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弯曲及瓢偏
晃动与瓢偏
1
8
2
7
3
6
4
5
图3 测量晃动的方法 ——转体转动方向
晃动度测量:
• 晃动度的测量方法
晃动记录如图4 所示。 根据晃动记录,计算 出最大晃动值:以右图为 例,最大晃动位置为1—5 方向,最大晃动值为0.58 -0.50= 0.08mm。
大数-小数,记在大数一侧
50
51
11
88
1
53 77
66 57
瓢偏度测量:
• 瓢偏度的计算方法 2.求出同一直径上两数之差,即为该直径
上的瓢偏度。如瓢偏度计算方法图B所示。 其中最大值为最大瓢偏度,从图B中可看
出最大瓢偏位置为5—1方向,最大瓢偏度是 0.08mm。
大数-小数,记在大数一侧
• 表格记录和计算方法如下:
瓢偏度测量:
• 瓢偏度的测量记录方法
表2 瓢偏度表格记录法
图1 测量晃动的方 法——八等分转体
晃动度测量:
• 晃动度的测量方法
固定百分标架,将 表的测量杆安放被测转 体上部,并过轴心,如 图3 所示。
1
8
2
7
3
6
4
5
图2 测量晃动的方法 ——百分表装法
晃动度测量:
• 晃动度的测量方法
把百分表的测杆对准 如右图所示“1”的位置, 先试转一圈。若没有问题, 即可按序号转动转体,依 次对准各点进行测量,并 记录读数。
一般应尽量在机体内进行,这样 得出的数据校准确。
晃动度测量:
• 晃动度的测量方法
被测处的圆周表面必须是经过精加工,
其表面应无锈蚀、无油污、无伤痕。否则,
测量就失去意义。
为了测定最大晃度的位 置,一般将圆周分8等分。 首先 将所测得转体的圆周
汽轮机主轴弯曲及处理
• 1.作息时间: • 上午8:00~11:30;下午14:00~16:00
• 2.纪律要求 • 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不得无故 迟到、早退、旷工、串岗。有事者必须事先向指导教 师以书面形式请假,否则,按违纪处理。 • 迟到、早退1次扣5分,累计达到5次即取消实训资格; • 旷课1次扣10分,累计达到3次即取消实训资格。 • 实训时不许玩游戏,违纪一次扣20分,累计2次即取 消实训资格。
压力的大小决定于轴两支点之间的距离、轴的直径及弯曲值
• (三)捻打法 • 1、基本原理:主轴凹面向上,用锤捻打凹处, 金属纤维内聚力减少,纤维伸长,从而达到直 轴的目的。直轴精度高、应力小、不会产生裂 纹,。 • 2、适用范围: • 适用于弯曲不大、直径较细的轴,高合金及发 电机转子(不能加热)
推 力 盘
对 轮
轴弯曲值:
距前轴承轴弯曲位置:
二、在汽缸内测量主轴弯曲及校正 • (一)主轴弯曲测量 • 1、用00号细纱布打磨,百分表固定在轴承座或汽缸结合 面上,表杆垂直测点,圆周分成8~12份,以飞锤向上为 起点 • 2、按旋转方向盘动转子,顺序记录各点测量数值,回到 起点时数值应回到起始原数值。 • 3、弯曲值:直径两端数值的代数差即为晃度,晃度的一 半即为弯曲值。 • 4、将纵断面各弯曲值相连,即可描绘出主轴弯曲曲线。
1-固定架;2-捻棒;3-支持架;4-软金属
工程实例
• 现介绍大型高合金发电机转子捻打直轴经过 • 东方发电机厂生产的300mw发电机,在运行中 聚电环下引线短路故障,导致瞬时温度过高, 造成聚电环主轴表面熔化,引起主轴端部挠曲0. 37mm(弯曲为0.175mm)。转子材质为 25Cr2Ni4MoV,硬度值为270 - 280HB,轴外 径为 297mm,中心孔内径为 116mm。
瓢偏、晃度、轴弯曲测量和计算
瓢偏测量记录及计算举例位置编号A表B表A-B 瓢偏度A表B表1-5 50 50 0 瓢偏度=[(A-B)max-(A-B)min]/2=(16-0)/2=82-6 52 48 43-7 54 46 84-8 56 44 125-1 58 42 166-2 66 54 127-3 64 56 88-4 62 58 41-5 60 60 0一、晃动测量将所测转体的圆周分成八等份,并编上序号。
固定百分表架,将表的测量杆安在被测转体的上部,并过轴心。
被测处的圆周表面必须是经过精加工的,否则测量就失去意义。
把百分表的测杆对准图的位置"1",先试转一圈。
若无问题,即可按序号转动转体, 依次对准备点进行测量,并记录下读数。
根据测量记录,计算出最大晃动值。
最大晃动位置为l-5方向,最大晃动值为0.58-0.50=0.08mm。
晃动不除2,180度对应表的差最大值为最大晃动值测量转子的弯曲度:(将相对180的两个读数相减并除以2,再将计算结果按适当比例画一个箭头,箭头指向数值大的一侧,如此8各测点画出四个箭头,(图二)即为轴在该断面处严四个方向的弯曲值。
)为测量轴最大弯曲部位和弯曲度,必须沿轴的同一纵断面设6~8只千分表(图一),测量时将转子全圆周八等分,顺序编号,其1点位置与飞锤方向相同。
