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病人心跳呼吸停止的方法

合集下载

人假死症状的判断方法

人假死症状的判断方法

人假死症状的判断方法人假死症状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人假死症状的判断方法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人假死症状以及判断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情况。

1. 呼吸和心跳停止。

人假死的最明显症状就是呼吸和心跳的停止。

当一个人处于假死状态时,他们的呼吸会变得非常微弱甚至停止,心跳也会变得非常缓慢或者停止。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胸部的起伏和听诊心脏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和心跳。

2. 皮肤变冷。

当一个人处于假死状态时,由于血液循环减缓,皮肤会变得非常冷。

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患者的手部、脸部或者其他部位来感受皮肤的温度,如果发现异常的冷,就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假死症状。

3. 意识丧失。

在人假死的情况下,患者通常会出现意识丧失的症状。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没有反应、无法醒来或者昏迷的状态。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呼唤患者的名字或者轻轻摇晃他们来观察是否有意识的恢复,以判断是否处于假死状态。

4. 瞳孔变化。

在人假死的情况下,瞳孔通常会出现异常的变化。

它们可能会变得非常放大或者非常缩小,与正常状态下的瞳孔大小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用光线照射瞳孔或者使用手电筒来观察瞳孔的变化,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假死症状。

5. 肌肉松弛。

在假死状态下,患者的肌肉通常会变得非常松弛,失去正常的紧张度。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和面部肌肉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以辅助判断是否处于假死状态。

总之,人假死症状的判断方法需要我们通过观察呼吸和心跳、皮肤温度、意识状态、瞳孔变化以及肌肉紧张度等方面来综合判断。

当我们怀疑某人处于假死状态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和了解,提高对人假死症状的识别能力,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临床死亡的判断标准

临床死亡的判断标准

临床死亡的判断标准临床死亡是指人体各系统功能全部停止,无法自行恢复,已经不具备生命体征的状态。

对于临床死亡的判断标准,医学界有一些共识和规定,下面将就此进行介绍。

首先,临床死亡的判断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指标。

通常包括呼吸、心跳、脑电图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其中,呼吸和心跳是最为直观和常见的指标。

当患者出现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的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判断,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其次,对于呼吸的判断,需要通过观察胸廓的起伏和听诊器听到的呼吸音来进行判断。

正常情况下,人的呼吸是有规律的,胸廓会有规律地起伏,同时可以听到清晰的呼吸音。

而当呼吸停止时,胸廓将不再起伏,听诊器也无法听到呼吸音。

这时就可以初步判断为呼吸停止的情况。

接着,对于心跳的判断,通常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进行。

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触摸动脉来感受到心跳的存在。

而当心跳停止时,就无法再感受到脉搏的跳动。

这时就可以初步判断为心跳停止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脑电图等仪器来进行判断。

脑电图是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脑电图的波形来判断大脑功能是否完全停止。

综合以上多个方面的指标,才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临床死亡判断。

需要强调的是,临床死亡的判断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进行,而且需要在严格的医疗环境下进行,以避免误判。

在进行临床死亡判断时,需要特别注意患者是否处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低温、麻醉状态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对判断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临床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并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只有在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全部停止的情况下,才能做出临床死亡的判断。

希望本文能够对此有所帮助。

临床死亡的标准

临床死亡的标准

临床死亡的标准临床死亡是指心跳和呼吸停止。

一般在心跳停止5~8分钟内,称临床死亡期,从外表看,人体生命活动已经消失,但组织内微弱的代谢过程仍在进行;脑中枢功能活动不正常,但是尚未进入不可逆转的状态。

处于临床死亡期的病员是可能复苏的。

若心跳停止超过8分钟,则病人进入生物学死亡期,此时机体细胞已发生退行性变化,病人是无法被复苏的。

死亡(death)是机体生命的终结。

包括濒死(agonal stage)、临床死亡(stage of clinical death)、生物学死亡(stage of biological death)三个阶段。

濒死期的特征是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丢失或深度抑制,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反应迟钝或减弱,呼吸和循环功能进行性下降,能量生成减少,酸性产物增多等。

临床死亡期的主要特点是延脑处于深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状态,表现为各种反射消失,呼吸和心跳停止,但是组织器官仍在进行着微弱的代谢活动。

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此时,机体各重要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功能和形态改变。

但是,某些对缺氧耐受性较高的器官、组织如皮肤、毛发、结缔组织等,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维持较低水平的代谢过程。

随着生物死亡期的发展,代谢完全停止,则出现尸斑、尸僵和尸冷,最终腐烂、分解。

目前,一般医院判断病人死亡的主要方法:首先根据病者的病情,治疗及抢救过程,确认已经作了一切可能的治疗及抢救措施,已经无挽回生命的可能了。

患者神志丧失:这一表现并不是死亡的主要征象,因为许多病理状态下患者可以神志丧失,一些脑血管病,外伤,中毒等等。

一般人常把呼之不应作为人死亡的标标志,其实是不可取的。

呼吸停止:即民间所讲的“断气”,是民间常用的死亡标志。

肯定已经死亡的人不会有呼吸,但临床上病人的有些表现可让人误认为病人已经“断气”。

有的虚弱病人呼吸表浅,有可能误为是呼吸已经停止。

检查方法:用棉花纤维置于鼻孔前观察纤维是否漂动;观察胸部有无呼吸动作;有些平时以腹式呼吸为主病人,要注意观察其腹壁有无起伏。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题及答案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题及答案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题科室: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有危重病人的病区应配备常用及,并确保处于。

2、对躁动、不合作、小儿、昏迷病人应做好、、的护理防范措施。

3、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医嘱,抢救病人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必须,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用过的抢救药物空瓶必须,抢救结束进行全部药物核对,核对无误后再弃去,并于抢救结束后小时内据实补记。

4、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1)三查:、、操作后查;(2)七对:对床号、姓名、、、、和有效期。

5、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6、护理级别可分为特别护理及、、三级护理,一级护理小时巡视一次病房,二级护理小时巡视一次病房,三级护理小时巡视一次病房。

