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MTP)是指在大出血时,依照预先制定的血液成分方案予以输血,需要妇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及输血科医师及血库共同尽力完成输血协议.之青柳念文创作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胎盘前置及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产后出血已成为围产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则.当下对于大出血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多,鉴于早期蛋白C 及纤溶途径的激活,今朝止血复苏成为新的治疗途径,即早期使用血液制品及止血药物,而不是晶体液复苏.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Luis传授等对大量输血方案在产科中的应用停止总结.研究者指出产科一旦出现大出血,应依照比例输注稀释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而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查成果,文章发表在AJOG上.既往经典的液体复苏为晶体液及稀释红细胞,除非凝血检查提示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50000/mm³,纤维蛋白原<100-150mg/dl、凝血酶原时间(PT)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 1.5倍以上,才予以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等制品.大出血予以输注晶体液复苏会增加血管内静水压同时冲刷血管内皮的新鲜凝血块,加重出血.同时,大量的晶体液进入第三间隙,导致脑水肿、心衰及肺水肿.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肾脏灌流缺乏甚至引起腹腔间室综合征.最近的研究标明,大出血所致的肾衰使用大量晶体液时,尤其是富含氯离子的液体复苏时易导致肾间质水肿、肾静脉闭塞从而晦气于重建肾功能.今朝多主张使用平衡盐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术前节制出血时收缩压节制在80-100mmHg是可行的,可防止持续失血.但是,因为需要维持宫内胎儿的灌注,产科的允许性低血压尚待评估.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是以1:1:1的比例使用.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可以使血小板升高 5000-10000/mm ³,用量为1单位/10kg.1L的新鲜冰冻血浆含有2g纤维蛋白原,一个单位的新鲜冰冻血浆可以使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使用稀释红细胞的时间为出血18分钟内,1h内予以新鲜冰冻血浆.重组人凝血活化因子 VII此药被批准用于血友病及体内存在凝血因子VIII及IX 抗体者,但今朝也用于旁路支架术后、创伤及产科出血,对于前面成分输血无效者,可予以此药.但此药有动脉血栓的风险,且半衰期较短,其实不是出血治疗的一线用药.用药前患者需知足以下条件:血小板计数>50000/mm ³,纤维蛋白原>50-100mg/dl,温度>32°C,pH 值 >7.2,钙离子浓度正常.产科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病例陈述,无证据标明此药可以改善生存率,且此药价格昂贵,不推荐惯例使用,可予以氨甲环酸、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代替.纤维蛋白原大出血时纤维蛋白原最先被消耗,既往指南建议将血清纤维蛋白原浓度节制在100mg/dl以上,今朝建议维持在150-200mg/d,孕妇的血清值水平常高达400-500mg/dl,因此孕期出现纤维蛋白原低值往往病情更严重.一个单位的纤维蛋白原可以使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一般成人用量为10单位.氨甲环酸最近的研究显示,创伤后3h内承受氨甲环酸治疗者生存率改善,且未见血栓形成的报导.一项小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产后出血者使用此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因此,此药是平安有效的.创伤医学的研究发现,综合应用冷沉淀及氨甲环酸可以改善预后.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原复合物是人血清来历的一组维生素K相关的凝血因子,是逆转华法林药物作用的一线用药.该药的分歧规格含有分歧成分,用于拮抗华法林时(美国今朝唯一批准的适应症)用量为30-50单位/kg.今朝也被用于心血管及创伤科,可减少出血、减少输血量,但相关研究较少,尚缺乏血栓风险评估.因此,不建议作为产科大出血时的一线用药,对于难治性出血可以测验测验使用.虽然今朝非妊娠患者的输血指南较多,但推广应用到产科尚缺乏切确的数据研究.临床医师应该根据出血量、能够的止血时间及持续出血量的估计来做出决议.研究人员建议对于大出血者(2h内失血量超出血容量一半,1-2h内输注4单位红细胞悬液后仍出血不止,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 或心率大于120次/分)当即启动大量输血方案.首轮用血为6单位稀释红细胞悬液、6单位新鲜冰冻血浆、6单位血小板及 10单位冷沉淀.第二轮输血包含:6单位稀释红细胞悬液、6单位新鲜冰冻血浆及10单位冷沉淀,并同时送往手术室.若出血仍未节制,从首轮用法重新开端.定期监测血惯例及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应维持在150-200mg/dl,同时可用氨甲环酸取代重组凝血因子VII.。
外科手术输血标准
外科手术输血标准
外科手术输血标准是根据病人贫血程度和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来决定。
具体标准如下:
1. 择期手术,应在病人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20%时考虑输血;对于术中出血较多的手术,可考虑在手术中输血。
2. 对于贫血程度较重的病人,需要直接输浓缩红细胞,以尽快提高血红蛋白浓度,改善组织缺氧的情况。
3. 紧急手术中遇到危及生命的失血时,应迅速输入浓缩红细胞,同时也要输入浓缩血浆和血小板。
4. 对于婴幼儿和老年病人,由于他们造血功能减退,应适当减少输血量。
另外,在输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输血前仔细核对病人姓名、病案号、输血种类和输血量。
2. 血液不得直接滴在伤口上。
3. 连续输血时,要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需要时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4. 血液制品属于血液及血液制品管理范畴,不可乱用。
病人除手术紧急或临床医生根据病情判断需要输血外,不得私自向患者或家属提出无血源要求。
总的来说,输血可以迅速缓解失血症状,但使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并注意输血的安全性。
在遇到需要输血的情况时,建议与医生进行详细沟通,以确保安全和合理使用。
创伤大量输血方案