各千分表测量杆垂直于轴的表面,测量前各千分表读数调整在同一数值,测量各千分表的距离a、b……(图一)。
盘动转子一周记录各测点读数,共测两遍。
(图二)外圈数字为位置Ⅲ处千分表的读数记录,然后将相对180的两个读数相减并除以2,再将计算结果按适当比例画一个箭头,箭头指向数值大的一侧,如此8各测点画出四个箭头,(图二)即为轴在该断面处严四个方向的弯曲值。
按此方法处理其余各千分表读数。
然后以轴中心线为横坐标,把在同一纵断面的弯曲值画在纵坐标上,连接各点,就可得出一条曲线,为简便起见,近似的画两条直线,交于M 点;M 点的纵坐标即为轴的最大弯曲度。
水泵晃动瓢偏测量及调整
水泵转子晃动产生的原因
轴套1
轴套2
并帽将轴套并紧后,下部张
前面讲泵轴弯曲,可以用转子晃动调整过口来闭,合 其实就是利 用这个原理把泵轴给反方向“拉”过来。
在并帽将轴套旋紧后,下部张口闭合,从而拉动泵轴使之 产生弯曲。
由图可见,晃动度最大点所在相位为自由状态时轴套 接触点所在相位。
水泵转子晃动调整
晃度、弯曲度测量要求
5、百分表使用前检查:表杆与轴接触部位与表杆采用螺纹连接,使用前 检查是否松动。百分表架好后手提表杆并轻轻放回2~3次,读数不变。 6、百分表小针(单位mm)尽量在量程中间部位,大针(单位0.01mm) 通常指在50,也可以指在0位,甚至熟练后,任意位置都行。 大针与小针读数尽量对应。如:小针正对某数值,大针应尽量在0位;小 针在两数之间,也应该根据偏离程度,调整大针在合适读数。这样方便 记录实际读数,尤其当测量转子晃动时,可能数值较大。
3、检查轴套1和轴套端面接 触,说明轴套2端面与轴心线不垂直或不平。
触情况。
3)如果轴套1端面部分接触,轴套2整圈接
触,说明轴套1端面与轴心线不垂直或不平。
参考资料
晃动、瓢偏的定义及部分图,来自: 中国电力出版社《热力设备检修基础工艺》
瓢偏测量采用两块表消除轴向窜动的原理
表1:理想数据
编号:
1
百分表a
水泵转子晃动产生的原因
以两轴套配合为例
轴套1
轴套2
端面与轴心线不垂直,自由 状态时存在张口
叶轮与轴套或者轴套与轴套之间配合时,有1个或2个端面 与轴心线不垂直,或者某个轴套端面不平。如上图所示, 在并帽未并紧时,两边轴套处于自由状态,如果轴是直的 且轴套完全是圆的,那么此时测量晃动度应该接近为零。
联轴器连接过程中的测量
汽轮机联轴器连接过程中的测量与调整李志行许顺祥引言:随着近年来大型火电机组的检修和运行经验和技术的不断积累和进步,联轴器的中心以及同心度(亦称同轴度)的调整状态的优劣被证明对大型汽轮机组轴系的振动情况有着直接且显著的影响。
所以在检修过程中联轴器的中心以及同心度(亦称同轴度)的调整也越来越细致,验收标准也更加严格。
一、找中心前主要测量准备1、轴弯曲的测量在轴弯曲测量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整个转子多处截面的跳动值进行打表测量,最终得到转子弯曲情况。
而转子各测点的跳动测量值则是多个因素的综合反映结果。
如果轴弯曲过大不做处理,那么会直接影响联轴器瓢偏和跳动的测量结果。
如下图所以确定轴弯曲在标准范围内,是联轴器连接开始的前提之一。
图1-11、1 转子各测点跳动值的概念: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称为跳动量。
径向跳动与径向晃动均两个概念是统一一致的。
影响跳动值测量的因素被测截面的圆度(圆度是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情况。
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
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圆的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以及整段转子的弯曲情况。
图1-2在上图中1-1截面的轴弯曲测量值应该成如下曲线分布,由于被测截面实际中心在沿基准中心旋转时,不断反复着远离再接近测点的过程,所以测量值在沿圆周展开的坐标图上为正弦曲线。
实际中心偏离程度绝对中心图1-31.2 由于加工误差或测量误差等随即偏差的存在,被测截面的圆度并非为理想绝对圆,而是如下,实际轮廓分布在两个同心圆所限定范围内。
图1-41.3 仅对圆度测量的曲线应该如下图,由于此时假定实际中心与基准中心重合,所以测量值仅表现出被测截面圆周上的随机变化,引起原因有:被测表面机械损伤,未处理彻底的氧化皮,机械加工偏差,被测表面附着物等。
实际中心偏离程度绝对中心图1-5实际被测截面跳动测量值应为以上两部分的叠加值实际中心偏离程度绝对中心图1-6一般情况在没有严重的轴弯曲的情况下,最终该截面的跳动测量值表现出的是被测截面圆度的随机误差,弯曲度大于圆度平均随机误差时,测量值才可反映出轴弯曲情况。
晃动与瓢偏.
