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诸王简介
太平天国死的最为壮烈的五位王是哪五位
太平天国死的最为壮烈的五位王是哪五位清朝对于太平天国的各个王,那可真是恨不得抽筋扒皮饮血,各个都抓来凌迟处死。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太平天国死的最为壮烈的五位王是哪五位,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死的最为壮烈的五位王介绍安定天国运动能够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最顶峰,但是关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无疑是势不两立的大仇雠。
所以,清政府关于被俘的安定军王爷、们残忍至极,死都不能给个痛快,这其中死的最壮烈、最惨的当是这五位(按牺牲时间罗列)。
求王林凤祥林凤祥,壮族,安定军五虎之一,杨秀清部将,攻武昌,率先登城,攻南京,率先破门,率军攻克扬州,后为北伐主将,率军直逼京津,连镇失守后,因叛徒出卖被俘。
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处死,相传行刑之时“刽子手十六人,各持木柄小铁抓,四面环锄,须臾间自顶至踵,肉筋俱尽,仅余骨骼”,凤翔“刀所及处,目光犹视之,终未尝出一声”,听说有观者目击此情形而被吓死。
凤翔不亏为顶天立地之好汉。
清王李开芳李开芳,壮族,安定军五虎之一,杨秀清部将,萧朝贵死后掌管长沙前线军务,东下金陵时为安定军先锋,后为北伐主将,率军直逼京津,冯官屯决战僧格林沁,诈降被俘。
李开芳被押送至京师,与部将共七人被凌迟处死,部将黄懿端在刑场上仍踢死两个、踢伤两个清兵,并高呼“自出天京,所向披靡,清妖摧枯拉朽,沦亡就在眼前”。
李开芳的行刑过程持续了三四个时辰,每割一刀,即用醋盐水淋其全身,不让其昏死过去,开芳至死仍俯首扬眉,怒目四顾,英雄气概,溢于言表。
英王陈玉成陈玉成,安定天国后期主要将领,早年随杨秀清突破江南大营,后与李秀成又二次破围,三河镇灭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安庆之战失败后,被苗沛霖出卖被俘。
被俘后,玉成大骂胜保“尔胜小孩,在妖朝第一误国庸臣。
本总裁在天朝是开国元勋,本总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跑。
在白云山踏尔二十五营,全军毁灭,尔带十余匹马抱头而窜,我叫饶你一条性命。
我怎配跪你?好不自重的物件!”又喝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慨然牺牲。
太平天国诸王
太平天国诸王1 天王洪秀全2 幼天王洪天贵福3 光王洪天光4 明王洪天明5 东王杨秀清6 幼东王洪天佑7 西王萧朝贵8 幼西王萧有和9 南王冯云山10幼南王萧有福11北王韦昌辉12翼王石达开义王13干王洪仁(王干)14英王陈玉成15幼英王陈天宝16忠王李秀成17幼忠王李容椿18侍王李世贤19辅王杨辅清20燕王秦日纲21豫王胡以晃22幼豫王胡万胜23赞王蒙得恩24幼赞王蒙时雍25章王林绍璋26勤王林启容27幼勤王林始发28求王林凤祥29请王李开芳30幼请王李永保31祝王吉文元32嘏王卢六33肺王罗大纲34腑王朱锡锟35吴王梁立泰36助王黄期陞37顺王李春发38弼王黄得用39补王莫仕葵40敬王林大居41畏王秦日南42就王黄盛爵43幼就王黄三钧44报王秦日源45顶王萧朝富46懿王蒋有福47翰王项大英48柬王赖桂芳49沃王张乐行50幼沃王张禹爵51护王陈坤书52顾王吴如孝53尊王刘庆汉54安王洪仁发信王55福王洪仁达勇王56恤王洪仁政57卫王洪仁闻58保王洪仁山59对王洪春元60巨王洪和元61崇王洪利元62元王洪科元63长王洪瑞元64见王洪现元65唐王洪瑭元66同王洪(王同)元67次王洪锦元68定王洪钰元69汉王洪釮元70(王干)王洪绍元71瑛王洪其元72琅王洪魁元73金王钟万信74凯王黄栋樑75捷王黄文胜76扶王陈得才77遵王赖文光78启王梁成富79祜王蓝成春80导王陈仕荣81从王陈得隆82然王陈时永83成王陈聚成84慕王谭绍光85纳王郜永宽86扬王李明成87直王林得英88佐王黄和锦89佑王李远继90纪王黄金爱91归王邓光明92听王陈炳文93堵王黄文金94奉王古隆贤95襄王刘官芳96匡王赖文鸿97相王陈藩武98循王魏超成99卫王杨雄清100 善王陈观意101 守王方海宗102 孝王胡鼎文103 拱王杨张安104 保王童容海105 奏王苗沛霖106 来王陆顺德107 趋王黄章桂108 戴王黄呈忠109 贡王梁凤超110 航王唐正才111 挺王刘得功112 梯王练业坤113 荣王廖发寿114 誌王陈志书115 佩王冯真林116 力王张潮爵117 养王吉庆元118 广王李恺顺119 乐王谭应芝120 偕王谭体元121 誉王李瑞生122 凛王刘肇钧123 祥王黄隆芸124 森王侯管胜125 贵王陈得顺126 康王汪海洋127 爱王黄崇发128 隋王杨柳谷129 跟王蓝仁得130 潮王黄子隆131 湘王黄子澄132 昭王黄文英133 庆王秦日庆134 贺王秦日来135 望王黄文安136 学王胡海隆137 觐王黄为正138 宗王吉能胜139 服王曾传忠140 事王梁舆琛141 铭王张力趋142 心王侯贤提143 首王范汝增144 解王蓝泰义145 郛王陈占榜146 显王袁得厚147 邹王周林保148 燕王陈太常149 享王刘裕鸠150 穆王苏喜151 谟王袁宏谟152 奏王赖世就153 曹王黄金锐154 康王汪安钧155 武王汪有维156 宁王张学明157 奖王陶金会158 穰王黄绍忠159 列王黄朋厚奉王160 利王朱兴隆161 比王伍贵文162 宁王周文佳163 会王蔡元隆164 兑王许连芳165 慰王朱兆英166 松王陈得风167 比王钱桂仁168 稽王吴玉堂169 德王唐日荣170 恋王赖昌永171 周王汪起贤172 节王覃瑞麒173 梦王董金泉174 麟王朱雄邦175 甘王白晖怀176 献王王文发177 著王许茂才178 藩王黄万兴179 视王黄享乾180 拥王陈赞明181 为王侯裕宽182 有王黄盛乾183 愉王宾福寿184 虔王姚克刚185 式王萧三发186 浓王李秀辉187 开王赖永扬188 模王萧朝兴189 依王张兆安190 祝王卢文从191 颂王张善超192 播王练顺森193 念王方营宗194 问王孙茂升195 劝王万镇坤196 丹王刘胜邦197 重王黄四福198 梁王张宗禹199 淮王邱远才200 鲁王任化邦201 荆王牛宏升202 卫王李蕴泰203 梁王凌郭钧204 感王陈荣205 怀王周春206 幼怀王周祉福207 怀王邱朝贵208 陪王谭富209 幼陪王谭标210 沛王谭星211 文王蓝朝柱212 贤王蓝朝元213 端王蓝朝鼎214 献王黄玉秀215 赞王赖阿养216 凤王胡永祥217 庄王吉志元218 沐王何震川219 汉王曾钊扬220 周王汪麻子221 列王徐昌先222 列王黄金凤223 列王刘得义224 列王徐朗225 列王林彩新226 列王黄益顺227 列王黄匡顺228 列王李海清229 列王黄吉建230 列王金友顺231 列王邱国文232 列王洪桂芳233 列王邱万顺234 列王侯严威235 列王古宗成236 列王方成宗237 列王李万材238 列王黄悰保239 列王朱义德240 列王林政扬241 列王萧雅泗242 列王傅振纲。
太平天国有几个王
太平天国有几个王太平天国官爵无数,导致许多官位宛如笑话,那你知道太平天国有多少个王吗?下面是本人分享的太平天国有几个王,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的王位介绍自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县东乡称天王始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的主要王有:天王洪秀全,1851年称,崇号:万岁;东王杨秀清,1851年封,崇号:九千岁,职衔:正军师中军主将;西王萧朝贵,1851年封,崇号:八千岁,职衔:又正军师前军主将;南王冯云山,1851年封,崇号:七千岁,职衔:副军师后军主将;北王韦昌辉,1851年封,崇号:六千岁,职衔:又副军师右军主将;翼王石达开,1851年封,崇号:五千岁,职衔:左军主将;燕王秦日纲,1854年封,崇号:千岁,职衔:天官正丞相;豫王胡以晃,1854年封,崇号:强千岁,职衔:春官正丞相安王洪仁发,1857年封,崇号:显千岁,职衔:殿前京内又正总鉴;福王洪仁达,1857年封,崇号:伦千岁,职衔:殿前京内副总鉴;干王洪仁轩,1859年封,崇号:福千岁,职衔:文衡正总裁;英王陈玉成,1859年封,崇号:禄千岁,职衔:前军主将;忠王李秀成,1859年封,崇号:荣千岁,职衔:后军主将;侍王李世贤,1859年封,崇号:雄千岁,职衔:左军主将;辅王杨辅清,1860年封,崇号:威千岁,职衔:中军主将;赞王蒙得恩,1860年封,崇号:耀千岁,职衔:春官又正丞相;请王李开芳,1863年封,崇号:合千岁,职衔:地官正丞相;求王林凤祥,1863年封,崇号:协千岁,职衔:天官副丞相王爷遍地走国戚乱朝纲1856年9月2日(太平天国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突然发生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以下官员2万余人死在韦昌辉、秦日纲等人的刀下。
原来传说有天王密诏杀杨的说法,但洪秀全始终否认,所传杨秀清逼封万岁和天王密诏迄今没有确切的证据,因而近人一般认为是韦昌辉矫诏。
无论如何,这均是腐败引致政治上的争权夺利所引起的必然结果。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受到致命的打击。
太平天国诸王简介
太平天国诸王简介王爵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爵位。
洪秀全从拜上帝教义出发,认为只有天父上主皇上帝才是帝,人间之主称王足矣,故金田起义时自称天王,托言受天真命,由皇上帝所封。
1851年12月17日在永安发布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而东王有权节制诸王,诸王地位有序,东、西王一等,南、北王二等,翼王三等。
1854年5月,封秦日纲为燕王,6月封胡以晃为豫王,燕、豫王四等,二人旋被革爵。
前期王爵,除韦昌辉因天京事变被处死削爵外,余皆世袭。