创伤大量输血方案在创伤性损伤的急救处理中,输血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大量输血是指在短时间内需要输注大量血液或血液成分,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创伤大量输血方案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输血指征、输血类型、输血速度、输血量以及输血后的监测与处理等。
一、输血指征创伤大量输血的指征主要包括:1. 休克状态:当患者出现休克状态时,及时输注血液或血液成分可以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提高组织灌注和氧供,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
2. 大量出血:创伤引起的大量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失血性休克,输血可以迅速补充失血的血容量,稳定患者的状态。
3. 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0 g/L或全血细胞比容低于0.21:当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或全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范围时,输血可以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维持组织的氧供。
二、输血类型创伤大量输血的类型主要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浆、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
根据患者具体的输血指征和实际情况,应选择合适的输血类型。
1. 全血:全血中含有各种成分,可以满足患者全面的输血需求。
但全血输注量较大,可能会引起容量负荷过大的问题。
2. 红细胞悬浮液:红细胞悬浮液是经过离心分离而得到的红细胞悬浮液,可以有效补充失血引起的贫血,提高患者的氧供。
3. 血浆:血浆中含有各种凝血因子,可以提供凝血功能所需的物质,对于出血性创伤患者特别重要。
4. 血小板:血小板可以有效防止和治疗创伤引起的出血,尤其适用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
5. 凝血因子:在创伤大量出血中,凝血因子可以补充和改善凝血功能,从而防止和治疗出血。
三、输血速度创伤大量输血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输注血液的累积量和患者的循环情况来判断输血速度。
1. 按需输血:在开始输血前,应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缺氧情况来评估输血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输血速度。
2. 快速输血:如果患者失血量较大,存在严重的休克状态,应考虑快速输血,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大量输血方案MTP+
大量输血方案MTP+概述大量输血方案MTP+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 Plus) 是一种应急血液管理方案,用于治疗大出血引起的严重失血病情。
本文档介绍了MTP+方案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实施步骤。
基本原理MTP+方案旨在提供快速、有效的血液输注,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恢复血容量。
其基本原理包括:1. 早期识别:通过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早期识别严重失血病情。
2. 快速启动:一旦确认需要大量输血,立即启动MTP+方案。
3. 快速输注:尽快输注适量的全血、红细胞悬浊液和凝血因子等血液组分。
4. 补充辅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补充输注其它辅助治疗药物。
应用范围MTP+方案适用于下列情况:- 外伤性大出血- 手术后并发症引起的失血- 出血性疾病等实施步骤1. 根据临床病情判断,确定是否需要MTP+方案。
2. 立即通知血库,申请相应的输血血液组分。
3. 收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型、交叉配血等。
4. 启动MTP+方案,按照预定输注比例开始输注适量的全血。
5. 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输注比例和补充辅助治疗药物。
6. 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液指标,调整输注速率和治疗方案。
7. 实施完毕后,及时记录并上报输注情况和效果。
注意事项- MTP+方案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操作。
- 在实施MTP+方案时,需注意监测患者的充分循环和凝血功能。
- 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或并发症。
根据临床实践,MTP+方案在应对大出血失血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急血液管理的及时和有效是保护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紧急输血流程
紧急输血流程紧急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通常用于急性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正确的紧急输血流程可以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1. 评估患者状况。
当患者需要紧急输血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
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休克程度、失血量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护人员确定输血的紧急性和输血量。
2. 确定输血指征。
根据患者的状况评估结果,医护人员需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紧急输血。
通常情况下,需要考虑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临床表现,如皮肤苍白、烦躁、昏厥等。
3. 快速准备输血物品。
一旦确定需要进行紧急输血,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准备输血所需的物品,包括血袋、输血管、输血针、输血泵等。
同时,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以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4. 采集血样进行配血。
在进行紧急输血前,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样进行配血。
配血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接受与自身血型和抗体相匹配的血液制品,以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5. 开始输血。