测量: (瓢偏度)
• 测量瓢偏度注意事项 • 图与表所列举的数据都是正值,实际工作 中有负值出现,但计算方法不变。 -0.20 +0.20 • 若百分表以“0”为起点读 0 90 10 数时,则应注意+、-的读 20 80 70 30 法,如图12。记录和计算 60 50 40 时,同样应注意+、-数。
瓢偏度=(A-B)max-(A-B)min 2 =(16-0)/2 =8
瓢偏度测量:
• 瓢偏度的测量——偏差纠正
从图“瓢偏度的记录方法——图形记录” 和“表格记录法”的表可看出测点转完一圈之 后,两只百分表在1—5点位置上的读数未回到 原来的读数,由“50”变成“60”。这表示在转 动过程中转子窜动了0.10mm,但由于用了两 只百分表,在计算时该窜动值被减掉。
大数-小数,记在大数一侧
• 表格记录和计算方法如下:
瓢偏度测量:
• 瓢偏度的测量记录方法
表2 瓢偏度表格记录法
位置编号 A表 B表 1—5 A表 50 B表 50 A—B 0 飘 偏 度 瓢偏度=(A-B)max-(A-B)min 2
2—6
3—7 4—8 5—1 6—2 7—3 8—4 1—5
52
晃动与瓢偏
——晃动
概念
• 晃动:旋转零件外圆面对轴心线的径向跳 动,即径向晃动。简称晃动。 • 晃动度:就是用来表示晃动的大小程度。 • 瓢偏:旋转零件端面与轴线的跳动,即轴 向晃动,称为瓢偏。而瓢偏程度的大小称 为瓢偏度。
意义:
• 晃度度和瓢偏度都不能超过转动件的允许 值,否则转体在高速运转时,就会发生因 离心力的作用,将使设备的振动加剧,或 转体与静体部分相摩擦,造成大的事故。 • 因此,在检修中,对转子上的固定件,如: 叶轮、齿轮、皮带轮、联轴器对轮、推力 盘、轴套等都要进行晃动度和瓢偏度的测 量。
晃动、瓢偏及轴弯曲测量
六、轴弯曲测量
1、擦拭转轴,并将轴支好,测量轴颈的不圆 度(应≤0.02mm); 2、将轴分成若干测段,测记各测段到轴头的 距离; 3、将轴的端面八等分 ,逆转向编号; 4、在轴端设一固定的标点 ,以保证每次的转 动角度一致; 5、架装百分表 ,并检查百分表的灵敏度;
六、轴弯曲测量
6、将轴沿工作方向转动,依次测出百分表在 各等分点的读数,并将读数按测段分别记录 在记录图中,并在记录图的下方绘制弯曲向 量图。 7、绘制最大弯曲断面的轴弯曲图。 8、进行二次测量,绘制完整的轴弯曲曲线图。
谢谢!
四、晃动的测量
1、擦拭轴或套装件,并将其支好; 2、将所测转体的圆周(轴端面)八等分; 3、架设、调试百分表; 4、按工作转向转动转体,依次记录各测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不一定正好是在同一 直径上 。
五、瓢偏的测量
1、擦拭转体端面,并将转子支好; 2、将所测转体的端面八等分; 3、架设、调试百分表(A、B两块表); 4、按工作转向转动转体,依次记录A、B两表在各测 点的读数(图形法或表格法)。 5、计算瓢偏度(图形法或表格法)。 6、再测一次,两次的结果应接近。 ▲注意:瓢偏度是转体端面最凸处与最凹处之间的轴 向距离。
二、晃动、瓢偏的产生原因
1、轴弯曲; 2、加工误差; 3、安装、检修质量不到位; 4、热处理工艺不当,造成热应力变形; 5、由动静摩擦引起热变形。
三、晃动、瓢偏的危害
1、影响转体的质量平衡; 2、造成动静部件的摩擦 ; 3、易造成轴向配合面磨损或烧瓦事故; 4、影响找中心及联轴器的装配精度,导致机 组的振动超常; 5、会造成齿轮的啮合不良以及三角皮带的超 常磨损。
课题二十二
晃动、瓢偏及轴弯曲测量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晃动、瓢偏的产生原因 晃动、瓢偏的危害 晃动的测量 瓢偏的测量 轴弯曲测量
晃动及弯曲测量
晃动与瓢偏测量
称晃动,而晃动程度的大小称为晃动度。
旋转零
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即轴向晃动,称为瓢偏,
而瓢偏程度的大小称为瓢偏度。
一、晃动测量
将所测转体的圆周分成八等份,并编上序号。
固
定百分表架,将表的测量杆安在被测转体的上部,
并过轴心。
被测处的圆周表面必须是经过精加工的,否则测
量就失去意义。
把百分表的测杆对准图的位置"1",先试转一圈。
若无问题,即可按序号转动转体,
依次对准备点进行测量,并记录下读数。
根据测量记录,计算出最大晃动值。
