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概况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76fb2d79ec3d5bbfd0a747e.png)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失败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 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 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 对付与停滞腐朽……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 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 物。” ──马克思《中国纪事》 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 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 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 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 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3
材料三: 1846年 ——1850 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直接原因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探究太平天国的兴起原因
外国侵略
激化
地 主 阶 级
矛盾 爆发
激化
农 民 阶 级
自然灾害
2、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
(1)特点: 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 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2)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关系 改造与利用
民主革命:
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
新旧民主革命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革 命 时间 领导阶级 革命任务 革命目标 事件 (1840 资产阶级 反侵略 资本主 太平天国义和团 -1919) 农民阶级 反封建 义社会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919 无产阶级 反帝反 -1949) 封
社会主 义社会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862ec50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6.png)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
那么呢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
永安建制说的是1851年9月,洪秀全突围北上并成功占领永安,随后洪秀全开始封赏将士。
突围北上说的是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没有攻占下桂林,转而去攻占全州,冯云山被炮弹击中死亡。
到1853年1月,太平军已经攻占下武昌,2月又攻下九江、安庆等地。
定都天京发生在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下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
出师北伐是1853年5月13日,林凤祥和地方官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军队从浦口出发,经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长驱北上,10月29日到达西南的静海和独流镇,并驻扎军队待援。
领军西征是发生在北伐的同时,西征的军队领导者是胡以晃、赖汉英等人,他们带领战船千余,军队两三万从天京逆流而上,开始西征。
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杨秀清因为居功自傲,9月初被部下韦昌辉杀死。
防御战过后,天京失守,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
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所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帝国主义承重的打击。
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封建指的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它指的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夺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清政府十分腐败,而且极其地懦弱,不断地被外国列强瓜分,所以一些农民阶级决定进行反抗。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略简)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略简)](https://img.taocdn.com/s3/m/4e9516334b35eefdc8d3335f.png)
背景(原因):
1.根本:阶级矛盾激化
2.直接:自然灾害严重
3.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4.西方宗教思想的传入
历程: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并改名天京,军事上进行北伐和西征。
北伐最终失败,西征取得辉煌胜利。
3.1856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4.1856年8月,杨秀清居功自傲,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石达开回京相救。
9月初,杨秀清及其部属数万人被韦昌辉残杀。
不久,韦昌辉又被洪秀全处死。
石达开因遭洪秀全疑忌,于1857年5月负气出走,率数万将士脱离天朝,独立作战。
虽继续反清,但远离根据地,于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畔覆灭。
经此“内讧”,太平天国受到极大损害,军事形势不断恶化,太平天国开始衰败!
5.此时,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全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处于高潮,加之洪秀全起用李秀成、陈玉成等一批年轻将领,才使军事形势没有发展到恶化的地步。
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京。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湘军轰破天京城墙,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在中外联合势力的绞杀下失败。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https://img.taocdn.com/s3/m/da51cc2cc850ad02df804152.png)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③自然灾害严重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和发动民众起义(2)经过:
①1851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②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重点,见教材47页)
③1853-1856: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东征)
④1856-1857年:天京事变,石达开率军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⑤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重点,见教材48页)
⑥1860年:(二鸦后,太平军攻打上海时)外国侵略者开始勾结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⑦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第1 页共1 页。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d87c9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8.png)
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 “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主张效法西 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 政;鼓励民间开矿;主张设立银行,发行纸币;保 护私有财产。
——《资政新篇》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 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重整国政
洪天 秀王 全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材料:道光三十年,广西巡抚(省的最高军 事行政长官)周天爵带兵去镇压太平军。周天 爵在回忆录中说,出征那一天,他带领的这 些士兵居然如同徘徊在屠宰场门口的猪和羊 一样,说什么也迈不动步。周天爵一生气打 了他们几下,这些人和女孩子一样,在路边 哇哇大哭起来了。
复原的天王 府大殿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 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 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 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 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
