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
试析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试析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作者:乌敦花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1期摘要:众所周知,世间有很多值得收藏、珍惜的宝贝,博物馆更是拥有不胜枚举的稀有文物藏品。
文物藏品不仅仅是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还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冲击。
文物藏品更能反映出某一时期的文化理念、社会风貌、历史事迹等,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要对文物藏品进行深入研究才可以找到其有价值的地方。
如何加强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是做好文物藏品收藏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利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逐渐受到现代多媒体形式的冲击,人们去博物馆参观已经成为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但是纵观全局,博物馆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博物馆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
与此同时,博物馆用展览的形式突显文物藏品的研究价值、教育价值以及欣赏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审美水平,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保护力度显然不够,导致文物藏品资源浪费情况突出。
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文物的收藏工作,真正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1 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审美水平的逐渐提高,促使精神文化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发展中国社会公众文化事业是有利的。
新时代的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的意义,是在更好地满足人们观览的视觉追求的同时,还可以建设好文化精神内核。
因此,各个地方的博物馆都应该加强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力度,发挥出文物藏品的价值,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2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博物馆内的文物藏品从本质上看,文物藏品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文物藏品所蕴含的价值,将其最好的文化价值发挥出来。
对此,下文将从三个方面概述文物藏品的科学、合理化利用措施。
浅析馆藏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馆 藏文 物保 护 存在 的 问题 与对 策
贺春 旎
( 陈嘉庚纪念馆 , 福建 厦 门 3 6 1 0 2 1 )
摘 要 : 通 过 对 当前 馆 藏 文 物 保 护 与 管 理 现 状 的 分 析 , 指 出 了其 存 在 的 问题 , 并 在 法 律 宣传 、 人 员 配
备、 经 费投 入 、 政 府 支持 等 方 面提 出 了有 针 对 性 的 措 施 。 关键 词 : 馆 藏 文物 ; 文物保 护 管理 ; 纪念馆 ; 博物 馆 ; 展 览馆
2 0 1 3年 6月 第 l 1 期 总第 2 8 5 期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n e r Mo n g o h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bg y & Ec o n o my
J u n e 2 01 3
N o . 1 l T o t M N o . 2 8 5
及 时 回收 , 造 成文 物 的流失 。此外 , 馆 内的文 物管 理 机制不 建全 , 规章 制度不 完整 , 现 有 的制 度 得 不 到 很
作 。 同时 , 文 物部 门特别 要研 究将 文 物管理 、 合 理 的 经 济 开 发 以及 发 挥 文 物 的 社 会 影 响 这 三 者 更 好 地 结 合起 来 , 使之 能互相 促进 , 和谐 发 展 。 2 . 3 加 强 法 制 宣传 , 提 高社会 共识
它 们 直 观 地 记 载 着 历 史 文 化 的 发 展 进 程 。 文 物 不 可 再生 , 也 不 可 复 制 。 因此 , 在 利 用 文 物 的 陈 列 展 览 而
则 》, 大力 呼 吁政府 有 关 部 门采 取 切 实措 施 , 努 力 贯 彻执 行这 两个法 律 文件 。
浅谈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的几点措施
浅谈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的几点措施文物是历史中人类活动留下来的遗产,从不同的层面反映各个时期的人类活动、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等,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前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是当前博物馆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博物馆文物保护措施博物馆作为社会的公共服务机构,是社会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保存和研究历史的见证物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长期和谐发展服务的,为社会公众服务。
展览是博物馆为社会提供的最有效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
序厅是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展览的开始部分,以内容来说它是展览的高度概括。
序厅设计应当集中体现陈列展览的主题思想,起到点题、烘托气氛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博物馆界对于序厅设计的重要性都非常认同,却对序厅产生、发展、设计元素构成等问题则没有进行过探讨,这也暴露了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基础研究的不足。
目前,许多博物馆展览设计的资料和理论书籍更多的关注设计中的形式原则,而对使用者-观众对展览设计意义的关注度不够,无法从本质来揭示博物馆艺术设计原则中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也决定了设计者是否能真正从关爱“人”的角度出发去解决展览的设计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本选题在博物馆学和艺术设计学理论指导下,试图通过对展览中的一个基本单元部分——序厅的研究,去寻找利用建筑学中相关的人与环境的理论从使用者的角度对整个展览设计进行有效研究。
文物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遗迹,具有很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如何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那么作为我国应当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呢?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一、政府支持,加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文物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的难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政府不仅要从政策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还要在行动上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即为文化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总结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总结