最大晃动位置为l-5方向,最大晃动值为0.58-0.50=0.08mm。
晃动一半就是弯曲。
转子各处的晃度允许值为轴颈≤0.03、轴封≤0.05 靠背轮<0.02、推力盘<0.02、转子最大弯曲度不>0.04、
在测量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转子上编序号时,按习惯以转体的逆转方向顺序编号。
(2)晃动的最大值不一定正好在序号上,所以应记下晃动的最大值及其具体位置,并在转
体上打上明显记号,以便检修时查对。
晃动、瓢偏、轴弯曲
晃动、瓢偏、轴弯曲晃动的测量⏹晃动的定义:转动体的运转中心不在回转中心线上产生的径向跳动,晃动程度的大小称为晃动度。
晃动度= 晃动最大值- 晃动最小值。
⏹晃动最大值和晃动最小值一般应对称,但也有不对称的情况,例椭圆。
⏹晃动的危害:⏹1.影响轴向动静间隙,造成水泵流量损失,使效率降低;2.引起动静摩擦,局部生温,以致变形;3.引起水泵震动。
⏹⏹⏹⏹测量晃动的位置:存在动静间隙处。
例如叶轮口环、平衡盘尾套、轴承套、盘根套、间距套、定位套等。
⏹晃动允许值:轴颈处<0.02MM轴套处<0.04MM叶轮口环处<0.08MM平衡盘尾套处<0.04MM注意事项⏹被测件应干净、光滑、无伤痕。
⏹锁母锁紧被测件后测量。
瓢偏的测量⏹瓢偏的定义:零件端面的轴向跳动。
推力盘、平衡盘工作面的瓢偏<0.03mm。
例如自行车轮胎左右摆动。
⏹⏹⏹⏹瓢偏的测量要架两只百分表,以消除轴向窜动,被测件应干净、光滑、无伤痕,锁紧后测量。
⏹架两百分表的要求:垂直、对称、等距。
⏹瓢偏的危害:⏹1.影响轴向动静间隙,造成水泵流量损失,使效率降低;2.引起动静摩擦,局部生温,以致变形;3.引起水泵震动。
⏹瓢偏的测量步骤:⏹1.将被测端面八等份,把等分点1—5置于水平位置,并相差180゜架两百分表,垂直端面,与轴心等距。
⏹2. 百分表小针预压1mm,大针对齐50。
⏹3.顺时针缓慢转动一周,不可回转,依次读取各点A、B表示数。
⏹⏹⏹⏹⏹⏹⏹⏹⏹4.整理记录并计算。
一定用A—B。
轴弯曲的测量⏹在火电厂热力设备检修中,对弯曲度有严格要求的轴必须详细测量。
例如汽机转子的轴,水泵轴等。
⏹如果弯曲度超过允许范围,就要进行直轴。
测量步骤⏹将轴分成若干测段,测点应选在无锈蚀无损伤的轴段。
⏹将轴的端面八等分,序号的1点应在有明显固定记号的位置。
如键槽。
⏹为保证转动角度一致,应在轴端设一固定标点,如磁力表座。
将轴沿序号方向缓慢转动,不能回转,依次测出各等分点的读数。
轴弯曲测量
免得粘有灰尘的油污进入表内,影响表的灵活性。 (6)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
要灵活,没有如何卡涩现象,每次手松开后,指针能回到原来的刻度位置。
(7)使用时,必须把百分表固定在可靠的夹持架上。切不可贪图省事,随便夹在不稳固的 地方,否则容易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或摔坏百分表。 (8)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不要使表头突然撞到工件上,也不 要用百分表测量表面粗糙度或有显著凹凸不平的工作面,亦不要把零件强迫推入测量头 下面,免得损坏百分表的机件而失去精度。 (9)百分表不用时,应使测量杆处于自由状态,以免使表内弹簧失效,并应拆下来保存。
五、轴弯曲的测量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轴弯曲的测量方法
(6)将同一轴向断面的弯曲值 , 列入直角座标系。纵座标表示弯曲值 , 横座标
表示轴全长和各测量断面间的距离。根据向位图的弯曲值可连成两条直线,两直线的交
点为近似最大弯曲点 , 然后在该点两边多测几点 , 将测得各点连成平滑曲线与两直 线相切,构成一条轴的弯曲曲线 , 如下图所示。
四、测轴弯量具介绍(三)---V型铁、转子支架
V形铁(V型铁)用来装夹或枕垫圆柱形零件,作为铸铁平台测量的辅助工具。例如测量 圆柱体的不直度、维度、圆度、椭圆度,常借助V形铁作为基准支架。转子支架是火力发 电厂在检修汽轮机、发电机时必用的装备,有时大型水泵检修时也会用到,分为手动支 架和电动支架。它们能很好地满足各种型号转子检修时的需求。 V形铁、转子支架的形 状、结构如图。