7、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不得擅自、,以备鉴定。

8、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发生发现严重差错时,发生者或发现者逐级报告病区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相关医生及科主任;护士长在小时内,口头报告护理部,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护理部。

发生一般差错,在小时内口头报告护理部,时间内以书面形式报告护理部。

二、问答题(40分)1、交接班制度中交、接班者执行的十个不交不接原则(20分,一项2分)。

2、一级护理的护理要点(10分)3、护理差错、事故防范的具体要求(10分)。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有危重病人的病区应配备常用抢救物品及仪器设备,并确保处于备用状态。

2、对躁动、不合作、小儿、昏迷病人应做好防坠床、滑倒、摔倒的护理防范措施。

3、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病人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必须复述一遍,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用过的抢救药物空瓶必须保留,抢救结束进行全部药物核对,核对无误后再弃去,并于抢救结束后6 小时内据实补记。

4、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1)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2)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

急救常识知识

急救常识知识

急救知识目录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章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一、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现场判断呼吸和心跳骤停的征象:1、突然昏迷不醒;2、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面色死灰;如以上征象同时有2个或以上出现,即可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人工呼吸方法:1、伤员仰卧,头尽量后仰,松开衣物,清除口腔异物,牵出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术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另一手轻压环状软骨,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吹入伤者口中,频率为16-18次/分钟,每次吹气有效的体征是吹气时可见到胸廓稍微扩张,坚持进行,不轻易放弃;伤员仰卧,打开口腔并盖上一层纱布;救护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掌根部轻压环状软骨,使其间接压迫食道,以防吹入的空气进入胃内;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准患者口部吹入;吹气完后,立即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注意事项: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消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假牙、分泼物或呕吐物,松开衣领、裤带和胸腹部衣服;开始时,吹气的气量和压力宜稍大些,吹气10~20次后应逐渐减少,以维持上胸部轻度升起为度;牙关紧闭者,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法,救护者一手闭住患者口部,以口对鼻进行吹气;胸外心脏按压方法:1、伤员仰卧于硬板上,猛击伤员心前区两次,如无效,按以下步骤进行;3、术者一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掌根压在前一手背,肘关节伸直;用冲击性力快速下压胸骨下陷3-4厘米后立即抬手复位;频率为80-100次/分钟,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如一人施术,吹气和按压的比例为2:15;如两人施术,比例为1:4,、每次按压有效的指征是按压的同时可摸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二救治伤员的基本原则1. 遇到交通事故伤时,保持镇静,不要惊惶失措,注意保护肇事现场;2. 积极抢救伤员,同时报告交警及呼叫急救中心;3. 如现场无人,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示帮助或联络,不要单独留下伤员无人照管;4. 不要给伤员喝任何饮料或进食;5. 根据伤情对病员分类抢救,抢救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6. 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脏停止的伤员,立即开通气道,即头后仰位,托起下凳颌,使呼吸畅通,同时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7. 对大出血者,止血包扎;骨折者,初步包扎固定;开放性气胸者,密封包扎;张力性气胸伴呼吸困难者,条件许可则在第二肋间与锁骨中线交叉点穿刺排气;8. 昏迷者多为颅脑外伤所致,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变化;休克多由出血、骨折、内脏损伤及剧痛所致,这类损伤应及时处理,速送医院治疗;9. 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将伤员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救治;三止血方法成人全身血容量约为4000-5000ml,为体重的7%-8%,出血量超过800-1000ml就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压包扎法;用敷料盖信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这种急救中最常用;2、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劲部、臀部等较涤伤口;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阴断血液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1 头顶部、颞部出血:在伤侧耳前,用拇指对准下全面头节处,压迫颞浅动脉;2 面部出血:用拇指、食指或中指压迫双侧下凳骨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面动脉;即使一侧面部出血,亦要压迫双侧;3 头面部、颈部出血:四手指并拢,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但不能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同时压迫止血时间亦不能太久,以免引起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应而出现生命危险;4 耳后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耳后动脉;5 头皮后半部出血:压迫耳后乳突与枕骨粗隆间的枕动脉;6 肩部、腋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胸锁乳突肌外缘,将锁骨下动脉压向第一肋骨;7 上肢出血:用四指压迫腋动脉腋窝部或对着肱骨压迫肱动脉,并将患肢抬高;8 前臂出血:在肘窝部压迫肱动脉;(9)手掌出血:在腕部压迫桡、尺动脉;10 手指出血:用拇、食指分别压迫手指两侧动脉;11 下肢出血:在大腿根部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迫股动脉;12 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胫前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同时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5、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多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常用气囊止血带或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毛巾替代,称绞紧止血法;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止血带必须上在伤口的近心端;肘关节以下的伤口应将止血带上在上臂;肘关节以下伤口应将止血带上在大腿;2 在上止血带部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3 上止血带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血向心回流;4 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止血带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用手压迫动脉干近端;5 绑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动为好;6 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具体操作方法:橡皮带止血法:先在上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以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管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绞紧止血法:先垫衬垫,再将带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止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四身体各部位伤口的包扎包扎在急救中应用广泛,其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常用的材料有三角巾、多头带、绷带,亦可用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包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用急救措施; 2 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精消毒等; 3 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敷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的毛巾、衣服、布类等; 4 包所不能过紧过松; 5 