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教学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教学艺术

摘要:“声情并茂”的授课方式是使语文课堂“活”起来的重要方法。下面就从普通话、朗读训练、节奏感和情感等方面探讨一下“声情并茂”的授课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普通话;抑扬顿挫;情感;声情并茂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其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而要想在课堂上体现出这一特点,就要求语文教师讲课时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的语言来阐述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要做到“声情并茂”。

下面结合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体会,浅谈一下“声情并茂”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一、教师上课要用规范、流利的普通话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课堂语言要标准、纯正、规范。要字字有声韵,句句入情理,以便在学生脑海里深深地打上烙印,贮藏在学生的思维器官里。

比如,第一册中的《春》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它形象地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如果教师绘声绘色地对“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进行描述,就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他们进入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境地,这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无异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反之,如果教师用方言土语讲课,会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

更会影响学生情感和意识的健康发展。

二、课堂中要注重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是一种借助声音技巧来传情达意,把无声文字转换为有声语言的活动。这种美富有活力和创造力,这种美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并进而转化为精神快乐。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剿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提示:开头的诗句字字顿开,“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处理得语重情深,给人以温馨与舒坦的感觉。“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重音,给人以逼真的嗅觉感,“清脆”“宛转”等词重读,使人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曲)这样的朗读,会给学生留下“呼之欲出”的感觉,更有助于体会文章的思想,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三、授课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教学语言过高过快,会让学生厌烦以至于无法很好地接受教师传递的课堂信息。偏低偏慢,会让学生提不起精神而达不到教学效果。抑扬顿挫、节奏感强的课堂语言不仅能带动学生的情绪,还能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悠远的意境。授课语言既要抑扬顿挫,又要调节合理,要与学生理解知识的心理特点相吻合,还要与语言教材特定的内容

相一致。学生对教师语言的节奏是非常敏感的。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曾说过:“对节奏的敏感,正如一般的音乐能力一样,是人类心理和生理本能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语文教学中,声音高时则要似高山流水,叮当作响;快时要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气势;低时要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

四、授课感情要真挚细腻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人师者,莫失乎爱!”情动于衷,才能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感。缺乏情感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让学生听了犹如在喝一杯白开水。相反,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教师若打开自己感情的大门,敞开心灵的空间,做到“声情并茂”,就能使学生听了犹如在品一杯千年佳酿,回味无穷。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融入教师、学生、作者的情感,来拨动学生的情弦,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背影》的语言就饱含感情。它是一篇朴实而饱含父子深情的散文,特别是结尾写父亲的来信那一段,特别真挚动人,催人泪下。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酝酿好感情,用抑扬顿挫的语言用情感为学生营造一个依依惜别的氛围,带学生认真体会父子之间那种相爱相怜的感情。教师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抓住作品中能激发学生感情的情感性诱导物,意象性诱导物,就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生命世界,感悟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展开生命的对话,在感悟、交流、对话中获得对人生价值的感悟。学完这一节后使学生

能揪心动肠,潸然泪下,同时对于培养学生对父母的理解与尊重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用准确的普通话,适合的语调,饱含感情地进行语文教学,这也就是做到了“声情并茂”。“声情并茂”的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作用非同寻常,关于它的运用与发展,还有待我们继续探讨,但我坚信做不到“声情并茂”,便教不好语文。参考文献:

湖南教育编辑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镇初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