天京事变后封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以挟制石达开。
石达开回天京辅政,曾被晋封义王未受。
旋又削去洪仁发、洪仁达王爵,有永不封王之意。
1859年,洪仁玕\来到天京,乃封之为干王,随后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蒙得恩为赞王、李世贤为侍王、杨辅清为辅王、林绍璋为章王。
1861年春计有十王。
后越封越多,且有王加头上三点以为“小王”之封。
至天京失陷前,封王达二千七百多人。
滥封王爵破坏了论功行赏的原则,造成朝政紊乱。
另据太平军将领,昭王黄文英被俘后供称,太平天国王爵自天王以下分为五等。
东西南北四王、翼王、干王等执掌朝纲,是一等王;英王、忠王、侍王等执掌兵权,是二等王;康王、堵王、听王等善战的,是三等王;恤王等为四等王;那五等王一概都叫列王。
李秀成(1823──1864)或作寿成。
广西藤县人。
原名以文。
太平天国后期极其杰出的军事统帅。
1848年至1849年间,加入拜上帝会。
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
1853年定都天京后,为杨秀清所识拔,举为右四军帅,旋升后四监军,随石达开往安徽安庆安民。
次年春,调守庐州,擢殿右二十四指挥。
后升二十二检点、地官副丞相。
1856年2月,随秦日纲赴江苏镇江解围,寻摧毁江南、江北大营。
天京事变后,移军镇守安徽桐城,升地官正承相、合天侯。
次年春,打退围敌,北上六安、霍丘会合捻军。
石达开离京出走后,封副掌率、合天义,与陈玉成同主军政。
盘点幸存下来的太平天国将领
盘点幸存下来的太平天国将领众所周知,清朝对太平天国实行非常残忍的灭绝政策。
因此除去少数在“天国”灭亡前就病逝的人(如洪秀全)外,绝大部分太平天国将领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清廷处死。
但是还有部分太平军将领逃过一劫,没有随洪秀全为“天国”陪葬,有些人甚至还算实现了打败“清妖”的理想。
何崇政传说是翼王石达开的“记室”(秘书),不过推测其真实身份应该是从属于太平军的四川地方起义军首领。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之后,何崇政幸运逃脱,到峨眉山上出家为僧。
后来他不问俗事,潜心武学,终成峨眉武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蒙时雍其父是太平天国元老——赞王蒙得恩,小时候便参加了金田起义。
1861年3月,蒙时雍作为太平天国的代表与英国进行了谈判。
5月蒙得恩病死后,继承为赞王(幼),与洪仁玕同理朝政。
1864年天京陷落后,蒙时雍逃至广东,不知所终。
覃瑞麒早年曾参加金田起义,后因功封为“节王”。
湘军攻打天京之时,驻守雨花台的覃瑞麒曾一度挡住了湘军的进攻。
天京陷落之后,覃瑞麒逃回广西,复归田园终老。
据说覃瑞麒晚年在跟别人谈起太平天国旧事的时候,经常扼腕长叹,黯然神伤。
李容发忠王李秀成次子(也说为义子),相貌堂堂,为人谦逊,骁勇善战,长于治军,颇有其父风范。
1860年,年仅十四岁的李容发被封天朝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忠二殿下。
他曾屡挫李鸿章的淮军,并大败英国人指挥的常胜军。
天京陷落后,李容发在保护幼天王逃亡的途中被清军俘获。
传说清候补知县陈宝箴(后来的维新变法领袖之一)怜其年幼并爱其才,私自将李容发释放。
光绪十七年(1891年),隐居在家的李容发病逝(一说被俘后就遭杀害)。
张宗禹清末捻军起义首领,太平天国梁王。
1864年天京陷落后,率所部捻军与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部合并整编,成为西捻军统帅,有“小闯王”之称。
1865年,张宗禹在高楼寨之战中,斩杀曾剿灭太平北伐军的清朝大将僧格林沁,算是为太平天国报了一箭之仇,整个清廷都为之震动。
1868年,张宗禹因救援东捻军赖文光部,而被李鸿章、左宗棠的大军包围。
历史趣闻太平天国运动简介 太平天国的四大天王是哪四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平天国运动简介太平天国的四大天王是哪四个?导语: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领导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
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851年,洪秀全发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领导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
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
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
太平天国(其中“国”原作“囯”,“天”字的两横上长下短,1851年—1864年)是中国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所建立的政权,前身为1843年创立之“拜上帝会”。
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
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计存在14年。
太平军在全盛时期的兵力超过一百万人(包括女兵十余万人)。
有人估计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约两千万人丧生。
现代有人估计1850年的中国人口大约有4.1亿人,经过清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及回族等起事后,到1873年人口下降至大约3.5亿人。
太平天国,满清统治时期,最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被清朝联合列强镇压下去,但是其余部仍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太平天国前期生活常识分享。
太平天国诸王列表
太平天国诸王列表太平天国诸王 1 天王洪秀全 2 幼天王洪天贵福 3 光王洪天光 4 明王洪天明 5 东王杨秀清 6 幼东王洪天佑 7 西王萧朝贵 8 幼西王萧有和 9 南王冯云⼭ 10幼南王萧有福 11北王韦昌辉 12翼王⽯达开义王 13⼲王洪仁(王⼲) 14英王陈⽟成 15幼英王陈天宝 16忠王李秀成 17幼忠王李容椿 18侍王李世贤 19辅王杨辅清 20燕王秦⽇纲 21豫王胡以晃 22幼豫王胡万胜 23赞王蒙得恩 24幼赞王蒙时雍 25章王林绍璋 26勤王林启容 27幼勤王林始发 28求王林凤祥 29请王李开芳 30幼请王李永保 31祝王吉⽂元 32嘏王卢六 33肺王罗⼤纲 34腑王朱锡锟 35吴王梁⽴泰 36助王黄期陞 37顺王李春发 38弼王黄得⽤ 39补王莫仕葵 40敬王林⼤居 41畏王秦⽇南 42就王黄盛爵 43幼就王黄三钧 44报王秦⽇源 45顶王萧朝富 46懿王蒋有福 47翰王项⼤英 48柬王赖桂芳 49沃王张乐⾏ 50幼沃王张禹爵 51护王陈坤书 52顾王吴如孝 53尊王刘庆汉 54安王洪仁发信王 59对王洪春元 60巨王洪和元 61崇王洪利元 62元王洪科元 63长王洪瑞元 64见王洪现元 65唐王洪瑭元 66同王洪(王同)元 67次王洪锦元 68定王洪钰元 69汉王洪釮元 70(王⼲)王洪绍元 71瑛王洪其元 72琅王洪魁元 73⾦王钟万信 74凯王黄栋樑 75捷王黄⽂胜 76扶王陈得才 77遵王赖⽂光 78启王梁成富 79祜王蓝成春 80导王陈仕荣 81从王陈得隆 82然王陈时永 83成王陈聚成 84慕王谭绍光 85纳王郜永宽 86扬王李明成 87直王林得英 88佐王黄和锦 89佑王李远继 90纪王黄⾦爱 91归王邓光明 92听王陈炳⽂ 93堵王黄⽂⾦ 94奉王古隆贤 95襄王刘官芳 96匡王赖⽂鸿 97相王陈藩武 98循王魏超成 99卫王杨雄清 100 善王陈观意 101 守王⽅海宗 102 孝王胡⿍⽂ 103 拱王杨张安 104 保王童容海 105 奏王苗沛霖 106 来王陆顺德 107 趋王黄章桂 108 戴王黄呈忠 109 贡王梁凤超 110 航王唐正才 111 挺王刘得功 112 梯王练业坤 113 荣王廖发寿 114 誌王陈志书 115 佩王冯真林 116 ⼒王张潮爵 125 贵王陈得顺 126 康王汪海洋 127 爱王黄崇发 128 隋王杨柳⾕ 129 跟王蓝仁得 130 潮王黄⼦隆 131 湘王黄⼦澄 132 昭王黄⽂英 133 庆王秦⽇庆 134 贺王秦⽇来 135 望王黄⽂安 136 学王胡海隆 137 觐王黄为正 138 宗王吉能胜 139 服王曾传忠 140 事王梁舆琛 141 铭王张⼒趋 142 ⼼王侯贤提 143 ⾸王范汝增 144 解王蓝泰义 145 郛王陈占榜 146 显王袁得厚 147 邹王周林保 148 燕王陈太常 149 享王刘裕鸠 150 穆王苏喜 151 谟王袁宏谟 152 奏王赖世就 153 曹王黄⾦锐 154 康王汪安钧 155 武王汪有维 156 宁王张学明 157 奖王陶⾦会 158 穰王黄绍忠 159 列王黄朋厚奉王 160 利王朱兴隆 161 ⽐王伍贵⽂ 162 宁王周⽂佳 163 会王蔡元隆 164 兑王许连芳 165 慰王朱兆英 166 松王陈得风 167 ⽐王钱桂仁 168 稽王吴⽟堂 169 德王唐⽇荣 170 恋王赖昌永 171 周王汪起贤 172 节王覃瑞麒 173 梦王董⾦泉 174 麟王朱雄邦 175 ⽢王⽩晖怀 176 献王王⽂发 177 著王许茂才 178 藩王黄万兴 187 开王赖永扬 188 模王萧朝兴 189 依王张兆安 190 祝王卢⽂从 191 颂王张善超 192 播王练顺森 193 念王⽅营宗 194 问王孙茂升 195 劝王万镇坤 196 丹王刘胜邦 197 重王黄四福 198 梁王张宗禹 199 淮王邱远才 200 鲁王任化邦 201 荆王⽜宏升 202 卫王李蕴泰 203 梁王凌郭钧 204 感王陈荣 205 怀王周春 206 幼怀王周祉福 207 怀王邱朝贵 208 陪王谭富 209 幼陪王谭标 210 沛王谭星 211 ⽂王蓝朝柱 212 贤王蓝朝元 213 端王蓝朝⿍ 214 献王黄⽟秀 215 赞王赖阿养 216 凤王胡永祥 217 庄王吉志元 218 沐王何震川 219 汉王曾钊扬 220 周王汪⿇⼦ 221 列王徐昌先 222 列王黄⾦凤 223 列王刘得义 224 列王徐朗 225 列王林彩新 226 列王黄益顺 227 列王黄匡顺 228 列王李海清 229 列王黄吉建 230 列王⾦友顺 231 列王邱国⽂ 232 列王洪桂芳 233 列王邱万顺 234 列王侯严威 235 列王古宗成 236 列王⽅成宗 237 列王李万材 238 列王黄悰保 239 列王朱义德 240 列王林政扬。
