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化与美学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与历史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与历史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公铁两用桥,也是全球知名的钢筋混凝土悬索桥。
它连接了南京市鼓楼区和浦口区,完工于1968年,总长4588米,桥面宽33.2米,悬索桥主跨长1418米,塔高232.4米,被誉为“中国的世界之最”。
建设历史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交通繁忙的长江成为瓶颈。
为解决长江交通问题,国务院于1954年开始实施“长江三桥”计划,南京长江大桥作为其中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计划中。
1955年,国家开始对长江大桥进行可行性研究。
由于条件限制,最初的设计采用了悬浮式拱桥和悬浮式斜拉桥,但均未能通过工程技术论证。
最终,经过充分研究和对比,决定采用悬索桥结构。
1957年3月,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工程采用价值2亿元的苏联优质钢材和其他设备和材料。
工人们在水下打基础,经历了困难和沮丧,但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并于5年后成功竣工。
建设过程中,南京长江大桥先后遭遇了10次大洪水和4次台风的考验,但没有一次洪水或飓风能够摧毁它。
整座桥梁始终在水下屹立不倒,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意义与影响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并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
它成为中国现代工业化的起点,为其他大型工程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同时,它也以其美丽的外表和巨大的建筑力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关注中国的一个标志。
在当时,南京长江大桥是世界上最长、最高的悬索桥,被列为现代建筑工程的代表。
如今,这座桥已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未来发展南京长江大桥已经服务于人们半个多世纪。
如今,桥上的车辆和人流量不断增加,加之桥体结构老化,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安全可靠的要求。
因此,南京市政府决定实施南京长江大桥革新工程。
革新工程将对桥面及桥下结构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桥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优化桥面道路和桥上设施,使之符合现代化的标准。
此外,根据绿色环保理念,新桥将所用钢材全部采用本土资源,去除对进口钢材的依赖。
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首先,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大型铁路桥梁,对中国的铁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长江大桥建于1960年,是中国解放以来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空白,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经验和技术水平,为中国后续的铁路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其次,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突破了西方技术的封锁,体现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技术限制。
然而,中国人民没有放弃,通过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成功地设计和建造了南京长江大桥。
这不仅是中国技术的飞跃,也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在自主创新和高铁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第三,南京长江大桥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和交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贯穿了中国的东西部地区。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沿江地区的人民出行和物资运输,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大桥的建设使得沿江地区的资源更容易流通,经济交流更顺畅,进一步加强了长江流域的经济一体化。
另外,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在建设过程中,南京长江大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
大桥的设计和建造融入了中国传统桥梁建设的理念和技术,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同时,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困难,坚毅不拔的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
综上所述,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空白,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时代。
大桥的建设突破了西方技术封锁,体现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南京长江大桥对经济和交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它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和民族精神。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
让学生自行设计一段关于南京 长江大桥的解说词,培养语言
表达和写作能力。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 张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手抄报 ,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网络调 查,了解一座现代桥梁的建设 过程和特点,培养探究和实践
能力。
归纳小结
总结南京长江大桥的重要性和意 义,强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精神。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 巩固记忆和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 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
的能力。
05
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
作业布置
作业一
请学生回家后,通过查阅资料或 采访长辈,了解自己家乡的桥梁 建设历史,写一篇关于家乡桥梁
的小短文。
作业二
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南 京长江大桥,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 和感受,形成一篇游记。
THANK YOU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26
