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凤尾竹的优美姿态和月夜的宁静氛围。

2. 学习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凤尾竹在月光下的美景。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图片,了解凤尾竹的特点和月夜的宁静氛围。

2. 学习绘画技巧,表现凤尾竹在月光下的美景。

3. 手工制作凤尾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月光下的凤尾竹》图片,用于欣赏和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供幼儿绘画使用。

3. 准备凤尾竹手工制作材料,如绿纸、竹签、彩带等。

4. 准备展示场地,用于幼儿作品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月光下的凤尾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凤尾竹的特点和月夜的宁静氛围。

2. 绘画环节:教师指导幼儿用绘画材料表现凤尾竹在月光下的美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凤尾竹。

3. 手工制作环节:教师分发凤尾竹手工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凤尾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作品展示环节:组织幼儿将自己创作的凤尾竹作品展示给大家,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凤尾竹特点和月夜氛围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 关注幼儿在作品展示环节的自信和表达能力,评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发展。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真实的凤尾竹,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凤尾竹的形态特征。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的了解和支持。

3. 开展凤尾竹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表现凤尾竹的美。

2.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唱出《月光下的凤尾竹》;2.能够模仿教师指导的动作,配合唱歌舞动;3.了解凤尾竹的生长环境及生长周期;4.开发幼儿音乐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唱歌节奏的准确性;2.能够准确配合唱歌的动作;3.对凤尾竹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边唱边跳的动作协调性;2.让幼儿对凤尾竹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四、教学准备1.教师:模仿幼儿的动作并引导幼儿绕树舞;2.幼儿:自带凤尾竹小模型或仿制品。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凤尾竹,提问幼儿:“你们知道凤尾竹长得像什么吗?”2.介绍今天的主题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3.清唱《月光下的凤尾竹》。

2.唱歌(10分钟)1.示范唱歌。

2.整体唱歌。

(分别唱一遍,然后大家一起唱)3.分组唱歌。

(老师分组,让每个小组跟随教师节奏唱歌)3.舞动(15分钟)1.介绍音乐的节奏感。

2.老师依次模仿动作,帮助幼儿完成动作。

3.幼儿依照教师的示范和督促舞动。

4.反思(5分钟)1.教师提问幼儿,“你们最喜欢跳什么舞蹈?为什么喜欢?”2.涉及引导幼儿讨论,鼓励他们自由发表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5.结束(5分钟)1.说明这次授课的目的已经达成,表扬那些表现良好的幼儿,激励其他幼儿。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自然。

六、反思本节课我主要负责教授《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幼儿的表现非常出色,他们在跳舞时非常积极并全力配合唱歌。

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教师应该更加注重音乐鉴赏和教育,而不仅仅是让幼儿唱歌和跳舞。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音乐鉴赏和教育方面的实践,尤其是在与幼儿的交互中,更加注重幼儿的格式化思维训练,以提高幼儿音乐鉴赏水平和认知素质。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美丽的民族音乐》,详细内容为《月光下的凤尾竹》。

通过学习该曲目,让学生了解我国傣族音乐特色,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优美旋律,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傣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和舞蹈动作的熟练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优美旋律,了解傣族音乐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凤尾竹道具、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傣族音乐的美。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曲子的感受。

2. 知识讲解:介绍傣族音乐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特点。

3. 实践操作:a. 教学音乐节奏:引导学生用手拍击桌面,练习简单的音乐节奏。

b. 教学舞蹈动作:示范并教授基本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4.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互相纠正,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曲名:《月光下的凤尾竹》2. 傣族音乐特点:优美、抒情、节奏明快3. 音乐节奏:简单明了,易于掌握4. 舞蹈动作:优雅、舒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习的舞蹈动作,并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作业,展示学生舞蹈动作的熟练程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傣族音乐的魅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傣族音乐和舞蹈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并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表现音乐感受,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让幼儿了解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歌曲,感知歌曲中的情感,并能够准确表现出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教学准备•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CD或音频文件•凤尾竹、月亮、星星等相关图画或道具•乐器:铃铛、铃鼓、手指铃等•教学PPT或黑板、彩笔等教具教学内容步骤一:介绍歌曲1.播放歌曲: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CD或音频文件,鼓励幼儿聆听,并了解歌曲中的情感。

2.介绍歌曲:教师介绍歌曲的名称、歌曲主题、歌词,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歌曲。

步骤二:身体表现1.身体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凤尾竹的动作,比如舞动身体、旋转等。