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第二章中暑中暑是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一、症状1、热射病—在闷热的教室、房间、公共场所易发生,尤其夏季考场中易发生、初感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快、面红、甚至昏迷;2、日射病—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日光直接曝晒所致,症状同热射病,但体温不一定升高,头部温度有时增高到39℃以上;3、热痉挛—由于在高温环境中,身体大量出汗,丢失大量氯化钠,使血钠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二、处理1、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解开衣扣、平卧休息; 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绿豆汤等;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宜穴或即送医院;三、预防1、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教室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加强个人防护,戴遮阳帽、饮消暑饮料; 3、有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第三章电击伤一、症状局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出血、焦黑等现象;烧伤区与正常组织界线清楚;或全身机能障碍,如休克、呼吸心吵停止;致死原因是由于电流引起脑延髓的呼吸中枢的高度抑制,可心肌的抑制,心室纤维性颤动;触电后的损伤与电压、电流以及导体接触体表的情况有关;电压高、电流强、电阻小可体表潮湿,易致死:如果电流仅从一侧肢体或体表付导入地,或体干燥、电阻大,可能引起烧伤而未必死亡;二、急救措施1、首要的是立即将受伤者脱离电源,立即切断电源;用干木棍或其他绝缘物反电源拨开,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2、脱离电源后迅速检查病人,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拳击复苏,或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3、用呼吸中枢兴奋药,针刺人中和十宣穴;在心跳停止前禁用强心剂;三、预防: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定期检查维修电器设备,遵守用电规定,不能乱拉接电线,不能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物,不能接触断落的电线;雷雨天不要站在高墙上、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第四章骨折骨的边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骨折;一、骨折的分类1、按外伤造成的后果分:a.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无损伤,无裂开、骨折断端不外露、又称单纯性骨折、b.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有创口,甚至骨折断端刺伤局部肌肉和皮肤,使骨折端和外界相通,容易感染,又称复杂性骨折; 2、按骨折程度分: a.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仍有部分骨质相连; b.完全骨折,骨质完全离断;二、症状1、疼痛;2、骨折肢体功能障碍;3、局部肿胀、或成角、变短、扭曲等畸形;4、骨折处有时可触到骨磨擦音;三、处理1、认真细致检查局部伤情和全身情况,及时采取下确的止痛、止血、因定措施; 2、因定骨折部位:目的是使骨折不再活动而加重刺伤周围组织和加重移位变形、减少疼痛;有创口出血时,包扎止血后再固定,不能将刺出创口外的骨端强行送回内;包扎固定后送往医院;意外伤害面致骨折,出现局部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情况;有的骨折外观无创口,称为闭合性骨折;同时存在有创口的骨折,称为开放性骨折; 骨折后要限制伤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和减少疼痛;用夹板固定骨折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所用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小木板条、木棒、竹片、手杖、硬纸板等;上夹板前,可用棉花、软物垫好,绑扎时应将骨折上下两个关节都心须同时固定,才能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上肢骨折固定的位置要取屈肘位,绑好后用带子悬吊于颈部,下肢骨折要取伸直位固定;脊柱骨折要将伤员平抬平放在硬板上再给予固定;千万不能用帆布、绳索等软担架运送,一定要保持脊柱挺直位置,更不能扶持伤员试图行走;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脊髓神经损伤,导致截瘫,后果不堪设想; 肋骨骨折往往伴有胸腔脏器损伤,要注意有无血气胸发生;对没有明显呼吸困难的肋骨骨折,可在呼气未了时用宽胶布或三角巾紧贴廓扎好,以便限制呼吸运动,减少痛苦;第五章接触有毒害物质所致伤害的处理有意无意的服用和接触有毒物质所致损伤,如强酸、强碱的烧伤,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都足以伤害身体,危及生命;一旦发生,要迅速进行恰当的处理:脱离伤害现场,清除毒物,尽量减轻伤害程度,挽救生命;因中毒的途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气体性毒物立即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使毒气不再继续吸入体内;二、皮肤、粘膜沾染毒物原则上可用大量清洁水冲洗,洗掉稀释毒物;但不能用热水冲洗,以免增加毒物的吸收; 强酸、强碱接触皮肤,用弱碱或弱酸中和,生石灰沾到皮肤或粘染时不能用水洗,以免起化学反应加重烧伤;先用干布擦去颗粒或用有一定压力的清水冲掉残留颗粒;不溶于水的毒物,如酚,可用植物油或10%洒精冲洗;三、服食有害毒物原则上均应先予催吐、洗胃,然后导泻或灌肠,阻止或减轻毒物的吸收;1、催吐:可用筷子、羽毛、匙柄、甚至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适量肥皂水口服也可引起呕吐;催吐时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服食腐蚀性毒物及抽搐尚未控制者不宜催吐;2、洗胃:催吐后,不论其效果如何或不宜催吐者,都应及时充分的洗胃,以便稀释毒物,消除毒物,保护机体,减轻损害;在家中或现场可采用刺激呕吐洗胃法,即先让病喝下适量的洗胃剂约500毫升左右,然后刺激咽喉使其呕吐,吐后再饮再使之呕吐,反复几次至呕吐物清澈为止;因致毒物质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洗胃液;强酸中毒—不宜洗胃;可用弱碱性药物碳酸氢钠类碱性药物除外,可饮蛋清水、牛奶、植物油类等;强碱中毒—不宜洗胃;可口服食醋等淡酸性剂碳盐类中毒忌用,也可服用蛋清水、牛奶、植物油类等;有机磷中毒—用肥皂水、1%-5%苏打水、淡盐水等洗胃;敌百虫中毒忌用碱性液洗胃;安眠药类中毒—用温水、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洒精中毒—用温盐水、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也可口服醋、浓茶和咖啡等; 总之,常用的洗胃液有:清水、淡盐水、高锰酸钾溶液1:2000或1:4000、淡肥皂水、2%苏打水、茶水等;绿豆水、面糊、蛋清水、豆浆、牛奶、米汤等均可用来做洗胃液;不明毒物中毒时用清水或淡盐水1%-2%氯化钠洗胃即可; 3、导泻或灌肠:口服硫酸镁20-30克或中药大黄6克导泻,或用1%盐水、1%肥皂水灌肠,可延缓或减少毒物的吸收;第六章外伤止血法一般成人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左右;短时间内丢失总血量的1、3时约1300毫升,就会发生休克;表现脸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如果丢失总血量的一半约2000毫升,则组织器官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很快可导致死亡; 外伤后出血,分外出血和内出血;内出血如胸腔内、腹腔内和颅内出血,情况较严重,现场无法处理,需急送到医院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外出血的简单止血法;一、包扎止血一般限于无明显动脉性出血为宜;小创口出血,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口,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无条件时可用冷开水冲洗,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 如果创口较大而出血较多时,要加压包扎止血;包扎的压力应适度,除达到止血而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运为度;包扎后若远端动脉还可触到搏动,皮色无显变化即为适度;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造成伤口一步污染,而且使下一步清创带不困难;二、指压法止血用于急救处理较急剧的动脉出血;手头一时无包扎材料和止血带时,或运送途中放止血带的间隔时间,可用此法;手指压在出血动脉的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方法简便,能迅速有效地达到止血目的,缺点是止血不易持久;事先应了解正确的压迫点,才能见效;常用压迫止血点:1头面部:压迫颞动脉─手指压在耳前下颌关节处,可止同侧上额、颞部及前头部出血;压迫颌外动脉—一手固定头部,另一手拇指压在下颌角前下方2—3处,可止同侧脸下部及口腔出血;压迫颈动脉—将同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的颈动脉压至颈椎横突上,可止同侧头颈部、咽部等较广泛出血;注意不能压迫时间太长,更不能二侧同时压迫,引起严重脑缺血,更不要因匆忙而将气管压住,引起呼吸受阻;2肩部和上肢出血:压迫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上窝内1、3处按到动脉搏动后,将其压在第一肋骨上,可止肩部、腋部及上肢出血;压迫肱动脉—在肱二头肌沟骨触到搏动后,将其压在肱骨上,可止来自上肢下端前臂,手部的出血;3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处,将其用力压在股骨上,可上下肢出血;三、止血带法止血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且为运送伤员方便起见,应上止血带;用橡皮带、宽布条、三角巾、毛巾等均可;上肢出血:止血带应结扎在上臂的上1、3处,禁止扎在中段,避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出血:止血带扎在大腿的中部;上止血带前,先要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并用软织敷料垫好局部,然后再扎止血带,以止血带远端肢体动脉刚刚摸不到为度;使用止血带应严格掌握适应和要领,如扎得太紧,时间过长,均可引起软组织压迫坏死,肢体远端血运障碍,肌肉萎缩,甚至产生挤压综合症;如果扎得不紧,动脉远端仍有血流,而静脉的回流完全受阻,反而造成伤口出血更多;扎好止血带后,一定在做明显的标志,写明上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以免忘记定时放松,造成肢体缺血时间过久而坏死;上止血带后每半小时到一小时放松一次,放松3—5分钟后再扎上,放松止血带时可暂用手指压迫止血;。