太平天国西王是谁
太平天国西王是谁篇一:《太平天国》人物谱《大平天国》人物众多,为方便观众欣赏,现简要介绍其主要人物如下: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天王。
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师长及亲友赞许。
1827年,未满15岁的洪秀全轻而易举通过了县试,但府试却落选了,此后又先后三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不幸都名落孙山。
1843年,洪秀全受《劝世良言》一书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提出天下男女,皆兄弟姐妹,应独尊上帝,不行恶事,斥封建皇帝为“阎罗妖”,号召人民奋起将其“击灭”,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冯云山(1815~1852)太平天国南王。
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
因父亲早故,家道中落,他在家乡教读,屡试不中,对科举与清政府不满。
1843年他与洪秀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支持和参与创立拜上帝教。
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杨秀清(1823~1856)太平天国东王。
家境贫寒,幼丧父母,饱受生活磨砺,虽不曾读书,但谙于世事,富于权谋。
1844年加入拜上帝会。
1848年冯云山陷狱,洪秀全离开广西,拜上帝会濒于瓦解,杨秀清假天父下凡,发号施令,稳定团结众心,又设法营救冯云山脱险,使拜上帝会危而复安。
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萧朝贵(?~1852)太平天国西王。
家境贫苦,萧朝贵稍长,即以佣工及种山烧炭谋生,后举家由武宣移居桂平县古棚村,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
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
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
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
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翼王。
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
太平天国诸王简介
太平天国诸王简介王爵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爵位。
洪秀全从拜上帝教义出发,认为只有天父上主皇上帝才是帝,人间之主称王足矣,故金田起义时自称天王,托言受天真命,由皇上帝所封。
1851年12月17日在永安发布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而东王有权节制诸王,诸王地位有序,东、西王一等,南、北王二等,翼王三等。
1854年5月,封秦日纲为燕王,6月封胡以晃为豫王,燕、豫王四等,二人旋被革爵。
前期王爵,除韦昌辉因天京事变被处死削爵外,余皆世袭。
天京事变后封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以挟制石达开。
石达开回天京辅政,曾被晋封义王未受。
旋又削去洪仁发、洪仁达王爵,有永不封王之意。
1859年,洪仁玕\来到天京,乃封之为干王,随后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蒙得恩为赞王、李世贤为侍王、杨辅清为辅王、林绍璋为章王。
1861年春计有十王。
后越封越多,且有王加头上三点以为“小王”之封。
至天京失陷前,封王达二千七百多人。
滥封王爵破坏了论功行赏的原则,造成朝政紊乱。
另据太平军将领,昭王黄文英被俘后供称,太平天国王爵自天王以下分为五等。
东西南北四王、翼王、干王等执掌朝纲,是一等王;英王、忠王、侍王等执掌兵权,是二等王;康王、堵王、听王等善战的,是三等王;恤王等为四等王;那五等王一概都叫列王。
李秀成(1823──1864)或作寿成。
广西藤县人。
原名以文。
太平天国后期极其杰出的军事统帅。
1848年至1849年间,加入拜上帝会。
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
1853年定都天京后,为杨秀清所识拔,举为右四军帅,旋升后四监军,随石达开往安徽安庆安民。
次年春,调守庐州,擢殿右二十四指挥。
后升二十二检点、地官副丞相。
1856年2月,随秦日纲赴江苏镇江解围,寻摧毁江南、江北大营。
天京事变后,移军镇守安徽桐城,升地官正承相、合天侯。
次年春,打退围敌,北上六安、霍丘会合捻军。
石达开离京出走后,封副掌率、合天义,与陈玉成同主军政。
诸王之死!太平天国各大王爷的最终结局
诸王之死!太平天国各大王爷的最终结局太平天国封王是从永安开始的,其时才封了六个王,一直到太平天国失败,王爷人数是2700多名,太平天国天京城里王爷满地走。
王爷名单虽然掺了水,其中还是有真正的骨干的,让我们看看这些人命运的结局。
天王洪秀全,1851年称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万岁,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沦陷前病亡。
东王杨秀清,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九千岁,官职是正军师中军主将,1856年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带兵夜袭东王府杀死。
西王萧朝贵,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八千岁,官职是又正军师前军主将,1852年在攻打长沙的战斗中,被清军炮火炸死;还有一说法是天京失陷后突围战死。
南王冯云山,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七千岁,官职是副军师后军主将,1852年率军经过湘江渡口时被清军伏击而死。
北王韦昌辉,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六千岁,官职是又副军师右军主将,1856年天京之变中杀戮太重,被洪秀全处死。
翼王石达开,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五千岁,官职是左军主将,1857年带兵出走天京,1863年兵败大渡河被清军俘虏,英勇就义。
燕王秦日纲,1854年封王,崇号千岁,官职是天官正丞相,1856年太平天国天京之变参与诛杀杨秀清,被洪秀全处死。
豫王胡以晃,1854年封王,崇号强千岁,官职是春官正丞相,1856年在江西临江郡城病死。
安王洪仁发,1857年封王,崇号显千岁,官职是殿前京内又正总鉴,1864年天京沦陷死于乱军之中。
福王洪仁达,1857年封王,崇号伦千岁,官职是殿前京内副总鉴,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沦陷被清军俘虏并处死。
干王洪仁玕,1859年封王,崇号福千岁,官职是文衡正总裁,1864年天京陷落后被江西巡抚沈葆桢俘虏处死。
英王陈玉成,1859年封王,崇号禄千岁,官职是前军主将,1862年被叛将苗沛霖诱捕,押往清军后慷慨就义。
忠王李秀成,1859年封王,崇号荣千岁,官职是后军主将,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沦陷被捕,写下数万字自述后被曾国藩处死。
清末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清末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由洪秀全主导,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
因此它有着当时时代的显著特征。
另一方面,洪秀全在这次起义假借了当时从西方宗教传入的新兴宗教基督教,亦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鲜。
这可能与当时老百姓希望求变的思想有关。
太平天国核心人物主要是是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
以下为大家介绍到他们的一些相关的事件及作为:
杨秀清: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天王第五子洪天佑承嗣,称幼东王九千岁,天京陷落后不知下落。
萧朝贵:右弼又正军师西王,长子萧有和袭爵,称幼西王八千岁,天京失陷后,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冯云山:前导副军师南王,西王二子萧有福承嗣,称幼南王七千岁,天京失陷后,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韦昌辉:后护又副军师北王,以罪诛,爵除。
石达开:左军主将翼王。
秦日纲:燕王,以罪诛,爵除。
胡以晃:豫王,子胡万胜袭爵,称幼豫王强千岁。
后期重要的玕王洪仁玕、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赞王蒙得恩、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清、扶王陈得才、启王梁成富、遵王赖文光、祜王蓝成春。
