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合集下载

园林史(自己整理及课堂笔记)

园林史(自己整理及课堂笔记)

园林史一、中国古典园林史1.广义园林:在一定X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配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2.世界园林史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文明阶段——以生产为目的的果木蔬圃农业文明阶段——统治阶级的乐园,XX及神话的物化场所工业文明阶段——公共、开放、专业化,城市园林化信息文明阶段——生态园林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以基址选择划分&以隶属关系划分)(1)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建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X围之内。

(2)天然山水园:利用天然山水局部进行改造或完全将天然山水苑围作为建园基址(1)皇家园林:隶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古籍称:苑、苑囿、宫苑、御园、御苑。

(2)私家园林:民间的官僚、贵族、缙绅所私有。

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

(3)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

其他园林:衙署、祠堂、书院、会馆、公共。

4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美与建筑美融糅;诗画情趣;意境的蕴涵。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起源:1园林雏形(1)囿——狩猎、栽培、圈养(2)台——通神、望天。

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囿中主要建筑物。

(3)园圃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2风景式的发展方向的确立天宫崇拜山岳灵石灵水灵物崇拜天人合一思想君子必得思想意识形态因素(对自然的尊敬与喜爱)神仙思想二、主要园林实例1、殷周:贵族园林——皇家园林前身殷纣王“沙丘苑台”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2、东周:台囿结合,以台为重(1)楚国章花台a又名“章华宫”主体建筑章华台,四台相连,俗称“三休台”b宫苑“高台榭”的典型c山环水抱:人工开凿大型水体(2)吴国姑苏台:a位于阖阊(今苏州)一带b因山成台,联台为宫c 内有“海灵馆”、“馆娃阁”、“春宵宫”、“天池”等宫观池馆d观赏太湖e夫差、勾践、西施——响廊裥。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一、引言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其风格变迁及成因,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独特艺术形式。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1.萌芽期:商周至汉代商周至汉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的园林主要以皇家园林为主,如汉代的上林苑、建章宫等。

这些园林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显示了统治者的威严与尊贵。

2.发展期:魏晋至唐代魏晋至唐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期。

随着士人阶层的兴起,私家园林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园林以山水为骨架,建筑为点缀,体现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如王羲之的兰亭、谢安的东山等。

3.成熟期:宋代至清代宋代至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

这一时期的园林在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宋代的艮岳、清代的颐和园、圆明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1.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它以自然山水为骨架,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改造和点缀,使自然美与人工美相互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2.诗情画意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

它通过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创造出富有诗意的景观。

同时,园中的景题、景联、景诗等也丰富了园林的文化内涵,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以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诗情画意的表达等风格特点,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和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园林知识点总结

中国园林知识点总结

中国园林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园林的历史沿革1. 历史渊源:中国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园林建筑,最早可考的园林是在秦汉时期出现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在唐宋时期,园林建筑开始兴盛,形成了独特的宫廷园林和私家园林。

2. 发展演变:元明清时期,园林建筑达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了多样化的园林类型,如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其中私家园林的建设更是达到了巅峰。

3. 影响传承: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不仅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园林建筑,还对国际园林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1. 自然美学:中国园林注重追求自然的美感和生态景观,强调自然景观的再现和自然元素的营造,同时融入自然哲学和道家思想。

2. 人文情怀:中国园林在设计中充分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心灵的寄托。

3. 园林格局:中国园林讲究园林布局的对称与不对称、开合与封闭、曲折与直线等设计特点,力求达到空间层次和景观的变化。

4. 园林材料:中国园林的建造材料多采用木材、石材、水泥等天然材料,注重材料的天然质感和材质的变化。

三、中国园林的经典作品1. 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市郊,是中国古代宫廷园林的杰作,融合了池塘、山水、建筑等元素,成为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2. 拙政园:拙政园位于江苏苏州,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典范,以其精致的园林结构和精美的园林布局被誉为“园林艺术之最”。

3. 留园:留园是江苏省苏州市古典园林之一,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4. 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市郊,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曾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气势最宏的皇家园林之一。

四、中国园林的设计要素1. 建筑景观:中国园林注重在园林中融入建筑景观,如亭台楼阁、长廊走廊、假山、石桥等,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韵味。

2. 水景环境:水是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园林中常常借用水池、湖泊、流水、瀑布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水景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知识点:
1. 起源: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囿”,最初是供帝王贵族狩猎和游乐的场所。

2. 发展阶段:历经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3. 主要类型: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

4. 设计理念:强调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以小见大等理念,注重景观的意境和韵味。

5. 造园手法:运用借景、对景、框景、障景等手法,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6. 园林要素:包括山水、植物、建筑、小品等,其中山水是园林的主体。

7. 典型代表:皇家园林有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寺庙园林有灵隐寺、普陀寺、寒山寺等。