心肺复苏操作规范(2010届版)

心肺复苏操作规范(2010届版)

人基本生命支持操作规范(2010年版)【目的】当病人呼吸停止、心脏停搏时,现场对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电除颤,以维持和促进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

【操作方法及程序】1、判断意识并观察有无自主呼吸(或正常呼吸)摇晃或拍肩并大声呼叫病人(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

观察自主呼吸,叹息样呼吸是无效呼吸。

2、呼救单人急救时先呼救后抢救,两人或多人时,一人抢救,一人协助通知。

3、体位去枕仰卧、肢体不扭曲,脊椎外伤时整体翻转(头、颈与身体同轴转动),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软床垫硬板)。

解衣露胸、解开腰带。

4、判断循环触摸同侧颈动脉搏动:触摸部位为气管两侧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轻触,靠近检查者一侧更容易判断,判断时间要小于l0秒,判断不清时按无脉搏对待。

5、胸外按压(1)术者体位:根据个人身高及病人位置高低采用踏脚凳或跪式等体位。

定位方法: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沿肋骨缘向上滑到剑突与胸骨交界处,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定位手指上方(胸骨下1/2)定位手重叠在另一只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

男性也可定位于两乳头连线和胸骨交界处。

(2)按压姿势:双臂绷直不得弯曲,与胸部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

(3)按压力量:胸骨下陷大于5cm。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

(5)按压与放松:比例适当(1:1),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壁。

(6)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单人或双人操作的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均为30:2。

气管插管后,按压和人工呼吸可不同步,此时人工呼吸频率8-10次/分,按压频率大于100次/min。

如果自主循环恢复后,人工呼吸次数是10-12次/分。

6、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方法:(1)仰头举颏法,清除可见口鼻分泌物、异物、活动性义齿。

(2)托颌法:用于怀疑颈椎骨折病人,如果此法不能将气道完全开放,仍可采用仰头举颏法。

人 工 呼 吸

人 工 呼 吸

人工呼吸一、适应症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及心搏极弱)或呼吸骤停(脑疝、脑干损伤引起)。

二、禁忌证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

如晚期癌症等。

三、操作方法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

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检查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

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颈动脉搏动、摸股动脉:“三听”:听心音。

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置病人于平卧位,躺在硬板床或地上,去枕,解开衣扣,松解腰带。

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3.畅通呼吸道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

有假牙托者应取出。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病人仰卧,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低头观察病人胸廓无呼吸起伏动作,口鼻亦无气息吐出,颈动脉搏动消失,判断其呼吸心跳停止,呼叫同事抢救的同时,迅速松开其领口和裤带、并抽去枕头,用纱布或手帕清除病人口鼻分泌物及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手抬起患者颈部,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压迫病人前额保持其头部后仰位置,使病人下颌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一手将病人的下颌向上提起,另一手以拇指和示指捏紧病的鼻孔。

术者深吸气后,将口唇紧贴病人口唇,把病人嘴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吹气,时间应持续l 秒以上,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

此时,立刻脱离接触,面向病人胸部再吸空气,以便再行下次人工呼吸。

与此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观察胸部恢复状况,并有气体从病人口中排出。

然后再进行第二次人工呼吸。

开始时先迅速连续吹入3-4次。

然后吹气频率维持在每分钟l2~20次,吹气量每次500-600ml.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完整版)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完整版)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5、松解衣领及裤带.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程序】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

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

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

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

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

2017年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科室: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30分)1、病人入院3天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应组织()会诊。