三、轴弯曲产生的原因
(1)运行中强烈振动导致轴弯曲
瓢偏、晃动及轴弯曲的
瓢偏、晃动及轴弯曲的测量
再用10%碱溶液洗涤轴面,以中和残存的酸液。
然后用清水把轴面洗净,用吸水纸把水吸干, 接着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浸蚀过的轴面, 如有较大的裂纹,便能发现在浸蚀过的银白色 的底子上呈现暗色。如系细小的裂纹,则当时 发现不了,需经24小时后才能显现出来。因 此要道行两次检查,即浸蚀后当即检查和浸蚀 24小时后的再次检查。
瓢偏、晃动及轴弯曲的测量
现代的汽轮机均有盘车装置,为避免 汽轮机主轴在停机后产生过大的临时性 弯曲,而影响在短时间内进行再次起动,在 停机后或启动前,要进行一段时间连续盘 车使轴均匀冷却或受热。
瓢偏、晃动及轴弯曲的测量
(4)运行中若出现水冲击也会使轴弯曲 蒸汽带水进入汽缸,由于水速低于汽速, 一般在汽轮机中会形成水塞,使叶片前 后压差增大,推力增加,严重时会导致推 力瓦烧损。 另外汽缸进水后将导致汽缸不均匀冷 却和变形,造成汽机动静部分摩擦,很容 易使轴局部过热产生永久性弯曲。
瓢偏、晃动及轴弯曲的测量
瓢偏、晃动及轴弯曲的测量
瓢偏、晃动及轴弯曲的测量
瓢偏、晃动及轴弯曲的测量
4、将百分表装在测量位置上(最好在每个测段都 装一个百分表),测量杆要垂直轴线,其中心通过轴 心。将表的大针调到"50"处, 把小针调到量程中 间,然后缓缓将轴转动一圈,表针应回到始点。 5、将轴按同一方向缓慢地转动,依次测出各点读 数,并作好记录。读数误差应小于0.005mm 。 6、根据记录,算出各断面的弯曲值.取同断面内相 对两点的差值的一半,绘制向位图。
如果轴是单方向弯曲的(一个弯),那么自两个支 点与各点的连线应是两条相交的直线。若不是 两条相交的直线,则有两个可能:在测量上有差 错或轴有几个弯。经复测证实测量无误时,则应 重新测绘其它断面的弯曲图,求出该轴有几个弯、 弯曲方向及弯曲值。
瓢偏晃度及密封环与端盖紧力测量
瓢偏度:是指旋转机械转子上回转部件端面与转子轴心线的不垂直度(即轴向跳动)。
测量方法:1.将转子回转部件端面分为8等份,按照习惯以逆向旋转方向编号1~8。
(“1----5”点放于水平位置)2.用两只百分表,记为A、B,同时固定在被测端面的同一直径的两个对称位置,然后按照旋转方向盘动转子,每次45°,分别测得1~5,2~6,3~7,----------,1~5共8组数据。
3.然后根据公式:瓢偏度=1/2[(A-B)max-(A-B)min]计算出瓢偏度。
注意事项:1.两只表探头应垂直于被测端面,且探头距端面边缘应相等。
2.调整表过程中,应轻拉表杆2~3次,若每次均能回到原读数,则说明表已按照牢固。
3.盘动转子,应按照转子回转方向转动,不冲撞转子及百分表架,以免影响测量表值。
4.缓慢盘动转子,顺次使两跳杆对准2—6、3—7、4—8、5—1、6—2、7—3、8—4、5—1点,最后回到1、5两点上,测量记录干分表上的数值两次,如果两次相等说明转子未发生窜动,如两次不相等,说明转子发生了窜动。
但虽两次读数不相测。
晃度即是径向跳动。
测量转子的径向跳动,目的就是及时发现转子组装中的错误(如组装中使轴发生了弯曲;或发现转子部件的不合格情况(如叶轮不与泵轴同心等——这也可以事先在假轴上单独测出)。
把轴的两端架在V 型铁(或专用支架)上,V 型铁要放稳固。
将被测部件圆周分成“8等分”,并将分点顺序编号(逆旋转方向编号、顺旋转方向盘轴)。
再把百分表支好,表杆指向轴心、调好表位置。
然后缓慢地盘动泵轴,记录百分表各位置的读数,“1”处的两次读数应相等,求出直径两端相对数字的最大差值,即为叶轮晃动度。
轴弯曲的测量方法与晃动度相同,其值为晃动度的一半。
中开水泵晃度记录:用压铅丝法测量叶轮密封环及轴承压盖紧力方法: 各部件打磨干净、转子连同密封环放置于泵下壳内,在两侧密封环上部及对应两侧泵接合面,沿轴向各放置一段铅丝,泵上盖扣好对称均匀紧固泵该螺丝,取出泵盖用千分尺测量铅丝厚度,则密封环紧力=两侧泵该结合面铅丝厚度的平均值-密封环顶部铅丝厚度-结合面垫厚度,应为0~0.03mm 。
关于轴弯曲判断的一点思考
关于轴弯曲判断的一点思考
昨天,接到检修部关于1A开式泵的告知:轴跳动值达到20丝,轴弯了。
一脸懵逼,一点印象都没有!随即查看了最近的频谱图,1x 成分仅仅0.9mm/s,并有明显的谐波,较为典型的松动特征,一点弯曲的迹象都没有!