作为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陈列展览工作是展示馆藏文物和艺术品的重要方式,也是向观众传递知识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此,我将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展览质量和观众体验。
首先,我们的陈列展览工作在文物保护和展示手段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在文物
保护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的环境保护和定期检测,确保文物的保存状态。
在展示手段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创新,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手段,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其次,我们的展览策划和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展览策划方面,我们需要
更加注重展览的主题性和连贯性,让展览更有深度和内涵。
在展览设计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展览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让观众在参观展览时能够有更好的观赏体验。
最后,我们的教育和解说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解
说员,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讲解能力,让观众在参观展览时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总的来说,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工作。
我们需
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不断创新,以期能够更好地展示馆藏文物,传递知识和文化,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
希望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博物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博物馆管理办法:博物馆馆内展陈布展要求
博物馆管理办法:博物馆馆内展陈布展要求引言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机构,承载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使命。
对于博物馆来说,展陈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布展展示馆藏文物和展品,向观众传递相关的知识和文化价值。
因此,科学合理的展陈布展要求对于博物馆的发展与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博物馆馆内展陈布展的要求进行详细讨论,包括藏品保护要求、展陈主题设计、展品陈列方式、展览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藏品保护要求1.环境控制:博物馆展陈场所应具备恒温、恒湿、低照度等环境条件,以保证文物不受湿度、温度和光线的影响。
2.防灰尘和污染:展品要求定期进行清洁,并采取有效的防尘、防污染措施。
展陈空间要做好通风排湿和防尘措施,避免灰尘进入展览区域。
3.恰当的陈列材料:选择无腐蚀、无污染、对文物不产生化学反应的陈列材料,以避免对展品的损害。
4.安全保护设施:配备安全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等设施,确保展品的安全。
展陈主题设计1.确定展览主题:根据馆内的藏品和历史背景,确定展览的主题和内容,确保展览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合理安排展览顺序:根据观众的浏览习惯和展览内容的关联性,合理安排展品的陈列顺序,使观众能够顺利地理解展览内容。
3.采用多样化的展陈手法:展览可以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以丰富观众的感官体验,提高展览的吸引力。
4.注重展品与场景的协调:结合展览主题,选择合适的展陈道具、照明和背景装饰,与展品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5.考虑观众需求: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设计展览内容和展览方式,使观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展品陈列方式1.分类陈列:根据文物的种类、时代或地域等因素,合理进行分类陈列,方便观众了解和比较。
2.时空背景展示:根据文物的历史属性和时空背景,创建恰当的展陈环境和场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
3.重点突出展示:对于馆内重点藏品,可以通过突出展示的方式引起观众的关注,如单独设立展区或采用特殊的展陈手法。
论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
论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公众展示馆藏文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保护环境和风险,需要各方共同合作、保障文物安全。
本文将从物理环境、人员保护和应急措施三个方面探讨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
首先,物理环境是保护文物的第一道屏障。
建议在策划及设计展示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物理环境因素,高度重视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安全。
例如,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高精度的温湿度控制设备和恒温装置,确保文物长期保存及展出期间环境稳定,不被恶劣环境影响。
此外,对展厅空气净化设施、防火、防盗、防漏电等各类物理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更新,保证设备的状态完好,引导游客文明参观,有序游览展览。
其次,人员保护也是保护文物的重要环节。
在陈列展览前,应对涉展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了解文物保护的概念、知识和技能,强化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保护技能和水平。
在展览过程中,应当派出专门的人员进行值班管理,并配备专业的文物保管人员,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展览现场的安全。
同时,对观众应加强引导和监督,防止由于人为因素而对文物造成破坏。
如对文物打闪光灯、抚摸、触碰、摆弄等不良行为,应及时加以制止并加以教育引导,提高公众文物保护的自觉性和文明素养。
最后,应急措施也是文物陈列展览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当在展览上线前阶段,就制定严密、周全的应急预案,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特别是突发情况下的保护措施。
同时,应组织应急演练,让管理人员及专业保护人员熟练掌握文物突发情况的处置方法,确保对文物进行及时有效救护和保护。
如果万一出现了文物损坏事故,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进行报警、立案和调查,及时组织抢修及救护。
并对事故作出总结,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以更好地保护文物。
综上所述,陈列展览是馆藏文物展示的重要途径,但文物的保护及安全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在展览前,应全面考虑物理环境、人员保护和应急措施等因素,制定全面、完善的文物保护措施。
故宫建筑中的宝贝们珍贵文物的陈列与保护
故宫建筑中的宝贝们珍贵文物的陈列与保护故宫建筑中的宝贝们:珍贵文物的陈列与保护故宫,位于中国北京,是一处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宫殿建筑群。
作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象征,故宫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除了具有文化价值,更是历史长河中的瑰宝。
