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教案:小班数学比较长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比较长短”。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长短特点,学会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长短。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长短特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棒、玩具、图片等。
学具:每人一组小棒、玩具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小棒,提问:“大家看,这些小棒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发现小棒的长短不同。
2. 讲解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比较长短的方法,示范如何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小棒的长短。
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学会正确比较长短。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准备的小棒、玩具或图片进行比较,练习判断物体的长短。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正确比较。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请把长短不一的小棒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答问题。
教师讲解答案,解释为什么这样排列。
5. 随堂练习(10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较长短的方法1. 观察物体,发现长短特点2. 用比较的方法确定长短3. 语言表达,得出结论七、作业设计(1)小鸟小鱼(2)苹果橙子(3)铅笔尺子答案:(1)小鸟小鱼(根据实际情况判断)(2)苹果橙子(根据实际情况判断)(3)铅笔尺子(铅笔比尺子短)小棒、铅笔、尺子、玩具车答案:玩具车最长,铅笔最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比较,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8篇
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8篇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进度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篇1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实物。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1、场地上画有1~4个点的小动物家4个。
2、教具一套:投影机、录音机、磁带、投影片4张。
3、学具人手一套、动物印套、印泥、食物、卡片、点卡。
活动过程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1、听音乐《骑小车》去参观动物村(音乐附后)依次出现投影小猫、小狗、小鸡、小兔的家,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点?2、尝度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
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
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小猫小狗小刺猬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结束课题。
小猫小狗小刺猬玩法:四位小朋友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手后着眼睛蹲在圆圈中央,其余三位孩子手拉手走边念: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
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和难点:让幼儿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长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五章《比较长短》,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度概念,学习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掌握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概念,能够识别物体长短。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判断物体长短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难点: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绳子。
学具:学生用直尺、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绳子、卡片等物品,创设一个比较长短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品的长度。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长度概念,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度。
(2)讲解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直接观察、重叠比较、使用直尺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学生用直尺、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绳子,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较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 小结与拓展(10分钟)(2)拓展: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比较长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评价(5分钟)(1)学生自评: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存在哪些问题。
(2)教师评价:点评学生表现,强调重点,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长度概念2. 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直接观察重叠比较使用直尺比较3. 直尺测量物体长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比较下列物体的长短,并说明比较方法。
2. 答案:(1)表格内填写相应物体的实际长度。
(2)根据比较方法,给出物体长短的顺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度概念和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直尺测量长度的准确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长度问题,如测量身高、物体长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直尺的使用方法。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长短(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长短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认识长和短,并能初步进行简单的长短比较;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和探索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知识幼儿园小班(3-4岁)的学生一般已经学过形状、大小等概念,这次将引导他们认识长和短。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长和短,初步进行简单的长短比较。
3. 教学难点通过幼儿自我发现和操作,引导幼儿产生类比和比较的思维习惯。
4.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听讲相结合;幼儿自主探索与询问;幼儿群体活动与个体表现相结合。
三、教学活动1.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将一些不同长度的小棍子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和试玩,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和比较这些小棍子的长短。
2.重点环节(20分钟):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有数个小朋友,让每个小朋友拿手中的不等长度的小棍子,互相比较,然后给自己的小棍子贴上相应的标签,如“长”、“短”等。
老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但不宜过多干预幼儿的主体能动性。
如此循环多次,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至少进行三次比较。