一切准备就绪后,医护人员可以开始进行紧急输血。
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同时,需要注意输血速度和输血量,避免出现输血过快或过多的情况。
6. 监测输血效果。
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血效果。
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量,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7. 输血后护理。
在完成紧急输血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监测、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等。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反应等。
8. 记录和报告。
紧急输血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速度、患者的反应等。
同时,需要将输血的情况及时报告给上级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紧急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救治措施,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大量失血方案
大量失血方案引言:失血是指身体失去过多的血液,这可能是因为外伤、手术、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大量失血可导致身体出现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开发科学有效的大量失血方案对于急救和治疗失血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大量失血方案,旨在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一、紧急止血当发生大量失血时,最紧急的任务就是止血,以停止继续出血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止血方法:1. 压迫止血:用无菌纱布或手帕等物品直接施压于出血点,以阻止血液流出。
同时,提高患者的受伤部位,有助于减轻出血。
2. 使用止血带:当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将止血带绕在出血处上方,用胶布固定,并通过扭紧止血带来压迫血管,停止出血。
3. 外科止血:当以上方法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止血手术。
这包括缝合出血点、结扎血管或进行止血带绑扎等手术操作。
二、输血补液在大量失血后,补充血液和液体是必要的,以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并保证生命体征的正常。
以下是常见的输血补液方案:1. 红细胞输注:当失血导致血红蛋白水平过低时,可以通过输注红细胞来补充失去的血液成分。
2. 血液成分输注:除了红细胞,还有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也需要进行输注,以促进止血和恢复血液功能。
3. 晶体液输注:除了血液成分,还可以输注含有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晶体液,以保持患者体内的液体平衡。
三、控制失血原因在治疗大量失血的过程中,需要找出失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失血原因和相应的治疗方法:1. 外伤性失血:对于外伤导致的大量失血,首先需要进行创伤修复,如缝合伤口、修复血管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防止感染和控制出血源,以减少继续失血的风险。
2. 内脏出血:对于内脏出血引起的大量失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开腹探查、切除受损组织等。
同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病态失血:某些病态状态也可能导致大量失血,如消化道出血、肿瘤引起的出血等。
大量出血的输血方案(最新课件)
白细胞破裂
Text Text Text
血小板消耗
血浆 钾离子浓度升高 血氨浓度升高 磷酸盐浓度升高 微聚体形成
第 66页
微聚体指每袋血在储存的过程中,由于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变形蛋白及纤维蛋白等多种血液 成分参与,形成大小不等,直径为20—160μm的微聚体,大约有160万个,被称为贮存损伤。 临床输血中,经常可见粘性絮状物堵塞输血器插口,或输血完毕后遗留在血袋壁上的浓粘稠物,此 物即为微聚体。一般在采血一周后开始形成。微聚体的危害主要有广泛阻塞肺毛细血管;肺小动脉痉 挛;阻塞肾小球滤过。输入大剂量库存血时,应使用25-40孔径的微滤器。在连续输血超过12小时时应 更换输血器,在输血小板前应更换输血器。
2020-11-19
1
2020-11-19
1 大量输血概念 2 大量输血病理改变 3 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4 大量输血并发症处理
第 22页
1
短时间输入库血达循环量的 3/ 4
大量输血概念 (国内)
2 一次连续输血超过病人血容量的 1.5 倍
3 在 6~8 小时内输入相当于病人全身血容量的血
2020-11-19
循环超负荷
酸碱平衡紊乱
肺微血管栓塞
2020-11-19
高钾血症
大量输血 并发症
低体温
枸橼酸盐中毒 与低血钙
低钾血症
第 2211页
循环超负荷
立即停止输血,积极抢救。 保持端坐体位、高流量给氧、应用速效利尿剂和强心药物,症 状不缓解采用放血疗法。
大量输血患者应谨慎使用碳酸氢钠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并结合病情纠正紊乱
2020-11-19
炎症加重 呼吸窘迫 呼吸衰竭
第 1122页
大量失血输血
4.4 如果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一份针对同
一名病人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应使用
与第一份《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上
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血库)技
术人员知道他们处理的是同一名病人。
41
4.5 急性失血病人如经液体复苏后收缩压能维持在 10.66kpa(80mmHg)左右可暂不输血。
23
为了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每输入全血1000ml,
或血浆500ml时应补钙1g。 而输入悬浮红细胞4000ml时才需要补钙1g,因为 悬浮红细胞中主要含添加剂,枸橼酸盐含量较少, 故以红细胞为主的输血时不宜盲目补钙。
推荐静脉注射10%氯化钙,不用葡萄糖酸钙,因
为后者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才能释放离子钙。
4.2 输血科(血库)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 说明哪种血液不能满足紧急输血的需要。
39
