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计算机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计算机的硬件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认识计算机硬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计算机系统组成,认识硬件。
二、教学过程:【引入】师:上课前观看几个小视频1、观看机械手臂(1.28)问题:机械手臂像人的手臂一样灵活,可以做很多人不能做的工作,比如一些危险的工作场所,就使用机械手臂。
机械手臂是机械人技术领域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2、3D打印技术(2.12)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技术不仅应用到汽车制造,而且在战斗机制造也得到了应用,比如打印战斗机零部件——机身:相比传统制造工艺成本高。
3D打印是一次成型,机身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越好,重量轻,成本低。
3、AR技术。
(1.33)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4、VR、AR、MR区别(2.41)【新授】师:刚才,我们观看了有关高科技的视频,这些高科技以前不敢想象,现在变成了现实,同学们感到震惊吗?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一会儿找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生发言:……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这些高科技都离不开计算机,这节课我们就认识一下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系统:看得见、摸得着物理设备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在硬件系统运行的各类程序、数据及有关文档1、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又称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①主频:又称“时钟频率”,是指CPU在单位时间(秒)内发出的脉冲数。
初中信息技术_第2课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四、教学反思1.本课最大的亮点是改变教学方式,实现认识计算机硬件这种偏理论型课在计算机房组织教学,利用教师提供的实物、学案等相关学习支撑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展示和讨论,突破以往满堂灌的形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达到理想的目标。
2.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设计合理,学生容易接受。
3.利用课件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在认识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时我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在探索新知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思想,获取最大的成功。
5.在展示交流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相互交流能力。
6.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
本学期面对的是初一的新生,虽然他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并认识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但他们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主机箱内的硬件,本课就从实物入手,让学生亲自观察主机箱内的硬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交流了解主机箱内硬件的功能和作用,以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认识计算机硬件》效果分析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完成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通过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提炼,内容精简,以点带面,层层深入,并以多媒体教学系统为辅助,全过程以“任务”驱动,以问题贯穿始终,以讨论、探究、练习等多种形式,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练习设计典型,贴近生活,增强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顺利引导学生完成设置的学习目标。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学习,已经从外观上初步认识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CPU、硬盘、内存条、主板等主机箱内的基本硬件及其作用,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核心硬件。
本单元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起点,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_信息与信息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五篇)
初中信息技术_信息与信息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_信息与信息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泰山版社出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册。
本节是初中信息技术理论部分学习的基础,也是本教材学习信息技术理论课程的开篇。
着重分析了什么是信息,归纳出了信息的几个主要特征,拓宽了学生对信息的形态和内涵的认识,也是后面信息获取、存储、整理、分类、统计、加工、利用和传播的知识准备。
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刚跨入高中,相互还不是很熟悉,而且现在的学生有个性,喜欢表现自己,这又是他们在高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发言和参与表现的机会,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使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内容很好的迁移和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个人的信息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能够说明信息和载体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以获取更多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使学生体验正确分析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体验认识事物从具体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关注,认识信息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以信息与信息载体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五、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激趣法、游戏法、事例分析法。
激趣法:在导课部分我利用引人深思的托德和鲍勃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引入本课的学习。
游戏法:在信息载体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我作你猜的游戏,在游戏和互动中,使学生了解信息媒体及媒体的多样性。
1《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年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作业反馈:
1.对学生绘制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图进行批改,指出结构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给出改进建议。
