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发髻教材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女子发式

中国古代女子发式

中国古代女子发式第一章、中国古代女子发式类型发型与冠戴能增加女子仪容的俊美,又能体现出女子的年龄与身份特点。

古代女子发型变化,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再饰以各种簪、钗、步摇、珠花等首饰,因此研究女子发型主要是探讨其梳编形式与规律。

据古代作品及记载,概括分为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反绾式、双挂式等主要六类。

一、结鬟式结鬟式梳编法,先把发拢结于顶,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耸在头顶或两侧,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金钗珠宝,高贵华丽,多用于神女、后妃、贵妇与处女。

这种发式很多一般有高鬟、双鬟、平鬟、垂鬟等几型式,变化甚多(1)飞仙髻:飞仙髻多是两侧结高鬟。

多用于仙女与未出室少女。

(2)凌云髻:凌云髻属于高式的单鬟。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

”这些皆属高鬟式。

(3)飞天纟介:“飞天纟介”则是结三鬟于顶,耸立直上。

古之“百花”发式亦属这种类型。

(4)垂鬟分肖髻:垂鬟分肖髻,多是未出室少女的发式,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

在唐代常作为处女发式标志。

这类发型,皆是结鬟而成,有的耸立头顶,有的倾向两侧,有的平展,有的垂挂,妇女自身头发有限,往往加上‘假发”,首饰,巍峨华丽。

据记载: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皆异人间,高环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号为“高鬟望仙髻”,再饰有各种珠宝,金簪风钗或步摇,就更华丽高贵。

这种高环发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贵的发式,多用来表示神话中之仙女,皇后妃与贵女流的发型(从八十七神仙图卷与永乐宫壁画的玉女等发式亦可见证)。

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装饰不宜过分华丽,这种发式秦汉两代及秦以前各代颇为盛行,汉以后各代多崇为仙女发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头顶,有在两侧,鬟数也可随意结扎而定,变化很多,可灵活运用。

古代发型与梳妆 ppt课件

古代发型与梳妆  ppt课件

PPT课件
50
PPT课件
51
PPT课件
52
PPT课件
53
武则天
•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 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 唐朝功臣武士彟yuē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
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
PPT课件
60
•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李隆基生于神都洛阳,性英明果断,
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永昌年间(689年)
过继给李旦的长兄孝敬皇帝李弘为嗣,初封临淄王,后改封楚王兼任
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
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
58
PPT课件
59
•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
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 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 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 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 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 帝"。
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PPT课件
62
PPT课件
63
PPT课件
64
• 贵妃醉酒
• 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 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 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 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 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 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 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20世纪 50年代,梅兰芳去芜存精,从人物情感变化入手,从美学角度纠正了 它的非艺术倾向。

中国古代发髻间接(图文)

中国古代发髻间接(图文)

结鬟式这类发型,皆是结鬟而成,有的耸立头顶,有的倾向两侧,有的平展,有的垂挂,妇女自身头发有限,往往加上‘假发”,首饰,巍峨华丽。

据记载: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皆异人间,高环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号为“高鬟望仙髻”,再饰有各种珠宝,金簪钗或步摇,就更华丽高贵。

这种高环发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贵的发式,多用来表示神话中之仙女,皇后贵妃与贵女流的发型(从八十七神仙图卷与永乐宫壁画的玉女等发式亦可见证)。

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装饰不宜过分华丽,这种发式秦汉两代及秦以前各代颇为盛行,汉以后各代多崇为仙女发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头顶,有在两侧,鬟数也可随意结扎而定,变化很多,可灵活运用。

拧旋式这是汉代末期始创的一种发式,据记载为甄后所刨,后相互崇向而流行。

这种发式的编法是将头发分成几股,象拧麻花似地把发蟠曲扭转而缠盘在头上。

据记载甄后入魏宫时,宫中有一绿蛇,甄后每日梳妆时,此蛇则盘缠成形,甄后仿效而梳成为髻,每天皆因蛇形变化而梳髻不同,因而号为“灵蛇髻”。

这种发型灵活生动又饶有风韵,为神女与未出室的名贵女流所好用。

这种发式变化的形式很多,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头前,变化生动舒美,在古代仕女画中尤为多见。