反复进行了一下思考:跳动值大,难道就能代表轴弯了?如果轴真弯了,应该有明显的1x成分(电机轴伸部分弯曲,空负荷响应不一定明显,但带负荷后就会比较明显)。
但此设备这么大的跳动值,1x 成分不明显,显然并不能说明轴弯曲了。
从测量方法来看,引起跳动值偏大的我能想到的就两个方面:1、轴弯了;2、轴椭圆度较差。
显然,这台泵轴跳动值超标,应该是轴颈(本次测量主要在轴颈附近测量,其它部位锈迹较多,无法测量)椭圆度较差。
轴颈椭圆度差,导致了轴颈与轴承内圈接触不均匀,有的部位接触好,有的部位接触不好,造成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谐波,与实际测量结果相匹配。
轴弯和轴颈椭圆度差的修复方法显然不一样。
既然引起跳动值大的原因有两点,那如何区分轴弯了还是轴颈椭圆度较差?轴弯曲和轴颈椭圆度差的共同点:用百分表测量其跳动值均较大;不同点:一是从振动频谱上看,轴弯曲具有明显的1x成分,高次谐波不突出;而轴颈椭圆度差,则1x成分不突出,并具有明显的高次谐波。
二是从现场测量来看,同一位置,不同方向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其值偏差在规定范围内,则表明轴弯了,需要直轴或更换轴;如果偏差较大,超出了相关规范,则轴椭圆度差,需要对轴颈进行修复。
因此,在现场实际工作中,我们在进行测量是,不要发现轴跳动值大,就立即判断轴弯了,要进行轴更换,应结合外径千分尺和频谱图进行综合判断。
转子晃度、各部件瓢偏度、轴颈的椭圆度和锥度测量
转子晃度、各部件瓢偏度、轴颈的椭圆度和锥度测量1,转子晃度测量(1)用00号细砂布,将测量位置打磨光滑,将百分表架固定在轴承座或汽缸水平结合面上,表的测杆头支触到被测表面上。
为了测定最大晃度的位置,一般将圆周划分为8等分,以第一飞锤向上为起点,用粉笔顺序编号。
(2)表的测杆应和测量表面垂直按旋转方向盘动转子,一般情况下,不得逆向盘动转子,顺序记录各点测量数据,最后回到起点。
该点的读数应与原始数据相符,否则,应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数据进行测量。
最大晃度值,是直径两端,各相对差值中的最大差值。
(3)叶轮轮缘或轮毂上晃度的测量,用安置在专用表架上的百分表。
通过加长杆来进行测量,专用表架固定在气缸平面上,百分表处于叶轮的轮缘外边,便于测量和调整。
(4)晃度测量工作,为大修标准项目,应在检修中执行,但如遇有下列情况,更需仔细地进行测量、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叶轮之间的轴段或轮毂,有单侧磨损现象;汽轮机在运行中,振动较大;轴承乌金脱落;轴封单侧摩擦;轴封套位置发生偏移;大轴有弯曲的可疑现象。
2,转子上各部件瓢偏度测量(1)从危机保安器第一飞锤向上为起始位置,顺序将圆周八等分,用粉笔标清序号,除高压转子可用推力瓦定位外,其他转子定位需用定位压板给予定位,防止过渡窜动,给测量造成窜动。
(2)在直径相对1800的方向上,固定两只百分表,把表的测杆对准1号和5号,距边缘10-15毫米的端面上,且与盘面垂直,按转子旋转方向,每次盘动转子450,,依次对各测点进行测量。
最后,在回到位置1和5测点时,如果转动前后两表指示差值相等,则说明测量结果基本准确。
(3)在测量过程中,各点的指示值如果不是平衡地进行变化,表示百分表不灵活或被测盘面不规则,此时,应查明原因,加以消除,然后再进行测量,直到确信所得到的瓢偏值正确为止。
(4)瓢偏值的计算:先算出两表在同一位置读数的平均值然后,求出同一直径上两数之差,即为该直径上瓢偏度的绝对值,其中最大值为最大瓢偏值,即为该直径上瓢偏度的绝对值,其中最大值为最大瓢偏值。
汽轮机主轴弯曲及处理
• (一)机械加压直轴法 • 把轴放在V形铁上,两V形铁的距离应根据轴的直径和弯曲值而定,一般为 150~200mm。轴的凸面向上并使最大弯曲记号对准压力机的压头,在轴的 下方或轴的端部装上百分表,对过直数据如没有把握或无资料可查时,不要 一下就过直,可反复试几次。机械加压直轴,校直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热处理, 但精度不高。 • 常用于阀杆、小型水泵及其它棒类的校直。
• (
二、汽轮机主轴弯曲判断 • 汽轮机主轴弯曲,重心偏离几何中心,出现质量静不 平衡,振动在第一临界转速时较大,两侧轴承振动相 位相同,轴向振动也增大。
• (一)不揭汽缸大盖判断主轴弯曲 • 通过测量主轴两侧对轮或推力盘的瓢偏值,近似推出主轴弯曲 大小和位置 • 设推力盘的直径为d,瓢偏值为△x, • 对轮直径为D,瓢偏值为△Y