2.表达情感:让幼儿表现出歌曲的情感,比如悲伤、开心等。

3.手势表达: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运用手势表达歌曲的情感。

比如:两手搭在肚子上表示心疼的感觉。

步骤三:音乐表现1.打拍子:配合音乐打拍子,让幼儿体验音乐的节奏和拍子。

2.乐器伴奏:教师使用乐器,如铃铛、铃鼓等,与幼儿搭配演奏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

3.声音模仿:引导幼儿模仿歌曲中的和唱声音。

步骤四:互动环节1.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情感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歌曲传达的情感。

教学反思本次音乐活动采用“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不仅能够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感受音乐之美,还能从中获取愉悦和放松。

教师通过乐器、歌曲、身体表现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全面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并引导他们自由表达,让他们挖掘和西湖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方式感受和体验《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魅力。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帮助幼儿发展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月光下的凤尾竹》乐谱、音响设备、舞蹈道具(如扇子、纱巾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舞蹈道具准备充分。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导入部分(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月光下的凤尾竹》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幼儿聆听音乐,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3. 学习演唱(5分钟)教师教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指导幼儿正确把握音高和节奏,鼓励他们大胆地唱出歌曲。

4. 舞蹈创编(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舞蹈动作,让幼儿根据歌曲旋律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舞蹈。

5. 展示环节(5分钟)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他们的演唱和舞蹈,让其他幼儿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演唱和舞蹈方面的表现,如音准、节奏、舞蹈创编能力等。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音乐的魅力。

还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其他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体验式教学:让幼儿亲身参与演唱、舞蹈等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启发式教学:鼓励幼儿主动思考、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2篇)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2篇)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活动目标:1.欣赏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葫芦丝柔和、婉转动听的音色。

2.在音乐欣赏中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傣族乐器葫芦丝。

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尝试跳孔雀舞。

活动准备:1.音乐录音《月光下的凤尾竹》、电脑、音响。

2.课件1与音乐相匹配的傣族风景。

课件2泼水节。

3.葫芦丝一个、孔雀头饰及服装一套、傣族女装一套。

4.孔雀羽毛头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老师身穿傣族服装以傣族姑娘的角色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位傣族姑娘,你们知道傣族吗?师:我们傣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我们那里风景秀美,人们都能歌善舞,今天我就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傣族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幼儿初步欣赏音乐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师: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呢?3.了解傣族乐器葫芦丝,再次欣赏音乐。

老师出示葫芦丝问:它为什么叫葫芦丝?师:因为这个乐器上面部分是一个葫芦而它吹出来的音乐就像丝绸一样柔和、婉转所以我们傣族人把他叫做葫芦丝。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用葫芦丝来演奏这首曲子吧。

4.看课件1通过欣赏风景进一步欣赏乐曲。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葫芦丝之外还有秀美的风景呢!我们再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师:你刚才看到了哪些风景?师:你最喜欢什么风景?师:我们傣族的竹林是最有名的,特别是到了晚上天上挂了一轮明月,月光照在凤尾竹上特别美所以人们就用葫芦丝演奏了一首乐曲就叫作《月光下的凤尾竹》。

5.通过欣赏孔雀舞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尝试跳孔雀舞。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音乐还引来了谁呢?(老师带上孔雀头饰,穿上孔雀裙)它会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欣赏老师跳孔雀舞。

(2)说说看到了哪些动作,孔雀在干什么,并学一学。

(3)师幼共同听音乐跳孔雀舞。

(4)幼儿戴上头饰和老师一起来跳舞。

(5)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6.去参观傣族泼水节结束活动。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美妙的音乐,有秀美的景色,有漂亮的孔雀,我们傣族人还很喜欢过泼水节呢!瞧那边的泼水节开始了,我们快过去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辨认并说出“凤尾竹”的名称及特点。

2. 发挥想象力,绘制月光下的凤尾竹。

3. 培育幼儿对自然的酷爱和敬畏之情,加强幼儿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凤尾竹。

2. 谈论关于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印象,引导幼儿的想象力和感知本领。

3. 制作月光下的凤尾竹。

三、教学步骤:Step 1. 课前导入1. 师生互动问候。

2. 引导幼儿察看学校里的植物,并引导幼儿描述植物的形态与特点。

3. 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察看图片并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你认得这莳植物吗?”“你有没有见到这莳植物?”Step 2. 导入主题1. 出示凤尾竹图片并介绍凤尾竹的特点。