4.3 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伤员,此时应指 定1名医师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血库)联络。
每个病人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 病人姓名和唯一性病案号。 若无法识别病人(如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 上加紧急入院号(如01号、02号……),因为在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 标本标签时出错。
3
经治医师
负责尽早通知输血科(血库)需要大量输 血,以便让他们有时间检查库存并与采供 血机构预约血液。 如需要重症监护病床,应尽早安排。
大量输血方案
大量输血方案引言大量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补充大量失血、维持血压和纠正贫血等情况。
大量输血方案是指在大量输血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旨在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大量输血方案的一般原则、血液成分的选择和应用、输血速率控制以及可能的并发症等内容。
一般原则大量输血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适应症和目的:确定大量输血的适应症和目的,例如,创伤后失血、手术过程中出现大量出血等。
2.充分评估患者:在进行大量输血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以便选择适当的输血方案。
3.合理选择输血手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手段,包括全血输注、红细胞悬浮液、血浆、血小板等。
4.输血指征和目标:明确输血的指征和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输血方案。
5.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在输血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时调整输血速率和输血量。
6.关注并发症:警惕可能的输血并发症,包括输血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感染等,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血液成分的选择与应用大量输血涉及到多种血液成分的使用,主要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浆和血小板。
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可以有选择地应用这些血液成分。
•全血:全血输注适用于急需快速补充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情况,如大量出血、休克等。
在输注全血时,需注意配血的准确性和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红细胞悬浮液:红细胞悬浮液主要用于纠正贫血,适用于长期输血、疾病相关性贫血等情况。
悬浮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较多,可以减少体积负荷和输液速度。
•血浆:血浆主要用于血容量的补充和凝血功能的纠正。
在大量输血中,如出血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考虑输注血浆来纠正凝血异常。
•血小板:血小板主要用于补充血小板数量不足的患者,如凝血功能异常或严重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感染、避免输血反应。
输血速率控制大量输血时,输血速率的控制尤为重要,以避免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和减少心肺系统的负担。
创伤大量输血方案
创伤大量输血方案创伤是指人体组织和器官受到外部因素的损伤,造成血管破裂和出血的现象。
在临床治疗中,大量输血方案被广泛应用于救治创伤患者。
本文将就创伤大量输血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建议。
一、背景介绍创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情况,经常发生在车祸、灾难事故以及战争等场合。
在创伤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容量急剧下降,大量出血可能导致患者休克、器官功能衰竭乃至死亡。
因此,创伤患者的及时输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伤大量输血的定义与标准创伤大量输血是指在短时间内输注大量血液或血液制品,用以填补因创伤引起的失血,以维持或恢复患者血容量和循环功能。
通常,创伤大量输血的定义是,24小时内输注全血或红细胞等血液制品的总量大于等于4个血容量。
三、创伤大量输血方案的组成创伤大量输血方案一般包括输血指征、输血比例、输血速度和输血种类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1. 输血指征创伤大量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输血。
常见的输血指征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苍白、出冷汗等休克症状;严重的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呕吐等;湿冷症状,即“四湿冷”,指患者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2. 输血比例创伤大量输血的比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通常,根据失血量和体重来计算,输血比例为失血量/体重。
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以及其他条件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合适的输血比例。
3. 输血速度创伤大量输血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输血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因输血过快导致心力负荷过重,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心、肺等器官功能。
4. 输血种类创伤大量输血根据患者的需要,常使用的输血种类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等。
在选择输血种类时,应考虑患者的血型、血凝功能及全血细胞比例等因素。
四、创伤大量输血方案的注意事项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创伤大量输血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血型鉴定、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等。
确保患者的血型和凝血功能符合输血要求,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甲医院紧急用血应对预案
三甲医院紧急用血应对预案当临床上出现紧急用血和大量输血时,可启动此预案。
