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
疫苗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
![疫苗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316b1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6.png)
疫苗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疫苗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手段,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疫苗有很多种,这些疫苗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
一、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通过灭活病原体制备而成的疫苗。
灭活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免疫机制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灭活疫苗虽然通过灭活病原体去除了其致病性,但其仍能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免疫系统产生对抗病原体的抗体。
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弱,需要定期接种才能够保持免疫力。
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不同,活疫苗是以能够感染人体的病原体为基础的疫苗。
通过接种活疫苗,人体会形成充分的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另外,活疫苗还有一些特殊的作用机理。
对于一些需要常年预防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等,活疫苗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且长期产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然而,活疫苗也有其风险和限制。
活疫苗可以引发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较为薄弱的人群,如孕妇、老人、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患者等,要特别注意接种活疫苗的安全问题。
三、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以病原体的一部分,如细胞壁、胶囊、蛋白等为基础的疫苗。
由于亚单位疫苗不具有完整的病原体,因此不存在致病性和感染风险。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病原体的某些特定结构部分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抗其他部分的病原体的抗体。
在生产亚单位疫苗时,可以选择性地筛选和提取含有病原体特定结构的亚单位,使得疫苗的免疫原性更加强劲。
由于其免疫原性高,亚单位疫苗具有快速免疫反应和长久免疫效果等优点。
四、DNA疫苗DNA疫苗是利用特定基因序列构建的疫苗。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将特定基因码注入人体细胞中,诱导人体细胞产生病原体特定蛋白结构,从而达到产生对抗病原体的抗体的目的。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疫苗,DNA疫苗具有相对较强的个性化优势。
由于使用基因信息进行制备,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原体特征进行定制,针对性更强。
总之,疫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疫苗的原理与作用机制
![疫苗的原理与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ba92f20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9.png)
疫苗的原理与作用机制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降低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
那么,疫苗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疫苗的原理与作用机制。
一、疫苗的类型疫苗通常被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
活疫苗指的是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经过一定处理后,保留一定的生物活性,使得其能够在人体内自然复制,并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灭活疫苗则是通过将病原体失去活性后制成疫苗,不能在人体内复制,但能促使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
此外,还有所谓的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
亚单位疫苗是由病原体的某些组分制成的,主要运用于病毒类疾病的预防;而DNA疫苗则是将病原体的基因拷贝到另一种生物体内,通过这个生物体制造出来的“非致病性”蛋白质免疫人体,同样也可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二、疫苗的工作原理引入外来物质,本身会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做出一些反应,形成一种保护机制,以免外来物质侵害机体。
疫苗就是通过这种调剂作用来预防传染病的。
当人体接种疫苗时,疫苗中所包含的抗原会进入人体,并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随后免疫系统就会针对这些抗原做出一系列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1. 激活B细胞B细胞是一种产生抗体的细胞,当它们受到免疫系统的激活时,就会产生一种叫做抗体的蛋白质,以在人体内攻击外来的抗原。
疫苗中含有的抗原便会激活该细胞的克隆,从而产生免疫反应。
2. 增强T细胞的免疫性T细胞是一类专门攻击宿主细胞中的病原体的免疫细胞。
当疫苗中所含的抗原进入人体时,会被蛋白家族(MHC)识别,并将信息传递给T细胞,使其更加容易定位并攻击携带该抗原的单个细胞。
3. 提高免疫系统的强度和耐受性通过接种疫苗,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对某些特定的病原体或抗原形成更强的抵抗力。
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容易感染疾病并受病理化反应的影响。
三、接种疫苗需要注意的事项1. 确保疫苗安全疫苗是一种药物,将一定的病原体或病原体的部分注入人体内,容易造成意外的伤害。
疫苗原理与免疫机制
![疫苗原理与免疫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d789ad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9.png)
疫苗原理与免疫机制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提供对特定病原体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疫苗的原理和免疫机制,以及常见的疫苗类型和应用。
疫苗的原理疫苗的原理基于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模拟感染过程,引起免疫系统的应答。
一般来说,疫苗包含了病原体的抗原成分,这些抗原可以是整个病原体、其部分组分或者是由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
当人体接种了疫苗后,其中的抗原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并激活相应的免疫细胞。
这些免疫细胞会进一步处理抗原,并将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免疫机制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为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个部分。
先天免疫是人体固有的防御机制,它通过非特异性的方式对抗各种病原体。
适应性免疫则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记忆性。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这些细胞在感染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协同工作来清除病原体并保护机体。
抗体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它们能够与特定的抗原结合,并协助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感染。
抗体的产生经历了多个步骤,包括抗原识别、B细胞激活和抗体分泌等。
