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抗酸染色与墨汁负染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五-抗酸染色与墨汁负染实验
二、墨汁负染色法
步骤
1.滴半滴墨汁于载玻片,取菌并混匀。 2.盖盖玻片(覆盖于菌液上,注意先将盖 玻片一边接触菌液缓缓斜放下,以免产 生气泡)。 3.先以低倍镜找好视野,再换高倍镜观 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结果观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临床意义
新型隐球菌可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 炎症,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引 起慢性脑膜炎。
集菌法涂片应按“发现细菌”或“未发现细菌”报告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目的
墨汁负染色法观察新型隐球菌的 形态。
目 录 末页二、墨汁Fra bibliotek染色法原理
新型隐球菌的荚膜较厚,一般不 易着色,同时菌体折光性较强,用墨 汁负染色法可在黑色背景下看到透亮 的菌体。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材料
1.菌种 新型隐球菌 2.试剂 优质墨汁 3.其他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普通 光学显微镜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五
一、抗酸染色法 二、墨汁负染色法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目的
抗酸染色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原理
分枝杆菌属的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 较高,特别是其中大量分枝菌酸可影响 染料穿入。一旦着色后不易被盐酸酒精 脱色。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材料
结核病人的痰液标本、抗酸染色液 试剂盒、试管夹、玻片等。
墨汁负染色法可鉴别新型隐球菌。
目 录 末页
目 录 末页
方法
一、抗酸染色法
1.涂片制备
挑取痰液→在玻片上涂成痰膜(厚膜 片:取标本2-3次)
→干燥→固定。
《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思考题 1.试述血清学反应、凝集反应的概念。 2.简述凝集反应的类型、用途及实例。 3.如何判断ABO血型检测结果?
4大经典免疫实验
(3)补体结合反应 (4)中和反应 (5)免疫标记技术
实验一 凝集反应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清学反应概念、特点。 2.熟悉凝集反应的概念、常用凝集反应 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3.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类型及其用途。
二、实验内容 1.直接凝集试验(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2.间接凝集试验
(二)间接乳胶凝集试验 —类风湿因子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存在: 变性IgG — Ag 抗变性IgG抗体(类风湿因子) — Ab 临床上用检测类风湿因子以辅助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1.材料 已知Ag:致敏乳胶(乳胶颗粒表面有变性IgG) 待测Ab:待检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
待测Ab
已知Ag
2.检测步骤: (1)取黑底纸片三片; (2)加待测血清、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各1滴; (3)各加1滴致敏乳胶,用牙签混匀; (4)5分钟后观察结果,以黑背景观察为佳。
乳胶——间接乳胶凝集试验 用途:检测类风湿因子等。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妊娠试验
(已知) (已知)
(已知) (已知)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某些传染病和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四、实验操作内容
(一)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用已知血型Ab,测未知血型Ag;为定性实验。
ABO血型系统
血型 红细胞表面的血型Ag 血清中的血型Ab
二、免疫实验课目的 1.验证所学理论知识。 2.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三、要求 1.严肃认真。 2.多想、多看、多做。 3.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二抗酸染色
抗酸染色法
将革兰氏高阳性细菌中的壁 酸 与背景染色分开,常用于 诊断 结核病和防治控制。
牛乳杆菌株的用途
抗酸染色中采用牛乳杆菌株 作为阳性 细胞壁酸标准菌, 以方便实验检测。
石蜡切片
为保证切片的纵向完整和平 面整齐, 采用质较软而黏稠 的石蜡先切得到小 块,再将 其切成0.3-10微米的块。
样本采集和处理
2. 涂层均匀度较差
可能是涂层次数不够多造成。
4. 样本质量差, 细胞数太小或涂片 太薄
不能达到有效检查的目的。
实验改进及展望
改进措施
我们将加强实验技术指导、提高实验室安全防 护意识,加强实验室管理和规范操作。若实验 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停止操作并及 时向教师报告。