3.看板环节(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比长短”字样,“比”字的上下分别放置一根不等长度的竹签,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填充下方的图案。
再让幼儿在黑板下方自由发挥,创作符合主题的画作。
4.总结反思环节(10分钟):老师将幼儿的画作粘贴在班级活动室的窗户上,然后引导幼儿回想班级活动室中所用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口头交流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困难及解决办法。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思路与策略通过用幼儿关系密切、接触频繁的家长来了解幼儿对概念认识的水平和兴趣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幼儿发现、体验长短概念,引导幼儿通过互动、群体等形式实现乐于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
2. 教学评价与收获通过本次比长短的数学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提高,幼儿们渐渐地学会用自己的描述和表达方式描述长短,也体验到了创意的乐趣。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比较长短》
《比较长短》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物体的长短。
2.学会使用长短词汇描述物体,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合作、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并用词汇表达。
难点: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并解决比较物体长短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木棍、绳子、积木等。
2.学具:每组一套长短不一的小木棍、绳子、积木等。
3.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玩“猜猜看”游戏,让幼儿猜一猜哪个物品更长,哪个更短。
2.引导幼儿用长短词汇描述物品,如“这个木棍比那个木棍长”、“这条绳子比那条绳子短”。
(二)基本环节1.感知长短(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小木棍,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长,哪个短。
(2)教师出示绳子,让幼儿比较绳子的长短。
(3)教师出示积木,让幼儿比较积木的长短。
2.学习比较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比较物体长短,讲解比较方法:把两个物体一端对齐,观察另一端的长短。
(2)幼儿分组进行操作,互相比较物品的长短。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操作。
3.游戏活动(1)组织幼儿玩“长短排序”游戏规则:每组幼儿将长短不一的小木棍、绳子、积木按长短顺序排列。
(2)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指导。
(2)教师强调用词汇表达物体长短的重要性。
(三)巩固环节1.教师出示新的物品,让幼儿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判断。
2.幼儿互相交流比较结果,用词汇描述物品长短。
(四)结束环节1.教师出示一幅画,画中有长短不一的物品,让幼儿找出画中的长短物品。
五、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设计新颖,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基本环节设计合理,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比较方法。
3.游戏环节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
4.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关注到每个幼儿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
5.结束环节对课程进行了回顾,巩固了幼儿的学习成果。
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比较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含反
思
教学目标:
1. 认得物体的长短概念;
2. 能够比较物体的长短大小;
3. 提高幼儿的察看本领和判定力。
教学准备:
1. 长短不同的物品,如木棍、毛线等;
2. 呈现板、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老师手持两根木棍,分别放在桌子上,并说:“小伙伴,你们看这两根木棍,它们长短不同,哪根木棍比较长,哪根棍比较短呢?”引导幼儿进行判定和比较。
【学习活动1】
老师手持数个物品数个不同长度的毛线让幼儿进行察看和比较,询问幼儿毛线的长度,让幼儿用手比较长度并说出判定。
【学习活动2】
老师向幼儿呈现两个物品,让幼儿比较它们的长度,并说出它们的长短大小,让幼儿自由玩耍找寻长短不同的物品进行比较。
【学习活动3】
老师指定两个幼儿随机拿起两个不同长度的物品,在桌上放置,询问其他幼儿:“这两个物品哪个比较长,哪个比较短呢?”引导幼儿们一起进行比较,找出比较长和比较短的物品。
【学习活动4】
老师利用呈现板进行教学,上面画出几条不同长度的小鱼,幼儿通过察看逐一说出哪条小鱼比较长,哪条比较短。
【活动总结】
老师让幼儿对今日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说出今日所学习的学问点。
【拓展实践】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忙幼儿进行巩固和拓展,如看谁能找出房间中最长和最短的物品,或者用积木搭出不同长度的形状进行比较等。
教学反思:
1. 同学的注意力和活跃度还是比较高的,但由于幼儿的特别性,用语还要更加简洁明白,语速慢,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把握;
2. 在教学前要对准备的教具进行增多删少,不要给幼儿眼花缭乱。
小班数学《比长短》优质教案8篇
小班数学《比长短》优质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中的《比长短》。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短概念,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长短,掌握长短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短的概念,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能够进行长短排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短概念,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比较方法进行长短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同的铅笔、绳子、直尺。
学具:每组一套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这些铅笔和绳子有什么不同吗?2. 讲解概念(1)教师拿出两支铅笔,一支长一支短,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长的铅笔是比短的铅笔长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长短。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比较铅笔的长短。
(2)讲解比较方法:用直尺量,或者直接观察。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套铅笔、绳子。
(2)学生用比较方法,判断铅笔、绳子的长短。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6.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
(2)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比较这些物品的长短。
六、板书设计1. 《比长短》2. 内容:(1)长短概念(2)比较方法(3)排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铅笔、绳子的长短,并排序。
(2)找一找生活中的长短物品,并比较、排序。
2. 答案:(1)铅笔:从长到短排序。
绳子:从短到长排序。
(2)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短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比较长短,如用尺子量、折叠等。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三项长短比较
小班数学教案三项长短比较【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案,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本文将以小班数学教案为例,比较三项长短,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性。
【正文】一、教案一:长短比较的触觉活动本教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触觉来感知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物品,如铅笔、橡皮、书本等。
然后,将这些物品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按照长度的大小进行排序。
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点,通过亲身参与而加深对长度概念的理解。
