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背诵篇目修订版教学内容
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背诵篇目修订版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背诵篇目此资料由高三语文老师严格按高考考试说明用苏教版教材整理,其中4个字由于电脑字库原因只能手写,特此说明。
《论语》选读01《为政以德》指定背诵部分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指定背诵部分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选读04《知其不可而为之》指定背诵部分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浙江高考语文考试解读
整体稳定的变化需要关注。
“与往年的语文高考描述相比,2017年我省xx年的语文高考描述在题型和难度上总体稳定,但也有几处细微变化需要注意。
”杭州高级中学副校长、高三语文老师徐涛说,比如基础知识板块增加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点,这几年语文高考的描述都没有出现过,很可能会出现在明年语文高考卷的选择题或者语用题板块。
“传统文化经典测试中心”增加了“如《论语》”字样。
不要低估这三个字。
近年来的语文考试说明只指出要考传统文化经典,但传统文化经典的范围很广。
如果没有明确的把握,复习起来就比较困难。
”徐涛分析说,这一次,考试说明其实向考生强调了要加强对《论语》的复习。
此外,考试成绩的分布也有一些变化。
语言运用部分分数从24分下降到20分,古诗和现代文学分别提高了3分和1分。
分数的增减向考生传递了一个信号,明年的中国高考将更加注重文化传承。
审核建议:
首先,在中国高考的考场上,拿到基础和作文的人赢得了世界。
其次,考生要高度重视文言文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古诗鉴赏等考点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很难通过短期复习显著提高。
相比较而言,文言文复习的投入产出比会更高。
当然,这些都是语文复习的共同点,考生需要在这次复习的基础上,有策略地找到自己的个性点。
1。
2023浙江高考语文 (3)
2023浙江高考语文引言2023年浙江高考语文科目是每个考生都必须参加的考试科目,以下是关于2023浙江高考语文科目的详细介绍和备考指南。
考试内容及分值分布2023浙江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作文和综合能力。
作文部分占总分的40%,综合能力部分占总分的60%。
作文部分作文部分包含以下内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应用文写作和议论文写作。
命题作文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所给的命题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命题作文的考察重点在于考生对于所给命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材料作文是在考生阅读一篇材料后,根据材料的内容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作文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所给材料,并加以运用。
应用文写作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或者信息,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应用文。
议论文写作要求考生就所给主题展开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相关的支持理由。
议论文的字数要求为600字左右。
综合能力部分综合能力部分包括语言知识与运用、阅读理解和综合能力与文学常识。
综合能力部分的考察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语言知识与运用要求考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包括词汇理解与运用、句法结构分析与运用等。
阅读理解要求考生能够阅读并理解一篇或多篇文章,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综合能力与文学常识要求考生对文学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文学常识解析文本中隐含的意义等。
备考指南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备考。
课程学习考生需要充分利用高中语文课程,掌握好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课文,提炼课文的核心思想,掌握好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平时可以多读一些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同时也要多关注时事、社会热点等,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是语文科目的重要内容,考生需要通过多写多练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浙教版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20年版)》,将课程标准的必修1、2、3及选修3的内容确定为高考理科综合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知识点的考查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20版·2020年8月第5次印刷)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生物学科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查考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一)理解与表达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思路,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调查、实验、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三)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浙江省高考语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说明(含样卷)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语文(含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
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12版)(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依据的全省统一的语文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语文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业水平考试评价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文字、语法、修辞、标点等基本语言知识,并具有实际运用的能力。
(2)具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等不同类型的文本的能力。
(3)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词句含义,能读懂浅易的古代诗文,具备古代诗歌作品的初步鉴赏能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
(4)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要求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分别用a、b、c、d、e来表示。
其含义如下: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次。
能够识别重要字词读音的正误、字形的正误;能够准确记住相关的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记住古代诗文中的名句等等。
2019浙江高考考试说明及样卷--语文
2019浙江高考考试说明及样卷--语文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含语文例卷及答案)讲课讲稿
语文Ⅰ.考试性质与对象语文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语文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III.考试内容与要求语文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示例题答案
▪
8.【答案】D
▪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
文“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可知,刘敞“折服”皇帝的方式
不是“犯颜直谏”而是“讽谏”。
▪ 9. (1)①【答案】(走这条路线)非常直接又不费力气, 不需要多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要走老路?