免疫记忆适应性免疫具有记忆性,即一旦人体接触过某种病原体,免疫系统就能够对其产生持久的免疫保护。
这种记忆性是由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所致,使得再次感染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疫苗类型和应用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使用灭活的病原体或其部分组分制备而成的。
这类疫苗包括了多种传染病的预防,如流感、脊髓灰质炎和百日咳等。
灭活疫苗的制备相对简单,但其免疫效果可能不如其他类型的疫苗。
温活疫苗温活疫苗是使用活性但减毒的病原体制备而成的。
这类疫苗包括了麻疹、风疹和水痘等传染病的预防。
温活疫苗能够在人体内复制并产生免疫应答,但由于经过减毒处理,其致病能力较弱。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使用特定的抗原组分制备而成的。
高中疫苗知识点总结
![高中疫苗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4eb5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f.png)
高中疫苗知识点总结一、疫苗的历史疫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
1796年,英国卫生官员爱德华·詹纳成功制备了第一种天花疫苗,这被认为是疫苗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自此,疫苗制备技术得到不断改进,种类与数量也不断增加。
传统的疫苗主要是通过对毒力微生物的灭活、减毒、毒素制备等手段制备而成,这些传统疫苗已经成功预防了许多人类传染病。
二、疫苗的种类根据制备原理和疫苗使用目的,疫苗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包括:1、灭活疫苗:通过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化学或物理手段灭活,使其失去传染性,但仍能引发人体免疫反应。
灭活疫苗主要包括肠道炎球菌疫苗、白喉疫苗、霍乱疫苗等。
2、减毒疫苗:通过对病原微生物进行体外培养、传代、染色体改造等手段减弱其毒力,使其更安全,但仍能诱导人体免疫反应。
减毒疫苗主要包括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脑膜炎疫苗等。
3、重组亚单位疫苗: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合成疫苗抗原蛋白,并通过工程手段与适宜的表达系统得到抗原蛋白,从而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
4、多价疫苗:是多种疫苗抗原融合在一起制成的疫苗,能同时预防多种疾病,如脑炎多价疫苗、脊髓灰质疫苗等。
三、疫苗的免疫机制疫苗通过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产生特异性保护作用。
免疫反应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是通过T细胞介导,对寄生在细胞内的病原体进行清除,如细菌,病毒,寄生虫;体液免疫主要是通过B细胞介导,产生抗体对寄生在体液内的病原体进行清除,如毒素,细菌,病毒。
四、疫苗的接种原则根据接种对象的年龄、体力、疾病状态等不同,疫苗接种原则有所不同。
通常包括:1、根据疫情情况和疾病高发季节,进行疫苗接种;2、疫苗接种应符合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接种时间和接种顺序;3、应用疫苗,必须符合国家法规,且操作正确,接种时必须对接种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4、对不同接种群体有不同的接种原则,包括老年人、妊娠妇女、儿童和医务人员等。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94847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8.png)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疫苗是一种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剂,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培养抗体和免疫记忆,使人体在面临真正的病原体时能够迅速产生针对性的免疫应答。
目前,疫苗种类繁多,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等。
不同类型的疫苗通过不同的机制来产生免疫效果。
首先,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是通过将病原体灭活(死亡)制成疫苗,如灭活病毒疫苗、灭活细菌疫苗等。
灭活疫苗的制备过程中,病原体细胞结构和抗原主要是通过化学物质处理来破坏或抑制,使其失去致病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
当接种灭活疫苗后,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灭活病原体,从而激活相应的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
当人体遭遇真正的病原体时,这些抗体便能快速识别并消灭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生。
其次,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是通过将病原体进行减毒处理,降低其致病能力而保留其免疫原性。
减毒活疫苗中的病原体仍然具有一定的活性,能够在宿主中复制并产生抗原物质,从而达到激活免疫系统的目的。
当人体接种减毒活疫苗后,这些减毒病原体会在体内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原性免疫,以及免疫细胞的记忆效应。
相对于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且通常提供长期持续的免疫效果。
第四,DNA疫苗(DNA vaccine)是一种新型的疫苗,其原理是将目标病原体的特定基因片段导入宿主细胞,并激活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机制,使细胞产生目标病原体的抗原蛋白。
接种DNA疫苗后,这些抗原蛋白会激活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DNA疫苗具有生产成本低、保存方便等优势,但也面临着转染效率不高以及免疫效果持续性较短的挑战。
此外,还有多糖疫苗、蛋白互补疫苗、寄生虫疫苗等多种类型的疫苗,它们的作用机制各异。
多糖疫苗主要针对细菌感染,通过与人体的抗原结合增强机体免疫活性;蛋白互补疫苗则通过将特定病原体抗原物质和辅助免疫物质结合,提高免疫效果;寄生虫疫苗则是利用寄生虫特定阶段的抗原物质,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疫苗及其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疫苗及其免疫保护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d9f9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d.png)
疫苗及其免疫保护机制研究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许多传染病已被有效控制和消灭。
疫苗是通过模拟感染途径而诱导免疫应答,来提高个体免疫力,从而降低其发病几率和传染能力。
本文将介绍疫苗的定义、分类、接种方式、免疫保护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疫苗的定义和分类疫苗是指通过医学手段注射给人或动物的含有病原体抗原的生物制剂,目的是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某些传染病的作用。
疫苗根据病原体来源、制备方式、免疫策略和接种方式等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1. 活体疫苗活体疫苗,即含有活的微生物或其衍生物,通过自然的感染模式产生免疫应答。
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腮腺炎、风疹、黄热病、卡介苗等。
2.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即含有已被杀死的微生物或其衍生物,不会引起疾病,但仍可引起免疫反应。
如脊髓灰质炎、百日咳、流感、乙肝等。
3.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即含有病原体或其部分抗原,而非整个微生物。
如白喉、百日咳、肺炎球菌等。
4. DNA疫苗D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其基因序列编码病原体抗原。
注射DNA疫苗后,机体自身产生与该抗原相应的蛋白质,进而引起免疫应答。
如艾滋病、乙肝等。
二、疫苗接种方式疫苗接种方式是指将疫苗通过不同的注射途径和方法推荐给免疫对象。
根据接种的位置和方式,包括经口反应、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鼻腔喷雾、眼部滴剂等多种方式。
其中,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是最为常见的方式。