太平天国主张有田同耕,有衣同穿的绝对平等。
最后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未能继续发展,统治集团内部的首领争权夺利,起了内乱,加上中外勾结,最终以失败告终,事件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猜你感兴趣:。
太平天囯诸王
太平天囯诸王1 天王洪秀全2 幼天王洪天贵福3 光王洪天光4 明王洪天明5 东王杨秀清6 幼东王洪天佑7 西王萧朝贵8 幼西王萧有和9 南王冯云山10 幼南王萧有福11 北王韦昌辉12 翼王石达开义王13 干王洪仁(王干)14 英王陈玉成15 幼英王陈天宝16 忠王李秀成17 幼忠王李容椿18 侍王李世贤19 辅王杨辅清20 燕王秦日纲21 豫王胡以晃22 幼豫王胡万胜23 赞王蒙得恩24 幼赞王蒙时雍25 章王林绍璋26 勤王林启容27 幼勤王林始发28 求王林凤祥29 请王李开芳30 幼请王李永保31 祝王吉文元32 嘏王卢六33 肺王罗大纲34 腑王朱锡锟35 吴王梁立泰36 助王黄期陞37 顺王李春发38 弼王黄得用39 补王莫仕葵40 敬王林大居41 畏王秦日南42 就王黄盛爵43 幼就王黄三钧44 报王秦日源45 顶王萧朝富46 懿王蒋有福47 翰王项大英48 柬王赖桂芳49 沃王张乐行50 幼沃王张禹爵51 护王陈坤书52 顾王吴如孝53 尊王刘庆汉54 安王洪仁发信王55 福王洪仁达勇王56 恤王洪仁政57 卫王洪仁闻58 保王洪仁山59 对王洪春元60 巨王洪和元61 崇王洪利元62 元王洪科元63 长王洪瑞元64 见王洪现元65 唐王洪瑭元66 同王洪(王同)元67 次王洪锦元68 定王洪钰元69 汉王洪釮元70(王干)王洪绍元71 瑛王洪其元72 琅王洪魁元73 金王钟万信74 凯王黄栋樑75 捷王黄文胜76 扶王陈得才77 遵王赖文光78 启王梁成富79 祜王蓝成春80 导王陈仕荣81 从王陈得隆82 然王陈时永83 成王陈聚成84 慕王谭绍光85 纳王郜永宽86 扬王李明成87 直王林得英88 佐王黄和锦89 佑王李远继90 纪王黄金爱91 归王邓光明92 听王陈炳文93 堵王黄文金94 奉王古隆贤95 襄王刘官芳96 匡王赖文鸿97 相王陈藩武98 循王魏超成99 卫王杨雄清100 善王陈观意101 守王方海宗102 孝王胡鼎文103 拱王杨张安104 保王童容海105 奏王苗沛霖106 来王陆顺德107 趋王黄章桂108 戴王黄呈忠109 贡王梁凤超110 航王唐正才111 挺王刘得功112 梯王练业坤113 荣王廖发寿114 誌王陈志书115 佩王冯真林116 力王张潮爵117 养王吉庆元118 广王李恺顺119 乐王谭应芝120 偕王谭体元121 誉王李瑞生122 凛王刘肇钧123 祥王黄隆芸124 森王侯管胜125 贵王陈得顺126 康王汪海洋127 爱王黄崇发128 隋王杨柳谷129 跟王蓝仁得130 潮王黄子隆131 湘王黄子澄132 昭王黄文英133 庆王秦日庆134 贺王秦日来135 望王黄文安136 学王胡海隆137 觐王黄为正138 宗王吉能胜139 服王曾传忠140 事王梁舆琛141 铭王张力趋142 心王侯贤提143 首王范汝增144 解王蓝泰义145 郛王陈占榜146 显王袁得厚147 邹王周林保148 燕王陈太常149 享王刘裕鸠150 穆王苏喜151 谟王袁宏谟152 奏王赖世就153 曹王黄金锐154 康王汪安钧155 武王汪有维156 宁王张学明157 奖王陶金会158 穰王黄绍忠159 列王黄朋厚奉王160 利王朱兴隆161 比王伍贵文162 宁王周文佳163 会王蔡元隆164 兑王许连芳165 慰王朱兆英166 松王陈得风167 比王钱桂仁168 稽王吴玉堂169 德王唐日荣170 恋王赖昌永171 周王汪起贤172 节王覃瑞麒173 梦王董金泉174 麟王朱雄邦175 甘王白晖怀176 献王王文发177 著王许茂才178 藩王黄万兴179 视王黄享乾180 拥王陈赞明181 为王侯裕宽182 有王黄盛乾183 愉王宾福寿184 虔王姚克刚185 式王萧三发186 浓王李秀辉187 开王赖永扬188 模王萧朝兴189 依王张兆安190 祝王卢文从191 颂王张善超192 播王练顺森193 念王方营宗194 问王孙茂升195 劝王万镇坤196 丹王刘胜邦197 重王黄四福198 梁王张宗禹199 淮王邱远才200 鲁王任化邦201 荆王牛宏升202 卫王李蕴泰203 梁王凌郭钧204 感王陈荣205 怀王周春206 幼怀王周祉福207 怀王邱朝贵208 陪王谭富209 幼陪王谭标210 沛王谭星211 文王蓝朝柱212 贤王蓝朝元213 端王蓝朝鼎214 献王黄玉秀215 赞王赖阿养216 凤王胡永祥217 庄王吉志元218 列王徐昌先219 列王黄金凤220 列王刘得义221 列王徐朗222 列王林彩新223 列王黄益顺224 列王黄匡顺225 列王李海清226 列王黄吉建227 列王金友顺228 列王邱国文229 列王洪桂芳230 列王邱万顺231 列王侯严威232 列王古宗成233 列王方成宗234 列王李万材235 列王黄悰保236 列王朱义德237 列王林政扬238 列王萧雅泗239 列王傅振纲附部分王衔号:天王洪秀全真圣主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幼天王洪天贵福救世真圣天幼主万岁光王洪天光光王三殿下永岁明王洪天明明王四殿下永岁东王杨秀清真天命太平天囯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劝慰师圣神上帝之风雷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后师殿中军兼右军东王九千岁幼东王洪天佑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西王萧朝贵真天命太平天囯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西王八千岁幼西王萧有和殿前賫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南王冯云山真天命太平天囯天朝九门御林云师前导副军师殿后军南王七千岁幼南王萧有福殿前公议前导副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北王韦昌辉真天命太平天囯后护又副军师北王六千岁翼王石达开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干王洪仁(王干)殿前吏部正天僚钦命文衡正总裁僚部领袖开朝精忠正军师御林兵马建天朝使兼御林苑一天使兼又正捐库征粮使顶天扶朝纲开朝王宗干王福千岁英王陈玉成殿前吏部副天僚开朝勇忠军师顶天扶朝纲英王禄千岁忠王李秀成殿前吏部又副天僚开朝真忠军师御林兵马亲提调奉旨令专征剿忠义宿卫军顶天扶朝纲忠王荣千岁侍王李世贤殿前户部又正地僚开朝正忠军师顶天扶朝纲侍王雄千岁辅王杨辅清殿前户部副地僚开朝悫忠军师顶天扶朝纲辅王威千岁幼豫王胡万胜殿前礼部正春僚顶天扶朝纲幼豫王强千岁赞王蒙得恩殿前户部正地僚顶天扶朝纲赞王耀千岁章王林绍璋殿前户部又副地僚顶天扶朝纲章王寿千岁助王黄期陞殿前黜疵崇醇钦命文衡又副总裁顶天扶朝纲助王订千岁顺王李春发殿前礼部又正春僚顶天扶朝纲顺王欢千岁护王陈坤书殿前礼部副春僚御林兵马提征顶天扶朝纲护王悦千岁顾王吴如孝殿前礼部又副春僚顶天扶朝纲顾王干千岁扶王陈得才殿前兵部正夏僚顶天扶朝纲扶王强千岁对王洪春元殿前兵部又正夏僚顶天扶朝纲对王猛千岁勤王林启容殿前兵部副夏僚顶天扶朝纲勤王茂千岁弼王黄得用殿前兵部又副夏僚顶天扶朝纲弼王祯千岁补王莫仕葵殿前刑部正秋僚顶天扶朝纲补王祥千岁敬王林大居殿前刑部又正秋僚顶天扶朝纲敬王遂千岁畏王秦日南殿前刑部副秋僚顶天扶朝纲畏王昌千岁爱王黄崇发殿前刑部又副秋僚顶天扶朝纲爱王吉千岁恤王洪仁政殿前工部正冬僚顶天扶朝纲恤王利千岁就王黄盛爵殿前工部又正冬僚顶天扶朝纲就王兴千岁报王秦日源殿前工部副冬僚顶天扶朝纲报王隆千岁顶王萧朝富殿前工部又副冬僚顶天扶朝纲顶王康千岁懿王蒋有福殿前京内正总鉴顶天扶朝纲懿王禧千岁信王洪仁发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勇王洪仁达殿前京内副总鉴御林兵马哥顶天扶朝纲勇王伦千岁巨王洪和元殿前京内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巨王显千岁崇王洪利元殿前京外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崇王显千岁元王洪科元殿前京外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元王显千岁长王洪瑞元殿前京外副总鉴顶天扶朝纲长王显千岁见王洪现元殿前京外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见王显千岁唐王洪瑭元殿前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唐王显千岁同王洪(王同)元殿前又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同王显千岁次王洪锦元殿前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次王显千岁定王洪钰元殿前又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定王伦千岁汉王洪釮元殿前正开矿顶天扶朝纲汉王伦千岁金王钟万信殿前又正总开矿顶天扶朝纲天二驸马金王凯王黄栋樑殿前副总开矿顶天扶朝纲天四驸马凯王捷王黄文胜殿前又副总开矿顶天扶朝纲天西驸马捷王柬王赖桂芳殿前京内总铸宝顶天扶朝纲柬王孝千岁尊王刘庆汉殿前京畿统辖顶天扶朝纲尊王裕千岁善王陈观意殿前京外各省统辖顶天扶朝纲善王盛千岁守王方海宗殿前番镇统辖顶天扶朝纲守王丰千岁从王陈得隆殿前京内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丛王生千岁奉王古隆贤殿前京外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奉王定千岁保王童容海殿前东方统率天军御林兵马左提征顶天扶朝纲保王安千岁相王陈藩武殿前西方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相王享千岁启王梁成富殿前南方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