去见魏惠王。
他对魏惠王说:劝您攻打齐国的人不可信;劝您不攻打齐国的人也不可信;像我这样劝您的人也不可信。
魏惠王听了,大惑不解,问道:那我该听信谁呢?华子说:您只要明白大道理就行了。
惠施听说这件事后,就向魏惠王推荐戴晋人,魏惠王问戴晋人说: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戴晋人说:您只须明白一个道理。
魏惠王问:什么道理呢?戴晋人说:有一种叫蜗牛的动物,您知道吗?魏惠王答:知道。
戴晋人停了片刻说:有两个国,一个叫触国另一个叫蛮国,它们分别建国在蜗牛的左、右角上,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打仗,每次交战,双方都要死伤数万人马,有时追逐败兵十五天后才返回来。
魏惠王听了连连摆手,说:咦!你这是在吹牛吧!戴晋人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真的。
请让我为您证实一下。
您想象一下,上下四方是有穷尽的吗?魏惠王毫不犹豫地说:没有穷尽,它太广阔了。
戴晋人说:您的精神驰骋想象于无穷之中,然后再返回到人迹车马所能到达的地方,这时您不觉得人迹所能到达的地方实在是渺小得微不足道吗?魏惠王点头说:是这样的。
戴晋人说:人迹所到之处有魏国,魏国又有首都大梁,大梁中住着大王您。
从您的整个无穷尽的宇宙中的地位来看,魏国和齐国不就像是在蜗角上吗?戴晋人走后,惠施拜见魏惠王,魏惠王对惠施说:这位来客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圣人也比不上他!惠施说:要是吹竹管,犹能发出嚣嚣的声音;如果吹剑环,就只能发出嗤的一声罢了。
高中语文选修第五单元二、鹏之徙于南冥 Word版含解析
二、鹏之徙于南冥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的《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成为道家经典之一。
我始终觉得庄子是孤独的,是一个寂寞的游吟诗人,他笔下的那些生物【课内挖掘】课内素材逍遥之鹏,物化之蝶“逍遥”二宇,代表着庄子追求的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逍遥游》作为《庄子》内篇第一,提出了庄子所推崇的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庄子首先以若干事例论证了小大之辩。
鲲化鹏而南飞,扶摇直上九万里,蜩与学鸠决起而飞,抢榆枋则落地。
然而鹏的壮举在它们看来却是可笑的,只因为它们无法达到鹏的境界,而满足于自己的狭小天地,对于无法理解的伟大境界也不会产生崇高感。
而这种至高的境界要如何才能达到呢?《逍遥游》开篇就讲述了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可概括为“沉潜飞动”,鲲变化了形体为鹏,这是一种物化,使鹏得以展翅腾飞。
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在物化中升华而来的,它脱胎于平凡,又回归于平凡,但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平凡,而是在至高的天地境界中保持生命的本然状态,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真正的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冯友兰在诠释圣人时说:“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庄子的这种人生境界,毕竟过于唯心和理想化,是如梦般华丽而虚幻的空想,但它作为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仍然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
《庄子》所反映出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精神、追求心灵自由的伟大理想,在历代文人志士的操守与气骨中得到体现。
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庸碌世俗的物质生活缩小了人们的心灵空间,将大多数人禁锢在功利境界中,唯利是图,患得患失。
我们需要从《庄子》中汲取精神的养分,获得内心的丰盈,避免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我,要提高内在的修养和境界,坦然面对人生的成败得失。
【成语故事】蜗角之争
【成语故事】蜗角之争这是一个关于两个蜗牛之间的争斗的故事。
一个蜗牛背负着一个巨大的蜗壳。
他以强大的自信和荣耀自居,认为自己是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存在。
另一个蜗牛没有负担,但却对自己的速度和技巧充满信心。
他相信自己的速度和灵活性可以让他在比赛中击败其他人。
两个蜗牛都非常自豪和骄傲,他们开始互相挑衅和嘲笑对方。
一天,一个比赛组织者来到了这个地方,并宣布举办一场蜗牛比赛。
两个蜗牛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加入了比赛。
比赛规则很简单,就是看谁先爬上一个很长的斜坡。
在比赛中,两个蜗牛开始猛烈地竞争。
第一个蜗牛用尽了全身力气,但他只能爬到一半就停下来歇息,因为他身上的膜壳太重了。
第二只蜗牛则用他的速度和灵活性取得了很大的优势,他不断地爬上去并不断地超越第一只蜗牛。
结果,第二只蜗牛获胜了。
但第一只蜗牛不服气,他认为这场比赛不公平,因为他本来就负重较重。
两个蜗牛又开始争执起来,争论谁的能力更强大。
第二只蜗牛说,背负重量并不代表能力。
第一只蜗牛认为他自己拥有更强的气质。
于是,比赛组织者决定再次比较这两个蜗牛。
这次比赛是一次竞争,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爬上斜坡。
这次比赛中,第二只蜗牛又是胜利者。
然而,第一只蜗牛又开始不服气,他坚信自己是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生物。
比赛组织者看到这种情况,感到非常惊讶。
他问两个蜗牛:“真的需要争斗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
每个人都很特别,所以要互相尊重和理解。
”两个蜗牛听到这个,也感到非常羞耻。
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互相道歉并开始相互尊重。
他们决定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平。
这就是“蜗角之争”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争执会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和不协调。
人类要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能力。
当我们接受彼此的不同之处时,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成语故事】蜗角之争
【成语故事】蜗角之争在古代,有一对兄弟,名字叫做李欢和李聪。
二人从小就亲如手足,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无所不遇。