一、急诊急救输血应尽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最好静脉插管,同时采集配血用的血标本。
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二、如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一批创伤患者时应指定1名医生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
每位患者的血标本及申请单应有唯一性编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
三、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1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输血申请单,应使用与第一份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
以便输血科技术人员确认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四、急性失血伴低血容量患者应首先选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补液扩容后收缩压如能维持在10.66KPa(80mmHg)左右,Hb>100g/L可暂时不输血。
五、对于低血压急需手术的患者应尽快送手术室,手术室是给创伤患者输血的理想场所,急诊输血时应尽快将《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送输血科,禁止口头医嘱申请用血。
六、急诊输血患者应在输血前留取血标本待查,准确记录抽取标本日期及时间,输血申请单上注明“结果待报”,检验报告出来后存入病历。
七、输血科在接到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病情紧急且又不知患者ABO血型情况下,在15分钟之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
此后,尽快鉴定受血者血型并根据临床需要发出经交叉配血完全相合的血液。
八、在未知患者RhD血型的情况下,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或未成年女性不轻易发给RhD阳性O型红细胞。
病情“紧急”应在30min内完成正反定型及凝聚胺法主侧配血。
九、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不能输注全血,只能输注红细胞。
红细胞只要求主侧配血相合,次侧配血不作要求。
输注前要与患者或其亲属签订《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说明利弊。
血浆和冷沉淀可以相容性输注。
十、若已输入大量0型红细胞成分后,能否输注与患者同型的血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当患者原ABO血型的红细胞与新采集的患者血标本血清相合时,可以输注与患者原血型同型的血液(在改输原同型的血液时,须更换输血器)。
急诊用血管理规定
急诊用血管理规定1.急诊用血主要用于保障各种原因所致急性大出血病人紧急输血。
2.血液包括红细胞制品、新鲜冰冻血浆制品、血小板制品、冷沉淀制品等。
3.急诊医师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征:3.1红细胞制品主要应用于因红细胞绝对减少的贫血患者,如:内科贫血患者、外伤出血患者和手术出血患者。
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压积(HCT)>0.30,不予输血;急性失血患者,失血量<600ml或失血量≦20%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但应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失血量>20%血容量,HCT<0.30,或存在进行性失血时,先输注晶体液后输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适当输注红细胞以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其它输血情况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缺血缺氧情况、血液指标以及患者代偿能力进行综合考虑后慎重决定。
3.2新鲜冰冻血浆主要应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失血量过大、仍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病人;也可应用于输入大量库存悬浮红细胞后的患者以及严重肝病和烧伤等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不得将血浆作为补充白蛋白、增加营养液、单纯扩充血容量等使用。
3.3血小板制品主要用于治疗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或预防治疗因血小板严重减少可能引起出血的患者。
输注浓缩血小板的指征是:血小板计数<50×109/L并有微血管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20×109/L伴有发热或感染者则需要输注、血小板计数<5×109/L需要紧急足量输注。
3.4冷沉淀制品因富含除血小板以外的所有凝血成分,尤其是不稳定凝血因子且为浓缩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或纠正因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术后渗血性病症。
大量输血造成的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 凝血酶原时间(PT)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大于正常对照的 1.5倍可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如纤维蛋白原低于0.8g/L,应输注冷沉淀,而且一次量要给足。
一般成年人(体重60kg),每次输注冷沉淀10-15个单位。
紧急输血指征及原则
紧急输血指征及原则
紧急输血是在患者急需血液时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急性失血、贫血或其他严重情况。
紧急输血的指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 大量失血,如创伤、手术或产生大量内出血导致的失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状态,此时需要紧急输血来迅速补充血容量和维持组织器官的灌注。
2. 重度贫血,某些情况下,患者因为慢性疾病、溶血性贫血或其他原因导致重度贫血,出现严重贫血症状,需要紧急输血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
紧急输血的原则包括:
1. 快速响应,一旦确定患者需要紧急输血,医护人员应该立即启动输血程序,迅速准备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和输血设备。
2. 血型鉴定,在进行紧急输血前,要尽快进行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鉴定,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3.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红细胞悬浮液、新鲜冷冻血浆或血小板等血液制品进行输注。