玉玺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这样一幕: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 朝田亩制度》。根据此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 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 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 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 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 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 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列强入侵
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2d063c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b.png)
2023太平天国运动CATALOGUE目录•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太平天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遗产•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太平天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其他相关主题和补充信息0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1清朝晚期的社会和政治背景23清朝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
清朝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税收繁重,加上外国列强侵略,导致经济崩溃。
经济崩溃民众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3年,当时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以此来动员和组织群众。
起源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洪秀全和其他领导人通过传教和组织农民起义,逐渐扩大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力。
早期发展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早期发展03疆域扩张在鼎盛时期,太平天国控制的疆域包括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多个省份。
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01攻占南京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02分封诸王在太平天国政权中,洪秀全封自己为天王,并分封其他诸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02太平天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废除封建制度太平天国通过一系列措施废除了封建制度,包括土地改革、阶级制度的废除等,试图实现平等的社会制度。
建立理想社会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包括实现人民平等、公正的社会,以及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
太平天国的社会制度采用神权政治太平天国实行了一种神权政治,通过宗教信仰来巩固其政治统治。
实行军事专制太平天国还实行了军事专制,通过军队来维持其政治统治。
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太平天国把基督教、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三位一体思想太平天国还提出了天朝思想,认为天下所有国家都应该服从于太平天国,实现大一统。
天朝思想太平天国的主要思想体系03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遗产打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基础太平天国通过在南方地区进行长期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基础,尤其是江南地区,对其经济、文化和政治统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14b5a2a0066f5335a81219d.png)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性质: 太平天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
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 意义: 1.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并且提出了中 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太平天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太平天国颁布天朝 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革命沉重地冲 击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 了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出现。 3、太平天国深远的影响和激动人心的革命精神,在中国近 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带头的作用。 4、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 6、具有世界意义,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 解放运动
发展历程
► 前期发展 ►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
帝教”。 ►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广州跟随美国美南浸信 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 。 ► 1849年,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 开结为异姓兄弟,并称东、西、南、北、翼五王。
►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
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是为金田起义。洪秀全 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
北伐西征
•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
• • •
在此,随即展开北伐及西征。 1853年5月洪秀全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 2万多太平军将士北伐。北伐军因孤军深入,后援 不继,最终在1855年全军覆没。 1853年秋,翼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节制西征。 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军抵抗,湘 军反攻至九江附近。
重要人物简介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1864年6月1日),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 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 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 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 立远古“天下为公” 的盛世。 杨秀清(1821年或1823年-1856年),原 名嗣龙,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 一,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后 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被杀。
1.11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11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https://img.taocdn.com/s3/m/7e2d3b70561252d380eb6eda.png)
一轮复习导学提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考纲解读】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基础知识清单】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兴起原因:(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2)间接原因:鸦片战争加重人民的负担(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3、经过:(1)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2)兴起和发展: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全盛世时期;【史料补充】湘军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除了镇压太平天国时期的曾国藩创建的湘军,还包括该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南军队。
直到何键下台,蒋介石才把湘军改造为半中央军。
到1949年,半中央化的湘军全部被解放军消灭,湘军的历史至此终结。
二、重要文献:(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内容: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建立“四有二无”理想社会结果:无法实施(根本原因: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评价: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革命性: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否定。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空想性:平均分配财产必将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落后性:平均分配一切财富,显然与中国当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相违背;《天朝田亩制度》是由农民的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在具体实践中是无法实行的)。