▪
②【答案】王甲知道(刘敞)可以为自己洗刷罪名,
敞既惊骇又羞愧地说:“确实这样。只是自与大宋通好以来,设置驿站的路线
就是这样,不敢变更。”顺州的山里面有怪异的野兽,长得像马却吃老虎豹子,
契丹人不能认识这种动物,就来问刘敞。刘敞回答:“这就是人们说的‘駁’”
给他们描述駁的声音外形,并背诵《山海经》《管子》的部分内容使契丹人了
解这种动物,契丹人更加的感叹佩服。刘敞出使契丹国回来,请求治理扬州。
却很少”。 ③朴素。语言朴素自然,平实客观。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读起 来亲切自然。 ④生动。有些句子运用了修辞,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用了 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4)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 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探究能力。本文是对重水作介绍说明 的科普文,文章的标题为“古怪的重水”,“古怪”既彰显出了重水的特 性,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标题合适。如认为不合适, 可阐述“古怪”有违文体特征等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合适。 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 ②“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 ③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 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 用于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 示例二:不合适。 ①虽写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题 文不符。 ②科技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③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无所谓“古怪”。 ④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所以称为“重水”并不“古怪”。(答出两条 即可)
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考点能力层级简析
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语文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本《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5、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7、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8、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二、现代文阅读(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7、对文本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9、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言表现力的品味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不要标题,且文中不能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根据高考语文考试要求,答题时不需要为文本编写标题。
这是因为,在语文考试中,标题本身并不参与评分。
评卷老师会直接根据答题者在正文中的回答内容进行分数评定。
同时,在答题过程中,切忌在正文中出现与题目相同的标题文字。
这是为了避免给评卷老师带来困扰,让他们更加专注于正文内容的评判。
因此,在回答问题、写作、评论等方面,不要使用与标题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考试,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说明。
确保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准确无误。
2. 在回答问题或写作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论点,并且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 注意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确保文章的整体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4.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段落分隔符,帮助体现不同的论点或观点。
5. 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某个问题上,导致其他问题无法作答。
总之,考生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不需要为文本编写标题,并且要避免在正文中出现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正确理解题目要求,
准确表达观点,注意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合理分配时间,这些都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希望考生们能够做好准备,发挥出自己的语文水平。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浙教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浙教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浙教生物学科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考查考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一、考试的能力要求〔一〕理解与表达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思路,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调查、实验、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三〕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四〕综合运用能力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为必修1、2、3和选修3的内容。
考试内容以“生物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语文Ⅰ.考试性质与对象语文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语文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III.考试内容与要求语文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含语文例卷及答案)
语文Ⅰ.考试性质与对象语文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语文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III.考试内容与要求语文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浙江省新高考语文试题 (一)
浙江省新高考语文试题 (一)浙江省新高考语文试题是当前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其他科目的试题一样,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布置,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近几年,浙江省新高考语文试题的设计越来越接近考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让考生更容易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力量和实用价值。
介绍试卷结构:浙江省新高考语文试题的结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文本阅读和写作。
文本阅读中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如材料阅读、文本阅读、新闻选编等;而写作部分则主要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具体包含标题填写、续写文本、写评论/议论文、写作文等。
试卷分值的分布:浙江省新高考语文试题的总分值为150分,其中文本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分值基本相等,各占总分的50%。
而具体到试题类型的分值分布则有所不同,例如,材料阅读题在文本阅读部分中所占分值较大,而写作文的分值则在写作部分中占据较高的比重。
总体来看,采取这种分值分布模式的试卷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
试卷中的特点:浙江省新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实用价值。
试卷中的文本阅读和写作题目更加关注实用性,力求贴近生活和实际应用情境。
2.突出素质教育。
试卷中强调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尤其是对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
3.注重思辨独立性。
试卷的文本阅读和写作部分不仅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着重培养考生的思辨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体而言,浙江省新高考语文试题是一份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注重实用性和思辨独立性的试卷。
其试卷特点和试题分值的分布让考生更能充分表现自己,展现自身语文综合素质,在未来的高考环节中更易于实现高分高造效应。
2023浙江高考语文