2.对学生编写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短文进行批改,检查短文的逻辑性和表达清晰度,并给出改进建议。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计算机应用案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计算机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计算机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尝试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在线学习和交流。
-计算机信息安全: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和个人信息,防范网络威胁。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研究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PPT、视频等教学媒体的使用,我努力使抽象的计算机概念更加直观易懂。同时,我设计了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项目导向学习: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项目,如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或小程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计算机硬件或软件的角色,通过互动展示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过程。
初中信息技术_第三课认识计算机(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3课认识计算机(一)【教案】一、【教材分析】二、【课前热身】课前进行一个简单的朗诵热身活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其试着融入课堂。
三、【教学流程】【教师讲授】人脑——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相类比。
人体四肢——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相类比。
最后总结探究结果:探究活动二存储容量及单位换算主频、字长、存储容量是购买计算机时参考的重要技术指标。
探究活动二:存储容量及其单位换算【想一想】比较1.0TB的硬盘和8GB的优盘存储容量的大小。
引出存储容量的概念。
课件展示B、KB、MB、GB、TB的单位换算关系。
【试一试】35GB容量的硬盘可以存储多少字节的数据?通过这道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自主学习】购买计算机时参考的重要技术指标。
【自主探究】B、KB、MB、GB、TB的单位换算关系【自主学习】思考题答案:35×1024×1024×1024B探究活动三信息编码和数值转换探究活动三、信息编码和数值转换1.信息编码的原理【讲授】什么是信息编码?常用的信息编码方式有哪些?2.进位计数制的方法【讲授】进位计数制的原理,让学生们探究各个进位制的规则、基数和数码。
3.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并尝试进行数值转换。
【合作探究】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探究活动四常见的智能终端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样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功能强大的智能终端设备多种多样。
探究活动四、常见的智能终端【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智能终端设备?【视频展示】智能眼镜总结智能眼镜的功能。
【视频展示】智能手表总结智能手表的功能【自主学习】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终端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归纳:移动终端设备的特点1.硬件上2.软件上3.功能上4.通信能力上归纳总结通过板书,归纳总结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 3 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共1 学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一般组成部分的名称。
(2)能够说出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3)认识计算机桌面,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2、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的讲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认识主机箱里的主要计算机部件。
难点:认识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认识CPU、硬盘、内存条等主要部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计算机吗?(学生回答) 每台计算机都有许多设备组成,这些设备你都认识吗?都能说出它的名称及作用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们。
(课件播放:第 3 课认识计算机) (二)、新授:从外观上看,常见的计算机由主机和一些外部设备组成. 1、主机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等器件。
(1)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相当于人的“大脑”;(2)存储器:是用来存储信息的设备,有内存储器(如内存条、硬盘)和外存储器(优盘、光盘)两种。
内存条硬盘2、外部设备:从功能上分,外部设备分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输入设备:用来向计算机传递信息的设备。
(如扫描仪、鼠标器、键盘)(2)输出设备:是计算机向外界传递信息的设备。
(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四、巩固比赛快速说出计算机名称五、小结(课件:它们构成了一台计算机)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主要设备,知道一台计算机至少要有主机、显示器、鼠标器、键盘这四个设置组成,其他的设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好计算机。
六、作业:P14 活动二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是____B____ A.晶体管B.电子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微处理器也被称为中央处理器,其英文缩写为___C_____。
A.ALU B.MPC C.CPU D.UPC3.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____D____。
初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认识计算机硬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组成,并能说出不同硬件的名称;(2)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展示活动,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2)进行不同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和认识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能描述主机箱内硬件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八台拆开外壳的电脑(可以是坏的或淘汰的)、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发展的文字、图片、视频剪辑、电脑广告等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前期我们已经学了部分软件知识,老师故意留下一节知识没有学习,通过前面的学习,谁能告诉我,计算机都能做些什么呢?生:看电影,打游戏、听音乐、搞设计、购物、学习等。
师: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精美的画面,都是我们喜欢看到的,是不是?有么有不喜欢看到的呢?继续展示硬件故障画面,你知道计算机这是告诉你什么信息吗?硬件出故障了你应该怎么办?如果想给自己的旧机器升级或者直接买台新电脑,你能看懂这些广告的内容吗?生:不能,也不知道硬件出故障该怎么办。
师:那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对于计算机的硬件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处理一些简单的硬件故障。
师:引出本节课内容后,课件展示出来。
大部分的同学对于硬件都不是很了解,那相信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就知道如何去挑选一台电脑了。
(二)新授: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并简单介绍冯·诺依曼。
其次介绍主机箱里面的各个部件。
1.CPU师:那老师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2*4*4=?生回答。