三、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疫苗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达到对有害病原体进行防御和消灭的目的。
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诱导特异性抗体反应疫苗中的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不同类型的特异性抗体,如IgA、IgG、IgM和IgE等。
这些抗体能够识别和定位病原体,并与其结合、中和或使其凝集沉淀,最终达到杀死病原体的目的。
2. 促进细胞免疫反应疫苗中的抗原不仅诱导机体产生抗体,还可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反应。
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B细胞等,在疫苗的作用下,能够识别并攻击病原体,从而达到保护机体的效果。
新冠疫苗接种的科学原理解析
![新冠疫苗接种的科学原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d22e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6.png)
新冠疫苗接种的科学原理解析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给人类的生命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这个危机时刻,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控制病情传播和保护公众健康的手段之一。
而新冠疫苗的接种作为一项紧急而重要的公共卫生举措,其科学原理在此进行解析。
一、疫苗的作用机制疫苗是通过模拟疾病源头,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从而在真正感染病毒之前就能进行有效的预防。
它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并引导它产生特定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为在未来感染病毒时提供免疫保护。
二、灭活疫苗的原理灭活疫苗是通过将病毒失去致病能力的方法制备而成。
科学家会在实验室中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使病毒失活,无法再导致实际的感染。
然后将这些失活的病毒注射给接种者,以触发人体免疫反应。
接种灭活疫苗后,免疫系统会将病毒识别为外来入侵物质,并生成特异性抗体。
当接种者实际感染病毒时,这些抗体能够迅速与病毒结合,阻止其入侵和复制。
同时,免疫系统还会激活细胞免疫反应,通过刺激T细胞的产生,增强病毒清除能力。
三、减毒疫苗的原理减毒疫苗的制备过程中,科学家会将病毒从其致病性变为无害或弱毒性的状态。
这样可确保疫苗在接种后引发的感染非常微弱,不会导致严重疾病。
接种减毒疫苗后,病毒会在接种者体内繁殖,触发免疫系统的反应。
虽然病毒有一定的致病能力,但它已被改造成无法引发严重疾病的形式。
这样,接种者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攻击病毒,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既能保护接种者免受疾病的侵害,也能阻止接种者成为传染源。
四、核酸疫苗的原理核酸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直接介入人体的DNA或mRNA,从而帮助人体合成病毒的特定蛋白,进而触发免疫系统的应答。
接种核酸疫苗后,其所携带的基因会进入人体细胞,并被细胞转录成病毒的特定蛋白。
这些蛋白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当真正感染病毒时,接种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准备好,能够迅速识别并抵御病毒的侵害。
五、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原理蛋白亚单位疫苗是由病毒的特定蛋白制备而成。
疫苗的种类及其作用原理
![疫苗的种类及其作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bf4e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f.png)
疫苗的种类及其作用原理疫苗是一种能够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品,通过模拟感染病原体,从而提高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从而预防相应的传染病的发生。
疫苗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原理以及疾病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首先,最常见的疫苗是灭活疫苗,它是利用死亡的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其失去致病能力,但仍具有免疫原性。
当人体接种了灭活疫苗后,免疫系统会识别病原体表面的抗原,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以及T细胞免疫应答。
这种类型的疫苗通常需要多剂次接种,且因为病原体已经失去了致病能力,所以安全性相对较高。
例如,流感疫苗、白喉疫苗等都是灭活疫苗。
其次,还有减毒活疫苗,这类疫苗是利用经过减毒处理的活病原体,使其仍然能够在人体内繁殖,但已经失去了致病性。
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持久的免疫效应,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类疫苗的典型代表包括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
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需要更少的剂次接种,但由于病原体仍然是活的,因此有一定的风险。
此外,还有蛋白亚单位疫苗,这类疫苗是利用病原体的表面蛋白或抗原,经过纯化和提纯等过程制成的。
接种这类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应答,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类疫苗通常安全性较好,但其免疫效果可能不如其他类型的疫苗。
例如,乙型肝炎疫苗就是一种蛋白亚单位疫苗。
最后,还有核酸疫苗,这是一种新型的疫苗技术,其原理是将疫苗相关的基因编码的核酸传递至人体细胞内,通过细胞自身的机制产生疫苗抗原蛋白,从而引发免疫应答。
这类疫苗无需使用活病原体,因此相对安全,并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就有一些采用了核酸疫苗技术。
总的来说,疫苗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疫苗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原理和特点,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来预防特定的传染病的发生。
在现代医学中,疫苗被认为是最具成本效益并且有效的疾病控制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 PPT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dae9011eb91a37f0115c03.png)
1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1 弱毒疫苗
基本概念: 弱毒疫苗,是一种病原致病力减弱但仍具有活力的完整
病原疫苗,也就是用人工致弱或自然筛选的弱毒株,经培 养后制备的疫苗。 作用机制: 通过特殊途径致弱后,其致病力减弱且免疫原性保持不 变,经过首免、二免甚至三免后,畜禽不产生明显损伤, 却能被刺激产生明显的免疫保护力畜禽不再被感染。
12
其优点:与灭活菌疫苗相同,不具持续力,所以必须经常追 加接种。
其缺点:制备简单,成本低廉。
13
4 亚单位疫苗
基本概念: 亚单位疫苗是将致病菌主要的保护性免疫原存在
的组分制成的疫苗.在大分子抗原携带的多种特异 性的抗原决定簇中,只有少量抗原部位对保护性免 疫应答起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性的蛋 白质水解方法使天然蛋白质分离,提取细菌、病毒 的特殊蛋白质结构,筛选出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 成的疫苗,称为亚单位疫苗。
4
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诱导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免疫方式,具有较强
保护作用。 (2)由于是活病毒,病毒可以在体内增殖,长时间和机体
细胞发生作用,诱导较强的免疫力。 (3)需接种多次,即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4)可以通过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点眼、滴鼻、口服等),
15
生物技术疫苗
16
1结合疫苗
基本概念: 结合(以蛋白为载体的细菌多糖类)疫苗是指采用化学方
法将多糖共价结合在蛋白载体上所制备成的多糖-蛋白结合 疫苗,用于提高细菌疫苗多糖抗原的免疫原性,如b型流感 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和肺炎球菌结合 疫苗等。
