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精神分析与人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精神分析与人学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卫生部的调查,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96年资料)。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目前全国约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精神卫生已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导致的自杀以及攻击伤人的刑事案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血淋淋的事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马加爵事件、黄勇木马杀人案件、富士康连跳、变态杀手制造的幼儿园血案……而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还都是浮在表面上的,我们的经济与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快节奏的生活、转型期巨大的社会压力,催生出了数量庞大的心理障碍与精神问题,被深深压抑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不为他人知晓。

2012年12月2日晚,郓城县实验中学高二学生侯善昱从教学楼上跳下,当场身亡。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他还考了理科年级第一名。事情的起因是由于无人选其作同桌,使得孩子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此事一出,立即引发热议,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很多人认为: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致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正常排解,从而形成了心理障碍,导致了此次悲剧的发生。学习成绩优秀是家长、老师、学生所共同期望的,年级第一更是令人咂舌的荣誉,但是若没有健康的心理做后盾,这一切就都那么黯然失色了。虽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升学、就业仍然需要各种考试,能直观反映在人们眼前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谓“一俊遮百丑”。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虽能一览无余,但是从试卷上对学生内在的心理是否健康却不能明确判断。家长主要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学校提供严格的文化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往往比较淡薄。而现在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很多学生正常发展的阻碍。

调查发现:中国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

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在教育领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新闻,如大学生毕业后不去工作在家啃老,青少年网络成瘾离家出走,中学生学习焦虑、躁狂抑郁、强迫症等……我们县寄宿制中学众多,在这些学校,除了教育学生外,学校还要兼顾起教养的职责,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往往喜欢用优秀学生作为参照物,并用考试成绩来训斥孩子,这就极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自卑感,这些错误的认知正是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升学压力较大,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有很多孩子都是被家长“盯”大的,衣食住行方面照顾的很妥帖,习惯于接受无微不至的关怀,一旦离开家踏入学校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差、自我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都会一一暴露出来。因此,教育者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化解各种心理矛盾,还学生心理一片清净的天空,才能促使他们富有热情、精力充沛的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之中。

而与此同时,教师群体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某些方面看一点也不亚于学生。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语言暴力”严重。 2005年重庆市某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排名榜首的职业就是教师。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东刚说,其中有30%的教师靠药物维持睡眠。这些数字触目惊心,令人不得不去深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什么会如此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自身如此,又如何去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工作呢?事实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但就目前的现状,教师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不少人其实处于感觉不到工作意义与生活乐趣的亚健康状态,活得非常压抑、无聊、郁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针对学生,教师也必须勇于自我反省和审视,善于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解决烦恼,调整情绪,成为一个自在、洒脱、快乐、充实的人。

每个人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心理咨询服务。应当解除对心理问题的偏见,让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伴随人的成长,甚至人的一生。在

美国社会,不仅普通公民视接受一次心理咨询如同吃一顿麦当劳那样自然、简单。美国人一旦遇到诸如情感挫折、人际不和、环境不适、烦恼痛苦、人格障碍之类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工作者。大多数美国人都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自信与富有的象征。在美国,每一个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顾问,有人这样形容说:美国的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两个人扶持的,一个是法律顾问,一个是心理顾问。早在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便亲自签署了“关于设置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的文件”,并将这一文件以法案的形式提交国会批准通过。自此以后,大大小小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机构便迅速在美国城镇发展起来。目前美国的心理咨询已经遍布多个行业,美国各个大中小学一般都有专职心理工作者,主要任务是解决新生适应不良、学习困难、报考专业、情感调适、人际关系处理等问题。由此可见,开展心理咨询与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它是社会进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应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切实重视与大力支持。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要求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40%、农村达到10%;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50%;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50%。在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中,居民能够方便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60%。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坚持预防为主,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目标,只在部分先进地区得到了实现。

二、精神分析与潜意识

下面我介绍一些心理学知识,帮助大家进入这个领域。鉴于时间有限,不准备涉猎太多,主要是普及一点精神分析的知识,希望能引发你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和思考,从一种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审视社会、探索人生。

心理学流派众多,其中精神分析学是在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专门发展起来的学说,不仅在医学领域,更在整个人类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和他的几位弟子,如荣格、弗洛姆、阿德勒,已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上为数不多的大师。20世纪涌现的许多文学家、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