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7.《大学英语》分类培养(接续培养型) 课程标准

7.《大学英语》分类培养(接续培养型) 课程标准

掌握名词的特征、定义和固定 6 用法,了解词在语法中的重要 性,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3
Pronouns 1.代词的概念
代词
2.代词分类
3.代词的用法
4.常用的代词
掌握代词的特征、定义和固定 6 用法,了解词在语法中的重要 性,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4
Verbs
1.动词的分类
掌握动词的特征、定义和固定 6
掌握动词时态的各种用法。
8
时态
2.各种时态的用法
13
Voice
1.语态的分类
掌握语态的基本要点以及用 10
语态
2.被动语态的用法 法。
14
Basic
1.简单句的特点
了解 7 种基本句型以及句子 6
sentence 2.简单句的构成以及 成分。
基本句
句法成分
15 并列结构和从 1.并列句和从属分句 掌握并列结构和从属结构的 8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标准的英语语法,学会使用自然得体的英 语语言表达思想,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1)介绍基本的语法范畴和概念,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法知识,熟悉语 法概念。 (2)掌握 4000 个左右的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包括中学所 掌握的词和词组) (3)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第一部分是词法,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 副词、介词、连词、数词、冠词;第二部分是句法,包括基本句型,限定从属分 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时态,语态。。 2.能力目标 (1)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具备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具备连接语言信息中断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上下文,以词汇和语法 为测试内容,衔接语篇和寓意连贯。 (3)具备通过阅读文章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确定文章的中心思 想或主旨大意,辨认与中心思想有关的事实和细节;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推断 出词语或句子的确切含义;在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能依据文章的语意结构, 进行合理的推论以及综合的概括,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高清+11级《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高清+11级《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各专业专业带头人:院(系)审批:教务处审批:院领导审批:陈祥章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管学院二○一一年七月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大专非英语专业第一学年开设的必修基础课。

在教学设计和课程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任务为载体,着重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中妥善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语言知识和参与任务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潜能,为以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高职院大学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高职院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是以后英语选修及专业英语学习的先修课。

通过各个不同话题或情景的教学,满足了不同专业英语学习的需要,为培养职业能力奠定了基础。

在第三学期由于不开设大学英语公共课,学生如希望继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选修一些英语后续课程,如《新职业英语》专业篇和素质篇,培养学生从事目标岗位工作应具备的英语能力,实现其全面发展,或选修《英语口语》、《英美文学》等,满足学生需求。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高中英语课程。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年及学时、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见表1。

表1 学习领域课程描述2三、学习情境设计与描述1.学习情境设计根据本课程知识点的递进关系,以基本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进行课程的学习情景设计。

经过分析,本课程第一学期52学时分8个学习情境,其中包括一次1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复习,见表2情景1~8。

表2 学习情境设计2.学习情境描述包括学习情境名称、学时、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用到的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见表3-1~8。

345678910表3-8 学习情境八描述四、课程评价内容及方式为了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教学评价确实起到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增强竞争意识,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大学英语》评价方11案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地位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二)课程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内容标准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艺术类学生应该达到B级要求,其他学生达到A级要求:1.词汇A级: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

B级: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2.语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听力A级: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B级: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4.口语A级: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B级: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5.阅读A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

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pdf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pdf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大专非英语专业第一学年开设的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融行业需求与英语学习为一体,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高职英语课程。

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使不同专业学生具备进入未来职业要求及职业发展需要的基本专业英语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对职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工作的真实场景中能够看得懂、说得出、写得了有关涉外的业务资料,特别是能结合专业和岗位得体地进行日常会话和专业交流,使学生成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年及学时、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见表。

学习领域课程描述各单元学习目标及学习过程三、学习情境设计与描述1.学习情境设计根据本课程知识点的递进关系,以基本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进行课程的学习情景设计。

经过分析,本课程第一学期64学时,第二学期72学时。

2.学习情境描述具体学习情境及学时安排如下: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四、课程评价内容及方式为了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教学评价确实起到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增强竞争意识,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评价方案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总评成绩设为100分,具体评价内容和比值如下:考核内容比值 总评平时出勤+课堂表现10%100作业+学习情境完成情况评价10%口试 20% 期末考试(闭卷)60%五、说明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参考。