8.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对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

园林历史相关知识点总结

园林历史相关知识点总结

园林历史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园林的发展1. 古代园林的起源园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夏代时期。

在古代,园林主要是供君王贵族们休憩和游玩的场所,受到了很高的重视。

2. 古代园林的风格古代园林的风格主要有汉代的汉园风格、唐代的唐园风格、宋代的宋园风格等。

每个时期的园林风格都有着独特的特点,汉园强调山水景色,唐园则注重花木树艺,宋园则更加注重景物的神韵和意境。

3. 古代园林的代表作古代园林的代表作有很多,比如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瘦西湖等。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二、近现代园林的发展1. 近现代园林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园林艺术也发生了一些变革。

近现代的园林注重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近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近现代园林设计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强调园林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同时,近现代园林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

3. 近现代园林的代表作近现代园林的代表作有着很多,比如上海的静安雕塑公园、杭州的西湖景区、北京的颐和园等。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新典范。

三、园林的文化内涵1. 园林的文化内涵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仅是自然风景的展示场所,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风貌和风俗习惯,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

2. 园林的意境与艺术价值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建筑、栽培等手段营造出优美的景观。

在这些景观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和艺术价值,是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3. 园林的社会功能园林不仅仅是供人游览的场所,更是社会文化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在园林中,人们可以进行休闲娱乐、聚会交往、文化展演等各种活动,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园林的发展与未来趋势1. 园林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贯穿了多个历史时期。

下面将从六个时期,即商周时期、汉代、隋唐时期、宋代、元代和明清时期,分别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1.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主要的园林形式是囿和宫室。

囿是指利用自然山水林木等元素所构成的皇家园林,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洛阳的囿。

宫室则是指城市中的园林建筑,这一时期也有一些私人园林开始出现。

2.汉代汉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兴盛时期,园林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池、台、山、石等元素。

汉武帝时期,皇家园林规模空前,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林苑。

同时,私人园林也开始流行起来,一些士大夫阶层的人开始营造自己的园林。

3.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融合时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特点,佛教园林的出现加速了唐宋园林的发展。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达到了鼎盛,其中最著名的是长安城的皇家园林。

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繁荣起来,一些文人墨客开始参与到园林的营造中来。

4.宋代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致时期,园林的设计和建造都出现了空前的精致和优美,出现了写景园林和文人园林等新的园林形式。

宋代园林注重山水的表现,强调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宋代的皇家园林如艮岳、寿山等成为后世园林建造的典范。

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在设计和意境上追求精致和优美。

5.元代元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蜕变时期,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蜕变,出现了山水园林和写意园林等新的形式。

元代园林以自然为主,追求简朴和自然,着重于山水的再现和意境的表达。

元代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北海公园、琼华岛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追求更加个性化的发展。

6.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结时期,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在宋元的基础上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出现了宫廷园林、江南园林等许多不同地域和类型的园林。

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等以其规模宏大、设计精美而著称于世。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一、绪论二、生成期三、转折期四、全盛期五、成熟期一六、成熟期二七、终结期八、基础知识绪论:园林的定义园林的四要素园林的造景风格园林的功能世界古典园林四个阶段的特征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类(园林基址、园林隶属)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园林特点答案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造园著作:无造园种类:皇家园林(主流)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商周:沙丘苑台、灵池,灵囿,灵台春秋战国:章华台、姑苏台秦:上林苑、阿房宫、兰池宫、宜春宫、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思想:造园著作:杨衒《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郦道元《水经注》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邺城: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华林园、仙都苑洛阳:芳林园建康:华林园、芳乐苑(南齐)、乐游园私家园林:北方城市:寿里丘、张伦宅园、金谷园(庄园别墅)、潘岳庄园、陶潜的庄园南方私园:玄圃、谢家庄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原理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思想:科举制>隐士回归,地主小农,儒学回归正统,艺术层面上升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大内御园:大兴城(隋未完成)、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北则大内三苑(禁苑)行宫离宫:长安: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洛阳:西苑、上阳宫私家园林:洛阳:归仁里宅园,裴度宅园、履道坊宅园郊野别墅:平泉庄、安乐公主的庄园、浣花溪草堂、衡山别业、庐山草堂、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寺观园林:长安(大兴善寺)【京城内最大】、唐昌观、慈恩寺、元都观、灵隐寺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成熟一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背景:重文轻武,小农经济空前繁荣、儒>力理学、佛>完全汉化的禅宗、绘画顶峰期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与行宫御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公共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东京:大内御苑:艮岳、后苑、延福宫行宫御苑:东京四苑“琼林园、宜春园、玉津园、金明池“临安:大内御苑:后苑行宫御苑:德寿宫私园:洛阳私家园林较多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赵韩王园、大字寺园独建游憩园:独乐园、董氏东园、刘氏园、丛春园、松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文穆园、张氏园、吕以养花为主:归仁园、李氏任丰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江南私家园林以临安为代表,各种文献记载临安私园名字总计约近百处,大部分集中在西湖一带,其余在城内和钱塘江畔。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总结