17
作用机制: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分析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39b98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3.png)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分析不同类型的疫苗使用不同的机制来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侵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疫苗类型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1. 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s):灭活疫苗使用杀死的病原体,通常是通过加热或使用化学物质来实现。
灭活疫苗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但由于病原体已经被杀死,所以不会引发活跃的感染。
一旦疫苗进入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病原体的外壳,并生成免疫反应,最终产生免疫记忆细胞。
当人体再次暴露于这种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并消灭它,阻止疾病的发展。
2. 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s):减毒活疫苗使用经过处理的活病原体,其毒性已被削弱以减少感染的危险性。
这些疫苗在人体中复制和增殖一段时间,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促使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减毒活疫苗通常能够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并且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
然而,由于疫苗中仍含有活病原体,因此可能对免疫力低下的人造成潜在的感染风险。
3. 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s):亚单位疫苗使用经过处理的病原体的部分组分,例如细菌的外壳、细菌毒素或病毒的蛋白质。
这些组分通常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它们没有完整的病原体或活性毒素的危险。
这些疫苗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并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免疫记忆细胞。
当人体再次遭遇与疫苗中使用的蛋白目标相匹配的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销毁该病原体,从而阻止疾病的发展。
4. 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s):核酸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注射DNA或mRNA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
这些疫苗将编码目标病原体抗原的DNA或mRNA导入人体细胞,细胞会使用这些遗传信息来合成相应的抗原蛋白。
细胞表面的抗原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并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核酸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开发和生产,并且没有传统疫苗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复杂步骤,但目前仍在研发和改进阶段。
5. 载体疫苗(Vector vaccines):载体疫苗使用非病原体载体,将目标病原体的基因导入该载体中。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总结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50b36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7.png)
作用机制与免疫效果
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是当细胞感染含有病毒抗原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或病毒载体时,细胞会合成并表达这些抗原,进而刺激机 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可产生中和抗体和记忆B细胞,中和抗体可与病毒结合并阻止病毒进入靶细胞,记忆B细胞可在再次接触相同抗 原时迅速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细胞免疫应答可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可直接杀伤被 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并清除病毒,记忆T细胞可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迅速分化为效应T细胞并参与抗病毒免疫应答。
作用机制与免疫效果
作用机制
病毒载体疫苗通过将弱化或灭活的病毒作为载体,将目标抗 原呈递给免疫系统,诱导产生针对目标抗原的免疫应答。
免疫效果
病毒载体疫苗可以诱导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同时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免疫效果通常与疫苗剂量、 接种时间和接种途径等因素有关。
病毒载体疫苗的优势与局限性
05
亚单位疫苗
概念及制备方法
概念
亚单位疫苗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或蛋白质纯化技术,从病原体中提取特定抗原 成分制成的疫苗,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制备方法
通常包括基因克隆法、病毒裂解法、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纯化法等,不同制 备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抗原成分。
作用机制与免疫效果
作用机制
亚单位疫苗的作用机制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相应 疾病的发生。
免疫效果
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通常比传统疫苗更加显著,并且具 有更高的特异性和安全性。例如,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 )的基因工程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由HPV引起的宫颈癌和其 他相关疾病。
请简述疫苗的作用机理
![请简述疫苗的作用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7602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1.png)
疫苗的作用机理什么是疫苗疫苗是一种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预防感染途径而产生的免疫记忆的制剂。
通常由病原体的成分或其产生的蛋白质制成,可以通过注射、口服等途径给予。
疫苗的作用原理疫苗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模拟感染来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疫苗中的成分会模拟病原体的存在,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识别并攻击类似的病原体。
这样一来,当真正的病原体入侵时,机体已经有了对抗它的免疫记忆,可以迅速进行应对,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疫苗的作用机制疫苗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记忆的建立疫苗中的成分会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疫苗中的成分,并生成相应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
这些抗体和免疫细胞会留下对病原体的记忆,以备将来再次遭遇病原体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2. 抗体的产生疫苗中的成分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些抗体能够与病原体结合并中和其毒性。
当真正的病原体侵入机体时,被预先产生的抗体能够迅速结合并清除病原体,防止其进一步繁殖和感染。
