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主要年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统计(1952-2018)

合集下载

对两项政策工具执行情况的调查——以镇江市为例

对两项政策工具执行情况的调查——以镇江市为例

时代金融对两项政策工具执行情况的调查——以镇江市为例● 吴小平 叶雨佳疫情以来,为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人民银行创新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两个直达经济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直接支持,实现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总体目标。

为了解两项政策工具出台后的执行情况,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对辖内28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

一、镇江市金融机构执行两项政策工具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基本情况镇江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加强政策宣传,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精准金融服务。

1-10月,全市各项贷款新增797.53亿元,同比多增加87.52亿元,比年初增长15.09%。

其中制造业贷款新增74.95亿元,同比多增加42.5亿元,增长7.7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到43.57%;民营企业贷款新增109.16亿元,同比增长13.34%;普惠小微贷款新增130.02亿元,增长28.35%;涉农贷款新增231.24亿元,同比增长12.56%。

10月,全市银行机构到期需偿还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21.67亿元,实施阶段性延期偿还的贷款本金16.69亿元,平均延期率为77.03%;截至10月末,全市银行机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比年初新增46.40亿元,占普惠小微新增贷款比重为35.66%。

二、当前金融机构执行两项政策工具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宣贯不到位,政策传导不通畅。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能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及时召开党委(党组)会议传达要求,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对内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微信交流学习和视频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解读,提升全行员工的政策认知度;对外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营业网点和电子门楣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提升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政策的知悉度。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30•【字号】镇政发[2011]13号•【施行日期】2011.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镇政发〔2011〕13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附件: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序言第一篇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第一章“十一五”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第二章“十二五”处于跨越发展关键时期第三章率先迈入基本现代化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目标第二篇创新引领新发展第四章建设创新型城市第一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二节提升城市服务创新能力第三节提升人才支撑创新能力第五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节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第四节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五节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第六章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一节提升“引进来”水平第二节增强“走出去”能力第三节实现开发区发展新跨越第七章增强体制机制活力第一节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二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第三节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四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三篇打造山水花园新城市第八章加快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第一节构建开放式空间发展格局第二节彰显“山水花园”城市形象第三节加快城市内涵品质提升第四节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经济第九章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一节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第二节加快辖市中心城市发展第三节推进“三新”示范建设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十章建设绿色生态镇江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第二节强化环境保护第三节推进绿色发展第十一章构筑现代化区域大交通第一节完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第二节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第三节提升港口发展水平第四节进一步发挥内河航道作用第四篇建设幸福和谐新镇江第十二章提升民生幸福第一节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第二节促进充分就业第三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建设健康城市第五节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第六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第十三章完善社会管理第一节建设智慧镇江第二节保障公共安全第三节加强人口管理第四节建设精神文明第五篇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第十四章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第一节构筑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第二节落实差别化发展政策和管理第十五章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第一节明确四类功能区域第二节提升沿江发展水平第三节做强东部产业经济板块第四节强化西部资源整合第五节拓展南部发展空间第十六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第六篇奋力实现现代化新蓝图第十七章加强政策调节第十八章实施重大工程第十九章强化规划实施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镇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创新图强、跨越发展,建设山水花园城市、率先迈入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1952-2000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张军吴桂英张吉鹏*摘要:本文通过回顾和比较已有研究中国资本存量的相关文献,考虑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补充和调整,本文对各年投资流量、投资品价格指数、折旧率/重置率、基年资本存量的选择与构造以及缺失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处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补充和调整后的分省数据,根据永续盘存法估计了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1952-2000年各年末的物质资本存量。

关键词:省际资本存量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经济折旧率*本文是张军主持的研究项目“资本形成、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978-20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目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02BJY129)的慷慨资助,对此,本文作者表示感谢。

文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缺陷由张军负责。

本文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尤其要感谢许宪春先生向作者对若干统计指标的解释,章元博士有益的讨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经济发展分地区电子数据库”,孙刚同学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刘明兴博士在数据方面提供的建议和帮助。

当然,文责自负。

*张军,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433,电话:(021)65643054;E-mail:junzh_2000@.con。

吴桂英,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张吉鹏,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计省际资本存量提供了客观条件1。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本文是对已有中国资本存量估算研究的补充和延续,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正式开始测算资本存量之前,有必要指出,资本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广义的资本可以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土地。