造型时可灵活运用。

盘叠式这种发式在唐代的绘画、雕塑与墓壁画皆可见到,唐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画中,有很多盘叠的螺髻。

据记载;唐长安的妇女好梳盘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耸而不走落,号为螺髻。

在长安风靡一时,这种“螺髻”主要以盘叠形式作成,其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拢结系起,然后采用编、盘、叠等手法,把发髻盘叠成螺状,放置在头顶或两侧或前额与脑后,也可随意盘叠各种形式。

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在王渔洋之诗赞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盘叠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样的螺謦。

在造型中可灵活运用。

反绾式这类发式据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记有魏武帝宫中的宫妃梳反绾臀的记载,隋唐这种发式也甚为流行,在《妆台记》中记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绾髻,分髫臀”。

中国古典发型PPT演示课件

中国古典发型PPT演示课件
髻的部位不同,约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位于颈背的垂髻; 另一类是结于头顶的高髻。垂髻流行的时期较早,以战国、秦汉时代为主。
高髻则以东汉、魏晋开始流行,至唐宋达到巅峰,变化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从宋末到明清,发髻的高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摆脱华丽炫耀的外衣,逐渐 走向清丽、典雅、庄重的造型。
3
汉朝经典发型——堕马髻
旗头的下面需要辫发盘髻, 盘髻又分单髻与双髻。双髻 通常为未婚女性梳用,即在 头顶左右两端节成长辫然后 盘转成为髻,汉族则称这种 发饰为丫头。单髻多用于已 婚女性。
区别贵族与平民处只是 髻上所插簪饰,贵族女子髻 上装饰颇多而平民女子仅插 木簪。
20
21
22
清代高髻簪花造型→
23
中国古典头饰
一、步摇 步摇则起源于先秦时期,它是附着在簪钗之上的一种既贵重又华美的金 玉首饰。一般是用金银丝编为花枝,上缀珠宝华饰,并有五彩珠玉垂下, 随着步履的颤动,下垂的珠玉也随之摇动,故而得名。
2
古代中国女性的发型风格多样,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充分反映 出华夏人民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温婉端庄的性格特点,以及在 发现美与创造美方面的天份。
中国古代发式上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远古先民的“披发”时期;
二、纺织技术发明后至春秋战国的“辫发”时期;
三、战国至明清的“发髻”时期。历史发髻虽然款式众多,但依人而定,
中国古典发型
展示与制作
1
甄后既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口中恒吐赤珠,若梧子大,不伤人,人 欲害之,则不见矣。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 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
——《采兰杂志》
图为由曹魏文帝妻甄后所创的,引领当 时时尚潮流的灵蛇髻。据说她的发髻精 妙无比切难以模仿,成语“巧夺天工” 由此产生。这也是中国古代造型史上最 为经典的一个发型。

中国古代女子发髻教材

中国古代女子发髻教材

巾帼:
巾帼是古人使用的一种首饰,宽大似冠,高 耸显眼,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 成各种新颖式样,外紧裹一层彩色长巾而成。 这种冠饰,戴在头上,罩住前额,围在发际, 两侧垂带,结在项中,勒于后脑。既不是于 发式,也不同于裹巾,而且可以随时取下 (如脱帽),也可随时戴上(只需系紧侧 带)。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 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夜读拾得录 (101)·千虑一失》一文中,提到诸葛亮送 给司马懿一顶巾帼,就是讥讽司马懿像个女 人,不敢与蜀兵交战。司马懿当然受不了如 此激将,但他并没有中诸葛亮的圈套。在汉 代,宫廷贵族夫人戴帼,还算做一种礼仪。 因而,巾帼遂成了妇女的代称。
大拉翅(旗头):
到了清朝晚期,大拉翅开始出现,它是一形 似扇面的硬壳,高约一尺余,里面用铁丝按 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 胎。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 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需用时,戴在头上, 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既能美饰头发,又 摘戴自如,可谓两全其美。发明者是追求的 美丽的慈禧太后,世人的审美因她而改变, 随着大拉翅的流行和演变,两把头开始退出 历史舞台。
惊鹄髻:
是一种双高髻。梳理时,将发提起,编盘成惊状之鸟展翅欲飞的样子; 也有先做好义髻后固定于头顶。据传此髻始于魏文帝宫中,马缟《中华 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鹄髻。”
凌虚髻:
凌虚髻属于交拧的形式,其髻交集拧旋,悬空托在顶上。据《中 华古今注》记载:“隋有凌虚髻、祥云髻。”这种发式如云盘回, 凌托顶上,摇而不脱落。
堕马髻:
堕马髻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挽结成大椎在椎中处结丝绳,状如马肚, 堕于头侧或脑后。 据〈事物原始〉记载:“孙寿为堕马髻。”《古今中华注》也记有“堕 马髻惟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一般得很娇弱的感觉。