进一步应用
可以将该方法拓展解放到环保、医药、食品行 业甚至其他应用领域中,为各个领域提供快速、 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
4. 脱色
加热固定涂片
加热条件
采用显微镜加热载玻片的方法固定涂 片,温度 不宜过高,保持载玻片不会破裂。
加热必要性
涂片制得后,用火炙置于Bunsen燃 气表面,使细菌细胞壁的脂质软化、 附于玻片 上,避免在染色过程中脱 落和变形。
脱色
脱色原理
抗酸染色中用稀硝酸脱除背景色, 使细菌时为红色或粉红色,背景为蓝色。
脱色方法
用70%的乙醇脱色涂片或用1%的酸酒 母进行脱色,然后用自来水将药液冲洗干 净,以去除 剩余的沉淀。
抗酸染色
1
染色需知
抗酸染色必须在导师指导下指导进行,
染色方法
2
操作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实验室安全规 范。
将脱色后的涂片置于第一草酸液中5-
10分钟后,绿青色背景逐渐淡化,然
抗酸染色
1. 掌握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痰涂片的结果报告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在 肽聚糖的外面,一般水溶性染料不易进入,所以 肽聚糖的外面,一般水溶性染料不易进入, 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且一旦染色后不易脱色, 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且一旦染色后不易脱色, 所以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 所以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 因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 因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很难被酸性脱色 剂脱色,故分枝杆菌又称抗酸杆菌。 剂脱色,故分枝杆菌又称抗酸杆菌。
1、涂片要充分研磨,防止细菌成团 、涂片要充分研磨, 2、涂片大小、厚度要适中 、涂片大小、 3、固定温度合适 、 4、初染加热的温度,勿沸腾 、初染加热的温度, 5、染色时间 、 6、冲洗 、
三、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细菌: 细菌:结核杆菌 染液:石炭酸复红液、 盐酸酒精、 染液:石炭酸复红液、3%盐酸酒精、碱性美 盐酸酒精 兰溶液 其它:接种环、酒精灯、 其它: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等
四、实验方法
1、细菌涂片的制备 、 1)涂片:20mm*15mm厚涂片,竹签挑取,涂2-3遍 )涂片: 厚涂片, 厚涂片 竹签挑取, 遍 2)干燥:自然干燥,或火焰 )干燥:自然干燥, 3)固定:火焰固定,必须 )固定:火焰固定,
3、油镜观察 油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1.结核杆菌呈红色,常堆积成团,排列无序,偶 结核杆菌呈红色,常堆积成团,排列无序, 结核杆菌呈红色 呈分枝状生长。 呈分枝状生长。 2.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抗酸染色 标本片 PPT课件
抗酸染色
材料: 标本:卡介苗 染液:石炭酸复红,3%盐酸酒精,美蓝 器具:同革兰氏染色
实验方法:
1、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
3、油镜观察
抗酸染色步骤
1、涂片包括涂片、干燥、固定三步。
涂片
干燥
固定
抗酸染色步骤
2、染色包括初染、脱色、复染三步。
初染
脱色
复染
冲洗
冲洗
石炭酸复红维持 3-5’ 3%盐酸酒精30 ’’ ~1’
冲洗
干燥
油镜观察
美蓝复染1 ’
三、抗酸染色结果
抗酸菌呈红色, 常堆积成团, 排列无序, 偶呈分枝状生长。 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涂片
干燥
固定
2、染色
1)初染:用玻片夹夹持涂片标本,滴加石炭酸复红 2-3滴,在火焰高处徐徐加热,切勿沸腾,出现蒸汽 即暂时离开,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 干涸,加热3-5分钟,待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
2)脱色: 3%盐酸酒精脱色30’’~1’;用水冲洗。
3)复染:用碱性美兰溶液复染1’,用水冲洗后用吸 水纸吸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内容
一、细菌染色标本检查法 抗酸染色法(操作)
二、标本片观察: (钩体 、白色念珠菌,曲霉、枯草芽胞杆菌、)
目的要求
掌握抗酸染色技术 掌握钩体,白色念珠菌、曲霉、枯草杆
菌基本形态
一、抗酸染色原理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 它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 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 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 抗酸染色。
抗酸染色操作PPT
固定温度控制
固定时要求玻片温度不超过60℃,以玻片背面触及手背皮肤不觉过烫为宜。
固定后处理
放置待冷后染色,避免因温度过高影响后续染色效果。
执行染色步骤
涂片制备与固定
按照标本操作程序涂片,并在室温下自然 干燥或略加温。
试剂储存与使用注意事项
每次试剂用完后,请迅速盖好, 以免挥发,储存时应避免高、低 温及阳光照射。
储存试剂的方法
01
试剂储存环境
储存时应避免高、低温及阳光照射 。
02
03
试剂的保存方式
每次试剂用完后,请迅速盖好,以 免挥发。
试剂储存时间