(2)《资政新篇》(1859年)内容: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②经济:发展工矿、交通、邮政、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③文教:奖励科技发明,兴办学馆④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当时农民最迫切的愿望要求,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第7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解
![第7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7fbe10359eef8c75fbfb3bd.png)
第7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1.制作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概述其革命历程:兴起→发展→转折→失败3.归纳《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评价。
4.归纳《资政新篇》的背景、内容、评价。
※5.比较两个纲领的不同点?※6.太平天国运动有何新的时代特征?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851~1856)1.背景 2.兴起 3.发展1.背景⑴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剥削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⑵组织基础: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
⑶理论基础:通过宗教表达了农民阶级平等的理想①代表:“三原”。
②特点: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③意义: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反封建理想,通过宗教的理论表述出来,来号召农民斗争,推翻清朝统治。
宗教名称和教义受到西方基督教的影响⑷领导核心的形成:冯云山在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逐渐形成六人领导核心。
【资料回放】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⑴“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这是一种什么思想?⑵“尔吞我并”是指怎样的社会现象?⑶这段话反映了农民阶级哪方面的革命愿望?⑴这是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
⑵指地主阶级剥削、压迫农民阶级的社会现象。
⑶反映了农民阶级在政治上要求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实现政治上平等的愿望。
2.兴起⑴1851 1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⑵1851 9永安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⑶1853春定都天京,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形成和清对峙的局面。
【历史纵横】永安封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⑴内容: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核心);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⑵目的:四有二无⑶评价:①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八年级上册太平天国运动内容概括
![八年级上册太平天国运动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e2215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5.png)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其背景、爆发、发展和失败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
以下是对八年级上册太平天国运动内容的概括:
1.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清朝末期,当时社会矛盾激化,清政府腐败无能,
百姓生活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广西地区的农民遭受着更为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他们为了生存和反抗压迫,选择了起义。
2.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农民起义,随后攻占了永安城,初
步建立了政权组织。
3.发展:太平天国在永安城进行了初步的建设和发展,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并设立了各种官职和机构。
随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试图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4.失败:然而,太平天国的胜利并没有持续太久。
由于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和
腐败,以及清政府的镇压,太平天国逐渐陷入了困境。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城,最终导致太平天国的失败。
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我们应该看到这场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它是一场农民起义,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压迫,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反抗精神。
然而,太平天国的失败也告诉我们,单纯的农民起义是无法战胜封建制度的,需要更先进的阶级和政党的领导。
最新太平天国运动背景,过程
![最新太平天国运动背景,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f502e402d276a201292e2e.png)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
统治更加腐败。
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
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自然灾害严重。
(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4.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进军南京的经过: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初建政权:1851年秋,太平天国攻占永安。
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建政权。
定都天京:从永安突围后北上,1853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5.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高潮的表现:政治: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军事:1856年,太平天国完成三大军事行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6.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的情况:北伐西征东征背景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天京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力量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1. 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 洪秀全挽救危局的主要措施:重建领导核心。
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先后封他们为英王、忠王;洪秀全又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3.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包括哪些著名战役及结果:1858年,破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
三河镇大捷,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1860年,破江南大营;向东拓展,在上海附近遭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攻击。
1860年,安庆保卫战,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牺牲,天京上游失控。
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2年,清军围攻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不久,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简述
![太平天国运动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5efd734a3b3567ec102d8acb.png)
金田起义1844年洪秀全偕冯云山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1850年夏,洪秀全号召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团营”。
次年,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自称“天王”,9月下旬,突围北上攻占永安(今蒙山),粉碎清军围攻。
