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3

合集下载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与小乐队)》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与小乐队)》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与小乐队)》教案一. 教材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与小乐队)》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葫芦丝为主奏乐器,配以小乐队的形式,展现了优美的民族音乐风格。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葫芦丝的音色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乐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葫芦丝这种乐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介绍葫芦丝的特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并欣赏这首曲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音色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葫芦丝的音色特点2.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

2.讲解法:介绍葫芦丝的构造、演奏方法等,帮助学生了解葫芦丝。

3.实践法: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奏葫芦丝,提高演奏技巧。

4.创作法: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民族音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葫芦丝乐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乐器特点。

2.准备相关民族音乐资料,用于欣赏和分析。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设备,方便播放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录音机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初步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

引导学生谈论对这首曲目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葫芦丝的构造、演奏方法等,让学生对葫芦丝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示葫芦丝乐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器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奏葫芦丝。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姿势和技巧。

4.巩固(5分钟)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跟随音乐演奏,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民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美妙旋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了解傣族的文化特点,增长见识。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歌唱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能用优美的动作表现歌曲。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播放设备、歌曲乐谱、舞蹈动作图示。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让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谈谈对歌曲的感受,了解歌曲的背景。

2. 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2)让幼儿分组练习,加强集体合作意识。

3. 动作表演:(1)教师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舞蹈动作。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组织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积极参与。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学唱歌曲和动作表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2. 关注幼儿在集体合作中的态度和行为,评价他们的团队精神。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分享所学歌曲,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发展。

2.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家庭周边的自然环境,鼓励幼儿用诗歌或歌曲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七、教学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复习所学歌曲,加强记忆。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傣族的文化知识,增进幼儿对不同民族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 教材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具有浓郁傣族风情的歌曲,选自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月光下凤尾竹的迷人景象,展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激昂,整首歌曲充满了活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傣族文化和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风格。

此外,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读能力仍有待提高,教学中需加强五线谱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傣族音乐特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

2.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读能力,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傣族音乐特色。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读,歌曲中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美感。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4.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五线谱教材:供学生识读和练习。

3.乐器:钢琴、笛子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4.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傣族风光和凤尾竹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傣族文化的了解,进而引入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结构及傣族音乐特色。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五线谱识读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学会识读五线谱。

接着,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把握节奏和音高。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3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3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3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3《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部分歌词。

过程与方法:个别辅导与集体面授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及民族器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欣赏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跟着音乐跳一跳。

【教具准备工作】多媒体课件、葫芦丝、电子琴【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表现傣族青年男女之间互相倾慕、纯洁真挚的感情。

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此歌,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

不一定要求学生对乐曲的内涵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可以从音乐情绪和和音色特点的感受、体验上做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引入二、新课内容1、听音乐观赏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请你听一听,你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葫芦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生:《月光下的凤尾竹》师:现在恳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倾听,你的眼前发生了怎样的一副画面?说道说道你的体会。

生:学生探讨交流。

师: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这首乐曲,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幽攸抑扬,轻清淡雅。

2、看看舞蹈观看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体会舞蹈中葫丝伴奏的韵味。

3、唱傣歌献唱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再次体会葫芦丝演奏的意味。

4、吹起乐曲技巧处置上滑音的弹奏大幅下滑音的弹奏前背纹的弹奏虚指颤音的弹奏总结:今天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到了美丽西双版纳。

在这儿同学们聆听到了优美婉转、富有傣族风情的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并对这首乐曲的吹奏进行了技巧方面的练习和演绎,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在欢快的乐曲中,同学们自由地走出教室。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和体验《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 能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模仿吹奏葫芦丝的动作。

3. 理解歌曲中的意境,想象自己在月光下的凤尾竹旁欣赏美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体验音乐的美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展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图片或视频。

2.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

3. 乐器:准备一些吹奏乐器,如葫芦丝,供学生模仿吹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

2. 教授歌曲: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美感。

3. 分句教唱:教师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4. 合唱练习: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5. 吹奏模仿:学生模仿吹奏葫芦丝的动作,体验吹奏乐器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2. 学生能够描述歌曲中的意境,展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3. 学生积极参与吹奏模仿活动,表现出对乐器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创意表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旋律进行创意表演。

