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常用相对数指标

合集下载

列举六种相对指标

列举六种相对指标

列举六种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指通过比较数据中的不同项目,分析其相对差异并给出评估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六种常见的相对指标。

1. 相对增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相对增长率是用于比较不同时间段内数据变化的指标。

它通常用于比较不同组织或实体之间的增长速度。

计算公式为:RGR=((终值/初值)^(1/n)-1)*100,其中终值是最后的观测值,初值是初始的观测值,n为观测的时段数。

2. 相对收益率(Relative Return)相对收益率用于评估投资组合或资产的表现相对于市场或基准的差异。

它是投资组合或资产的收益率减去市场或基准的收益率。

计算公式为:相对收益率=组合或资产收益率-市场或基准收益率。

3. 相对强度指标(Relative Strength Index,RSI)相对强度指标用于评估资产或证券的价格走势相对于其自身在给定时间段内的波动情况。

它通常用于短期交易和技术分析。

RSI的计算方法为:RSI=100-(100/(1+RS)),其中RS表示相对强度,RS=前n天上涨总幅度/前n天上涨总幅度和下跌总幅度之和。

4. 相对强弱指标(Relative Strength Indicator,RSI)相对强弱指标是一种用于评估股票或市场的价格相对于其自身的强度的指标。

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内上涨和下跌幅度之间的比较来计算的。

RSI的计算公式为:RSI=100-100/(1+RS),其中RS表示相对强度,RS=平均上涨幅度/平均下跌幅度。

5. 相对水平指标(Relative Level Indicator相对水平指标用于评估其中一特定因素相对于总体水平的变化。

它通常用于比较不同地区、组织或群体之间的变化。

计算方法为:RLI=特定因素的值/总体水平的值*100。

6. 相对效率指标(Relative Efficiency Indicator,REI)相对效率指标是一种用于衡量不同组织、部门或个体在其中一特定任务或活动中的效率的指标。

相对数常用的统计指标

相对数常用的统计指标

相对数常用的统计指标把相对数作为统计分析的重要参数,显示出比较、变化和趋势等等重要的解释信息,一般情况下会有多种相对数指标可供选择,本文尝试系统介绍在统计分析时最常用的相对数类型,并讨论它们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场景,以期对读者更加深入了解相对数是如何能够帮助我们在数据分析和决策中起到作用,最终提高分析过程的效率。

一、什么是相对数?相对数(Relative number)指的是一种以特定的基准作为参考,将变量的大小相互进行比较的指标,它以某一特定点的数值作为基准,并以此为基点与其他点进行比较,来显示不同点之间的关系。

这一概念起源于统计数学,最初被定义为某个时间点的数值与另一个时间点的数值相比,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数据变化的发展趋势。

二、常用的相对数指标1.对增长率:相对增长率指的是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的变化率,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一段时间内不同量的增长幅度大小;计算公式为:相对增长率(%)=(当前点-基准点)/基准点*100%2.对变化率:相对变化率指的是一段时间内,某一量的变化率,可以帮助我们从变化的量上进行判断;计算公式为:相对变化率(%)=(现在状况-过去状况)/过去状况*100%3.对比率:相对比率指的是某一量与另外一个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相对比率(%)=(当前状况/基准状况)*100%三、相对数的应用1.于经济发展评价相对数指标在经济发展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相对数来观察不同时间段内某一特定经济指标的变化,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趋势。

因此,政府在政策决策和经济评估时,往往都会把相对数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2.于市场预测市场分析时,往往需要收集大量的历史数据,利用相对数可以方便地发现股价和指数趋势,以此作为市场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3.于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采用相对数指标不仅可用于分析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还可以帮助更好地研究市场需求及趋势变化,以帮助企业制定更精准有效的经营策略。

相对数常用指标种类

相对数常用指标种类

相对数常用指标种类
相对数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相比得到的比率,又称为比率指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相对数指标分为不同的类型。

1. 结构相对指标:表示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例基数,故又称为百分比。

2. 强度相对指标: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及程度的指标,如人均收入、人口密度等。