然而,如何恰当地陈列和保护这些宝贝们,成为了故宫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故宫建筑中宝贵文物的陈列与保护措施。
一、陈列方式故宫内的宝贵文物以不同的陈列方式展示给观众。
首先是「实景陈列」。
由于文物的多样性和数量众多,有一些文物是以实景方式展示,例如宫殿、花园等建筑本身就是具有较大观赏价值的文物。
实景陈列使得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古代宫廷的规模和氛围,更好地理解文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其次是「主题陈列」。
主题陈列侧重于以特定的主题来展示文物。
例如,在某个展厅中可能专门陈列了与宫廷生活相关的文物,或者是某个朝代的重要文物集中展示。
主题陈列能够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背后故事和历史价值。
最后是「多媒体陈列」。
随着科技的发展,故宫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文物。
例如,在一些展览中,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文物原貌,使观众感受到更加真实的历史场景。
多媒体陈列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也更好地保护了文物本身。
二、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故宫中的珍贵文物,故宫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是「环境保护」。
故宫要求控制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以避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维护,确保文物所处环境的稳定性。
其次是「物理保护」。
物理保护包括文物的包装、存放和运输等方面。
故宫专门建立了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制定最佳的文物保护措施,并重要文物采取防潮、防尘、防火等措施,确保文物的安全。
另外,「修复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故宫建立了专业的修复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修复人员对损坏的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
修复保护在尊重文物原貌的基础上,使文物可以继续展示并向观众传递历史价值。
最后,「安全保护」也是文物保护中的重要环节。
博物馆陈列品保护操作规章制度细则
博物馆陈列品保护操作规章制度细则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博物馆陈列品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保护和传承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文物,制定一套完善的操作规章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环境保护为了保护博物馆陈列品的材质和物理特性,博物馆应保持恒定的温湿度,防止光线直接暴露,控制空气质量。
馆内应设置恒温恒湿设备,避免温度和湿度波动对文物产生损害。
另外,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并设立温湿度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博物馆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文物免受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光辐射的损害。
利用屏蔽窗帘、玻璃、UV滤光片等手段降低光线照射强度,避免颜色褪色、材质老化等问题。
此外,应定期检测和修复玻璃、灯具等设施,确保正常使用。
二、安全措施博物馆陈列品的安全问题既涉及外部环境的安全,也包括内部管理的安全。
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安装摄像设备,加强巡逻,确保博物馆内外环境的安全。
在陈列展示方面,应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避免触摸、碰撞和渗透等造成的损伤。
设置限制区域、防护装置和警示标识,保证游客在正确位置欣赏文物。
另外,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防火防灾防火防灾工作是博物馆保护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博物馆应建立健全的防火制度,配备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的有效性。
此外,要开展定期消防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能力和火灾应对技能。
博物馆内部要设置监测设备,及时发现非正常操作和异常状况,对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并定期组织对易燃、易爆品的检查和清理。
四、维护保养博物馆陈列品的维护保养工作是保护文物长期保存和展示的重要环节。
博物馆应建立清洁保护制度,规定维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和频率。
对于不同材质的文物,要采用不同的清洁方法和器具,确保文物表面的清洁和保护。
博物馆还应制定文物修复和保养计划,设立专门的修复工作室或实验室,吸引专业人员加入,进行文物的修复和研究。
展厅文物管理制度
展厅文物管理制度一、综述展厅是文物展览和宣传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平台。
展厅文物管理是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文物、提高文物价值、展示文物特色和魅力,广泛宣传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和完善展厅文物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制度内容1. 文物保护原则(1)保护第一原则。
展厅文物管理以保护为首要任务,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是展厅文物管理的核心。
(2)严禁私自移动和更改文物位置。
除非得到相关责任人的书面同意,否则严禁擅自移动、更改文物展示位置,以免损坏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3)定期检查和保养文物。
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文物的状态良好。
2. 展厅文物管理流程(1)文物展示策划。
在文物展示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策划工作,确定展示主题和展示方式,确保展示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学术性。
(2)文物陈列布展。
在进行文物陈列布展时,需要考虑文物的特点和展示要求,通过科学的布展设计,使文物展示更具有吸引力。
(3)展示监管和巡视。
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管和巡视机制,定期检查文物的展示情况,确保文物状态良好。
3. 展厅文物安全管理(1)安全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确保文物的安全。
(2)火灾防范和应急预案。
建立火灾防范和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4. 文物管理人员管理(1)培训和考核。
对文物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文物管理能力。
(2)责任落实。
明确文物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和职责,加强责任落实,确保文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5. 文物监管和监督(1)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文物管理的监督机制,对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接受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力量对文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建议,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