中国史部分一、绪论部分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P3)《古兰经》伊甸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P4)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

(P4)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

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E.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

(P6)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P6)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

(P7)规模较小的利用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大的则把完整的天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P8)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前者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后者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中国园林史总结材料

中国园林史总结材料

中国园林史总结材料第一篇:中国园林史总结材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寺观园林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还有:陵寝园林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得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得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与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与自然保护区园林得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得起源此时期得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园林得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得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得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得选择与开发方式得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得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与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得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得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与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得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与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得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得宅园,建制在皇城与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得风景优美得地方,或者远离都城得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得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得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得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元明清时期造园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元明清时期造园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中外古典园林史25.明清时期造园理论著作(《园冶》、《长物志》、《一家言》)主讲 杨向青•一、元明清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二、中国古典园林史学习的总结。

一、元明清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一)皇家园林的建设规模、艺术造诣达到了历史高峰。

出现了里程碑意义的优秀大型园林作品。

•(二)私家园林沿袭前代高峰水平,最终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

•其他地区的园林几乎都受到这三个地方风格的影响,或作为它们的余波而呈现。

•少数民族地区中的藏族园林已初具雏型。

•同时还出现了文人园林的多种变体,民间造园活动广泛而普及。

明清私家园林建造较为集中地区的示意图•(三)寺观园林建设在两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尤其清政府对藏传佛教的重视,皇家园林里多会为此开辟一隅礼佛,以贯彻清政府“怀柔”之政策,使得梵刹营建更为兴盛。

清 香山昭庙琉璃塔•(四)宫廷、民间的园居活动更为频繁,园林游憩场所转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

•受封建末世过分追求形式、技巧的艺术思潮的影响,园林里的建筑密度较大、山石用量较多;运用建筑来围合、分隔园林空间;或在建筑围合的空间内经营山池花木。

清 院本《十二月令图轴》十一月 局部•(五)明至清中叶这个阶段,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化的理论总结,但到了清末造园技艺失却了进取、开创的精神。

•另外,中、西园林文化,开始交流。

这为后续进入近、现代园林做了铺垫。

颐和园内西式石舫清慈禧在北京万胜园建的巴洛克式大门二、中国古典园林史学习的总结•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优美的环境一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梦想: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杨向青《园林规划设计》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程收获的关键•(一)回归自然,不忘初心。

园林是一种生活态度,追求雅趣是中国人的处世智慧。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渐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遵循的原则。

明 马轼 《归去来兮图——问征夫以前路》 辽宁省博物馆藏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核心价值•(二)园林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高层次精神追求的结果。

古代园林的知识点总结

古代园林的知识点总结

古代园林的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园林的历史渊源古代园林起源于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达到鼎盛,之后梁唐以后进入了一段相对萧条的阶段,而后在宋代至明清两个朝代时期又得到了昌盛的发展。

由岳麓书院、潭西庵、瘦西湖三个园林起家的园林规模、风格、用途不断扩大,继而形成了家族、宗教、宫廷、市井等不同类型的古代园林。

综合来看,在古代园林的历史渊源方面,还应该涉及到园林的来源与形成、演变发展的基本过程、代表性的古代园林、不同朝代的古代园林及其特点等多个方面。

二、园林的设计理念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在于回归自然,以中国古典美学特点为主要特点,既有突出的观赏性与实用性,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主要包括对形式美、结构美、内涵美、功能美、神韵美、灵趣美、意境美等多方面的追求,以此体现古代园林的优美之处。

其设计要素在于坡地、水池、亭台、廊榭、假山、喷泉、花木、围墙、石阶、石桥等。

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园林主题,彰显其文化内涵,体现主人文化品位,通过园林设计,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艺术加工,营造出意境深远的空间。

三、园林的设计手法古代园林的设计手法主要是以中轴线为主要布局手法,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方式,横平竖直相结合的美学原则,体现了中国的园林设计的特色。

园林的设计手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色彩的应用、厅堂的搭建、假山水景的营造、喷泉水系的设立等多种技法。

而每一种技法都是天工艺术的体现,一方面表现出对自然世界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古代园林设计的风格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园林的文化内涵古代园林的文化内涵是其设计的源泉,它包括对自然的理解、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对宇宙和谐的追求、对人文精神的表现,对朴素情怀的诠释,对审美理想的追求等多种内容。

比如,湘园的伟大意蕴、景泰蓝花园的意境、拙政园的文学成就、颐和园的盛世风采、承德避暑山庄的宫廷特色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深厚内涵,展示了不同种类园林内在的风貌,表现了我国古代园林文化的丰富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复习资料)