他们之间却在一件小小的蜗角之争上产生了冲突。
一天,李欢和李聪去山上玩耍,他们正好走到一棵老槐树下。
李欢看到地上有一个漂亮的蜗牛壳,他兴奋地捡起来,并说:“哥哥,这个蜗牛壳多漂亮啊!我要把它做成一个吊坠戴在脖子上。
”说完,李欢高兴地笑了起来。
李聪看到李欢手中的蜗牛壳,也不由自主地被它的美丽吸引住了,于是他也想要拥有它。
于是,李聪说:“弟弟,这个蜗牛壳对我来说更有意义。
我是哥哥,应该比你更有权拥有它。
”说完,李聪的脸上露出了坚定的表情。
李欢听了李聪的话,眉头紧皱,紧紧握住了手中的蜗牛壳,坚持道:“不行,这个蜗牛壳我是先捡到的,应该归我所有。
”两个人不愿让步,纷纷争夺蜗牛壳,争吵起来。
他们为了争夺蜗牛壳打了起来,撕扯着对方的衣服,掐着对方的脖子,场面非常激烈。
恰好,这时候一个老人从远处走来,看到这一幕不禁摇了摇头。
老人走到他们的面前,用拐杖敲了敲地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老人微笑着对两个人说:“你们在为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而争吵,真是不值得。
其实,蜗牛壳是那只蜗牛的居所,而且它是你们在玩耍的地方捡到的。
为什么不把这个蜗牛壳作为纪念,共同保存呢?这样既能兼顾你们的利益,也能体现你们之间的友谊。
”听到老人的话,李欢和李聪都不由自主地感到惭愧。
他们明白了老人的道理,于是他们面对面地微笑着,将蜗牛壳小心地放在地上,一起离开了槐树下的地方。
从那以后,李欢和李聪变得更加团结,互相帮助,在生活和学习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一点小事而争吵,不仅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也会错失良机。
只有懂得相互尊重、关心和理解,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所谓“蜗角之争”,就是指那些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争吵和纠纷,而在友情、家庭和社会中这样的争吵是毫无意义的,只会带来分裂和伤害。
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容忍和尊重他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共同营造和谐的环境。
【成语故事】蜗角之争
【成语故事】蜗角之争蜗角之争,是一个出自《左传》的故事,讲述了鲁国大夫子产与鲁国公子小白一起争夺权位的故事。
公元前632年,鲁国的国君是公子小白,他是鲁国君主公孙归得的次子。
公子小白为人仁爱宽厚,深受鲁国百姓的喜爱。
鲁国的太宰子产却不愿意接受小白的统治,心怀不满。
子产自小受孔子的教导,深通兵法和政治,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
他总是嘲笑公子小白的不堪,然后积极团结力量,准备夺取统治权。
一次,鲁国的国君公孙归出征,将皇位托付给了公子小白。
子产看机会来了,他立即召集了一些贵族和官员,商议如何夺取皇位。
子产自认为自己才华横溢,功高盖主,应该接替公子小白成为鲁国的君主。
他的一些盟友也对他充满信心,纷纷表示愿意支持他的野心。
在众人的帮助下,子产很快便掌握了掌权的机会。
正当子产准备发动政变时,鲁国的百姓却向公子小白表示出了极大的支持。
他们认为公子小白仁爱宽厚,善待百姓,是一个理想的国君。
于是,鲁国的百姓纷纷上街,高呼“小白万岁”,表示愿意拥护他的统治。
深受百姓爱戴的公子小白获得了巨大的支持,从而打消了子产篡夺皇位的念头。
公子小白并没有对子产寻衅滋事,反而信任他,并在事后主动提出与他合作,共同治理鲁国。
子产被公子小白的宽容所感动,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全身心地为鲁国的国运做出了贡献。
子产和公子小白共同努力,成功地推动了鲁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使鲁国变得更加强大和繁荣。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得出了许多启示。
蜗角之争告诉人们,合作比争斗更能取得成功。
公子小白和子产原本是争夺皇位的对手,但是他们通过合作,最终实现了共同的目标。
故事还告诉人们,宽容和宽大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态度。
公子小白宽容了子产的错误,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最终使子产成为了鲁国的重要辅政者。
蜗角之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则重要的成语故事,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教会了人们一些重要的生活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有通过合作、宽容和互相理解,才能实现和谐与进步。
蛮触相争【四字成语】典故释义同韵词近义词成语故事
蛮触相争【四字成语】典故|释义|同韵词|近义词|成语故事
【拼音】mán chù xiāng zhēng
【典故】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则阳》
【释义】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
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非正义战争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蛮争触斗、蛮触之争
【同韵词】忧患馀生、惨雨酸风、普渡众生、诘戎治兵、日丽风清、家和万事兴、滴水成冰、郁郁青青、虎口余生、首倡义兵、......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
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
【示例】略观大体,同盟会固多不直,共和党亦务诈欺,蛮触相争,不离蜗角。
章炳麟《致江西统一党支部函》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
庄周
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
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
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
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
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
”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⑤。
尧、舜,人之
所誉也。
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
[注]①莹,魏惠王名。
田侯牟,齐威王名。
②犀首:武官名。
③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