目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 教学重难点与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 历史背景和建设过程 。
了解中国现代桥梁建 筑的发展历程和技术 特点。
掌握有关桥梁工程和 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
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 自豪感。
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写作 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通过讲解、阐述等方式, 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理
解文章内容。
讨论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观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 能力。
南京长江大桥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南京长江大桥—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我国众多的桥梁中,南京长江大桥无疑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伟大建筑。
它不仅是交通的枢纽,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见证了我国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这座大桥的建设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我国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都相对有限,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工程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建成了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
首先是长江水流湍急,水文条件复杂,给桥墩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多种荷载,包括铁路列车的重量、公路车辆的通行以及风、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缺乏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我国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
为了建造坚固的桥墩,工程人员采用了先进的沉井基础技术。
他们精心设计和制作了巨大的沉井,将其沉入江底,然后在沉井内进行桥墩的施工。
这种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大桥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桥梁的钢结构方面,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了高质量的钢材,确保了桥梁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检测和验收。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将长江南北两岸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南北地区的运输时间和成本。
铁路运输方面,大桥使得南北铁路干线得以贯通,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能力,促进了物资的流通和人员的往来。
公路运输方面,大桥为公路交通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除了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南京长江大桥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国家的国防和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了在紧急情况下物资和人员的快速调配。
长江大桥景观体现着武汉长江大桥在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及桥梁史上的重要意义
长江大桥景观体现着武汉长江大桥在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及桥梁史上的重要意义一、桥与文学:诗词歌赋1.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桥梁历代以来,中国的文人骚客写了大量与桥有关的诗词歌赋。
於贤德认为:“一般的描绘桥梁美好形象的诗歌,大多是从建筑物的态势、构造、色彩、功能着手,去抒写作者对桥梁审美观照后所获得的印象,运用细致刻划、生动比喻及引发想象的表达手段,达到用诗的美去烘托桥的美的目的。
”①但事实上,大多数的桥梁诗只抓住桥梁景观的个别特征,旨在表达诗人的个人情感心理,如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寥寥数语,便把深秋夜色中的枫桥和周围景色及人的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从此枫桥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再如唐朝诗人雍陶的《情尽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使得四川简州(今简阳)北绛溪上本来名不见经传的情尽桥自此流传于世。
或因桥成诗,直抒胸臆;或借桥感世,托物言志;或纳桥入景,寄情山水。
桥梁凭借独特的美引来了文人墨客的赞美。
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的的咏桥名句出自《诗经-大雅-大明》中的“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是说周文王为亲迎新妇,在渭河用木船架起了一座浮桥,继而桥梁诗作不断。
有写苏州青山桥的《青山桥即事》:“两情如水水如环,柳外春桡数往还。
招手渡头人不见,二分新月近青山。
”(陈基)有写扬州二十四桥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有写绍兴春波桥的“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等等。
这些佳作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传诵,赋予古代桥梁更多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风采。
2.桥梁发展下的现代诗歌现代桥梁迅速发展,也吸引了诗人们关注的目光。
他们通过诗歌来反映现代社会,或抒发对人生的感悟,或表达某种情怀与憧憬。
其中,在描写长江大桥的诗作中,最气势磅礴的当属的《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南京长江大桥建造于1960年,是中国第一条长江大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双层公铁两用桥。
它连接了中国东部第一大城市南京和中国中西部的重要城市,现已成为江苏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长江大桥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历史意义南京长江大桥建造于1960年,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1960年代是中国经济萎靡的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十分不发达。
在此情况下,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状况。
同时,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也显示了中国国力的增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精神。