3. 比较相对指标:表示某一指标在不同空间之间的比较,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水平的差异。

4. 比例相对指标:表示某一现象在不同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如男女比例、城乡比例等。

5. 动态相对指标:表示某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情况,通常用增长量、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

6.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表示某一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通常用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的比值来计算。

总之,相对数指标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对指标—相对特征

相对指标—相对特征

超额完成解释
(例题分析)
例如某厂2004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10%,而实际劳
动生产率提高了16%,同时,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比上年
降低4%,实际成本降低了7%,则:
100% + 16% 116%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
=
= 105.5%
100% + 10% 110%
100% − 7% 93%
1、注意分子与分母的可比性;
2、分子与分母的资料不可互换;
3、考察计划任务完成的好坏,需要把计划完成
程度的计算结果与具体问题的性9
产量、产值、利润、收入等越大越好的指标,计
划完成程度大于等于100%为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
成本、原材料消耗等越小越好的指标,计划完成
程度小于等于100%为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
(1)水平法:只规定计划期内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
计划期内最后一年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程度=
× 100%
计划期内最后一年计划任务数
提前完成任务的时间:按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时,如
果在计划期内有连续12个月(一年),达到计划规定的任
务数,则后面所余的时间为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1-6

2、长期计划完成度计算方法
的计量单位都为“无名数”,主要有:倍数或系数、成数
、百分数(%)、千分数(‰)。
4、计算相对指标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便于事物
之间的比较分析。
1-2

二、相对指标分类
1、计划完成度相对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
3、比例相对指标
4、比较相对指标
5、动态相对指标
6、强度相对指标
1-3

常用相对数

常用相对数
统计图
统计图有多种,卫生统计统计学中常用的有直条图、构成图、线图、直方图和统计地图。
制图的基本要求是:
1、根据资料的性质分析目的,正确选择适合的图形;
2、要有标题,扼要地说明资料的内容,必要时注明时间、地点,一般写在图的下面。
3、直条图、线图和直方图都有纵轴和横轴。横轴尺度自左而右,纵轴尺度自上而下,数量一律由小到大,并需用等距标明。直条图和直方图纵坐标从0开始,要标明0点,纵横轴应用标目,注明单位。
※发病率※罹患率※感染率※死亡率※病死率
三间分布
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与统计图是表达统计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
统计表是用表格形式,把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统计图是用点、线、面的形式,把事物之
1、标题2、标目(纵标目、横标目)3、线条4、数字5、备注。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罹患率:某一局限范围短时内的发病率。
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
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K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K
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疾病流行强度:散发、爆发、流行
人群分布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宗教、婚姻、流动人口
构成比=某一构成部分的个体数×100%
事物各构成部分个体数的总和
注意
(1)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一般不宜过小;
(2)构成比正常可能说明比重或分布,不能说明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3)在一定的条件下,构成比也可反应率的变化趋势;
(4)计算几个率的平均率时,不能直接将几个率相加求其平均率;

第二节相对指标

第二节相对指标

4、短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
应当注意计划指标的性质。
(1)计划指标是以最低限额规定的,则计 划完成指标大于等于100%为完成和超额 完成计划。如产值,产品质量,利润等。
(2)计划指标是以最高限额规定的,则 计划完成指标小于等于100%为完成和超 额完成计划。如产品成本,原材料消耗量 等。
5、计划完成情况进度检查
(二)比例相对指标
1、 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各 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 标。 2、计算公式为
比例相对指标
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数值
[例4—1]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快速 汇总结果,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口和现役军人人口中,男性为65 355万人, 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 228万人,占总 人口的48.31%。性别比为106.74∶100.00(65 355∶61 288)。
段特点的基数。 (3)要注意选择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较稳定的
时期作为基数。 2、严格保持分子、分母的可比性。 如包括的范围是否相同,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是
否一致等。
三、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运用的 原则
END
该企业五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程度为: 计划完成程度=(1540/1500)×100%=102.7% 按累计法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是将计划期的全部时 间减去自执行计划之日起至累计完成计划的时间。该企业于 2000年8月底实际完成的累计投资额已达1500万元,则该企业 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为:60-56=4(月) 即该企业提前4个月完成了五年计划。
(2)计划数为平均数时,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
标的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实际平均水平 计划平均水平100%