人生就像一部书,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书写着生命中曾承载的苦辣酸甜和正在经历的风霜雪雨。

不管这部书的情节精彩也好,简约也罢,我们都必须字斟句酌,用心构思。

只有这样,认真写好人生的每一个章节,才能把握生命的主旋律。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一项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对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要求和意义。

1. 标准概述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是基于国家教育政策和与国际接轨的英语教学理念而制定的。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 课程设置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课程应分为不同级别和不同模块,以适应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和研究需求。

其次,课程内容应涵盖英语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方面,并结合实际语境展开教学。

最后,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和运用所学知识。

3. 教学目标和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评价标准则通过考试、作业、口语面试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4. 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对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要求。

教材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要。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注重互动和实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5. 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还关注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组织、教师配备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质量保障则包括教学评估、教学改进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6. 应用与展望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来,应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对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希望能为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通过遵循标准要求,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7.《大学英语》(非分类)课程标准

7.《大学英语》(非分类)课程标准

either...or; be
表示原因的关键词后边
compared with/to... 的解释内容等。能够面对
Grammar: as...as; 生活和学习中的主要问
the...the...; ... and... 题,做出恰当选择,培养
Writing: a poster 荣誉感和责任心。
Listening: the story
Phrases: find one’s 明对生活的影响;能够英
way to; let alone... 语写活动通知;在听力过
Grammar: indefinite 程中忽略次要专有名词。
pronouns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Writing: a notice of 力。
an event
Listening:accidental
讲稿的几个要点;学会用
Phrases: pass on; 英语来描述自己的家庭
allow sb to do ath; 类型;如何写一封祝贺信;
shout at; make
看一段有难度的英文视
sure...
频,无法听清所有内容时,
Grammar: present 学会借助图像帮助理解
perfect
等。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家
of a volunteer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 交际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1.知识目标 (1)语音:了解基本语音知识,在日常生活会话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和流畅; 根据语音、语调了解对方话语中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2)词汇:认知 3400 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 1600 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 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 2400 个左右的单词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学生应结合行业英语学习, 认知 400 个专业英语词汇。 (3)语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掌握适当的语言描述事物,简单表达观点、态度与情感等;了解语篇中基本的衔接和连贯手段, 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 (4)听力:理解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一般语速的英语对 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 (5)口语:掌握交际的常用句式,并应用于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熟悉个人、家庭和社 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进一步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 题。 (6)阅读:理解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

(2023年整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全国版)

(2023年整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全国版)

(2023年整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全国版)1. 引言本文档为2023年度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全国版)的整理,请各教育机构和相关教职人员按照本标准进行教学活动。

本标准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运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2. 课程目标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方面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使其能够听懂日常交际和学术讲座;-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进行日常对话和学术演讲;- 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各类英文资料;-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撰写各类英文作文和学术论文;- 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使其能够进行中英互译。

3. 课程内容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听力- 进行听力训练,要求学生能听懂各类日常对话、新闻报道和学术讲座;- 提供多样化的听力材料,包括录音和视频等形式;- 引导学生进行听力练,提高他们的听力技巧。

3.2 口语- 进行口语训练,要求学生能进行日常对话和学术演讲;- 提供各种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对话中练口语表达;- 引导学生掌握各类口语技巧,如发音、语调等。

3.3 阅读-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包括各类文章、报刊和学术论文等;- 教授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理解大意和提取关键信息等;-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4 写作- 教授各类写作技巧,如写作结构、段落组织和表达准确性等;- 提供写作训练题目,要求学生撰写各类英文作文和学术论文;-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估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写作能力。

3.5 翻译- 教授中英翻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提供中英互译的练材料,包括句子、段落和文章等;- 引导学生进行翻译练,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4.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来给予评估;- 考试成绩:进行定期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考试;- 综合评估:综合各项评估结果,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成绩。

【VIP专享】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VIP专享】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教学学时:120(理论)+60(实践)课程学分: 6先行课程:新编高职英语语音教程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参考教材:1、《新编高职英语综合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8月(主编:邵胤)2、《实用英语听说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8月(主编:陈明娟)3、《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教程精编》中国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主编:刘红)4、《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教程精编》中国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主编:刘红)一、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我院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开设的一门“实践相互融合”,“基础与应用互为补充”的高职高专基础课程。