2. 让幼儿试着说出凤尾竹的特点和名称,并激励幼儿用手比划。

Step 3. 想象力和感知本领的培育1. 向幼儿描述月光下的凤尾竹,激励幼儿发挥本身的想象力并叙述他们的印象。

2. 提问让幼儿思考:“你想看到月光下的凤尾竹会是什么样子?”Step 4. 制作活动1. 分发材料让幼儿制作月光下的凤尾竹。

2. 供应相关工具且加以引导。

Step 5. 课后反思1. 整理活动的感想与体验。

2. 引导幼儿反思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四、教学反思:此次课堂教学主题为“月光下的凤尾竹”,使幼儿对凤尾竹有了初步的认得,并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与感知本领,制作出本身心中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尤其是在课程中强调了环保意识,让幼儿有意识的去珍惜大自然,更加有意义。

但是本次课程中在幼儿的行为表现上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幼儿表现出了不耐烦,不能耐性地制作,还有一些幼儿不够细心。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下一次课程教学应当更加耐性,激励孩子们更加细致的操作,渐渐的培育他们的注意力和细心度。

总体来说,此次幼儿园大班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收获颇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本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和体验《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 能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模仿吹奏葫芦丝的动作。

3. 理解歌曲中的意境,想象自己在月光下的凤尾竹旁欣赏美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体验音乐的美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展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图片或视频。

2.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

3. 乐器:准备一些吹奏乐器,如葫芦丝,供学生模仿吹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

2. 教授歌曲: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美感。

3. 分句教唱:教师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4. 合唱练习: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5. 吹奏模仿:学生模仿吹奏葫芦丝的动作,体验吹奏乐器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2. 学生能够描述歌曲中的意境,展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3. 学生积极参与吹奏模仿活动,表现出对乐器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创意表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旋律进行创意表演。

2. 歌曲改编:学生尝试对《月光下的凤尾竹》进行简单的改编,如改变节奏、增加新的旋律等,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七、家园共育:1. 家长协助:请家长在家中协助孩子练习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鼓励孩子参与家庭音乐活动。

2. 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如模仿吹奏乐器、合唱等,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2. 学生反馈:教师可向学生询问对歌曲学习的感受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教学拓展:1. 相似歌曲学习:教师可以推荐类似的民族音乐给有兴趣的学生,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凤尾竹的美妙姿态和夜晚的宁静氛围。

2. 学习用肢体语言表现凤尾竹摇曳和舞蹈的样子。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用肢体语言表现凤尾竹的姿态。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动作表现凤尾竹的摇曳。

2. 如何让幼儿在音乐中保持节奏感和协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凤尾竹图片、夜晚背景图。

2. 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3. 道具:竹竿、彩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凤尾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凤尾竹的姿态,并结合夜晚背景图,让幼儿想象在月光下凤尾竹的样子。

2. 学习歌曲: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3. 理解歌词: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表达的内容。

4. 动作创编: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节奏,用肢体语言表现凤尾竹摇曳和舞蹈的样子。

可以邀请幼儿上前示范,并给予鼓励。

5. 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动作展示,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凤尾竹的姿态和夜晚的宁静氛围。

8.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模仿凤尾竹的动作,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在课后,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凤尾竹动作的模仿,录制视频,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以此增进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2. 环境创设: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用竹竿和彩带在家中布置一个“月光下的凤尾竹”场景,感受歌曲中的意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动作的表现。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歌曲和活动的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表现凤尾竹的姿态,以免动作过大造成伤害。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活动名称: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活动教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月光下的凤尾竹》活动内容:学习演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东南亚音乐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东南亚音乐风格,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能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音高,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难点:理解东南亚音乐风格,能够用正确的情感和态度表现歌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鼓、沙锤等乐器。

学具:音乐教材、乐谱、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歌词含义。

3. 乐器演奏:教师指导幼儿使用乐器,如鼓、沙锤等,为歌曲伴奏。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练习演奏歌曲。

5. 成果展示:每组轮流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并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月光下的凤尾竹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出一幅月光下的凤尾竹景象,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家长协助幼儿,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

2.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特点。

3. 请家长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画纸表现月光下的凤尾竹景象。

作业答案:1. 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

2. 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特点。

3. 用画笔和画纸表现月光下的凤尾竹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次音乐活动中,幼儿们对《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乐器演奏和分组练习。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和音高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月光下的凤尾竹》1. 教学目标1.学习和唱《月光下的凤尾竹》。