《认识计算机》教案说课稿
《认识计算机》教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计算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认识计算机》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基础内容,对于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和基本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软件系统以及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为后续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对于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
(2)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3)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如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和信息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功能。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原理。
(2)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初步的了解。
(2)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任务驱动法: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初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计算机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是咱们目前市场上最新的一台电脑,那么大家,谁愿意成为它的东营地区的代理商,向咱们在座的各位客户介绍一下这款电脑的硬件配置呢?(学生根据宣传材料作介绍)对学生的介绍给予适时点评和引导。
我们要想把计算机介绍清楚就需要对计算机硬件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所有学习的内容——认识计算机硬件。
请同学们打开“学习目标”部分,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出示学习目标,同学们带着三个学习问题到“资源库”中,认真地阅读相关材料,找出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学习和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如果有看不懂的计算机术语,可以互相讨论一下,或者问问老师;对于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如果对某些设备需要解释的话,可以互相讨论一下,使用过高级设备的同学可以相互介绍一下。
三、探究过程,师生活动。
1、拼图游戏,完成任务一:在黑板上已经准备好写有计算机系统组成部件以及常用设备的卡片,大家能不能把它们放到适当位置,拼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教师引导示范:“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要正常运行需要由两部分组成,是哪两部分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那么计算机硬件又由哪几部分组成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拼出硬件的组成结构图吧!”师生互动,交流,学生轮流上台拼图。
2、探讨交流,完成任务二:首先针对拼图结果进行论证是否合理。
然后,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比较熟悉的硬件常用部件,教师针对该部件利用课件进行知识点强调和汇总。
分析完各部件之后,谈谈对于硬件以及硬件五大组成部分的认识,最后师生交流汇总出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那么这些硬件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比如:计算8+4/2=?”首先让学生结合人处理这个问题的途径,换位思考一下,计算机硬件五大组成部件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探究第三个问题:计算机工作原理是什么?师生交流汇总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cpu 的型号。
③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光盘和 u 盘等几种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关注学生认知特点,遵循学生
课例研究综 认知规律,解决学生身边的有关对计算机知识的疑惑,
述
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前后贯穿、环环相扣、层层启发、
释疑解难。在引导、探究与讨论、讲
教学目标
(2)介绍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3)介绍计算机软件分类。
学生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计算机的认知和操作
学生学习能 能力有限,要加强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学习中把
力分析 学生分为基础不同的若干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
力。
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实物讲解法、讨论法等
教学策略选 教学策略来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
择与设计 驱动法和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共赢的
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以计算机硬件中输入输出设备为例)
一、引入 1、提出问题: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由主机、显示 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扫描仪、耳机组成。 2、除了主机以外的设备,我们把它称为外部设备 3、外部设备分为要能区分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 是输出设备。 二、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 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话筒、 扫描仪、手写笔等 三、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 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 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 四、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的输入输出设备以后,找些 个实物,让学生区分是哪些是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五、通过自己用希沃软件制作的可视化的游戏活 动,让学生上来操作,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达到 巩固知识的效果。 六、作业(巩固) ①内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 ram 和 rom 两类。 ②奔腾Ⅰ、奔腾Ⅱ、奔腾Ⅲ、奔腾Ⅳ是指计算机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统组成:硬件和软件。
1、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
活中能够普遍感知到的。如让学生说说在生活里面所接
触到的计算机的种类,引出课题。
2、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给出最常见的范例启发 教学策略选
学生在生活中该如何实践。如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设备, 择与设计
让学生辨别出是计算机的哪个部分,用途是什么,如何
他师友组补充) 环节 2 教师环节:时间:2 分钟 1、计算机分类; 2、计算机工作原理。 步骤二互助探究 环节 1 学生环节:(1)师友自主学习后交流时间:
10 分钟 (2)师友展示交流结果时间:3 分钟 任务:要求看教材 P2~5,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下列计算机的类型。 (2)说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和特点。 方法:查看课本上的内容; 要求:1、自主完成;2、师友交流; 3、师友展示(学友先说,学师听并及时纠正,其