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应尽快使用完 毕。
感谢观看
03
固定后处理
放置待冷后染色,避免因过热影响后续染 色效果。
进行涂片操作
固定温度控制
手持载玻片一端,标本面朝上,在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3~4次,共约 3~4秒。要求玻片温度不超过60℃。
固定后冷却
放置待冷后染色,以玻片背面触及手背皮肤不觉过烫为宜。
避免靠近火焰
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但勿靠近火焰。
控制涂片干燥程度
固定方法
常用高温进行固定,手持载玻片一端 ,标本面朝上,在灯的火焰外侧快速 来回移动3~4次,共约3~4秒。
固定温度控制
要求玻片温度不超过60℃,以玻片 背面触及手背皮肤不觉过烫为宜。
固定后处理
放置待冷后染色,避免温度过高影响 染色效果。
固定和染色过程
掌握固定技巧
1 2 3
固定方法
每次用卡介苗做阳性对照,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做阴性对照。
《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妊娠试验
(已知) (已知)
(已知) (已知)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某些传染病和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四、实验操作内容
(一)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用已知血型Ab,测未知血型Ag;为定性实验。
ABO血型系统
血型 红细胞表面的血型Ag 血清中的血型b
二、免疫实验课目的 1.验证所学理论知识。 2.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三、要求 1.严肃认真。 2.多想、多看、多做。 3.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四、Ag-Ab反应的相关知识 血清学反应——即体外进行的Ag-Ab反应。 由于机体绝大部分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故
称之为血清学反应。 1.Ag-Ab反应的基本原则 (1)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2)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
——类风湿因子检测(小组做)
三、凝集反应相关知识
(一)概念 颗粒性抗原(细菌、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
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称为凝集反应。
颗粒性Ag 又称凝集原 相应Ab 又称凝集素
· 颗粒性抗原: 光镜下可见,肉眼观呈浑浊悬
液,如细菌、RBC等。
· 可溶性抗原: 光镜下无形态,肉眼观呈澄清
4大经典免疫实验
(3)补体结合反应 (4)中和反应 (5)免疫标记技术
实验一 凝集反应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清学反应概念、特点。 2.熟悉凝集反应的概念、常用凝集反应 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3.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类型及其用途。
二、实验内容 1.直接凝集试验(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2.间接凝集试验
(二)间接乳胶凝集试验 —类风湿因子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存在: 变性IgG — Ag 抗变性IgG抗体(类风湿因子) — Ab 临床上用检测类风湿因子以辅助诊断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抗酸染色与墨汁负染实验
二、墨汁负染色法
步骤
2.滴半滴墨汁.取菌并混匀。 3.盖盖玻片(覆盖于菌液上,注意先将盖 玻片一边接触菌液缓缓斜放下,以免产 生气泡)。 4.油镜观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结果观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临床意义
新型隐球菌可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 炎症,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引 起慢性脑膜炎。
目 录 末页
方法
一、抗酸染色法
1.涂片制备 挑取痰液→在玻片上涂成痰膜(涂两 次,第一次干燥之后再涂第二次) →干燥→固定。
2.抗酸染色 初染 脱色 复染
目 录 末页
方法
一、抗酸染色法
2. 染色 ⑴初染:石炭酸复红染液(10min) ⑵脱色:酸性酒精(1-2min) ⑶复染:亚甲基蓝 (30秒)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目的
墨汁负染色法观察新型隐球菌的球菌的荚膜较厚,一般不 易着色,同时菌体折光性较强,用墨 汁负染色法可在黑色背景下看到透亮 的菌体。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材料
1.菌种 新型隐球菌 2.试剂 优质墨汁 3.其他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普通 光学显微镜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五
一、抗酸染色法 二、墨汁负染色法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目的
抗酸染色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原理