6. 文物管理档案管理(1)建立文物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对文物的展示和管理进行档案记录,便于日后查询和管理。
论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
论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展示馆藏文物、展示文化遗产、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陈列展览过程中,保护馆藏文物显得尤为重要。
馆藏文物是博物馆的珍贵财富,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能够保护文物本身,还能够延长文物的寿命,使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到文物的魅力。
在陈列展览过程中,如何保护馆藏文物成为了博物馆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文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陈列展览中,博物馆会根据文物的特点和状态,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对于易受潮的文物,可以安排在湿度控制良好的展柜中展示;对于易受光线照射的文物,可以采取遮光处理;对于易受触碰的文物,可以设置护栏或者限制触摸的区域等。
通过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文物不受到损坏。
加强对展览区域的监管和保护。
在陈列展览过程中,展览区域是文物相对集中的地方。
对展览区域的监管和保护显得十分必要。
博物馆可以设置监控摄像头,加强安保力量,确保展览区域的安全。
也可以设置警示牌或者警戒线,提醒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对文物造成意外的损坏。
加强文物的日常保养工作。
在陈列展览过程中,文物是长时间暴露在观众视野之中的,因此需要进行日常的保养工作。
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易受潮湿、虫蛀等问题的文物,可以通过湿度控制、杀虫防蛀等手段进行防治。
通过加强文物的日常保养工作,能够减少文物的损坏程度,延长文物的寿命。
加强观众教育,提升观众保护文物的意识。
在陈列展览过程中,观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提升观众保护文物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博物馆可以通过展览布局、文物说明牌、导览解说等方式,引导观众正确观赏文物,避免触摸、损坏文物。
也可以通过展览主题、文物背后的故事等方式,激发观众对文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通过加强观众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文物意外损坏的几率。
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至关重要。
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文物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加强对展览区域的监管和保护,进行文物的日常保养工作,并加强观众教育,提升观众保护文物的意识。
博物馆藏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
博物馆藏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
内容:
1.分析藏品的成分结构,对研究文物败坏的机理和选择适当的修复和保养材料是很有必要的。
2.探索藏品的质变机理。
3.查明藏品在地下的埋藏环境。
4.研究藏品在博物馆的保存环境。
5.藏品的保养方法。
6.藏品的修复技术。
7.藏品的年代测定技术,可以为藏品的构成材料、制作工艺、质变规律、保养措施、修复方法等提供资讯。
8.藏品的复制技术。
9.自然标本制作技术。
原则:保持原状
1、文物原状的概念始状:制作之初所具有的状态原状:经历历史变化后的状态。
2、消除隐患保护健康的原状,如对出土青铜器的除锈等。
3、预防性保护为主:监测博物馆环境,调控最佳的收藏环境。
4、适当的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5、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文物修复保养工艺。
博物馆藏品保护规范
博物馆藏品保护规范引言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人类智慧的重要场所,而博物馆藏品则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博物馆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规范与标准。
本文将论述博物馆藏品保护的规程与标准,并探讨如何保护这些历史的瑰宝。
第一节:环境控制规范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始于环境控制。
在展览厅内,博物馆需要提供稳定的湿度和温度。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藏品造成损害,因此,博物馆应确保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温度保持在18℃-24℃之间。
此外,博物馆的展览厅要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控制灯光照射,避免紫外线对藏品的伤害。
小节一:灯光控制博物馆内灯光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为了保护藏品不受紫外线伤害,应选择低紫外线辐射的照明装置,并定期更换灯泡。
此外,根据不同的展品材质和颜色,在展览设计阶段应有合理的灯光设计,使光线能够细致地照明展品,并不对其造成损害。
小节二:保护材料使用规范博物馆内使用的材料也需要符合保护要求。
在展览陈列过程中,应使用无酸、无碱、无腐蚀性的材料,以避免对展品产生损害。
同时,应选择具有较低挥发性和辐射性的材料,以减少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和蒸发。
第二节:防火防盗规程博物馆内的藏品是无法估量的文化财富,因此,防火和防盗措施至关重要。
小节一:防火安全为了保护藏品免受火灾的威胁,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防火系统。
这包括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自动灭火设备等。
同时,在博物馆内禁止使用明火,要确保所有的电子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小节二:防盗安全博物馆内的文物珍宝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盗措施。
博物馆应配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并设置安全通道和安全门,控制游客进入展览厅并对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此外,博物馆还应组织巡逻和培训安保人员,确保博物馆内部和外部安全。
第三节:文物保护规则为了确保藏品的长期保存和展示,博物馆应有一系列的文物保护规则。
小节一:展览轮换规则博物馆的藏品应定期轮换展示,以减少长时间光照、接触空气及其他外界因素对藏品的伤害。
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作者:黎婕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0期摘要:我国内有众多博物馆,它们以展示馆藏文物为工作重心。
文章重点分析馆藏文物陈列展览的现状,并提出科学的改进方法。
借助具体的设计案例,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馆藏文物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馆藏文物;陈列展览;发展现状;改进方法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4.10.027如今,我国许多公立博物馆对于展示馆藏文物的环节越来越重视。
然而,一些中小规模的博物馆存在馆藏文物陈列不够合理的问题。
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多样的陈列和展览方式,可以展示出这些文物的功能和价值。
在当下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文物的关注逐步增加,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来展示馆藏文物。