A、科内会诊B、科间会诊C、全院会诊D、院外会诊2、关于抢救中执行口头医嘱,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B、保留安瓶以备事后查对C、护理记录单要及时记录D、来不及记录护理记录单的,可于抢救后12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3、一般处方不得超过()天用药量。

急诊处方不得超过()天用药量。

A、1、7B、3、6C、5、4D、3、74、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做法错误的是()A、结合病情对“危急值”进行分析评估B、积极采取救治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转院)C、必要时向上级医师报告,请上级医师到场指导救治D、未在病历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5、主治医师应在()小时内对新入院病人完成检诊,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

A、6小时(节假日8小时)B、12小时(节假日24小时)C、24小时(节假日48小时)D、72小时6、首诊医师接诊患者后因下班,可以将患者做何处理?( )A、让患者到它院诊治。

B、移交给接班医师。

C、等上班后再继续诊治。

7、新入院病人,住院医师应于患者入院后几小时内查看患者?( )A、2 小时B、4 小时C、8 小时D、10 小时8、入院3 天未确诊,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的患者应:( )A.转入上级医院诊疗。

B.组织会诊讨论。

C.上报院领导处理。

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医师每周查房至少:( )A. 1 次B. 2 次C. 3 次D. 4 次10、首诊医师对需转院的危重患者应做到:( )A、由医师与要转入的医院联系。

B、联系后自行前往。

C、患者家属自行联系。

11、急诊会诊,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到位?()A、10 分钟B、15 分钟C、20 分钟D、30 分钟12、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住院医师可单独完成的手术是( )A、一类手术B、二类手术C、三类手术D、四类手术13、手术记录应当在术后( )内完成。

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成人)
【准备】
视情况准备:听诊器、血压计、纱布、除颤仪、简易呼吸气囊、必要时备心脏按压板。

1.抢救及时,动作准确。

2.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指标显示有效。

心肺复苏(成人)考核评分标准
口试题
1.如何判断病人呼吸停止?
答:通过看、听、感觉三步骤来完成(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体逸出),判断时间为5秒钟,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

2.如何判断病人心跳停止?
答: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病人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5秒钟,如无颈动脉搏动表示心跳停止。

3.应用简易呼吸器有哪些要求?
答: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为10—12次/分。

4.心肺复苏的有效指针是什么?
答:病人意识恢复,面色红润;能触及脉搏搏动,心跳恢复;有自主呼吸。

5.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人工呼吸前需保持气道通畅,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病人胃部胀气。

②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要准确,要确保足够大按压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③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病人身体长轴垂直。

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标准

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标准

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标准呼吸和心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标,当呼吸和心跳出现异常时,可能意味着生命危险。

因此,正确判断呼吸和心跳的状态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标准,以便大家在必要时能够正确应对。

首先,我们来讨论呼吸的判断标准。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分钟的呼吸频率在12-20次之间。

如果一个人的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钟或高于20次/分钟,就属于异常情况。

此外,还需要观察呼吸的深度和规律性。

正常呼吸应该是深而均匀的,如果呼吸变得急促、浅表或者不规律,也属于异常情况。

最后,需要观察呼吸的声音和气味,如果出现异常的呼吸声音或者异常的气味,也需要引起重视。

其次,我们来讨论心跳的判断标准。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分钟的心跳频率在60-100次之间。

如果一个人的心跳频率低于60次/分钟或高于100次/分钟,就属于异常情况。

此外,还需要观察心跳的规律性和强弱。

正常的心跳应该是有规律的,而且强弱一致。

如果心跳变得不规律或者强弱不一,也属于异常情况。

最后,需要观察心跳的节律和心音,如果出现异常的心跳节律或者异常的心音,也需要引起重视。

最后,我们来讨论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标准。

当一个人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就属于生命垂危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心肺复苏术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心跳,争取时间等待医疗救助的到来。

总之,正确判断呼吸和心跳的状态对于保护生命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呼吸和心跳的频率、深度、规律性、声音、气味、强弱、节律和心音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标准,做好自救互救的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19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单人和双人)

19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单人和双人)

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单人和双人)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单人和双人)单人心肺复苏一、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呼吸骤停。

二、禁忌症1、相对禁忌症:严重的胸廓畸形,张力性气胸,多发肋骨骨折,心包填塞,胸主动脉瘤破裂等;2、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心肺复苏术。

三、学习程度掌握四、操作器材心肺复苏术模拟人五、操作步骤(一)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应在10秒内完成1、判断意识:拍打、轻摇病人肩部并大声呼唤病人:“同志同志,你怎么了?”。

2、判断心跳:用食指和中指触摸到甲状软骨向外下方2-3cm处触有无颈动脉搏动。

3、立即呼救:启动绿色通道,呼叫他人,或通知其他医生护士抢救拨打120。

4、复苏体位: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去枕,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

(二)先开始胸外按压1、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或目测双侧乳头之间胸部中央处。

2、按压方法:用一只手掌根部放在胸骨正中或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只手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保证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

3、按压姿势:手臂与胸骨保持垂直,双肘关节伸直,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后使胸廓恢复原来位置,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5、按压幅度:成人至少5cm,儿童4-5cm。

6、按压-通气比例:单双人统一为30:2。

7、每5个循环判断一次心肺复苏是否有效。

(三)开放气道1、清除口鼻分泌物、异物(食指、中指在患者口腔内抠出),颈部无外伤,采用仰头抬颈法。

颈部有外伤者采用双手托下颌法。

2、仰头抬颈法: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

应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患者义齿松动应取下。

3、托颌法:施救者的食指及其他手指置于下颌角后方向上向前用力托起,并利用拇指向前推动颌部使口张开。

(四)人工呼吸术者用置于患者前额的手拇指与示指捏住患者鼻孔,吸一口气,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然后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进行两次吹气。