三大类相对数指标

三大类相对数指标

三大类相对数指标
三大类相对数指标
一、流动性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反映单位在短期内支付其短期债务能力的比率,流动比率越高越好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反映企业能够用其不需要售出存货就能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3、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反映企业短期偿还能力强弱
4、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反映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速度
二、盈利能力指标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反映企业运用资金实现利润率
2、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值,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率
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总值,反映企业资本利用率
4、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偿债能力指标
1、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是否用债务替代所有者投入资本
2、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反映投入负债的程度
3、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负债总额,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

统计学的六个相对指标

统计学的六个相对指标

统计学的六个相对指标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统计学通过使用各种指标和方法,帮助人们理解和描述数据,并从中推断出有关总体特征、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的信息。

在统计学中,有六个重要的相对指标,它们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和相关系数。

1. 平均数(Mean):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描述数据集中心位置的一个常用指标。

平均数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比如计算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分数。

2. 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一组有序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的数即为中位数。

中位数通常用于描述数据的位置和离散程度,特别适用于包含离群值的数据集。

3. 众数(Mode):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众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常用指标,特别适用于描述离散型数据集中的集中趋势。

4.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数据的波动性。

它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标准差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

5. 方差(Variance):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它也是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方差可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如果方差较小,表示数据较为集中。

6.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相关系数是用于衡量两组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的指标。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相关系数等于1表示完全正相关,等于-1表示完全负相关,等于0表示没有线性相关。

这六个相对指标在统计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了解和解释数据的特征和关系。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这些指标,并从中获得有关数据的深入认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指标来帮助我们做出决策,并对数据的特征和趋势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简述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简述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包括:
比率(Ratio):两个数的比值,如男女比例、收入与支出比率等。

百分比(Percentage):一个数相对于另一个数的比例乘以100,通常表示为%。

比例(Proportion):两个数的比值,其中分母是总量或总数,如占比、出生率等。

累计频率(Cumulative Frequency):小于等于某个数值的频数与总频数的比例,通常用于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

比重(Weighted Proportion):不同部分的重要性不同,因此需要加权,称为比重。

标准化指数(Standardized Index):将数据转换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用于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

弹性系数(Elasticity Coefficient):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对变化程度,通常用于经济学领域。

相对数常用的统计指标

相对数常用的统计指标

相对数常用的统计指标相对数统计法是已知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

统计分析中,相对数指标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相对数的用途广泛,深受行业的欢迎和赞赏,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

一般来说,相对数分析的统计指标有绝对率比、变化比、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等。

绝对率比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绝对关系的比率,也可以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同比关系,反映了两个变量间存在的关系。

当绝对率比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没有关联性;当绝对率比大于1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当绝对率比小于1时,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当一个变量的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变化比也称为变化百分率,其定义为某变量比例增放变化的百分比,表示变量变化的幅度,变化比反映了两个变量间的变化差异,它的取值的范围是-1到1之间,当变化比为0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差别,当变化比大于0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化,当变化比小于0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向变化。

变异系数是一种用来衡量变量之间变化程度的统计指标,用于测量变量的变化幅度,取值的范围是0~1。

变异系数越大,表明变量变化程度越大,反映了变量之间的联系强度。

最后,用于衡量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相关系数也是一种重要的相对数指标。

此指标取值范围为-1~1,其中1表示变量之间具有较强正相关性,-1表示变量之间存在较强负相关性,而0为无相关性。

以上就是相对数常用的几种统计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指标结合可以更好地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决策。

相对数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市场分析、营销研究、财务分析、生产管理、投资分析、经济研究、教育研究等。

在经济研究中,比如分析消费者行为,可以比较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的偏好,计算消费者的绝对率比,从而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量等;在市场分析中,可以利用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市场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等;在财务管理中,可以用变化比在一段时间内衡量资产负债表中不同条目间的变化,以便更好地管理企业财务状况等。