虽然少数研究考虑或讨论了土地和人力资本,如邹(Chow, 1993),张军和章元(2003)以及王和姚(Wang and Yao, 2001),但是大部分研究在估计资本存量时,仅指严格意义上的物质资本,本文也将遵循这一传统。

镇江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主要年份社会经济主要指标日均水平统计(1952-2018)

镇江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主要年份社会经济主要指标日均水平统计(1952-2018)
1657
1291 1430
22026 15356
2010年
55321
3362 3275.6 160.2 188.8 234.5
3611.2
28.6 43.5 1047
15471
2234 1301.6 637.1 442.4 1680 128.7
3147
3784 4358
60362 42831
2015年
37285
3243.5 2186.2 272.6 237.7 207.7 25.8
9753
8260 11189
138164 121934
47.0
103.0
0.2
0.3
2.1
28
202
60
63
109
165
200
25
23
46
101
247
69
116
313
1072
3867
153
244
561
1373
3705
摘编自《镇江统计年鉴2019》
2018)
2000年
11596
1693 3233.6 239.0 170.1 164.4
977.0
11.2 15.5 300.9
单位
万元
万元 吨 吨 吨 吨
万千瓦时
万吨 万人次 万元
万元
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人次 万美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1952年
67
37 1497 22.0
4.1
1970年
171
88 2129.1 15.8
1
0.7
2.1

镇江市基本情况概述

镇江市基本情况概述

镇江市基本情况概述㈠自然概况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顶端。

在北纬31度37分至32度19分,东经118度58分至119度58分。

西邻南京,东南连接常州,北滨长江,与扬州隔江相望。

全市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区为19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1%;水域面积52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7%,耕地面积179.71公顷,城市建城区面积为62.9平方公里,预计到2010年,建城区面积为104.7平方公里。

全市地貌大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以宁镇山脉和茅山山脉组成的山字型构造为骨架,山脉两侧由丘陵、岗地、平原分布。

镇江的西南部丘陵起伏、群山连绵,其中大华山为最高峰,海拔437.2米。

镇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常年降水量1078毫米左右。

㈡社会经济、人口形势镇江市现辖丹阳、句容、扬中三县(市),京口、润州、丹徒、新区四区。

2002年,按当年的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502.66亿元,其中:市区220.25亿元,丹阳152.26亿元,扬中62.41亿元,句容67.72亿元。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最早、经济发展最快、外商投资最为集中、城市建设最先进的地区之一,镇江就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区域。

镇江与南京、苏州等五座城市一起,构起了江苏最发达的区域——“苏南经济板块”。

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84亿美元,人均2300美元,跨入了中国经济强市行列,所辖的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均为“全国经济强县”。

至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266.58万人,其中男性135.31万人,女性131.27万人,年末市区总人口62.82万人,人口自然出生率7.45‰,人口死亡率5.41‰,自然增长率2.03‰,呈下降态势。

0-4岁占3.76%,60岁以上占12.26%,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76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91元,国内生产总值502.66亿元,人均18852元,财政收入40.81亿元。

镇江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主要年份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52-2018)

镇江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主要年份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52-2018)

165.33
180.02
4100 5638 109830
5231 7223 214180
10435 15868 382142
8629 4919 718497
9308 4311 918982
134.49
241.37
564.68
1113.71
1296.7
14.61 6.59 23923 29703 10.49 4988
37.46 2.19 0.90 2.52 5.60
镇江市主要年份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52-2018)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36.91
246.19
258.13
263.27
118.94 14.94 3.65 8.99 2.30
140.08 32.04 7.64 18.74 5.66
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
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投资
亿元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9.59
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0.28
0.89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亿元
0.04
0.37
金融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亿元
0.10
1.09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亿元
0.07
2.50
物价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
5.82
7.69
20.32
26.63
1207 2289 1414
3370 4008 2508
3631 3509 6199
4220 4839 42214

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指标数据:主要年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2000-2018)

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指标数据:主要年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2000-2018)