1 馆藏文物陈列展览概述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陈列和展览设计是展示与传达馆藏文物价值的重要手段。
陈列展览的内容广泛而复杂。
陈列展览首先要采取保护措施,以确保文物的安全。
其次,必须充分展示文物的宣教功能。
考虑到博物馆不仅是文物保护、收藏和展示的场所,还承担文化推广和艺术教育的重大使命,展览陈列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文物的特殊需求。
各类文物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藝术价值,对环境要求也有所差异。
运用展览陈列技巧可以充分展示馆藏文物的特色和特征,单纯的陈列摆放策略应尽量避免使用。
2 馆藏文物陈列展览的现状分析2.1 文物保护工作不到位在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文物保护不到位现象,这是馆藏文物陈列展览的共性问题。
文物陈列展览是发挥基础性功能的主要媒介,但除了部分大型博物馆以外,大部分中小型博物馆存在文物保护不到位情况。
不同类型的文物,对温湿度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中小型博物馆来说,展柜多数不具备恒温恒湿的功能。
多数博物馆不太重视温度和湿度的保护事项,也没有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致使文物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工作相互独立。
2.2 陈列展览形式基本一致现代审美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如果只是简单地将馆藏文物罗列出来,就会使文物的观赏价值降低。
浅谈陈列展览中纸质文物的保护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190浅谈陈列展览中纸质文物的保护王晓岩(衡水市博物馆,河北 衡水 053000)摘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纸质文物承担着“社会记忆”的重任,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让文物“说话”的陈列展览中,如何做好脆弱的纸质文物的保护是我们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陈列展览;纸质文物;保护造纸术不仅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纸张的国家,也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自西汉以来遗留和保存的纸质文物数量众多、涉及广泛,如书籍、字画、契约以及往来书信等等。
它们真实的记录和传递了历史的演绎与文明的传播,是人们了解过去历史和文化的原始资料,也是我们国家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纸质文物是指以纸张为载体,同写印材料及结合剂等材料共同构成为纸质文物,泛指古代书籍、文献档案和字画等,根据形式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书画、书籍、档案、碑帖、拓片、纸币、地契、经卷、手稿、信件、地图、文书、邮票、图书、报刊等等。
从馆藏分类、表现形式和保护方法来说,要以书画、古籍图书、档案、碑帖拓本等此四大类最具特色,保护方法各有侧重,其他类别的纸质文物使用地收藏和保护通常以这几类为参考。
而文中所探讨的纸质文物的保护主要是指近现代纸质文物,它是指近代以来产生的拥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纸质文物,主要特点是大多数以机械纸为载体,种类多样,数量庞大。
它包括近现代以来的书画、碑刻拓本、档案资料、图书图片和书写信件等,对研究和了解近现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保护研究等方面都有着参考价值和意义。
“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
”文物的展览可大致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无论哪种都存在文物保护的问题。
不同的是,基本陈列涉及的位置比较固定,距离文物库房近,陈列环境、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温湿度)相对可控,安全保障措施容易到位,展览队伍相对稳定,这些都对文物保护提供了便利。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总结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总结
作为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陈列展览工作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展览,我们能够向观众展示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陈列展览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些工作。
首先,我们在进行陈列展览工作时,要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和兴趣。
我们需要
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文物特点,设计出吸引人的展览内容,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和享受。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其次,我们在陈列展览工作中需要注重文物的保护和展示效果。
在展览设计过
程中,我们要考虑文物的保存状况和展示方式,保证文物在展览中不受损坏,并且展示效果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我们需要根据文物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和环境,保证观众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欣赏文物。
最后,我们在陈列展览工作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设计和布置展览的过
程中,我们需要与不同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展览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协调和沟通,保证展览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的来说,陈列展览工作是博物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不断地
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通过总结和反思过去的工作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展览内容。
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制度
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制度为了保护和管理博物馆的丰富珍贵藏品,确保其长期保存和展示的可持续性,博物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藏品保护管理制度。
该制度涵盖了藏品保护的方方面面,包括藏品存储、展览、修复和文献记录等环节,旨在确保每一件文物都能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管理。
1. 藏品存储管理藏品的存储是保护工作的基础,有效的存储管理可以确保藏品不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博物馆制定了严格的藏品存储管理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室内环境控制博物馆的展厅和储藏室必须进行持续监测,确保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参数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藏品存放区域要配备恒温恒湿系统,并对藏品进行定期检测,以保持环境参数的稳定性。
1.2 存放陈列柜和展架博物馆的藏品存放需使用符合标准的存储柜和展架,以确保藏品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存储柜需具备密封性和防火、防盗等功能,且内部要设置缓冲层和分隔格,以避免藏品之间的物理冲击和相互接触。
2. 藏品展览管理藏品展览是博物馆向公众展示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藏品管理的风险之一。