由于我院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学生的英语水平起点也不高,而且个体差异较大,英语教学存在较大的难度。

高职高专英语坚持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紧密围绕我院二级分院、部各专业目标岗位群对英语的实际需要,参考扩招后生源英语水平下降的实际状况,按学生可接受程度的原则,确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与定位。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能动学习,逐渐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按照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两个级别的目标要求:A级: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另需掌握300个与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

B级:认知20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另需掌握200个与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二)职业技能目标本课程职业技能目标是使大一的学生能通过AB级,即要求学生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意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和作用《大学英语》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必修课。

本课程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切实有效的礼仪教育,培养人们理解、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培养人们是非分明、推心置腹、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做人品行,培养人们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会议管理实务》、《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等专业课程。

一、课程定位大学英语是是我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和必修课。

它是为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

本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的理念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应用(application)为目的,以实践(practice)为核心,以知识(Knowledge)为主线,以职业(vocation)为背景,设计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

将基础语言交流项目和职业模拟项目贯穿其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以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一体化,最终实现提高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

2.课程设计的思路(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上,大学英语课程结合我院英语教育的实际,基础英语教学内容与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并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整个高职英语教学中,成为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语言载体。

使学生能更容易实现学习与工作的对接,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中,听得清、说的明、看的懂、写得出,大大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基础,课程内容的选取贴近我院高职学生的基础水平,难易适中,以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删减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是我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

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

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

2.能力目标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内容稍长的对话、短文等,并在其结构较为复杂、观点较为隐含时也能理解要点。

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

能听懂自己专业方面的讲座,并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或专业性的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较长、语言稍难的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

3)阅读理解能力: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其意义,借助词典能阅读英语原版书籍和英语国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

能比较顺利地阅读自己专业有关的综述性文献。

4)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阅读和写作,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理念与目标设定1. 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3. 整合多种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注重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1. 大学英语课程应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课应涵盖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础英语技能训练,选修课则应提供更多更广泛的英语应用技能培训,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科技英语等。

2. 教学内容应注重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体现英语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3. 教材选择应注重质量,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与教学质量监控1.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和评估,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 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4. 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管理部门,以便改进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

五、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资源保障1. 加强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英语课程标准》,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和综合英语两个阶段。

基础英语主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基础训练,包括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

综合英语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研究目标大学英语课程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听力能力:培养学生听懂日常交流和学术讲座等不同场景下的英语能力,提高听力理解的准确性和速度。

2.口语能力:培养学生流利、准确、自然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演讲和口头报告。

3.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本的能力,包括课本文章、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4.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表达思想、观点和论证,掌握常用写作技巧和格式。

5.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礼仪规范,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教学方法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和自主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听力训练、写作练等,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此外,学生也应主动参与到课程研究中,通过课后复、参加英语角、使用英语研究资源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考核方式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通常包括考试和平时成绩。

考试形式可以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各个方面的测试,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能力。

平时成绩通常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项目等。

结语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通过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学生在课程研究中应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为将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对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简要解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英语》课程规范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规范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5.1 课程基本信息(表5-1)表5-1 “大学英语”课程基本信息5.2 课程性质与任务5.2.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我院各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学习和运用提供了语言基础。

本课程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参加英语AB级考试创造条件,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5.2.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意识,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5.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力和敏感性,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在涉外交际活动和就业需要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5.3.1 知识目标A1: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A2:掌握基本句型。

A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如appear to be,go public,in addition to。

A4: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

A5:掌握信封的基本格式。

A6:了解简单的西方餐桌礼仪,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A7:掌握文章《饭桌生意经》的大意以及布局。

A8:学习并理解文章《饭桌生意经》的重难点词汇及句式。

A9:掌握英语邀请函的书写格式。

A10:学生通过查阅与讨论的形式解决课后习题。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1-2学期总学时:116(8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公共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融行业需求与英语学习为一体,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高职英语课程。