《中国古代发式研究》课件

《中国古代发式研究》课件

技艺特点:注重细节, 追求精致,注重色彩 搭配
制作工具:包括剪刀、 针线、梳子、发簪等
制作流程:包括巧:注重技巧的 运用,如编织、缝制、 刺绣等
发饰的材质与制作工艺
材质:金、银、 铜、铁、玉、石、 木、竹、丝、麻 等
制作工艺:铸造、 锻造、雕刻、镶 嵌、编织、刺绣 等
制作工具:剪刀 、镊子、锉刀、 刻刀、锤子、钳 子等
制作流程:设计 、选材、制作、 打磨、抛光、装 饰等
发饰的佩戴方式与文化意义
发饰的种类:包括发簪、发钗、发带、发冠等
佩戴方式:根据发饰的种类和用途,有不同的佩戴方式
文化意义:发饰不仅是装饰品,还具有象征意义,如发簪代表身份地位,发 钗代表婚姻爱情等 制作技艺:古代发饰的制作技艺精湛,包括雕刻、镶嵌、编织等,体现了古 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女性:发式多样,显示身 份、年龄、婚姻状况等
发式的传承与创新价值
传承:中国古代发式 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具有深厚的 历史和文化底蕴。
创新:中国古代发式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 特点,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价值:中国古代发式 不仅是一种发型,更 是一种文化符号,代 表着中华民族的审美 观念和价值观念。
保护与传承的措施和建议
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对中国古代发式的研究与保护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代发式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古代发式的知识产权和传承权 加强与国际合作,推广中国古代发式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发式传承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传统发式的传承:通过 教育、培训等方式传承 古代发式技艺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发式文化内涵:如《红楼梦》中的“青丝”象征青春, 《水浒传》中的“披头散发”象征狂放不羁,《诗经》中的“长发及腰” 寓意女子成年,《楚辞》中的“披发左衽”寓意反抗精神

第三讲中国古代女子的化妆史之发型篇(1结鬟式、2拧旋式)

第三讲中国古代女子的化妆史之发型篇(1结鬟式、2拧旋式)

在史前社会的妇女,大多是蓄发 不剪,披搭于肩称为“披发”或 “被发”。它是古代先民发型中 最古老的一种,尤以西北地区为 常见。 《诗》:“彼君子女,卷发如 虿。”
商殷墟玉人
后因感到这种披发在生活中有所不便,遂 将头发编结成辫。人们便开始用绳带束发 垂于颅后。到夏商西周时期,青年妇女多 梳发结辫作为时髦发式,流行于中原大地, 甚至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以辫发为习尚。 《史记· 西南夷列传》记昆明人“编发,随 畜迁徙”,《晋书· 吐谷浑传》载鲜卑妇女 “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 皆说明了这种情况。 从这时开始,到春秋战国为止,我国妇女 的发式,一直以辫发为主。
楚:《龙凤仕女图》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帝 国以后,要求宫中的妇女着 桃花妆,梳神仙髻。于是, 双鬟望仙髻出现了,后来演 变成十二环髻。然而,此时 的民间仍以椎髻和后髻为主 流。后来双环髻成了未婚少 女的主要髻式。此外,秦代 的发髻还有凌云髻、望仙九 鬟髻、参鸾髻等。
这种崇向一直延续以后的各个朝代,特别 是汉、唐两代,发型的装饰变化更精致而 艳丽,仅段成式《髻鬟品》所记载,这段 期间所创的发型,其名就有四十余种。 元、明两代发型不作为审美的主要重点, 趋向简约与单纯。高髻之风,浓装艳饰也 逐步减少。 到清代则以满制为主,男人发式梳有长辫, 女人发型则以后垂髻为主。 我们在塑造古代人物画时,特别是仕女画, 更须考究。 (美术系)
秦朝:望仙髻、参鸾髻、凌云髻等。 汉朝:迎春髻、垂云髻、飞仙髻、九鬟髻、百合分髾髻、 同心髻、大手髻、四起大髻、堕马髻、盘髻、双鬟分髾髻 等。 魏晋南北朝:涵烟髻、反绾髻、白花髻、灵蛇髻、芙蓉髻、 缬子髻、流苏髻、罗光髻、回心髻、郁葱髻、归真髻、凌 云髻、随云髻等。 隋朝:九贞髻、翻荷髻、坐愁髻、八环髻等。 唐朝:倭堕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惊鹄髻、双鬟望 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 髻、回鹘髻、归顺髻、闹扫妆髻、反绾乐游髻、丛梳百叶 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 云髻、双髻、宝髻、飞髻等。 宋朝:朝天髻、芭蕉髻、龙蕊髻、大盘髻、盘福髻、双蟠 髻、小盘髻、懒梳髻、包髻、三髻丫、螺髻、双鬟髻等。