呼吸和心跳恢复 急救法

呼吸和心跳恢复 急救法

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条款版)1.判断病人(伤员)有无反应,有无呼吸和心跳。

2.呼救。

3.无呼吸时,将病人(伤员)放置到适当体位。

4.用“仰头举颏法”通畅伤员呼吸道。

5.畅通呼吸道以后,判断伤员呼吸是否存在。

6.无呼吸时,口对口人工呼吸。

呼气时应用拇指与食指,捏紧伤员鼻翼下端。

7.人工呼吸后,判断伤员有无心跳。

8.无心跳时,对伤员实施胸外心脏双手重叠方式按压,并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图示版)一、概述目前,国内外急救专家提倡,对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病人要施行阶梯式的急救,才能明显提高这类病人的存活率。

第一阶段争取在4分钟内对病人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急救者大多是非医务人员;第二阶段是在8~10分钟由救护车的医务人员进行急救;第三阶段是途中监护,并将病人送入医院急诊科进一步急救。

在日常生活中,严重工伤、冠心病发作、急性心肌梗塞、中毒、触电、溺水、重大车祸等,均可引起心跳、呼吸突然停止。

心跳、呼吸突然停止通常会出现下述症状:1.神志突然丧失,病人昏倒于任何场合;2.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3.面色苍白或转为紫钳;4.瞳孔放大;5.部分病人可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全身肌肉松软。

出现上述各种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症状时,必须立即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

二、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1.判断病人有无反应,有无呼吸和心跳可轻轻摇动或拍拍病人的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你家在什么地方?”如果有可能,最好直呼其姓名,如图 1所示,因人对自己的姓名反应最稳定。

需注意的是,摇动病人肩部不要用力过重,因为这类病人可能有颈椎损伤,用力过猛会加重伤情。

图1 判定病人反应2.呼救如病人没有任何反应,可初步确定病人的神志已丧失。

此时应立即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抢救。

呼救的方法是:大叫“来人啊!救命啊!”如图 2所示。

呼救的同时应注意,自己不能跑开,要准备下一步抢救行动。

叫来的人除协助心肺复苏术外,还应立即去请医务人员,打“120”急救电话,通知急救中心(或救护站)赶快到现场抢救。

事故现场应如何判断心跳呼吸骤停.

事故现场应如何判断心跳呼吸骤停.

E.触摸心尖搏动
2.心跳骤停后紧急处理措施中,宜最早进行
的是
A.胸内心脏按压
B.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C.电击除颤 D.气管插管
E.心电监护
3.两人初期复苏时,人工呼吸和
胸外心脏按压的次数比例是
A.1:5
B.2:15
C.2:30 D.1:4
E.15:2
4.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
A.胸骨下半部
B.胸骨左缘第4肋间
(2)胸外叩击 具有机械除颤作用,可能使心律恢复正常 判定意识不清,无脉搏和心音立即进行 定位,一手掌平放于剑突上二指胸骨下段 叩击,空心拳头,距下手一尺处垂直较有
力地叩击手背正中2次,判断循环体征、脉 搏,如无,再叩击2次 无效立即实施CPR-ABC
定位
叩击
胸外叩击法
(4)CPR有效的表现 面色、口唇由苍白、紫绀变红润 恢复可探知的脉搏搏动和自主呼
(二)后续复苏的护理
1.维持病人良好的呼吸功能 2.确保病人有效的循环功能 3.严密观察和记录病情
(二)后续复苏的护理
1.维持病人良好的呼吸功能 (1)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 (2)常规给氧 ➢ 简易呼吸器 ➢ 麻醉机 ➢ 呼吸机 (3)使用呼吸兴奋剂 有自主呼吸后才能使用
(二)后续复苏的护理
2.确保病人有效的循环功能 (1)迅速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 (2)药物复苏 ➢常用药物 肾上腺素 首选药物
(一)初期复苏的护理
➢初期复苏三个操作步骤须配合进行。一人 操作时,口对口吹气2次,胸外心脏按压30 次;如果两人操作,一人先做口对口吹气2 次,另一人胸外心脏按压30次,如此反复, 劳累后两人交换位置。 ➢复苏成功后:大动脉搏动恢复,收缩压在 60mmHg以上,自主呼吸出现,瞳孔缩小, 光反射恢复,神志转清

辽阳焊工实操心肺复苏考试操作流程

辽阳焊工实操心肺复苏考试操作流程

辽阳焊工实操心肺复苏考试操作流程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1. 判断意识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

2.呼救帮助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仪。

3.判断心跳、呼吸掀开棉被,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心跳、呼吸情况。

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4.胸外按压(C)(1)准备:挪开床头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胸部下垫按压板。

(2)胸外按压30次:A.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B.手法:采用双手叠扣法,腕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压C.深度:胸骨下陷≥5cmD.频率:≥100次/分5.开放气道(A)(1)清理呼吸道:将病人头侧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内异物(2)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方法为仰面抬颏法、举颌法。

常用仰面抬颏法,方法为抢救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开放在病人颏下并向上托起,使气道伸直,颈部损伤者禁用,以免损伤脊髓。

6.人工呼吸(B)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约1秒,通气约0.5升,可见胸部起伏。

7.持续心肺复苏持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以此法周而复始进行,直至复苏。

8.观察心肺复苏有效指征(1)观察心跳、呼吸:触摸颈动脉(10秒),观察呼吸情况。

(2)观察意识:观察瞳孔变化、压眶反应、对光反射。

(3)观察循环:观察颜面、口唇、甲床紫绀变化、末梢循坏改善情况,测量血压。

(4)判断复苏成功:继续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9.整理、记录(1)撤按压板,给病人整理衣服、头部垫枕、盖好棉被、安装床头挡。

(2)洗手,记录抢救过程。

心脏复苏的生命体征判断

心脏复苏的生命体征判断

心脏复苏的生命体征判断心脏复苏是指在心脏停搏的情况下,通过刺激和支持心脏功能,恢复心律和血液循环。

在进行心脏复苏时,准确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是至关重要的,以便为救治提供有效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心脏复苏过程中常用的生命体征判断方法,以及这些体征的临床意义。

一、呼吸对于患者的呼吸情况,通常需要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和规律性。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频率大约是每分钟12-20次,呼吸深度适中,呼吸规律有节奏。