2. 歌曲改编:学生尝试对《月光下的凤尾竹》进行简单的改编,如改变节奏、增加新的旋律等,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七、家园共育:1. 家长协助:请家长在家中协助孩子练习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鼓励孩子参与家庭音乐活动。

2. 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如模仿吹奏乐器、合唱等,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2. 学生反馈:教师可向学生询问对歌曲学习的感受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教学拓展:1. 相似歌曲学习:教师可以推荐类似的民族音乐给有兴趣的学生,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 欣赏 月光下的凤尾竹 》人教版(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 欣赏 月光下的凤尾竹 》人教版(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人教版(3)一. 教材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本节课通过欣赏这首乐曲,让学生感受凤尾竹在月光下的优美姿态,以及傣族人民的生活场景。

乐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形象地展现了凤尾竹的摇曳和傣族人民的生活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跟随节奏拍手、哼唱。

但他们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还相对较少,对凤尾竹和傣族文化更是一片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使学生了解凤尾竹和傣族文化,拓宽视野。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情绪,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乐曲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2.理解凤尾竹和傣族文化背景。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反复聆听、哼唱,使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

2.图片展示法:展示凤尾竹和傣族人民的生活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乐曲背景。

3.故事讲解法:讲述凤尾竹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傣族文化。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尾竹和傣族人民的生活图片。

2.准备《月光下的凤尾竹》音频资料。

3.准备相关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凤尾竹和傣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凤尾竹的优美姿态。

同时,简要介绍傣族文化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3.操练(10分钟)邀请学生跟随音频哼唱乐曲,感受凤尾竹在月光下的优美姿态。

同时,让学生用手势模仿凤尾竹的摇曳,增强对乐曲的理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会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掌握其旋律、节奏和歌词;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表达的美好情感;3.学习有关葫芦丝的基本知识,尝试演奏歌曲中的简单旋律;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节课将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民族音乐特色,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民族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积极投入,主动参与。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一些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习《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素养;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合作演唱和葫芦丝演奏,提高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对于葫芦丝演奏技巧,教师可从基础开始,逐步教授吹奏方法,并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鼓励学生多尝试、多交流;
-在理解歌曲情感方面,教师可通过故事、图片等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在集体合作中,教师需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协调和配合,确保演唱和演奏的顺利进行。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优质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月光下的凤尾竹》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乐曲情绪并能跟着音乐哼唱主要旋律和部分歌词。

2、了解葫芦丝的构造,感受葫芦丝特有的音色,并能够吹奏简单乐曲。

教学重点欣赏葫芦丝曲《月光下的风尾竹》。

教学难点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及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同学们,这节音乐课,看看老师今天都给带了些什么,(出示竹餐垫、夹子、尺等。

)生:答。

师:这些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生:竹子。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竹制品,生:……(竹笛、竹筏等)。

2、师:竹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国家就分布着250多种,有竹竿通体紫色的紫竹,竹竿上带有斑纹的斑竹,还有竿型高大的毛竹和竹叶形似凤尾的凤尾竹……(课件同时出示图片)从古至今,竹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大画家、大诗人都以竹为题材作画做诗呢~特别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先生就最擅长画竹(同时出示相关书画作品图片)。

其实竹除了这些作用以外啊,还可以用来建造房子,今天我 1篇二:《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教案初一年级音乐普及课——教学内容: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1(复习《婚事》学习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分析:1(本班是初一年级葫芦丝班。

从本学期零基础学起,到目前也就学了8次课。

知道音高与孔的位置,知道简单的节奏。

学过了演奏《我和你》、《粉刷匠》等练习曲。

上节课学习了一级曲目《婚事》,本节课复习《婚事》和学习吹奏三级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前半部分。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奏葫芦丝乐器,体验旋律中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达尔文手势练习齐奏配合,提高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练习上滑音和下滑音,运用吐音和连音吹奏旋律,用适当的情绪演奏这首作品教学重点:学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难点:上滑音、下滑音、吐音、连音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葫芦丝和教材篇三: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教学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教学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述在葫芦丝演奏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曲子--即《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吹奏技巧以及方法,相信大家对这首曲子都非常的熟悉,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一半的朋友都是因为喜欢这首曲子而决定学习葫芦丝乐器的。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月光下的凤尾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提高演奏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背景介绍。