园林史: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蕴含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

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德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

2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狩猎社会园林,自然从属型;人对自然处于感性适应阶段。

人与自然呈现亲和关系。

为园林萌芽状态。

所先出的园林雏形处于生产目的。

第二阶段农业社会园林,顺应型;人对自然变为理性适应阶段。

仍保持亲和关系。

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趋于兴旺的过程。

园林特点为: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人所私有;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寄托为主要目的,没有自觉地体现社会、环境效益;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艺术家来完成。

第三阶段工业社会园林征服;人理解大自然也逐步地在控制大自然,两者的理性适应状态更为深入、广泛。

两者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

园林特点:除了私人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

向公众开放的公众园林;园林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得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即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即社会效益;由现代型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第四阶段现代社会园林;又回归到亲和关系。

园林:私人所有的园林、城市公共园林。

绿化开放空间及各种户外娱乐交往场地不断扩大,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而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林审美的构思;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称为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学科。

3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

中国古典园林史整理

中国古典园林史整理

中国古典园林史·园林的概念: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文人园林:指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不仅指文人经营或者文人所有的园林,也泛指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不仅在造园手法上表现了园林与诗、画的沟通,而且在造园思想上融入了文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园林艺术的灵魂。

第一部分1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客观具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第二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特点:1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私有2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的社会、环境效益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第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特点:1除了私人园林之外,出现了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规划设计已经拜托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为开放的外向型3不仅追求观赏美和视觉效果,同时也注重园林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4由现代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第四阶段:信息文明阶段特点:1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实现“城市在园林中”2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园林规划中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先进技术3城市延展到郊外,与外围防护林带、森林公园联系为有机整体系统4建筑、城市规划、园林三者关系密不可分,园林艺术成为环境艺术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生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园220年)——商、周、秦、汉特点:贵族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皇家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转折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特点:民间私家园林异军突起,寺观园林兴盛起来,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期到全盛期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全盛期(公元589年-960年)——隋、唐特点:国家统一,文化闳放,园林发展进入盛年期,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上形成了·成熟期(公元960-1736年)——两宋、清初特点:文化转化为在日愈缩小的精致境界中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园林发展由盛年期而升华为富于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境地·成熟后期(公元1736年-1911年)——清中叶至清末特点:园林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已多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3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将山、水、植物等构景要素进行有意识的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中国古典园林力求将建筑与山水花木有机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中,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诗画的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熔铸时间艺术的诗和空间艺术的画于园林艺术中,使园林从整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意境的含蕴:意境指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产生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中国古典园林三种意境表达方式:1借助人工叠山把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所谓“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顷”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配成的物镜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3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的“点题”4中国古典园林的意识形态特点·天人合一:第一层含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强调天道和人道相统一;第二层含义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统一的,自然和人为也应相通;第三层含义是天人感应·寄情山水:不仅表现为游山玩水的行动,也是一种思想意识,还反映了社会精英阶层(士人)永恒的山水情节·崇尚隐逸:隐士们多抱负不见重于当政者或者不愿意媚于俗流,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品格乃避开现实生活而隐居山林,园林不仅是隐者庇护之所,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第二部分一、生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园220年)——商、周、秦、汉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囿(起源一):王室专门集中豢养禽兽的场所,起源于狩猎·台(起源二):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既可以观天象通神明,又可以登高远眺观赏风景·园圃(起源三):园指种植树木的场地,圃指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2影响风景园林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思想: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使其造福人类,又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及其生态·君子比德思想:起源于先秦儒家,它从功利、论理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