2.学习五线谱基本知识,了解谱号、音符、拍号等基本概念。

3.培养孩子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

4.培养孩子的合作、沟通和表达能力。

2. 教学过程2.1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1.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孩子们听一遍,并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感受。

2.进行第二次欣赏,在听第二次时,让孩子们手拍节拍,并注视曲子的节奏感和律动感。

2.2 学习五线谱基本知识1.学习五线谱的构成以及基本符号——谱号、音符和拍号。

2.让孩子们模仿拍手,感受拍号的长度和节奏感。

3.分节教学,首先教唱歌曲的第一段,引导孩子们逐一认读每个音符。

2.3 合唱《月光下的凤尾竹》1.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段歌词。

2.按段教唱,让孩子们分组合唱,最后整合在一起演唱。

3. 教学反思本次音乐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较好地理解和把握了音乐的节奏、节奏感和律动感。

他们在活动中逐渐熟悉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并能复述谱号、音符和拍号的定义。

在教唱过程中,孩子们受到了激励和鼓励,希望通过个人努力和团队的合作来完成任务。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即孩子们对无伴奏歌曲的理解比较困难,情感表达不够完整。

故我认为,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应当鼓励孩子们多接触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加强他们的情感投入。

此外,我觉得有必要采用一些互动性比较强的活动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总之,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发扬音乐教育的人文精神,让孩子们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儿童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美和乐趣。

2.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感性理解能力。

3.提高孩子们集体合作和相互配合的能力。

4.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将通过一首传统的民乐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来进行。

在活动中,老师将先引导孩子们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源起,然后再与孩子们一起学唱、学奏、跳舞等。

具体内容如下:1. 通过歌曲让孩子们了解古今中外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并提供相关肢体康复训练,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和了解传统文化。

2. 让孩子们学唱民乐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首先,老师将用唱名词和唱旋律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一起学习歌曲的节奏和调子;•进而让孩子们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孩子们合作意识和团队水平。

3. 让孩子们学奏民乐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老师将向孩子们介绍乐器的名称、特点和吹奏方法;•带领孩子们学习口型、呼吸、手位、吹奏等技巧;•最后,让孩子们集体合奏,感受乐器的音响效果。

4. 让孩子们跳民族舞蹈•让孩子们学习民族舞蹈的基本步法和手势;•然后老师带领孩子们排练舞蹈;•最后,让孩子们在音乐伴奏下展示出自己的舞姿。

三、教学方法1.大班音乐教学主要采用互动性、适性性等形式,重视孩子的体验感和表现能力。

2.以体验为主线,幼儿通过自我探究、探讨、体验等多种形式对音乐、舞蹈、乐器等进行感知和理解。

3.教师辅助幼儿自行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学习歌曲–步骤1:让孩子们听老师唱几句歌曲,并鼓励孩子大声跟唱;–步骤2:老师给出歌词卡,让孩子们学习歌词;–步骤3:分组演唱。

2.学习乐器–步骤1:向孩子们介绍乐器;–步骤2:学习口型、手指位、呼吸、吹奏等技巧;–步骤3:集体合奏。

3.学习舞蹈–步骤1:向孩子们介绍身体语言和民族舞蹈基本步法;–步骤2:练习舞蹈;–步骤3:听音乐表演。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歌曲、乐器、舞蹈等多个方面,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和乐器的美妙。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精品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精品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凤尾竹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大班音乐课程,依据教材第七章《美丽夜景》中第二节《月光下凤尾竹》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解竹乐器——笛、箫基础知识,学习以《月光下凤尾竹》为主题音乐作品,通过演唱、节奏打击和身体律动,体验音乐带来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认识竹乐器,知道笛、箫演奏方法和特点。

2. 通过学习《月光下凤尾竹》,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美好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笛、箫演奏方法掌握;音乐作品《月光下凤尾竹》演唱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歌唱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笛、箫各一把,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每人一份歌谱,画有竹子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月光下竹林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竹林特点,感受夜晚宁静。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夜晚竹林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笛、箫演奏方法,展示演奏技巧。

播放《月光下凤尾竹》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分析乐曲节奏、旋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唱《月光下凤尾竹》,逐句教唱,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

分组练习,每组选一名领唱,其他学生跟随。

4. 身体律动(10分钟)根据音乐节奏,设计简单身体律动,引导学生边唱边跳。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律动。