2. 曲调分析:学习并理解曲调的节奏、音高、和声等特点。

3. 演奏技巧:学习吹奏葫芦丝的基本技巧,如气息控制、指法等。

4. 合奏练习:分组进行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曲调分析、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如气息控制、指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曲子的优美旋律。

2. 讲解:教师介绍曲子的背景,分析曲调的节奏、音高、和声等特点。

3. 学习演奏技巧:教师示范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合奏练习:各组进行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反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演奏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曲子的节奏、音高、和声等特点。

4. 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六、教学工具与材料1. 葫芦丝乐器: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葫芦丝乐器进行学习与练习。

2. 乐谱:准备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乐谱,便于学生学习与跟随演奏。

3. 教学音频设备:用于播放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和辅助教学。

4. 教学视频设备:用于播放葫芦丝演奏技巧的示范视频。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欣赏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2. 介绍曲子的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曲子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分析曲调的节奏、音高、和声等特点,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曲子的音乐结构。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词优美,旋律悠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民族特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歌曲的民族特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音频、视频。

2.教学道具:竹筒、竹叶、头饰、纱巾。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音频,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民族特色。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中有哪些民族特色?2.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2)教师逐句教唱,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3.情境体验(1)教师设置情境:假设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云南,看到了月光下的凤尾竹。

(2)教师分发竹筒、竹叶、头饰、纱巾,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表现月光下的凤尾竹。

4.集体协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种民族特色。

(2)教师分发道具,每组用道具表现自己的民族特色。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协作,共同完成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2)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演唱、表演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2.在情境体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5.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民族风情展览,了解不同民族的特色。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共含12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三拍子的优美,能听出乐曲的段落。

2、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孔雀头饰15个,葫芦丝一个,图谱,音乐等。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美丽的傣族是小孔雀的家,它们最爱美,常常到小河边梳妆打扮。

一天,一群美丽的小孔雀趁着月光,漫步在小河边的凤尾竹下,它们互相整理着羽毛,微风吹过,凤尾竹随风轻轻摇摆,小孔雀看见了,会干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到音乐中来找答案吧。

二、欣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1、欣赏音乐第一遍,提问:你觉得音乐中小孔雀在干什么?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呢?2、欣赏音乐第二遍,幼儿感受三拍子。

3、欣赏音乐第三遍,教师演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段落。

4、欣赏音乐第四遍,要求幼儿能在每句末做一孔雀造型。

5、欣赏音乐第五遍,要求幼儿能准确地听出在那里做造型。

6、欣赏音乐第六遍,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三、结束活动1、告诉幼儿的乐曲名字。

2、出示葫芦丝,告诉幼儿葫芦丝是傣族的特色乐器。

3、带幼儿到室外去吹葫芦丝。

活动反思:这是一次学习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并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顺利地展示了这节课。

从准备到上课,这是个提高自我的过程,例如写详案,把小朋友可能说的话也写出来,把所有联接语都写了出来,这样就能更流畅地进行教学。

其次,通过几次试上,让自己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不足,每一次上完,都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上课,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更让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篇2: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凤尾竹的优美姿态和月夜的宁静氛围。

2. 学习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凤尾竹在月光下的美景。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图片,了解凤尾竹的特点和月夜的宁静氛围。

2. 学习绘画技巧,表现凤尾竹在月光下的美景。

3. 手工制作凤尾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月光下的凤尾竹》图片,用于欣赏和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供幼儿绘画使用。

3. 准备凤尾竹手工制作材料,如绿纸、竹签、彩带等。

4. 准备展示场地,用于幼儿作品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月光下的凤尾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凤尾竹的特点和月夜的宁静氛围。

2. 绘画环节:教师指导幼儿用绘画材料表现凤尾竹在月光下的美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凤尾竹。

3. 手工制作环节:教师分发凤尾竹手工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凤尾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作品展示环节:组织幼儿将自己创作的凤尾竹作品展示给大家,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凤尾竹特点和月夜氛围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 关注幼儿在作品展示环节的自信和表达能力,评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发展。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真实的凤尾竹,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凤尾竹的形态特征。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的了解和支持。