启王宁千岁沃王张乐行殿前北方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沃王谧千岁导王陈仕荣殿前春季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导王升千岁遵王赖文光殿前夏季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遵王幸千岁听王陈炳文殿前秋季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听王豪千岁堵王黄文金殿前冬季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堵王花千岁循王魏超成殿前京内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循王畅千岁卫王杨雄清殿前东方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卫王好千岁匡王赖文鸿殿前西方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匡王名千岁襄王刘官芳殿前南方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襄王声千岁奏王苗沛霖殿前北方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奏王和千岁请王李开芳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请王合千岁求王林凤祥殿前夏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求王协千岁祝王吉文元殿前秋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祝王洽千岁嘏王卢六殿前冬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嘏王让千岁觐王黄为正殿前京内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觐王逊千岁宗王吉能胜殿前京外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宗王廉千岁服王曾传忠殿前东方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服王法千岁事王梁舆琛殿前西方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事王宽千岁拱王杨张安殿前南方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拱王宏千岁庆王秦日庆殿前北方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庆王广千岁贺王秦日来殿前春季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贺王大千岁望王黄文安殿前夏季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望王欣千岁祜王蓝成春殿前冬季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祜王行千岁孝王胡鼎文殿前诛奸助忠顶天扶朝纲孝王美千岁学王胡海隆殿前斩邪留正顶天扶朝纲学王芳千岁慕王谭绍光殿前斩曲留直顶天扶朝纲慕王丰千岁来王陆顺德殿前斩恶留善顶天扶朝纲来王彩千岁趋王黄章桂殿前斩假留真顶天扶朝纲趋王诚千岁戴王黄呈忠殿前戮魔尊天顶天扶朝纲戴王纯千岁铭王张力趋殿前灭妖救人顶天扶朝纲铭王固千岁心王侯贤提殿前锄暴树仁顶天扶朝纲心王健千岁首王范汝增殿前捕寇安良顶天扶朝纲首王灵千岁解王蓝泰义殿前催下贡上顶天扶朝纲解王征千岁贡王梁凤超殿前送往迎来顶天扶朝纲贡王长千岁航王唐正才殿前济川涉远顶天扶朝纲航王撑千岁挺王刘得功殿前燮理阴阳顶天扶朝纲挺王强千岁纳王郜永宽殿前除害兴利顶天扶朝纲纳王远千岁慰王朱兆英殿前劾私保公顶天扶朝纲慰王实千岁归王邓光明殿前恒顶天日顶天扶朝纲归王□千岁扬王李明成殿前诚对天日顶天扶朝纲扬王□千岁梯王练业坤殿前顶天扶朝纲梯王真千岁荣王廖发寿殿前顶天扶朝纲荣王劳千岁宁王张学明殿前顶天扶朝纲宁王□千岁奖王陶金会殿前顶天扶朝纲奖王□千岁列王徐昌先殿前九门御林顶天扶朝纲列王□千岁列王黄金凤殿前九门御林护驾顶天扶朝纲列王□千岁列王刘得义殿前九门御林护驾顶天扶朝纲列王□千岁()。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介绍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介绍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是一场由洪秀全等农民阶级领导人发起的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介绍,希望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太平天国运动领导层包含以下几个人:天王洪秀全(1814~1864)、东王杨秀清(1821~1856)、西王肖朝贵(约1820~1852)、南王冯云山(1822—1852)、北王韦昌辉(1823~1856)、翼王石达开(1831~1863)、英王陈玉成(1837~1862)、忠王李秀成(1823~1864)。
天王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
原名仁坤。
广东花县人。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他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
颁《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
八年,因掌握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密诏(一说无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诛杨。
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
洪秀全迫于众怨,只好杀韦,以翼王石达开主政。
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
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度过难关。
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
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之议,固守天京。
三年四月病卒。
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东王杨秀清(1821~1856)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
广平桂平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入拜上帝会。
二十七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外出未归,他假托代天父传言,主持拜上帝会事务。
后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四子。
金田起义后为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太平天国诸王名单一、诸王及封号1、东王。
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
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1-1、幼东王。
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2、西王。
萧朝贵。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
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2-1、幼西王。
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3、南王。
冯云山。
封“前导副军师南王”。
3-1、幼南王。
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4、北王。
韦昌辉。
封“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5、翼王。
石达开。
封“左军主将翼王”。
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6、燕王。
秦日纲。
7、豫王。
胡以晃。
7-1、幼豫王。
胡万胜。
封“殿前礼部正春僚顶天扶朝纲幼豫王强千岁”。
8、安王。
洪仁发。
8-1、信王。
洪仁发。
由安王改封“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9、福王。
洪仁达。
9-1、勇王。
洪仁达。
由福王改封“殿前京内副总鉴御林兵马顶天扶朝纲勇王伦千岁”10、恤王。
洪仁正。
封“殿前工部正冬僚顶天扶朝纲恤王利千岁”11、巨王。
洪和元。
封“殿前京内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巨王显千岁”12、宗王。
洪利元。
封“殿前京外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宗王显千岁”13、元王。
洪科元。
封“殿前京外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元王显千岁”14、长王。
洪瑞元。
封“殿前京外副总鉴顶天扶朝纲长王显千岁”15、见王。
洪现元。
封“殿前京外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见王显千岁”16、唐王。