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使不同专业学生具备进入未来职业要求及职业发展需要的基本专业英语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对职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工作的真实场景中能够看得懂、说得出、写得了有关涉外的业务资料,特别是能结合专业和岗位得体地进行日常会话和专业交流,使学生成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作用《大学英语》通过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在打好语言基本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的同时,也能掌握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大学英语》是为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艺术人才的一门课程,始终贯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能够进行一般的口头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1、《大学英语》遵循“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原则,在内容选择上不仅关注高职学生的语言水平,还突出对其职业技能的培养。

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提升职业素养的同时,将语言应用于职业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2、《大学英语》充分关注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性,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选取鲜活生动、地道时尚的文章以及涵盖生活、学习、工作等日常话题的职场语言素材,充分体现英语语言的时代特色与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

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

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
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挑选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工作场景作为语言环境,将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合作性和交际性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融入行业工作过程内容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提高
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

2.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时,大学英语课程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了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3)实施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形式的开放性
本着尊重语言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性原则,大学英语课程确定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

主要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等)、项目实施(小组活动、随堂测试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四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的开放性
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拓展学习项目,实施课外学习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能力,使其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和研究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二是以素质教育为本,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将来各方面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和基本的行文结构,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能力目标
学习动机明确,有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
己的学习策略。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的主要内容。

能就较广泛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如通知、定货单。

能借助词典正确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和一般业务的文字材料英汉互译。

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素质目标
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熟悉异国他乡的风俗习惯,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综合素养。

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说明:本课程没有直接对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资格标准。

四、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教材的选用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采用了听说和读写两套教材,均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这两套教材的选择改变大学英语教学只重读写的模式,开启大学英语教学读写和听说双管齐下的新模式,也突出了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更实现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并且,在国际商务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公共英语教研室与商务外语教研室的部分骨干教师,以普通大学英语和行业英语相结合为切入点,于2012年8月开始开发了一套适合我院实际和财经商贸类专业工作需求的高职大学英语教材,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校范围内使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行业职
业技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2.精品课程
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大学英语》在2007年评为院级优质课程。

从2010年开始,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公共英语教研室又组织建设了《高职实用英语》课程,该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又囊括了行业英语,体现了与时俱进,实用性强的特点。

让大学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有机结合。

本课程将重新规划课程建设方案,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标准。

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1)试题库
大学英语课程自开课至今,按照学期划分,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试题库。

第一学期:大学英语文1 、大学英语理1;第二学期:大学英语文2、大学英语理2;第三学期:大学英语文3、大学英语理3。

按照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和使用教材的不同,大学英语文1、大学英语文2、大学英语文3又分别划分为两套不同的试题。

其中,会计学院学生使用一套,商学院和财政经融学院学生使用一套,以满足不同考评需求。

(2)电子教案
教案是大学英语授课的基础,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为此,公共英语教研室实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大学英语电子教案。

(3)学习网站
丰富的网络资源是大学英语课程开展课外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以下是大学英语课程常用的英语学习网站:
旺旺英语网:
洪恩英语学习网:
疯狂英语学习网:
空中美语:
雅思的官方网站:/
空中英语教室:/realhtml/
我爱英语:/
21世纪报:/
(二)课程教学团队构成
目前,本课程团队共有13名专任教师,均毕业于国内重点高校的英语教育教学专业。

其中,在读博士1名,研究生学历的11名,本科学历的1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2.3%;副教授1名,讲师12名,全部达到中级以上职称;具有双师素质的5人,其他教师也都在全力考取双师。

30-40岁的教师占69.2%,40-50岁的教师占30.8%,思想活跃,教改创新性强。

此外,本课程教学团队中还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兼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

(三)实训条件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施以及立体化的教材,大学英语课程构建了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内实训
大学英语课程的授课地点基本都是多媒体教室,可以生动、直观地将实训内容演示给学生,也可以便捷地展示学生的实训作品并给予反馈意见,这为指导学生课内实训提供了便利条件。

2.课外实训
除了多媒体教室,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外教讲座、英语角、覆盖全校的英语调频广播电台EBS等,为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课外实训条件,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开放性。

五、说明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而制定的,适用于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制定过程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培养方案要求、体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原则;不断提高课程标准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结合学生实际,按照学科专业体系,建立课程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