中国历代发型PPT课件

中国历代发型PPT课件
唐代除了唇色丰富外,妆唇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但总的 来说依然是遵循娇小浓艳的樱桃小口为尚。
8
历 代 妇 女 唇 形
9
唐代面饰
额黄 是在额部绘画黄色图案或粘贴薄片状黄色饰物。
花钿 花钿的图案和色彩非常丰富,一般都有丰富的材料如: 羽毛、云母片、金箔片等剪成各种形状贴于额部来做装饰。 花钿除为了增添美丽外还可以借以掩瑕。
另有啼妆、泪妆、血晕妆、北苑妆等另类妆面。
2
唐代面妆
3
唐代眉妆
唐代眉式种类繁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眉 式造型最为丰富的辉煌时代。
柳叶眉 形如柳叶状的眉形,时称 “柳叶眉”。 月眉 初唐女子多喜宽而曲的月眉,这是一种比柳叶眉略宽,
比长眉略短的眉式,形状弯曲如一轮新月。
桂叶眉 这是晚唐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眉形,特点是浓而阔。
另有阔眉、远山眉、蛾眉、青黛眉、八字眉、啼眉等眉形。
4
唐代眉妆
5
唐 代 眉 妆
6
唐 代 妇 女 眉 式 演 变
7
唐代唇妆
檀口 浅红色唇脂,称为“檀口” 。
朱唇 有大红色,称为 “朱唇”,亦称 “丹唇”。
绛唇 唐代妇女还非常喜欢用深红色(即檀色或浅绛色)点唇, 即成 “绛唇”。
嘿唇 以乌膏涂染嘴唇。
以上三点,不仅是盛唐女子发式特点,也是最具唐代特 色的发式特点。
15
盛 唐 时 期 女 子 发 式
16
晚唐时期女子发式
抛家髻 《新唐书 ·五行志一》中载:“唐末,京都妇 人梳 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为之‘抛家髻’。”
堕马髻 集发于顶,挽髻后朝一侧后搭的样式。
唐代晚期,由于各个腐朽阶级穷奢极侈,因此,晚唐 妇女的妆饰风格不仅没有趋于衰落,反而更加富丽堂皇,并 逐渐改为崇尚一种病态的美。如抛家髻和堕马髻等都体现为 一副慵懒、无力、寄食、享乐之态。17ຫໍສະໝຸດ 晚唐时期女子发式18