洪瑭元。
封“殿前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唐王显千岁”17、同王。
洪同元。
封“殿前又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同王显千岁”18、次王。
洪锦元。
封“殿前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次王显千岁”19、定王。
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介绍
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介绍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介绍,希望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东王:杨秀清 (1823~1856)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西王:萧朝贵(?~1852)萧朝贵曾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
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
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
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
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南王:冯云山(1815~1852)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
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北王:韦昌辉(1826-1856)韦昌辉经冯云山启发加入拜上帝会,并奉命在家开炉打铁,明则制造农具,暗中制造武器,准备起义。
1851年3月,洪秀全登极,韦昌辉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是五军主将之一,永安封王时,又被褒封为北王。
冯云山、萧朝贵分别在全州、长沙牺牲后,韦昌辉的地位自然上升,仅次于洪、杨、居第三位。
翼王:石达开(1831-1863)石达开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
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太平天国诸王都有谁?揭秘太平天国将领东南西北王
太平天国诸王都有谁?揭秘太平天国将领东南西北王
太平天国诸王:太平天国建国后洪秀全封各太平天国将领为王,其中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分别被封为东王、西王、南王、北王和翼王。
太平天国东王简介: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约1820—1856),太平天国革命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广西桂平人。
原为烧炭工人,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
1848年冯云山被捕入狱后,杨秀清假托“天父上帝”下凡附体,安定众志,取得代“天父”传言的特权。
1851年1月杨秀清与洪秀全等领导发动金田起义。
12月在永安(今蒙山)杨秀清被封为东王,称九千岁,主持朝政。
后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为韦昌辉所 ... 。
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领 导 人
人物简介
6月1日)是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发动民变 癿领袖,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 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清嘉庆十八年十 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道光年 间屡应科丼丌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 癿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 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 盛世。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 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 年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在他死后丌丽灭 亡。洪秀全以一乡村塾师走上武装斗争道 路,领导了规模空前癿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
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 激涨;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巨额 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收刮百姓;再加 民族矛盾:中国与列强 上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中国面临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 阶级矛盾:农民与资产阶级 前激化。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其中,规模最大癿就是太 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
为什么不能实现呢?
人物评价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洪秀 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 一派人物‛。孙中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说:‚洪 秀全未成而败,清人贬之为寇,而我们4人(指孙中山、陈 少白、尤列、杨鹤龄)的志向正如洪秀全一样,那么,我 们4人倒成了清廷的‘四大寇’了。‛
谢 谢 您 的 观 仝 看! 晶 晶
——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天国悲剧
内讧原因:
天国结局
为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他们 指挥军事;又让洪仁玕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 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理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解 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后,他们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天 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太平天国——首义六王
太平天国——首义六王洪秀全假天父之名,应红羊之谶,金田起义,永安定制,分封六王。
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号为首义六王。
虽成王败寇,然立国十余年,用兵十余省,使天下震动,海内扰攘。
由此可见,六人皆不失为一时枭杰。
六、翼王——石达开枭桀坚强石达开广西贵港人,家道般实,读书知文义,兼资文武,从洪秀全金田起义,至永安定制,封左军主将翼王。
率部战九江、湖口,重创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
攻略江西,纵横皖、赣、鄂三省。
天京事变,石达开自安徽举兵靖难,被尊为义王,合朝同举为提理政务,因深得人心,为天王洪秀全疑忌,有不乐之心,而专用安、福二王,百般牵制。
石达开无奈避祸赴安庆,率部解围临江、吉安失败,转战浙江,经略闽浙。
后率兵自江西入湖南,攻略宝庆不克,退回广西。
自广西经湖北,准备攻略四川,深入越西山,直抵大渡河,抢渡不成,弹尽粮绝,全军覆没,于成都从容就义,时年三十二。
达开袅桀坚强,谋略甚深,有大将之才,为太平天国庸中佼佼者。
五、北王韦昌辉——肆行杀戮韦昌辉原名志正,广西桂平人。
家境殷实,少读书,应试不第。
捐为监生,颇知文义,“有见机灵变之急才”,与萧朝贵过从甚密。
参加金田起义,于永安定制,封右军主将北王、六千岁,位在翼天石达开之上,主典粮饷。
太平天国定鼎南京,天王深居简出,东王杨秀清主理军政大事,韦昌辉协理天事。
杨秀清大权独揽,跋扈不臣,又数凌侮韦昌辉。
昌辉外示殷勤,内实怨恨。
及天京解围,韦昌辉赴江西督军,奉天王洪秀全密诏,率三千亲兵入天京,奉诏诛杀杨秀清及东王府男女老少。
又肆行杀虐,诛杀文武将士万余人。
天王、翼王不满北王大行杀戮。
北王徒起杀心,翼王逃出天京,北王杀翼王全家,并举兵围天王府。
天王下诏贬韦为北奸,终于兵败众散,为天王下令肢解处死,暴尸示众,时年三十一。
昌辉毁家纾难,举族从征,其功不小,然肆行杀虐,自取颠陨。
四、南王冯云山——出谋定制冯云山广东花县人。
太平天国后期乱封王,看看这些王都是谁?叫啥名字?
太平天国后期乱封王,看看这些王都是谁?叫啥名字?