分枝杆菌属的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 较高,特别是其中大量分枝菌酸可影响 染料穿入。一旦着色后不易被盐酸酒精 脱色。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材料
结核病人的痰液标本、抗酸染色液 试剂盒、试管夹、玻片等。
墨汁负染色法可鉴别新型隐球菌。
实验九抗酸染色
20mm*15mm厚涂片 2)干燥:自然干燥 3)固定:火焰固定
四、实验方法:
1、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
涂片
干燥
固定
2、染 色
1)初染:用玻片夹夹持涂片标本,滴加石炭酸复红 2-3滴,在火焰高处徐徐加热,切勿沸腾,出现蒸汽 即暂时离开,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 干涸,加热5-10分钟,待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结核分支杆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主要是分 枝菌酸,它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 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 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 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
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 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 也不脱色。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 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兰色。
三、实验材料:
细菌:结核杆菌 染液:石炭酸复红液、3%盐酸酒精、碱性美
兰溶液 其它: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等
四、实验方法:
2)脱色: 3%盐酸酒精脱色30’’~1’;用水冲洗。
3)复染:用碱性美兰溶液复染1’,用水冲洗后用吸 水纸吸干。
3、油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
结核杆菌呈红色,常堆积成团,排列无 序,偶呈分枝状生长。 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六、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 2、涂片厚度要适中 3、固定 4、冲洗 5、染色时间 6、初染加热的温度,勿沸腾
实验九-抗酸染色教程文件
实验九-抗酸染色教程文件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抗酸染色技术的概念、方法、原理和操作步骤,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技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验态度,增强实验室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抗酸染色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的基础之一,是经典的细胞学染色技术之一。
抗酸染色技术是利用酸及其盐类的特殊作用,使染色剂能与细胞核染色质、特定细胞器和其他细胞成分结合,从而使其在显微镜下形成自然而美观的图像。
抗酸染色技术是病理学诊断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用于检测病理细胞变异和细胞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三、实验材料及方法:1、实验所需试剂:1)透明丙酮(Xylene);2)96%乙醇;3)50%酸性酒精(HCl in 95% ethanol);4)1%枚举胶液(Mayer's hematoxylin);5)1%酸性酒红溶液(0.05% acid fuchsin in distilled water);8)85%甲醛;1)显微镜;2)蜡刀;3)染色架;4)玻片;5)移液器;6)玻璃棒。
3、实验步骤:1)石蜡切片的脱脂和再脱蜡:a.将石蜡切片放入透明丙酮中,浸泡10~15分钟;b.将切片转移到96%乙醇溶液中,浸泡2~3分钟;d.将切片放入50%酸性酒精中浸泡2~3分钟,用水漂洗3~4次,每次时间30~60秒;2)抗酸染色:b.用水漂洗3~4次,每次时间30~60秒,直至溶液清澈无色;g.将切片置于盛有1:1比例的绝对酒精和85%甲醛中,浸泡5~10分钟,直至细胞没有氧化痕迹,将切片转移到正确的显微镜载玻片上并拍照。
四、实验结果:经过抗酸染色后,在显微镜下,细胞核染色质和细胞质中的特定结构都能显现出来,从而可以形成美观而自然的图像。
通过比较观察和分析不同样本组织的抗酸染色图像,可以了解细胞结构和组分的形态学变化,进而研究细胞功能和病理生理。
五、注意事项:1、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化学试剂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粉尘,切片时应戴手套;2、试剂的浓度和配制方式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执行,不可随意更改;3、操作中应注意卫生,保持实验室清洁;4、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处理废弃物,如有需要可循环利用;5、实验室毒性、易燃、易爆等安全标识牌应贴在显眼的地方,以保证实验室安全。
《抗酸染色+标本》课件
这种方法使用荧光染色剂,使抗酸菌呈现黄绿色荧光,有助于快速检测。
Ziehl-Neelsen染色的步骤是什么?