社团课程《古代发髻》课件

社团课程《古代发髻》课件
13
而且做工还都非常精细
14
插画欣赏
15
一起来了解发髻的绘画过程吧!
先分好头发的 每一个区域, 随后便在每个 区域里耐心勾 勒出干净利落 的线条
在绘制发髻造 型时,学生的 稿图功夫便是 造型的关键! 不能过于着急, 每个分组需明 确表达出来
16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款发髻吧!
17
作品参考步骤:
古代发髻
1
我们来看看古代人的头发,你见过吗?
2
这是发髻,它能体现古人年龄与身份的特点~
3
古代女子之美,一半在服饰,一半则全靠形态各异的发髻。而且按照不同年 龄、身份的女子往往梳的是不一样的发式哦! 比如:古代女子成人标志就是15岁之后可以将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这就 代表她们已经长大成年啦!
9
我们来看看她们发型还有哪里不一样呢?
10
我们来看看她们发型还有哪里不一样呢?
发髻——在造型上多施以 饱满、匀称的发丝线条, 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 发饰——各式各样的饰品 点缀其中,显得尤为艳丽! 妆面——不同的妆面结合 让每个人更有个性哦!
11
每一个饰品都会有独立的名称和由来
12
用处也有所不同
在圆形绘图纸上描绘出发髻与人物的线稿 并对发髻各区域
18
作品参考步骤:
在线稿轮廓的基础上,继续完整五官和完成各 区域色彩搭配并完成上色,丰 富服饰和妆容并剪下人物
20
作品参考步骤:
发饰设计,上色并剪下 与人物结合拼贴
21
最终效果:
22
4
让我们来看看发髻都会有那几种呢?
丱guàn发
垂挂髻
双平髻
【少女】十四五 岁
适合少女的发型 比较轻盈灵动, 一般将头发梳成 对称的髻或环, 发饰多为丝绳、 鲜花为主

古代发髻图解

古代发髻图解

垂练髻
将发分成两边每边下垂后向上折起,用红绢缚之,并饰以少许珠翠。

流行于中唐少女。

垂练髻
双丫髻
亦称双髻丫。

先将发收拢于顶,然后分两股向上各扎成一个小髻,髻上饰珠翠花钿等物。

一般为侍婢、贫家未婚女子常梳的发式。

这发式据传在商朝就有了,以后各代有所变化,到唐代从式样上更为讲究,有的还在发髻上饰有珠翠等饰物。

双丫髻真人版
双环垂髻
将发分为两部份,在头的两侧各盘成上卷下垂环。

一般未婚女子或宫女、侍婢、童仆多梳此发髻,据传这种发式在战国时已有,唐代还把它示为未婚女子的标志。

在盛唐时最为流行。

反绾髻
梳发于后,编成发辫,由下反绾于头顶的双髻
螺髻
亦名翠髻,因其形而得名。

梳理时,先将头发用黑丝带束缚起来,在头顶部编盘成螺壳形状即成,并在髻后垂彩色丝带。

此发式在初唐时盛行于宫中,古人曾有「螺髻凝香晓黛浓」的诗句,后来也在士庶女子中流行,直到宋、明各朝,仍有妇女喜欢。

螺髻
亦名翠髻,因其形而得名。

梳理时,先将头发用黑丝带束缚起来,在头顶部编盘成螺壳形状即成,并在髻后垂彩色丝带。

此发式在初唐时盛行于宫中,古人曾有「螺髻凝香晓黛浓」的诗句,后来也在士庶女子中流行,直到宋、明各朝,仍有妇女喜欢。

螺髻2
盘桓髻
先将头发收拢于顶,然后血上盘桓而成。

髻前插对梳,髻上饰条形彩珠,显得干练持重,这发式西汉时已在长安妇女中盛行,到唐代仍为宫女和士庶妇女所喜用
双环望仙髻
11。

古代女子发髻大全

古代女子发髻大全

古代⼥⼦发髻⼤全↗点击上⽅“馥云古典发簪⾸饰”关注我们发髻是将头发归拢在⼀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

盘髻成椎状者,⼜称“锥髻”、成螺丝形的称“螺髻”、盘髻较⼩的称“髻”。

发型与冠戴能增加⼥⼦仪容的俊美,⼜能体现出⼥⼦的年龄与⾝份特点。

段成式《髻鬟品》就记载了不下百余种,其髻名虽多,但基本上是按髻的形态与装饰⽽命名,如髻似螺,⽈螺髻,如髻饰以凤,⽈凤髻等。

古代⼥⼦发型变化,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成,再饰以各种簪、钗、步摇、珠花等⾸饰,因此研究⼥⼦发型主要是探讨其梳编形式与规律。

据古代作品及记载,概括分为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反绾式、双挂式等主要六类。

结鬟式结鬟式梳编法,先把发拢结于顶,然后分股⽤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以⽀柱,⾼耸在头顶或两侧,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钗珠宝,⾼贵华丽,多⽤于神⼥、后妃、贵妇与**。