4. 监测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
5. 补充凝血因子,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以考虑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或凝血因子来帮助止血。
总的来说,紧急输血的指征主要是针对急性失血和重度贫血的患者,而原则上主要包括快速响应、血型鉴定、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监测输血反应和补充凝血因子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输血需求来制定具体的输血方案,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临床紧急用血预案
临床紧急用血预案一、临床紧急用血预案1. 序言医院是治疗和救治患者的地方,但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重大意外伤害、大规模事故、自然灾害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失血导致血液流失过多的情况。
此时,临床紧急用血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目的临床紧急用血预案的目的在于保证在紧急血液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合适的血液资源,实施血液救治,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3. 预案主体临床紧急用血预案的执行主体应为医院相关部门,包括血库、临床科室、辅助诊疗科室等。
4. 紧急用血流程(1)紧急用血需求确认患者的血型和血型抗体等相关信息需要尽快确认,确保提供的血液符合患者的需求。
(2)血库资源调配医院应在平时建立起充足的血库储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紧急用血时,应尽快启动血液调配,包括向其他医院调配和借调社会公益捐献的血液资源等。
(3)快速血型鉴定针对血型未知或急需确认的患者,应采用快速血型鉴定技术,以确保匹配的血液尽快供应给患者。
(4)特殊血型和现场输血对于特殊血型的患者,应尽快寻找合适的供血者或通过血库筛查确认是否存在合适的血液。
对于无法及时从血库获取血液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现场输血,在确保手术操作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临时供血方式提供必要的血液支持。
(5)血液储存和输血方式紧急用血后,剩余的血液应妥善储存,按照血液保存及输血的相关规定执行。
5. 预案执行要点(1)人员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紧急用血预案培训,包括血库工作人员、临床医生和护士等相关人员,提高其紧急救治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2)器材准备和检查医院应做好相关器材的准备工作,确保在紧急用血时能够迅速操作,并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
(3)应急预案修订和演练医院应每年对临床紧急用血预案进行修订和审查,并定期组织演练测试,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临床应急救治水平。
6. 结语临床紧急用血预案是医院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及时保证患者血液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科大出血病人如何输血
产科大出血病人如何输血在产科手术中,有可能会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此时输血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但是对于孕妇及胎儿来说,输血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因此,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输血原则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产科大出血病人的输血。
输血原则1.根据患者病情及输血成分选择合适的血型在选择输血成分时,应严格按照患者的血型进行选择,确保血型相容,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对于产科大出血病人而言,iv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是首选,以及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加用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红细胞增殖因子等。
2.预防输血反应由于孕妇自身的特殊生理状况,极易发生输血反应。
因此,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循慢输原则,尽量避免输血速度过快。
在输血前,应首先行交叉配血试验,严格筛查献血者血液中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3.减小输血量为了减小孕妇和胎儿的输血量,应尽可能地采用冷冻贮存血制品。
此外,对于轻度出血的孕妇,应先采用药物治疗和输液,以尽可能地减小输血量。
注意事项1.输血前进行全面检查在进行输血前,应对孕妇进行全面检查,以评估其身体状况和输血风险,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知医生。
2.细心记录输血情况在输血过程中,应注意记录输血时间、量和成分等,以防止输错血和重复输血。
同时,对于产科大出血病人而言,可以在输血过程中进行血常规和凝血检查等,以及时调整输血量和成分。
3.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随时调整输血速度和成分,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完成输血治疗。
4.注意输血后的护理输血后,应对孕妇进行密切观察,以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必要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同时,应避免孕妇进行剧烈活动和性生活,在输血后适当休息和恢复。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产科大出血病人如何输血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并严格控制输血的质量和时间,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大量输血mtp方案 表
大量输血MTP方案概述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简称MTP)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急性出血或大量出血的患者。
该方案旨在迅速提供大量血液制品,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和血容量。