太平军在永安一面抗击清军进攻,一面进行军政建设。
突围北上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攻桂林不下,转攻全州,作出“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决策。
定都天京次年2月,洪秀全等率领号称50万众、船1万余艘,夹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
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出师北伐1853年太平军长驱北上,于10月进抵天津,驻守待援。
清廷震惊,派重兵围剿,北伐军陷于清军重兵包围之中,时值隆冬,军资缺乏,援军不至,被迫突围南走。
北伐援军7500人迟至次年2月出发,在南退途中溃散覆灭。
5月天京再组援军未果,北伐军遂陷于孤军作战,终致全军覆没。
领军西征在北伐的同时,太平天国率军由天京溯江而上,开始西征。
连占7府40余县,西征军事达到巅峰。
1856年3月,石达开奉命率主力回救天京,西征作战结束,基本实现预定战略目标。
天京事变杨秀清居功自傲,并展开一系列内讧。
经此内讧,太平天国受到极大损害,军事形势不断恶化。
从此,太平天国开始衰败!天京失守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湘军攻破天京太平门。
城内太平军或战死,或自焚,无一降者。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太平天国发展历程
![太平天国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addfc1c1c708a1284a44e4.png)
太平天国历史发展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一、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支付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
二、、开始:金田起义1851年
洪秀全携冯云山在广西传教,成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由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
三、发展:永安建制
1853年北上攻占永安,在永安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四、鼎盛:定都天京
经历了西征、北伐,1856年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全盛时期。
五、失败: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
1864年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太平门天京陷落。
六、性质: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太平天国-历史简述
![太平天国-历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63d2e81cbb68a98271fefa40.png)
1850年末至1851年初,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急剧激化。
不堪忍受清王朝残酷压榨和外国侵略者疯狂掠夺的各地人民群众,纷纷组织起来进行英勇顽强的抗争。
在这些此起彼伏,前赴后继的革命大潮中,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它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水平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
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0372ac2d580216fc710afd0e.png)
另外我曾看过自己家族的族谱,我的祖先可能是 清远或韶关一带的粤北农户吧,其中也有“躲避 红头贼而被迫进行迁徙”的记录,需要举家迁徙 躲避的、称之为“贼”的,其行径不言自明。
还有一些太平天国统治层糜烂腐化、荒淫混乱、 残忍愚昧的,这些就不举例了。凤凰网曾经也有 专题
如上,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把各类相关咨询进行 分享和传播,让人们能够更全面的看待某一事物。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改革开放,阶级斗争论 已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农民(以及工人)的崇高的 社会地位也逐渐让位给更能创造社会财富的其他职业, 逐渐不需要再如此夸张的歌颂。
尤其是九零年左右,中外发生了两件比较重大的 事件,新的政治需求应运而生。因应新的政治需要, 教科书数次修改,首要重心从“阶级斗争”、“造反 起义”,逐步转移为爱国主义,并淡化社会内部矛 盾和民族矛盾,多人的植根于少年时代太平天国的革命先驱形象被描 绘的太过光正伟,结果发现太平原来不仅不能代表被统治阶 级的利益,其实际性质还是个奸淫掳掠甚至搞屠杀的邪教组 织,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 于是,无论是出于哗众取宠、还是猎奇、还是因发现真相而 产生的愤怒、还是相比起虚无的阶级斗争论更关注切实的民 权民生——这些“前所未闻”的信息通过转发被更广泛地传播。 再然后,由于部分人有较强烈的逆反心理,本来受到过分赞 扬的太平天国反转成一面倒的苛责。由于颠覆性的描述总比 较抢眼,以至于有人以为太平天国被普遍全盘否定; 但我相信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能公正、冷静的看待这一历史 事件,而不是被情绪支配。
除了主要敌对对象描述的改变,带有主观 情绪、煽动性的描述尽管还存在,但少了很多。 这是一种比较可喜的进步吧。
太平天国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是金光闪闪, 而是更偏向于中性(不过尽管立场更中立了一 些,但却偏历史事实更远了些)。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a4b521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c.png)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是怎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太平天国运动详情金田起义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偕冯云山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团营”。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
清廷闻讯,调集兵力进行“围剿”。
永安建制太平军向东南发展受阻,旋转至武宣。
因遭清军堵截,折回金田地区,被包围。
9月下旬,突围北上攻占永安(今蒙山),粉碎清军围攻。
12月,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定都天京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攻桂林不下,转攻全州,12月占岳州(今岳阳),建立水营。
1853年1月克武昌,震动清廷。
2月9日,洪秀全等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
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今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洪秀全、杨秀清决定固守天京,同时派兵北伐京师,西征长江中游。
北伐与西征1853年5月13日,太平军长驱北上,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即今河北),于10月29日进抵天津西南的静海、独流镇,驻守待援。
清廷震惊,以胜保为钦差大臣,后又任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会同胜保“进剿”。
北伐军陷于清军重兵包围之中,时值隆冬,军资缺乏,援军不至,处境日艰,被迫于1854年2月5日突围南走束城,旋又至阜城。
北伐军兵分两地,局势被动,后连镇被僧格林沁攻陷,林凤祥被俘。
太平天国历史概括
![太平天国历史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f4d4702c87c24028915fc36d.png)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概括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概括太平天国历史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7f7c2c580216fc710afd10.png)
概括太平天国历史过程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阶级矛盾尖锐——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2、外国的入侵战争赔款、经济入侵(引申出太平天国反帝性质)3、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严重(太平天国爆发于广西的直接原因)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矛盾发展了,危机加深了,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酝酿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1)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引出思想特点)(2)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3)教义:①“皇上帝”唯一真神论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③打倒“阎罗妖”注意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准备)三、兴起1、金田起义1851年2、永安建制(点出太平天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3、攻占武昌4、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朝对峙)四、高潮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①土地: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②产品:圣库③评价:A、积极: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
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局限: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