1
制备涂片
将待染菌涂于玻璃载玻片上,形成细加热固定 Nhomakorabea2
菌单层。
用加热法使细菌附着在载玻片上,并
固定其形态和结构。
3
染色
在载玻片上滴加抗酸染色剂,使细菌
脱色
4
呈现红色。
与常规染色相比,抗酸染色更具选择性,能够突出抗酸菌的特征。同时,抗 酸染色也需要使用特定的染色剂和技术步骤,以扩大可观察的细菌范围。
抗酸染色有哪些常用方法?
1 Ziehl-Neelsen染色法
这种方法使用碱性染色剂和酸性脱色剂,使抗酸菌呈现红色,而其他细菌则呈现蓝色。
2 Kinyoun染色法
与Ziehl-Neelsen染色法类似,但使用的染色剂浓度更高,可以更好地突出抗酸菌的颜色。
抗酸染色的原理基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差异。染色过程中,通过特定染 色剂的作用,使得抗酸菌呈现鲜艳的颜色,而其他细菌则没有被染色。
抗酸染色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抗酸染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医学诊断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它可以帮助研 究人员识别和鉴定细菌群落,并在疾病诊断和卫生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抗酸染色与常规染色有什么不 同?
抗酸染色的结果如何分析?
抗酸染色结果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根据染色颜色、形态、结构等特征来鉴定 和分析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抗酸染色中常见的误诊是什么?
在抗酸染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诊情况,例如未正确定位抗酸菌,染色剂 浓度不足或过量等。正确的技术操作和经验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抗酸染色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免疫分子
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等,协调和调节免疫反应的 过程。
免疫学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免疫学实验旨在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反应和调控机制,帮助阐明疾病发生 的机理,并提供改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
常见的免疫学实验方法
1 ELISA检测
2 流式细胞术
通过测定特定抗体或抗原 的定量反应,用于检测疾 病标志物和免疫应答水平。
通过将细胞悬浮液与荧光 标记的抗体反应,用于定 量和鉴定免疫细胞的类型 和数量。
3 免疫组化
利用抗体与组织中的抗原 特异性结合,用于检测和 定位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 分布。
实验准备和实施步骤
1
实验设计
制定实验方案和流程,本采集
从受试者收集血液或其他生物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和储存。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免疫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异常状态,致力于预防和治疗 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器官
包括脾脏、淋巴结和肺等, 承担着产生、存储和激活免 疫细胞的重要功能。
免疫细胞
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 胞等,负责识别、捕获和消 灭入侵的病原体。
3
试剂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标准品和控制品,确保其纯度和可靠性。
4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各项操作,包括样品处理、测量和分析等。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图形化处理。 • 分析数据,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寻找相关的趋势和规律。 • 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并进行科学解释和讨论。
实验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免疫学实验具有时间、资源和技术限制,未来可以发展更加高效和精确的实验方法,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免疫系 统及相关疾病。
五、抗酸染色与墨汁负染实验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目的
墨汁负染色法观察新型隐球菌的 形态。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原理
新型隐球菌的荚膜较厚,一般不 易着色,同时菌体折光性较强,用墨 汁负染色法可在黑色背景下看到透亮 的菌体。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材料
1.菌种 新型隐球菌 2.试剂 优质墨汁 3.其他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普通 光学显微镜
一、抗酸染色法 材料
结核病人的痰液标本、抗酸染色液法
一、抗酸染色法
1.涂片制备
挑取痰液→在玻片上涂成痰膜(厚膜 片:取标本2-3次)
→干燥→固定。
目 录 末页
方法
一、抗酸染色法
2. 染色 ⑴初染:石炭酸复红染液和加速剂2-3滴