太平天国后期乱封王,结果什么人都成了王。
王的名号五花八门,汉字都快不够用了。
1864年1月,昭王黄文英(他是堵王黄文金的弟弟,黄文金在天京城破后接住幼天王后病死)说:起初有大功者封王,后来就乱了,从广东跟出来的都封王,本家封王,捐钱粮的也封王,前后达2700多个王”。
封王太多导致官僚体系大混乱(比如说李秀成的部下也个个都是王),管你有功没功都是王,人心更加动荡。
最后覆灭的时候,估计清军一个总兵都能俘虏太平天国好几个王。
想当初朱元璋那么能打仗,谋士都还要他“高筑墙、缓称王”,太平天国后期的破罐破摔可见一番。
根据资料能找到有名有姓的部分封王名单:武王汪有维穰王黄绍忠利王朱兴隆兑王许连芳松王陈德风慰王朱兆英比王钱桂仁稽王吴
玉堂德王唐日荣恋王赖昌永周王汪起贤节王覃瑞麒梦王董金泉麟王朱雄邦甘王白晖怀献王王文发著王许茂才藩王黄万兴视王黄享干拥王陈赞明为王侯裕宽有王黄盛干愉王宾福寿虔王姚克刚式王萧三发浓王李秀辉开王赖永扬模王萧朝兴依王张兆安祝王卢文从颂王张善超播王练顺森念王方营宗问王孙茂升劝王万镇坤丹王刘胜邦重王黄四福梁王凌郭钧感王陈荣怀王周春幼怀王周祉福怀王邱朝贵陪王谭富幼陪王谭标沛王谭星文王蓝朝柱贤王蓝朝元端王蓝朝鼎献王黄玉秀赞王赖阿养凤王胡永祥庄王吉志元沐王何震川汉王曾钊扬周王汪麻子。
太平天国有“结义七王”,洪秀全屈居第二,还有一人地位不可撼动
太平天国有“结义七王”,洪秀全屈居第二,还有一人地位不可撼动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十四年之久,期间被封为“王”的多达一千余人。
不过含金量最高的始终只有“六王”,即永安建制时所封的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六王组成了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集团,其中天王洪秀全是领袖,东王杨秀清节制其他四王,剩余四王地位平等。
然而在金田起义爆发之前,这六个人并没有王衔,他们是以结义兄弟的名分并肩战斗的。
更离奇的是,他们在结义的时候还多加了另外一个人,即所谓的“结义七兄弟”,而且多出来的这个人,地位比洪秀全还要高。
太平天国的相关史料,与诸位分享这一段史料,并简单介绍杨秀清、萧朝贵等,是如何加入拜上帝教的?六王中洪秀全与冯云山结识最早,他们是邻村人又是发小,洪秀全创上帝教时,冯云山就是他的同谋。
其他四王加入拜上帝教的时间有先后。
至少在洪、冯二人开展革命工作后的二三年之后才相继进入革命队伍的。
道光二十九年,洪、冯二人领导的拜上帝教已经发展成了一支拥有万余人的武装力量。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洪秀全此时的短板就是人才,尤其是缺乏高级军事人才。
为此,洪、冯二人决定在现有的革命队伍中选拔人才,经过仔细筛选锁定了杨秀清、萧朝贵等四人,并希望通过结义的方式拧成一股绳。
军事指挥能力极佳的杨秀清杨秀清出生广西紫荆山区的一个农村,家庭条件可以用赤贫来形容。
杨秀清很早时父母双亡,由他的叔叔抚养成人。
家里穷自然上不起学,斗大的字不识一筐,杨秀清可以说是一个纯正的文盲。
不过他天生聪慧机智,年长后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声望,成为劳工们最敬重的领袖。
杨秀清自道光二十六年加入拜上帝教后,便被洪、冯二人看好,认为他是天生的军事指挥官和战略家。
实际上,把杨秀清拉入集团高层,洪秀全也是看中他在当地农民中的声望。
事实也是如此,杨秀清的加入给洪秀全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收益。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实际的军事指挥者就是杨秀清,若非他擅权夺位引发天京内讧,大清恐怕就得改朝换代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诸王简介王爵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爵位。
洪秀全从拜上帝教义出发,认为只有天父上主皇上帝才是帝,人间之主称王足矣,故金田起义时自称天王,托言受天真命,由皇上帝所封。
1851年12月17日在永安发布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而东王有权节制诸王,诸王地位有序,东、西王一等,南、北王二等,翼王三等。
1854年5月,封秦日纲为燕王,6月封胡以晃为豫王,燕、豫王四等,二人旋被革爵。
前期王爵,除韦昌辉因天京事变被处死削爵外,余皆世袭。
天京事变后封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以挟制石达开。
石达开回天京辅政,曾被晋封义王未受。
旋又削去洪仁发、洪仁达王爵,有永不封王之意。
1859年,洪仁玕\来到天京,乃封之为干王,随后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蒙得恩为赞王、李世贤为侍王、杨辅清为辅王、林绍璋为章王。
1861年春计有十王。
后越封越多,且有王加头上三点以为“小王”之封。
至天京失陷前,封王达二千七百多人。
滥封王爵破坏了论功行赏的原则,造成朝政紊乱。
另据太平军将领,昭王黄文英被俘后供称,太平天国王爵自天王以下分为五等。
东西南北四王、翼王、干王等执掌朝纲,是一等王;英王、忠王、侍王等执掌兵权,是二等王;康王、堵王、听王等善战的,是三等王;恤王等为四等王;那五等王一概都叫列王。
李秀成(1823──1864)或作寿成。
广西藤县人。
原名以文。
太平天国后期极其杰出的军事统帅。
1848年至1849年间,加入拜上帝会。
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
1853年定都天京后,为杨秀清所识拔,举为右四军帅,旋升后四监军,随石达开往安徽安庆安民。
次年春,调守庐州,擢殿右二十四指挥。
后升二十二检点、地官副丞相。
1856年2月,随秦日纲赴江苏镇江解围,寻摧毁江南、江北大营。
天京事变后,移军镇守安徽桐城,升地官正承相、合天侯。
次年春,打退围敌,北上六安、霍丘会合捻军。
石达开离京出走后,封副掌率、合天义,与陈玉成同主军政。
以奏请严法令、肃朝纲、明赏罚、轻赋恤民、择才而用,罢黜洪秀全长次兄、仍用石达开等,被革爵,经朝臣力谏复职。
12月,奉命往镇江救出守军。
1858年春,出京至皖调兵,旋升后军主将。
7月,在枞阳集会,议决与陈玉成部合兵共解京围。
9月,自全椒抵滁州乌衣,与陈部会师击败清兵,进占浦口,再破江北大营,复克扬州。
11月,随陈部驰援安徽三河,重创湘军。
次年春,因守将叛变失浦口,闻变急返夺回。
12月,封忠王,旋入京同洪仁玕\商定围魏救赵之计,以解京围。
1860年3月,率部奇袭杭州,清军中计往救,他立即回师天京城外。
5月,合数路大军再破江南大营,乘胜攻克江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太仓、松江,直逼上海,但对列强存在幻想,终为所阻。
10月奉命西征,执行不力,延至次年6月才到达湖北武昌县,致使会师武汉失期,影响严重。
后转攻浙江,年底克复杭州。
1862年春,率部连克江苏奉贤、南汇、川沙等地,逼近上海,同中外敌人激战。
5月,自太仓反攻获胜,不久进逼上海县城和租界受挫。
以洪秀全严诏摧促回援天京。
自10月中旬起,同围城湘军大战四十多天,因缺乏军衣军粮主动撤军。
次年3月,进军安徽巢县,旋攻六安不克,折往寿州,退兵。
返回苏州后,对部将投敌活动不加制止,避走丹阳回京,建议让城别走,遭拒绝,留城防守。
其妻舅宋永琪、叛徒陈得风通敌事泄,他宽容、掩饰。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后,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为掩护幼天王安全撤退,将座下战马让与幼天王,自已另骑不力之马,以至与大队失散,逃入荒山,因奸民出卖被俘,送至曾国荃军营。