而在心脏复苏中,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果没有自主呼吸,需要进行人工通气,同时要注意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以评估通气是否有效。

二、循环1. 脉搏 - 观察患者的动脉脉搏,通常在颈动脉、股动脉或肱动脉等部位进行触诊。

正常情况下,脉搏应该有规律、有力,频率与心率相近。

在心脏复苏中,当心脏停搏时,常常无法触及到明显的脉搏,此时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以及心脏电击除颤等措施。

2. 血压- 监测患者的血压有助于评估血液循环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收缩压应该在90-14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应该在60-90毫米汞柱之间。

心脏复苏过程中,由于心肺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患者的血压可能会明显下降或不稳定。

3. 中心静脉压 - 中心静脉压是指肺动脉与右心房间的压力差。

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的血容量和循环状态。

在心脏复苏中,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通常需要通过导管或者内窥镜等方式进行。

三、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评估对于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在心脏复苏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有无意识恢复等表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瞳孔反射情况、肌张力等指标来判断其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情况。

四、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氧气分子占血红蛋白总量的百分比。

可以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或者动脉血气分析仪来测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以上。

在心脏复苏中,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可能提示氧供不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的氧合状态。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标准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标准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标准
1.当患者突然倒地时,迅速呼叫患者。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说明患者已经陷入昏迷。

如果患者呼吸呈叹息状态,或者没有呼吸说明患者呼吸出现骤停的情况。

2.观察患者胸腹部是否起伏,然后触摸颈动脉、股动脉;如果没有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就可以判断病人心脏骤停。

3.如果在医院,心电图检查会显示心室颤动、心室停搏或心脏不活动呈直线。

为了及时挽救生命,只要患者失去意识,主动脉搏动消失,就可以判断为呼吸心跳骤停。

简述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标准。

简述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标准。

简述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标准。

呼吸心跳停止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常见的判断标准包括:
1. 检查意识状态:当意识丧失或昏迷时,需要马上检查呼吸和心跳。

2. 检查呼吸:倾听受伤者鼻孔或口腔周围是否有呼吸声,观察胸部的起伏是否有规律的呼吸运动。

3. 检查脉搏:轻轻摸受伤者颈部或手腕处,检查是否有脉搏。

如果没有脉搏,可能意味着心脏已经停止跳动。

4. 观察面色:呼吸心跳停止的受伤者面色会变得苍白或青紫。

如果以上情况出现,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等。

同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具体情况,等待救援人员赶到现场。

- 1 -。

生命体征的判断及心肺复苏术

生命体征的判断及心肺复苏术

生命体征的判断及心肺复苏术丁晓玉生命体征的判断每当伤害、意外、疾病等突然降临时,把危急病人送达医院或医疗急救系统到达现场都有一段漫长的等候期。

在此期间,病人一旦出现流血不止,呼吸困难甚至心跳停止等症状,如果现场得不到正确恰当的急救,便会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具备正确的急救知识及技术非常重要。

现场救护,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一旦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人员可以及时、正确地运用救护技能,挽救生命。

根据医学知识和有关统计,在人的呼吸、心跳停止的瞬间内(即4~6分钟),对伤员进行有效的生命支持(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则伤员的生存率可达43%。

测量生命体征,急救前的紧急判断遇到一个突发急病的病人,首先要学会如何判断病情。

要知道需要看什么、查什么,才能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五大生命体征意识、呼吸、脉搏、体温、血压1.意识:是指大脑功能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程度。

对一个病人进行判断首先要观察意识是否存在。

•意识存在•意识丧失:昏迷,呼之不应,刺激无反应。

现场徒手时判断方法:轻拍或摇晃并呼唤患者,观察是否有应答、运动(包括眨眼、咳嗽、肌肉收缩等)。

2.呼吸:是维持生命第一体征。

•临终呼吸:频率减慢,叹息样呼吸(间断),深浅不一,节律不齐(快慢不一)。

•呼吸停止:胸部无起伏,无呼吸音,呼气时口鼻无气体溢出。

现场徒手时判断方法:可以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部,观察患者的胸部,看胸部有无起伏,听口鼻及气管内有无气体流动的声音,用面部感觉有无呼气时的气流溢出,注:现场徒手时临终呼吸视为呼吸停止处理。

3.脉搏:正常60-100次/分,以颈动脉为准。

现场徒手时判断方法:以手指确定病人喉结后,手指滑向一侧,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从耳后向前下方斜行的粗大肌肉,转头时可清晰摸到)前缘之间触诊有无颈动脉搏动。

4.体温:正常口36.3-37.2,腋36-37。

升高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减低见于休克、长期衰竭病人。

死亡1~2小时体温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同,再结合身体下垂部位是否出现尸斑,可大致判断死亡时间,决定是否抢救,注意溺水等特殊因素下不能依此判定死亡,此项生命体征不能独立判定生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方法及其操作步骤和要领判断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应尽快开始施行心肺复苏术。

为便于记忆,操作方便,将心肺复苏按ABC步骤进行。

ABC正好是三个步骤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心肺复苏ABC步骤:A、判断意识和开放气道(assessment 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C、人工循环(circu!ation)以下分别以ABC步骤介绍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手法。

A判断意识和开放气道步骤:(1)首先判断病人意识是否存在。

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叫喊:“喂,你怎么啦?,如无反应,说明意识已丧失。

(2)立即高声呼救。

目的在于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且尽快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使急救医生尽快赶来。

(3)心肺复苏时病人的体位。

病人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头部不得高于胸部,应与躯干在一个平面上。

如果病人躺在软床或沙发上,应移至地面上或在背部垫上与床同宽的硬板。

如果发病时,病人俯卧或侧卧位,应使其成为仰卧位。

方法:一手扶病人颈后部,一手置于腋下,使病人头颈部与躯干呈一个整体同时翻动。

施术者的位置:站、跪在病人的一侧,以病人的右侧较为方便操作。

(4)清理口腔异物。

异物包括呕吐物、痰液、泥沙、杂草等,清理方法:使头偏向一侧,液体状的异物可顺位流出,还可用食指包上纱布或手帕等将口腔异物掏取出来,并注意取出病人的义齿。

(5)开放气道。

气道就是呼吸道。

这一步是A步骤的关键步骤。

当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造成气道阻塞。

开放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使气道畅通。

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时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介绍开放气道的四种方法:①仰头抬颈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放在病人的颈项部,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