用,提升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
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学生学习能
本课的重点是计算机的组成和计算机在生活中的
力分析 应用,为了突破重点,在课堂中采用观察法和任务驱动
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电脑,并引导学
生从整体到局部去认识计算机。任务问题设计引导学生
体验合作完成计算机组成,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系
要求:1、自主完成;2、师友交流;
3、师友展示(学友先说,学师听并及时纠正,其
他师友组补充)
环节 2 教师环节:时间:1 分钟
教师总结、点评或补充。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性、
探究性地学习。作为教师,高效课堂是课堂改革中最直
课例研究综 接的部分,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要做好课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认识计算机》
称
本节课的主要内溶蚀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了计
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软件的分类;存储器容量单位及 教材分析
其换算。本节课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是重点讲解的内容,
难点是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简单工
范,对作业提交还不熟悉,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 力分析
的习惯还没形成,甚至拼音打字都学不会。总体来说,
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非常浓厚,尤其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电脑游
戏更是五花八门,对学生的诱惑很大。学生的兴趣主要
集中在 QQ、游戏和电视剧,对信息技术课不是十分感
兴趣,极少部分同学甚至“挣脱”教师端控制去看电视
剧。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是认
真的,能积极动脑动手,掌握了许多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对 Word、Excel 编辑基本掌握,甚至连网络 IP 的配置
也有少部分同学已经掌握。
结合本节课内容上理论性较强的的特点,将采用探
教学策略选 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
择与设计 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展示精美的计算机图片)
这些漂亮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
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
好奇,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
教学验室条件有限的现状,虽然不能带着
同学们一起打开机箱观察机箱硬件的组成,但是我可以
让同学们观看视频结合 PPT 讲解,能更直观更深刻的了
初中信息技术_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计算机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计算机的硬件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认识计算机硬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计算机系统组成,认识硬件。
二、教学过程:【引入】师:上课前观看几个小视频1、观看机械手臂(1.28)问题:机械手臂像人的手臂一样灵活,可以做很多人不能做的工作,比如一些危险的工作场所,就使用机械手臂。
机械手臂是机械人技术领域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2、3D打印技术(2.12)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技术不仅应用到汽车制造,而且在战斗机制造也得到了应用,比如打印战斗机零部件——机身:相比传统制造工艺成本高。
3D打印是一次成型,机身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越好,重量轻,成本低。
3、AR技术。
(1.33)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4、VR、AR、MR区别(2.41)【新授】师:刚才,我们观看了有关高科技的视频,这些高科技以前不敢想象,现在变成了现实,同学们感到震惊吗?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一会儿找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生发言:……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这些高科技都离不开计算机,这节课我们就认识一下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系统:看得见、摸得着物理设备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在硬件系统运行的各类程序、数据及有关文档1、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又称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①主频:又称“时钟频率”,是指CPU在单位时间(秒)内发出的脉冲数。
初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学情分析学生此前已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生活中能应用计算机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并能了解计算机的简单组成,本节课的“认识计算机的硬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节知识要点,有利于今后信息技术的学习。
效果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通过探究计算机的硬件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了解常见的智能终端设备及其特点;了解信息编码的含义、常用的进位计数制、二进制编码,掌握常用进制的转换方法,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社学生对硬件及硬系统王作原理等做到了理解和掌握。
在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正确率达到95%以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不结和作业部分也很好地梳理和总结了本课的知识,拓展学生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技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单元第3课:认识计算机(一)。
学生此前学习了探究信息的特性及价值,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使用身边的信息技术工具等。
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能使信息化学习更便捷,认识计算机的硬件起到一个很好的升华的作用。
评测练习1.中央处理器简称()。
2.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CPU又称为()。
A、光驱B、中央处理器C、显卡D、内存3.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是由( )组成的。
A、运算器和控制器B、运算器和内存C、控制器和硬盘D、控制器和内存4. 计算机内部采用()进制数进行存储和运算。
A.二B.十C.十六D.三十二6.计算机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7.在计算机中,用多少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A.4B.8C.16D.328.表示存储器的容量时,KB的含义是()A.1000字节B.1024个字节C.1米D.1024个二进制位9.11011转化成十进制是()A.31B. 27B.20 D.2610.常见的智能终端设备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趋势;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体会变化的世界。
教学策略选
本课将以讲解法,演示法等为主要教学手段。
择与设计