本文将介绍大量输血MTP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并提供相应的表格供参考。
MTP方案制定MTP方案的制定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制定MTP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1.触发条件:明确判定何时启动MTP方案非常重要。
通常,某些临床指标被视为触发条件,例如失血量超过某一阈值、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等。
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触发条件。
2.血液制品比例: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需要确定各类血液制品的输注比例。
一般情况下,红细胞悬浊液、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是常规的输血制品,其比例通常为6:1:1,但也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调整。
3.输注速度和量:在大量输血过程中,输注速度和输注量需要精确控制,以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血液制品的输注速度为15分钟至30分钟输完一单位,输注量的撤销与血液检查结果相关。
4.循环监测:在大量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循环状态需要被密切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可以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尿量和动脉血气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循环情况。
基于以上因素,制定大量输血MTP方案需要有多学科的参与,包括血液科、外科、急诊科等。
MTP方案执行一旦触发条件满足,MTP方案即开始执行。
以下是大量输血MTP方案的执行步骤:1.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当MTP方案启动时,需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包括血库、输血科、手术室、急诊科等,以确保顺畅的血液制品供应和输注。
2.快速获取血液制品:在MTP方案中,血液制品的获取是至关重要的。
医院应确保有足够的血液制品储备,并优化供应链以确保及时的血液制品输送。
3.适当盘点和记录: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对血液制品进行盘点和记录,以确保血液输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大量出血的输血与输液1
大量出血的输血与输液南昌市第一医院麻醉科邓捩根给大量出血下一个定义是很困难的,能在循环系统上引起变化的出血量在成人大约需要出血1000ml以上(20ml/kg)。
手术中测定出血是可能的,但在上消化道大出血,外伤性大出血时,测知出血量多不可能。
本文所谓大量出血乃指出血引起休克或有陷入休克之危险而言,并就其输血,输液问题加以论述。
一、出血休克疗法的变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以后的一些战争中以及交通事故中所发生的流血,出血性休克的研究有划时代的发展。
1960年前的疗法将输血作为理想的补充疗法,并认为输血量应是出血量的1.2~1.5倍以上。
然而,在1961年有关细胞外液量的概念和认识了乳酸林格液的疗效性后,才是真正的重大的发展因素。
而90年代中期国内外发生了更的改变,有大量的代血浆产品的问世。
此后有关出血性休克病理生理的研究,所以不仅限于循环出血,也包括末梢循环,细胞体液、组织代谢以及酸碱平衡。
其间输血学的进步,不仅对血清肝炎,而是对免疫学、血液学也积累了一些新的知识,在60年后半期,有人认为:“出血就输血”的观念对机体并不一定有利,所谓白的血液即乳酸林格液及代血浆大量使用,特别是越南战争的经验等,进一步认识到维持胶体渗透压的重大性,也检讨了乳酸加林格氏液给过的害处,现在大量出血输液疗法的要点是:1、补充循环血量;2、改善末梢循环;3、恢复有效的细胞外液量;4、预防和纠正代谢性酸中毒;5、其它。
二、出血的病理生理休克的成立机理如图1所示。
即循环血量减少,动脉压下降,招致末梢血量减少。
对机体保持体内环境恒定,在初期则使末梢血管收缩以减少血液的灌流量,维持血压,同时,经过血管壁直接将组织液送进静脉内,增加血浆量,尽量使功能性的循环血量维持得比较正常。
然而出血量再多,末梢血管的收缩状态长期持续,则毛细血管血流发生障碍,可引起血液沉积,末梢循环的障碍严重,致组织缺氧。
因此,进一步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毛细血管的透过性增加,血浆成份漏出血管外,血管内血流量减少,血液粘稠性增高,血球成份凝聚,致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从而成为不遂性休克。
大量输血方案
大量输血方案引言大量输血是指在短时间内给予患者大量的血液制品,用于治疗严重创伤、手术或疾病引起的大量出血。
大量输血方案是为了确保这种高风险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大量输血方案的关键内容和实施要点。
1. 血液制品选择在大量输血过程中,为了迅速补充失血引起的贫血,常常需要使用血浆、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等多种血液制品。
以下是常用血液制品的选择原则:•红细胞悬液:用于补充患者的红细胞量,适用于低血容量、贫血严重的情况。
•血浆:用于补充凝血因子,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但需要注意,大量输血血浆会增加液体负荷和导致循环血容量增加。
•血小板悬液:用于补充血小板,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的情况。
需要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和血小板计数来确定输血量。
•新鲜冷冻血浆:富含凝血因子,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的情况。
但需要注意,大量输血血浆会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凝血功能低下。
2. 输血反应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大量输血过程中,患者会面临输血反应和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理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输血前的筛选: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确定输血的适应症和安全性。
同时,要注意对患者的过敏史和既往输血史进行评估。
•输血前药物预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使用抗组织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预防。
对于患者有支气管痉挛风险的,可给予支气管舒张剂。