这个教案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对长度概念的认识。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只涉及到了一维的长度概念,没有考虑到其他更复杂的概念,如面积和体积。
另外,对于个别学生来说,触觉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教案二:长短比较的图形活动本教案主要通过绘制图形的方式来比较不同线段的长度。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画有不同长度的线段。
教师可以将这些卡片展示给学生,然后要求他们按照长度的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线段的特点,如长短、粗细等。
与第一个教案相比,这个教案更加注重二维的图形概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线段长短的几何特性。
此外,绘制图形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和绘画能力。
然而,这个教案可能需要较多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制作卡片和图形的准备,可能需要教师事先花费较多的时间。
三、教案三:长短比较的数值活动这个教案主要通过数字的比较来实现不同物体长度的比较。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值,让他们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比如,给出三组数值:10、15、20;7、5、3;25、30、40;然后要求学生将每组数值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与前两个教案相比,这个教案更加侧重于数值的比较和排序能力的培养。
通过数值的比较和排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长短的概念,并提高数字思维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短。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环节,让幼儿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幼儿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短,掌握比较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操作,正确比较物体长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长短不同的物体若干,如小棒、绳子、木块等。
(2)比较工具,如尺子、小棍等。
(3)幼儿操作材料,如卡片、拼图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参与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椅、窗户等,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长短不同。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长短不同的物体。
2. 基本部分:(1)教师展示长短不同的物体,如小棒、绳子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短。
(2)教师引导幼儿用比较工具(如尺子、小棍)来比较这些物体的长短。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比较各自的长短物体,并说出比较结果。
(4)教师提供操作材料,如卡片、拼图等,让幼儿独立操作,比较长短。
3. 巩固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如“长短接力赛”,巩固比较长度的能力。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和体验。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找出长短不同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2)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3)通过作业收集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长短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理解长度的概念。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比长短》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比长短》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长短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长短来描述物体,并能进行比较。
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长短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木棒、绳子、积木等。
2.学具:每组一套长短不一的小木棒、绳子、积木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具,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引导幼儿发现长短不一的特点,引出课题《比长短》。
(二)基本概念1.讲解长短的概念,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理解长短的含义。
2.示范如何用长短描述物体,如:这根木棒比那根木棒长,这根绳子比那根绳子短。
(三)动手操作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套学具。
2.指导幼儿用学具进行长短比较,如:找出最长的木棒、最短的绳子等。
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游戏活动1.游戏一:长短排序将长短不一的木棒、绳子、积木等摆放在地上,让幼儿按照长短顺序进行排序。
2.游戏二:长短接力将幼儿分成两队,每队成员依次用长短不一的木棒进行接力,先将木棒传递到终点的队伍获胜。
1.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他们用长短描述自己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1.幼儿对长短概念的理解较为到位,能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来区分长短。
2.在动手操作环节,幼儿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分享自己的发现。
3.游戏活动环节,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不足之处:1.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长短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游戏活动设计有待丰富,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重点:让幼儿学会用长短来描述物体,并能进行比较。
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长的?什么是短的?幼:长的就是比短的更长,短的就是比长的更短。
师:非常好!现在请大家看看这些小木棒,谁能找出最长的和最短的那根呢?(幼儿寻找并拿出最长和最短的木棒)师:很好,那么我们怎么描述它们呢?幼:最长的木棒比其他的都长,最短的木棒比其他的都短。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教课设计比较长短【篇一:小班数学教课设计:长短排排队】【活动目标】1、在观察、比较中区分2—3 样同类物体的长短。
2、培育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认知准备:能区分大、中、小。
资料准备:长短不一样的绸带、扭扭棒、笔;幼儿操作练习册(苗 p7 )相应的粘纸。
【活动要点】比较区分长短【活动难点】比较 3 样物体的长短【活动过程】一、说一说。
看看老师今日带来了什么?请你说出给他们的名称和用途。
(扭扭棒、笔)二、比一比。
1、两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1)分别比较两根绸带谈谈哪根绸带长,哪根绸带短?(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2)请个别幼儿演示比较哪支笔长,哪支笔短?(讲讲自己比较的方法)小结(要点):教师边示范边表达:可以用眼睛看,比一比。
当(j y135 幼儿教育)看不出来时,可以将两样东西的一头对齐进行比较,这样也能知道哪个长,哪个短了。
2、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1)分别比较 3 支笔(讲讲原由)(2) 3 根绸带的长短,(三根绸带一头对齐比较)小结(难点):教师边示范边表达:用相同的方法,三样东西一起比:一头对齐,捏住,比出最短的,再比出最长的,就可以帮它们排队了。
三、排一排,贴一贴。
1、请你找到围巾、皮带、玩具、衣服等的粘纸,并和本来同类的物件比一比,帮他们排排队。
(指引幼儿先将一头对齐,再进行比较,而后依据比较的结果,按长短序次进行排队粘贴)2、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篇二:小班数学活动《比长短》教课反思】小班数学活动《比长短》教课反思这节课我组织了数学活动《比长短》,本次活动的要点是经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的长短,学着比较长短,能正确的运用长,比较长,最短等语词。
并理解物体长或短的相对关系,初步试试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有序摆列,本次活动难点是将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有序摆列。