(2000-2016.从2017年3月起.电信业务总量不变价由2010年不变价调整为2015年不变价.而邮政业务总量仍使用201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速度按注:1.常住人口及人均指标已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衔接.2.公安局在2015年的户籍人口统计中.由原来的"农业"."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更改为"城镇"."乡村"统计口径.与历史数据不可比.3.*农业总产值从2003年开始采用新口径.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其增长速度按相同口径计算.4.地区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的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相对数按可比价计算.5.粮食产量自2014年报开始改变统计口径.与历史数据不可比.注:带*指标口径有所调整.增长率按可比口径计算.2.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推行城乡住户调查-体化改革.改革后.新口径指标名称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97年及以前统计范围为乡及乡以上工业;1998-2006年为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上的工业企业;2011年起为年产品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其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注:1.2011年起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2.带*指标增长率按可比口径计算.3.交通部规定从2014年起使用《2014年公路水路运输量统计试行方案》推算公路水路运输量统计数据.与以前年份历史数据不可比.4.从2014年1月起.工信部对数据通信不变价作出调整.邮电业务总量按调整后的2010年不变价计算.5.2016年起公路和水路客货运输量使用2015年专项调查结果推算.造成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与往年数据不可比.摘编自《中山统计年鉴2019》仍使用201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2016年数据已作可比调整. "统计口径.与历史数据不可比.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口径数据与旧口径数据不可比.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2007年起为年产品主营业务收入为500万元以计算.计数据.与以前年份历史数据不可比.算.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与往年数据不可比.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2015年数据已作可比调整.2019》。

南通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主要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统计(2000-2018)

南通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主要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统计(2000-2018)
4.7 46.9 48.4
49.4 50.6
0.2 50 49.8
17.2 75.3 10.4
-
9.3 20.7
54.9 16.7 14.8 6.1
2017
49.2 50.8
66 34
19.6 46.6 33.8
4.9 47.1 48
0.1 48.3 51.6
15.6 77.8 9
-
10 18.9
54.5 16.9 15.3 6.5
62.9
11.7
10.6
22.4
21.6
20.5
19.4
15.2
33.5
32
31.5
31.4
31.2
66.5
68
68.5
68.6
68.8
40.8
43.6
44.6
46.6
50.3
30
33.1
33.7
33.9
33.8
0.3
0.5
0.4
0.5
0.5
75.1
60.5
60.6
57.4
58
24.6
39
38.9
42.1
41.5
49
18.9
18.8
17.8
73.1
74.3
77.2
8
6.9
4.9
20.9
20.9
-
79.1
79.1
-
7.2
8.3
8.5
23
21.8
21.9
55.4
54.7
52.4
16.4
17.9
15.9
14.3
14.9

2010年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10年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10年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扣“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展主题,按照“跨越发展、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谐共享”的总体要求,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市呈现出经济运行高开稳走、内外需求协调运行、效益质量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健康发展局面。

【综合】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5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52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750.54亿元,增长13.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325元,折合9580美元,比上年增长12.0%。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4.5:58.2:37.3,调整至4.2:57.4:38.4,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就业、税收增长的贡献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占GDP比重为39.0%。

从运行质量看,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匹配性得到改善,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19.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快于GDP增幅17.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7.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活力增强。

全年新建创业孵化基地128家、创业实验(训)基地22家,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培训人数16.74万人,扶持创业6.1万人。

年末全市拥有私营企业4.59万户、注册资本1718.9亿元、从业人员77.5万人,比上年分别净增1.7万户、1102.4亿元和31.7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15.49万户、注册资本276.1亿元、从业人员29.9万人,比上年分别净增5.7万户、231.5亿元和13.7万人。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12亿元,占GDP的比重56.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122.76亿元,增长41.5%,占比58.5%,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2011年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镇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镇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六个注重”、推进“八项工程”,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经济社会事业保持协调稳定发展,取得了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转变、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结构效益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文教卫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新业绩,顺利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综合】经济发展平稳较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初步测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0.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74.23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935.76亿元,增长12.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73947元,增长11.2%,按现行汇率计算折合11736美元。

发展方式积极转变。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占GDP的比重2.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55.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五+X”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新兴产业投入4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7%;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35.2亿元,比上年增长54.5%。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4.1:56.4:39.5调整为4.3:55.2:40.5,服务业占GDP的比重4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单位GDP能耗为0.75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7%。

经济运行质量较快提升,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23.0%,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财政持续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31.27亿元,比上年增长39.3%。

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5.82亿元,增长31.5%,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完成23.68亿元,增长13.6%;营业税完成44.39亿元,增长26.3%;企业所得税完成20.48亿元,增长44.5%;个人所得税完成7.57亿元,增长37.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