5.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用画有竹子小卡片,设计一个与音乐作品相关场景。

各小组展示作品,其他学生评价、投票选出最佳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月光下凤尾竹》2. 内容:竹乐器:笛、箫音乐作品:月光下凤尾竹演奏方法:笛、箫演奏技巧演唱技巧:音准、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月光下凤尾竹》,设计一个与音乐作品相关场景。

2. 答案:歌词:略场景设计:学生可自由发挥,例如描绘月光下竹林、吹笛仙子等。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名称:《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教案类型:大班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和欣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3. 练习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1. 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频设备;2. 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歌词、简谱或乐谱。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简单描述曲目的特点;2. 引导幼儿讨论月亮、竹子等与曲目相关的概念,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展示(10分钟):1. 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幼儿仔细聆听,观察他们的反应;2. 播放过程中,向幼儿解说乐曲的特点、表达的情感,帮助他们理解曲目的内涵。

实践(20分钟):1. 向幼儿展示歌词、简谱或乐谱,引导他们一起唱歌或跟随乐谱演奏;2. 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担任不同乐器的角色,合作演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3. 让幼儿互相交流、合作,尝试排练演奏乐曲。

总结(10分钟):1. 在演奏结束后,让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2. 引导幼儿总结演奏时的团队合作经验,观察和评价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3.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和想法。

拓展活动(5分钟):1.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音乐,可以是和《月光下的凤尾竹》相似的曲目,也可以是完全自己创作的乐曲;2. 分享和欣赏幼儿的音乐作品。

教案点评:本教案通过音乐欣赏、合作演奏等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与乐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中涉及的音乐曲目选择了《月光下的凤尾竹》,这是一首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适合大班幼儿进行合作演奏。

同时,通过鼓励幼儿进行音乐创作,可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词优美,旋律悠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民族特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歌曲的民族特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音频、视频。

2.教学道具:竹筒、竹叶、头饰、纱巾。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音频,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民族特色。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中有哪些民族特色?2.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2)教师逐句教唱,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3.情境体验(1)教师设置情境:假设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云南,看到了月光下的凤尾竹。

(2)教师分发竹筒、竹叶、头饰、纱巾,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表现月光下的凤尾竹。

4.集体协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种民族特色。

(2)教师分发道具,每组用道具表现自己的民族特色。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协作,共同完成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2)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演唱、表演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2.在情境体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5.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民族风情展览,了解不同民族的特色。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乐曲,体验民族风情,增强对少数民族的喜爱之情。

2、感受傣族舞蹈的优美、朴实,学习简单的孔雀舞。

3、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体验舞蹈的美。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Flash、羽毛、葫芦丝、二胡。

活动过程:一、进入教室师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一位傣族姑娘,你们知道傣族吗?幼:知道。

师:你真聪明,你怎么知道的呀?幼:不知道。

师:傣族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傣族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二、欣赏音乐师: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感觉?幼:好听、开心,感觉象在妈妈怀里睡着了一样。

师:恩,好的,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那你感觉怎样?有不同的意见吗?师小结: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很宁静、悠扬,心里感觉很舒畅,象小河流水一样。

三、再次欣赏,分辨乐器师:那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你们知道吗?幼:二胡、葫芦丝、喇叭。

师:我们来听一听是不是这些乐器演奏的?试一试乐器。

师:有的小朋友说二胡,有的说用葫芦丝,那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

幼:葫芦丝。

师:真聪明,你怎么知道的呀?出示葫芦丝,师:这段音乐主要是用葫芦丝演奏的,是我们傣族的一种民族乐器,你们猜猜看它为什么叫葫芦丝呀?幼:因为上面有个葫芦。

师:恩,还因为它吹奏出来的声音就象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盈,所以称它为葫芦丝。

我们一起吹一吹吧!(等待前奏再开始)四、欣赏Flash师:我们傣族除了有葫芦丝,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呢!我们一起欣赏吧!看完后提问:你在里面看到了什么?幼:有很多竹子。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反思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对傣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提前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傣族音乐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这说明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互补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加大合作学习的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歌曲中部分节奏和音高的掌握,如:连续的切分节奏、跳跃的音程等;
(3)竹笛演奏方法的学习,尤其是吹奏技巧和音色控制;
(4)将音乐与自然美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同时,感悟自然之美。
举例解释:
-对于傣族音乐风格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其他傣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特点;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和音高,教师可以采用分步骤教学、反复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逐一突破;
-通过实际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竹笛的音色、演奏方法,并介绍其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参与学唱、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结合凤尾竹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感受其自然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1)对傣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尤其是学生在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对傣族音乐特点的把握;
然而,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还有待提高。有时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过于关注细节,导致学生难以抓住核心知识。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将在备课阶段更加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同时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针对大班幼儿,旨在通过欣赏凤尾竹的特点和月光下的变化,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观察力。