曾国荃深恨李秀成坚守天京使其久攻不下,及李秀成被俘,便着短衣,握锥子,猛刺李秀成,又令兵勇执刀割李秀成胳膊和大腿上的肉。
李秀成血流如注,但凛然不动,骂道:“曾九,各为其主,且兴灭无常,今偶得志,遽刑我乎?”后在狱中亲写供词《李秀成自述》数万言,叙述太平天国历史,总结天朝十误,希图保全太平军余部,分化瓦解清政府,但被曾国藩窥破。
8月7日,被曾国藩凌迟处死。
陈坤书(?──1864)广西桂平人。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
1854年,为太平天国殿前功曹副侍卫,驻安徽巢县。
后随李秀成转战皖、苏。
1858年参与摧毁江北大营之役。
1860年2月,随军进占安徽广德,留此驻守。
旋封求天义。
4月,随李秀成等经江苏溧阳、句容,取淳化镇。
5月,破江南大营。
后守苏州,负责主持苏福省军民事务。
次年围宝山,攻镇江,又逼松江。
任副掌率、后军主将。
1862年1月,闻李秀成回苏州,走常州,封护王。
不久,合洪春元等渡江力攻浦口、六合,围扬州,未克而退。
次年2月,被调至江北九氵亻犬洲。
夏,战于江苏江阴杨舍沙山,退走黄塘,复援江阴,寻退。
11月与林绍璋等自天京出击失利,转而往援无锡,败回。
后坚守常州。
1864年4月,大败常胜军与淮军。
5月城陷,奋勇抵抗,被俘后在李鸿章面前昂然直立,拒绝投降,愤然指出:“要不是戈登及其军队协助你作战,我定叫你毫无办法从我手中夺取这城池。
”随即被凌迟处死,首级挂东门示众。
<P>陈炳文安徽巢县人。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
参加太平军。
后隶李秀成部,转战皖苏。
1858年9月,参与摧毁江北大营之役。
1860年2月,随军进占安徽广德,留此驻守。
寻封朗天安。
6月,随李世贤攻克浙江嘉兴。
9月,与陈坤书取平湖,寻退。
次年10月,随李秀成克浙江余杭。
12月,升朗天义,参与占领杭州。
随后封忠孝朝将。
1862年3月,取江苏金山,次月,合谭绍光率部战于上海七宝、松江泗泾等地。
寻封听王。
5月,随李秀成等占嘉定、南翔镇、泗泾,再逼上海,受挫。
11月,又激战于嘉定黄渡、青浦白鹤港一带。
次年退守杭州,1864年3月,弃城走德清,寻进围徽州,攻屯溪,并抵江西德兴海口。
5月,占弋阳,围贵溪,旋败于铅山,走东乡。
8月13日,在金溪附近白杆村降清,为参将。
后不详。
<P>周文佳(?──1863)一作周文嘉。
广西人。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
参加太平军。
后隶李秀成部,为绍天豫。
1860年6月,同赖文光率部占领江苏青浦。
后赴浙江杭州,转守绍兴,封宁王。
1863年1月与何文庆等击败常捷军,该军继任统领、副将买忒勒与英国海军参将定龄亦重伤死。
3月绍兴失守,西走萧山,再退。
后往江苏苏州,12月4日,与郜永宽、汪安钧等杀害谭绍光,献城投敌。
6日,为江苏巡抚李鸿章所杀。
<P>郜永宽(?──1863)即郜云官。
湖北人。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
1854年,加入太平军。
后隶李秀成麾下。
1860年,为主将,5、6月间,随军东下江苏丹阳、常州、苏州。
8月,攻上海,转援浙江嘉兴。
10月起,转战于皖、浙、赣。
次年,参与战领杭州。
1862年,与谭绍光等克江苏南汇、川沙,逼上海,旋在川沙高桥、上海七宝等地战败撤退。
5月,随军占嘉定,逼近上海;并与黄文金等围松江。
6月,攻上海,失利退苏州,赴会商解天京之围。
10月援天京,参与攻雨花台湘军军营。
12月,同林绍璋等攻浦口。
同年封纳王。
1863年3月,随李秀成至安徽巢县,继攻庐江、舒城、六安,折往寿州,抵天长,回天京、苏州。
9月,率部占无锡荡口,不久,随李秀成攻大桥角,退黄棣,回援苏州。
后暗中通敌,12月4日,与汪安钧等刺死谭绍光,献城投降,6日,为江苏巡抚李鸿章所杀。
<P>汪安钧(?──1863)湖北人。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
加入太平军,隶李秀成部。
任天将。
1861年12月底,参与攻占浙江杭州之役。
次年1月,留此驻守。
后封慷王。
1863年4月,合钟万信等击败浙江按察使刘典于皖南休宁长林,复在徽州潜口受挫,走黟县、太平,随后回守苏州。
11月28日,与总兵程学启会于洋澄湖畔议降,并透露苏州城内叛降阴谋。
12月4日,与郜永宽等反对继续作战,并首先刺杀坚持抵抗的谭绍光,合其同伙献城投降。
6日,为清江苏巡抚李鸿章所杀。
伍贵文太平天国将领。
1862年被封比王,1863年12月4日与郜永宽、汪安钧、周文佳、汪有为、范起发、张大洲、汪怀武等杀害谭绍光,向清军投降。
6日,为清江苏巡抚李鸿章所杀。
<P>钱桂仁(?──1866)一作钱贵仁。
安徽桐城人。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
又名德胜、得胜、安邦、百顺。
地主分子。
参加太平军后,为李秀成部将。
1860年,任忠殿承宣、慷天燕,10月,奉命代守江苏常熟、昭文,管理民事,所派乡官,多由地主豪绅、书役、地保等充任。
次年,为慷天福,在江苏巡抚薛焕策动下,同熊万荃、李文炳、徐少蘧等密谋叛乱,未逞。
12月底,参加攻占浙江杭州,接着留此驻守。
1862年擢慎天安,升慎天义、佐将、朝将,受天军主将。
又与常熟、昭文守将骆国忠准备叛变。
次年1月,至苏州营救被囚禁的徐少蘧,骆国忠先行献城投敌,他被派往常、昭招降旧部,旋即退回。
1864年春,封比王。
3月底,在杭州降清。
任为都司,与太平军为敌。
1866年1月,在广东嘉应州被击毙。
<P>黄子隆(?──1864)广西藤县人。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
参加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
1860年,封皎天侯。
7月,与陆顺得等占江苏松江。
1862年,封潮王。
11月,合谭绍光等与清军战于嘉定、青浦间的黄渡、白鹤港一带,失利。
次年1月,因常熟、昭文守将骆国忠献城投敌,遂同李秀成、谭绍光自苏州往攻常熟,寻破北门,西门敌营。
4月,解围撤兵。
6月,与陈坤书等赴援江阴杨舍镇,并奉命屯军江阴、无锡间,以援苏州。
旋率部退沙山。
8、9月间与陈坤书等进援江阴,遇阻,随与谭绍光等出苏州反击,被却。
他复败于东亭,退守无锡。
12月,无锡陷,率众巷战,与子德懋为淮军所俘,牺牲。
<P>黄金爱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
1861年4月,与吴定彩等从安徽天长,江苏六合一带往援安庆。
次月,随陈玉成至桐城联系救兵来救,失利。
后封纪王。
1863年3月,随李秀成自天京至安徽巢县,拟攻安庆,入湖北,迫敌从天京撤兵。
4月,进围无为石涧埠,寻撤围转攻庐江、六安,折往寿州。
6月经天长、江苏仪征、六合、江浦及浦口返京。
10月,复随李秀成直趋无锡大桥角作战,遇阻而退。
12月,与英国人呤口利离无锡赴上海采办兵船。
后不详。
<P>邓光明(约1830──?)湖南人。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
1860年,封僚天义,随军转战苏、浙。
次年,升主将。
10月,参加攻占余杭。
12月,占领杭州,驻此留守。
1862年,封归王。
2月,释放在杭州被俘的清浙江布政使林福祥及总兵米兴朝等,并赠送银两,送往上海。
11月,合谭绍光等战于江苏嘉定黄渡、青浦白鹤港一带,失利。
次年5月,自浙江石门进援富阳受挫,退回杭州。
10月,往援余杭,不利而退,随后在杭州继续抵抗清兵进攻。
1864年1月,再援余杭,又败。
4月,在石门降于清浙江布政使蒋益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