(1min) ⑵脱色:盐酸酒精脱至无色 ⑶复染:碱性美兰 2-3滴(1min) 每一步骤结束后用水冲洗、甩干,复染后干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步骤
1.滴半滴墨汁于载玻片,取菌并混匀。 2.盖盖玻片(覆盖于菌液上,注意先将盖 玻片一边接触菌液缓缓斜放下,以免产 生气泡)。 3.先以低倍镜找好视野,再换高倍镜观 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结果观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临床意义
新型隐球菌可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 炎症,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引 起慢性脑膜炎。
墨汁负染色法可鉴别新型隐球菌。
目 录 末页
燥再用油镜观察。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结果
结果观察:
抗酸阳性菌为红色 抗酸阴性菌为蓝色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常用微生物染色方法ppt课件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致密,肽聚糖层很厚,脂类含量 较少,酒精不易渗入,而且95% 酒精可使细胞壁脱水,间隙变小, 通透性降低,阻碍结晶紫-碘复合 物渗出;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疏松,肽聚糖层很薄,外膜、脂 蛋白、脂多糖均含有大量脂质, 易被酒精溶解,致使细胞壁通透 性增高,细胞内的结晶紫-碘复合 物被酒精溶解洗出而脱色。
注意事项
1.染液方面: 1)试剂用完后,请迅速盖好,以免挥发。 2)脱色液用完后,可用丙酮作为代用脱色液, 脱色时间可稍短。 3)试剂效期过后,请不要使用。试剂盒储存 时,尽量避免高、低温环境及阳光直射。
-
2019
12
2.涂片染色技术方面: 1)涂片不能太厚,太厚时常不易完全脱色, 使阴性菌呈紫色。 2)涂片后最好自然干燥,若用火焰干燥或固 定不能太靠近火焰,以免破坏菌体 或炭化。 3)脱色时注意勿脱过头,使阳性变成阴性, 尤其是链球菌很容易脱过头变成阴性。 4)染色时间要掌握好。
-
2019
9
注意点
⒈取菌量不可太多,涂片应均匀,否则影响染色结果 ⒉干燥时切忌高热,以免细菌变形 ⒊固定时温度不可过高时间不可长,以防涂抹面 烧焦及玻片烧裂
固定的目的
杀死细菌,使菌体蛋白凝固,染料易于着色 改变细菌通透性,以利于染料进入细胞内 使菌体与玻片粘附牢固,在染色时不致被染 料和水冲掉
-
2019
13
3. 观察细菌形态或染色性不能用幼龄菌或衰 老菌,一般采用培养16-18小时的菌落或菌液 涂片染色。
-
2019
14
革兰染色意义
鉴别细菌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96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墨汁负染色法 目的
墨汁负染色法观察新型隐球菌的 形态。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原理
新型隐球菌的荚膜较厚,一般不 易着色,同时菌体折光性较强,用墨 汁负染色法可在黑色背景下看到透亮 的菌体。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材料
1.菌种 新型隐球菌 2.试剂 优质墨汁 3.其他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普通 光学显微镜
墨汁负染色法可鉴别新型隐球菌。
目 录 末页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步骤
2.滴半滴墨汁.取菌并混匀。 3.盖盖玻片(覆盖于菌液上,注意先将盖 玻片一边接触菌液缓缓斜放下,以免产 生气泡)。 4.油镜观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结果观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临床意义
新型隐球菌可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 炎症,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引 起慢性脑膜炎。
目 录 末页
方法
一、抗酸染色法
1.涂片制备 挑取痰液→在玻片上涂成痰膜(涂两 次,第一次干燥之后再涂第二次) →干燥→固定。
2.抗酸染色 初染 脱色 复染
目 红染液(10min) ⑵脱色:酸性酒精(1-2min) ⑶复染:亚甲基蓝 (30秒)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五
一、抗酸染色法 二、墨汁负染色法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目的
抗酸染色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原理
分枝杆菌属的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 较高,特别是其中大量分枝菌酸可影响 染料穿入。一旦着色后不易被盐酸酒精 脱色。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材料
结核病人的痰液标本、抗酸染色液 试剂盒、试管夹、玻片等。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结果
结果观察:
抗酸阳性菌为红色 抗酸阴性菌为蓝色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结果
报告方式(直接涂片法) 仔细观察300视野(观察时间不少于4min),未
发现抗酸杆菌。 士:可疑。发现抗酸菌l~2条/300视野。 1+:发现抗酸菌3~9条/100视野。 2+:发现抗酸菌1~9条/10视野。 3+:发现抗酸菌1~9条/每视野。 4+:发现抗酸菌≥10条/每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