为了保护藏品的安全和完整性,博物馆制定了一系列展览管理规范:2.1 展览策划每场展览都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和评估,确定参展文物的稳定性和可展示性。
对于易受损或价值较高的文物,可采用数字化展览或复制品展示的方式,以减少风险。
2.2 安全措施博物馆会针对每场展览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安装监控设备、派遣专人进行安全监督、规定参观人数和参观方式等。
其中,显著标明禁止触摸文物和使用闪光灯的标牌和提示语句是必不可少的。
3. 藏品修复管理藏品修复是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修复受损文物,并确保其能够在展览和存储时保持正常的外观和结构。
博物馆养护部门负责修复工作,并制定了以下修复管理要求:3.1 装备和设施博物馆提供专业的修复工作场所,并配备有必要的修复设备和工具。
修复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器械和材料,遵循专业的修复技术和方法。
3.2 修复记录修复工作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文物的损伤部位、修复方法和材料等信息。
论博物馆文物的征集与保护
【博物馆学】Museology周男(唐山博物馆,河北…唐山…063000)摘 要:文物工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对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物征集与保护工作是博物馆的基础工作,对于一个地方性博物馆来说,要利用好有限的征集与保护经费,做到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征集与保护。
文章针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并对文物的利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文物征集;博物馆;文物保护文物是博物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开展活动的基础。
每个城市的博物馆都汇集了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文物,代表一个城市的起源、发展与文化。
在博物馆中,对文物的利用是衡量博物馆工作有效性的主要标志。
城市博物馆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根据展览工作的需要做好前期的陈列建设工作,在后期的各项活动中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发展,以便吸引更多的文物爱好者来参观学习。
为社会发展提供教育和服务是博物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博物馆应该承担的职责。
对博物馆中的文物进行保护是每个博物馆的职责所在,每名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恪尽职守。
那么如何做好博物馆中文物的征集与保护呢,这就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1 博物馆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党中央早就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中华民族的伟大家园。
博物馆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是重要的历史资源和精神财富,也是城市发展中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
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深刻的历史痕迹,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佐证。
每一件文物都从各个角度展现了我国文化理念的发展与传承,同时也展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是特殊的符号和记录,凝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智慧。
对于博物馆而言,文物除了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之外,还是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最好的素材。
在博物馆中开展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会给参观者最为直观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而对文物的搜集与保护是后续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有效保障和基石。
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问题分析——以枣庄市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学】Museology0 引言博物馆文物陈列和保护工作对于我们追溯历史、探讨不同时期历史进程与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博物馆作为文物展览场所,展示各地历史文化,承担传承当地历史文化的重任,对社会文化建设有着促进作用。
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博物馆文物陈列和保护工作仍需改进,没有做到很好地承载当地精神文明面貌,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博物馆文物陈列保护管理工作体系。
对此,相关部门应当深入了解陈列与保护意识,做出科学系统的改进。
1 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概述在博物馆文物陈列和文物保护工作上应当秉承科学的态度。
一般来说,文物保护工作不仅是对文物本身进行保护和研究,还要充分挖掘文物对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
文物本身经历了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特殊的特性,在进行文物保护与陈列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确保文物出土后能够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保存。
同时,博物馆陈列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体现出来。
因此,在陈列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历史性以及文物类型,针对不同时期的文物和不同类型的文物做好系统规律的排列。
此外,文物的保护意识并不是单单针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应做好全社会的文化保护意识宣传,提升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在参观文物时能够有序、小心地进行观看、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2 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现存问题2.1 缺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科学合理性博物馆文物陈列总体上还是缺乏科学合理性,很多的博物馆在进行文物陈列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将文物类型分开陈列,将相同类型的文物陈列在一起,并没有更加细致地根据文物的不同历史时期做好专题类型的陈列。
甚至有时候根据博物馆的空间位置进行文物陈列,让文物陈列将就于博物馆空间,让文物陈列显得杂乱无章。
更有为了让文物陈列与现代建筑结合,轻视文物的保护意识,等到文物出现损坏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2.2 缺乏健全的文物保护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文物保护上已经有了很多的改善与进步,但仍旧出现一些问题,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细节上仍旧容易出现错漏。
文物陈列展览管理制度
文物陈列展览管理制度一、文物陈列展览馆的组织结构1. 馆长办公室:主要负责馆务管理、展览规划和协调沟通等工作。
2. 文物保护部:负责文物保护、修复和鉴定等工作。
3. 展览部:负责展览策划、设计和执行等工作。
4. 客服部:负责观众接待、导览服务和文创产品销售等工作。