将大自然的某些外在形态属性与人的内在品德联系起来·神仙思想:产生于战国末期,兴盛于秦汉,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成为中国两大神话系统渊源,,表现为园林中的摹拟神仙境界3商、周·殷、周时期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统称为“贵族园林”,如殷纣王修建的“沙丘台苑”,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灵沼”4春秋战国·台与苑结合,以台为中心而构成贵族园林,如楚灵王的章华台、吴王阖闾的姑苏台5秦·园林的发展与新兴的皇帝独裁政体相适应,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阿房宫·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在生成期园林发展史中占有中占有重要地位1引渭水为池,池中修筑岛山,乃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并举2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摹拟神仙仙境从此皇家园林多了一个求仙功能6西汉·上林苑:位于长安西郊,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最大水面为昆明池,池中置岛(豫章台),特点:1上林苑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2建筑密度较稀疏3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建章宫:上林苑主要的十二宫之一,宫中有太液池,池中有三岛曰蓬莱、方丈、瀛洲;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以宫殿为主,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它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一池三山”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沿袭到清代·兔园:贵族梁孝王刘武筑于今河南商丘,为用石筑山的首例(东汉称之为梁园,为梁孝王所有,以土为山,以石叠岩,这种土石结合的假山在中国园林史上为首创)·袁广汉园:创造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结合的范例,已能构石为山7东汉·梁翼园:堆假山以象二崤山,山水造景以具体的大自然山水为蓝本,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园林8生成期园林特点·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主流是皇家园林·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二、转折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1、思想解放、文化多元·东汉末,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思想导致士大夫知识分子行动上的两个极端:贪婪奢侈与玩世不恭·士人中流行玄学,重“清谈”,出现了“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山涛、王戎),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反抗礼教束缚,寻求个性解放,具体表现为1饮酒、服饰、猖獗的具体行动2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思想的作风,即所谓“魏晋风流”·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启迪着知识分子阶层对大自然的进一步认识,社会上普遍形成了士人们游山玩水的浪漫风习2皇家园林·邺城:战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城池之一,城市规划上结构完整,以宫城为全盘规划的中心·铜雀园(铜爵园):位于邺城内西北,园内修筑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紧邻宫城,已略具“大内御苑”的性质·华林园:前身名“芳林园”,后赵石虎重修,开凿大池“天泉池”;北齐后主高纬扩建为“仙都苑”,园内五座土山象征五岳,引漳河之水分流四渎为四海·芳林园:曹魏洛阳宫苑的代表之一,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后因避齐王曹芳改名为“华林园”·建康:魏晋南北朝时期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代表园林有大内御苑“华林园““芳乐苑”、行宫御苑“乐游苑”“上林苑”“芳林苑”3私家园林·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对洛阳私家园林有细致描述,私家造园不仅是园林游赏场所,也是人们斗富手段·张伦园:北魏时期的城市型私家园林代表,以大假山景阳山作为园林主景,是土、石筑叠而成土石山,表现天然山岳形象·金谷园:西晋石崇的别墅型私家园林,主要目的为满足游宴生活、安享山林之乐、兼作服食吟咏场所4寺观园林·佛教于东汉中期传入中国,汉明帝指定洛阳白马寺藏佛经,“寺”逐渐由政府馆驿机构转为佛教建筑的专称;道教形成于东汉,奉老子为教主;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佛寺、道观大量出现于城市、近郊、山野地带·寺观园林包含三种情况:1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南北朝时期盛行“舍宅为寺”,贵族官僚把自己的宅邸捐献出来作为佛寺,居住用房改为供奉佛像的殿宇和僧众用房,宅院保留为寺院的附园2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3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绿化环境·著名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著名寺庙:北魏洛阳永宁寺、河南登封嵩岳寺(密檐砖塔)、河南嵩山少林寺·佛教四大丛林:南京栖霞寺、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5其他园林兰亭: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具有公共园林性质的园林6转折期园林特点·园林规模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氛围,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结合·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摹仿自然山水至于适当概括提炼,始终保持“有若自然”的基调·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功能基本消失或仅保留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要成就·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对各地风景名胜区开发起到了主导性作用·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三、全盛期(公元589年-960年)——隋、唐1时代背景·隋唐推行均田制,经济结构中消除庄园领主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恢复小农经济·唐代已经出现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山水画也影响园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的融糅诗情、画意,私家园林中更为明显·观赏植物栽培有了有了很大进步,2皇家园林·皇家园林的分类:1大内御苑:即皇帝宅园,建在皇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2行宫御苑:建于城郊风景优美地带,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驻足之用3离宫御苑:建于城郊优美地带或远离都城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联系的政治中心·唐长安城:城内有三大宫殿区,史称“三大内”,分别为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西内太极宫:即隋朝的大兴宫,唐初改名太极宫并扩建,位于宫城中央;建筑布局依据周代“前朝后寝”原则,分为前朝与内庭两部分;苑林区有三个大水池:东海池、南海池、北海池·东内大明宫:唐太宗为高祖李渊专修的“清暑”行宫,位于宫城东北隅,南部为宫廷区(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北部为苑林区·南内兴庆宫:原名隆庆坊,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扩建为兴庆宫,建筑布局呈不规则状·大内三苑:长安城北建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属于大内御苑·禁苑(隋大兴苑):包括禁苑、东内苑、西内苑三部分,是唐长安城郊主要风景区和狩猎区·长安的行宫御苑有玉华宫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仙游宫等,离宫御苑有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等;洛阳的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代表有有西苑、上阳宫等·华清宫:以骊山脚下的温泉著称,唐太宗贞观十八年造殿赐名“汤泉宫”,天宝六年改名华清宫;“骊山晚照”作为长安八景之一(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西苑:隋代西苑又称显仁宫、会通苑,位于洛阳城西侧,唐代改名为东都苑,武后时名为神都苑;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大体延续汉代以来“一池三山”宫苑模式,以人工开凿的水域“北海”为中心,海中设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园内理水、筑山、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工程极其浩大,在规划设计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中国园林史(整理)