因此,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被视为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建造过程中,南京长江大桥还进行了一些技术性创新。
例如,南京长江大桥是世界上最大的桁架桥之一,其中的土建工程就被认为是当时全球桥梁工程的奇迹。
此外,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涉及到了许多专业领域,例如建筑、机械、电力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业人士的关注,这也为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文化价值南京长江大桥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南京历来是中国文化名城之一,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南京市的象征之一,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名胜。
首先,南京长江大桥的建筑设计十分美观,它是中国古今桥梁建造艺术的巅峰之作。
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设计独特、精美,无论是从桥身的造型设计还是从桥上的装饰造型来看,都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点。
此外,南京长江大桥还多次被用于电视、电影等媒体作品的拍摄地,成为了文艺作品中的一个常见场景。
其次,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中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养成价值。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一个大型工程,对于中国建筑工程上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也彰显出了中国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中“和谐”的精神信仰体系,这也成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
南京长江大桥建筑特征和文化意象的照明表达
引言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城市北部,横跨长江, 连接鼓楼下关和浦口桥北,是中国人自主设计、自 行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图1 ) %大桥桥体由长1 576 m的正桥(铁路、公 路上下两层)、长1 766 m的公路南引桥和长1 247 m的公路北引桥组成(正桥外的铁路桥不在本次项 目范围)%正桥为10孔曲弦钢桁梁,公路引桥为混
第32卷第3期
杨韬:南京长江大桥建筑特征和文化意象的照明表达
29
2.2桥头堡建筑的照明解析
是
梁建筑设计的精华所在,也是
展现桥梁浓郁时代特征和红
记忆最为核心的
景观。
高 大桥正
端,
为
台,两岸各有 大、
,正与
为一
%大由
和大 空间
,
为红
台,
各设置 工
塑%大、
之间设有 跨梁桥和
,作为[向
正桥的过渡,并与之协调%
化意 为本次夜景照明
为重要的目的
。
图1南京长江大桥 Fig. 1 Nanjing Yangtze Rivor Bridge
建筑给人雄壮宏伟之感,令人肃然起敬。它犹如长
,
, 建筑艺术
包含着现代主
义理念与社会主义表
的一次特殊融合,它是
一种真正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筑+ 3]。
南京长江大 大的特点是它更像是建筑而非桥
塑的
表现重点设置在面向江面一侧,与大堡配合
视觉
的效果(图5)。 塑照明除了增加载体的亮度,
更 为重要的是 分表现
和
。表
的
同时,
面的照明质量,
物
生,
并通过适当的光影关系和明
现出丰富的视觉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横跨长江,是中国自
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钢桁梁混凝土双层桥梁,也是中国公路及铁路
在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誉为“争气之桥”,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
下面我们将从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建设特点、建设影响等
方面展开探讨。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于1960年,历时4年,于1964年建成通车。
这
座大桥总长度约7.7公里,主桥全长将近1.6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
的公铁两用桥。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中
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观赏。
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技术,桥面上设置了双层结构,上层为车辆通行,下层为铁路通行,有效缓解了长江两岸的交通压力。
在建设过程中,南京长江大桥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智
慧和勇气,堪称中国工程史上的奇迹。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带动了南京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长江两岸的
联系与合作。
大桥的开通,拉近了南京市与其他地区的距离,为南京
市的对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南京长江大桥也成为南
京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资者来到南京。
总的来看,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影响力的建
筑之一,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连
接南京市和全国各地的纽带,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迁,
是中国人民奋斗和智慧的象征。
南京长江大桥的精神永存,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南京彩虹桥:现代与古典建筑之美
南京彩虹桥:现代与古典建筑之美南京彩虹桥,又称南京长江彩虹桥,位于中国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长江南岸,是一座集现代与古典建筑之美于一体的标志性桥梁。
作为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南京彩虹桥不仅具有交通功能,也成为了南京市民的休闲遛步胜地。
南京彩虹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中国文化中的彩虹元素。
桥梁的主体结构由三座拱桥组成,每座拱桥之间有一座高塔相连,就像是三只彩虹横跨在长江之上。
整个桥梁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材料,白色的大理石饰面与蓝色的玻璃立面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富有科技感和未来感的设计风格。
南京彩虹桥的设计师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手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打造出了一座兼具历史韵味和现代气息的建筑之美。
南京彩虹桥不仅仅是一座交通桥梁,更是一座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代表性建筑。
桥梁两侧的高塔上,灯光变幻多样,夜晚绚丽多彩,犹如一条横跨长江的巨大彩虹,给整个城市增添了无尽的艺术气息。
桥上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登上观景台,远眺长江美景,感受长江之畔的魅力。