3. 开展凤尾竹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表现凤尾竹的美。

2.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知《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的美感,以及歌曲中描绘的凤尾竹、月光等元素。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这首歌曲,并能够通过动作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使他们能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并能够通过动作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以及如何用自然的嗓音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响、乐谱、凤尾竹图片、月光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歌曲的背景,以及歌曲中描绘的凤尾竹、月光等元素。

3. 学唱: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4. 演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演练,鼓励他们用自然的嗓音演唱,并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5. 展示: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他们的演唱和表演。

6.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歌曲和表演。

2. 家长协助幼儿,让他们在家庭环境中多听、多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提高演唱水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歌曲和展示相关图片,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运用分组教学法,让幼儿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激励性评价法,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七、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让幼儿闭眼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意境。

2. 教师展示凤尾竹和月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3. 教师向幼儿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创作意图。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认识凤尾竹这种植物。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幼儿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这首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歌词内容。

2. 凤尾竹的特点和背景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频、视频,以及凤尾竹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2. 乐器:电子琴或钢琴。

3. 教学道具:凤尾竹模型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凤尾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凤尾竹的特点,并简要介绍凤尾竹的背景知识。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歌词,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发音和节奏。

3. 学唱歌曲:教师用电子琴或钢琴伴奏,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幼儿的音高和节奏,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4. 分组演唱: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演唱歌曲的一部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5. 表演环节:让幼儿扮演小竹子,随着歌曲的节奏摇摆,感受音乐的韵律。

6.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学习过程,强调歌曲中的重点音高和节奏。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并简单介绍凤尾竹的特点。

六、教学延伸:1. 创作活动:邀请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凤尾竹,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2.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真实的凤尾竹,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估幼儿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检查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的歌曲和凤尾竹介绍。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描绘夜晚凤尾竹美景的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意境。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优美的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舞蹈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的美感。

难点:让幼儿理解歌曲的意境,学会用适当的动作表现夜晚凤尾竹的美。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频设备、舞蹈垫、月光效果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基本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背景、意境,让幼儿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练习。

(3)分组进行舞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拓展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创意表演,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夜晚凤尾竹的美。

(2)邀请家长观看幼儿的表演,分享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舞蹈动作、音乐理解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舞蹈的魅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舞蹈练习等。

2. 舞蹈动作掌握:评价幼儿是否能够熟练地完成舞蹈动作,动作是否规范、优美。

3. 音乐理解: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评估幼儿对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理解程度。

七、家园共育:2. 家庭作业:布置适当的回家作业,如让幼儿在家中练习舞蹈动作,家长协助记录幼儿的进步。

八、课程延伸:1. 民族音乐欣赏:引导幼儿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让幼儿了解更多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课程,教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二节。

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傣族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傣族舞蹈的美,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舞蹈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弯腰、旋转、跳跃等。

难点:掌握舞蹈的节奏和韵律,能够独立完成舞蹈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舞蹈视频、图片、乐器等。

2.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傣族舞蹈的美。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基本动作,如:弯腰、旋转、跳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舞蹈动作的要领。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舞蹈动作的准确性。

3. 舞蹈创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舞蹈动作、节奏和表演顺序。

3. 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教师点评、指导。

4. 成果展示(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2.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傣族舞蹈基本动作:弯腰、旋转、跳跃等。

2. 舞蹈创作要点:动作、节奏、表演顺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舞蹈作品。

答案:学生回答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舞蹈动作、创作方法以及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基本掌握了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舞蹈作品。

但在舞蹈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感方面仍需加强指导。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一、教案概述本次教学主题为《月光下的凤尾竹》。

通过讲故事、观察实物、生活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凤尾竹这种植物,了解它的生长环境、特点、用途等,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1.1 教学目标•认识凤尾竹这种植物,了解它的生长环境、特点、用途等;•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实物,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点;•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通过操作、制作等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孩子们的互助、配合、沟通等能力。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孩子们认识凤尾竹这种植物,了解它的生长环境、特点、用途等,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实物、生活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点,以及如何让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

1.3 教学准备•凤尾竹实物、图片等;•制作凤尾竹手工材料;•小组配合形式的游戏。

2.1 情境营造在开始教学前,老师可以布置一下教室,摆放一些植物和花卉,让孩子们能感受到植物的美。

老师也可以讲一些关于植物的故事或者是植物与人类的交互等等,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这些都能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教学内容Part 1:故事讲解首先,老师带领孩子们听故事《月光下的凤尾竹》。