教学时间为一节课,约40分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凤尾竹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认识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月光对凤尾竹的影响。

3.掌握用简单的语言描绘月光下的凤尾竹。

能力目标1.观察凤尾竹的特点与月光对凤尾竹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与判断力。

2.发扬幼儿的人文关怀,培养幼儿的情感与审美意识。

3.通过合作、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师生问候•唤起幼儿观察月亮和植物的兴趣,先问孩子们在晚上是否会看到月亮,再问朵棉花、种豆子等他们平时喜欢看和照顾的植物。

2. 教学实施(30分钟)•第一步:教师在黑板上用图片和文字介绍凤尾竹的特点和生长环境(5分钟)。

•第二步:带领孩子们到园子里观察凤尾竹和月光下的凤尾竹(15分钟)。

•第三步: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绘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请几位幼儿分享(10分钟)。

3.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总结全序,激励幼儿用眼睛去认识更多的美丽事物,并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深入了解了凤尾竹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与判断力。

孩子们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描绘月光下的凤尾竹,加深了幼儿对月光的印象。

在活动中,教师及早备物,多方考虑,保障了活动的进行。

在引导语言和个别关爱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在愉快的氛围下,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与审美意识。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与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与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与反思教案设计目标:1.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感受音乐情感;2.能够听出不同的节奏和音高,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3.提高幼儿协作能力和表演自信心。

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选择一首轻快的歌曲,让孩子们跟随节奏轻松活动,释放身体的能量,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2. 欣赏音乐:放送《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感和特点。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孩子们聆听这首轻松优美的音乐,并引导幼儿品味音乐艺术,理解音乐语言和情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认知和接受。

3. 体验乐器:学习凤尾竹的身段,让孩子们掌握凤尾竹的姿势,领略特别的农家音乐文化。

老师现场演示使用凤尾竹的方法,让孩子们模仿自己的动作,体验农村音乐文化,体验农村乐器的美丽。

4. 唱歌跳舞:通过学习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孩子们感受凤尾竹的美感和音乐的动感。

跳舞时,老师伴随音乐舞蹈,引导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音乐。

老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自己发挥创意,利用教室中的物品,发挥幼儿的聪明才智,制作简单的道具或服装,让孩子们更好的感知音乐和舞蹈。

评估方式:1.通过活动中的综合观察,了解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2.通过开展讨论和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评估教案设计和活动效果。

反思:1.活动设置的时间不好,一小时太短,不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2.音乐的选择也不太适合孩子们的体验,下次可以根据年龄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音乐;3.在制作活动的道具或服装时,孩子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下次可以加强亲子互动和自主学习的环节,吸引孩子更加主动的参与。

总结:音乐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感受音乐情感,提高幼儿协作能力和表演自信心。

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案,以期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目标:
1、初步感受三拍子的优美,能听出乐曲的段落。

2、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准备:孔雀头饰15个,葫芦丝一个,图谱,
音乐等。

过程:
一、情景导入
美丽的傣族是小孔雀的家,它们最爱美,常常到小
河边梳妆打扮。

一天,一群美丽的小孔雀趁着月光,漫
步在小河边的凤尾竹下,它们互相整理着羽毛,微风吹过,凤尾竹随风轻轻摇摆,小孔雀看见了,会干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到音乐中来找答案吧。

二、欣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1、欣赏音乐第一遍,提问:你觉得音乐中小孔雀在干什么?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呢?
2、欣赏音乐第二遍,幼儿感受三拍子。

3、欣赏音乐第三遍,教师演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段落。

4、欣赏音乐第四遍,要求幼儿能在每句末做一孔雀造型。

5、欣赏音乐第五遍,要求幼儿能准确地听出在那里做造型。

6、欣赏音乐第六遍,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三、结束活动
1、告诉幼儿的乐曲名字。

2、出示葫芦丝,告诉幼儿葫芦丝是傣族的特色乐器。

3、带幼儿到室外去吹葫芦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