在桥面上行走,人们可以感受到江风拂面的清凉,俯瞰长江两岸的美景,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南京彩虹桥不仅在外观上令人惊艳,在结构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整座桥梁采用了双曲类型的钢拱结构,强调了桥梁的质感和美学效果。
钢拱的设计不仅使桥梁更加坚固和稳定,还使得其能够灵活应对长江的复杂流量和大风情况。
此外,桥梁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随桥增长的交通需求,将宽大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融入桥梁之中,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方式。
南京彩虹桥所在的长江南岸一直以来都是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桥梁的建成不仅使得两岸人流交通更加便捷,也为周边的商业和居民区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机遇。
彩虹桥附近的秣陵街道,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街道风貌被保留下来,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韵味。
彩虹桥的建设,不仅在设计上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还提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使得整个区域更加充满活力和魅力。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南京长江大桥简介南京长江大桥简介(一):南京长江大桥简介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好处,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好处、政治好处和战略好处。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也是中国著名景点之一,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
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长江大桥建设8年,耗资达2.8758亿人民币,耗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吨钢材。
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
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对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进行封闭维修改造,于2016年10月28日22点整全封闭维修,历时27个月,总投资10.9亿元人民币。
[由整理]南京长江大桥简介(二):南京长江大桥简介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好处。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也是中国著名景点之一,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
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长江大桥的文化内涵,感受桥梁文化的深厚底蕴
是体验了各种方式在长江上来来回回。
• 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
元老桥,俄式风格,万里
长江第一桥…。寒冷、空
气污染、水浊,桥下也有
人冬泳,难以理解啊[捂脸]。
还是读读伟人的《水调歌
头.游泳》吧: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
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
满了俄式风格。大桥采用两
层结构,上层是公路,两侧
为人行道,下层是铁路。从
大桥到黄鹤楼、辛亥革命纪
念馆等著名景点很便捷。我
去的时候维修,两头的电梯
都不能使用,在武昌那边步
行上桥,转了半圈,原路返
回,如果过到桥另外一边还
不能座电梯得走好远才能下
桥,建议电梯好用之前不要
走到对面。
• 在武汉长江大桥下,尤其在大桥西边的桥头堡附近,非常适合观赏浩瀚的长江。我当时为了看
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日:
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
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
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
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 本来计划坐渡轮看夕阳的,到了发现就在长江大桥下看也很美呀!
• 坐在长江边儿上吹吹风,看看夕阳,可真舒服呀。
• 还可以远眺 武汉 电视塔。
• 来之前问了下,说是18:30鹦鹉洲长江大桥的灯能亮起,也有人说全亮要
19:00,在桥上等了将近半小时,等到的也只是车子的灯,但我好喜欢这
倒影。它彻底消失在我的视线大概是18:50左右,大桥的灯还是没有亮起
来。
• 沿黄鹤楼南路西行至武汉长江大桥,又一处武汉标志性建筑,第三套人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引桥是连接主桥和路堤的过渡段,南京长江大桥的引桥采用与主桥相似的结构形式,以确保荷载的顺畅传递。引 桥的长度和坡度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道路线形等因素确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畅地通过桥梁。
03
建设技术与挑战
基础施工技术
沉井基础技术
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沉井基础技术,通 过在水中挖掘深坑,然后利用钢筋混凝 土构建桥墩基础。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 在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建设桥梁的难题。
设备维护
对大桥的照明、排水、通 风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大桥的加固与改造
结构加固
针对大桥结构出现的老化 、损伤等问题,采取相应 的加固措施,提高结构承 载能力。
技术改造
应用新型科技手段,对大 桥的监测、预警系统进行 升级改造,提高大桥的安 全性能。
材料更新
在加固与改造过程中,选 用高性能、耐久性强的材 料,延长大桥使用寿命。
06
南京长江大桥的旅游与文 化传承
大桥作为旅游景点的介绍
雄伟壮观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和 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桥身 雄伟壮观,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
之一。
独特设计
大桥采用了独特的钢桁梁斜拉桥设 计,充满了现代感和工程美感。
夜景迷人
夜晚时分,大桥灯光璀璨,与江水 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夜景画 卷。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目录
• 南京长江大桥概述 • 大桥的结构与设计 • 建设技术与挑战 • 南京长江大桥的意义与价值 • 大桥的维护与保护 • 南京长江大桥的旅游与文化传承
01
南京长江大桥概述
大桥的位置和历史背景
位置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跨越长江,连接南北 两岸。
南京长江大桥观后感
南京长江大桥观后感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现代桥梁之一,也是亚洲最长的公铁两用桥。