中国园林史(整理)

2、园林转折期主要内容介绍(魏晋南北朝)
• 1、长期动乱,是思想、文化、艺术上有重大 变化的时代。 • 2、山水画、山水诗应运而生,再现自然美的 山水园发展起来。 • 3、出现了公共旅游的城郊风景点。(兰亭) • 4、代表作:铜雀园、芳林苑、华林园
4
3、园林全盛期的主要内容介绍(隋唐)
• 1、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臻于全盛。 • 2、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完全成型,形成了大内御苑、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 3、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相互渗透,并促进私家园 林的发展。(园林开始具有诗画的情趣) • 4、寺观园林世俗化。 • 5、文人园林兴起。 • 6、园林中“置石”普遍。
• 1、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另一 方面暴露出某些颓废的倾向。
• 2、出现两个造园活动高潮:
• • 1)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私园的繁荣; 2)清代中叶清帝苑囿和扬州、江南各地私园的兴盛。
• 3、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
• 4、公共园林较为普遍。 • 5、造就了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家。
5
总结:
• 所谓中国园林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下的园林 史。它不同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欧洲园林那样, 呈现出各个时代迥然不同形式、风格的此起彼 伏、更嬗演变,各个地区迥然不同的形式、风 格的相互影响,复合变异。它是在漫长的历史 进程中的自我完善,因而表现出稳定的、缓慢 的、持续不断的历史演变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 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以帝王贵族狩猎为主,园林 表现为苑囿的形式。 • 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 现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 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 • 园林全盛期——隋唐——园林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文人画 家描绘自然景物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倾向于追求朴素的 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的阶段。 • 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古典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 造园活动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造园艺术上,技巧更 为发达。

园林史总结

园林史总结

园林史总结第一篇:园林史总结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寺观皇家园林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行宫御苑与离宫御园的区别:前者提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后者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三大体系:欧洲体系中国体系西亚体系世界三大模式:一中国园林为主调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二欧式水景为主调的规则式园林三以英国庭院为主调的自然混合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特点:1本与自然高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 3诗情画意 4意境的含蕴筑山:土山土石山石山袁广汉石假山梁冀土假山三山五园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

: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明代一池三山:太液池万岁山园坻屏山论述世界园林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个阶段的园林特点?(1)原始文明时期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园林仅仅是萌芽阶段,还没有出现园林只是在房前屋后出现了“果、木、蔬、圃”的园林萌芽。

(2)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古典园林出现阶段,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造园流派,园林构成要素一致为山(自然山、人造山、冈、平地)、水(自然水、理水)、物(建筑物、植物、动物)等构成。

大多为统治阶级服务。

(3)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园林由私人向公共转化,范围也扩大,由封闭向开放转化;由视觉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化,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

(4)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园林领域大大扩展,成为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学成为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学科。

中国园林的三个源头是什么囿的概念:奴隶主爱狩猎,殷代以后帝王为了避免破坏农田而把狩猎活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四周围墙,养禽兽专人管理,空地上种植果蔬树木开凿水池灌溉,也有一定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这时的囿已经初步具备了园林的功能与格局。

台的概念:台即用土堆筑的高台,用以登高观天象通神明。

台是山的象征,历代帝王均筑高台以祭天,也可登高远眺,观赏风景,成为园林最早的构筑物。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变迁和演化。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古典园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帝王时代。

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商代,当时的园林更多地是为了皇帝和贵族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到了战国时期,园林的规模和设计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其中以秦始皇的苑囿和楚王的云台山园为代表。

这些园林不仅追求自然山水的美景,还融入了人工构筑的池塘、亭台楼阁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造园风格。

随着汉代的兴起,园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园林更加注重景观的布局和构造,以及人文氛围的营造。

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洛阳的洛阳东汉白虎观,它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和婉约的景观著称于世。

此外,杨广时期的大明宫园林也是当时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园林之一。

唐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唐朝时期,园林建设得到了更多的政府和贵族的支持,园林的规模和数量也大大增加。

唐代的园林注重山水和人文的结合,以及意境的营造。

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长安的芙蓉园和华清宫园林,它们以其精湛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成为当时园林艺术的典范。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宋代的园林更加注重细节和工艺,园林的规模和造型也更加多样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它们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和精湛的建筑工艺,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明清时期,园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园林更加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以及与自然的融合。

明代的园林以苏州的退思园和北京的颐和园为代表,清代的园林则以苏州的网师园和拙政园为代表。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湛的建筑工艺,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化和变迁,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从汉唐的宏伟壮丽,到宋明的精致雅致,再到清代的诗情画意,每一代的园林都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国园林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国园林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国园林史复习知识点归纳绪论一、园林的定义:1、建筑学家童寯《江南园林志》:园之布局,虽度幻无尽,而其最简单的需要,完全含于園之内”2、造园学家陈植《长物志校注》:在建筑周围,布置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