此法严禁用于颈椎受伤者。

②仰头推颌法:一手掌放在前额,向下压,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固定在病人的两侧下颌角处,并向上推举,使头部充分后仰。

③仰头提颏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中、食指尖对齐,置于下颏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

④双手拉颌法:施术者站、跪在病人头顶端,双手中、食指并拢,分别固定两侧的下颌角,并向上提起,使头部后仰,适用于颈椎受伤者。

四、开放气道的注意事项:前三种开放气道的方法都必须使头部充分后仰,最终使下颌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即可。

第四种方法只需轻轻拉动下颌、头部后仰到另一施术者可以进行口对口吹气即可。

开放气道后,马上检查有无呼吸。

检查呼吸的方法与“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的要点”相同。

(6)判断有无自主呼吸的具体方法:方法:一看、二听、三感觉。

一看:胸部、腹部有无起伏。

二听:有无呼吸气流通过。

环境嘈杂不易准确判断。

三感觉:用面颊贴近病人口鼻部,有无呼气气流的吹拂感。

呼吸停止的表现:观察胸部、上腹部无起伏,无呼吸气流通过。

如果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下一步骤。

B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基础心肺复苏技术之一就是人工呼吸。

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手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手法。

(1)口对口人工呼吸①原理:健康人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21%左右,二氧化碳0.04%,在平静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因为经过肺泡的气体交换,含氧气16%。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由抢救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吹人病人的口腔,经由呼吸道到肺部,这时吹入病人口腔的气体,因为内含未经过气体交换而呼出的气体,含氧气为18%,这种氧气浓度可以维持病人最低限度的需氧量。

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同时,呼叫“120”急救中心的急救医生到现场来,对呼吸停止的病人进行气管内插管,连接上人工呼吸机或人工呼吸器,通过人工呼吸机(器)向病人输入高浓度的氧气(约30%-40%的氧气),可以有效地保证机体供氧。

②方法:步骤一:用一手的拇指、食指捏紧双侧鼻孔,以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

步骤二:深吸一口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人病人的口腔到肺部。

步骤三: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

观察病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

(2)吹气时胸部不能抬起的原因:①气道未能完全开放,可能的原因有气道内有异物阻塞或者头后仰的角度不好。

②鼻孔未捏紧或口唇包得不严密,造成漏气。

解决的办法:重新清理口腔内的异物,调整头后仰的角度;捏紧鼻孔和包紧口唇。

每次吹气时间:1.5秒。

每次吹气量:800—1200毫升,平均900毫升。

每分钟进行口对口吹气的频率:12—16次。

(3)注意事项:下列情况不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①婴幼儿,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②口腔严重外伤、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即用人工的力量,通过胸泵机制,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

C步骤就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这是基本心肺复苏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胸外心脏按压:①原理:人体心脏位于胸腔内,胸骨后偏左的地方。

当向下按压胸骨时,胸腔内压力增大,促进血液流动,同时压挤心脏,向外泵血,起到胸泵的作用;停止下压胸骨,双手上抬时,胸腔内压力减小,静脉血回流心脏,使心脏充盈血液。

这样反复进行按压上抬,使得心脏被动地运动,起到人工心跳的作用。

②有效性:只有准确的手法才能保证人工心跳有效性,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达到正常心跳时心脏排出血量的25%—30%,保证人体最低的基本血液循环的需要。

③方法:首先找准按压的位置。

按压的正确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

定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顺肋缘向上滑动到剑突下(胸骨最下缘),这时食指和中指与胸骨长轴垂直,食指的上方的胸骨的正中区即为按压区。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

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翘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按压姿势: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

用力方式: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

按压深度:3.5-4.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

有效性:按压时可触及到颈动脉搏动。

④注意事项掌根部不要偏左或偏右,手指翘起不要压胸肋部,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1)右手食指和中指沿肋缘向上滑动到剑突下(2)食指上方的正中区为按压区(3)左手掌根部为按压区上臂和肘关节伸直,以身体的重心下压,防止冲击式下压,并保证达到下压的深度,成人3.5-4.5厘米。

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以免造成按压位置的改变。

⑤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必须交替进行。

由一个人进行的心肺复苏的手法:叫做“单人徒手复苏法”由,两个人进行的心肺复苏手法叫做“双人徒手复苏法”。

单人徒手复苏法:一个人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按15:2的比率,即先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接着做胸外心脏按压15次。

反复交替进行。

双人徒手复苏法:两个人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按5:1的比率,即一个人先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另一个人接着做胸外心脏按压5次。

反复交替进行。

单人心肺复苏步骤①判断意识;②如无反应,立即呼救;③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④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⑤判断有无呼吸;⑥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⑦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⑧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⑨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⑩每按压15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四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以后每进行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秒钟。

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时间不超过5—10秒。

双人心肺复苏步骤①基本上与单人心肺复苏术步骤相同;②两人动作必须协调配合,一人按压,一人吹气,以5:1比率进行;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者,负责开放气道,观察瞳孔,触摸颈动脉搏动。

③施行心肺复苏的人可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左侧和右侧,便于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受到条件的限制,也可站(跪)在同侧。

④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者交换位置,互换操作,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以上介绍的心肺复苏手法适用于成人和8岁以上的少年儿童,1岁以上到8岁以下的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手法基本与成人相同,1岁以下的婴儿有不同的手法,介绍如下: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①判断意识:叩击足底部,捏陷合谷处(手背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地方)。

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婴幼儿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但不可使头部过度后仰,吹气时将婴儿口鼻包紧,吹气频率每分钟20次。

③检查脉搏的搏动,判断有无心跳。

婴儿检查肱动脉搏动,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肩之间。

④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