作为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不仅具备实用功能,更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人民的情感。
不久前,我有幸亲身参观了这座雄伟壮观的桥梁,深深地感受到了它所传递的力量与美丽。
首先,当我站在长江大桥上时,我被周围繁华的城市景色所震撼。
桥梁连接了南京市区的两岸,一侧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侧是宽广而宁静的河面。
在桥上,我可以饱览双方的全貌,仿佛站在城市的中心,感受到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大桥上的车流不断,行人来来往往,桥面上洋溢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这座桥梁不仅是城市的交通要道,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连接着不同的人与事物。
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经了艰辛与挑战,它不仅仅是一座工程,更是人类智慧与毅力的结晶。
桥梁的设计巧妙而精细,它的主桥全长长达近六千米,浑厚的混凝土墩柱耸立在长江中,形成独特的桥梁风景。
为了确保桥面的稳固和安全,建设者们不惜代价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测和建设,保证了桥梁的稳定性和航行安全。
在桥梁上,我可以感受到桥面的平稳与坚固,仿佛站在历史长河上,与伟大的工程师们一同征服江河。
除了实用功能和巨大规模,南京长江大桥还具备了独特的文化价值。
在桥的两侧,分别有一座座高大而华丽的雕塑。
它们代表着南京的历史和文化,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城市的传奇。
在大桥上行走时,我仿佛走入了历史的长河,与过去的人们相会相谈。
这些雕塑不仅丰富了大桥的艺术性,也体现了南京市民对城市的热爱与珍视。
最重要的是,长江大桥作为一座交通枢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无限便利。
它连接了南京市区和江北地区,为两岸的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通行条件。
在大桥上,我看到了不少人们怀揣着行李、满载而归的情景,他们或是身临其境地感受南京的美景,或是赶赴重要的约会与亲友团聚。
大桥不仅提供了交通的便利,也连接了人们的心灵与情感。
在这次参观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南京长江大桥所带给人们的震撼与喜悦。
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型公铁两用桥梁,被誉为“亚洲第一桥”的南京长江大桥始建于1960年,于1968年竣工。
它的建设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壮举。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由于战争和内战等原因,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目的是为了打通长江这一自然屏障,解决交通运输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在当时的条件下,设计和建造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可以说是一项崇高的挑战。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不仅需要克服技术难题,还需要同时解决地理、气候等复杂条件下的施工问题。
因此,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标志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起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桥的落成大大缩短了长江两岸的交通距离,加快了贸易和人员流动,打开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通道。
长江大桥的建成无疑提高了中国的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性,对于促进各地区的经济交流、资源共享、产业转移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桥的建设也间接地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许多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南京长江大桥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象征之一,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共同努力。
在建设南京长江大桥期间,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参与其中,日以继夜地工作,他们不畏艰辛,为了完成这一艰巨的工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种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建设中国现代化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南京长江大桥成为一座见证了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并凝聚起来的伟大工程,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豪和骄傲。
在文化领域,南京长江大桥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它是中国工程技术的杰作,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建设大型工程方面的创造力和实力。
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工程建设的新高度,也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形容南京长江大桥文案短句
形容南京长江大桥文案短句引言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是一座极具象征意义的桥梁。
它不仅连接着南京市浦口区和江宁区两岸,更将南京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成为了江苏省的交通重要枢纽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在实际功能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更是一座宏伟壮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地标。
下面将用一些简短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来形容这座令人难以忘怀的南京长江大桥。
1.1 概述•长江之上,南北连接,南京长江大桥为城市描上一道独特的印记。
•宏大而壮丽,南京长江大桥在长江两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工程奇迹。
•如一条雅丽细腻的长线,南京长江大桥将两岸人民心灵紧紧相连。
•高耸巍峨,南京长江大桥似一座桥塔巨龙,张开双翼伫立在长江之上。
1.2 壮丽景色•夜晚的南京长江大桥如同天空中悬挂的一道流星,令人心驰神往。
•晨曦中,远望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观的桥梁映入眼帘,美不胜收。
•蓝天白云映衬下,南京长江大桥宛如一道明丽的彩虹,令人心情愉悦。
•在南京长江大桥上行驶,可以尽情欣赏长江两岸美景的壮丽美景。
1.3 历史与文化•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现代工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南京长江大桥见证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为南京人民带来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改变了南京的城市面貌。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一座工程奇迹,更是南京市民对过去岁月的纪念和追思。