3. 细胞免疫的激活除了抗体,疫苗还可以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
疫苗中的成分可以被免疫细胞摄取,并通过抗原呈递细胞激活T细胞的免疫应答。
激活的T细胞能够杀伤感染细胞,进一步清除病原体。
4. 免疫的持久性疫苗所引起的免疫应答可以形成长期的免疫记忆。
这意味着即使疫苗的效果逐渐减弱,机体仍然能够保持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
这是因为免疫记忆细胞在机体长时间存活,并能在再次接触病原体时迅速激活免疫应答。
疫苗的分类根据制备方法和疫苗的成分,疫苗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杀死或失活来制备的。
这种疫苗包含的病原体无法复制和感染,但仍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
常见的灭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和百日咳疫苗。
2. 弱毒疫苗弱毒疫苗是通过减弱病原体的毒力来制备的。
这种疫苗能够在机体内复制,但不会引起严重的感染。
弱毒疫苗包括麻疹疫苗和黄热病疫苗。
疫苗免疫的多种机制分析
![疫苗免疫的多种机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b0087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3.png)
疫苗免疫的多种机制分析疫苗免疫是指通过接种疫苗,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虽然疫苗免疫的机制非常复杂,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疫苗中的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应答。
一般情况下,疫苗中的抗原经过加工处理,使其变得安全无害,但其仍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当病原体入侵机体时,这些抗体可以迅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2. 活化细胞免疫除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疫苗也可以活化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系统是指机体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来抵抗病原体的攻击。
疫苗中的抗原可以刺激机体的T细胞和B细胞,从而促进细胞免疫的活化。
这些T细胞和B细胞可以杀死感染机体的病原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 诱导长期免疫记忆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长期免疫记忆。
一旦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免疫应答,机体就可以保存疫苗中的抗原信息,从而在将来抵抗同一种病原体的攻击。
4. 激活抗原提呈细胞疫苗中的抗原不仅仅能够激活机体的T细胞和B细胞,还能激活抗原提呈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将疫苗中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这种机制可以加强细胞免疫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总之,疫苗免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预防疾病的方法。
疫苗中的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免疫和激活抗原提呈细胞,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疫苗还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长期免疫记忆,从而预防将来同样的疾病。
相比于其他预防疾病的方法,疫苗免疫是最安全的、最有效的、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疫苗的工作原理与预防疾病的机制
![疫苗的工作原理与预防疾病的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2f6397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2.png)
疫苗的工作原理与预防疾病的机制在现代医学中,疫苗作为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疫苗不仅仅是一个复杂的科学概念,它还承载着人类在与疾病斗争中的希望与努力。
通过接种疫苗,人们能够有效地预防一系列传染病,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并逐步建立起群体免疫。
本文将深入探讨疫苗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预防疾病中的机制,为您揭示这一关键领域的奥秘。
疫苗的基本概念疫苗是指一种通过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预防感染特定病原体的生物制剂。
传统上,疫苗是由减毒或灭活的病原微生物、其产物或类似物组成。
这些成分可以引导身体识别和记忆并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当个体再次接触该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快速响应,进而抵御感染。
疫苗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制备方式和作用机制,疫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灭活疫苗:由已被杀死或灭活的病原体组成,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
减毒活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或培养技术减弱病原体致病能力的活病毒,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MMR)。
亚单位疫苗:只包含特定的抗原成分,而非整个病原体,如乙肝疫苗。
毒素类疫苗:由细菌产生的毒素经过处理后制成,能够激发针对毒素的免疫反应,如白喉疫苗。
mRNA疫苗:利用信使RNA(mRNA)技术,以非感染性的方式指导身体合成抗原,例如新冠病毒mRNA疫苗。
疫苗如何促进免疫应答免疫系统概述在人类体内,免疫系统扮演着保护角色。
它能够识别并消灭入侵者如细菌、病毒等。
免疫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身体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粘膜和某些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对初次入侵作出快速反应。
适应性免疫则需要几天至几周才能建立,但一旦建立,会记住特定病原体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感染。
该过程涉及到B细胞产生抗体和T细胞对感染细胞进行攻击。
疫苗如何激发免疫反应当接种者接受疫苗时,灭活或者减毒的病原体成分进入体内。
这些成分作为抗原引发两方面反应:抗体生成:B细胞被激活并开始生产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总结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49c0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2.png)
缺点
虽然DNA疫苗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体内稳定性差、需要特殊 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等。
06
疫苗接种策略与效果 评估
疫苗接种策略
常规疫苗接种
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接种相应的疫苗,以预防传染病 的发生。
应急疫苗接种
在疫情暴发时,为特定人群接种针对特定病原体的疫 苗,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优缺点
优点
重组蛋白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生产成本低、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同时,这种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强 的免疫反应,并具有较长的免疫记忆期。
缺点
重组蛋白疫苗的缺点是接种后可能无法完全预防感染,因为某些病原体具有多种抗原表位,而重组蛋白疫苗只能 覆盖部分抗原表位。此外,重组蛋白疫苗的生产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大规模生产设备。
免疫记忆:灭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当 再次接触相同病原微生物时,机体能够更快、更 有效地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达到快速防御和消 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
