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审核基本概念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环境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GB/T24000-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问题:人类早期的环境问题;局部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及部分的生态退化等。
近代大规模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在产业革命及二战之后30年间。
集中表现为工业污染向城市污染和农村污染发展,局部污染向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发展。
三、当代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海平面的上升2、臭氧层破坏《关于臭氧层行动世界计划》(1978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赫尔辛基宣言》(1989年)1990年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进行修改《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CFC S类物质的计划。
3、水资源危机表现在供应与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我国,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8000亿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缺水城市达总数的60-70%。
4、海洋污染每年向海洋倾倒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万吨铜、30万吨铅、100万吨有机氯农药。
5、酸雨6、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沙漠化,耕地减少等。
7、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四、环境问题的有关对策的发展: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各国制定各种环境法律、法规及有关污染物排放和质量标准。
企业为此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末端治理。
由于末端处理投资及运行费用,加上政府排放标准越趋严格,企业寻求新方式以减少环境治理费。
“无废工艺”运动在行业中开展,环境保护措施渐由末端治理向全程序控制转变,并进一步发展为清洁生产。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目前我国关于环境的权威定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给出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
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各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马斯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的粉尘,一周内近60人死亡,千人呼吸系统疾病。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由于大量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
3)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由于大气严重污染,有5900多人患病,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先后死亡1万多人。
5)四日市事件,发生于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废气严重污染大气,许多居民患上哮喘病,多人死亡。
6)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人们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贝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60多人死亡。
7)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于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人们食用用含镉废水污染的河化和稻米而中毒,死亡一百多人。
8)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九州爱知县一带,人们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后造成中毒,患者超过1万人,16人死亡。
(二)环境污染和污染源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物质因素引起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污染。
现在人们主要关注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统称为污染源。
审核的概念和分类

审核的概念和分类审核是指对某种事物进行检查、评估和确认的过程。
在不同的领域,审核的概念和分类有所不同,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审核的基本概念。
审核是指对某种事物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其合规性、合法性、符合性或有效性。
通过对事物进行审核,可以确保其达到既定的标准、要求或目标,或者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在商业领域,审核主要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两大类。
内部审核是由组织内部的员工或部门对组织的运营、管理、流程等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保其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合规性。
外部审核则是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的,在法律、财务、环境等方面对组织进行独立的评估和检查,以确认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要求。
在财务领域,审核主要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组织自身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其财务、运营和风险管理进行独立而客观的评估和检查,以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外部审计则是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独立机构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验证,以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业绩。
在信息技术领域,审核主要分为信息系统审计和数据安全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是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认其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
数据安全审计则是对组织的数据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认其数据保护、隐私保护和合规要求的实施情况。
在环境领域,审核主要分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工程项目、规划、政策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和检查,以预测和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则是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认其环境政策、目标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在法律领域,审核主要分为法律风险审核和合规性审核。
法律风险审核是对组织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认其法律合规性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合规性审核则是对组织的合规性管理和合规要求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认其合规体系和合规经营行为的合规性。
初始环境评审的一般介绍

初始环境评审的一般介绍什么是初始环境评审?初始环境评审是项目启动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评估项目启动所需的基本环境和条件是否具备,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初始环境评审通常由项目管理团队或项目发起人负责组织和执行,目的是在项目启动前对项目的环境、资源、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规划。
通过初始环境评审,项目团队可以确定项目启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识别可能影响项目进展的风险和障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初始环境评审的重要性1.风险识别和管理初始环境评审有助于识别项目启动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应对,从而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2.资源规划和分配通过对项目启动前的资源情况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分配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项目有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3.决策依据初始环境评审为项目启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有利于决策者在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4.项目目标明确通过初始环境评审,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和可行性,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方向不清晰的问题。
初始环境评审的流程初始环境评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确定评审范围和目标在进行初始环境评审之前,需要明确评审的范围、目标和重点,明确评审的内容和目的,为评审的进行提供指导。
2.收集必要信息收集项目启动所需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包括项目背景、需求分析、资源情况、风险分析等,为评审提供必要的依据。
3.分析和评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识别项目启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定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和关键风险点。
4.制定评审报告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编制评审报告,包括评审结论、建议措施和风险提示,为项目管理团队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5.决策和规划根据评审报告的结果,项目管理团队和决策者可以进行相应的决策和规划,调整项目的方向和策略,确保项目的启动和实施顺利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指标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的影响(后果)进⾏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的是⿎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类活动。
环境影响评价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动,可为建设项⽬的⼯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评价(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根据国家和地⽅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调查、监测和分析的⽅法,对区域环境质量进⾏定量判断,并说明其与⼈体健康、⽣态系统的相关关系。
环境质量评价根据不同时间域,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在空间域上,分为局地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全球环境质量评价等。
建设项⽬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估是指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分析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法和管理⽔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的作⽤。
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的条件:①基本上适⽤于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②对各种替代⽅案(包括项⽬部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较;③⽣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专家都能了解可能的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④包括⼴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政审查程序⑤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4点:1、判断功能:以⼈的需求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HSE审核