• 如果支点千分表为正值,则所有断面数值均大于实际 值,如果支点千分表为负值,则所有断面数值均小于 实际值。 • 则1点-0.05,2点-0.04 ………..以此类推,9点+0.045 • 最后用此修正后的数值绘出的弯曲才表示了真实数值。
三、直轴方法
• 直轴方法有机械加压法,局部加热法,捻打法, 内应力松弛法
• 捻打在原发电机轴承座内进行。将弯曲点凹面 向上支撑,凸面位置下垫以厚=40mm弧形钢板, 与轴接触下垫以0.50mm铜皮。弧形钢板与主轴 接触为120度,置于 30t千斤顶上。在捻打时顶 起千斤顶,使轴与轴瓦脱离约0.10mm左右,不 致由于捻打过程损坏轴瓦乌金。捻棒接触面积 为15X35mm,材质为35号钢。为增加捻打效 果在轴端悬吊2t重量。
• (a)加热孔尺寸;(b)加热前后轴的变化 • 1-加热孔;2-石棉布;3-固定架;4-火嘴
• 4.加热加压法:如果主轴直径大于200mm,采 用机械加压工具在加热口附近施加压力,加热 时,轴向上弯曲遇到补充阻力,提前达到材料 的屈服极限,使直轴过程更快。轴完全冷却后 方可取掉加压工具,进行弯曲情况测量。
晃动与瓢偏资料
晃动与瓢偏 ——瓢偏
瓢偏度测量:
• 瓢偏度的测量方法 测量瓢偏必须安装两只百分表,因为测量件在转动时可能与轴一起沿轴向移动,用两只百分表,可以
把这移动
的数值(窜动值)在计算时消掉。装表时,将两只表分 别装在同一直径相对的两方向上,如右图所示。
3
2
1
8
1
17
4
2 2 23 5
A6
B4
8表 5表 6
汽机转子晃度测量
4)晃度测量工作为大修标准项目,应在检修中执行。但如遇有下列情况,则需更仔细地测量、检 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叶轮之间的轴段或轮毂有单侧摩擦现象;汽轮机在运行中振动较大; 轴承乌金剥落;轴封处单侧摩擦;轴封套位置发生偏移;大轴有弯曲的可疑现象等。
汽机转子晃度测量
HG
E
F
46
53
1
53
8
2
81
57 7
平均值 (A+B)/2
3
55 2 7
差 值
6 57
4
5
57
54 A
65 4
8 B
图9 瓢偏度的计算方法 ——图形记录的计算
2 3
4 4
瓢偏度测量:
• 瓢偏度的计算方法 2.求出同一直径上两数之差,即为该直径上的瓢偏度。如瓢偏度计算方法图B所示。 其中最大值为最大瓢偏度,从图B中可看出最大瓢偏位置为5—1方向,最大瓢偏度是0.08mm。
则会破会这种配合,导致盘面受力不均并破坏油(或水膜)的形成,造成配合面磨损或烧瓦事故。 4. 转体的连接件,如联轴器的对轮,若晃动度、瓢偏度超标,就将影响轴系找中心及联轴器的装配精度,
导致机组振动超常。 5. 传动部件,如齿轮。齿轮的晃动度大小直接关系着齿轮的啮合优劣,增大齿轮磨损。又如三角带轮,该
晃动与瓢偏解读
48
46 44 42 54 56 58 60
4
8 12 16 12 8 4 0
瓢偏度测量:
• 瓢偏度的计算方法 表格记录的计算方法: 1.先算出A表与B表在同一时间测量 值的差。如表中(A-B)一列。 2.用(A-B) 的最大值减去最 小值,然后取平 均数,就是该转 体的瓢偏度。如 右表。
晃动与瓢偏
——晃动
概念
• 晃动:旋转零件外圆面对轴心线的径向跳 动,即径向晃动。简称晃动。 • 晃动度:就是用来表示晃动的大小程度。 • 瓢偏:旋转零件端面与轴线的跳动,即轴 向晃动,称为瓢偏。而瓢偏程度的大小称 为瓢偏度。
意义:
• 晃度度和瓢偏度都不能超过转动件的允许 值,否则转体在高速运转时,就会发生因 离心力的作用,将使设备的振动加剧,或 转体与静体部分相摩擦,造成大的事故。 • 因此,在检修中,对转子上的固定件,如: 叶轮、齿轮、皮带轮、联轴器对轮、推力 盘、轴套等都要进行晃动度和瓢偏度的测 量。
测量: (瓢偏度)
• 测量瓢偏度注意事项 • 图与表所列举的数据都是正值,实际工作 中有负值出现,但计算方法不变。 -0.20 +0.20 • 若百分表以“0”为起点读 0 90 10 数时,则应注意+、-的读 20 80 70 30 法,如图12。记录和计算 60 50 40 时,同样应注意+、-数。
汽机转子晃度测量
1)用00号细砂布将测量位置打磨光滑, 将百分表架固定在轴承座或汽缸水平结合面 上,表的测杆头支触到被测表面上,与被测 面垂直。为了测定最大晃度的位置,一般将 圆周分8等分,以第一飞锤向上为起点(我厂 转体上已经有标志)。
汽机转子晃度测量
2)表的测杆应和测量表面垂直,按旋转 方向顺时针盘动转子。一般情况下不得逆向 盘动转子,顺序记录各点测量数值。最后回 到起始点,该点的读数应与原读数相符,否 则须查明原因并重新测量。最大晃度值是直