优缺点
优点
安全性高,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局部 或全身不良反应;免疫原性相对较弱 ,需要多次接种;制备相对简单,容 易大量生产。
缺点
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需要多次接种; 对某些人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应 答;对某些人可能无效。
群体免疫
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率,达到群体免 疫的效果。
疫苗效果评估
01
02
03
预防效果评估
对疫苗接种后的预防效果 进行评估,包括发病率、 重症率、死亡率等指标的 应进行监测 和评估,确保疫苗的安全 性。
成本效益评估
对疫苗接种的成本和效益 进行评估,包括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直接效益和 间接效益等。
疫苗的组成、作用原理、类型与特点
![疫苗的组成、作用原理、类型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401058284ac850ac024285.png)
一、疫苗组成
6. 缓冲液、盐类
• 缓冲液的种类、盐类的含量都可影响疫苗的效力、 纯度和安全性,因此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二、疫苗作用原理
• 当机体经过口服或注射等途径接种疫苗后,其中 的抗原分子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高效价特异性 的免疫保护物质
• 当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病原菌抗原时,免疫系统 依循免疫记忆,迅速制造出保护物质来阻断病原 菌的入侵,从而使机体获得针对病原体特异性的 免疫力,使其免受侵害而获得保护。
三、疫苗的类型与特点
DNA疫苗(DNA vaccine)
• 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含真核表达系统 的质粒上,导入宿主细胞内表达抗原蛋白,诱导 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 特点:免疫效果好,制备方便,可重复使用,可 用于免疫治疗和联合免疫
三、疫苗的类型与特点
(六)治疗性疫苗(therapeutic vaccine)
三、疫苗的类型与特点
• 优点:
接种次数少,反应小,免疫效果好(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黏膜免疫),成本低
• 缺点:
稳定性差,有毒力返祖现象,污染环境,免疫缺 陷者不能接种
三、疫苗的类型与特点
(二)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
• 将病原体经培养增殖、灭活、纯化处理后获得的 保留病原体几乎全部组分的疫苗制品。
三、疫苗的类型与特点
三、疫苗的类型与特点
(四)联合疫苗(combined vaccine)
• 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原物理混合后制成的疫苗制剂。 • 多联疫苗(multi-combined vaccine):预防不同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例:百白破) • 多价疫苗(multivalent vaccine):预防由同一病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aedccb3804d2b160a4ec0b7.png)
Pagபைடு நூலகம் ▪ 16
整理ppt
16
作用机制:
▪ 病原菌中的抗原性多糖通常是由一相同结构单位重复组成的 线性聚合体,这一结构单位称之重复单位(repeat unit,RU), 一个RU常有2-8个单糖,其中的O-乙酰基、丙酮酰基、糖苷 键和磷酸酯(Hib荚膜多糖中有此结构)等成分是多糖抗原 的主要决定簇。具有这种重复决定簇结构的多糖抗原能专一 性地被B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而与之牢固结合,并引起足 够数量的受体发生交联,产生成帽现象,从而可单独触发B 细胞分化。因此单一多糖抗原在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时, 不需要T辅助性细胞(TH 细胞)的辅助就能直接激活B细胞, 是一种T细胞不依赖性抗原(Ti-Ag)。与Ti-Ag发生应答的 是B1细胞,其细胞膜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即膜表面免疫 球蛋白SmIg)为IgM单位,故应答中仅产生IgM抗体,无记忆 B细胞(Bm)形成,不产生加强应答,因而免疫原性弱。
Page ▪ 22
整理ppt
22
3 基因工程疫苗
▪ 使用DNA重组生物技术,把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 定向插入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使之充分表达, 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能制出不含感 染性物质的亚单位疫苗、稳定的减毒疫苗及能预防多种疾 病的多价疫苗。包括基因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活载体疫
Page ▪ 11
整理ppt
11
其优点:与灭活菌疫苗相同,不具持续力,所以必须经常追 加接种。
其缺点:制备简单,成本低廉。
Page ▪ 12
整理ppt
12
4 亚单位疫苗
基本概念:
▪ 亚单位疫苗是将致病菌主要的保护性免疫原存在 的组分制成的疫苗.在大分子抗原携带的多种特异 性的抗原决定簇中,只有少量抗原部位对保护性免 疫应答起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性的蛋 白质水解方法使天然蛋白质分离,提取细菌、病毒 的特殊蛋白质结构,筛选出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 成的疫苗,称为亚单位疫苗。
生物高考疫苗知识点
![生物高考疫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e385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b.png)
生物高考疫苗知识点疫苗作为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在高考生物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针对生物高考疫苗知识点展开论述,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一、疫苗的定义和作用疫苗是由弱毒病原体、死病原体或病原体分离出的抗原制备而成,用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以防止或减轻相应的疾病。
疫苗通过在机体内引起一定的免疫反应,使免疫系统记住抗原的性质,使得当接触到相同或相似的病原体时,机体能够迅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从而提供保护作用。
二、疫苗的分类1. 预防性疫苗:预防性疫苗广泛应用于预防感染性疾病。
例如,乙肝疫苗、百日咳疫苗、风疹疫苗等。
2. 治疗性疫苗: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特定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例如,艾滋病疫苗、结核病疫苗等。
3. 自我治愈性疫苗:自我治愈性疫苗是指患者自身经过感染后,通过产生免疫应答而治愈的疫苗。
例如,水痘疫苗。
三、疫苗的生产和应用疫苗的生产过程通常需要经过病原体的培养、灭活或减毒、杀灭制备、纯化、稀释和保存等步骤。
生产出的疫苗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安全有效后方可投入使用。
在应用方面,疫苗通常通过注射的方式给予人体。
按照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时间规定,人们在儿童期接种不同类型的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疫苗的免疫机制疫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主要的免疫机制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 主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指机体通过接种疫苗后,自己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疫苗中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性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相同或相似的病原体时,能够快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迅速清除病原体,防止疾病发生。
2. 被动免疫被动免疫是指通过给予机体外源的抗体或细胞制剂来提供免疫保护。
例如,通过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供免疫保护。