•注射及监测:在输血过程中,注射应用速率要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如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调整输血速率,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并发症的处理: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过敏反应、发热、感染等。
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要立即停止输血,给予适当的抗过敏治疗。
对于感染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和抗生素治疗。
3. 输血的安全管理为了确保大量输血的安全性,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输血质量控制:要求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输血知识和技能,对血液制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血液的洁净和无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MTP)是指在大出血时,按照预先制定的血液成分方案予以输血,需要妇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及输血科医师及血库共同努力完成输血协议。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胎盘前置及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产后出血已成为围产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则。
当下对于大出血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多,鉴于早期蛋白C及纤溶途径的激活,目前止血复苏成为新的治疗途径,即早期使用血液制品及止血药物,而不是晶体液复苏。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Luis教授等对大量输血方案在产科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研究者指出产科一旦出现大出血,应按照比例输注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而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文章发表在AJOG 上。
既往经典的液体复苏为晶体液及浓缩红细胞,除非凝血检查提示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50000/mm³,纤维蛋白原<100-150mg/dl、凝血酶原时间(PT)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1.5倍以上,才予以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等制品。
大出血予以输注晶体液复苏会增加血管内静水压同时冲刷血管内皮的新鲜凝血块,加重出血。
同时,大量的晶体液进入第三间隙,导致脑水肿、心衰及肺水肿。
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肾脏灌流不足甚至引起腹腔间室综合征。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出血所致的肾衰使用大量晶体液时,尤其是富含氯离子的液体复苏时易导致肾间质水肿、肾静脉闭塞从而不利于重建肾功能。
目前多主张使用平衡盐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
术前控制出血时收缩压控制在80-100mmHg是可行的,可避免持续失血。
但是,因为需要维持宫内胎儿的灌注,产科的允许性低血压尚待评估。
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
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是以1:1:1的比例使用。
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可使血小板升高5000-10000/mm³,用量为1单位/10kg。
1L的新鲜冰冻血浆含有2g纤维蛋白原,一个单位的新鲜冰冻血浆可使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
使用浓缩红细胞的时间为出血18分钟内,1h内予以新鲜冰冻血浆。
重组人凝血活化因子VII
此药被批准用于血友病及体内存在凝血因子VIII及IX抗体者,但目前也用于旁路支架术后、创伤及产科出血,对于前面成分输血无效者,可予以此药。
但此药有动脉血栓的风险,且半衰期较短,并不是出血治疗的一线用药。
用药前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血小板计数>50000/mm³,纤维蛋白原>50-100mg/dl,温度>32°C,pH值>7.2,钙离子浓度正常。
产科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病例报告,无证据表明此药可以改善生存率,且此药价格昂贵,不推荐常规使用,可予以氨甲环酸、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代替。
纤维蛋白原
大出血时纤维蛋白原最先被消耗,既往指南建议将血清纤维蛋白原浓度控制在100mg/dl以上,目前建议维持在150-200mg/d,孕妇的血清值水平常高达400-500mg/dl,因此孕期出现纤维蛋白原低值往往病情更严重。
一个单位的纤维蛋白原可使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一般成人用量为10单位。
氨甲环酸
最近的研究显示,创伤后3h内接受氨甲环酸治疗者生存率改善,且未见血栓形成的报道。
一项小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产后出血者使用此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因此,此药是安全有效的。
创伤医学的研究发现,综合应用冷沉淀及氨甲环酸可以改善预后。
凝血酶原复合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是人血清来源的一组维生素K相关的凝血因子,是逆转华法林药物作用的一线用药。
该药的不同规格含有不同成分,用于拮抗华法林时(美国目前唯一批准的适应症)用量为30-50单位/kg。
目前也被用于心血管及创伤科,可减少出血、减少输血量,但相关研究较少,尚缺乏血栓风险评估。
因此,不建议作为产科大出血时的一线用药,对于难治性出血可以尝试使用。
尽管目前非妊娠患者的输血指南较多,但推广应用到产科尚缺乏精确的数据研究。
临床医师应该根据出血量、可能的止血时间及持续出血量的估计来做出决定。
研究人员建议对于大出血者(2h内失血量超过血容量一半,1-2h内输注4单位红细胞悬液后仍出血不止,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 或心率大于120次/分)立即启动大量输血方案。
首轮用血为6单位浓缩红细胞悬液、6单位新鲜冰冻血浆、6单位血小板及10单位冷沉淀。
第二轮输血包括:6单位浓缩红细胞悬液、6单位新鲜冰冻血浆及10单位冷沉淀,并同时送往手术室。
若出血仍未控制,从首轮用法重新开始。
定期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应维持在150-200mg/dl,同时可用氨甲环酸取代重组凝血因子V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