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
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军事全盛(1)北伐:(2)西征:鄱阳湖口大捷(3)东征: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小结: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
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1)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帝国主义的任务,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运动概况:原因①鸦片走私猖獗,银价上涨。
②手工业者破产。
③巨额赔款使人民负担加重。
④自然灾害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后激化经过酝酿组织一发动起义一永安建制一突围北上一定都天京一颁布纲领一北伐、西征一东征(全盛时期),天京变乱一太平天国助御战一天京陷落结果及原因失败。
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最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新特点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地位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时间长,规模大,提出了农民阶级的上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意义①加速了清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②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④开始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具有深远影响。
⑤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8、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1、反封建: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2、反侵略:对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
4、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856年天京变乱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提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教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太平天国的防御战:1、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是扭转颓势的关键,这两次决定性战役的胜利,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基本上制止了敌人长驱直入的进攻。
2、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这是太平军正确战略的胜利。
此后,清朝统治集团也调整了内部关系,重用曾国藩,借助湘军镇压太平天国。
3、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
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由于上海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的重要据点,外国侵略者公然直接参战,从此,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
4、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
军势、军威大损,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也就结束了。
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的新特点:(1)背景不同:以往的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而起。
而太平天国起义则增加了一层战争赔款(2)起义形式不同: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自身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有变化,尤其以洪仁开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与外国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太平天国拒绝了,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可能遇到的问题。
(5)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
《天朝田亩制度》含义: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
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天朝田亩制度》特点:①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起义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多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常。
②空想性: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后来太平天国被迫实行“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③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基本内容: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
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
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①土地分配:原则: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法: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
(3)评价:①积极作用: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革命性)。
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消极作用:绝对平均主义,根本无法实现;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空想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化目标,没有超越封建经济范畴(落后性)。
《天朝田亩制度》主要措施:《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它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教和社会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它把土地分为九等,好坏平均搭配。
然后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
16岁以上分全份,15岁以下分半份。
它还绘制了一幅新型社会的蓝图,以25家为基层单位,称为“两”。
两个“两”,设“两司马”主持。
每5家设“伍长”一人。
每家出1人当兵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
”每个基层单位,建立一个“国库”,“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国库”领取;鳏寡孤独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由“国库”开支抚养。
农民除耕种外,还要利用农闲时间饲养猪、鸡、蚕,从事纺织、缝衣、制作陶器、木活、打石等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
太平军所到之处,出现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
不少地主唉声叹气说:丰收“于我无份”;有些地区的地主全年地租“籽粒无收”。
有的地区甚至把地主的土地分掉,太平天国政权发给“田凭”。
除此之外,太平天国把一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
以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政治要求。
这样一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发挥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有的地区出现了“谷物丰收”、“农安物阜”的繁荣景象。
但是,要在个体劳动、分散经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并绝对平均分配所有财物,这是一种空想,加上连年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
所以,太平天国在江西、安徽等地实行比较切合实际的“照旧交粮纳税”的办法。
在政治制度方面,实行乡官制度。
在太平军的区域内摧毁了各级地方封建政权,建立起农民的革命政权。
凡县一级以上的负责人,一般都由革命军将领担任。
地方乡官由贫苦农民担任。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地方官吏由人民选举,“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
乡官如有贫污不法的,人民可以检举揭发,随时革退。
太平天国地方政权的建立,有力地推进了革命的发展。
对于妇女政策,《天朝田亩制度》也有一些进步的规定。
妇女和男子同样分配土地和生活资料;妇女可参与军政事务;设置女官,开科取士;在宗教上,妇女和男子都参加拜上帝活动。
还提出禁止缠足和买卖婚姻。
这样,妇女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妇女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太平天国在婚姻上,规定“天下婚姻不论财”,废除了把妇女当作商品的买卖婚姻。
太平天国发给男女自由结合的结婚证书——“合挥”,上面登记着结婚人的姓名、年岁、籍贯等项目,还盖有龙凤图章;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