讲解其中含义,帮助孩子们理解植物的成长环境和特点以及植物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加深孩子们对植物的认识。

Part 2:实物观察接下来,老师将凤尾竹实物和图片带到课堂上,让孩子们观察,探究凤尾竹的形态、结构、颜色等,引导孩子们对植物进行观察,与植物亲密接触。

Part 3:凤尾竹手工在观察完实物和图片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制作凤尾竹手工,如:剪纸、画画等,让孩子们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凤尾竹,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材为《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手册》第七章第二节《美丽的竹林》。

详细内容为欣赏并学习《月光下的凤尾竹》绘画作品,了解凤尾竹的特点,学习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月光下的凤尾竹。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并欣赏月光下凤尾竹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热爱。

2. 学习用线条、色彩描绘凤尾竹,提高幼儿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线条、色彩表现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重点:凤尾竹的特点及其在月光下的美感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月光下的凤尾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凤尾竹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凤尾竹的线条、色彩表现方法,结合PPT展示的绘画作品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5分钟)指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凤尾竹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合作绘画(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月光下的凤尾竹作品。

5. 展示评价(5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月光下的凤尾竹线条:流畅、优美色彩:淡雅、和谐2. 绘画步骤:1)勾画凤尾竹轮廓2)填充凤尾竹色彩3)描绘月光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实践,使幼儿对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在课后,教师可鼓励幼儿观察其他植物在月光下的美感,并进行绘画创作,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凤尾竹的特点。

2. 例题讲解中,凤尾竹的线条、色彩表现方法的讲解。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葫芦丝基础教程》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演奏技巧与乐曲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演奏技巧,能熟练吹奏整首曲子。

2. 培养学生对葫芦丝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乐曲,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指法熟练、气息控制、音乐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乐曲演奏技巧、乐曲情感理解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乐教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葫芦丝、乐谱、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乐曲背景,讲解乐曲的演奏技巧。

(1)指法:介绍常用的指法,如单音、滑音、颤音等。

(2)气息控制:讲解如何通过控制气息的强弱、长短,使乐曲更具表现力。

(3)音乐情感表达:分析乐曲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乐曲的情感。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演奏技巧。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乐曲,教师逐一指导。

5. 互动:学生相互交流演奏心得,教师解答学生疑问。

6.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练习,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2. 演奏技巧:指法、气息控制、音乐情感表达3. 重点与难点:指法熟练、气息控制、音乐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注意指法、气息控制和音乐情感表达。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尽量准确吹奏乐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欣赏更多葫芦丝名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活动,展示所学。

(3)组织学生进行葫芦丝比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演奏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部分歌词。

过程与方法:个别辅导与集体面授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及民族器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跟着音乐跳一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葫芦丝、电子琴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表现傣族青年男女之间互相倾慕、纯洁真挚的感情。

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此歌,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

不一定要求学生对乐曲的内涵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可以从音乐情绪和和音色特点的感受、体验上做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事导入
二、新课内容
1、听音乐
欣赏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请你听一听,你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葫芦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生:《月光下的凤尾竹》
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说说你的感受。

生:学生讨论交流。

师: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这首乐曲,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幽攸抑扬,轻清淡雅。

2、看舞蹈
观看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体会舞蹈中葫丝伴奏的韵味。

3、唱傣歌
演唱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再次体会葫芦丝伴奏的意味。

4、吹乐曲
技巧处理
上滑音的吹奏
下滑音的吹奏
前倚音的吹奏
虚指颤音的吹奏
总结:今天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到了美丽西双版纳。

在这儿同学们聆听到了优美婉转、富有傣族风情的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并对这首乐曲的吹奏进行了技巧方面的练习和演绎,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在欢快的乐曲中,同学们自由地走出教室。

)
板书设计:
1、听音乐
2、看舞蹈
《月光下的凤尾竹》 3、唱傣歌
上滑音的吹奏
4、吹乐曲下滑音的吹奏
前倚音的吹奏
虚指颤音的吹奏
反思:感觉虽然本课的内容较多,学生表述欣赏感受时回答比较单一,但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欣赏课中多注重这方面的练习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就一定会让学生得到丰富的听觉体验,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音乐这门功课。

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