六大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

六大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

六大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
1、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据)/[计划(定额)数据]}*100%;
2、结构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某一构成部分的例数/各构成部分例数之和×100 (3.2);
3、比例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4、比较相对数:比较相对数(%)=甲地区(单位)某类现象的水平/乙地区(单位)同类现象的水平×100%或=总体的一个组(部分)/总体的另一个组(部分)×100%;
5、动态相对数:动态相对数=(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
6、强度相对数:强度相对数=某现象的发生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100℅(或1000‰)。

统计学相对指标的作用:
1、相对指标通过数量之间的对比,可以表明事物相关程度、发展程度,它可以弥补总量指标的不足,使人们清楚了解现象的相对水平和普遍程度。

例如,某企业实现利润50万元,实现55万元,则利润增长了10%,这是总量指标不能说明的。

2、把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使原来无法直接对比的指标变为可比。

不同的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条件不同,直接用总产值、利润比较评价意义不大,但如果采用一些相对指标,如资金利润率、资金产值率等进行比较,便可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做出合理评价。

3、说明总体内在的结构特征,为深入分析事物的性质提供依据。

例如计算一个地区不同经济类型的结构,可以说明该地区经济的性质。

又如计算一个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可以说明该地区社会经济现代化程度等。

3.2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3.2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2)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没有直接 关系。如年末的商品库存额不一定比某月 月末的库存额大。
(3)时点指标的数值一般是通过间断登记取 得的。
3、总量指标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 以分为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和劳动量 指标。
实物量指标。就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如人口总数、粮食产量、钢铁产量、煤炭产量、 设备台数等。 实物量指标的优点是能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 的大小;其缺点是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差。 价值量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如 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额等。 价值量指标的优点是具有广泛的综合性能和概括 能力;其缺点是指标比较抽象、脱离物质内容。 所以分析问题时总是实物量指标与价值量指标结 合应用。
(1)、.计划数为绝对数时的计算方法
计划数为绝对数时,它可以用来说明某段 时间内计划执行情况的结果。
例如,1998年某企业总产值计划任务数为 4000万元,实际完成4200万元,其计划完 成情况为:
4200 / 4000 = 105 %
计算结果表明,1998年该企业超额5%完成 总产值计划。
(2)、.计划数为相对数的计算方法:
总量指标的作用
1.总量指标是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起点。人们要 想全面了解一个客观现象总体的情况,首要问题 就是准确地掌握其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 量多少和大小。例如,为了科学地指导我国国民 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我国人口和劳动力 资源、国民财富、土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国 民收入以及粮食、钢铁、煤炭、石油的产量等。 如果对这些基本的数量都胸中无数,那将不能很 好地指导经济的发展。
( 二) 、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 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用来反映总体中总体单位数的 多少,说明总体本身规模大小的指标。如以企业 为单位时的企业总数、以职工为单位时的职工总 人数等。

列举六种相对指标

列举六种相对指标

列举六种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根据所比较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来评估或衡量的指标。

相对指标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相对差异和变化趋势。

以下是六种常见的相对指标:1. 相对增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相对增长率是衡量两个或多个相关事物增长速度之间的差异的指标。

它通常以百分比或倍数的形式表示。

例如,公司A的相对增长率比公司B高10%,意味着公司A的增长速度比公司B快10%。

2. 相对收益率(Relative Return):相对收益率是评估投资回报相对性的指标。

它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投资组合、股票或基金的收益率来衡量其绩效优劣。

例如,如果投资组合A的相对收益率比投资组合B高5%,那么投资组合A的回报比投资组合B更好。

3. 相对强度指数(Relative Strength Index):相对强度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价格变动的技术指标。

它通过比较一定时间内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幅度来评估其强度。

相对强度指数的范围通常在0到100之间,值越高表示资产越强势。

4. 相对市场份额(Relative Market Share):相对市场份额是衡量企业在特定市场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份额大小的指标。