④胥靡:服役的人。
⑤管,一种乐器。
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
嗃(xiāo),洪亮而悠长的声音。
吷(xuè),细微的声音。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莹与田侯牟约约:结盟
B.善言伐齐者,乱人也伐:攻打
C.王与蛮氏有辩乎辩:辩论,争辩
D.臣请为君实之实:证实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3.选择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
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
而到了唐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如,弱冠,指20岁。
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C.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作为文学家,庄子思想超尘脱俗,作品形象诡谲奇特,文风汪洋恣肆。
D.《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也体现了他散文的风格和成就。
至今流传的许多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游刃有余”“达人知命”“鹏程万里”“扶摇直上”都出自《庄子》。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要争一口气;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
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
B.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说:“你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
C.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寓言,让魏莹明白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
“蜗角虚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
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的行为,予
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5分
(2)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2分
(3)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3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辩,分别,通“辨”。
2.D
3.B [解析]A项中,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是到了汉代;C项中庄子为战国时期的人;D项中“达人知命”出自《滕王阁序》。
4.B [解析]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但并非最合乎‘无为之道’,而是劝他们不要在这里作无谓的争论,而应去求助“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无为之大道。
5.(1)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逐败兵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
(关键词“相与”“逐北”“旬有五日”“反”各一分,补出主语“它们”1分)
(2)戴晋人离开后,魏王心中恍惚,若有所失。
(关键词“惝然”“亡”)
(3)在戴晋人面前提起尧舜,犹如一声细微之音而已。
(关键词“道”“譬犹”,倒装句式1分)
[参考译文]
魏莹与田侯牟订有盟约,而田侯牟却违背了盟约。
魏莹十分愤怒,
准备派人去刺杀他。
公孙衍将军听说后,感到这种做法很可耻,便对魏莹说:“君主您是万乘大国的国君,却用老百姓的方法去报仇。
我恳请受命率领二十万披甲士兵,为您攻打齐国,俘虏他的人民,牵走他的牛马,让他因恚愤而背生痈疽,然后占领他的国家。
等齐将田忌出逃,然后抓住他,鞭打他的后背,折断他的脊梁。
(这才是大国的风度,光明正大的做法。
)”
季子听了公孙衍的议论感到可耻,他说:“譬如要修筑十仞高的城池,已经修筑了十仞之高,却又去把它毁掉,这可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劳动啊!现在不用兵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王业的基础啊。
公孙衍是个挑起战乱的人,他的话不能听。
”
华子听了这些议论之后,感到这些观点都很不好,便说:“鼓动攻打齐国的人,是好乱之人;鼓动不要攻打齐国的人,也是好乱之人;议论攻打与不攻打来搅乱人心的人,又是一个好乱之人。
”君主说:“那么怎么办呢?”华子回答说:“君主但求自然之道就是了。
”
惠子听说了这件事,把戴晋人引荐给了魏莹。
戴晋人说:“有一种小动物叫蜗牛的,君主知道吗?”魏莹说:“知道。
”戴晋人接着说:“有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左角上,人称触氏;还有一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右角上,人称蛮氏。
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逐战败者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
”魏莹说:“唉!这不是虚话吗?”戴晋人说:“我请求为君主把话说实。
君主认为自己的主观想法推测宇宙的空间有极限吗?”魏
莹说:“无极限。
”戴晋人接着说:“知道自己在无极限中遐想,再返回人迹所到之处的国家,是不是感到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呢?”魏莹说:“是的。
”戴晋人又说:“在这人迹所到之处有个魏国,在魏国之中有个梁都,在梁都之中有个君王,(试问)君王和蛮氏有分别吗?”魏莹说:“没有分别。
”戴晋人离开后,魏莹心中恍惚,若有所失。
客人走后,惠子觐见。
魏莹说:“客人真是位德才超群的人,像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比不上他。
”惠子说:“吹奏管,尚能发出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吹奏剑首,就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罢了。
尧、舜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
但在戴晋人面前提起他们,则犹如一声细微之音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