结论南京长江大桥作为南京市的地标性建筑,不仅在实际功能上具备重要作用,更是展示了中国工程建设的伟力和创造力。
通过独特的形象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座桥梁的瑰丽与壮观,它将南京两岸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南京市民引以为傲的象征。
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更让人们对这座城市地标充满敬意和感慨。
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南京长江大桥都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为南京增添了无限的美丽与动人的景色。
这座桥梁的存在,不仅是交通的便捷,更是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的延续。
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感想体会与收获
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感想体会与收获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分享我在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的参观感想和
收获。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一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参观桥史馆,我被大桥的壮丽景观所震撼,更被那些关于大桥建设的历史故事所感动。
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讲述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成了这座震撼世界的桥梁,这是一种何等的骄傲和自豪。
参观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大桥的建设融合了各种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这些知识的运用使得大桥能够安全、稳定地连接两岸。
这让我明白了科技知识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对科技的热爱和追求。
此外,南京长江大桥也是一座和平的桥梁,它连接了南北,促进了人民的交流和理解,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和平、发展的重要性,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总的来说,参观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我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精神。
我将带着这份精神,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加油努力。
南京长江大桥,中国人民的“争气桥”
风流一代·青春22悦思专题南京长江大桥,中国人民的“争气桥”■文/本刊记者 郑晶心到一本杂志上描述美国金门大桥的修建过程,不由得灵感闪现,于是苦苦思索,创造性地提出用钢筋混凝土代替纯钢,并设计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上报给指挥部。
当时主持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并负责施工组织工作的大桥工程局总工程师梅旸春拿到方案后极为重视,不想却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原先钢沉井加管柱的方案是梅旸春提出来的,已上报获批。
曹桢是梅旸春的助手,他提出的新方案推翻了梅旸春的方案,很不妥。
这个说法遭到了梅旸春的驳斥。
南京江面宽阔,水底岩层极其复杂,修建大桥过程中,梅旸春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便是水下基础工程。
一座桥梁,70%靠水下基础,如果基础不稳定,或者下沉,桥就没法建了。
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计算,梅旸春创造性地提出了沉井加管柱的方案。
为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验时,他还率先进入沉箱,一直到达江底,彻底打消了人们的顾虑。
1号墩建设成功,让梅旸春意识到: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难题,必须集思广益,让每个人开动脑筋,大胆创新。
在他的倡议下,指挥部对创新成功者,无论大小,一律奖励。
仅1960年,职工提出的建议就有15000多条,多人获得好点子、技术革新嘉奖。
曹桢就7号墩的建设提出创新方案,他格外重视,当即被送到了原铁道部。
部里也高度重视,立即召集鉴定委员会进行评审。
评审会就在南京召开,会上许多人对此方案提出质疑:“这么大的沉井,用钢筋混凝土明显不可靠。
”“这完全是凭想象,浇灌和运送都是问题,无法实施。
”“没有经过周密的计算,没有论证,没有试验,这个方案存在极大的风险。
”“用钢筋混凝土,沉井的厚度和重量势必增加许多,施工的难度太大了,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说,7号墩开工在即,现在来论证、试验,时间上来不及,不能让现场工人在那里闲等吧。
”听大家如此说,曹桢坐不住了,他霍地站起来,严四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大桥公园的南京长江大桥陈列馆。
行走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护栏铸铁浮雕
行走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护栏铸铁浮雕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漫步在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正桥的人行道上,迎面江风习习,远处船帆点点。
公路桥正桥的两侧为大桥的护栏,在栏杆上镶嵌着一件件精美的浮雕,这是南京长江大桥独有的“艺术品”,代表着新中国浮雕艺术的最高水准,是艺术、文化的完美融合,是那个时代精神思想鲜明的艺术形式,也是南京长江大桥除了“桥头堡”之外的另一个标志景观。
如果把长1576米、宽15米的公路桥桥面设想成为一个的露天展览馆,那么桥两边的栏杆就是这个宽敞的展览馆里的展板,两侧的浮雕作品则是这个巨型展览馆展出的具体内容。
南京长江大桥护栏上的浮雕作品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记录了那一段历史时期的国家伟大建设的成就,是艺术、文化和技术的完美融合,还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热情。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正桥两边的栏杆上,一共镶嵌202块铸铁浮雕,分为“镂空向日葵”浮雕、“工农兵”浮雕和“风景主题”浮雕等三种类型。
其中,“镂空向日葵”浮雕为98块,“工农兵”浮雕为6块,“风景主题”浮雕为98块。
“镂空向日葵”浮雕是大桥栏杆中使用最多的单一图案的浮雕。
椭圆形的向日葵浮雕上,每朵为4叶31瓣花瓣,葵花向阳而开,寓意当时世界有31亿人口,从四面八方都“向往红太阳”。
金灿灿的葵花向阳而生,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具有很深的时代寓意。
在长江大桥正桥栏杆的所有雕刻图案中只有向日葵浮雕是镂空浮雕,其余的均为实心浮雕,使得正桥栏杆雕刻图案形成虚实相间的排列。
该浮雕由保彬先生等设计,保彬先生曾经担任过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当年33岁的青年教师被点名加入曾经大桥美工组,参加桥头堡的美工工作。
保彬先生1961年画的一幅年画作品,印了一亿多份,贴遍城乡的大街小巷。
据说当时创作的手稿中向日葵的叶子是方的,后来又被修改成圆的,于是便有了现在的模样。
南京长江大桥