在活动开始时,我第一取出两根铅笔,请小朋友观察比较,哪根长,哪根短,接着再取出中等长的铅笔放在中间,请小朋友频频观察,并可以完好的说出这根铅笔比长的那根要短,比较短的那跟要长。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比长短》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比长短》【教案】比长短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比较长度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比较长度的词汇。
2.通过比较,能够判断出物体的相对大小。
3.能够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长度的比较。
4.能够将物体按照长度从小到大排列。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比较长度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比较长度的词汇。
2.能够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长度的比较。
3.能够将物体按照长度从小到大排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如铅笔、书、橡皮擦等。
3.长度不同的毛线。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一根铅笔,然后出示一根较长的书,引导学生说出铅笔和书的长度的比较关系,指导学生使用“长短”这个概念进行比较。
2.探究(1)教师出示两根长度不同的毛线,要求学生判断两根毛线之间的长度关系。
(2)教师出示一根较长的毛线和一根较短的木棍,要求学生判断毛线和木棍之间的长度关系。
(3)教师出示一根铅笔和一个橡皮擦,请学生判断两个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并说出原因。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的探究,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长度,逐渐认识到比较长度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长短”这个词语。
3.归纳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刚才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长度的词语有:长、短。
4.练习教师出示两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比较长度的概念,判断两组物体中哪一组物体较长,并说出原因。
5.拓展教师出示一组物体,包括了铅笔、书、橡皮擦等,要求学生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这些物体。
6.综合应用教师出示一组长度不同的毛线,要求学生使用这些毛线将自己的手臂长度进行量化,并说出自己手臂长度的相对关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长度,逐渐认识到比较长度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长短”这个词语。
通过练习和拓展,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知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不同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
数学比长短小班教案8篇
数学比长短小班教案8篇数学比长短小班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能从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感受长短认知的乐趣。
4、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解决。
5 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长短,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三、活动准备巧虎玩偶、多媒体ppt课件、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四、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啊,巧虎妈妈要带着我们的好朋友巧虎去超市买东西,他们在超市里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吗?2、出示图片,引出主题(1)利用出现的长短不一的金箍棒、铅笔、直尺、勺子等物品,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2)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中还有哪些物品有长的,也有短的?请你们找出来,说一说。
(3)通过观察、比较、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长短的呢?(让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比较长短)3、小结:知道物体有长有短,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利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边说边操作: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五、活动延伸1、利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体验长短认知的.乐趣。
教学反思1、本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知识。
2、师生配合较好,学生愿意参与,具有积极的表现欲。
3、再次上的话,材料选择应更丰富点。
最好是现成的物品。
更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东西直接区分描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附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长短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掌握长短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比较过程中,能够注意到长短的细微差别。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木棒、绳子、积木等。
2.环境创设:将长短不一的物品摆放在教室内,供幼儿观察和比较。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积极性。
(二)主题活动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摆放的长短不一的物品,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长短不一的物品,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长,哪个短。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用语言表达长短的概念。
4.教师示范如何用语言表达长短,如:“这个绳子比那个绳子长”,“这个木棒比那个木棒短”。
5.组织幼儿进行“比长短”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内幼儿轮流用长短不一的物品进行比较,并用语言表达。
6.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表达,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三)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积木,引导幼儿用积木搭建长短不一的建筑物。
2.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幼儿评价哪个长,哪个短。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反思:本节课的实践活动环节,幼儿参与度较高,搭建积木的过程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长短的变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找到长短不一的物品,与家长一起比较并表达长短。
2.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长短概念,如:比较鞋子、裤子等物品的长短。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长短概念的理解和表达仍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长短概念。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得小班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了解比较长短的概念。
2.学会使用比较长短的量词,如“比、最、更”等。
3.能够在比较长短的情境下,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
教学内容1. 比较长短的概念首先,老师将会用一些常见的物品进行示范,例如:笔、橡皮、书等物品。
然后,老师会让学生根据这些物品,分别谈谈它们的长短。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了解什么是比较长短了。
2. 比较长短的量词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探究物品,对比了物品之间的长短。
在这个基础上,老师会引导学生们学习使用比较长短的量词,比如:•比:用于比较两个物品的长短,如“这个比那个短”。