它可以通过比较公司的销售额、市值或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的表现来计算。

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通常表示企业在该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6. 相对效率(Relative Efficiency):相对效率是指在相同资源投入下,不同企业或组织之间的生产、经营或工作效率差异。

它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企业或组织的生产率、成本效率或利润率来评估。

较高的相对效率表示企业或组织在使用资源方面更加高效。

以上是六种常见的相对指标。

根据具体领域和评估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相对指标来进行评估和比较。

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百分比/计划完成百分比 计划完成情况=(1+27%)/(1+20%) =127%/120%≈105.8%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必胜客在8月推出新款美食后,对本年剩下几 个月的销售额做出了计划,计划销售额与实际完 成的情况见下表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平均水平水平/计划平均水平 计划完成情况=9/7≈106.7%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必胜客在推出8月份推 出新品美食法式奶香蟹 肉蘑菇汤之后,为该产 品做了大量的广告宣传 ,因此预期10月份的 销售额将比9月份提高 20%,到10月底统计 时,销售额实际比9月 份提高了27%,请问 必胜客对销售量的预期 实现情况如何?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星巴克计划 2013年在我 国新增142家 分店,到年底 实际新增106 家,请问该公 司计划完成情 况如何?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实际水平/计划水平 计划完成情况=106/142≈74.6%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必胜客2014年 8月在中国大陆地 区推出一款新品美 食:法式奶香蟹肉 蘑菇汤,计划在9 月份每天平均销售 7万份,由于市场 对该产品反映良好 ,9月份实际日平 均销售9万份,请 问必胜客该款美食 的9月份销售计划 完成情况如何?
2.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
系数 成数
Diagram Diagram 2 2
百分数 倍数
Diagram Diagram 33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3.1计划完成成程度相对指标
清华学霸学习计划表——马冬晗马冬昕

0302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0302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课题】第三章 统计综合指标第二节 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树立规范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计算。

2.教学难点:比例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计算;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问题驱动法、比较综合法 【教学媒体】《统计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和 中教学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复复习习】(4分钟)动态相对指标和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特点? 【新新授授】前面我们学习了六大相对指标中的动态相对指标和结构相对指标,下面接着认识其它的四个相对指标。

一、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0分钟)(一)含义:是某一时期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的结果。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所以又叫计划完成百分数。

(二)计算公式: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100%教师提示:我们学过的指标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即分子、分母中指标数值表现为三种形式: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那么在不同的指标形式下,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会是怎样的? (三)具体应用由于计划指标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所以,上述基本公式的应用也就有三种:1.根据绝对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指标①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计划规定数×100%例如:2004年第一季度某部门总产值计划为5400万元,实际完成5600万元,该部门计划完成情况为:分析:总产值5400万元属于绝对数,计算时直接用此绝对数对比即可。

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计划规定数×100%=5600÷5400×100%=103.7% 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第一季度该部门总产值超额完成计划3.7%,超额绝对数是200万元.②还可计算计划时期某一段累计完成数占全计划的百分比,即进行进度分析。

经典:统计学-相对数-二项分布

经典:统计学-相对数-二项分布
注意 发病率与患病率、某病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差别。 发病率=新发生的病例数/观察期内平均人口数 *K 患病率=患病人数/观察期内平均人口数 *K
某病死亡率=因某病死亡人数/观察期内平均人口数 *K 某病病死率=因某病死亡人数/观察期内患病人数 *K
2
教学内容 相对数
相对数实例:
某人群(10000人) 状况:
南部 东部的例数/东西南北四
北部 部分例数总和 * 100%
42
东部 = 40/(40+45+63+42)*100%
45
=20.0%
4
教学内容 相对数
一、相对数
3、相对比:即对比指标,表示两指标的倍数关系。 相对比= 甲指标/乙指标 (或 * 100%)
4、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 (包括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用于说明事物在时间 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ΔG= G – 1 = 0.967-1 = 0.033 = 3.3%
返回
教学内容 相对数
一、相对数
5、注意事项: 1)、分母不可太小; 2)、不可将构成比代替率使用; 3)、正确计算资料的平均率(总率); 4)、多个率(或构成比)比较时,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5)、样本率的比较需作假设检验。
8
二、率的标准化:当做两率或多个率(或构成比)比较,而 其内部构成不一致,此时需做率的标准化。步骤如下:
一)、定义:事件的观察结果以两分类变量值来表示,每个观察对象 阳性结果的发生概率为 π,阴性结果的发生概率为 1-π ;而且每次 观察结果是相互独立的,那么,重复观察n 次,发生阳性结果的次数 为X 的概率分布为二项分布,B(X;n,π).
P(X) = Cxnπx(1-π)n-x