作者: 胡大平[1]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出版物刊名: 学术研究
页码: 1-1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0期
主题词: 南京长江大桥;历史美学;意象变迁
摘要:作为一座建筑,南京长江大桥始终呈现为一种辩证的意象。
其象征与功能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中获得稳定结构,历史变迁又使它们发生冲突,从而造其意象的历史变化。
在今天,大桥在美学上已经成为一个等待归零的地点,然而它始终是我们体验历史变迁的中介,它清晰地呈现了南京、长江和大桥之间的空间分裂以及昨天和今天的时间断裂。
南京长江大桥字体设计理念
南京长江大桥字体设计理念
南京长江大桥的字体设计理念是根据大桥的建造背景与特点,以及对南京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气息的融入为出发点,采用了一种结合传统与现代、庄重与活泼的设计风格。
首先,南京长江大桥是连接南京市中心与长江对岸的一座公路桥梁,是江苏省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因此,在字体设计方面,我们选择了带有一定历史感的宋体作为基础,以表达对南京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其次,字体的设计要符合大桥的建筑特点,体现大桥的庄重与稳重。
我们采用了一种有力、笔画结实的字体线条,使字形显得坚挺、有力,与大桥的结构相呼应。
同时,为了突出字体的庄重感,我们增加了字体的笔画粗细差异,使字形更加立体饱满。
另外,为了使字体更具现代气息,我们做了一些创新尝试。
我们在字体的线条中加入了一些曲线和弧形,以打破传统的直线式字形。
这种创新的线条设计使字形更加流畅、柔和,同时也增加了字体的视觉冲击力。
最后,为了突出大桥的主题,即连接南京和长江两岸,我们在字体的设计中加入了连接线。
这些连接线与字体的笔画相融合,既起到了连接字母间的作用,又增加了字体的独特性和美感。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体现了大桥的主题,还为字体增添了一份活力与动感。
综上所述,南京长江大桥的字体设计是一种结合传统与现代、庄重与活泼的设计风格。
这种设计理念既体现了对南京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尊重,又符合大桥的庄重与稳重,同时还具备现代化的创新元素。
通过这种字体设计,希望能够展示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一座重要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魅力,同时向人们展示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化与美学摘要:南京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345千米处,南京市浦口区和下关区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
大桥是华东交通的关键工程,上层为路宽15米、全长4588米的四车道公路桥,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米、全长6772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
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贯通,是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也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60年代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关键词:南京长江大桥建造历史美学价值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
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
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最大的一座大桥。
大桥通车后,津浦、沪宁两线正式接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已全部贯通。
南京长江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
一、建造历史: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南京这个交通要塞城北的长江上架桥成了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
但是,长江水流急、江面宽,要架桥谈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曾邀请美国桥梁专家来此考察,终因水文复杂、地质条件差,而得出无法建桥的结论。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固然为中国的内河航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它也造成了两岸居民经济文化长期无法交流的局面。
南京段的长江一般是指从安徽采石矶到江苏镇江这一段江面。
这里的地形似一个肚兜,水深浪急,江宽平均1500米以上,最狭处也有1100米,水深多在15~30米,最深处超过70米,流速为每秒3米。
险要的地势,形成了“长江天堑”。
1956年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决定进行南京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
5月,开始进行大桥草测工作,12月完成。
1958年8月确定宝塔桥桥址方案为桥址建议方案,决定按公路、铁路两用桥设计。
8月,开始南京长江大桥初测工作,12月完成。
1958年9月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惠浴宇,副主任委员彭冲、彭敏、王治平。
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进驻南京岸工地,承担5号墩及其以南工程。
9月,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进驻浦口区长江北岸工地,承担4号墩及其以北工程。
1960年1月18日正桥9号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宣布南京大桥正式开工。
之后,南京大桥正桥9桥墩陆续开工,至1966年4月27日全部竣工。
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1月正式动工兴建。
1960年我国建桥大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大无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苏联单方面撤走桥梁专家和研究人员的艰难情形下,奋斗8年,耗资1.8亿人民币,耗用50万吨水泥,100万吨钢材,终于建成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长江大桥。
从此“天堑变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向世人证明了外国人认为办不到的事中国人办到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首先建成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通车典礼,同时南京站也宣告落成启用,10月1日凌晨三时,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过了第一列客车——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
同年12月29日公路桥正式建成通车。
1969年9月21日,毛泽东来江苏视察,视察了南京长江大桥。
1968年9月30日南京大桥铁路通车。
12月29日,南京大桥全桥通车。
1978年南京长江大桥获1978年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及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基本概况及美学价值:桥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而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