亦称“园亭”、“园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庭园”。

3、陈从周《说园》: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大百科全书》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第二阶段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自然征服型社会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隶属关系分1)皇家园林:苑、宫苑、苑囿、御苑等2)私家园林:园亭、园地、池宫、山池、别业、山庄等3)寺观园林:佛寺、道观非主流园林:1)衙署园林、2)公馆园林、3)书园园林、4)茶楼酒肆、5)祠堂园林2、按地方风格:1)江南园林、2)北方园林、3)岭南园林3.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4、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四、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①生成期:殷、周、秦、汉;②转折期:魏、晋、南北朝;③全盛期:隋、唐;④成熟前期:两宋;⑤成熟期:元明清。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蕴涵。

园林生成期1、“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台”: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囿+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公元前11世纪,奴隶社会的殷末周初);“园圃”: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第三个源头。

2、“囿”:王室专门集中豢养狩猎所获禽兽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史一、绪论二、生成期三、转折期四、全盛期五、成熟期一六、成熟期二七、终结期八、基础知识绪论:园林的定义园林的四要素园林的造景风格园林的功能世界古典园林四个阶段的特征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类(园林基址、园林隶属)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园林特点答案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造园著作:无造园种类:皇家园林(主流)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商周:沙丘苑台、灵池,灵囿,灵台春秋战国:章华台、姑苏台秦:上林苑、阿房宫、兰池宫、宜春宫、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思想:造园著作:杨衒《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郦道元《水经注》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邺城: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华林园、仙都苑洛阳:芳林园建康:华林园、芳乐苑(南齐)、乐游园私家园林:北方城市:寿里丘、张伦宅园、金谷园(庄园别墅)、潘岳庄园、陶潜的庄园南方私园:玄圃、谢家庄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原理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思想:科举制>隐士回归,地主小农,儒学回归正统,艺术层面上升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大内御园:大兴城(隋未完成)、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北则大内三苑(禁苑)行宫离宫:长安: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洛阳:西苑、上阳宫私家园林:洛阳:归仁里宅园,裴度宅园、履道坊宅园郊野别墅:平泉庄、安乐公主的庄园、浣花溪草堂、衡山别业、庐山草堂、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寺观园林:长安(大兴善寺)【京城内最大】、唐昌观、慈恩寺、元都观、灵隐寺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成熟一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背景:重文轻武,小农经济空前繁荣、儒>力理学、佛>完全汉化的禅宗、绘画顶峰期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与行宫御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公共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东京:大内御苑:艮岳、后苑、延福宫行宫御苑:东京四苑“琼林园、宜春园、玉津园、金明池“临安:大内御苑:后苑行宫御苑:德寿宫私园:洛阳私家园林较多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赵韩王园、大字寺园独建游憩园:独乐园、董氏东园、刘氏园、丛春园、松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文穆园、张氏园、吕以养花为主:归仁园、李氏任丰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江南私家园林以临安为代表,各种文献记载临安私园名字总计约近百处,大部分集中在西湖一带,其余在城内和钱塘江畔。

江南:私园一般于西湖一带,南段园林、中段园林、北段园林北宋建沧浪亭文人园林:(萌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寺观园林:多于宋建成灵隐寺、净慈寺公共园林:浙江楠溪江苍塘金:中都(北京)大宁宫(寿宁宫)西苑(最大、内有琼华岛)卢沟桥中国古典园林成熟二期:元、明、清初(公元1271—1736年)背景:商品经济长足发展,文化艺术纷呈。

造园著作:明王象晋《群芳谱》、清初陈淏子《花镜》、明计成《园冶》、《一家言》李渔、《长物志》文震亨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元明】)、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与市民园林分庭抗礼。

特征小结:出现地方风格,标志成熟时期百花争艳格局的带来重点园林介绍:元代皇家园林:大宁宫基址上增建明代的皇家园林:西苑、御花园(又名“后苑”)、慈宁宫花园清初:大内御苑:兔园、景山、御花园、慈宁宫花园离宫御苑: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江南私家园林:扬州八大园:影园、休园、嘉树园、五亩之园、王洗马园、卞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筱园苏州: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上海:豫园北京私园:万柳堂(廉园)、清华园、勺园寺观园林:香山寺、圆静寺、碧云寺、大承天护圣寺(后为功德寺)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终结期:清末(公元1736-1911年) 背景: 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岭南园林、江南园林、北方园林 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 紫禁城四大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御花园 行宫御苑:静宜园、静明园、南苑离宫御苑: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避暑山庄、清漪园江南私家园林:(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江南一带河湖密布,又有太湖石等造园材料);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但主要集中在扬州和苏州两地。