如李公麟《维摩诘像》中之天⼥,元周郎《杜秋娘像》皆属此类发型。

⼋⼗七神仙图卷,永乐宫壁画中,这种发式很多,⼀般有⾼鬟、双鬟、平鬟、垂鬟等⼏型式,变化甚多:★飞仙髻★飞仙髻多是两侧结⾼鬟。

据《炙毂⼦》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

”多⽤于仙⼥与未出室少⼥。

★凌云髻★凌云髻属于⾼式的单鬟。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

”这些皆属⾼鬟式。

★飞天紒【ji】★“飞天紒”则是结三鬟于顶,耸⽴直上。

据《宋五⾏志》记载:“⽂帝元嘉六年,民间妇⼈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上,谓之飞天。

”古之“百花”发式亦属这种类型。

★垂鬟分肖髻★垂鬟分肖髻,多是未出室少⼥的发式,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托拄,使其⾃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

据《国宪家猷》记载:“汉明帝令宫⼈梳百花分肖髻。

”在唐代常作为**发式标志。

拧旋式拧旋式梳编法,是将发分⼏股,似拧⿇花地把发蟠曲扭转,盘结于头顶或两侧。

这种发式灵活旋动,很助美姿。

古代发型赏析PPT课件

古代发型赏析PPT课件
古代发型赏析
2019/10/20
2019/10/20
.
2
2019/10/20
.
3
2019/10/20
.
4
2019/10/20
.
5
2019/10/20
.
6
2019/10/20
.
7
2019/10/20
.
8
2019/10/20
.
9
2019/10/20
.
10
2019/10/20
.
11
2019/10/20
2019/10/20
.
45
百合髻
“百合髻”其梳编法是净发分股盘结, 并合叠于头顶。
2019/10/20
.
46
单螺
单螺其梳编法是将发股集结,盘叠如
螺。置于头顶上,在永泰公主墓石椁
内西面北次间之雕饰,亦有些类发式。
2019/10/20
.
47
螺髻
2019/10/20
.
48
2019/10/20
.
Hale Waihona Puke 49飞星遂月髻2019/10/20
.
50
4.反绾式
• 这类发式即是魏武帝宫中的宫妃梳 反绾臀,在隋唐这种发式也甚为流 行。反绾是将头发拢高翻绾而成, 也属于高髻的发式,其制法是将头 发往后拢结,用丝线结扎,再分若 干股,翻绾出各种式样。有的梳编 成惊鸟双翼欲展的样子,称为“警鹄 髻”,也有梳编成单刀或双刀的样子, 称为“翻刀髻”,也有将多股的头发翻 绾成花式,称为“百花”。其形式与手 法甚多,皆靠拢结翻绾或反绾而成。
2019/10/20
.
38
朝云近香髻

中国美发史历代发型演变欣赏隋、唐、五代2

中国美发史历代发型演变欣赏隋、唐、五代2
唐代女子高髻发式
唐代女子高髻发式眉饰
五代妇人高髻发式
五代女子高髻发式
五代女子高髻发式簪花
唐代女子高髻发式插步摇
唐代女子单环髻发式
唐代贵妇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式,彩锦缠头
五代女子高髻发式戴花冠,簪花
五代女子高髻发式
五代女子高髻发式、插梳簪花、面饰花钿
唐代女子螺髻发式
唐代贵妇花髻发式,戴花冠,饰蛾眉
唐代女子蛮鬟椎髻发式
唐、五代女子高髻发式,插梳
唐代女子垂练髻发式
唐代女童丫髻发式
唐代女童髻发式
五代女子低髻发式簪花
唐代女子双鬟望仙髻发式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中国美发史历代发型演变欣赏隋、唐、五代2
中国美发史历代发型演变欣赏 隋、唐、五代 2
2011年07月12日 星期二 下午 04:09
转载自 分享
最终编辑 涵小天
唐代女子惊鹄髻发式(永泰公主目壁画)
唐代妇人高髻插梳发
唐代女子侧髻发式
唐代女子高髻发式
唐代贵妇高髻发式面饰蛾翅
唐代女子髻发式戴透额罗
唐代贵妇宝髻发式插步摇
唐代妇人蛮鬟椎髻发式,戴花插梳
唐代女子侧髻发式
唐代妇人高髻发式插梳
唐代贵妇帔子凤发式饰步摇
唐代宫女头戴凤啣,饰玉珠步摇
唐代妇人髻发式戴花冠
唐代女子髻发式插梳
唐代女子倭坠髻发式
唐代女子蛮鬟椎髻发式额饰花钿
唐代女子惊鹄髻发式
唐代女子髻发式插梳面饰八字眉
唐代女子垂练鬟髻发式