2023浙江高考语文一、引言2023年的浙江高考语文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作为一门核心科目,不仅对考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高考分数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2023浙江高考语文科目的特点和备考策略。
二、考试内容及试题形式1. 考试内容浙江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表达应用、文学知识和写作。
其中,阅读理解占据了考试的较大比重。
2. 试题形式浙江高考语文科目的试题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和作文题等。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改错题则考察对语法和语言运用的掌握程度。
作文题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表达思想,运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三、备考建议1. 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在浙江高考语文科目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可以通过多读各种类型的文章,积累阅读经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建议考生多做一些模拟题,做到理解文章的内容,正确回答问题。
2. 增强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科目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考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考生需要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同时,需要多写作文,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学好文学知识文学知识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对于高考语文来说是不可忽视的。
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了解一些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参加有关的讲座、讨论会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知识水平。
4. 增强语法和语言运用的掌握程度语法和语言运用是语文科目中的基础,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考生需要重视语法的学习,掌握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和句型。
同时,在做题和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通过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考试技巧1. 熟悉题型和考点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熟悉各种题型的要求和考点,了解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浙江省高考说明
浙江省高考说明篇一: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Ⅰ.考试性质与对象语文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语文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III.考试内容与要求语文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及样卷(语文)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7.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8.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二、现代文阅读(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9.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5.文中信息的筛选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10.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11.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参考篇目见附录1)四、写作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一)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二)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与赋分1.语言文字运用 24分2.现代文阅读 32-3分3.古代诗文阅读 34+3分4.写作 60分参考试卷及答案语文参考试卷(此卷仅作参考)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撒气(sā)姊妹(zǐ)怒发冲冠(guān)请君入瓮(wēng)B.甲胄(zhòu)谶语(chèn)开门揖盗(yī)用舍行藏(cáng)C.曲笔(qū)襁褓(qiǎng)铄石流金(shuò)居室逼仄(zhè)D.韬略(tāo)泥泞(nìng)厚此薄彼(báo)朔风砭骨(biān)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
B.启明星点缀在天边,月亮的清辉倾泻而下,在水中放射出神秘的光芒,河水仿佛化作降自天界的甘露,可净化人间的一切污秽和不祥。
C.如果没有人去惊动一座山,不在山中开凿路径架设缆车,而是任由它生长,它必定会往野性、蓬勃的方向去,成为大地上突兀而起的一块坚硬骨节。
D.夜阑人静,萤火虫在月色下闪烁着幽幽的微光,在儿子轻微的酣声中,这个纯朴的农家女人一针一线地编织着这件承载着母爱的毛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纵观当下国内众多谍战题材作品,信仰被抽象成一个特征,信仰什么、为什么信仰都不再重要,浓墨重彩渲染的是由执著信仰而产生的力量。
B.形形色色的“赠品经济”让商家绞尽了脑汁:虽说同是变相让利,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只有棋高一着,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C.民众对司法的一些负面情绪,固然跟司法腐败有莫大关系,但确实也有部分无良媒体,从非专业角度对案件进行了情绪化炒作,导致负面消息甚嚣尘上。
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联合国官员表示,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B.人们习惯用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代替传统工具书的当下,十年一修的《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却完成了“四个月卖了7万套”的惊人销售数字。
C.《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食品过度包装做出了强制性规定,这使有关部门遏制过度包装有了一把尚方宝剑。
D.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健全,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碑碣、遗址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字)(3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全球共识性的选择,将改变每一个企业、机关、家庭、个人的生产、工作、消费和生活的方式。
然而,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与发达国家有显著的不同。
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工业化阶段,正在朝着全面信息化的方向前进。
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并且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
这使得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更为复杂,不能照搬西方提出的发展模式。
□□□□□□□□□□□□□□□□□□□□□□□□□6.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调查数据并归纳出四个结论。
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
(4分)南方某网站发起“你担心西南大旱有何影响”的调查,问卷共列出9个选项,网友只能就其中自己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投票。
共有60000余名网友参与了此项活动,调查结果如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情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父亲说的话。
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不超过70字)(5分)我打电话给水站要求送桶装水。
过了好一会儿,师傅才气喘吁吁地把水送到,原来电梯停电了,他是爬了十八层楼梯上来的。
因为还得给别家送水,师傅顾不上休息,提着空桶就出门。
我正准备随手把门关上,父亲忙拦住我,扶着门对楼道上的师傅说了声“再见”,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地把门关上。
“干吗不把门关上,大冷天的,您站在门口小心冻病了。
”我说。
父亲淡淡地回答:“□□□□□□□□□□□□□□□□□□□□□□□□□□□□□□□□□□□□□□□□□□□□□□□□□□□□□□□□□□□□□□□□□□□□”我终于明白,温暖人心的往往正是细微处显示的一份善良。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12分)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
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
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
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
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