转子轮盘端面瓢偏的正确测量计算
E1- 5 = A 1 - A5 E2- 6 = A 2 - A6 E3- 7 = A 3 - A7 E4- 8 = A 4 - A8 记入图 3( b)。 E1- 5就是端面 1∃ 5直径上的瓢偏值; E2- 6就是端面 2∃ 6直径上的瓢偏值; E3- 7就是端面 3∃ 7直径上的瓢偏值; E4- 8就是端面 4∃ 8直径上的瓢偏值。 其中绝对值最大者就是该端面的瓢偏值。 若 E1 - 5 > 0, 则 1点比 5点高; 若 E1- 5 < 0, 则 1点比 5点低, 其余类推。 但是, 实践证 明, 这样只 用一块百 分表测 量 转子轮盘的瓢偏是不正确的, 原因就是转子在转 动过程中不可避免 地要产生轴向 窜动。要正 确 测量端面的瓢偏, 必需用两块百分表测量。 如图 2所示, 我们在被测轮盘端面两侧直径 相对的位置 装两块 百分 表 A、B, 使 A 表指 向 1 点, B表指向 5点。 缓慢盘动转子, 每转 45∀停下, 把两表的读数 分别记入图 4( a) 、图 4( b) 中。盘 360∀后停下, 检 查两表的 读数应 相同。否则 应查 明原 因, 重 新 测量。 算出两表在 1∃ 8各点读数的平均值: C1 = 0 5 % ( A 1 + B1 ) ; C2 = 0 5 % ( A 2 + B2 ) ; ## C8 = 0 5 % ( A 8 + B8 ) 把算 出的 平均 值 C1、C2、# #、Cn记 入图 4 ( c)中 然后求出直径相对的两平均值之差:
21
图 1 轮盘端面瓢偏 图示
晃动与瓢偏 PPT
图1 测量晃动的方 法——八等分转体
• 晃动度的测量方法
固定百分标架,将 表的测量杆安放被测转 体上部,并过轴心,如 图3 所示。
1
8
2
7
3
6
4
5
图2 测量晃动的方法 ——百分表装法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晃动度的测量方法
把百分表的测杆对准 如右图所示“1”的位置, 先试转一圈。若没有问题, 即可按序号转动转体,依 次对准各点进行测量,并 记录读数。
3
2
4
1
5
A表
8 7
B表
6
图7 瓢偏度的测量方法
• 瓢偏度的测量记录方法
把两只百分表的
各点测量读数分别记 录下来。
(60) 50
62 8
1
52
2
44 8
42
54 1
2
记录方法有两种:64 7 A表 6
一种用图记录,如图 66 5 58
8; 另一种用表格记录
3 54 46 7
B表
3 56
4 56
6 48
从图“瓢偏度的记录方法——图形记录” 和“表格记录法”的表可看出测点转完一圈之 后,两只百分表在1—5点位置上的读数未回到 原来的读数,由“50”变成“60”。这表示在转 动过程中转子窜动了0.10mm,但由于用了两 只百分表,在计算时该窜动值被减掉。
• 瓢偏度的测量——偏差纠正
测量瓢偏,应进行两次。第二次测量时, 应将测量杆向转体中心挪动5—10mm。两次测 量结果应很接近,如相差很大,则必须查明原 因(可能是测量上的差错,也可能是转体端面 不规则),再重新测量。
4)晃度测量工作为大修标准项目,应在 检修中执行。但如遇有下列情况,则需更仔 细地测量、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予以 处理:叶轮之间的轴段或轮毂有单侧摩擦现 象;汽轮机在运行中振动较大;轴承乌金剥 落;轴封处单侧摩擦;轴封套位置发生偏移; 大轴有弯曲的可疑现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瓢偏记录表
瓢偏度:是指旋转机械转子上回转部件端面与转自轴心线的不垂直度。
测量方法:
1.将转子回转部件端面分为8等份(要求更准确的分为12等份),按照习惯以逆向旋转方向编号1~8。
2.用两只百分表(要求更高的则用千分表),记为A、B,同时固定在被测端面的同一直径的两个对称位置,然后按照旋转方向盘动转子,每次45度,得8~4,7~3,。
,1~5共8组数据。
3.然后根据公式:瓢偏度=1/2[(A-B)max-(A-B)min]计算出瓢偏度。
注意事项:
1.百分表精度为0.01mm,即大表一圈100等份,共1mm,而小表每格读数为1mm。
在测量时习惯上小表读数压在3mm左右,大表指针在50,即0.5mm。
这是为了省掉计算时负号带来的麻烦。
2.两只表探头应垂直于被测端面,且探头距端面边缘应相等。
3.调整表过程中,应轻拉表杆2~3次,若每次均能回到原读数,则说明表已按照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