古代女子的发鬓与服饰

古代女子的发鬓与服饰

古代女子的发鬓与服饰发鬓一、结鬟式结鬟式梳编法,先把发拢结于顶,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耸在头顶或两侧,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金钗珠宝,高贵华丽,多用于神女、后妃、贵妇与处女。

如李公麟《维摩诘像》中之天女,元周郎《杜秋娘像》皆属此类发型。

八十七神仙图卷,永乐宫壁画中,这种发式很多,一般有高鬟、双鬟、平鬟、垂鬟等几型式,变化甚多:★飞仙髻、凌云髻★飞仙髻多是两侧结高鬟。

据《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

”多用于仙女与未出室少女。

凌云髻属于高式的单鬟。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

”这些皆属高鬟式。

★飞天纟介,垂鬟分肖髻★“飞天纟介”则是结三鬟于顶,耸立直上。

据《宋五行志》记载:“文帝元嘉六年,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上,谓之飞天。

”古之“百花”发式亦属这种类型。

垂鬟分肖髻,多是未出室少女的发式,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

据《国宪家猷》记载:“汉明帝令宫人梳百花分肖髻。

”在唐代常作为处女发式标志。

二、拧旋式拧旋式梳编法,是将发分几股,似拧麻花地把发蟠曲扭转,盘结于头顶或两侧。

这种发式灵活旋动,很助美姿。

据《采兰杂志》记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庭中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

”如《八十七神仙图卷》之仙女,唐周肪的纨扇仕女图亦属于这类发型。

拧旋式变化一般有侧拧、交拧、叠拧等几种形式。

★随云髻、凌虚髻★“随云髻”类似侧拧之形式,其髻如随云卷动。

据《国宪家猷》记载:“陈宫梳随云髻。

”这种发式生动灵转,颇为仕女所好。

“凌虚髻”属于交拧的形式,其髻交集拧旋,悬空托在顶上。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隋有凌虚髻、祥云髻。