他们共举五星红旗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
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
“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共有9墩10孔,每个桥墩高80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
墩与墩之间的距离除北岸第一孔是128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
正桥两端有4座70多米高的桥头堡。
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
1967年8月15日大桥合龙。
时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曾调来约百辆坦克同时开过桥面,以检验大桥质量。
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
十分壮观。
尤其是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绵延十余里,“疑是银河落九天”。
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
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车行道宽15m,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人行道各宽2.25m;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正桥长1576米,其余为引桥。
连同两端引桥,全桥总长:铁路桥6772m,公路桥4588m。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9墩10孔,共有10孔(1×128米+9×160米),由1孔128m简支钢桁梁和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各160m连续钢桁梁组成,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臂拼装法架设。
每个桥墩高80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
墩与墩之间的距离除北岸第一孔是128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
正桥两端有4座70多米高的桥头堡。
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
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
南京长江大桥的钢梁原拟采用从苏联进口的低合金钢,但由于后来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供货方面规格不能满足结构要求,而此时南京长江大桥工程已上马施工,鞍山钢铁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提出在保证钢材韧性和塑性的前提下,在大型桥梁对钢材要求的容许范围内,可以适当地降低些强度,使成品合格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终于为这一钢种制定了符合桥梁使用的“16锰桥”技术规范,保证了南京长江大桥钢梁的需要。
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
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
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
大桥南北两岸的桥下,有面积约20公顷的大桥公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并有电梯直抵大桥桥面的桥头堡。
其中大桥南岸的南京长江大桥南堡公园,还设有展览馆介绍长江大桥的历史。
这些使南京长江大桥更加雄伟壮丽。
桥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桥头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等五人雕塑,为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具有典型的文革文艺风格。
在桥头堡堡身周围刻有“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等浮雕。
三面红旗的桥头堡在建成后,风靡全国,被多次模仿,而且在60-80年代成为南京的城市标志之一,一直到现在南京长江代大桥桥头堡仍然是著名旅游景点。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而且成为古城金陵的四十八景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 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 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 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
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 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 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
南京长江大桥共有9 个桥墩,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底面积约400 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
正桥的桥孔跨度达160 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
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壮观。
尤其是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 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 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 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2块铸铁浮雕,其中100块向日葵镂空浮雕,96块风景浮雕,6块国徽浮雕。
在96块风景浮雕中有20块不重复的浮雕都是描绘祖国山河风貌和歌颂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
堪称“新中国红色经典”。
三、结语: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建造而成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它的建成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南京长江大桥30多年来已经有100多万趟客货列车和3亿多辆次的各种汽车从它巨龙般的身躯上驶过,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
谈到大桥的前景,万工程师不无自豪地说,“大桥的质量再用70年也不成问题!”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江宽水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1927年,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来南京实地勘察后,留下一句话:在南京造桥,不可能。
然而就是在这个“不可能”的地方,新中国的第一代桥梁工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起了一座争气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