一、导入从人类历史引入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激发学生兴趣!二年 2 月 15 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子管,7 万个电阻,1 万个电容,总重量达 30 吨,耗电 140-150KW,共耗资 48 万美元,(书 P13 图)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ENIAC 的出现后,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 的 50 多年里,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 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按照计算机所采用物理器件,可以 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如表所示。代次经历年 份逻辑元件运算速度(次秒)处理方式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 5 千—3 万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第二 代 1958-1964 晶体管几十万—百万高级语言第三代 1965-1969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百万—几百万多道程 序,实时处理第四代 1970 年以后大规模、超大规模集 成电路几百万—几万亿可扩充语言,网络系统。 2、计算机的现在 目前人们正在使用的计算机是 70 年代以后的,它 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发展速度非常快,性能 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当今各种类型的计算机不断 涌现市场。在 1982 年 286 芯片问世,内装 13.4 万个晶 体管;1985 年 386 芯片诞生,内装 27.5 万个晶体管,速 度达 5MIPS(每秒 5 兆条指令,IPS 是 InstructionsPerSceond 的缩写,每秒指令);1989 年 486 芯片出现,内装 120 万个晶体管;1993 年奔腾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计算机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计算机的认识》
称
从观察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入手,了解冯诺依曼
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形成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计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软件的分类。教学难点: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计算机的基础硬件组成;
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
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
作学习走向成熟。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
确定学习内容。围绕“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任务把各教
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
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
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
了解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了解软件分类。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
方法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基础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
简单工作原理;了解软件的分类。
本课中将用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大
部分同学能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但是还有一小部分
学生学习能 同学没掌握这两种方法。大部分同学上课能够认真听
力分析 讲,跟随老师的步伐,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
个别同学总是处于课堂之外,对于老师的问题一概不
知,也不配合上课。
教学策略选
1、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
择与设计 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 2 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
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
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方案
学情分析
学生此前已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生活中能应用计算机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并能了解计算机的简单组成,本节课的“认识计算机的硬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节知识要点,有利于今后信息技术的学习。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通过探究计算机的硬件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了解常见的智能终端设备及其特点;了解信息编码的含义、常用的进位计数制、二进制编码,掌握常用进制的转换方法,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社学生对硬件及硬系统王作原理等做到了理解和掌握。
在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正确率达到95%以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不结和作业部分也很好地梳理和总结了本课的知识,拓展学生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技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六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单元第3课:认识计算机(一)。
学生此前学习了探究信息的特性及价值,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使用身边的信息技术工具等。
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能使信息化学习更便捷,认识计算机的硬件起到一个很好的升华的作用。
评测练习
1.中央处理器简称()。
2.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CPU又称为()。
A、光驱
B、中央处理器
C、显卡
D、内存
3.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是由( )组成的。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运算器和内存
C、控制器和硬盘
D、控制器和内存
4. 计算机内部采用()进制数进行存储和运算。
A.二
B.十
C.十六
D.三十二
6.计算机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
7.在计算机中,用多少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
A.4
B.8
C.16
D.32
8.表示存储器的容量时,KB的含义是()
A.1000字节
B.1024个字节
C.1米
D.1024个二进制位
9.11011转化成十进制是()
A.31
B. 27
B.20 D.26
10.常见的智能终端设备有()、()、()。
11.4.下列表示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选项是()。
12.A、CPU B、RAM C、DOS D、ROM
课后反思
1.设计理念: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2.教学亮点:小组竞赛制引进课堂,学生学习激情高,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3.待改进地方:在学习计算机各部件的时候手中最好有实物,需增加教具,最好能让每位学生独自完成电脑的拆装。
课标分析
本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中小学教学目标中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计算机硬件和系统教学目标而制定。
知识目标是通过探究计算机的硬件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了解常见的智能终端设备及其特点;了解信息编码的含义、常用的进位计数制、二进制编码,掌握常用进制的转换方法,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培养与计算机的亲密关系,发掘对计算机科技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