相对数及卡方检验.

相对数及卡方检验.

ˆ P/P RR 1 2
90 48 138
患病 吸烟 不吸烟 合计 10 2 12
未患病
合计 100 50 150
P1=10/100=0.1; P2=2/50=0.04; RR=P1/P2=0.1/0.04=2.5
5.优势比(odds ratio,OR) 某事件在某一种情况下的发生率与不发生 率之比,与该事件在另一种情况下的发生 率与不发生率之比的比。
p
(1 )
n
sp
p (1 p) n
Eg:

在某镇按人口的1/20随机抽取329人,作血清登革热血 凝抑制抗体反应检验,发现阳性者29人,求阳性率及 阳性率的标准误。 P=29/329=0.0881(8.81%)

Sp
0.0881 (1 0.0881 ) 0.0156 (1.56%) 329



三、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1,计算相对数时总观察单位数应足够多。即 率和构成比的分母不宜过小:否则样本率不稳 定,易造成错觉; 2,不要将构成比作率分析; 3、求平均率时不能直接将几个率相加求其合 并率或平均率,而应以总发生数除以总可能发 生例数。 4,应注意率(或构成比)的可比性;当内部 结构不同的相对数间进行比较时,若比较合计 率,应计算标准化率。

2、比例(proportion)
又称构成指标,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 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 位数 构成比 100%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 观察单位总数

注意:构成比之和为100%(或1),具体计算时,有 时受尾数取舍的影响,其和不等于100%,可将尾数作 适当调整,使其和等于100%。各构成比之间是相互制 约的,其比重的增减互相影响(取值在0~1)。

3.2 常用相对数指标

3.2 常用相对数指标
每千人口的病床数 u 流行病学指标:相对危险度 RR ( Relative Risk )
6
(四)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事项
(1)理解相对数的含义
实践中要注意每个指标的定义和性质,尤其不要混淆频率性指标和 强度型指标,不可简单地望文生义。
(2)频率型指标的解释要扣紧总体和属性
要了解一个频率分布的意义,必须注意什么是总体,什么是属性。
=
5人 2839人 ´1年
´ 1000
/
1000
=
1.76人
/
1000人年
4
(三) 相对比型指标
相对比型指标:是指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与B 之比,实际 应用中简称比(ratio)。计算公式为
相对比 = A ´100% B
u A、B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5
相对比的几个例子:
u 人口学中的男女性别比 u 卫生资源的指标:每千人口的医生数
强度
=
发生某事件的观察单位数
å(可能发生某事件的单位数 ´ 观察时长)´
K
其中,K可以是100%、1000/1000、105/105等。
3
例 :某企业2003年有2839名职工,该企业每年都对职工进
行体检,这一年新发生高血压病人5例,2003年的高血压 发病率为
新发生高血压病人数
å 可能发生高血压的人数´1年 ´1000 /1000
频率型、强度型和相对比型 u 实践中要注意每个指标的定义和性质, 不Biblioteka 简单地望文生义。12
7
(3)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有足够数量 例 甲医院治疗某类患者100人,40人有效;
乙医院治疗同类患者5人,2人有效。 有效频率均为40% !