扬州:(乾隆时期,是扬州园林的黄金时代) ; 片石山房、个园、寄啸山庄、小盘谷、余园、瘦西湖 苏州:(同治以后,江南地区的私家造园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太湖附近的苏州) ; 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海宁:安澜园上海:豫园(保存着江南园林中最大的一座黄石假山)北京私园:北京是北方造园活动的中心。

北京私家造园活动兴盛的原因:一是在明代和清初汲取江南造园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北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问条件,所形成的地方风格已臻于成熟和定型的境地。

二是继康、乾盛世之后,大量官僚、王公贵戚集聚北京,也大兴宅园。

绪论生成期 转折期 全盛期 成熟期一 成熟期二 终结期 基础知识私家园林的类型:王府花园、会馆园林如半亩园,萃锦园岭南园林:岭南泛指我国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古称南岳。

汉代,岭南地区已出现民间的私家园林;清初,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私家造园活动开始兴盛,又逐渐影响及于潮汕、福建和台湾等地。

清中叶以后日趋兴旺,在园林的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峙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1、琐碎知识2、各时期总结3、重点园林介绍城市:人类文明的产物,依据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物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环境>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相对隔离。

园林:在一定地段,利用改造天然地貌或人为开辟,结合植物栽植与建筑布置,构成一个供人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代替大自然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

园林四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风格:规整式、自然式园林的功能:生产、狩猎、游玩(游山玩水)、观赏、休憩、祭祀世界园林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顺从自然>亲和关系,特点:生产作用,共同管理、共同享受,主观实用、客观观赏功能第二阶段:理性适应,园林产生,风格: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

特点:1、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2、封闭、内向型3、视觉景观美、精神陶冶为目的,非社会4、由工匠、文人、艺术家制造第三阶段:资源掠夺,特点:1、出现向外开放的公共公园2、转换为开放的外向型3、具有了环境效率与社会效益4、由现代的职业造园师设计完成。

第四阶段:共生关系,确立生态园林目标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园林:关于园林相关文字的出现及“瑶池”与“悬圃”的神话欧洲园林:《圣经》中的“伊甸园”伊斯兰园林: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醇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按基址分: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限制因素少,艺术含量高。

0.5-3公顷。

人工山水园乃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

自然山水园(山水园、山地园、水景园):局部或整体用园使用。

按隶属关系:皇家园林(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私家园林(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寺观园林(附属园林及寺观内绿化环境)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皇家园林为主流]、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私家园林异军突起,寺观园林开始兴起]{初步确立园林美学思想} 、全盛期隋唐(公元589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魏晋南北朝之后皇家园林分:大内御苑(相当于皇家的私家园林)离宫御苑(长期居住,处理朝政)行宫御苑(偶游憩或断驻足等)——960年)[所有的风格特征已形成]、成熟一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成熟二期元、明、清初(公元1271—1736年)、终结期清末(公元1736-1911年)中国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3、诗画情趣4、意境蕴含奥姆斯特德作品: 纽约中央公园/ 费城斐蒙公园/ 布鲁克林前景公园/ 波士顿公园林荫路系统/ 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园林绿化/ 芝加哥世博会复道:上面封闭,下面开启,共两层甬道:穿宫苑区,两侧加筑墙垣。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魏:杨衒《洛阳伽蓝记》佛学于宋代完全汉化四大发明于宋朝完成北京西湖十景:泉液流珠、湖水铺玉、平沙落雁、浅涧立鹤、葭白摇风、莲红坠雨、秋波登碧、月浪流光、洞积春云、壁翻晓照明代皇帝多信奉道教。

魏晋南北朝后的皇家造园在一定程度上面受风水学说的影响。

乾隆后期造园风格:总体布局比较灵活,虽非均匀对称,但亦主次分明,中轴线突出>突出宫廷的严谨性。

即后称的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

(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特征总结:生成期总结:1、生成期持续时间长,发展缓慢;2、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主流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在模仿皇园);3、功能由早期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后期游憩、观赏为主;4、建筑物稀疏,未与三要素有密切关系;规划粗放;5、虽本于自然,但未高于自然;6、园林内审美经营出于低级水平,造园活动并未完全到达艺术创作水平。

转折期:1、与生成期相比:规模由大变小;造景由神秘色彩转为自然气氛;创作手法由写实转为写意与写实相结合2、再现自然→表现自然3、设计由粗放变为细致4、游赏成为主导或唯一功能5、建筑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联系密切6、宫纳入都城规划中7、造园活动完全升华至创作全盛期总结:1、皇家园林“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三类型的形成;园林规模宏大;艺术审美方面提升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上代有升华,刻画典型性格及细致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