”这种发式如云盘回,凌托顶上,摇而不脱落。

《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但见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枝赤金匾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绵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家髻:
唐末京师妇女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 椎髻,名曰“抛家髻”。 亦称“鬅[péng]鬓[bìn] ”,“凤头”。 这种两鬓抱面的髻式,是唐代后期较为 流行的一种发式。 抛家髻式,在宇文氏《妆台记》中的所 谓朝天髻,或类此髻式。参阅《新唐 书·五行志》。 另唐段成式《髻环品》中, 亦有关于长安城中流行抛家髻的记载。 这种发髻的特点,以两鬓抱面,头顶再 加一个形似椎髻一样的“朵子”(即假 髻)。 所谓抛家髻。今京剧旦角仍延用之。
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捉得住。 两把头后面的耳边的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 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整个发髻象个待飞 的燕子,清代后妃还因年龄而异梳头戴首饰。年纪 轻的,戴艳丽的珍宝首饰,显出年青活泼的朝气。 年老的梳“两把头”,首饰选质地高贵的,体现出 老年妇女端庄、稳重。皇 家女子头上梳两把头,
双平髻:
双平髻的编法,是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 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这种发 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或未成年之少 女。据记载从秦开始,延续及近代。 其中最典型的是双丫髻及双挂髻,这种发式 在存世的古画中特别多见。 敦煌千佛洞供养人之侍女与阎立本〈列帝图〉 之宫侍,皆类似这种发式。其变化一般有 “双丫髻”、“垂挂髻”、“双挂髻”等。
堕马髻:
堕马髻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挽结成大椎在椎中处结丝绳,状如马肚, 堕于头侧或脑后。 据〈事物原始〉记载:“孙寿为堕马髻。”《古今中华注》也记有“堕 马髻惟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一般得很娇弱的感觉。
高椎髻:
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挽成单椎,耸立于头顶,据《妆台记》记载: “宋理宗朝宫妃梳 高髻于顶,巍峨高耸,号高椎髻。”在宋代山西太原晋祠女塑中亦有这种发式。
两把头:
清中期,是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发展,首饰制作工艺 也不例外。清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 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廷 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但是,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 银、玉、珍珠、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 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如“小两把头”低垂, 几乎挨到耳根,发髻松,稍碰即散。如何将这些美 丽的首饰戴上去呢?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 应运而生。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成的,形似 横着的眼镜架。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 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 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
小两把头:
清朝上层贵族妇女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发型。清初,健全冠服制度。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 冠外,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戴上钿子,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于是,后妃们梳 两个横长髻,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戴上钿子十分稳固。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 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因为这种发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宫内后妃称其为“小两把 头”。
朝天髻:
侧面很有感觉,有垂感。。。。 好搭配步摇 目测:发量要多且有自然层次感,否则根部需要用假发的。。。
十字髻:
头发分疏两髻垂直交叉,用发梳或插梳、排梳或钗固定。 这种发型可以有拉长脸型的效果,因其发髻呈“十”字形而得 名的一种髻式。 这种发式的编盘方法是:先将头发盘成一个“十”字行的发髻, 再将余发在头的两侧各盘一鬟直垂至肩,上用簪、钗固定即可。
一字头:
一字头,豪华奢侈,高如牌楼,皇室偏爱的大拉翅即是 其中最著名的一支。和大拉翅差不多。只不过这个没有 冠。
花冠: 冠小仅束髻,冠上多有花饰,在明代仕女多好用。
莲花冠:
古代冠名,因其形似莲花,故名。唐时已在士遮女子间流 行,宋沿其制。冠上大多用金、翠羽等作装饰,颜色鲜艳, 为官宦、士遮女子喜尚,一直很流行。
牡丹头:
明代妇女发式。牡丹头是一种高髻,苏州 盛行此 式,后逐渐流行北方。《坚瓠集》:“我 苏(苏州) 妇人梳头有‘牡丹’、‘钵盂’之名, 鬓 有‘闹花’、‘如意’ 之号”。尤侗诗:“闻说江南高一尺,六 宫争学牡丹 头。”有人说其重者几至不能举首,形容 其式高大, 实际高约七寸左右,鬓蓬松而髻光润,髻 后施双绺 发尾。这种髻当系假发衬垫,加以黏汁光 润之。
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走 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节、脖梗 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 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
架子头:
架子头发式便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因 在髻中衬有架子取其形似,故称“架子 头”。梳妆时先将头发梳成两个横长髻, 即将整个头发平分为左、右各~把,形 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再以铁丝或藤 条做成骨架,外边缠上青绸、缎绒,形 似簸箕的钿子戴在头上,再用两条黑缎 带系于颌下,使钿子可以十分稳固的戴 在头上这种“架子头”是满族妇女出席 隆重场合时的盛装,摘下钿子,便是平 时的打扮。但戴荆子的抓髻式发式是用 本人的头发梳理而成,分量重的首饰根 本戴不上去,只能插几朵鲜花、绒花等 分量较轻的装饰性物品戴,限制了头饰 的大量使用。
倭堕髻: 倭[wǒ] 堕[duò] 髻[jì]
发髻偏歪在头部一侧,似堕非堕,是东汉后期流 行的一种时髦发式。古代妇女发髻式样。 《玉台新咏·日出南隅行》: “头上倭堕髻,耳中 明月珠。”晋崔豹《古今注·杂注》: “堕马髻今无复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 这款发型比较随意休闲,(旗头):
到了清朝晚期,大拉翅开始出现,它是一形 似扇面的硬壳,高约一尺余,里面用铁丝按 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 胎。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 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需用时,戴在头上, 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既能美饰头发,又 摘戴自如,可谓两全其美。发明者是追求的 美丽的慈禧太后,世人的审美因她而改变, 随着大拉翅的流行和演变,两把头开始退出 历史舞台。
飞仙髻: 多是两侧结高鬟。多用于仙女与未出室少女。 据《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
飞天髻:
结三鬟于顶,耸立直上。 据《宋五行志》记载:“文帝元嘉六年,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 其鬟直上,谓之飞天。”古之“百花”发式亦属这种类型。
垂鬟分肖髻:
多是未出室少女的发式,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 垂 于肩上,亦称燕尾。 据《国宪家猷》记载:“汉明帝令宫人梳百花分肖髻。” 在唐代常作为处女发式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