相 对 指 标

相 对 指 标

其中,最后两年各月份实际产量为(单位:万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999年 9.6 9.6 9.8 9.8 9.9 9.9 10.0 10.0 10.1 10.1 10.1 10.1
2000年 10.1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10.4
实际降 提低 高百分比 计划降 提低 高百分比100
上例中,实际比计划多提高的百分点为 (7﹪--5﹪)×100=2(个百分点)
(3)平均指标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完成指标数值 ×100%
1±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数 × 100%
1±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数
例:己知某厂2000年的计划规定产品产量要 比上年实际提高5﹪而实际提高了7﹪。则
计划完成 程度
1 1
75﹪ ﹪100﹪
101.9﹪
实际工作中常用, 但并不是相对数
百分点 相当于百分数的计量单位,一个 百分点就指1﹪。
实际比计划多提高的百分点 降低
⒊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
2. 比例相对指标
总体某部分指标数值 比例相对指标=
总体种另一部分指标数值
例:我国某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为 19715亿元,其中 消费额为12945亿元,积累额为 6770 亿元。则
积累额与消费额 的比率
6770 12945
100﹪
17 33
1:
2或
51.52﹪
说 ⒈为无名数,可用百分数或一比几或几 明 比几表示;
人口 出生率
8600 1106
1000‰
8.6‰
有名数的 强度相对数
为用双重计量单位表示的复名数, 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的比例关系或 协调关系,可用来 反映经济效益、 经济实力、现象的密集程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人 2839人 ´1年
´ 1000
/
1000
=
1.76人
/
1000人年
4
(三) 相对比型指标
相对比型指标:是指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与B 之比,实际 应用中简称比(ratio)。计算公式为
相对比 = A ´100% B
u A、B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5
相对比的几个例子:
u 人口学中的男女性别比 u 卫生资源的指标:每千人口的医生数
频率型、强度型和相对比型 u 实践中要注意每个指标的定义和性质, 不可简单地望文生
义。
12
强度
=
发生某事件的观察单位数
å(可能发生某事件的单位数 ´ 观察时长)´
K
其中,K可以是100%、1000/1000、105/105等。
3
例 :某企业2003年有2839名职工,该企业每年都对职工进
行体检,这一年新发生高血压病人5例,2003年的高血压 发病率为
新发生高血压病人数
å 可能发生高血压的人数´1年 ´1000 /1000
每千人口的病床数 u 流行病学指标:相对危险度 RR ( Relative Risk )
6
(四)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事项
(1)理解相对数的含义
实践中要注意每个指标的定义和性质,尤其不要混淆频率性指标和 强度型指标,不可简单地望文生义。
(2)频率型指标的解释要扣紧总体和属性
要了解一个频率分布的意义,必须注意什么是总体,什么是属性。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二、常用相对数指标
1
(一)频率型指标
频率型指标:表示某事件发生的频率。
频率
=
发生某事件的观察单位数 可能发生某事件的观察单位总数
´
K
其中,K是一个等于1的基数,通常为100%,也可取1000‰、 10000/万和100000/10万等。
2
(二)强度型指标
强度:单位时间内某事件发生的频率。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u 观察对象
同质?
u 客观条件
相同?
u 观察属性分布 相同?10 Nhomakorabea(6)样本相对数的统计推断 u 随机抽样 u 从样本估计值的差异推断总体的参数是否相等,应进行参 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
(五)小结
u 医学中的定性资料可通过相对数的统计指标进行描述。 u 表现为相对数的统计指标有三种类型:
例 甲医院治疗某类患者150人,治愈30人,治愈率为20%;
乙医院治疗同类患者100人,治愈30人,治愈率30%; 两医院合计治愈率为:
治愈率 = 30 + 30 ´100% = 24% 150 + 100
不可将两个频率相加除以2: 治愈率 ¹(20% + 30%)2 = 25%
9
(5)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7
(3)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有足够数量 例 甲医院治疗某类患者100人,40人有效;
乙医院治疗同类患者5人,2人有效。 有效频率均为40% !
如果资料的总例数过少,计算得到的相对数偏差可能会很大,直 接报告原始数据更为可取:
甲医院有效率 40/100 乙医院有效率 2/5
8
(4)正确计算合计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