五、疫苗的副作用与风险疫苗接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与风险,但总体来说,疫苗的获益远大于风险。
疫苗免疫的机制与应用
![疫苗免疫的机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150ccc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d.png)
疫苗免疫的机制与应用新冠病毒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我们需要加强防疫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疫苗接种。
那么疫苗免疫的机制是什么?它的应用范围有多大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话题。
一、疫苗免疫的机制一般来说,通过接种疫苗可以让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但是,这一过程并不简单,它涉及到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
1. 先天免疫先天免疫是人体本身存在的免疫系统,由各种细胞和蛋白质组成,可以快速识别和消灭病原体,提供第一道防线。
比如,我们常说的皮肤和黏膜就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原体进入机体。
此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也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在机体遭遇某种病原体后发生的免疫反应,通过这种反应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前者主要由T细胞控制,后者主要由B细胞分泌的抗体控制。
接种疫苗的原理就是利用这种获得性免疫原理,通过给机体引入病原体或其部分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二、疫苗的应用在疫苗的应用方面,其实疫苗除了可以预防疾病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场景。
主要包括:1. 预防疾病这是疫苗应用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一些经典的疫苗如麻疹、腮腺炎、风疹、百日咳等,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国家的例行接种疫苗。
2. 对抗新变异病原体随着病原体的不断变异,很多传染病的疫苗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比如,新冠病毒疫苗就是在全球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研发的。
可以预见的是,疫苗的应用范围还将会不断扩大。
3. 用于治疗癌症疫苗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在治疗疾病中发挥作用。
比如,癌症治疗中的个性化疫苗就是通过搜集患者肿瘤细胞,制备其特异性抗原,再通过免疫接种的方式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灭活疫苗与弱效活疫苗原理比较
![灭活疫苗与弱效活疫苗原理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4bf78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6.png)
灭活疫苗与弱效活疫苗原理比较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工具,通常通过模拟病原体感染人体来触发免疫系统的反应。
在特定疫情背景下,灭活疫苗和弱效活疫苗是常见的两种疫苗类型。
本文将对灭活疫苗和弱效活疫苗的原理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灭活疫苗是一种在实验室中杀死病原体后制备的疫苗,使其失去感染性,但仍能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反应。
灭活疫苗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使用化学物质或热处理将病原体杀死,或分离出病原体的特定组分以制备疫苗。
灭活疫苗中的病原体已无法复制和传播,因此不会引起感染。
当人体接种灭活疫苗时,免疫系统会识别病原体的特定特征,并产生抗体以对抗可能的未来感染。
与灭活疫苗相比,弱效活疫苗使用的是经过减毒处理的病原体。
通过在实验室中反复传代和培养,病原体的毒力被减弱,从而降低了其引起疾病的能力。
弱效活疫苗可分为两种类型:由已减毒的病原体制备的疫苗和由合成的带有病原体特定抗原的疫苗。
灭活疫苗和弱效活疫苗的原理比较如下:1. 免疫反应的机制灭活疫苗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特定特征的识别,并产生针对该特征的抗体。
这种免疫反应有时需要多剂次接种才能达到足够的保护效果。
而弱效活疫苗在体内继续复制,并产生足够数量的病原体特定抗原,从而触发免疫系统的反应。
因此,通常只需一剂接种便可产生持久的免疫保护。
2. 安全性与稳定性灭活疫苗是通过杀死病原体制备的,因此在接种后不会引起疾病。
由于灭活疫苗中的病原体已失去活性,其制备和贮存相对较为简单。
相比之下,弱效活疫苗仍然含有活性病原体,虽然被减弱了毒力,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引发疾病。
此外,弱效活疫苗制备和贮存时需要更复杂的条件和设备,以确保病原体的毒力和抗原性能得到充分保留。
3. 免疫持久性由于灭活疫苗触发的免疫反应主要是依赖于产生的抗体,其保护作用通常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因此,接种灭活疫苗后可能需要定期接种进行补充。
相比之下,弱效活疫苗触发的免疫反应更加全面和持久,免疫保护时间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5
5
2 灭活疫苗
基本概念: 灭活疫苗是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 (通常是福尔马林)将其灭活。灭活疫苗即可由整个病毒 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
Page 6
6
作用机制: 灭活疫苗常需多次接种,接种1剂不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 免疫,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 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它引起的免疫反应通常是体液免疫, 很少甚至不引起细胞免疫。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 着时间而下降,因此,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灭活 疫苗通常不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使血液中有抗体存在也可以 接种(如在婴儿期或使用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后);它在体 内不能复制,可以用于免疫缺陷者。 灭活疫苗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它产 生的抗体有中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作用,对 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灭活疫苗对病 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的保护效果较差或无效。
Page 19
19
2 合成肽疫苗
基本概念: 合成肽疫苗是一种仅含免疫决定簇组分的小肽, 即用人工 方法按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 与载体连 接后加佐剂所制成的疫苗,是最为理想的安全新型疫苗,也是 目前研制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新型疫苗的 主要方向之一。
Page 20
Page 22
22
3 基因工程疫苗
使用DNA重组生物技术,把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 定向插入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使之充分表达, 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能制出不含感 染性物质的亚单位疫苗、稳定的减毒疫苗及能预防多种疾 病的多价疫苗。包括基因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活载体疫 苗、DNA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基因缺失疫苗。
Page 7
7
其主要优点: (1)由于不存在有感染性病毒存在,比较安全; (2)保存方便,无须冻干保存; (3)其它活病原体污染问题较少;
(4)生产相对简单。
Page 8
8
主要缺点:
(1)免疫效果一般低于减毒活疫苗,虽然能够诱导产生包括 中和抗体在内的免疫反应,但不能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 应。 (2)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多次接种。 (3)灭活剂对病毒抗原有影响,而且对不同的抗原成分影响 不同。 (4)由于诱导的免疫反应水平较低,以及各个抗原成分之间 的疫苗应答不平衡,可能诱发疾病。 (5)一般要求对疫苗进行浓缩纯化。 (6)一般不能通过自然途径接种,不易产生局部免疫反应。 (7)需要使用佐剂,制剂中存在灭活苗仅有几种主要表面蛋白质,因而能消除许多无关 抗原诱发的抗体,从而减少疫苗的副反应和疫苗引起的相关 疾病。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是比较早 的亚单位疫苗,该类疫苗减少了全菌疫苗使用中所出现的不 良反应;此外,流感裂解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已在国内 外的广泛应用中得到了肯定。亚单位疫苗的不足之处是免疫 原性较低,需与佐剂合用才能产生好的免疫效果,所以,若 全菌(病毒)疫苗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仍应以全菌(病毒) 疫苗为首选。 其优点:易制备,价格低廉。
达VP1蛋白,制成疫苗。Kupper等(1981)等克隆了 FMDVVP1基因,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L启动子的下游, 实现VP1基因的原核表达,并通过间接ELISA和放射免疫试 验证实了其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从而为FMDV基因工程亚 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年Kield用大肠杆菌表达 的A型FMDVVP1蛋白免疫猪和牛,都可诱导中和抗体的产 生,用高浓的VP1蛋白或重复接种牛,可使牛抵抗FMDV强 毒的攻击。
其缺点:需追加免疫,制备疫苗有局限性。
Page 14
14
生物技术疫苗
Page 15
15
1结合疫苗
基本概念: 结合(以蛋白为载体的细菌多糖类)疫苗是指采用化学方 法将多糖共价结合在蛋白载体上所制备成的多糖-蛋白结合 疫苗,用于提高细菌疫苗多糖抗原的免疫原性,如b型流感 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和肺炎球菌结合 疫苗等。
Page 17
17
将多糖分子经化学共价结合到蛋白质上,由于蛋白质是一个 大分子载体,其分子表面存在多种不同的决定簇,能专一性 地被TH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识别,从而激活TH细胞,使之 参与免疫应答,因此多糖-蛋白结合物注射机体后诱发T细胞 依赖性免疫应答,应答过程中存在着TH-B2细胞间的协同作 用,其中TH细胞专一地识别多糖(抗原)决定簇,是产生抗 体的效应细胞。由于B2细胞(成熟的B淋细胞)表面的抗原 识别受体为IgG和IgM,故应答中产生这两种抗体,且能形成 记忆细胞,出现加强应答,使结合物中多糖的免疫原性大大 提高。同单一多糖疫苗相比,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具有许多免 疫优势,即它属于Td-Ag,有TH细胞参与,刺激机体产生的抗 体主要为IgG,另有少量的IgM,能产生细胞免疫和加强应答, 免疫原性强,免疫接种范围广。
Page 18
18
其优点:由于结合疫苗中两种抗原经化学共价结合后其各自 的免疫原性均得以增强,如此不仅起到了联合接种的目的,还 同时提高了免疫接种效果,带来一定 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缺点:作为一个在单一多糖疫苗基础上进一步化学结合的 疫苗, 其制备成本较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发展受到一定限 制;在具体化学合成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如多糖和载体 蛋白质在结合中均存在自身交联而变形,产生一种新抗原( 副 反应物)的可能。
Page 21
21
其优缺点:合成肽疫苗能克服常规疫苗的缺点,很早就被 认为是动物传染病预防用的终极疫苗。然而多年的研究结 果表明,合成肽疫苗免疫动物后所起的免疫保护作用并没 有象人们当初设想的那样理想,同时证明了构建的合成肽 疫苗的抗原性及其免疫原性要受到其自身组成及宿主免疫 系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诱导机体产生免疫的过程中, 单一的中和抗原表位是远远不够的,增加中和抗原表位的 数目和引入细胞抗原表位将起到必不可少的辅助协同作用。
Page 9
9
3 类毒素
基本概念:
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
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制剂。常用的甲醛溶液的 浓度是0.3~0.4%。它可使细菌外毒素的电荷发生改变,封 闭其自由氨基,产生甲烯化合物(CH2=N-)。其他基团(如 吲哚异吡唑环)与侧链的关系亦可改变,成为类毒素。常用 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另外,若在类毒素 中加入适量的磷酸铝或氢氧化铝,即成吸附精制类毒素。
不同类型疫苗的作用机制
Page 2
2
1 弱毒疫苗
基本概念: 弱毒疫苗,是一种病原致病力减弱但仍具有活力的完整 病原疫苗,也就是用人工致弱或自然筛选的弱毒株,经培 养后制备的疫苗。 通过特殊途径致弱后,其致病力减弱且免疫原性保持不 变,经过首免、二免甚至三免后,畜禽不产生明显损伤, 却能被刺激产生明显的免疫保护力畜禽不再被感染。
20
作用机制:
合成肽疫苗能否产生对B细胞表位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以及应 答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设计的几种抗原表位的组成和组 合方式。一般而言,作为理想的免疫原,抗原分子中要同时包 含目的抗原B细胞表位和自身或外源T细胞表位,可诱导出高 度特异性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 平起到预防或治疗作用,使机体产生较强的保护性。另外,通 过设计隐藏于抗原分子内部的表位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 因为泛 D R 辅助T细胞表位( pan - DR helper T cell ep itopes , PADRE )或通用T表位( universal T ep itope)以高 亲和力与机体内常见的HLADR分子结合,较少受MHC限制。
作用机制:
Page 3
3
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诱导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免疫方式,具有较强 保护作用。 (2)由于是活病毒,病毒可以在体内增殖,长时间和机体 细胞发生作用,诱导较强的免疫力。 (3)需接种多次,即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4)可以通过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点眼、滴鼻、口服等), 这样不仅可以产生全身免疫反应,而且可以诱导产生局部免 疫反应。 (5)可以通过病毒所有抗原(病毒包括多种抗原,其中一 种或两种就能引起反应)刺激机体产生反应。 (6)一般采用真空冻干工艺,需冷冻保存(-15℃~20℃)。
Page 10
10
作用机制: 该类制剂在体内吸收较慢,能较长时间刺激机体,使机体产 生高滴度抗体,增强免疫效果。类毒素也可与死疫苗混合制 成联合疫苗。如百白破三联疫苗,就是由百日咳死菌苗、白 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的。主要用于儿童,注射 后可同时预防儿童易发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种疾病。 类毒素在预防由外毒素引起的传染病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 人和动物的免疫接种,使其通过人工自动免疫获得抗病能力; 还可用来免疫动物,再从动物血液中提取含抗毒素的血清, 将此抗血清注入人体后,可使人体通过被动免疫的方式,立 即获得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力。
Page 23
23
3.1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基本概念: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又称生物合成亚 单位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是指将保护性抗原基因在原 核或真核细胞中表达,并以基因产物—蛋白质或多肽制成 疫苗。
Page 24
24
作用机制:
例如FMD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主要是利用各种表达系统表
Page 25
25
Morgan证实:用A12-32二聚体多次接种猪,猪也可产生高 水平的中和抗体,可以保护猪免受强毒的攻击,但是该技 术不适合O型FMDV。目前,已经发现FMDV结构基因和非 结构基因2A、3C串联起来表达,可以产生76S的类病毒粒 子,提纯该病毒粒子,用来免疫动物,其免疫效果类似于 全病毒,可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能抵抗强毒的攻击, 并彻底解决了FMDV常规疫苗散毒的危险。除此以外,酵 母和杆状病毒系统也用来表达VP1蛋白,解决VP1蛋白在原 核表达系统中不被修饰加工等问题,以期提高其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