1.7.1 按部门审核
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审核,即对部门涉及的体系中的各个要素进行 审核。强化了组织机构职能的概念。
优点:审核时间比较集中,审核效率高,对正常的生产经营影 响小。
缺点:审核内容比较分散,要素覆盖可能不全面。
1.7.2 按要素审核
以要素为线索进行审核,即针对一个要素的不同环节到不同部门 进行审核。以便作出对该要素的审核结论。
例行的常规审核; 5.内审的频度根据体系运行状况,由组织确定,在年度审核计划中
明确; 6.内审分常规审核和特殊情况的追加审核(法律、法规变更、风险
变更、事故以及相关方的抱怨、机构变化等)。
第三节 内部审核的步骤
3.1 审核策划与准备阶段; 3.2 现场审核阶段; 3.3 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阶段。
3.1 审核策划与准备阶段
3.2.4 确定不符合时的注意事项:
3.1.3.2 审核计划的内容:
_审核目的; _审核范围; _审核准则; _审核组成员; _审核日期; _审核日程安排(重点审核的部门和单位); _管理者代表(或经理)批准。
注: 提前下发传达审核计划。
3.1.4编制和准备审核工作文件
审核文件的类型: —审核计划; —检查表; —日程安排表(分工表); —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审核记录; —不符合报告; —不符合项分布表; —审核报告。
内容提要:
第一章:基本概念 第二章:审核 第三章:管理评审
1.1 审核 (1)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 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 内部审核,有时称为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 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符合声明的基础。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颁布)。 ❖ 行政法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颁布)。 ❖ 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规章 ❖ 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5页/共60页
第二节 环境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评价的分类:按照所评价的环境质量的时间属性,环境评 价可以分成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三种类型。
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是对某一区域某一历史阶段的环境质量的历 史变化的评价,评价的资料为历史数据。这种评价可以预测环境 质量的变化发展趋势。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利用近期的环境监测数据,反映的是区域环 境质量的现状,是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环境规划的基础。
第23页/共60页
环境影响分类筛选
① 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2003年)。
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管理分类 ❖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对环境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应
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 原料、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或毒性
大、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 ➢ 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重要生态功能改变,或生物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预测人为活动造成环境质量 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属于技术层面 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进行评价与管理的法律依 据,属法规和管理层面的概念。
第20页/共60页
(二)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 法规体系 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行政规章、地方法规组成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见图) ❖ 管理机构
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的基本概念是指环境的定义、组成和作用。
环境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总体。
它包括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环境的定义是指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环境还包括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环境的组成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了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
它们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社会环境包括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的结果。
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环境对人类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优良的环境可以提供清洁的空气、新鲜的水源和富饶的土地,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环境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良好的环境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的适应性。
再次,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
深入讨论环境的基本概念,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挑战。
环境保护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例如,空气和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环境意识和教育。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环境保护的成效。
其次,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通过监测环境质量和监督环境污染源的排放,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再次,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资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
例如,设立环境保护部门和机构,发布环境保护法律和标准,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等。
此外,国际社会也加强了环境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名词解释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名词解释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对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的过程。
环
境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为管理环境方面的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评估这些政策、程序和措施是否符合相关的环境管理标准和法规的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通常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两个阶段。
内部审核是由组织
内部的审核员或审核团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外部审核则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审核机构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以验证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审核员通常会对组织的环境政策、目标和目标的实现
情况进行审查,评估组织的环境管理程序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检查组织是否符合相关的环境管理标准和法规要求,以及评估组织的环境绩效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是帮助组织确保其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促进组织对环境的管理和改善,降低环境风险,提高环境绩效,增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组织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进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提高组织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组织管理环境方面的工具和方法之一,是确保
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和符合法规要求的重要手段。
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组织可以加强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环境绩效和管理水平,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
环保验收 复核