5. 行政部: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二、文物陈列展览管理制度1. 文物保护制度(1) 加强文物保护,建立文物档案和台账,细化文物保护措施,做好定期巡查和检测工作。
(2) 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规,不得私自转移、出借、交易文物,确保文物安全。
(3) 加强文物修复和鉴定工作,保证文物陈列展览品质。
2. 展览管理制度(1) 制定年度展览计划,根据馆藏文物特点和主题需求,合理安排展览内容。
(2) 注重展览策划和设计,突出主题、讲究展陈手法,打造精品展览。
(3) 强化展览宣传和推广,制定展览宣传计划,提升展览影响力和知名度。
(4) 加强展览监督和评估,建立展览质量评估制度,及时调整展览方向和改进展陈方式。
3. 观众服务管理制度(1) 做好观众接待服务,提供高品质导览服务和文化解说,促进观众文化体验。
(2) 开展互动体验活动,丰富观众参与度,推动文化传播和普及。
(3) 加强文创产品销售,提升文创产品品质和创意水平,丰富观众选择。
(4) 注重观众意见收集和反馈,建立观众满意度调查机制,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4. 行政管理制度(1) 健全行政管理制度,规范各部门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提高管理效率。
(2) 加强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提升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
(3) 完善财务预算和会计核算制度,提高经费利用效率和透明度。
(4) 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文物陈列展览馆安全稳定运行。
以上是文物陈列展览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文物陈列展览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其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物的保护传承和文化的传播弘扬。
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展览管理、观众服务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更好地维护文物价值、推动文化传承,并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浅谈馆藏金属类文物的修复和保护
浅谈馆藏金属类文物的修复和保护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各级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众多文物中,金属类文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金属类文物往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金属类文物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由于环境、氧化、腐蚀等原因,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如何修复和保护好这些文物,成为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就从修复和保护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对金属类文物进行工作。
一、金属类文物的修复1.分析研究在对金属类文物进行修复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分析研究。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文物的材质、制作工艺、遗失部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确定文物的实际情况和损坏程度。
只有在了解了文物的具体情况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工作。
2.清洁处理金属类文物通常会在保存过程中积累一定的沉积物,如尘土、杂质等,这些沉积物不仅会影响文物的外观,还会加速金属的腐蚀速度。
在修复过程中,要对文物进行清洁处理,将沉积物清除干净,为后续的修复工作做好准备。
3.腐蚀修复金属类文物在长时间的保存中,往往会因为腐蚀而出现损坏,这就需要对文物进行腐蚀修复。
腐蚀修复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将文物表面的锈蚀部分去除,恢复文物的原貌。
4.局部补缺在文物保存过程中,很多金属类文物都会出现局部的遗失或破损,这就需要进行局部的修复。
修复的主要方法是使用适当的金属材料进行加固或补缺,使文物恢复原本的形态和完整性。
5.保护措施修复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文物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预防文物再次受到各种因素的侵害。
保护措施包括正确的存放方式、定期的清洁维护、适度的环境控制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护文物不受进一步损害。
1.适度环境控制金属类文物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需要处于适度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减缓金属的腐蚀和损伤。
博物馆需要对文物陈列室的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保持适度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防止金属类文物受到环境的侵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
发表时间:2020-04-09T02:25:26.707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40期作者:何庆余
[导读] 文物的价值并不单单是供人欣赏,文物集历史、文化、艺术等为一体,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历程。
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文物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透过文物,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因此,有着极高研究与展示价值的文物必须得到专业的保护,获得更好的环境。
为防止文物在运输与收藏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延长其展出时间,供更多的人欣赏,本文将对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如何有效开展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陈列展览;藏品;安全
引言
文物的价值并不单单是供人欣赏,文物集历史、文化、艺术等为一体,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历程。
在实际的文物保管与陈列过程中,如果太过盲目和缺少规范化,就会导致意外的发生。
因此,为了对文物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良好且正确的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对文物进行保管与保护,使文物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1文物展览期间保护的意义
文物通常会在博物馆展厅中以展览的方式来展示。
在实际展览中可以直接按照时代线索,将当时社会中的各个历史画面进行展示,来加大历史文化知识的弘扬,让当代人更好地继承历史文化精神,实现其教育的功能。
同时还可以进行专题性的陈列。
在博物馆进行文物展览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具有一定教育意义、代表性较强或者具有历史特点的文物进行展览。
由于文物展览本身就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很多文物都会被陈列很长时间。
那么这些珍贵的文物在离开库房之后,如果没有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保护,就会让其在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由于文物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博物馆在文物展览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2文物在保管和陈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自然损害