•最:用于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物品的长短,如“这是三个球里面最短的一个”。
•更:用于表达物品更短或更长,如“用这个笔比那个更长一些”。
3. 比较运算在学习了比较长短的概念和量词之后,老师会通过现实中的实物,让小班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
例如,让学生比较长短不一的铅笔,或者让学生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身高等等,提高学生们的比较能力。
教学流程1.导入–老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对它们的长短进行观察探究。
–引起学生们想起什么是比较长短,以及比较长短的重要性。
2.学习–老师讲解比较长短的量词,示范使用每一个量词,并且巩固量词的差异性。
3.运用–让小班学生参与现实的比较运算,观察和比较物品的长短。
–引导学生们将比较长短的量词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们的比较能力。
4.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察结果。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比较长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拼图、实物对比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理解和巩固比较长短的概念和应用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创造有趣、有用、有挑战的教学环境。
教学机会此次教学可以让小班学生了解比较长短的概念,掌握基础的量词应用和比较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生动、轻松的教学氛围,带动学生们喜欢数学学科的热情,培养学生们的思维逻辑和判断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长短》含反思
活动目标:1. 明白物体有长有短。
2. 学习比较长短的方式,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 体验学习数学活动的欢乐。
4. 培育幼儿比较和判定的能力。
5. 进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式,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活动预备:手工制作的犬牙交错的两条裤子,两根金箍棒,两条丝带活动进程:一、导入教师以故事导入,引发幼儿爱好(教师:今天,长颈鹿妈妈带着它的宝贝小长颈鹿要去超市买东西,!出自:快思老.师!他们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那宝贝们想不想明白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啊?)二、明白物体有长有短,学会比较长短1.利用故事中显现的犬牙交错的裤子、金箍棒、丝带等物体,让幼儿明白物体有长有短2.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说诞生活中还有什么犬牙交错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明白物体有长有短3.通过观看、谈话等方式,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4.教师总结明白物体是有长短的,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活动延伸: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发觉还有什么犬牙交错的物体课后反思:整个活动下来,发觉幼儿之间在能力上仍是有不同的,大部份幼儿能专门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份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试探,试探如安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斗胆讲出自己的方式,并帮忙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因此在预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
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明白得仍是有帮忙的。
相信对以后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必然的帮忙。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终止,整体感觉小孩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气氛,都还挺高兴的。
《比较长短》小班数学教案
《比较长短》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能够比较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 学习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长短不同的物体(如小棒、绳子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把尺子,一张白纸,几支彩笔。
3.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长短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短。
2. 讲解:教师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并演示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物体并记录长度。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家长帮助幼儿用尺子测量家里的某些物体,并记录长度。
2. 家长引导幼儿比较物体长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2. 关注幼儿在比较长短时的思维过程,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比较方法。
3.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估其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最长物体”评选活动,让幼儿寻找并展示自己认为最长的物体。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3. 结合自然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物体长度的变化,如植物的生长。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
2. 分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3.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九、教学反馈:1.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根据家长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3. 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十、教学后续:1. 在后续的教学中,继续巩固幼儿对长度概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1、通过让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
3、学习用并置的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概念(3-1 3-2)
2、长短不同物品、幼儿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根魔棒,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让幼儿发现长短不同。
)
二、展开
1.通过操作,学习并置比较法。
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颜色、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用什么方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小结: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
与幼儿一起朗诵教师总结的儿歌,边说边操作。
两个朋友比长短,
先躺下,左对齐;
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3.趣味练习:比较长短
观察图片,比较相同物体的长短。
请幼儿看看图片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并在最长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红色,
在短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蓝色。
4.分组操作,巩固方法。
请幼儿在小筐里分别拿出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相邻两名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掌握不好的幼儿。
三、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后,让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形成长于短的体验。
(活动自然结束)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