环保验收复核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控制污染,许多企业都需要接受环保验收和复核的要求。
本篇文章将讨论环保验收复核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环保验收和复核的定义环保验收,是指一定标准下企业和工程的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工作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得出结论和建议的整个过程。
环保验收通常是在新建项目启动之前进行的。
环保复核,是指对已经建设完毕并投产的项目,对其环境保护效果的检验和评估,以及对其环境修复工作、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监督和调查。
二、环保验收和复核流程1.环保验收(1)申报验收:企业向环保部门申请环保验收。
(2)审查申请: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申请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核意见。
(3)环保评估:环保机构对企业进行环保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环保措施、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等方面。
(4)评估报告:环保机构编制评估报告并提交环保部门。
(5)验收结论:环保部门根据评估报告和现场检查结果,做出环保验收结论。
2.环保复核(1)企业申报复核:企业提交环保复核申请。
(2)发出公告:环保部门根据申请发布复核公告。
(3)调查核实:环保部门派出核查组对企业进行调查核实。
(4)复核报告:环保组织编制复核报告并递交给环保部门。
(5)复核结论:环保部门根据复核报告和现场调查结果,做出复核结论。
三、环保验收和复核的注意事项1.企业要密切关注政策和法规的改变,及时更新相关制度和流程。
2.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环保目标和责任,并及时改进环保工作。
3.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准确、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对其环保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
4.企业必须加强对环保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环保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管,确保其有效性。
结论环保验收和复核是完善环保制度、保障环境安全的必要措施。
企业在进行环保验收复核工作时,必须明确自己的环保目标和责任,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环保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环境安全的实现。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基本概念:A.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B.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C.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的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D.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按评价对象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预测、选择、导向(核心)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法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A.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B.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79年) C.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环评制度D.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于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E.2004年,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F.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相关法G.《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它是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极为重要和可操作性强的行政法规。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可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审核基本概念,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

电子文件编码
HJSH002
页码
4-1
●环境审核定义
ISO14011中环境审核定义为:“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特定的环境活动、事件、状况、管理体系。或有关上述事项的信息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
ISO14011中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定义为:“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和一个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
在审核全过程中,审核员就独立进行审核活动,保持客观、不存偏见、无利害关系。保证审核过程及审核发现与审核结论的客观性。视委托方决定审核活动可由内部人员或外部人员承担,组织内部的审核员应与审核主题事项无直接责任。审核员应具备从事审核相应的知识、技能与经验。
(3)遵守审核的职业道德
审核员应认真、勤勉、娴熟、明断地从事环境审核。除非有委托方和受审核方的许可,审核员不得向任何第一方泄漏审核中得到的信息及最终审核报告。
(1)确定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情况;
(2)判定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3)发现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可予改进的领域;
(4)评估管理评审在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持续适用和有效方面效能;
(5)评价有意与之建立合同关系的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
文件名
电子文件编码
HJSH002
页码
(4)依据系统化程序和审核准则审核
环境审核应根据一套文件化的、确切规定的方法与系统化的程序予以实施;以加强一致性和可靠性。任何类型的环境审核,都应采用一致的方法和程序,即通用原则和相应类型环境审核的指南。
(5)依据证据和发现进行判断
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审核知识讲义

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审核知识讲义一、导言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是一个负责任和具有影响力的角色。
审核员必须具备严谨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审核过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审核员的培训过程中,必须提供详尽的审核知识,以帮助审核员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为了实现其宗旨、政策和目标所应用的相关组织结构、责任、实践、程序、过程和资源的集合。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通过不断改进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国家注册审核员的职责作为国家注册审核员,你的主要职责是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这涉及到对组织的政策、程序、实践、过程和资源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环境管理标准和法规。
具体的职责包括:1. 收集和评估组织提供的相关信息;2. 制定审计计划和进行审核;3. 确保审核过程的公正和客观性;4. 对审核结果进行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审核知识1. 环境管理标准审核员必须熟悉国家和国际上的环境管理标准,如ISO 14001。
他们需要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如何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
2. 审核流程审核员必须了解正确的审核流程,包括计划、准备、执行、报告和跟踪。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收集和评估信息,以及如何准备并提交审核报告。
3.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审核员必须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包括组织结构、环境政策、目标和计划、文件和记录、法规遵从等。
他们需要评估这些要素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
4. 原则和技巧审核员还需要了解审核的原则和技巧。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调查,以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培训内容对于审核员的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1.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ISO 14001标准的要求和应用;3. 审核流程和技巧;4. 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和评价方法;5. 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
六、结语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是一个重要的职业角色,他们可以通过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促进其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浅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摘要】本文就个人经验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基本概念、内容及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对现场展开式审核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内审员的角度,对如何做好内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多投标项目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作为竞标的基本要求,我公司自1998年以来,先后通过了三个体系的认证,并形成了“三标一体化”。
本人作为公司的内部审核员,曾参加过多个分公司及施工项目的内部审核,下面就内部审核,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审核的基本概念1、审核的定义所谓审核,是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审核类别按照定义,根据审核者的身份及目的不同,审核可以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两种基本类型。
内部审核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者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语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其工作一般由熟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又熟悉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人员(即内审员)完成。
外部审核包括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具有认证资质的机构进行。
二、内部审核的目的凡是认证企业,每年最少要组织一次内审,以提供体系、制度、要求运行和正确实施证据,对照标准发现问题,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改进,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因为三个标准均要求企业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内部审核。
2、是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不断改进的一种途径,通过内审发现问题,为体系的持续改进寻找切入点。
3、外部审核之前的自查自纠,以便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为外审顺利通过打基础。
三、内部审核的内容及方法主责部门(即企业中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组织企业的内部审核。
环境审核工作总结