文物在出土之后,长时间裸露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会因为环境的温湿度等因素改变而发生变化,如颜色上的变化等。
例如,史书上所记载的兵马俑是彩色的,但是因为受到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兵马俑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颜色,全部都变成了灰色。
再加上兵马俑被成千上万的旅客游览,对于兵马俑而言也是一种伤害。
虽然到目前为止,兵马俑还没有出现太严重的损害与太大的变化,但是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很多负面影响也会渐渐呈现出来。
目前我国的文物工作人员意识到这一问题,为了有效改变这种现状,延长文物的寿命,有关部门必须提高保护意识与安全意识。
2.2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因为展览制作人员一般不会具备完整系统的文物保管方面的知识,在展览制作过程中展厅的地面会有很多杂物,加上搬运方法不够专业,难免出现被杂物绊倒而损坏文物事件的发生。
为了文物藏品的安全保护,我们必须做预防性的保护措施,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在布展过程中,为了防止人为损坏文物藏品,文物保管部门一定要参与展览制作,在藏品的安全保护方面起监督指导作用。
2.3文物保管陈列环境欠佳
虽然政府已经提高了对文物保护的重视,但是从目前我国文物的实际保管陈列环境来看,并没有达到文物保护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地方文物保护机构,由于受经济、规模、技术等限制,一部分文物没有办法进行陈列,只能够存放在库房中。
而库房大部分都是潮湿阴暗的,这会对文物本身造成恶劣的影响。
针对这一现状,应当及时进行解决,适当加大资金投资,让更多的文物可以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而让文物可以得到长久的保存,让当代青少年对文物有所了解,提高文物的观赏价值。
3如何有效开展文物展出期间的管理与保护工作
3.1树立主动的文物保护意识
树立主动的文物保护意识并不是展览机构单独完成的,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
从我国文物保护的技术标准要求来看,在对文物进行保管和陈列的时候,必须要满足对应的卫生标准。
首先,文物展览机构的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对号召做出响应,在与本展览机构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渐把文物保护机制建设完整。
当文物出现变色、腐蚀问题的时候,必须查找出原因,并制订出有效的解决
方法。
其次,可以借鉴其他展览机构或国外的优秀技术,但需注意的是,在借鉴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本展览机构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味地盲目引入他人经验,这样只会事倍功半。
3.2文物展出时要注意阳光、尘土和大火
轻微的照射光线、灰尘以及火灾都会对陈列展出的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因此,博物馆工作人员必须要注意防光、防尘、防火。
首先是光线。
为了观众能清楚观赏文物,博物馆最好在室内安装没有紫外线的冷光灯。
即使博物馆使用普通灯箱照射文物,那么也应该注意将稀有文物远离热源,同时要采取最佳的散热方式将热量及时散出。
其次是灰尘,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博物馆进行打扫,以防灰尘对展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最后是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之中要积极做好防火工作,定期排查电源、电线、电路等,避免火灾的发生。
因为一旦着火、处理不当,珍贵的文物都会付之一炬。
3.3把控展厅的合理温度和湿度
展览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物保存效果,在这其中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点。
馆内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文物保存年限的最重要因素,一旦博物馆中的温度突然升高,那么一些出土文物的化学反应就会变快,对物品的损害速度也会随之加快。
如果室内温度、湿度在不断变化或是骤然增高的话,藏品中的有机物品会随之改变形状,更有甚者直接老化。
且室内温度过高。
湿度过大,空气中也很容易产生害虫和霉菌,在外观上对藏品造成损害。
当下,我国更加重视文化建设,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发展。
随着博物馆对外开放的馆数和次数不断增加,参观群众热情也不断增长,参观次数与日俱增。
一般情况下,文物都被放在展厅。
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调节好温度、湿度。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遇到各类特殊情况,如遇到参观人数十分多,展厅空间小,天气变化无常等情况,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措施,保证展厅内部环境与平常基本一致。
3.4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
博物馆人员给文物提供一个优渥的典藏环境是必然的。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对环境的清洁工作质量进行保障,其次要承担起对文物的看管与保护工作。
工作人员应重视防火、防盗、防潮、防水等,这些工作一旦出现问题给文物带来的损伤可能是无法估量与挽回的。
巴西博物馆失火事件就为世界各国的博物馆防火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因为博物馆中的很多文物考古与研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必须得到全体人员的重视,必须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履行自身的职责。
这种工作态度对于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说同样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博物馆的管理层应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其具备一定的文物保护知识。
使工作人员不仅能够胜任看管与保护工作,还要精益求精地、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减少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或是误操作的概率。
因为这些错误很可能给文物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此外,还需建立出一个准入机制,对驻馆工作人员进行选拔。
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还要制订更为科学的奖励机制,侧面提升博物馆的工作质量水平。
结束语
总之,要搞好文物的保护工作,必须要领导重视,将预防性保护放在首位,提高全馆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对藏品实施科学的管理和保护,使藏品尽可能永久的存在,为人类提供永久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博.关于“安全展览”理念的初步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03):30-33.
[2]次仁玉珍.如何做好文物展览保护工作[J].东方收藏,2018(20):107-109.
[3]王丽萍.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1):136-137.
[4]赵龙.试论信息化管理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的创新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09):106-108.
[5]盛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数字艺术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