环境审核工作总结
环境审核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环境审核工作,现在是时候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了。
首先,我们对各类企业和机构进行了环境审核,包括工厂、矿山、化工厂等。
通过对它们的生产过程、废水废气排放情况进行审核,我们发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这些工作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我们还对一些重点项目进行了环境审核,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通过审核,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环境风险,并及时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这些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化的环境审核意见。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了力量。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环境审核工作,不断提高审核水平和质量,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境审核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美丽的地球家园努力奋斗!。
建设项目环评的环境管理体系与认证

建设项目环评的环境管理体系与认证建设项目环评的环境管理体系与认证是指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来验证和评估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从环评的基本概念、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认证的意义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评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进行之前,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识别和评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风险,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意见,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在建设项目环评中,建立一个科学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保障项目环境友好性的关键。
环境管理体系是指一系列组成的、互相关联的环境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责任与权力、规划与目标、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
其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规划、组织、监控和改进环境相关的活动,减少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构建环境管理体系时,可以参考国际标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模型,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环境政策、目标和计划,识别和控制环境风险,持续改进环境绩效。
三、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以验证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国际标准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信任和公信力: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向社会、政府和相关利益方证明项目对环境的管理水平和承诺,增强公众对项目的信任和认可。
2. 合规和合法性: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升项目的合规和合法性。
3. 国际竞争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要求,获得认证可提升项目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项目赢得更多商机。
0.主要内容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概念与基本原则2.环境管

文件评审的实施(6.3)
•评审相关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记录,并确定其针 对审核准则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现场审核活动的准备(6.4)
•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组工作分配
•准备工作文件
3.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
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6.5)
•举行首次会议 •审核中的沟通
•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
•确定本次内审的可行性
•组建内审组
•与受审核部门建立初步接触
3.1.1环境管理体系内审的目的
1 判定体系的建立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2 判定体系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3 发现EMS体系中可予改进的领域 4 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
3.1.2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GB/T24001标准 •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适用于组织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审核发现audit findings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
审核结论audit conclusion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内审持续时间
•内审方案的范围
•差旅的时间和费用
2.2.4环境管理体系内审方案程序
•策划并制订每次内审计划的程序 •保证内审员及内审组长能力的程序 •选择适当的内审组长并赋予他们职责和作用的程序
•内审工作进行程序
•进行审核跟踪的程序
•监视内审方案的业绩和有效性的程序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内审方案总成就的程序
审核范围audit scope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知识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知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那么你对环境保护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环境保护基本概念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环境保护基本概念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给“环境”所下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这一定义把环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的自然因素总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环境,其特点是天然形成,无人工干预;一类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即在天然的自然因素总体上,人类经过有意识的劳动而构造出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
如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对于这两类环境均予以保护。
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其内容主要有:(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什么是“生态文明”、“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国家级生态县: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
生态乡镇: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乡镇级行政区域。
环境审核基本概念

页 码
4-3
●环境审核原则
(1)明确环境审核的目的和范畴
审核环境活动、环境事件、环境状况或环境治理体系的目的,取决于环境审核的主题事项和托付方的需要。另外,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环境审核的目的也不一样。审核应依据托付方的审核目的来进行。审核范畴规定了审核的区域和内容。审核范畴依照满足审核目的需要来决定的。在审核开始前将审核目的与范畴通报受审核方。(2)保证审核的客观性
(7)审核发觉应征得受审核方的认可
如此方便受审核方了解情形和对审核发觉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环境治理体系审核相关方
审核过程有关的各方面包括审核组长、审核员、审核组、托付方和受审核方。每一方面在审核过程中都起到相应的作用。
和环境审核定义比较,所不同的是审核范畴,环境治理体系是环境审核的一种,即只限于一个组织的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审核和环境治理体系审核都要求客观地猎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判,以判定所审核的主题事项是否符合有关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托付方。
之因此说环境审核或环境治理体系审核是一种系统化验证过程,因为环境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一种有打算、有步骤、依照一套系统化的程序而进行的活动。从审核范畴的确定、审核预备、审核打算、审核实施、审核报告到审核终止各项活动构成完整的系统。环境审核第一要求审核的主题事项具有充足的供实施审核用的文件和资料,审核过程应预备各种文件化的表格、检查清单和记录,并按照文件化的程序和方法来实施,审核结果形成正式文件。
(4)依据系统化程序和审核准则审核
环境审核应依照一套文件化的、确切规定的方法与系统化的程序予以实施;以加强一致性和可靠性。任何类型的环境审核,都应采纳一致的方法和程序,即通用原则和相应类型环境审核的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都要求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所审核的主题事项是否符合有关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
之所以说环境审核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一种系统化验证过程,因为环境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根据一套系统化的程序而进行的活动。从审核范围的确定、审核准备、审核计划、审核实施、审核报告到审核结束各项活动构成完整的系统。环境审核首先要求审核的主题事项具有充足的供实施审核用的文件和资料,审核过程应准备各种文件化的表格、检查清单和记录,并按照文件化的程序和方法来实施,审核结果形成正式文件。
③第三方审核通常是以ISO14001标准的认证为目的。第三方审核是由独立公正并由权威部门认可的机构来承担。这种审核和评价要求相当严格。
第一方审核通常称为内部审核,而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通常统称为外部审核。外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与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原则和顺序一致,在审核目的和具体方法上有些不同。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
4-3
●环境审核原则
(1)明确环境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审核环境活动、环境事件、环境状况或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取决于环境审核的主题事项和委托方的需要。另外,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环境审核的目的也不一样。审核应依据委托方的审核目的来进行。审核范围规定了审核的区域和内容。审核范围根据满足审核目的需要来决定的。在审核开始前将审核目的与范围通报受审核方。(2)保证审核的客观性
(1)确定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情况;
(2)判定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3)发现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可予改进的领域;
(4)评估管理评审在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持续适用和有效方面效能;
(5)评价有意与之建立合同关系的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2
页 码
在审核全过程中,审核员就独立进行审核活动,保持客观、不存偏见、无利害关系。保证审核过程及审核发现与审核结论的客观性。视委托方决定审核活动可由内部人员或外部人员承担,组织内部的审核员应与审核主题事项无直接责任。审核员应具备从事审核相应的知识、技能与经验。
(3)遵守审核的职业道德
审核员应认真、勤勉、娴熟、明断地从事环境审核。除非有委托方和受审核方的许可,审核员不得向任何第一方泄漏审核中得到的信息及最终审核报告。
(4)依据系统化程序和审核准则审核
环境审核应根据一套文件化的、确切规定的方法与系统化的程序予以实施;以加强一致性和可靠性。任何类型的环境审核,都应采用一致的方法和程序,即通用原则和相应类型环境审核的指南。
(5)依据证据和发现进行判断
审查、评价和判定是否符合体系要求,应依据审核过程中收集、分析和记录的信息,不应掺杂主观想象。审核证据的质量和数量应具有这样的水平,即参照同一审核准则由不同的审核员分别对同样的审核证据进行评价,能取得相似的审核发现和结论。
●环境审核应具备的条件和分类
文件名
电子文件编码
HJSH002
页 码
4-2
(1)开始审核前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审核主题事项具有足够的信息资料;
②具备充足资源开展审核活动;
③受审核方能充分合作。
(2)环境审核由于审核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①第一方审核组织内部进行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②第二方审核通常是对供应商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由需方组织中能胜任的人员承担。
文件名
电子文件编码
HJSH002
页 码
4-4
(6)抽样原则
由于环境审核要受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收集到的证据只是可得信息的样本,因而所有的环境审核结论都具有不确定性。环境审核员在对审核进行策划和实施时应考虑到所收集的审核证据的局限性,并对这些因素予以考虑。审核员应努力获取充足的审核证据,以便对可能影响任何审核结论的个别重要审核发现和次要审核发现集合予以考虑。
(7)审核发现应征得受审核方的认可
这样方便受审核方了解情况和对审核发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相关方
审核过程有关的各方面包括审核组长、审核员、审核组、委托方和受审核方。每一方面在审核过程中都起到相应的作用。
环境审核基本概念
文 件 名
电子文件编码
HJSH002
页 码
4-1
●环境审核定义
ISO14011中环境审核定义为:“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特定的环境活动、事件、状况、管理体系。或有关上述事项的信息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
ISO14011中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定义为:“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和一个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